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课件60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10.1《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课件60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10.1《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课件60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10.1《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课件60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10.1《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课件60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

他定义了社会历史的变革,他改变了世界人民的思维,他开创了新的世界,他为几千年来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们指明了方向。逝者如斯,万世仰戴,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马克思演讲词

演讲词,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在各种会议上,它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号召与倡议。文学常识演讲词有三种类型。①叙事型: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以适当议论、说明和抒情。叙事演讲词通过对人物、事件、景物的记叙描述,表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②说理型: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它具有正确深刻的论点,使用确凿、有说服力的论据,进行富有逻辑性的论证。③抒情型:以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在演说中抒发演讲者爱、恨、悲、喜等强烈感情,对听众动之以情,以“情”这把钥匙来开启听众的心灵之门。1.针对性:要考虑演说的具体场合、听众的年龄、文化程度,听众需要了解或解决些什么问题,以及演说者所处的地位、身份等,力戒泛泛而谈、无的放矢。

2.鼓动性:要通过充实的内容,晓之以理,让听众心悦诚服地接受演说辞要阐明的意见和观点。明确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必要的设问、反诘,深入浅出的譬喻、引用,这些都是增强演说辞启发性常用的方法。

3.可讲性:由于演说辞是说给人听的,因此,语言明白晓畅、自然朴素是产生感染力的先决条件。

演讲词的特点

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奠基者,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

生于德国莱茵省特里尔市,卒于伦敦。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的出生地点——德国特里尔市布吕肯巷664号作家作家作品《共产党宣言》德文第一版马克思赠给约翰·格奥尔格·埃卡留斯的《资本论》德文第一卷第一版,上有马克思的亲笔签名1830至1841年是马克思的集中学习研究阶段,主要学习哲学与法律,1841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1843年10月到达巴黎,这时他的思想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方向转变。1844年与恩格斯会面,合写《神圣家族》。

1845至1846年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解开了人类历史发展之谜,为科学共产主义奠定了牢固的哲学基础。

1847年两人加入正义者同盟并指导该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1848年发表了同盟的纲领《共产党宣言》,这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19世纪50年代是马克思一生中最困苦的时期,但他没有被贫困压倒,仍然埋头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理论贡献异常丰富。马克思几经修改,完成了《资本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创立。马克思在埋头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同时,仍同各国工人运动家保持密切联系,关心工人运动的发展壮大。他是第一国际的领袖和灵魂,为后来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马克思名言1.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才是不容易。友谊总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2.自暴自弃,这是一条永远腐蚀和啃噬着心灵的毒蛇,它吸走心灵的新鲜血液,并在其中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汁。3.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科学是奥妙无穷的。4.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人民报》创刊纪念会”点明了发表演说的场合,“演说”点明了这篇文章的体裁。题目解说写作背景1848至1849年,资产阶级革命席卷了除俄国以外的整个欧洲大陆。这一革命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锻炼了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在这一革命过程中,工人阶级崭露头角,同资产阶级并立相争。马克思积极投身革命,辗转于比利时、法国、德国之间,奔走宣传:在巴黎,他受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委托建立新的中央委员会并当选为主席;在德国,和恩格斯一起为同盟中央委员会拟定无产阶级行动纲领《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筹办《新莱茵报》并担任总编辑。

然而随着各国的革命运动相继失败,反动势力日益猖獗,马克思于1849年被迫离开德国前往巴黎,后又被驱逐,流亡到伦教,在那里长期定居。1519世纪30年代,英国工人运动高涨,掀起了一场争取工人政治权利的“宪章运动”。到1848年,运动经历三次高潮均被镇压,逐渐衰落。1848年后,以厄·琼斯为首的宪章派左翼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支持下力图复兴宪章运动,《人民报》就是他于1852年创办的,是无产阶级宪章派纲领的宣传阵地。1856年4月14日,流亡英国的马克思受邀出席《人民报》创刊四周年纪念会并上台讲话,讲话的记录稿发表在4月19日的《人民报》上,也就是我们看到的这篇演讲词。写作背景《人民报》是英国宪章派的周报,1852年5月由宪章运动的领袖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朋友厄·琼斯在伦敦创办。1852年10月至1856年1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曾为该报撰稿,并对该报的编辑工作给予帮助。写作背景

在这个时期,该报始终捍卫工人阶级的利益和宣传社会主义思想。1856年4月14日,马克思作为流亡伦敦的外国革命人士代表参加《人民报》创刊四周年宴会并发表了这篇演说。演说词发表在1856年4月19日《人民报》第207期上。1848欧洲革命

欧洲1848年革命,是指1848—1849年在欧洲许多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是反对君主政体的一系列共和派的革命,是平民与贵族间的抗争。1848年1月,革命运动首先在意大利西西里岛掀起,然后扩展到德意志和法国诸国,以及奥地利帝国。1848欧洲革命1848年革命,是平民与贵族之间的抗争,主要是欧洲平民与自由主义学者对抗君权独裁的武装革命。这次革命的重大意义是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专制制度1848年革命,也称民族之春或人民之春。这一系列革命波及范围广,影响国家多,可以说是欧洲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革命运动。

