《中药材栽培技术规程 半夏》编制说明_第1页
《中药材栽培技术规程 半夏》编制说明_第2页
《中药材栽培技术规程 半夏》编制说明_第3页
《中药材栽培技术规程 半夏》编制说明_第4页
《中药材栽培技术规程 半夏》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材栽培技术规程半夏》地方标准

编制说明

一、编制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一)编制目的

半夏俗称药狗蛋、野芋头、三叶草、旱半夏、麻芋头,为天

南星科半夏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干燥地下球茎入药块茎,为我

国传统常用药材。半夏是辛温之品,有毒,归肺经、胃经、脾经,

生用则麻舌,刺人咽喉导致失音等副作用,所以生平不能内服,

多外用于消肿散结,经炮制后才能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疾

病,中医临床常用于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

镇吐、镇静催眠等功效。炮制后的半夏是中医在临床治疗呼吸系

统、消化系统疾病常用的重要饮片。半夏的炮制品有清半夏、法

半夏和姜半夏,不同的炮制方法,功效也不尽相同。“清半夏”

是用生半夏加上白矾进行炮制,“法半夏”是用生半夏加上甘草

和石灰进行炮制,“姜半夏”是生半夏加上生姜、白矾进行炮制

而成。“法半夏”具有燥湿化痰的功效,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

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姜半夏”具有温中化痰,降逆止呕

的功效,用于痰饮呕吐,胃脘痞满。“清半夏”具有燥湿化痰的

功效,用于湿痰咳嗽,胃脘痞满,痰涎凝聚,咯吐不出。目前国

1

家、省、市预防治疗新冠肺炎“清肺排毒汤”中有“姜半夏”、

“化湿败毒汤”中有“法半夏”、“抗感清解方”中有“清半夏”。

在我国,半夏的药用历史悠久,据文字记载,我国人民早在

秦汉以前,已注意到半夏这一药用植物。半夏之名在我国历代本

草书籍中均有记载,始见于汉代《礼记.月会篇》,其文记载:

“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也,故名”。半夏入药首见于中国

最早的汉族传统医方《五十二病方》中,处方用名为治半夏。《灵

枢经》、《神农本草经》记载:半夏有毒,不可多服。《神农本

草经读》提到:“其涎莶甚,激刺之力甚猛,故为有毒之品,多服

者必有喉痛之患。”《本草经集注》对其毒性描述为“半夏有毒,

令滑不尽,不尔戟人咽喉”。秦汉以后,对半夏的利用更加广泛,

东汉张仲景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

此中对半夏的运用更堪称一“绝”。在《伤寒论》中,含有“半

夏”的正方十八方,占总方数目约16%,在《金匮要略》中,含

“半夏”药材的正方和附方加起来共有三十二方,占总方数目的

13%,以半夏为君药的汤头二十多幅。三国神医华佗甚至用半夏

作麻醉剂,开膛破肚,割取病瘤。

古往今来,半夏用处之广、用量之大、资源分布之广,属于

我国传统的大宗药材,属于广布种,除最西北部的几个高海拔地

2

区(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以外,其余各省区皆可见到野

生半夏。《名医别录》里记录半夏生于川谷槐里,陶弘景指出川

谷槐里是指陕西省兴平县这一带,即是半夏的原产地。《本草经

集注》又指出:半夏生于槐里,而今山东、河南、江苏一带也盛

产半夏,褪去半夏的外皮其肉越白质量越佳。到北宋苏颂所著《图

经本草》这样记述:“生槐里川谷,今在处有之,以齐州者

为佳”。另有说湖北地区出产的半夏品质最好(《药物出产辨》),

康熙二十一年《汝宁府志》记载:物产半夏.....。由此可见,

半夏的产区也是随着时间与环境的变化,在发生着变迁,半夏的

资源分布也是从小范围到大范围变化的过程。《中国道地药材》

里记述的半夏道地产区范围进一步扩大,包括湖北、山东、河南

等。我国西南、长江流域也出产半夏,但因气候和土壤的关系,

这些地方所产半夏含水量大(有“水半夏”之称),药效随之降

低。据资料记载,民国以前,驻马店各县区均有半夏生长,汝半

夏主产于驻马店地区平舆、汝南、新蔡、确山、遂平等县,因产

地旧属汝宁府管辖,而称之为“汝半夏”,此区域处于南北气候

地形土壤过渡地带,所产的汝半夏个头大、色泽白、粉质足、药

效高,有经验的药剂师,只要一提及“汝半夏”,就知道是地道

的上等半夏。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中药店都有批量收购,不仅

畅销全国,还远销日本、朝鲜、东南亚,成为我国出口的主要药

3

材之一,也是一个载入道地药材名录的名贵中药材(摘自1986

版《驻马店市地区地方史志.名特产录》赵心田编印)。

随着国际国内市场对半夏原料及制品需求量的增加,野生资源已

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开展人工栽培、提高品质、保证药性

是解决市场供不应求的基本途径。由于半夏市场需求量大,而野

生资源不足,引发很多地区盲目人工引种,加之没有具体的标准

化栽培操作规范,导致品种退化、混杂,药材的品质参差不齐。

随着我国2020版新药典的颁布,规范化生产已成为限制半夏发

展的主要瓶颈。因此,加大半夏种植规范化生产技术的创新,是

推动半夏产业发展的关键。

为适应市场需要,加强中药材生态种植、野生抚育和仿野生

栽培,推动产业标准化发展,特制定该标准,用来指导公司、基

地和农户进行规模化栽培。目前省内尚未有“半夏栽培技术规程”

