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示范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示范「篇一」
精选高中生物实验总结
精选高中生物实验总结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
实验一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原理:DNA绿色,RNA红色
分布:真核生物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
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实验结果: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DNA
甲基绿绿色RNA口比啰红红色实验二物质鉴定
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脂肪+苏丹HI〜橘黄色脂肪+苏丹
IV-红色
蛋白质+双缩胭试剂〜紫色反应1、还原糖的检测
(1)材料的选取:还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萝卜。
(2)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I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
CuS04溶液),现配现用。
(3)步骤:取样液2mL于试管中f加入刚配的斐林试剂1mL(斐林试剂甲液
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一水浴加热2min左右一观察颜色变化(白色一浅
蓝色f砖红色)★模拟尿糖的检测
1、取样: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
2、检测方法: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或班氏试剂或尿糖试纸
3、结果:(用斐林试剂检测)试管内发生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
尿液,未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4、分析: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
红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无还原糖,所以没有发生反应。
2、脂肪的检测
(1)材料的选取:含脂肪量越高的组织越好,如花生的子叶。
(2)步骤:
(2)步骤:试管中加样液2mL->加双缩胭试剂A液1mL,摇匀f加双缩尿试剂
B液4滴,摇匀一观察颜色变化(紫色)考点提示:
(1)常见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有哪些?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性糖;淀粉、蔗糖、纤维素都是非还原性糖。
(2)还原性糖植物组织取材条件?
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
等。
(3)研磨中为何要加石英砂?不加石英砂对实验有何影响?加石英砂是为了
使研磨更充分。不加石英砂会使组织样液中还原性糖减少,使鉴定时溶液颜色变化
不明显。
(4)斐林试剂甲、乙两液的使用方法?混合的目的?为何要现混现用?
混合后使用;产生氢氧化铜;氢氧化铜不稳定。
(5)还原性糖中加入斐林试剂后,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为:浅蓝色棕色砖
红色
(6)花生种子切片为何要薄?只有很薄的切片,才能透光,而用于显微镜的
观察。
(7)转动细准焦螺旋时,若花生切片的细胞总有一部分清晰,另一部分模
糊,其原因一般是什么?切片的厚薄不均匀。
(8)脂肪鉴定中乙醇作用?洗去浮色。
(9)双缩胭试剂A、B两液是否混合后用?先加A液的目的。怎样通过对比看
颜色变化?
不能混合;先加A液的目的是使溶液呈碱性;先留出一些大豆组织样液做对
比。
实验三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1、材料:新鲜薛类叶、黑藻叶或菠菜叶,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2、原理:
叶绿体在显微镜下观察,绿色,球形或椭球形。用健那绿染液染色后的口腔上皮细
胞中线粒体成蓝绿色,细胞质接近无色。
取材制片低倍观察高倍观察考点提示:
(1)为什么可直接取用群类的小叶,而不能直接取用菠菜叶?因为群类的小
叶很薄,只有一层细胞组成,而菠菜叶由很多层细胞构成。
(2)取用菠菜叶的下表皮时,为何要稍带些叶肉?
表皮细胞除保卫细胞外,一般不含叶绿体,而叶肉细胞含较多的叶绿体。
(3)怎样加快黑藻细胞质的流动速度?最适温度是多少?进行光照、提高水
温、切伤部分叶片;25℃左右。
制作切片(切片越薄越好)将最薄的花生切片放在载玻片中央
I
染色(滴苏丹HI染液2〜3滴切片上一2〜3min后吸去染液f滴体积分数50%的
酒精洗去浮色f吸去多余的酒精)I
制作装片(滴1〜2滴清水于材料切片上一盖上盖玻片)I
镜检鉴定(显微镜对光一低倍镜观察一高倍镜观察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3、蛋白质的检测
(1)试剂:双缩胭试剂(A液:0.Ig/mL的NaOH溶液,B液:0.Olg/mL的
CuS04溶液)
(4)对黑藻什么部位的细胞观察,所观察到的细胞质流动的现象最2、叶绿
体的形态和分布,与叶绿体的功能有什么关系?明显?叶脉附近的细胞。
答: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都有利于接受光照,完成光合作用。如叶绿
(5)若视野中某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为顺时针,则在装片中该体在不同
光照条件下改变方向。又如叶子上面的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细胞的细胞质的实际流
动方向是怎样的?仍为顺时针。
(6)是否一般细胞的细胞质不流动,只有黑藻等少数植物的细胞质才流动?
否,活细胞的细胞质都是流动的。
(7)若观察植物根毛细胞细胞质的流动,则对显微镜的视野亮度应如何调
节?
