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宜兴环保设备产业分析报告范本_第1页
江苏省宜兴环保设备产业分析报告范本_第2页
江苏省宜兴环保设备产业分析报告范本_第3页
江苏省宜兴环保设备产业分析报告范本_第4页
江苏省宜兴环保设备产业分析报告范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YPERLINK江苏省宜兴环保设备产业分析报告TOC\o"1-2"\h\z\u1概述1.1环保产业的界定环保产业在国际上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定义,狭义的环保产业是指为环境污染控制与减排、污染清理以及废弃物处理等方面提供设备和服务的行业,主要是相对于环境的“末端治理”而言。广义的环保产业既包括能够在测量、防治、限制及克服环境破坏方面生产与提供有关产品和服务的企业,还包括能够使污染排放和原材料消耗最小量化的清洁生产技术和产品。这种广义的定义是针对“产品生命周期”而言的,它包括产品的设计、生产、使用、废弃物的处理处置或循环使用等环节,也就是“从摇篮到坟墓”的生命全过程。借鉴以上广义的定义,环保产业的新定义为:以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所进行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它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与自然资源开发和保护有关的生产服务企业;二是与节能降耗技术、减排及降低产品有害物质含量有关的技术研究开发、设备生产企业;三是废污物的循环利用、处理处置技术的研究开发和设备生产企业;四是提供环境监测、污染治理等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1.2环保设备产业的界定环保设备是指用于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而有生产单位或建筑安装单位制造和建造出来的机械产品、构筑物及系统。也有人认为,环保设备是指治理环境污染的机械加工产品,如除尘器、单体水处理设备、噪声控制器等。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环保设备还应包括输送含污染物流体物质的动力设备,如水泵、风机、输送机等;同时还包括保证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的监测控制仪表仪器,如检测仪器、压力表、流量监测装置等。总体来说环保设备产业包括大气污染控制设备制造,水污染控制设备制造,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制造,环卫清洁生产设备制造,环保材料设备制造,原水处理设备制造。1.3宜兴环保设备产业宜兴市是太湖西岸美丽的湖滨小城,是中国知名的环保之乡和重要的环保产业基地,地处江苏、浙江、安微三省交界地带,两小时交通圈覆盖上海、杭州、南京、苏州等主要经济城市,全市约有1000多家环保企业,环保设备制造业产值占江苏省的1/3,环保产业市场份额占全国的10%以上。宜兴市委市政府正扶植环保设备相关的环保产业,以市场为导向,技术创新为核心,优势企业为龙头,进一步拓展领域,提高质量,集聚优势,集约发展,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环保技术和主导产品,实现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2中国环保设备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2.1我国环保设备产业现状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环保设备产业已初具规模,一些技术、设备和服务项目已接近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中国环保产品以空气和水污染治理设备为主,分别占环保产品年总值的40%以上。固体废物处理设备的年产值占全国环保产品总产值的比率约5%;噪声与振动控制设备的年产值占全国环保产品产值的6.5%;环境监测仪器年产值约占2.3%。2006年1-12月,我国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产量为106,860台,比2005年同比增长20.82%。2007年1-12月,我国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产量为80,208.30台,比2006年同比增长29.91%。2008年1-10月,我国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产量为96,069.95台,比2005年同比增长33.10%。中国的环保设备产业是伴随着环保产业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从单一除尘的环境保护工业开始,发展到今天包括产品和服务在内的多样化局,环保产业总体规模迅速扩大,产品品种比较齐全,产业领域不断拓展,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产业水平明显提升,基本可以满足目前一般环境污染治理的要求。目前,中国环保产业总体年均增长速度约达25%,2006年环保产业总产值近500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3%,逐步接近发达国家5%左右的比例。总体上,中国环保产业已形成门类齐全、领域广泛、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我国环保设备产业发展较晚,我国的环保设备还无法跟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相提并论,但是虽然环保意识的进一步提高,政府扶持力度的加强,我国的环保设备产业正一步步发展起来。