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4课《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2页
第14课《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3页
第14课《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4页
第14课《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读写文中的生字词,如“佃农、劳碌、私塾、周济”等。理解回忆录的文体特点,掌握文章以时间为顺序、以“母亲勤劳一生”为线索组织材料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默读、精读课文,品味文中质朴而饱含深情的语言,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小组合作讨论,分析母亲的性格特点和优秀品质,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忍顽强的优秀品质,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之情。领会作者将对母亲的爱升华到忠于民族和人民、忠于党的崇高境界,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热爱祖国和人民的美好情感。二、教学重点梳理文章结构,概括母亲的主要事迹,体会母亲的勤劳品质。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和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如母亲煮饭、种田、喂猪、养蚕、纺棉花等细节,以及“退佃搬家”“供我读书”“支持革命”等事例。理解文中议论、抒情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以及作者如何将对母亲的爱与对民族、人民和党的忠诚相结合。三、教学难点领会文中一些关键语句的深刻内涵,如“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理解作者对母亲的平凡与伟大的辩证认识。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蕴含的真挚情感,以及如何通过平淡的叙述表达深沉的爱和崇高的敬意,学习这种质朴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技巧。引导学生理解母亲的优秀品质对作者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而思考自己从长辈那里所获得的教益,感悟亲情的力量,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投影出示: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隆重举行追悼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母亲锺太夫人的大会。中共中央的挽联是“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

提问:同学们,看到这样的挽联,大家能想象出朱德总司令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人吗?为什么她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朱德总司令的回忆,去认识这位伟大的母亲。(二)预习检测走近作者

提问:有哪位同学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朱德总司令的基本信息呢?

朱德(1886—1976),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及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之一。他曾参加辛亥革命,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参加了南昌起义。抗日战争后,任八路军总司令,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同志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同志的母亲锺太夫人是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一生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忍顽强,始终支持儿子投身革命事业,于1944年2月15日去世。朱德同志极为悲痛,写下了这篇朴素感人的文章,发表在1944年4月5日延安《解放日报》上。字词积累

投影出示:佃农、劳碌、私塾、周济、祖籍、仁慈、迁徙、慰勉、不辍、榨油、韶关、为富不仁、妯娌、和蔼、横蛮、和睦、豪绅、差役、外甥、东挪西借、衙门nì(溺)、zhà(榨)、shēng(甥)、chāi(差)、jí(籍)、jì(济)、shú(塾)、lù(碌)、shēn(绅)、nuó(挪)、sháo(韶)、chuò(辍)、wèi(慰)、qiānxǐ(迁徙)、diàn(佃)、yá(衙)、wéi(为)、hèng(横)、ǎi(蔼)、zhóuli(妯娌)。(三)课文教学学习任务一:整体感知课文提问:默读课文,思考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并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本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回忆;第二部分(2-13段)记叙母亲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勤劳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第三部分(14-17段)概述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对母亲的悼念之情,表达了要尽忠于民族、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的方法来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提问: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些事情?请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梳理。

作者小时候,母亲整日劳碌着,煮饭、种田、种菜、喂猪等,还教“我”许多生产知识;1895-1900年前后,遭遇退佃、搬家、天灾等困难,母亲同情穷苦农民,反感为富不仁者;1905年,母亲东借西凑供作者读书;1908年,母亲支持、慰勉作者参加革命;1919年,母亲离开土地就不舒服,回家继续劳动;1924-1927年大革命时期,母亲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1937-1944年,母亲仍不辍劳作。提问: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母亲具有怎样的品质?

母亲具有勤劳俭朴、聪明能干、宽厚仁慈、坚忍顽强、有远见、明事理、爱憎分明、深明大义等品质。例如,母亲从早到晚忙碌于各种家务和农活,体现了她的勤劳俭朴;在困难时期,母亲东借西凑供作者读书,表现出她的远见和对孩子教育的重视;面对地主的欺压和天灾,母亲没有灰心,反而更加同情穷苦农民,反感为富不仁者,体现了她的坚忍顽强和爱憎分明。学习任务二:分析文章线索与结构提问:文章是如何将这些日常事情串联为一个整体的?

本文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线索,按时间顺序安排内容。从母亲年轻时的整日劳碌,到经历各种困难时的坚韧不拔,再到晚年仍不辍劳作,作者通过回忆母亲在不同时期的具体事例,将母亲的一生完整地展现出来,使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提问:文章开头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文章开头第一段“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奠定了全文悲痛、怀念的感情基调;点明了母亲“勤劳一生”的本质特征,总领全文,是全文的线索;同时引出下文对母亲一生事迹的回忆,呼应题目。提问:文章第13段“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这段话有什么作用?

这段话是第13段的中心句,其作用是照应开头说的“勤劳一生”,再次强调母亲勤劳的品质贯穿一生,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同时也突出了母亲勤劳这一最主要的特点。第二课时(一)课文教学学习任务三:品味语言,体会情感提问:文中有许多描写母亲的句子,请同学们找出自己认为最能体现母亲品质的句子,进行赏析。

例如“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赏析:这一系列描写母亲日常工作的句子,表明母亲家务繁重,但她都能有条不紊地完成,突出了母亲的勤劳能干。“总是”“还要”等词语,强调了母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劳作,没有丝毫怨言。

再如“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赏析:“自然”一词说明“我”受母亲影响颇深,从小就热爱劳动,侧面突出母亲的勤劳能干,她的言传身教影响着“我”的成长。“悄悄”一词则生动地表现了“我”对母亲的心疼和敬爱,看到母亲辛苦,“我”主动放下书本去帮忙。提问:文章中哪些地方运用了描写手法?请举例分析其作用。

文章在描写庚子年(1900)前后的社会状况时运用了描写手法,如“庚子年(1900)前后,四川连年旱灾,很多的农民饥饿、破产,不得不成群结队地去‘吃大户’。我亲眼见到,六七百穿得破破烂烂的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所谓官兵一阵凶杀毒打,血溅四五十里,哭声动天”。这里的社会环境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旧社会的黑暗和农民的悲惨生活,为下文写母亲在这样的环境下的遭遇和她的反应做了铺垫,也更能突出母亲坚强、富有同情心的品质。提问:文中有不少议论和抒情的语句,它们对表达作者的情感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例如“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这是抒情语句,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去世的悲痛之情,呼应开头,使情感表达更加深沉、真挚。

再如“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是议论语句,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在叙述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它将母亲的平凡与伟大相联系,升华了母亲的形象,表明母亲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但她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体现了作者对母亲以及所有劳动人民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学习任务四:理解文章主题与作者情感提问:母亲的优秀品质对作者产生了哪些影响?

母亲教给作者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使作者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给了作者一个强健的身体和勤劳的习惯,让作者从来没感到过劳累;母亲还教给作者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作者走上革命的道路,使作者认识到这些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母亲的品质成为作者成长的动力,影响了他的人生道路和价值观。提问:作者是如何回报母亲的深恩的?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作者表示将继续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体现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爱和感激之情,他将对母亲的爱升华为对民族、人民和党的忠诚,表明作者具有宽广的胸怀和崇高的革命理想,他希望通过为广大人民谋幸福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决心。提问: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文章主题是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聪明能干、宽厚仁慈、坚忍顽强的优秀品质,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要以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体现了作者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紧密相连的崇高思想境界。(二)课堂小结回顾母亲的主要事迹和优秀品质,强调母亲勤劳一生对作者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崇敬之情。总结文章的写作手法,如以时间为序、以线索贯穿全文、通过具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