视野应适当调暗一些,可用反光镜的平面镜来采光或缩小光圈。
(8)在强光照射下,叶绿体的向光面有何变化?叶绿体的受光面积较小有一
面面向光源。
实验四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一.实验目的:
使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原色观察)和线粒体的形态分布。二.实验原理:
叶绿体的辨认依据:叶绿体是绿色的,呈扁平的椭圆球形或球形。线粒体辨
认依据:线粒体的形态多样,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
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
色。三.实验材料:
观察叶绿体时选用:辞类的叶、黑藻的叶。取这些材料的原因是:叶子薄而
小,叶绿体清楚,可取整个小叶直接制片,所以作为实验的首选材料
若用菠菜叶作实验材料,要取菠菜叶的下表皮并稍带些叶肉。因为表皮细胞不
含叶绿体。四.方法步骤:
步骤注意问题分析
1.制片。用镜子取一片黑藻的小叶,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盖上盖玻片。制
片和镜检时,临时装片中的叶片不能放干了,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否则细胞或叶
绿体失水收缩,将影响对叶绿体形态和分布的观察。
2.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
3.高倍镜下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4.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洁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健那绿染液一用
牙签取碎屑一盖盖玻片
5.观察线粒体蓝绿色的是线粒体,细胞质接近无色。讨论:
1、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是不是静止不动的?为什么?答:不是。呈椭球
体形的叶绿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可以运动,这种运动能随时改变椭球体的方向,使
叶绿体既能接受较多光照,又不至于被强光灼伤。
比下面的多,这可以接受更多的光照。实验四观察有丝分裂1、材料:洋葱
根尖(葱,蒜)2、步骤:(一)洋葱根尖的培养
(二)装片的制作
制作流程:解离一漂洗一染色一制片
1.解离:药液: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1:1混合
液)。
时间:3~5min.目的: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2.漂洗:用清水漂洗约lOniin.目的: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并有利于染
色。
3.染色:用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
液)染色3~5min目的:使染色体着色,利于观察。
4.制片: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银子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
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按压载玻片.目的:使细胞分散开
来,有利于观察。
(三)观察
1
,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2、换高倍镜下观察:分裂中期一分裂前、后、末期一分裂间期。(注意各时
期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和分布的特点)。其中,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考
点提示:
(1)培养根尖时,为何要经常换水?
增加水中的氧气,防止根进行无氧呼吸造成根的腐烂。
(2)培养根尖时,应选用老洋葱还是新洋葱?为什么?
应选用旧洋葱,因为新洋葱尚在休眠,不易生根。
(3)为何每条根只能用根尖?取根尖的最佳时间是何时?为何?因为根尖分
生区的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上午10时到下午2时;因为此时细胞分裂活跃。
(4)解离和压片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压片时为何要再加一块载玻片?
解离是为了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压片是为了使细胞相互分散开来;再加一块
载玻片是为了受力均匀,防止盖玻片被压破。
(5)若所观察的组织细胞大多是破碎而不完整的,其原因是什么?
压片时用力过大。
(6)解离过程中盐酸的作用是什么?丙酮可代替吗?
分解和溶解细胞间质;不能,而硝酸可代替。
(7)为何要漂洗?洗去盐酸便于染色。
(8)细胞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什么?
染色最深的结构是染色质或染色体。
(9)若所观察的细胞各部分全是紫色,其原因是什么?
染液浓度过大或染色时间过长。
(10)为何要找分生区?分生区的特点是什么?能用高倍物镜找分
生区吗?为什么?
因为在根尖只有分生区的细胞能够进行细胞分裂;分生区的特点是:细胞呈正
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处于分裂状态;不能用高倍镜找分生区,因为高倍镜所
观察的实际范围很小,难以发现分生区。
(11)分生区细胞中,什么时期的细胞最多?为什么?
间期;因为在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最长。
(12)所观察的细胞能从中期变化到后期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所观察的细胞都是停留在某一时期的死细胞。
(13)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能否看到染色体?为什么?
不能,因为洋葱表皮细胞一般不分裂。
(14)若观察时不能看到染色体,其原因是什么?
没有找到分生区细胞;没有找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染液过稀;染色时间过
短。
实验五比较醮和Fe3+的催化效率
(1)为何要选新鲜的肝脏?
(2)制备滤纸条
(3)画滤液细线:均匀,直,细,重复若干次
(4)分离色素: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5)观察和记录:结果滤纸条上从上到下依次为:橙黄色(胡萝卜素)、黄色
(叶黄素)、蓝绿色(叶绿素a)、黄绿色(叶绿素(1)对叶片的要求?为何要去掉
叶柄和粗的时脉?
绿色、最好是深绿色。因为叶柄和叶脉中所含色素很少。
(2)二氧化硅的作用?不加二氧化硅对实验有何影响?
为了使研磨充分。不加二氧化硅,会使滤液和色素带的颜色变浅。
(3)丙酮的作用?它可用什么来替代?用水能替代吗?溶解色素。它可用酒
精等有机溶剂来代替,但不能用水来代替,因为色素不溶于水。
(4)碳酸钙的作用?不加碳酸钙对实验有何影响?
保护色素,防止在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不加碳酸钙,滤液会变成
黄绿色或褐色。
(5)研磨为何要迅速?要充分?过滤时为何用布不用滤纸?研磨迅速,是为
了防止丙酮大量挥发;只有充分研磨,才能使大量色素溶解到丙酮中来。色素不能
通过滤纸,但能通过尼龙布。
(6)滤纸条为何要剪去两角?防止两侧层析液扩散过快。
(7)为何不能用钢笔或圆珠笔画线?因为钢笔水或圆珠笔油中含有其它色
素,会影响色素的分离结果。
(8)滤液细线为何要直?为何要重画几次?
因为不新鲜的肝脏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会由于细菌的破坏而降低。防止色
素带的重叠;增加色素量,使色素带的颜色更深一些。
(2)该实验中所用试管应选较粗的还是较细的?为什么?应选用较粗的,因
为在较细的试管中容易形成大量的气泡,而影响卫生香的复燃。
(3)为何要选动物的肝脏组织来做实验,其他动植物的组织的研磨液能替代
吗?