2.2我国环保设备产业发展前景目前环保设备的国际贸易市场基本仍为发达国家所占领,中国市场重要领域也被国外技术产品所垄断。虽然国产设备优势较多,但进口设备仍占据中国大量市场份额。发达国家标准日趋严格以及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引进高新技术来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是我国环保设备行业现实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长久的活力和竞争力。目前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已广泛应用与环保产业的各个领域。绿色产品和清洁生产成为时代的潮流。随着经济水平的调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也随之上升,绿色产品和标志成为大公司提高自己产品竞争力和自身品牌的重要手段。环境问题的解决更多从“事后治理”转变为“事前控制”,所以“清洁生产”也成为一种主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十一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把“十一五”时期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作为约束性指标。可见,节约能源已经被提高到了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但是,2006年全国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仅下降1.33%,与4%的年度目标尚有不小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在节能环保方面频出重拳。“十一五”期间我国环保投资将增加到1.4万亿元,主要集中在大气环境、水污染、固体废物处理等领域;节能减排方面,国家更是大力支持。中国“十一五”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例将达到1.4%-1.5%左右,投资总额大约在1.3万亿元,这一环保投入在发达国家也属于中上水平。巨大的环保投资,将为环保设备制造业构筑巨大市场。“十一五”期间国内环保装备市场的需求量将稳定增长;重点需求领域向为发展循环经济服务的方向拓展;市场主体结构进一步优化,运行质量提高,市场竞争依然激烈。“十一五”期间,中国环保装备出口产品的发展趋势是,由单机出口为主向单机出口与设备成套出口并举的方向发展。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的提出,今后中国将会继续加大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规模,环保需求的增长和环保投资规模的增加为环境保护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保护事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的重视,环保产业也得到迅速发展。3中国环保行业环境分析3.1政治因素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加大了污染治理的力度,特别是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使环境状况已经开始从污染发展向污染得到控制、环境质量逐步改善转化。随着“十五”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2006年到2007年两年,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开始呈好转趋势。2007年,地表水Ⅰ类到Ⅲ类水质比例由36%提高到49.9%,弱Ⅴ类水质比例由28%下降到23.6%,但其中氨氮的指标变化不大。近年来,部分城市加强对大气污染的综合治理,大气环境质量有所改善。113个重点城市大气质量达标率从2001年的28.3%提高到2007年的44.2%。近10年来,虽然环境污染发展态势从总体上初步得到控制,但污染仍然严重。大江大河流域弱Ⅴ类的污染仍然占到1/5左右,城市周边的河流普遍污染严重,大气环境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的地级以上城市尚有40%左右,污染严重的仍然有9%。特大城市灰霾天气增加,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尚未得到控制,60%的城市居民呼吸不到清洁的空气,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及其他有机有害物质和其他重金属的污染问题尚处在底数不清的状态。根据著名的库兹涅兹曲线,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起初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恶化;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污染得到控制,环境局部改善。按照库兹涅兹曲线的特点:美国在人均GDP约10000美元时出现拐点,日本是8000美元,韩国是7000美元。现在,我国人均GDP已超过2000美元,按购买力平均标准(2001年)基本达到6000美元。