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0谈中国诗同步基础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0谈中国诗同步基础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0谈中国诗同步基础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0谈中国诗同步基础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0谈中国诗同步基础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谈中国诗【基础训练·夯实学问】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轩冕(miǎn)嫉恨(jí)数落(shù)人影幢幢(chuáng)B.颦蹙(cù)谏诤(jiàn)嗫嚅(nuò)相濡以沫(rú)C.亵渎(xiè)眺望(liào)楔子(qì)锲而不舍(qiè)D.佝偻(gōu)付梓(zǐ)咻咻(xiū)缠绵缱绻(quǎn)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影射精髓卓尔不群能言善变B.轻鸢羡妒聊以安慰回长荡气C.叫嚣概叹卧心尝胆凌风出尘D.混沌珠帘义愤填膺拔木转石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对于比较文学是个生疏的概念,读读钱锺书的《谈中国诗》或许能引你走出生疏的境地。B.钱锺书对一些向他请教的青年人谆谆教导,他不仅在言行和为人上,而且在学问上为后辈学子树立了楷模。C.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D.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似的,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如同只像吹着芦管。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中西诗不但内容常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斯屈莱欠就说中国诗的宁静使他联想起魏尔兰的作风。我在别处也曾具体说明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②我有意对中国诗的内容不讲。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中国社交诗特殊多,宗教诗几乎没有,如是而已。③中国诗绝不是贵国惠特曼所谓“野蛮犬吠”,而是文明人话,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但有良心的人全听得见,耳朵太听惯了麦克风和无线电或者……A.暗合忽视差异除非B.契合忽视差别除非C.契合忽视差异因为D.暗合忽视差别因为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句是()A.每天早晨,集市上就涌来了购买海鲜的顾客,但货物虽多,数见不鲜,有的鱼已经死亡多日了。B.凭他的实力,只要他出任主教练,就能一蹴而就地解决球队当前的问题。C.国家安定,经济旺盛,文恬武嬉,人民富有,始终是中国老百姓追求的志向的社会生活图景。D.为了旺盛我市的文化艺术生活,五一期间,文化局将组织我市的绘画高手到全市各中学舞文弄墨,即兴创作,一展风采。6.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语句,连接最恰当的一句是()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总会受到肯定的地理环境的影响,总是以肯定的地域空间作为背景,___,___,___﹔___,___,___。①使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得到沟通,融合②文化的这种地域性,是文化的本质属性之一③但同时文化也并不完全局限于地理环境④它作为一种强制性力气,制约着不同地域文化的性质,发展方向和速度⑤它也通过种种方式突破空间地域的限制,向其他地域传播⑥因而文化总是具有地域性特点A.⑥②①③④⑤ B.⑥②④③⑤① C.②④③⑤①⑥ D.②④⑤⑥③①7.阅读课文,依据自己的理解,选出下列表述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A.中国诗是早熟的,因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没有出现过史诗和戏剧诗,而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样之早。“早熟的代价是早衰。”即“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改变B.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适配“诗心”的须要。西方也有人主见诗的篇幅越短越好,但他们所谓“短”的标准比我们所说的“短”要长得多。中国诗追求的是在简短的篇幅中包涵着深远的意味。C.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缘由是:一跟语言的本质有关,中国诗调较轻,比不上西洋诗调的沉重;二是中国古代诗人“对于叫嚣和呼喊素来视为低品”,中国诗“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D.