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第十二章练习题_第1页
《经典常谈》第十二章练习题_第2页
《经典常谈》第十二章练习题_第3页
《经典常谈》第十二章练习题_第4页
《经典常谈》第十二章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典常谈》第十二章练习题内容梳理发展历程:汉武帝立乐府,采集代、赵、秦、楚的歌谣和乐谱,以备传习唱奏。这种种乐歌,后来称为“乐府诗”,简称“乐府”。北宋太原郭茂倩收集汉乐府以下历代合乐的和不合乐的歌谣,以及模拟之作,成为《乐府诗集》;汉乐府以叙事为主。所叙的社会故事和风俗最多。直到汉末,一般文体都走向整炼一路,试验这五言体的便多起来;而最高的成就是《文选》所录的《古诗十九首》。汉献帝建安年间,曹氏父子三人用乐府旧题,改作新词,尤其在五言诗上下功夫。真正奠定五言诗的基础的则是魏代的阮籍,他扩大了诗的范围,正式成立了抒情的五言诗。晋代诗渐渐排偶化、典故化,玄言诗兴盛,陶渊明、谢灵运应时而出。齐武帝永明年间,“声律说”大盛。到了梁简文帝,又加新变,专咏艳情,称为“宫体”,诗的境界更狭窄了。这种形式与题材的新变,一直影响到唐初的诗。这时候七言的乐歌渐渐发展。唐代谐调发展,成立了律诗绝句,称为近体;不是谐调的诗,称为古体;又成立了古近体的七言诗。古体的五言诗也变了格调。这些都是划时代的。南北朝民歌中,五言四句的谐调最多,影响了唐人。李白用来抒写自己的生活,杜甫用来抒写那个大时代,诗的领域扩大了,价值也增高了。给诗开辟了新世界。宋初的诗专学李商隐独学杜甫,开了新风气。欧阳修,梅尧臣接着发现了韩愈,起始了宋诗的散文化。散文化到苏轼便发展到了极致,南宋的三大诗家杨万里、范成大、陆游都是从苏轼的江西诗派变化出来的。论诗:向来论诗推尊唐以前的五言古诗是诗的正宗,唐以后的五言古诗,虽有变化可还是诗。七言歌行及近体成立于唐代,只以唐代为正宗。宋诗议论多,又一味刻画,多用俗语,拗折声调。他们说这只是押韵的文,不是诗。但推尊宋诗的却以为天下事物穷则变,变则通,诗也是如此。诗歌发展各朝各代均有优点和缺点,只要求新、求变,便都是进步。同步练习一、填空1.后人把种种乐歌称为“乐府诗”,简称就叫“”。北宋太原收集汉乐府以下历代歌谣,成为一书,题作《》。2.汉乐府的声调所采取的是新调子,这种新调子有两种:“”和“”。3.汉乐府以为主。所叙的社会故事和最多。4.东汉时候,有仿作整齐的五言的,像班固《》。5.到,试验五言体的便多起来;而最高的成就是《文选》所录的《》。6.汉献帝建安年间,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曹植两兄弟用旧题,改作新词。7.魏代的真正奠定了五言诗的基础,他扩大了诗的范围,正式成立了的五言诗。8.晋代诗渐渐化、化,就中左思的《咏史》诗,郭璞的《游仙诗》。9.第一个人将田园生活描写在诗里的人是,他的诗是的,但他后来确成了千古“隐逸诗人之宗”。10.是第一个在诗里用全力刻划山水的人;也是第一个用全力雕琢字句的人。他用,用,却能创造新鲜的句子。11.到了宋代,有《行路难》十八首,人生的感慨颇多,影响唐代的李白、杜甫很大。12.唐代谐调发展,成立了,称为;不是谐调的诗,称为;又成立了古、近体的七言诗。古体的诗也变了格调。13.绝句是或的四句,大多数是谐调。朝民歌中,五言四句的谐调最多,影响了唐人。14.真正继往开来的诗人是,他的诗努力描写当时的情形,发抒自己的感想。15.古文家,将诗进一步散文化,而又造,押险韵,铺张描写,。16.晚唐诗向来推、为大家。他们集中力量在上,精巧,对偶整切。17.、梅尧臣接着发现了韩愈,起始了宋诗的化。18.将禅理大量的放进诗里,开了一个新境界。他的诗气象洪阔,铺叙宛转,又长于,把化发展到了极致。19.到了梁简文帝,又加新变,专咏艳情,称为“”,诗的境界更狭窄了。20.南宋的三大诗家、、陆游都是从苏轼的江西诗派变化出来的。21.陆游作诗也重,轻“藻绘”,所谓“,”。他的诗有万首;最熟于诗律,尤为擅长。22.向来论诗推尊唐以前的是诗的正宗,七言歌行及近体以(朝代)为正宗。宋诗多,又一味刻画,多用,拗折声调。【答案】1.乐府郭茂倩《乐府诗集》2.楚声新声3.叙事风俗4.《咏史》5.汉末《古诗十九首》6.乐府7.阮籍抒情8.排偶、典故9.陶渊明散文化10.谢灵运排偶典故11.鲍照12.律诗绝句近体古体五言13.五言七言南北14.杜甫15.韩愈奇喻16.李商隐、杜牧律诗用典17.欧阳修散文18.苏轼譬喻散文19.宫体20.杨万里、范成大21.真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七言律22.五言古诗唐代议论俗语二、班级开展以“联系《经典常谈》阅读古文经典”的专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任务:读唐诗】23.《江雪》的体裁是________。A.五言绝句

