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辽宁省鞍山市市级名校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届辽宁省鞍山市市级名校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届辽宁省鞍山市市级名校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届辽宁省鞍山市市级名校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届辽宁省鞍山市市级名校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生活中现象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烧制陶器B.黄豆酿成酱油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D.削开的苹果变色了2.生活中的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塑料瓶 B.纯棉围巾 C.不锈钢菜刀 D.木制面板3.小刚同学的化学实验报告中有如下记录,你认为下列实验的数据合理的是()A.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2mL﹣4mLB.用托盘天平称量氧化铜粉末的质量为11.5gC.用50mL量筒量取8.52mL稀硫酸溶液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4.下面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含有溶质很多的溶液B.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C.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D.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5.水分子分解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在化学变化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变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D.在一定条件下,水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6.生活中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可以用水浇灭B.天然气泄漏,立即打电话报警C.食用肝脏、瘦肉可以补充铁、锌等常量元素D.食物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会部分水解为葡萄糖7.下图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部分实验装置,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充分反应后,向固体中加稀盐酸会产生气泡B.在实验过程中,黑色的粉末会逐渐变成红色C.该实验的反应原理为FeO+COFe+CO2D.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可以直接排放到空气中8.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 B.金刚石作装饰品 C.铜丝作导线 D.氢气作能源9.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选项需区分的物质方法一方法二A硬水和软水观察颜色分别加入肥皂水B硝酸铵和氯化钠分别加碱研磨,闻气味分别溶于水,测量温度C氯化钠和蔗糖分别加水分别加硝酸银溶液D二氧化碳和氮气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分别伸入燃烧的木条A.A B.B C.C D.D10.下列事实及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速度快温度高,分子能量大,运动速率快B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氯化钠是由钠原子和氯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的C热胀冷缩构成物质的粒子间间隔,一般是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D几千万年前地球上一条恐龙体内的某个原子可能在你的身体里原子是不可分割的A.A B.B C.C D.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水是人类生存的保障。自来水厂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1)自来水厂应用水净化的方法有_____。A过滤B吸附C消毒D蒸馏(2)进入用户的自来水属于_____。A纯净物B混合物C氧化物(3)下列节水措施可行的是_____。A用淘米水浇花B使用节水龙头C尽量少喝水D使用生活污水灌溉农田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钛(Ti)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等领域的一种重要金属。在一定条件下,钛由四氯化钛(TiCl4)和金属镁反应而制得:TiCl4+2Mg=Ti+2MgCl2。现有380kg四氯化钛,可生产金属钛多少千克?_____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根据下列反应事实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一氧化碳燃烧:____。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_____。铁和硫酸铜溶液:_____。高温煅烧石灰石:_____。用熟石灰改良含硫酸的酸性土壤:______。14.如图是氢、氧燃料电池的示意图。电池工作时,H2与O2反应生成水,同时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请写出电池工作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溶液pH将如何变化?如何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小李将实验剩余的FeCl3溶液倒入含有H2O2的废液缸,立即产生大量的无色气泡。(1)小李根据组成的元素猜测,无色气体可能是H2、O2、HCl、Cl2中的一种或多种。(查阅资料)1.Cl2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2.FeCl3在水中解离出Fe3+、Cl-根据资料,小李可排除的气体为______(实验一)为进一步验证该气体成分,他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收集满该气体的小试管中,只观察到木条燃得更旺,则该气体一定含_______。(2)小李认为上诉过程中FeCl3溶液作了H2O2分解的催化剂。(实验二)为了进一步探究哪种离子起催化作用,他做了下图所示的对比实验。若要证明FeCl3溶液中的Fe对HO2分解起催化作用,除观察到试管c中无明显现象外,还需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3)小王同学认为由此得出“FeCl3溶液作H2O2分解的催化剂”的结论不严谨,还需要补充实验来进一步探究,他们又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三)X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得出结论)要证明FeCl3溶液作H2O2分解的催化剂,须满足一下两个方面的条件:①从定性角度需观察到______(填序号)的现象。A.实验一B.实验二C.实验三②从定量角度需得到的关系式为m1=______(用m2和m3表示)。16.学习了MnO2对过氧化氢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CuO能否起到类似MnO2的催化剂作用呢?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Ⅰ.CuO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Ⅱ.CuO参与反应产生O2,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Ⅲ.CuO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天平称量0.2gCuO,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填写下表: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步骤⑦现象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_________________

溶液中有气泡放出

_____________

猜想Ⅰ、Ⅱ不成立

猜想Ⅲ成立

(2)步骤①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④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铁甲台(带铁圈)、漏斗、烧杯、__________。过氧化氢能被CuO催化分解放出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要探究步骤⑤做过催化剂的CuO其它化学性质,还应补做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写一种)。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C【解析】

A、烧制陶器过程中,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黄豆酿成酱油,发生缓慢氧化,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属于物理吸附,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削开的苹果变色了,发生缓慢氧化,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2、A【解析】A、塑料瓶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正确;B、纯棉围巾由天然纤维组成,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错误;C、不锈钢菜刀属于金属材料,错误;D、木制面板是用木材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错误。故选A。点睛: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3、B【解析】

A、取用液体化学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1~2mL)取用液体,故选项实验数据不合理,不符合题意;B、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故可以用托盘天平称量氧化铜粉末的质量为11.5g,故选项数据合理,符合题意;C、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应使用10mL的量筒;且10mL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不能用10mL量筒量8.52mL稀硫酸溶液,故选项实验数据不合理,不符合题意;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故选项实验数据不合理,不符合题意。故选B。4、D【解析】