国务院明确强调企业应切实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在节能、环保等方面制定和执行更加严格的政策,不符合标准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一律不得开工建设。业内人士认为,国务院常务会议对节能环保的要求给电气设备行业的节能降耗产品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相关企业将直接受益。从多方面的实例说明,中国目前环保行业处在一个具有政府支持的乐观环境下,对环保设备行业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3.2经济因素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结果,2008年中国GDP修正值为314045亿元人民币,较原来增加了1.34万亿元,经济增速也由原来的9%调整到9.6%。中国的GDP一直保持的持续而且稳定的增长,这也为中国在环保行业的投入提供了可靠的保证。2009年11月24日,环保部科技司副司长刘志全在中国环境服务国际合作论坛上透露,经过初步测算,“十二五”期间环保投入将加大,总投资将达到3.1万亿元,其中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要投入1万亿元。2009年,在中国政府4万亿扩大内需投资中,有3000亿投入环保相关产业。未来几年,环保产业会保持年均15%到20%的增长率,预计“十二五”期间环保产业产值将达到4.92万亿。我国研究表明,环保投资对GDP的拉动比较大,环保投资对其它相关产业的放大倍是8到10倍。整个“十一五”期间,根据环保相关部门的测算,预计总投入将达到1.4万亿元,占同期GDP的1.5%。其中八大重点环保工程投资有3336亿,十大重点节能工程投资有150亿。还有新增国债基金用于环保设施建设。在环保和生物科学研究领域占有领先地位的德国凯萨咨询公司,不久前进行了一项关于2010年亚洲环保市场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未来10年,亚洲环保市场,尤其是中国环保市场增长迅速。这个巨大市场的主要部分是大城市中的饮用水市场、废水处理市场和净化空气污染市场。该调查报告断言:在今后几年中,就水和空气处理而言,中国将提供1000亿美元的市场。据预测,国内尚有4000亿美元的潜在环保市场,这个市场至少能长盛不衰50年。如此庞大的国内环保市场应该说前景光明,可国内环保产业发展缓慢,虽历经20年的发展,我国环保产业的年产值仍不到全球环保产值的1%。3.3文化因素长期以来,许多企业都认为“环保”是政府的职责。因此,不少企业根本不具有开发环保技术、发展环保产品、组织环保经营的理念。企业在出现买方市场的产业中徘徊不前,苟延残喘,也不知道设法转入环保产业进行生产经营。同时,政府自身似乎也忽视了市场在进行环保和治理污染方面的作用,没有积极努力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加入环保产业。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一些有资金实力的企业也不知道进入这一有着巨大潜力的市场领域。目前,国内环保产业的客观情况是“潜在市场大,可操作市场小”,环保企业发展受到诸多限制。限制环保企业发展的首要原因便是政企不分所导致的地方保护。不少地方政府、环保局、科研所都有自己的环保企业,但这些企业由于管理不善技术落后,缺乏市场竞争力。为了保护自己落后的企业,地方上设置了各种障碍阻止外地实力雄厚的企业进入本地市场,尤其是特别排斥民营企业。据北京一家具有国家颁发的环境工程乙级证书的企业介绍,他们到外省市拓展市场,还必须在当地环保局获得一个相应的设计、施工证书,才能进入市场。据了解,这种情况相当普遍。如果说,地方保护是让企业面对需求而无法供应,那么另外两个领域则是企业面对需求却不敢供应。一类是部分国有企业。它们往往既是急需治理的大户又是亏损大户。由于害怕陷入债务纠纷,环保企业对它们只好“避而远之”。另一类是某些高技术领域。如造纸厂的化学制浆污染因目前尚无技术能彻底治理干净,市场需求虽大,但很多环保企业也被迫“袖手旁观”,不敢进入该市场。3.4科技因素中国环保市场将向更实际化发展,竞争将变得越发激烈,技术和服务将成为占领市场的重要因素。中国的环保技术市场增加的速度和幅度大大超过了日本和世界平均水平。先进完整的环保科学技术将代替原始技术此研究还表明,用传统技术进行水处理只取得了一些成功,而这还要在获得经济援助的情况下,否则,任何人都不会获得利润。较低的能源价格也阻碍了此市场的发展。能源价格的提高、环保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完整的环保技术,可促进经济的发展。先进完整的环保科学技术将代替原始技术即净化处理技术,开始朝着使用添加剂技术发展。在这方面,日本目前处于领先地位,这也代表着环保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调查表明,亚洲各国政府目前正在寻找完整的切实可行的科学技术,在节省成本的前提下进行废物和废水处理。另外,环保技术市场还包括可更新能源和生命科学技术。可更新能源市场的发展取决于政府的促进措施、资助以及能源价格。尽管由于对自然资源的限制,目前可更新能源市场的发展还不是切实可行的,在今后20年中可更新能源将迅速发展。一些在科技领域占世界领先地位的日本公司,在今后20年里将领导世界的生命科学技术市场。环保市场的趋势是找到经济可行的措施环保市场在今后10年中将继续发展。然而,它的发展将受经济、政治、法律和其他技术发展的影响。现在全世界的趋势是找到经济可行的措施,而不是仅仅遵循法律和法规。亚洲政府目前正在寻找完整的切实可行的科学技术,在节省成本的前提下进行废物和废水处理。此研究表明,在亚洲部分国家中,环保工业在不断发展,这将成为这些国家在这些工业技术方面与先进发达国家竞争的重要因素。亚洲各国政府也将利用政府基金和政治优势帮助环保技术公司占领市场。总的来说,日本的工业企业已经获得了比较充足的资金进行环保技术改革,还有一些国家的一部分小型公司也正在进行此项改革。