中国诗富于示意性西方读者最看重中国诗的这一特征。中国诗的旨趣往往在字面以外,“字面”不过起到诱发和影射作用诗句的可涵泳价值是很大的。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诗几乎可以表达人类生活的全部情感。______________,其实,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诗人,心中都为诗留着一片圣地,只不过随着岁月的消逝,琐碎的生活让我们远离了诗歌,我们好像忘了生活中还有诗歌存在。但在我们心底深处,______________,只要一有机会,她就像花树遇到春风一样,______________。9.《谈中国诗》一文中用了大量的比方,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并且意蕴丰厚。请仿照下面的句子,运用比方等修辞手法,再仿造两组句子。生命是一支箭,你必需知道瞄准什么目标和怎样运弓,这样才能把弓拉满,把箭射出去;10.请从下面描写荷花的诗句中任选其一,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将其描绘成一幅漂亮的画面。要求:紧扣诗句;语言表达简明、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50个字。①嫩碧才平水,圆阴已蔽鱼。(唐•李群玉《新荷》)②十里荷花带月看,花和月色一般般。(宋•杨公远《月下看白莲》)不问耕耘,何求收获?不问耕耘,何求收获?题目就是这些了,你都做对了吗?去对下答案吧。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A项,“数落”中“数”应读“shǔ”;B项,“嗫嚅”中“嗫”应读“niè”;C项,“楔子”中“楔”应读“xiē”。2.【答案】D【解析】A项,“能言善变”应为“能言善辩”;B项,“回长荡气”应为“回肠荡气”;C项,“概叹”应为“慨叹”,“卧心尝胆”应为“卧薪尝胆”。3.【答案】C【解析】A项,不合逻辑,主客体颠倒,“我们对于比较文学是个生疏的概念”应改为“比较文学对于我们来说是个生疏的概念”;B项,语序不当,应改为“不仅在学问上,而且在言行和为人上为后辈学子树立了楷模”;D项,成分赘余,第一句中“像”和“似的”重复,后一句“如同”和“像”重复,故删除“似的”“如同”即可。4.【答案】A【解析】①处,“暗合”,没有经过商讨而意思恰巧相合。“契合”,投合,意气相投。依据内容,中西诗不仅内容相同,而且作风也巧合,但并非有意而为,所以选择“暗合”,“契合”是完全相符的意思,词意太重,不符合中西诗的特点。②处,“忽视”,疏忽,没留意。“忽视”,不重视,不留意,含贬义色调,不该如此。句意中说明是有意不讲,所以选择“忽视”合适,更强调主观有意略过。③处,“差异”“差别”是表征两个事物差异的意思相近的词。“差别”,重点在于同种事物量级的差异。“差异”,表征事物相互区別和自身区分的哲学范畴。中国诗和西洋诗属于两种事物,所以用“差异”。④处,不是表示因果关系,而是“例外”的意思,所以解除“因为”。5.【答案】B【解析】A项,“数见不鲜”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必宰杀禽兽款待他们。后指常常见到的事物就不感到簇新。B项,“一蹴而就”形容事情很简单解决。C项,“文恬武嬉”指文武官吏一味贪图享乐,不关切国家的腐败现象。D项,“舞文弄墨”原指歪曲法律条文作弊,后指玩弄文字技巧,多用于贬义。6.【答案】B【解析】语段谈论的主题是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⑥是对横线前语句的总结,应排在首位。②中的“这种地域性”对应⑥中的“地域性特点”,应排在⑥的后面。④中的“它”是指②中的“这种地域性”,应排在②后面。③中的“但”表转折,⑤是对③的进一步说明,应排在③的后面。①是⑤的结果,应排在⑤的后面。据此可得出答案。分析可知,以上语句的正确排序为:⑥②④③⑤①。7.【答案】A【解析】A项,“因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没有出现过史诗和戏剧诗”错,原文是“中国没有史诗,……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备的抒情诗以后”。8.【答案】人类从来没有离开过诗;这片圣地却恒久不会消逝;一夜之间就能够开出绚丽的花朵来。【解析】第①处,第一句是总起句,是对全文内容的概括,横线后“其实,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诗人,心中都为诗留着一片圣地”表明人类与诗之间的紧密关系,故可从“人类从来没有离开过诗”的角度组织答案。第②处,横线前说“心中都为诗留着一片圣地”,可见在心底深处存在的是“圣地”;“我们好像忘了生活中还有诗歌存在”,然后以“但”转折,可见即使忘了诗歌,心底的“这片圣地却恒久不会消逝”。第③处,要结合前文的比方句“像花树遇到春风一样”“花树遇到春风”的结果应是“一夜之间就能够开出绚丽的花朵来”,故此处填写与之相像的语句即可。9.【答案】生命是一艘航船,你必需弄清目的地和航行路途,这样才能把握好船舵,不迷失方向;生命是一张网页,你必需知道书写的内容和如何支配版面,这样才能编辑自如,呈现自己的才华。【解析】本题考查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的实力。仿写的基本要求是神似和形似。这段话的仿写要以例句为模板,句式要一样,重点在于“比方”,留意仿写;两个句子。10.【答案】示例一:夏日荷塘,娇嫩碧绿的荷叶像一把把绿伞刚好举出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