B.五言律诗

C.五言古体诗

D.五言乐府24.《经典常谈》中认为“唐人绝句有两种作风:一是铺排,一是含蓄”,你认为《江雪》是铺排还是含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23.A24.含蓄。诗中运用典型概括的手法,选择千山万径,人鸟绝迹这种最能表现山野严寒的典型景物,描绘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图景;接着勾画独钓寒江的渔翁形象。渔翁形象正是柳宗元本人思想情感的寄托和写照,借以表达诗人在遭受打击之后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情绪。全诗构思独特,语言简洁凝练,但意蕴丰富。(言之有理即可)二、阅读诗歌阅读(一)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甲】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乙】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诗的“折”与乙诗的“搔”都是动作描写,表达诗人丰富的情感波动。B.甲诗“馨香盈怀袖”中的“盈”字暗示主人公手执着花枝,站立了很久。C.乙诗的颔联运用移情手法,表达诗人的内心感受,对仗精巧,声情悲壮。D.甲乙两首诗都是五言律诗,感情强烈,情景兼具,含蓄蕴藉,耐人寻味。2.这两首诗都以写景开篇,都描绘草木茂盛之景,但目的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答案】(一)1.D

2.示例:甲诗表现春日佳景,反衬相思之苦;乙诗表现长安城因战乱而凄惨破败,表达忧国伤时的感情。【解析】1.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辨析。D.“甲乙两首诗都是五言律诗”有误,《庭中有奇树》是汉代无名氏创作的一首文人五言古诗,并非律诗;2.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意思是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繁盛的花朵。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佳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机勃勃。这是环境描写,写出了春意盎然的景象。但首句中的“庭中”就暗示了这里的景色不是大自然中的,而是深闺中的,是一首表现思妇的闺怨诗。以春日佳景,花事的兴盛,反衬出人物相思的孤独和痛苦;“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意思是国都遭侵但山河依旧,长安城里的杂草和树木茂盛地疯长。诗篇一开头便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二)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①多芳草。采之欲遗②谁?