因为肝脏组织中过氧化氢酶含量较丰富;其它动植物组织也含有少量的过氧化
氢酶,所以能够替代。
(4)相同质量的块状肝脏和肝脏研磨液,哪一个催化效果好?为什么?
研磨液效果好;因为它增加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的接触面积。
(9)滤液细线为何不能触到层析液?
防止色素溶解到层析液中。
(10)滤纸条上色素为何会分离?
由于不同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因而它们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
散速度就不同。
(11)色素带最宽的是什么色素?它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比什么色素大一些?
最宽的色素带是叶绿素a,它的溶解度比叶绿素b大一些。
(12)滤纸条上相互间距最大的是哪两种色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5)滴入肝脏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时,可否共用下个吸管?为什么?
(13)色素带最窄的是第几条色素带?为何?不可共用,防止过氧化氢酶与氯
化铁混合,而影响实验效果。实验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丙酮或无水乙醇一一提取色素
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一一分离色
素
2、步骤:
(1)提取色素研磨
第一条色素带,因为胡萝卜素在叶绿体的四种色素中含量最少。
实验七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原色观察)
1、条件: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差,活细胞,大液泡
2、材料: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具紫色大液泡),质量浓度0.3g/mL
的蔗糖溶液,清水等。
3、步骤: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一观察一盖玻片一侧滴蔗糖溶
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f观察(液泡由大到小,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
离)f盖玻片一侧滴清水,另一侧用吸水
纸吸引一观察(质壁分离复原)
4、结论:
细胞外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失水质壁分离细胞外溶液浓度
<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吸水质壁分离复原知识概要:制片观察加液观察
加水观察
(1)洋葱为何要选紫色的?若紫色过淡怎么办?
系列浓度从小到大的蔗糖溶液②分别用以上不同浓度的溶液制成某植物细胞
的临时装片③用显微镜观察某植物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某植物细胞液的浓度
就介于不能引起质壁分离的浓度和能引起质壁分离的浓度之间。实验八DNA的粗
提取与鉴定二苯胺(加热)蓝色
紫色的洋葱有紫色的大液泡,便于观察液泡的大小变化;缩小光圈,考点提
示:使视野变暗些。
(2)洋葱表皮应撕还是削?为何?
表皮应撕不能削,因为削的表皮往往太厚。
(3)植物细胞为何会出现质壁分离?动物细胞会吗?当细胞失去水分时,
其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动物细胞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因为动物
细胞没有细胞壁。
(4)质壁分离时,液泡大小和颜色的变化?复原时呢?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时.,液泡变小,紫色加深;当细胞质壁分离复原时.,液泡变大,紫色变浅。
(5)若发生质壁分离后的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其原因是什么?
细胞已经死亡(可能是外界溶液浓度过大,细胞失水过多或质壁分离时间过
长)
(6)高倍镜使用前,装片如何移动?
若要把视野中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心,则要将装片继续向上移动。若要
把视野中左方的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心,则要将装片继续向左方移动,因为显微镜
视野中看到的是倒像。
(7)换高倍物镜后,怎样使物像清晰?视野明暗度会怎样变化?如何调亮?
换高倍物镜后,应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变得清晰;视野会变暗,可调大光圈
或改用反光镜的凹面镜来使视野变亮。(8)所用目镜、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的
关系?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9)物像清晰后,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和放大倍数的关系?物镜与载玻
片之间的距离越小,放大倍数越大。
(10)总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放大倍数具体指面积的放大倍数还是长度的放
大倍数?
总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是指细小物体
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
(11)放大倍数与视野中细胞大小、多少、视野明暗的关系?放大倍数越
大,视野中细胞越大、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12)更换目镜,若异物消失,则异物在目镜上;更换物镜,若异物消失,
则异物在物镜上、移动载玻片,若异物移动,则异物在载玻片上。
(13)怎样利用质壁分离现象来测定植物细胞液的浓度?①配制一
(1)鸡血能用猪血代替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不能提取DNA。
(2)鸡血中为何要加柠檬酸钠?为何要弃去鸡血细胞的上清液?防止血液凝
固;因为上清液是血浆,不含细胞和DNA。
(3)胀破细胞的方法?能用生理盐水吗?
向血细胞中加入蒸储水,使细胞大量吸水而胀破;不能用生理盐水,因为血细
胞在蒸储水中不能吸收水分。
(4)该实验中最好应用玻璃烧杯还是塑料烧杯?为什么?
最好用塑料烧杯,因为玻璃烧杯容易吸附DNA。
(5)前后三次过滤时,所用纱布的层数分别是多少?为什么?第一次用一层
纱布,有利于核物质透过纱布进入滤液;第二次用多层纱布,能防止DNA丝状物透
过纱布进入滤液;第三次用两层纱布,既有利于DNA透过纱布,又能防止其它杂质
透过纱布。
6)若实验中所得黏稠物太少,其原因是什么?
第一次加蒸储水过少,细胞未充分胀破;第二次加蒸镭水过多或过少;第一次
过滤用了多层纱布;第二次过滤用了一层纱布。
(7)两次加入蒸储水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第一次是为了使血细胞吸水胀破;第二次是为了降低氯化钠的浓度,有利于
DNA有析出。
(8)实验中搅拌溶液时,为何总要沿一个方向搅拌?
