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奎屯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自测模拟提分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奎屯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自测模拟提分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奎屯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自测模拟提分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奎屯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自测模拟提分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奎屯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自测模拟提分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历史老师给小明布置了一个任务:周末去搜集关于“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的、资料最齐全的直立人”的资料,请问他应该去参观以下哪一遗址(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良渚遗址D.陶寺遗址

2、他们是传说中中华文明的创始者,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中华民族都以成为其子孙为荣。他们是(

)A.盘古、女娲B.炎帝、黄帝C.大禹、蚩尤D.夏启、商汤

3、“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重要标志是A.氏族公社的公有制度变为私有制B.氏族公社内部发生贫富分化C.部落之间出现了激烈的战争D.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4、甲骨文名称的由来主要是因为(

)A.书写材料B.出土地点C.首次发现者的名字D.造字特点

5、古陶器是早期文明创新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历史见证之一。下列各图中属于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文物是(

)A.B.C.D.

6、《道德经》提出“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又提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两段材料均(

)A.揭示商品经济运行的规律B.解释神秘的历史循环现象C.包含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D.论证事物对立面不可共存

7、下图中国银行行徽的外观设计灵感源于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此钱币是(

A.齐国燕国的刀币B.楚国蚁鼻钱C.秦国圆形方孔半两钱D.赵国魏国的布币

8、秦朝灭亡和项羽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A.失去民心B.骄傲自大C.不善用人D.刑法残酷

9、西汉文帝曾想建一露台,召工匠计之,需百金,便放弃了这个念头,说:“百金是普通十户人家的收入了,我怎么忍心用来建露台呢?”这表明,汉文帝采取的治国政策是(

)A.盐铁官营B.勤俭治国C.罢黜百家D.焚书坑儒

10、从秦朝的“半两钱”到汉朝的“五铢钱”,再到宋朝的“交子”,货币出现了由笨重到轻便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印刷技术的改进B.造纸技术的成熟C.商业贸易的发展D.冶铸工艺的进步

11、刘秀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皇帝,下列措施与他无关的一项是(

)A.下令释放奴婢B.盐铁官营、专卖C.惩处贪官污吏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12、《史记》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反映了秦末起义的人民心声。这次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楚汉之争,战乱频繁B.国家分裂,经济凋敝C.遇上大雨,戍守误期D.秦朝暴政,民怨沸腾

13、在我国古代,很多成语典故或历史故事源于战役。下列成语典故或历史故事与战役搭配不正确的是A.破釜沉舟——巨鹿之战B.蒋干盗书——赤壁之战C.风声鹤唳——官渡之战D.草木皆兵——淝水之战

14、成语“乱七八糟”和两个历史事件有关,“乱七”和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有关,而“八糟”和惠帝时的“八王之乱”有关。和“乱七八糟”这个成语相关的两个朝代分别是A.西汉、东汉B.西晋、西汉C.西汉、东晋D.西汉、西晋

15、新华网2010年8月5日报道:内蒙古破获一古墓被盗案,追缴200余件北魏珍贵文物。经专家鉴定,从随葬品的规格和古墓的地理位置判断,墓主人应该是一位鲜卑大贵族。假如这位墓主人的女儿生活在孝文帝改革后,其可能经历

①采用汉姓

②改穿汉服

③学说汉话

④与汉族联姻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④D.②③

16、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两项都属于同一领域的一组是(

)A.《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B.《水经注》和《千金方》C.《缀术》和《天工开物》D.《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

17、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面年代尺反映的阶段特征是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18、西周时,“一人既(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A.磨制石器的使用B.井田制的瓦解C.封建制度的确立D.铁农具、牛耕的推广

19、会缝制衣服蔽体,有爱美意识,懂得人工取火的原始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

20、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把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重点。经过研究,他们把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概括为(

)A.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C.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D.中华文明的起源二、综合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进入春秋时期,周王室势微,诸侯势力逐渐强大起来……与此同时,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私田越来越多……——岳麓版《选修一》材料二

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整理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三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经济上的变革的最重要的表现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你认为当时的农民最支持商鞅的哪项措施,请说明理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变法给秦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3)韩非子是战国时期哪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根据材料三,归纳韩非子的主张。

(4)“商鞅之法”的主要内容中,哪一内容符合材料三中韩非子的主张?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何启示?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的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的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倾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中国近代著名史学家翦伯赞

(1)根据材料指出材料作者认为秦始皇所属的阶级。

(2)你是否同意材料中评价秦始皇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3、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在中华文明进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相传他改进农具,教人用木制未耗耕田。他还遍尝百草,发明了医药。材料二

河姆渡居民使用的主要农具是骨耗。骨耗用鹿或水牛的肩胛骨加工制成,在上面穿孔,用藤条或绳子绑在木柄上,可用来翻土。材料三

为了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并准确地预测天象,古人曾编制过上百部

。材料四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且完整的一部农业科学技术著作。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材料二中的居民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什么?材料三中的空格处应填写什么?材料四中著作的作者生活在哪一历史时期?

(2)为鼓励农业生产,历代政治家都采取过许多措施。试举一例说明。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材料三:奠定中华民族精神的儒家、法家、道家等传统思想.……诸子百家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形成的……百家争鸣不是坐而论道,而是与中国社会的实践紧密相连,争鸣的过程也是一个试错的过程,而决定学派命运的是看这些学派是否符合天下大势的走向。材料四:孔子学院是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它秉承“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截至目前,中国已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190万人。

(1)材料一所示的两位思想家分别属于哪家学派?

(2)材料二的言论出自哪一历史人物的主张?他在教育上有何贡献?

(3)材料三中“这样一个大背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不是坐而论道,而是与中国社会的实践紧密相连”?

(4)结合材料四,指出孔子学院在中外交流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始皇派兵攻克岭南后,随即设立桂林、象郡、南海3郡,将岭南正式纳入秦王朝的版图。为了保持岭南的稳定,秦始皇还从中原向岭南地区大批移民,他们为岭南地区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农业、手工业技术,民族之间的融合为边疆岭南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此后岭南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得到不断的发展。——摘编自龚荫:《秦皇朝民族政策述论》材料二

西汉“大一统”政治格局为中国古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文化环境和广阔的地理空间……其中汉武帝时期的功绩尤为卓著……各民族在日益增强的互动、交融中相互依赖,共同发展,逐渐加深了感情,加强了认同。——《西汉“大一统”政治与多民族交融认同》材料三

在他统治时期(五世纪末)采取一系列措施,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交融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交融进程的迅速发展。当时北方民族交融使北方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粮食产量增多,畜牧业得到发展;还加速政权封建化: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归纳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