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③,长路漫浩浩。同心④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注释】①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②遗:赠。③旧乡:故乡。④同心:指夫妻。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的前两句的意思是:划船到江中去采集荷花,又来到沼泽地摘取芬芳的兰草。B.三四句通过思妇自问自答,感情由前两句的欢乐一下子转向悲哀,令人叹惋。C.五六两句通过“旧乡”“长路”来表现漂泊异乡的游子内心的孤单、忧愁与怅惘。D.最后两句写夫妻两人互表决心,即使分隔两地,也要永结同心,白头偕老,令人感动。【答案】D【解析】考查对诗词内容和情感的理解辨析。语文命题研究公众号编辑整理。D.表述错误,诗中的主人公是那位女子,“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两句是说,两个心心相印的人啊,永远异地相思,只有忧伤陪伴他们终老。这两句诗是写一对长久分别的有情人,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更深的担忧涌上心头。(三)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A.这首诗一共十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词,即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叠词的使用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B.一个“弄”字,形象地写出了机梭在织布机上飞动的情景,同时也写出了织女织布动作的娴练和纯熟。C.“河汉”既“清”且“浅”,而且也相距不远,表现出了织女内心的高兴与激动。D.“盈盈”不是形容水,和下句的“脉脉”都是形容织女。“脉脉不得语”是说河汉虽然清浅,但织女与牛郎却只能含情脉脉地对视而不能对话。【答案】(三)C【详解】C.根据诗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是一条水光轻盈的银河挡在了中间,牛郎和织女只能含情脉脉地凝视,而不能相互说话)”可知,虽然“河汉清且浅”,也相距不远,但却是可望而不可即,咫尺胜天涯,表现出的是织女内心的忧愁与哀怨。(四)阅读杜甫的两首诗,回答下列问题。宿府杜甫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注释】

①幕府:杜甫当时所在的严武幕府。井梧:梧桐。②:江城:指成都。③永夜:整夜。④风尘荏苒:谓战乱已久。⑤伶俜:流离失所。【杜甫《宿府》《登楼》阅读答案对比赏析】杜甫《宿府》《登楼》阅读答案对比赏析。十年事:杜甫从安史之乱流离奔走,到此时正是十年。强移:勉强移就。一枝安:指他在幕府中任参谋一职。登楼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1.甲、乙两诗都写于广德二年(764),甲诗中“永夜角声悲自语”与乙诗中相对应的一句是:________。2.下列对甲、乙两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乙两首诗都写于同一年,但乙诗写作时间早于甲诗。B.乙诗尾联咏怀古迹,讽喻当朝昏君,寄托了个人怀抱。C.甲诗表达了作者悲凉深沉的感情,及怀才不遇的心绪。D.甲乙两诗都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怨恨及对亲人的思念。3.请结合具体诗句,简析甲诗首联是怎样来写“独宿”的氛围,感受和心情的。【答案】(四)1.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2.D

3.诗人通过写环境的“清”、“寒”,来烘托他内心的悲凉,通过写他跟睁睁地看着“蜡炬残”,来表达其夜不能寐的苦衷。【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诗句的理解以及对诗歌写作背景的把握。“永夜角声悲自语”意思是长夜里号角声悲壮似在自语,“永夜角声”意味着战乱未息。“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指在这样一个万方多难的时候,流离他乡的诗人愁思满腹,登上此楼,虽然繁花触目,诗人却为国家的灾难重重而忧愁。两句诗的意思一致。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要注意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个人遭遇。D项有误,《宿府》表达了作者悲凉深沉的情感,流露了怀才不遇的心绪;《登楼》表达了诗人对朝廷内外交困、灾患重重的忧愤而又无可奈何的伤感之情。乙诗中没有表达对亲人的思念。3.此题考查对诗歌意境的把握和对作者心情的理解分析能力。此诗首联倒装,按顺序说,第二句应在前。其中的“独宿”二字,是一诗之眼。“独宿”幕府,眼睁睁地看着“蜡炬残”,其夜不能寐的苦衷,已见于言外。而第一句“清秋幕府井梧寒”,则通过环境的“清”、“寒”,烘托心境的悲凉。未写“独宿”而先写“独宿”的氛围、感受和心情,意在笔先。(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反映了在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下,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B.诗的开篇以“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老兵“从军征”时间之久,同时也给读者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C.“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四句以乐景写哀情,渲染了荒凉寂静、人迹皆无的凄清氛围。D.全诗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手法,生动传神地描绘出了一位征战多年的老兵家破人亡的凄凉遭遇。2.请你发挥想象,描写老兵“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的画面。【答案】(五)1.C