防止DNA分子受到损伤。
(9)两次析出DNA的方法分别是什么?原理分别是什么?第一次是加蒸馈
水,降低氯化钠的浓度,促使DNA析出;第二次是加入冷酒精,因为DNA不溶于酒
精溶液。
(10)三次溶解DNA的液体分别是什么?原理分别是什么?第一次、第二次都
是用浓度为2moi/L的氯化钠溶液,第三次用的是0.015mol/L(或2mol/L)的氯
化钠溶液。其原理是DNA在氯化钠中的溶解度,是随着氯化钠的浓度的变化而改变
的。当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4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低。2moi/L的氯化
钠溶液和0。015mol/L的氯化钠溶液对DNA的溶解度都比较高。
(11)鉴定DNA时为何要用两支试管?其现象分别是什么?其中不加DNA的试
管起对照作用。该试管溶液不变色,另一支加有DNA的试管溶液变蓝色。实验九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原理: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C6H1206+602+6H206f6c02+12H20+能量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
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二氧化碳:C6H1206-2C2H50H+2C02+少量能量
2、装置:(见课本)
2、方法:
①浸泡法: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置好的溶液中,深约3cm,处理几小时或一
天。处理完毕就可以打插了。这种处理方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
荫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
3、检测:(1
②沾蘸法:把插条的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s),深约草酚蓝
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1.5cm即可。
(23、预实验:先设计一组浓度梯度较大的实验进行探索,在此基础上设发生
反应,变成灰绿色。实验十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计细致的实验。
4、实验设计的几项原则:①单一变量原则(只有溶液的浓度不同);
1、目的要求: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②等量原
则(控制无关变量,即除溶液的浓度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分裂不同阶段的染色体的
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2、材料用具: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显微镜。
3、方法步骤:
(1)在低倍镜下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2)先在低倍镜下依次找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
期、后期的细胞,再在高倍镜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
实验十一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1、原理:用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同);③重复原则(每一浓度处理3~5段枝条);④对照原则(相互对照、空白
对照);⑤科学性原则
实验十四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1、培养酵母菌(温度、氧气、培养液):可用液体培养基培养
2、计数:血球计数板(2mmX2mm方格,培养液厚0.1mm)
3、推导计算
4、讨论:根据7天所统计的酵母菌种群数量画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曲
线;推测影响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实验十五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
的研究
1、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记名计算法:指
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
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这一般用
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2、方法步
骤:
目测估计法: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等级
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
(1)洋葱长出约1cm左右的不定根时,放入冰箱的低温室内(4℃),很少”
等等。诱导培养36h。
2、设计数据收集和统计表,分析所搜集的数据。
(2)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约0.5~lcm,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0.5~1h,实验十
六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以固定细胞的形态,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
次。
(3)制作装片:解离f漂洗一染色一制片
(4)观察,比较:视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
细胞。
3、讨论:秋水仙素与低温都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这两种方法在原理上有
什么相似之处?实验十二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1、要求: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
红绿色盲、白化病、高度近视(600度以上)等.2、方法:分组调查,汇总数据,统
一计算。
3、计算公式:
某种遗传病的患病人数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100%
某种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实验十三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抨插枝条生根的作
用
1、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NAA(蔡乙酸),2,4-D,IPA(苯乙酸).IBA(口引味丁酸)
等
(1)什么是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法?
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
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
(2)为了便于调查工作的进行,在选择调查对象时,一般应选单子叶植物,
还是双子叶植物?为什么?
一般应选双子叶植物,因为双子叶植物的数量便于统计。
(3)在样方中统计植物数目时,若有植物正好长在边线上,应如何统计?只
计算该样方相邻的两条边上的植物的数目。
(4)在某地域中,第一次捕获某种动物M只,标志后放回原处。第二次捕获
N只,其中含标志个体Y只,求该地域中该种动物的总数。MN/Y
(5)应用上述标志重捕法的条件有哪些?①标志个体在整个调查种群中均匀
分布,标志个体和未标志个体都有同样被捕的机会。②调查期中,没有迁入或迁
出。③没有新的出生或死亡。试剂作用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示范「篇二」
一、认真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新的理念
1、坚持与同组教师进行思想交流和教学交流,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构建新
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建新理
念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
是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
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2、通过先后到宋基高中和西峡高中学习,使自己逐步领会到“一切为了人的
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了学生主体观,贯彻了民主教学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民主
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
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
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收到了良好的
效果。
二、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多半学
期以来,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
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
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表现在:
(一)发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1、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