这次革命是欧洲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当时一方面是工业革命正在扩展,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欧洲已经开始进入大工业生产阶段;各国工业阶层经济力量得到加强,而政治上多数国家的工业阶层仍处于无权的地位或初掌政权;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在欧洲不断高涨。另一方面是欧洲大部分国家还处在旧的君主专制统治之下,或受到其他国家或民族的压迫;维也纳会议在欧洲所确立的反动体系也还存在着。欧洲社会各方面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这样革命就无法避免了。

当时的革命已经走入低潮了,而且1856年离1848年也已经过去了8年的时间了。当时组织工人运动总是被镇压,一次一次的浪潮,最后都是以失败告终。

那大家此时此刻对这个工人运动、这个浪潮会有什么想法?回到当时那个情境,马克思等人是代表哪个阶级?

整体感知根据文章推测并概括,完成表格演讲场合演讲对象社会现状(背景)立场观点《人民报》创刊4周年纪念会参加纪念会志同道合的战友。这个时代工业和科学的力量超乎想象,却显露出衰颓的征兆。(第二、三段)"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第四段)向战友宣告无产阶级必将成为时代的主宰。归纳本文的行文思路

引出话题:无产阶级必然解放世界。(第1段)

指出问题:生产力已然进步,但人们没有找到正确的革命方式,忽视了身边的革命氛围,社会矛盾没有解决。(第2、3段)25

摆出现状:列举了毋庸争辩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产生对抗”的现象。面对如此现象,还有一些党派回避问题。(第4段至“毋庸争辩的事实”)

解决问题(宣告观点):只有无产阶级才能让社会的新生力量发挥作用,宣告了无产阶级解决社会矛盾、终结资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第4段后半部分)合作探究第一段所谓的1848年革命,只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但是它们却暴露出了外壳下面的一个无底深渊。在看来似乎坚硬的外表下面,现出了一片汪洋大海,只要它动荡起来,就能把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撞得粉碎。那些革命吵吵嚷嚷、模模糊糊地宣布了无产阶级解放这个19世纪的秘密,本世纪革命的秘密。阅读思考

马克思演说的第一句话:“所谓的1848年革命,只不过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件。”1848年革命是在法国、德国、奧地利、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这是一场波澜壮阔的运动,对于欧洲的影响很大,在欧洲大陆革命风暴的推动下,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再度掀起高潮。1.本段语言生动形象,在巧妙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上堪称典范,请简要赏析。喻体本体效果干硬外壳细小裂口和缝隙无底深渊汪洋大海顽固的君权独裁社会现状1848年的革命对社会的影响力,引发了各国君主与贵族体制的动荡,但收效不大。比喻当时矛盾重重的社会危机和复杂的社会现象。气势宏大、波澜壮阔的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用精妙的比喻、鲜明的对比形象生动地总结评价了1848年革命对社会的影响;对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意义:锻炼培养了无产阶级,预示无产阶级革命的巨大威力。阅读思考

如果不用比喻,语义压缩成“1848年革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蕴藏的力量是强大的,可以破坏欧洲社会体制”。哪个效果更好,为什么。

这样演讲显得平淡,缺少力量,不能激起人们的革命热情。那些革命吵吵嚷嚷、模模糊糊地宣布了无产阶级解放这个19世纪的秘密,本世纪革命的秘密。

用“吵吵嚷嚷”“模模糊糊”准确地写出在无产阶级斗争过程中,各种思想流派的争论,以及在争论中思想由模糊变得清晰的过程。第二段

②的确,这个社会革命并不是1848年发明出来的新东西。蒸汽、电力和自动纺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但是,尽管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大气把两万磅重的压力加在每一个人身上,你们可感觉得到吗?同样,欧洲社会在1848年以前也没有感觉到从四面八方包围着它、压抑着它的革命气氛。

有两层意思:一是在1848年之前英国、法国等国家发生过无产阶级革命;二是无产阶级革命不是1848年发明的,是由工业革命引起的。唤醒,启示,感召第二段·两组对比蒸汽电力自动走锭纺纱机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布朗基工业革命、先进生产力资产阶级革命代表(作用甚微)无产阶级才是真正的革命力量压抑的社会气氛革命气氛悄然存在两万磅重的压力/四面八方包围的革命气氛意义革命浪潮势不可挡第三段

③这里有一件可以作为我们19世纪特征的伟大事实,一件任何政党都不敢否认的事实。一方面产生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象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却显露出衰颓的征兆,这种衰颓远远超过罗马帝国末期那一切载诸史册的可怕情景。事实之间的矛盾与对抗具体有哪些?