在中国,有超过3000家进行环保技术处理的公司。调查报告预测,面对气候变化和亚洲的环境形势(空气、水、固体废物)的日趋严峻,当人们对基本的生活条件满意,政府环境保护措施愈加得力时,才能促使环保市场愈加活跃,环保技术才可以不断发展。只有到那时,人们才会不断投资于这个市场,选择更为先进可靠的技术,采取切实措施进行本国的环境保护。4行业市场环境分析4.1中国环保设备市场需求重点随着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对建设先进的环境质量监测体系的迫切要求,以及对重点污染源企业的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环境监测设备的市场空间正不断扩大。我国环境监测设备行业,在国家的各种政策支持和巨大市场需求的拉动下,正迎来高速发展的春天。环保产业的发展,与国家的政策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环境污染严重,要在整体环境状况有所好转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必然会对环境科技创新提出重大战略需求。而作为环境保护基础的环境监测设备,其技术研发与生产目前还远远满足不了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需求,环境监测设备有着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在未来10年里,中国环保设备市场的需求总量据分析有三种情况:1、如果2001年至2010年国家环保投资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1.3%,市场对环保机械的需求量约为4100亿元人民币。2、如果2001年至2005年国家环保投资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1.5%,市场对环保机械的需求量约为1980亿元人民币。3、如果2006年至2010年国家环保投资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有1.7%,市场对环保机械的需求量为3200亿元人民币。未来10年,环保设备市场需求领域宽广,至少有以下12个方面:1、污染防治重点工程;2、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3、生态农业建设;4、基础设施、基础工业和支柱产业重点建设中的环境保护设施建设;5、重点企业、老工业基地技术改造;6、资源综合利用;7、防灾救灾及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8、国际市场;9、绿色技术和绿色产品开发;10、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11、中外环保企业合作;12、环保技术服务4.2环保仪器设备市场需求量大我国“十一五”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例将达到1.4%~1.5%左右,投资总额大约在1.3万亿元,巨大的环保投资将为环保设备制造业构筑巨大市场。到2010年,我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达到8800亿元,约占同期年GDP的3.4%。在这8800亿元的总产值中,资源综合利用产值是6600亿元,占75%;环保装备产值1200亿元,占13.6%;环境服务产值1000亿元,占11.4%。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我国的环保机械行业已经成为发展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环保设备制造业是环保产业的主体,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治理设备、水污染治理设备、垃圾处理设备等。环保设备作为机械工业中富有活力的新兴行业,不仅是机械工业实现振兴的新增长点,也是我国机械工业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中重点发展的领域。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环保机械行业的产品结构、性能和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国产环保设备已趋于成熟。其中,电除尘和布袋除尘技术居世界先进水平行列;污水处理可全部完成处理工艺设备和配套设备的生产,有些技术设备已打入国际市场。中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方针,用经济杠杆调节环境保护的相关利益分配,开发新能源,鼓励生产和消费环境友好型的产品等,为环保机械制造业、污水废气装备制造业营造了巨大的环保市场。近年我国环保设备行业以年均15%左右的速度递增,2005年全国环保机械行业的产值达到600亿元以上,其中机械系统归口的400多家企业年产值210亿元。环保机械市场需求量还在不断增长,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火电厂燃煤烟气脱硫设备、新型工业锅炉、城市污水处理设备、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备等,一直是当前环保市场的热销产品,受到市场的青睐。中国环保机械市场的需求总量将会有很大发展空间。如业内人士预测,全国需安装烟气脱硫装置的装机容量为2670万千瓦,若全部利用国外技术建造,需投资267亿~320.4亿元;若全部采用国产化设备,仅需投资178.36亿元。4.3中国农村环保设备市场亟待开发农村环境问题的源头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农村本身的生产、生活所产生的污染,另一个是来自城市的污染转嫁。