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
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高一年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
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
学水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听公开课多次,
使我明确了今后讲课的方向和以后语文课该怎么教和怎么讲。
4、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
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尊重孩子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使他
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不强求一律。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
各种游戏、比赛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天
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让学生在视、听、触觉中培养了创造性思维方式,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相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作为教师,应该明白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
是显而易见的,对后进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尤其是在学习上后进的学生,往往得
不到老师的肯定,而后进生转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全班学生的整体成绩。所
以,一年来,我一直注重从以下几方面抓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用发展的观点看学生。
应当纵向地看到:后进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
会比今天好。
2、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首先帮助后进生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以平常的心态对
待:后进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该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
平等和民主,也应该在稍有一点进步时得到老师的肯定。
3、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教师不应有丝毫虚伪与欺哄,一旦学生发现“有
假”,那么教师所做的一切都会被看作是在“演戏”。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
受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
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他们,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
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因为做到了以上几点,所以我在后进生转化工作
上,效果还是明显的。
三、目前存在问题:
1、主要还是受到课时的限制,教学内容多,学生没有足够的课时来复习相关
知识,基础比较薄弱,这个情况在平时的小测中已经体现出来。
2、实验受到课时、经费、实验试剂等因素的影响,不能完全开展。
四、下阶段计划:
1、进一步整合课程内容,课堂中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自主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方式纳入教师的教学设计,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更新,优
化教学过程。注意用好、用活、用足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参考书、教具(挂图、
模型、标本、音像材料、实物)等配套的新课程资源,全面实现课程标准所确立的
课程目标。
2、加强生物练习的演练与评讲。高度重视引导学生独立建构知识,培养学生
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
作的能力。
3、将教学评价同教学反思结合起来。注意运用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和学生评
价等多种形式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注意将教学评价同教学反思有机地结合起
来,使教学评价真正起到改进教学、促进教学的作用
总之,一学期以来,干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成绩只能代表过
去,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学生学习两极分化严重,行为习惯还不够规范
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发扬优点,改正不足,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成
绩。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示范「篇三」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示范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
1、实验名称:是关于一个什么内容的实验。
2、实验目的:要探究或者验证的某一事实。
3、实验原理:进行实验依据的科学道理。
4、实验对象:进行实验的主要对象。
5、实验条件:完成该实验必备的仪器、设备、药品条件。
6、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采用的方法及必需的操作程序。
7、实验测量与记录:对实验过程及结果应有科学的测量手段与准确的记录。
8、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能够预测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并分析导致的原因。
9、实验结论: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的描述并给出一个科学的结论。
二、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所谓科学性,是指实验目的要明确,实验原理要正确,实验材料和实验手段的
选择要恰当,整个设计思路和实验方法的确定都不能偏离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原
理以及其他学科领域的基本原则。如:淀粉酶水解淀粉的顺序问题。
2、单一变量原则
(1)变量:或称因子,是指实验过程中所被操作的特定因素或条件。按性质不
同,通常可分为两类:
①实验变量与反应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为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反应变
量,亦称因变量,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通常,实验变量是
原因,反应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实验的目的在于获得和解释这种前因
后果。例如,在“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所给定的低温(冰块)、适温
(37℃)、高温(沸水浴)就是实验变量。而由于低温、适温、高温条件变化,唾液淀
粉酶水解淀粉的反应结果也随之变化,这就是反应变量,该实验即在于获得和解释
温度变化(实验变量)与酶的活性(反应变量)的因果关系。
②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
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现象或结果的
因素或条件。额外变量,也称干扰变量,指实验中由于无关变量所引起的变化和结
果。显然,额外变量会对反应变量有干扰作用,例如,上述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低
温、适温、高温)以外,试管洁净程度、唾液新鲜程度、可溶性淀粉浓度和纯度、
试剂溶液的剂量、浓度和纯度,实验操作程度,温度处理的时间长短等等,都属于
无关变量,要求对低温、适温、高温3组实验是等同、均衡、稳定的;如果无关变
量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因素或条件,对3个实验组的给定不等同、不均衡、不稳
定,则会在实验结果中产生额外变量,出现干扰,造成误差。实验的关键之一在于
控制无关变量或减少额外变量,以减少误差。
(2)单一变量原则
在实验设计中仅仅改变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
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
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当然还有多变量综合研究的原则,这在高
中生物实验设计中涉及的较少。
3、对照性原则
对照是实验控制的手段之一,目的还是在于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对照原则是设计和实施实验的准则之一。通过设置实验对照对比,即可排除无
关变量的影响,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通常,一个实验总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