2.老态龙钟的老兵,步履蹒跚地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门,向着东方远望,远方空空如也,除了林林总总的坟墓,一个亲人也看不见,他不禁老泪纵横,串串泪珠沾湿了破旧的征衣。(符合题目要求,意思对即可)【解析】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由遥看到近见,满眼更加荒凉凄楚的景象。作者没说室空无人,而是抓住野兔见人钻进狗洞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老兵没有直书庭园荒芜杂乱,只摄取了井边、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物两个“镜头”,人去屋空,人亡园荒,更其形象,倍伤人心神。一个风尘仆仆的老人,站在曾经炊火融融、庭园整洁的“家”的面前,孑然一身,形影茕茕,盼望了六十五年可又无一亲人相迎的家,竟然比想象的还不堪十倍、百倍。因此,这四句里面没有乐景。故选C。2.本题考查画面与意象。从上文看:全诗突出写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老士兵的形象。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役的人,竟然还是全家唯一的幸存者,那些没有服兵役的亲人们,坟上松柏都已葱葱郁郁;也着力刻画了“家”的形象,遥看到近见,满眼更加荒凉凄楚的景象;他默默无言地舂去成熟的谷子的皮壳,采下冬葵嫩嫩的叶子。而当饭熟羹沸时,他才恍然想起不知该给谁吃。此时,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门,向东方看去,他也许还抱着希望,他看到了谁,看到了什么,也许看到了久别的亲人,也许什么也没有看。他茫然地从幻想中走出来,潸然泪下。他已不能像年轻人那样嚎啕大哭,只有那凝聚着六十五年的艰辛、六十五年的思念、六十五年的盼待、六十五年的沙场风尘、六十五年人世沧桑的老泪,扑簌簌落到满布征尘的衣襟上。注意“东向望”,就是向东望;“我”指老兵。现代文阅读(一)阅读蒋勋的《有诗,就有了美的钥匙》,完成下面小题。①我喜欢诗,喜欢与诗相伴的时光。②少年的时候,有诗句陪伴,可以一个人躲起来,在河边、堤上、树林里、小角落里,不理会外面世界轰轰烈烈发生什么事。也可以背包里带一册诗,或者,就是一本手抄笔记,或者就是脑子里背诵记忆的一些诗句,也足够用。可以一路念着,唱着,一个人独自行走天涯海角。③有诗就够了,我年轻的时候常常这么想。行囊里有诗,口中有诗,心里有诗,四处流浪,很狂放,也很寂寞。④相信可以在世界各处流浪,相信可以在任何陌生的地方醒来,大梦醒来,或是大哭醒来,满天星辰,可以和一千年前流浪的诗人一样,醒来时随口念一句:今宵酒醒何处?无论大梦或大哭,仿佛只要还能在诗句里醒来,生命就有了意义。⑤少年时候,有过一些一起读诗写诗的朋友。现在也还记得名字,也还记得那些青涩的面容,笑得很腼腆。读自己的诗或读别人的诗,都有一点悸动,像是害羞,也像是狂妄。⑥后来星散各地,杳无音信,心里有惆怅唏嘘,不知道他们流浪途中,是否还会在大梦或大哭中醒来,是否还会狂放又寂寞地跟自己说:今宵酒醒何处?⑦我习惯走出书房,在生活里听诗的声音。⑧小时候,听街坊邻居闲聊,常常出口就是一句诗:虎死留皮人留名啊。那人是街角捡字纸的阿伯,但常常出口成章,我以为是字纸捡多了也会有诗。邻居们见了面总问一句:吃饭了吗?也让我想到乐府诗里动人的一句叮咛:上言加餐饭。人生逆旅,多读几首美好的诗,连精神都饱满明亮了。“加餐饭”是多么的重要啊。⑨有些诗,是因为惩罚才记住的。在惩罚里大声朗读: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朗读是肺腑的声音,无怨无恨,像天山明月,像长风万里,那样辽阔大气,那样澄澈光明。诗句让惩罚也不像惩罚了。⑩小时候顽皮,一伙儿童去偷挖地瓜,被老农民发现,手持长竹竿追出来。他一路追一路骂,口干舌燥,追到家里,告了状。父亲板着脸,要我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为惩罚。背到“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时,我好像忽然读懂了杜甫,在此后的一生里,记得人在生活里的艰难,记得杜甫或老农民,会为几根茅草或几块地瓜,唇焦口燥地追骂顽童。⑪我们都曾是杜甫诗里欺负老阿伯的“南村群童”,在诗句中长大,知道领悟和反省,懂得敬重一句诗,懂得在诗里尊重生命。⑫有诗,就没有了惩罚。苏轼总是在政治的惩罚里写诗,越惩罚,诗越好。流放途中,诗是他的救赎。⑬家家户户门联上都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那是《诗经》的声音与节奏。⑭在一个春天走到江南,偶遇花神庙,读到门楹上两行长联,真是美丽的句子:风风雨雨,寒寒暖暖,处处寻寻觅觅。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⑮那一对长联,霎时让我觉得骄傲,是在汉字与汉语的美丽中长大的骄傲,只有汉字汉语可以创作出这样美丽工整的句子。平仄、对仗、格律,仿佛不只是技巧,而是一个民族传下来可以进入“春天”,可以遇见“花神”的通关密语。【注释】上言加餐饭:语出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亲人的书信前面是说要增加饭量保重身体,后面是说经常思念不已。1.文章第⑦段说“我习惯走出书房,在生活里听诗的声音”,请结合⑧~⑮段,简要概括“我”在哪些生活情境中“听诗”。我在_____________听诗;我在_____________听诗我在_____________听诗2.请揣摩下列句子加点词的含义。(1)“加餐饭”是多么的重要啊。(2)那一对长联,霎时让我觉得骄傲,是在汉字与汉语的美丽中长大的骄傲,只有汉字汉语可以创作出这样美丽工整的句子。3.作者在第⑫段中写道“有诗,就没有了惩罚”,结合上下文说说这是为什么。4.“有诗,就有了美的钥匙”,这是作者读诗的深切体验。在你心中,什么会是美的钥匙呢?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简述。例:我认为:音乐是美的钥匙。音乐能让人在浅唱低吟中放飞心灵,获得美的享受。5.文章中“苏轼总是在政治的惩罚里写诗,越惩罚,诗越好。”小州找了一首苏轼外放冷遇时写的诗词《水调歌头》,你能帮小州说说苏轼在诗词中得到救赎了吗?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答案】(一)1.在街坊邻居闲聊间