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饥饿

过度疲劳贫困的源泉道德败坏成为物质奴隶愚昧无知现代工业和科学与现代贫困和颓衰的对抗生产力与社会关系的对抗工业革命机器财富技术控制自然科学对比第四段经济基础革命时机事实理由“这种对抗”表现在哪些方面?其根本原因是什么?【表现】机器提高生产效率却导致工人的贫穷和劳动强度的提高;财富集中在资本家手里,工人更加贫困;技术的进步、无序竞争导致社会道德沦丧;改造自然却成为人自身的枷锁;人成为物质的奴隶,科学的光辉被掩盖。第四段社会矛盾根源是什么?【原因】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使现代工业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站在了人们生活福祉、社会安定和谐的对立面。

可是我们不会认错那个经常在这一切矛盾中出现的狡狯的精灵。

运用了比喻和用典。“狡狯的精灵”语出莎士比亚喜剧《仲夏夜之梦》,用在此处喻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我们知道,要使社会的新生力量很好地发挥作用,就只能由新生的人来掌握它们,而这些新生的人就是工人。工人也同机器本身一样,是现代的产物。”阅读思考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所说: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第四段马克思目的是告诉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在那些使资产阶级、贵族和可怜的倒退预言家惊慌失措的现象当中,我们认出了我们的勇敢的朋友好人儿罗宾,这个会迅速刨土的老田鼠、光荣的工兵——革命。

运用了比喻和用典。“好人儿罗宾”出自莎士比亚喜剧《仲夏夜之梦》,此处用来喻指工人阶级。“这个会迅速刨土的老田鼠、光荣的工兵”出自莎士比亚悲剧《哈姆莱特》,此处用来喻指革命。这些手法的运用生动形象而又不乏幽默,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强大力量。

这种革命意味着他们的本阶级在全世界的解放,这种革命同资本的统治和雇佣奴隶制具有同样的普遍性质。

资本统治下的被剥削对象和雇佣奴隶制下的受奴役者是全世界被压迫的无产阶级,同样无产阶级的革命对象也是全世界的资本家和雇佣奴隶主。“菲茨法庭”第四段“现在,欧洲所有的房子都画上了神秘的红十字”

表明现在欧洲每个人都在经历这次革命,每个人都是不可回避的。“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形象地比喻历史最终会对正确和错误作出选择,对统治阶级的罪行一定会判罚;谁是执行者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历史将会公正、客观地彰显、揭露资产阶级凶狠、邪恶、残酷的本质,而无产阶级就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革命者、实践者。第四段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行者。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力量和作用是什么?

现代工业产生工人,工人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力量。这种由新生力量发起的革命具有普遍性,将解放全人类。作者将无产阶级革命比喻为莎士比亚喜剧《仲夏夜之梦》中的主要人物小精灵迫克,易于引起在场听众的情感共鸣。结束

此时马克思转身而去的身影,你与你的战友们热情的掌声,他的声音及传递的精神在思想的天空中回荡。

在这篇演讲词中,马克思通过总结1848年革命的经验,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阐述了社会革命的主要力量是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资本主义灭亡的“执刑者”,无产阶级革命将最终在全世界取得胜利。课堂总结1.作者为什么从1848年的革命导入?①社会现状及听众的心理状况。

在四周年创刊纪念会上演讲的听众,为英国和其他国家无产阶级运动的领导者和参与者。此时,距离1848年革命已有八年之久,当时的无产阶级革命处于一个较为低潮的时期,当年的革命战友也出现了对无产阶级解放运动持怀疑论者。马克思在演讲开篇的回顾和高度的评价,就将那场声势浩大、场面壮烈的革命从听众的回忆中拉到眼前。极易引起听者的共鸣,激发战友的战斗豪情,从而惊醒处于低潮中的怀疑论者。文章演说结构1848年革命的意义:无产阶级的觉醒。社会革命的起源:工业科学发展的社会革命基础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力量:工人阶级工人阶级的先进性社会主要矛盾:现代工业和科学与现代贫困和衰颓社会革命的执行者。【开门见山】【溯源】【揭示矛盾】【解决矛盾者】【工人阶级社会革命的条件】【照应开篇,展望革命前景】结构图1.作者为什么从1848年的革命导入?②两相对照,突出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力。

马克思认为1848年的革命,是“微不足道”的事件,喻为“干硬外壳上”“细小的裂口和缝隙”,把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喻为“汪洋大海”,一旦它汹涌动荡起来,“就能把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撞得粉碎”。这一比喻性的评价对照起来,就把后者的宏伟气势、重大意义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听众的面前,既起到警醒作用,又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号召战友振作精神,奋起前行。2.有人认为,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这是一种片面夸大科学技术作用的科学技术决定论的观点。科学技术提高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促进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科学技术并不能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如科学技术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不能消灭压迫和剥削,也不能解决社会公正等社会问题。只靠科技进步,而没有无产阶级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