组:对照组,也称控制组,对实验假设而言,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至
于哪个作为实验组,哪个作为对照组,一般是随机决定的,这样,从理论上说,由
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无关变量的影响是相等的,被平衡了的,故实验组与对照组两
者之差异,则可认定为是来自实验变量的效果,这样的实验结果是可信的。按对照
的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通常有以下对照类型:
①空白对照:指不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例如,在“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
原糖的鉴定”的实验中,向甲试管溶液加入试剂,而乙试管溶液不加试剂,一起进
行沸水浴,比较它们的变化。这样,甲为实验组,乙为对照组,且乙为典型的空白
对照。空白对照能明白地对比和衬托出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强了说服力。
②自身对照: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即不另设对照组。单组法和轮
组法,一般都包含有自身对照。如“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就是典型的
自身对照。自身对照,方法简便,关键是要看清楚实验处理前后现象变化的差异,
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
③条件对照:指虽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是作为对照意义的,
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意义的。例如。“动物激素饲喂小
动物”的实习实验,采用等组实验法,其实验设计方案是:
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实验组);
乙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条件对照组);
丙组:不饲喂药剂(空白对照组);
虽然,乙组为条件对照。该实验即设置了条件对照,又设置了空白对照,通过
比较、对照、更能充分说明实验变量一甲状腺激素有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
④相互对照:指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比对照,在等组实验法
中,大都是运用相互对照,如“植物的向性”的等组实验中,5个实验组采用的都
是相互对照,较好的平衡和抵消了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4、可重复性原则
指的是控制某种因素的变化幅度,在同样条件下重复实验,观察其对实验结果
影响的程度。目的在于尽可能消除非处理因素所造成的实验误差,体现实验的科学
性。
5、简约性和可行性原则
是指实验材料容易获得,实验装置简化,实验药品便宜,实验操作简便,实验
效果明显并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到材料用品的选择、实验
操作等,都要符合实验者的一般认知水平,满足现有的条件,具有实验和完成实验
的可能性。
三、实验设计基本思路
1、准确把握实验目的:看清题意是要求设计实验方案、步骤还是分析实验结
果,是探究性实验还是验证性实验。
2、明确实验原理:要解决题目所给的问题,要用到生物学上什么原理。
3、确定实验思路:根据原理对实验作出假设,并充分利用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思
路。
4、精心设计实验步骤:根据以上实验目的、原理和思路,设计合理的实验装置
和实验步骤操作步骤。并设置好实验组和对照组,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并将观察到
的现象如实记录下来。
5、准确预期实验结果并分析
注意:在叙述实验步骤及预期结果时,语言文字要简明。实验步骤一般不宜连
续描述,往往要分段叙说;试管、烧杯等要给予编号。
四、实验设计的题型
1、设计实验方案型
给出实验用具、材料、药品、实验目的,或只给实验目的,实验器材自选,设
计实验方案。
2、改错型
分析已有实验设计方案中不科学性,并提出改进。
3、补充完善型:对已有的实验设计进行补充和完善。
4、析因型:对已有的实验设计方案的某些步骤、结果等进行分析。
(二)、生物高考实验试题考查内容
1、考查实验原理和方法的试题
实验修订本生物教材列出了基本实验的实验原理,如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鉴定
原理是蛋白质与双缩服试剂发生作用,可以产生紫色反应。根据与某些化学试剂所
产生的颜色反应,可鉴定生物组织蛋白质的存在。这些是书本上已有的知识,要弄
清实验原理,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但有些实验必须从主要的实验材料和用具
中获取信息来解题。
2、考查发现问题能力的试题
问题是启动思维活动的“阀门”,没有问题或问题情境,不可能激发创造性的
思维活动。要用问题激发探索欲望,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要求善于发现自然现象
中的问题,并通过分析,准确把握问题的性质和研究的意义,经过思考提出假设。
3、考查观察实验、提出假设能力的试题
高考中常有将许多科学家成功的探索自然的实验发现改编成的试题,如通过观
察植物向光性的现象,发现植物弯曲生长的问题,经过思考提出生长的原因是植物
产生生长素的假设,从而可通过实验证明该假设的正确。又如,弗来明对青霉素的
早期研究过程,重点突出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之后能否提出合适的假设是
至关重要的,合适的假设往往是最终结论的前提。
4、考查设计实验和完成实验能力的试题
设计实验的能力即为验证提出的假设而设计相应的实验。包括实验方法的选
定、原理的设计、实验材料和设备的选择、实验装置的安排、可变因素和可控因素
的预测以及实验结果的预测等。完成实验能力是指在准确把握设计思想的基础上,
正确使用仪器设备,合理安排时间和步骤,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和记录时间的方
法,消除干扰因素,减少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客观准确。
5、全面考查实验基本知识的试题
此类实验试题同时考查了生物学基本原理、概念、实验目的、材料、操作、方
法步骤等多方面知识,或者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实验设计和结果预测等多方面
综合运用。生物实验的考查形式已不再是重复课本的实验步骤,近几年高考几乎找
不到课本实验的简单重复。它们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但又属于实验基本知
识。能全面考查学生掌握实验基本知识的情况。
三、难点知识剖析
(一)、生物高考实验设计基本题型
1、续写实验步骤的题型
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已经提供了比较多的信息,基本上划定了答题的模式,目的
明确,前面的方法步骤等信息已为续答作了铺垫,只要明确题目中的实验变量和反
应变量,然后设计对照组,再根据有关原理分析,一般就能比较正确地写出答案。
2、评价和纠正给定的.实验步骤的题型
试题中既有合理成分,又有不合理成分,干扰因素较多,要求在吸取原有设计
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实验设计思路。这表面上是考查对实验设计的分
析与评价能力,实质上是全面检测设计生物学实验方案的能力,同时还考查考生的
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方面的水准。
3、独立设计实验方案的题型
这类题型是与研究性学习相配套的,要求学生要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实验
过程有所体验,考查的过程性要求主要体现在课题的选择及理由阐述、研究方法的
理解和运用、研究成果的类型选择等。题目有一定的开放性,便于考生发挥个性特
长。
(二)、生物实验设计题应对策略
1、生物高考实验设计的三种题型虽然在形式上有一定的差异,但在答题中却
有共同点,先要认真研究课题,找出其中的实验变量和反应变量,其次是构思实验
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捕获手段,最后再选择适宜的实验材料,在注意实验
步骤关联性的前提下表达实验的方法步骤。在实验方法和步骤设计中最重要的是把
握好变量控制。
2、重视课本实验的复习。考试说明明确提出了,要求“理解所学实验的实验
内容,包括实验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术”。这一要求,在
20xx年高考中也得到了体现,如第33题,考查的就是对课本实验的理解。
3、挖掘课本知识点中所蕴含的实验因素。生物学的每一个知识结论都是在观
察、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都包含培养实验能力的基点,在平时的复习中要注意多
挖掘知识结论中所蕴含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例: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涉及生长素
产生的部位、感光的部位、反应的部位、运输的方向等。这些都可以思考如何设计
实验来证明。
4、要注意考试大钢中提出要“理解探索性实验的一般方法:能够制订课题研究
的初步计划”的要求,高考实验命题中也出现了从验证向探究变化的趋势,因此,
要认真思考和完成教材中有关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切实提高自身进行探究研究的能
力。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示范「篇四」
1、材料:新鲜萍类叶、黑藻叶或菠菜叶,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2、原理:叶绿体在显微镜下观察,绿色,球形或椭球形。
用健那绿染液染色后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成蓝绿色,细胞质接近无色。
知识概要:
取材制片低倍观察高倍观察
考点提示:
(1)为什么可直接取用薛类的小叶,而不能直接取用菠菜叶?