在惩罚里

在门联、门楹间

2.(1)①指多读美好的诗。②指让精神更加饱满明亮。(2)“长大”一词形象地写出了美丽的汉字、汉语给予“我”的自豪感越来越强烈,表现出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强烈的文化自信。3.因为在惩罚中“我"感受到了诗歌之美,懂得了领悟与反省,懂得了敬重生命,有了精神寄托,懂得了应该持有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4.示例一:我认为,书法是美的钥匙。在横撇竖捺的书写中,感受流动的美,懂得做人的道理。5.例一:得到救赎:词的上片苏轼因为人世间有诸多不称心之事,幻想摆脱烦恼的世间,到琼楼玉宇中去,但高处不胜寒让他坚定地留在人间,表达了他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片对月怀人,为月亮开脱,强调了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表达了苏轼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诗词中流露出了苏轼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在政治失意惩罚中,诗词让他的心灵得到超脱,所以说诗就是他的救赎。例二:没有得到救赎:诗词中苏轼因为政治失意,他产生了对现实人间的不满,所以他幻想摆脱这种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生活。从这类突发奇想中可以看出苏轼的灵魂没有得到救赎。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根据文章第⑧段“小时候,听街坊邻居闲聊,常常出口就是一句诗”得出:在街坊邻居的聊天里听诗;根据第⑨段“有些诗,是因为惩罚才记住的。”“诗句让惩罚也不像惩罚了”得出:在惩罚里听诗;根据⑬⑭段“家家户户门联上都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在一个春天走到江南,偶遇花神庙,读到门楹上两行长联,真是美丽的句子”得出:在家家户户的门联上、花神庙的门楹上听诗。2.本题考查关键词句的理解。(1)从表面意思来看,“加餐饭”是指多吃一点饭,要保重身体,是亲友间的相互关心。结合语境来看,根据第⑧段内容“人生逆旅,多读几首美好的诗,连精神都饱满明亮了”可知,诗是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