的地方标准,本标准的制定将弥补其生产过程的标准空白,从源

头保障药材质量。

(二)编制意义

针对目前我市半夏生产中管理粗放、缺乏规范栽培技术遵循

等突出问题,北京园禾方圆植物科技有限公司和驻马店市农技植

保站技术人员从2020年开展半夏栽培技术研究,通过播前准备、

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半夏的产量

4

和品质。通过制定《中药材栽培技术规程半夏》,为种植者提

供标准遵循,对于半夏生产技术的规范化、高产和稳产的保障及

其种植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任务来源及编制原则和依据

(一)任务来源。《中药材栽培技术规程半夏》列入2023

年第一批驻马店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立项编号:

20231011,归口单位为驻马店市农业农村局。该标准由北京园禾

方圆植物科技有限公司和驻马店市农技植保站组织编写。

(二)编制原则。本标准编制在确定地方标准主要内容和

技术条款先进性的前提下,遵循“适用性、充分的可预见性、高

效的协调和兼容性、灵活的开放性”等原则的基础上,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

草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力求各项技术要求科学合理,符合行

业实际,并注重可操作性。

本标准以提高半夏产量和品质、农民增收和生态环保为目

标,以试验调查为基础,以生产实践为依据,借鉴和参考现有成

熟技术和生产经验,充分听取相关领域专家、基层农技人员和种

植大户的意见,并与驻马店地区不同生态区的具体情况、生产技

术条件紧密结合,使标准和生产实际协调统一,确保本标准在生

产上切实可行。

(三)编制依据。由于目前没有半夏栽培技术的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可供参考,因此本标准采用的技术措施来源于实践和试

5

验研究,并在生产中验证、完善,是大田生产和科研成果的有效

统一。编制技术措施的相关量化指标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

三、工作简况

(一)前期调研

结合我市半夏栽培技术目前面临的问题,收集不同野生资源

和栽培类型,建立种质资源圃,进行资源评价和筛选。对半夏栽

培技术开展了大量系统的研究工作。通过研究播期、种植密度、

肥水利用、采收期等关键因素对半夏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明

确半夏的最优栽培措施。

根据大田试验结果并结合实践经验,形成了半夏栽培技术集

成并开始生产应用,采取边研究边示范推广的方法,在示范中对

该套技术集成进行检验和完善,基本形成了成熟的半夏栽培技术

体系。该技术在示范过程中增产增效显著、可复制性强,适合驻

马店区域示范推广,大幅度提升了药农单位面积的种植效益。主

要过程和方法是:

1、标准查新。查阅《中国药典》、《中药材饮片炮制规则》

等中药材强制标准,了解半夏的标准化现状。

2.实地调研。我们对北京园禾方圆科技有限公司确山分公司

半夏良种繁育基地、确山县天弘绿源药业有限公司半夏试验示范

田、河南丰多益民科技有限公司半夏种植基地进行实地调研,了

解栽培技术中的相关指标。

3.召开研讨会。立项后,为完善标准内容,开展生产调查研

6

究、技术资料收集,广泛征求征集业内专家及中药材种植大户等

生产者意见,在驻马店汝南梁祝镇、确山瓦岗、竹沟、石滚河召

集半夏的从业人员举行标准研讨会,针对标准的适用范围、术语

定义、土壤环境、田间管理技术等内容进行讨论,保证该标准的

科学性和适用性。

(二)成立标准制定小组

为做好半夏栽培技术规程的制定工作,成立了标准起草工作

小组,并多次召开标准研讨会议,确定了标准制定原则,拟定了

标准制定思路,就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深入、广泛、细致

的讨论,并对标准各节内容的起草工作逐一进行了细化,确保标

准制定各项工作按计划逐步实施。

(三)编制草案

2023年3月至2023年4月,标准制定小组成员在前期试验

示范研究的基础上,又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并与农技人

员、种植大户进行沟通、交流,听取他们对半夏栽培技术管理中

的建议;与相关专家进行咨询交流;对当前半夏生产现状及栽培

管理进行系统总结,经过标准制定小组成员多次讨论、反复修改,

完成了本技术规程初稿的编制。

(四)征求意见

收到市市场监管局下达的2023年第一批驻马店市地方标准

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后,标准制定小组组织成员及时向有关部

7

门和相关专家进行了沟通,广泛征求意见,按照专家意见对标准

草案进行多次修改完善,编制完成《中药材栽培技术规程半夏》

征求意见稿。2023年5月提出,经过论证分析、起草、讨论和,

逐步修订完善。

本技术规程在编制过程中,相关审查审稿专家没有提出重大

分歧意见。

该项技术规程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可复制、可操作性强,

可作为驻马店市推荐性地方标准在农业生态环境类似地区推广

应用。

四、主要技术内容的确定依据

(一)第一章范围编制说明

范围中规定本标准半夏栽培的技术规程、条目和适用生产区

域。

本文件适用于半夏栽培。

(二)第二章规范引用文件编制说明

根据半夏的产地环境、播种整地、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控等

方面涉及参考的标准,给出规程中所引用的各种标准,并对所引

标准的时效性做出规定。主要包括产地环境、种子质量、肥料质

量及采收等方面标准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

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

8

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

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20年药典

(三)第三章术语和定义说明

由于半夏资源分布广,导致各产地半夏的外部形态特征、内

部结构特征、物候期及遗传等方面出现差异。植物存在遗传与变

异的普遍规律,在不同属中,往往存在着一些特异的外部形态特

征和内部结构差异,查阅相关资料和生产调研,针对生产实际,

定义了半夏的基原植物和标准。

(四)第四章选地整地编制说明

半夏是浅根性植物,喜湿忌涝,忌耐高温,耐阴,宜选择土

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种植,也可选择半阴半阳

的缓坡山地。黏性土壤和涝洼地不宜种植。前作以豆科植物为宜,

尽量避免前茬是红薯、马铃薯等根茎类作物的地块。前茬作物如

果是半夏,至少要等3-5年才能再次种植半夏。计划种植半夏的

地块最好能够休耕一个生长季或者1年。

(五)第五章播种编制说明

播前对播种的块茎进行人工筛选。应选取质地紧实、芽头健

9

壮、种茎切开含有乳白黏液的优质块茎作种,除去有病斑、质地

松软、种皮霉变、受过冻害和劣质的半夏种茎或珠芽种的杂质。

播前对块茎进行消毒处理。种子播种很少使用,通常要对种子催

芽后才能播种。

春播以雨水至惊蛰期间为适宜播种期,此时地下5cm地温达

到8-10℃时适宜栽种。亩播种量100-140kg。

块茎栽种:雨水~惊蛰期间,半夏栽培2~3年后倒苗,采挖

无病虫、健壮、直径0.5cm~1.0cm的较小块茎作种茎,将种茎

与潮湿的细沙混合,当催芽的种茎芽鞘发白时栽种。在整好的畦

面上按行距12cm~15cm开深4cm~5cm的栽种沟,按株距5cm~

10cm将种茎芽头向上交叉摆放2行,覆土5cm。

珠芽栽种:夏秋季,当半夏倒苗、珠芽成熟时,按行距9cm~

11cm,株距8cm穴播,1穴放珠芽2~3个,覆土以不露出珠芽为

准。

(六)第六章田间管理编制说明

适时揭地膜,春播的在谷雨节气前后,五日平均气温在

18-20℃,出苗率达到60%左右时,及时揭掉地膜。

半夏栽培的第一年,苗小、行间空白多,春夏降雨后结合中

耕进行除草,最好选择秋播,立秋前即可出苗,6-8片叶以上可

安全越冬,这也是半夏秋播避草法。中耕除草要浅,以防止伤及

10

块茎和根系。块茎和根系受伤不仅影响植株地上部的生长发育,

还易使植株感染各种土传病害,甚至导致块茎腐烂。

夏季受高温高光照的影响或水分不足的情况下,半夏植株常

出现倒苗,产生大量珠芽,地上部出现枯萎倒伏现象,可用

2cm-3cm的细土或腐熟有机质覆盖,使新形成的珠芽长成小块茎,

为增加半夏亩产量和形成更多播种用小块茎创造良好的土壤环

境。

合理施肥是实现半夏增产的关键。半夏出苗后生长早期需氮

较多,中后期需钾、磷肥较多。半夏施肥时,应注意施足基肥、

适当追肥,基肥以农家肥为主。生长期追肥2-3次,第1次于4

月中下旬齐苗后,亩施腐熟农家肥1000kg或撒施尿素10kg,第

2次于5月下旬珠芽形成时,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kg,培土盖住

珠芽。30d后根据苗情进行施肥培土。第3次于9月上旬半夏齐

苗时,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kg或撒施尿素10kg,同时有针对性

的选用生物菌剂、生物有机肥。每年在倒苗采挖后及时施基肥,

基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

在半夏生长过程中要做好浇水和排水。半夏喜湿润,怕干旱,

也忌湿度过大,雨水过多,应清沟排渍。种植前浇水,保证出苗

率。半夏不耐旱,生长至夏至节气后天气渐热,半夏生长加快,

11

干旱无雨季节,可根据墒情适当浇水,浇水时以沟灌湿润土壤为

宜,不能漫灌,以免因田间积水造成块茎腐烂,导致减产。处暑

后气温渐低,应逐渐减少浇水量。

(七)第七章采收与加工编制说明

夏秋季茎叶枯萎倒苗后采收。5月中旬和11上旬,过早采收影

响产量,过晚采收则难以去皮和晒干。采收时,选择晴朗的天气,

从地块的一端开始,用爪钩顺垄挖15-20cm深的沟,逐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