因为辞类的小叶很薄,只有一层细胞组成,而菠菜叶由很多层细胞构成。
(2)取用菠菜叶的下表皮时;为何要稍带些叶肉?
表皮细胞除保卫细胞外,一般不含叶绿体,而叶肉细胞含较多的叶绿体。
(3)怎样加快黑藻细胞质的流动速度?最适温度是多少?进行光照、提高水温、
切伤部分叶片;25℃左右。
(4)对黑藻什么部位的细胞观察,所观察到的细胞质流动的现象最明显?叶脉附
近的细胞。
(5)若视野中某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为顺时针,则在装片中该细胞的细胞
质的实际流动方向是怎样的?仍为顺时针。
(6)是否一般细胞的细胞质不流动,只有黑藻等少数植物的细胞质才流动?
否,活细胞的细胞质都是流动的。
(7)若观察植物根毛细胞细胞质的流动,则对显微镜的视野亮度应如何调节?
视野应适当调暗一些,可用反光镜的平面镜来采光或缩小光圈。
(8)在强光照射下,叶绿体的向光面有何变化?叶绿体的受光面积较小有一面面
向光源。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示范「篇五」
高中生物实验知识点总结
实验一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实验原理:DNA绿色(甲基绿),RNA红色(毗罗红)
分布:真核生物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
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实验结果: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高倍显微镜下看不到DNA、RNA分
子)实验二物质鉴定
还原糖+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徜红色沉淀
脂肪+苏丹HI〜橘黄色
脂肪+苏丹IV〜红色
蛋白质+双缩服试剂〜紫色反应
斐林试剂现配现用,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
双缩胭试剂A液、B液分开加。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性糖;淀粉、蔗糖、纤维素都是非还原性糖。
实验三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1、材料:新鲜薛类叶、黑藻叶或菠菜叶,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2、原理:叶绿体在显微镜下观察,绿色,球形或椭球形。
用健那绿染液染色后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成蓝绿色,细胞质接近无色。知
识概要:
(1)为什么可直接取用群类的小叶,而不能直接取用菠菜叶?
因为辞类的小叶很薄,只有一层细胞组成,而菠菜叶由很多层细胞构成。
(2)取用菠菜叶的下表皮时,为何要稍带些叶肉?
表皮细胞除保卫细胞外,一般不含叶绿体,而叶肉细胞含较多的叶绿体。
(3)怎样加快黑藻细胞质的流动速度?最适温度是多少?
进行光照、提高水温、切伤部分叶片;25℃左右。
(4)对黑藻什么部位的细胞观察,所观察到的细胞质流动的现象最明显?
叶脉附近的细胞。
(5)若视野中某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为顺时针,则在装片中该细胞的细
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是怎样的?
仍为顺时针。
(6)是否一般细胞的细胞质不流动,只有黑藻等少数植物的细胞质才流动?
否,活细胞的细胞质都是流动的。
实验四观察有丝分裂
制作流程:解离一漂洗一染色一制片
1.解离:药液: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1:1混合液).时
间:3~5min.目的: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2.漂洗:用清水漂洗约lOmin.目的: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并有利于染色。
3.染色:用质量浓度为0.Ol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染
色3~5min目的:使染色体着色,利于观察。
4.制片: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镒子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
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按压载玻片.目的:使细胞分散开来,
有利于观察。
(三)观察
1、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
在分裂。
2、换高倍镜下观察:分裂中期一分裂前、后、末期分裂间期。(注意各时
期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和分布的特点)。其中,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实验五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丙酮或无水乙醇一一提取色素
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一一分离色
素
2、步骤:
(1)提取色素研磨
(2)制备滤纸条
(3)画滤液细线:均匀,直,细,重复若干次
(4)分离色素: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5)观察和记录:结果滤纸条上从上到下依次为:橙黄色(胡萝卜素)、黄色(叶
黄素)、蓝绿色(叶绿素a)、黄绿色(叶绿素b)。
二氧化硅(为了使研磨充分)。
碳酸钙(保护色素,防止在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
实验六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
结论:细胞外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失水质壁分离
细胞外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吸水质壁分离复原
实验七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原理: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C6Hl206+602+6H20f6co2+12H20+能量
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二氧化碳:
C6H1206-2C2H50H+2C02+少量能量
2、检测:(1)检测C0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漠麝香草酚蓝水
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2)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铭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
应,变成灰绿色。实验八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1、原理:用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
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
生变化。
2、讨论:秋水仙素与低温都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这两种方法在原理上有
什么相似之处?都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实验九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要求: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
色盲、白化病、高度近视(600度以上)等。
实验十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杆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1、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NAA(蔡乙酸),2,4-D,IPA(苯乙酸).IBA(口弓I噪丁酸)等
2、方法:
①浸泡法: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置好的溶液中,深约3cm,处理几小时或一
天。处理完毕就可以托插了。这种处理方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
荫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
②沾蘸法:把插条的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s),深约L5cm
即可。
3、预实验:先设计一组浓度梯度较大的实验进行探索,在此基础上设计细致的
实验。实验十一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
(1)什么是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法?
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
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
(2)为了便于调查工作的进行,在选择调查对象时,一般应选单子叶植物,
还是双子叶植物?为什么?
一般应选双子叶植物,因为双子叶植物的数量便于统计。
(3)在样方中统计植物数目时,若有植物正好长在边线上,应如何统计?