A、含有溶质很多的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选项错误;B、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选项错误;C、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没有指明温度和溶剂的量,选项错误;D、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选项正确;故选D。5、B【解析】

A、由原子的概念以及图示的信息可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说法正确。

B、由微粒的变化可以看出,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原子的种类不变,说法错误。

C、由微粒的变化可以看出,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说法正确。

D、水电解生成了氢气与氧气,说法正确。

故选B。6、A【解析】

A、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可以用水浇灭,水能降低纸箱的温度,符合题意;B、天然气泄漏,不能打开电开关或打电话,以免电火花引燃气体,不符合题意;C、人体中的铁元素、锌元素属于微量元素,不符合题意;D、食物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会部分水解为麦芽糖,不是葡萄糖,不符合题意。故选A。7、A【解析】

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详解】A、生成的Fe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有气泡,故A正确;B、反应中红色的氧化铁变为黑色的铁,故B不正确;C、不符合客观事实,故C不正确;D、产生的尾气中含量未反应完的CO,有毒,需要进行尾气处理,故D不正确。故选A。8、D【解析】

A、活性炭中含有很多细小的空洞,可以吸收杂质分子,属于物理性质,错误;B、金刚石光学性质较好,可用作装饰,属于物理性质,错误;C、铜具有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错误;D、氢气作能源是利用其燃烧放热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选D。9、B【解析】

A、硬水和软水都是无色溶液,方法一观察颜色不能区分二者;肥皂水加入到硬水中产生大量浮渣,泡沫少,肥皂水加入到软水中,泡沫多,浮渣少,方法二加入肥皂水能够区分二者,A选项有一种区分方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铵根与氢氧根反应生成氨气,硝酸铵加碱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氯化钠与碱不反应,加碱研磨,无明显现象,方法一能区分二者;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溶液温度变化不明显,方法二能区分二者,B选项两种区分方法都正确,符合题意;C、氯化钠和蔗糖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二者加水溶解溶液温度变化不明显,方法一不能区分二者;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钠,蔗糖与硝酸银不反应,方法二加入硝酸银溶液能够区分二者,C选项有一种区分方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氢氧化钙与氮气不反应,氮气通入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方法一能够区分二者;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分别将燃烧的木条伸入两种气体中,木条均熄灭,方法二不能区分二者,D选项有一种区分方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0、D【解析】

A、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故正确;B、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故反应中氯化钠是由钠原子和氯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的,故正确;C、构成物质的粒子间间隔,一般是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故物体受热膨胀,遇冷收缩,故正确;D、在化学变化里,原子是不可分割的,而不是绝对不可分割的,故错误。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ABCBAB【解析】

(1)自来水厂生产流程中应用水净化的方法有过滤、吸附和消毒等。故选ABC;(2)用户使用的自来水中常含有可溶性的杂质,属于混合物。故选B;(3)A、用淘米水浇花可以节约用水,故A正确;B、使用节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故B正确;C、尽量少喝水的做法不合理,故C错误;D、使用生活污水灌溉农田,可能造成农田污染,故D错误。故选AB。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96千克【解析】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就是按照有关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步骤:(1)设未知数(2)依据题意写方程式(3)写出相关量(4)列比例式求解(5)简单写出答案。本题中已知TiCl4的质量,求Ti的质量。【详解】解:设生产金属钛的质量为xTiCl4+2Mg═Ti+2MgCl219019048380kgx解得:x=96kg答:可生产金属钛千克96千克.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CO2+Ca(OH)2=CaCO3↓+H2OFe+CuSO4=CuSO4+FeCa(OH)2+H2SO4=CaSO4+2H2O【解析】

(1)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2)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和水:CO2+Ca(OH)2=CaCO3↓+H2O。(3)铁和硫酸铜溶液,生成硫酸亚铁和铜:Fe+CuSO4=CuSO4+Fe。(4)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5)用熟石灰改良含硫酸的酸性土壤,生成硫酸钙和水:Ca(OH)2+H2SO4=CaSO4+2H2O。14、(1)2H2+O2=2H2O(2)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溶液的pH(3)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溶液的pH。【解析】

(1)由题干信息可知,电池工作时,H2与O2反应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2)氢氧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2H2+O2=2H2O,由于水的增多,使氢氧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碱性减弱,pH减小;(3)测定溶液pH的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溶液的pH.【点睛】电池工作时,H2与O2反应生成水,反应的条件不是点燃,所以书写化学方程式时,不能注明条件是点燃。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Cl2氧气(O2)装置a反应速率加快,装置b无明显现象NaOHB2(m2+m3)【解析】

查阅资料:(1)根据资料,小李可排除的气体为氯气(Cl2),这是因为氯气是黄绿色气体;实验一: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燃得更旺。为进一步验证该气体成分,他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收集满该气体的小试管中,只观察到木条燃得更旺,则该气体一定含O2;(2)实验二:若要证明FeCl3溶液中的Fe对HO2分解起催化作用,除观察到试管c中无明显现象外,还需观察到的现象为装置a反应速率加快,装置b无明显现象;(3)实验三: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和氯化钠,X溶液中溶质是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得出结论:要证明FeCl3溶液作H2O2分解的催化剂,须满足以下两个方面的条件:

①从定性角度需观察到实验二的现象,即a中产生大量气泡,b、c中无明显现象,故选B;②氯化铁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由于在实验过程中将实验二中a试管的溶液分为等质量的两份,从定量角度需得到的关系式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