只计算该样方相邻的两条边上的植物的数目。
(4)在某地域中,第一次捕获某种动物M只,标志后放回原处。第二次捕获
N只,其中含标志个体Y只,求该地域中该种动物的总数。MN/Y
(5)应用上述标志重捕法的条件有哪些?①标志个体在整个调查种群中均匀
分布,标志个体和未标志个体都有同样被捕的机会。②调查期中,没有迁入或迁
出。③没有新的出生或死亡。
植物:样方法
动物:标志重捕法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示范「篇六」
高中生物实验知识点总结
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呈像原理、放大倍数计算方法
结构:
光学部分:目镜、镜筒、物镜、遮光器(有大小光圈)和反光镜(有平面镜和
凹面镜)机械部分:镜座、倾斜关节、镜臂、载物台(上有通光孔、压片夹)、镜
头转换器、粗、细准焦螺旋。
注:目镜无旋转螺丝,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有旋转螺丝,镜头越
长,放大倍数越大。
呈像原理:映入眼球内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物镜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成像
的清晰程度)放大倍数:目镜和物镜二者放大倍数的乘积)
注:显微镜放大倍数是指直径倍数,即长度和宽度,而不是面积。
二、显微镜的使用:置镜(装镜头)一对光一置片一调焦一观察
1.安放。显微镜放置在桌前略偏左,距桌缘8—10cm处,装好物镜和目镜
(目镜5X物镜10X)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选取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
眼注视目镜,同时把反光镜转向光源,直至视野光亮均匀适度。调节视野亮度只可
用遮光器和反光镜,光线过强,改用较小光圈或用平面反光镜;光线过弱,改用较
大光圈或用凹面反光镜。选低倍镜一选较大的光圈一选反光镜(左眼观察)
3.观察。将切片或装片放在载物台上,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转动粗准焦螺
旋(顺时针),俯首侧视镜筒慢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切片(约0.5cm),左眼观
察目镜,(反时针)旋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看到物像时轻微来回旋转
细准焦,直到物像清晰。(找不到物像时,可重复一次或移动装片使标本移至通光
孔中心)。.观察时两眼都要睁开,便于左眼观察,右眼看着画图。侧面观察降镜
筒f左眼观察找物像一细准焦螺旋调清晰
4.高倍镜的转换。找到物像后,把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把低倍镜移
走,换上高倍镜,只准用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把视野调整清晰,直到物像清楚为
止。
顺序:移装片一转动镜头转换器一调反光镜或光圈一调细准焦螺旋
注:换高倍物镜时只能移动转换器,换镜后,只准调节细准焦和反光镜(或光
圈)。问1:低倍镜换为高倍镜后,若看不到或看不清原来的像,可能原因?
(ABC)
A、物像不在视野中B、焦距不在同一平面C、载玻片放反,盖玻片在下面D、
未换目镜问2:放大倍数与视野的关系:
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视野越亮,工作距离越
长;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工作距离越
短。故装片不能反放。
5.装片的制作和移动:制作:滴清水f放材料一盖片
移动:物像在何方,就将载玻片向何处移。(原因:物像移动的方向和实际移
动玻片的方向相反)
6.污点判断:1)污点随载玻片的移动而移动,则位于载玻片上;
2)污点不随载玻片移动,换目镜后消失,则位于目镜;换物镜后消失,则位
于物镜;
3)污点不随载玻片移动,换镜后也不消失,则位于反光镜上。
7.完毕工作。使用完毕后,取下装片,转动镜头转换器,逆时针旋出物镜,
旋进镜头盒;取出目镜,插进镜头盒,盖上。把显微镜放正。
实验一: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必修一P26)
实验目的:初步掌握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甲基绿和吐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
现绿色,毗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毗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
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休中的
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三.方法步骤:
操作步骤注意问题解释
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载玻片要洁净,滴一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
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刮几下取细胞
将载玻片在酒精灯下烘干防止污迹干扰观察效果
保持细胞原有形态
消毒为防止感染,漱口避免取材失败
固定装片
水解将烘干的载玻片放入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溶液中,用300c水浴保温5min
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促进染色体的DNA与蛋白质分离而被
染色冲冼涂片用蒸镭水的缓水流冲洗载玻片10S洗去残留在外的盐酸
染色滴2滴口比罗红甲绿染色剂于载玻片上染色5min
观察先低倍镜观察,选择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移至视野中央,调节清晰
后才换用高倍物镜观察使观察效果最佳
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必修一P18)
一.实验目的: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办公场地租赁的合同范文
- (限制性股票模式)股权激励协议范本
- 车辆经营合作协议书的范文格式
- 机械施工安全责任合同(施工)
- 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单位协议
- 中考物理复习专项单选、填空题组1课件
- 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 11我与社会(原卷版)
- 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3Unit3TheMillionPoundBankNoteperiod4测试(原卷版)
- 天津市十二区重点学校高三下学期联考(二)历史
- 小学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
- 《哲学与人生》测试题及答案
- 《材料科学基础》课后答案(1-7章)
- DB32-T 2888.1-2016江苏省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技术标准 第1部分-总则-(高清现行)
-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教案
- 酒店员工月份工资表
- 消费者需求动机与价值理论课件
- 服饰礼仪(PPT48页)
- 07FK02防空地下室通风设备安装PDF高清图集
- 三甲医院(三级甲等)建设标准新
- 2022年企业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