以河北省为例,河北有5457万农村人口,以每年每人产生0.25吨垃圾计算,该省农村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就有1360多万吨。另外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虽然成为提高土地生产率的重要手段,但是这些农用化学物质及废弃物的污染却在加大。未被利用的化肥、农药残留于土壤或者直接进入空气和水环境中。在养殖方面,畜禽粪便污染严重。该省是养殖大省,畜禽养殖发展方式粗放,粪便还田比例低,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在一些地方,散养户甚至小规模的养殖户清理粪便的方式以干清和水冲为主,致使畜禽粪便成为主要污染源。未来的农村必然是环保设备行业发展的重要阵地。加大农村环境治理力度,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建设新农村的要求之一。因此也为环保设备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还没有专门为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专门设备,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环保设备需求必将很快出现。5中国环保设备产业分类市场分析5.1环保设备制造业从近年来环保制造业销售毛利率、销售利润率、资产报酬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看,尽管销售毛利率有所下降,但行业盈利能力依然保持增长。销售利润率从2004年的5.49%增长到6.55%,资产报酬率从5.29%增长到6.94%。2004-2007年环保设备制造业经济运行情况2007年11月2006年2005年2004年盈利能力销售毛利率17.9818.7918.6919.63销售利润率6.555.386.005.49资产报酬率6.945.675.795.29偿债能力负债率59.7663.5263.0462.79亏损面16.9114.4816.1417.21利息保障倍数8.866.956.755.88发展能力应收帐款增长率44.4032.7231.8321.31利润总额增长率64.3312.9425.8849.28资产增长率31.0520.5318.7718.74销售收入增长率40.3629.6926.5238.18营运能力应收帐款周转率4.374.394.394.59产成品周转率10.988.778.117.78流动资产周转率1.441.411.301.342004-2006年环保行业负债率保持在63%左右,2007年下降到59.76%。行业亏损面在2005、2006年下降后,2007年有所反弹,亏损面16.91%,亏损面较大。而利息保障倍数成逐年提高趋势。整体偿债能力有所增强。2007年环保行业在销售收入、利润都大幅增长的情况下,营运风险仍得到了有效控制。产成品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都有所上升,应收账款周转率基本与2006年持平。近年来环保行业持续增长,2007年前11月销售收入增长40.36%,利润增长64.33%,同时资产增速也明显提高,达到31.05%,发展能力较强。5.2污水处理设备行业从盈利能力看,近年来行业销售毛利率显著下降,从2004年的27.46%增长到2007年的14.14%;销售利润率波动也较大;行业资产报酬率也非常低,2006年为1.09%,2007年为0.54%。随着污水处理行业的市场化继续推进,污水处理费的合理收取,污水处理行业盈利能力将会有较大提高。2004-2007年污水处理设备行业经济运行情况2007年11月2006年2005年2004年盈利能力销售毛利率14.1417.8725.6927.46销售利润率-2.653.710.514.70资产报酬率0.541.090.772.40偿债能力负债率45.1845.9647.3662.35亏损面29.5724.4928.8731.37利息保障倍数0.631.501.081.61发展能力应收帐款增长率86.9814.2777.1320.32利润总额增长率-42.31658.93-66.9913.70资产增长率44.6935.2214.2653.21销售收入增长率38.1027.2358.0552.83营运能力应收帐款周转率5.308.447.0611.39总资产周转率0.120.100.120.19流动资产周转率0.870.860.691.02从偿债能力看,随着污水处理行业市场的开放,民营资本和海外资本的进入,污水处理行业的负债率大大降低,从2004年的63.35%负债率降为2007年的45.18%水平。说明行业运行财务风险降低,偿债能力增强。但行业亏损面较大,尤其是2007年亏损面较2006年上升5.08个百分点,达到了29.57%。行业接近30%的企业亏损,说明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模式或运行机制有待改善。2007年行业利息保障倍数也显著降低,为0.63,偿债能力较弱。从营运能力看,由于污水处理行业投资规模巨大,而且投资回收期较长,所以污水处理行业整体的资本周转率较低,这也说明污水处理行业资本利用率不高。从2003年以来,行业总资产周转率保持降低趋势,从2004年的0.19次,降低到2006年的0.10次,主要是由于近期污水处理行业的投资较大,但回收期较长,在一定时期内,销售收入基本保持稳定或增速有限,所以造成近些年行业的总资产周转率降低。但2006年应收帐款周转率和流动资本周转率有所提高,但2007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又有所下降,说明行业的运行能力波动也较大。近年来污水处理行业销售收入、资产增长较快,而利润波动较大。2005年利润下降66.99%,2006年又增长658.93%,2007年亏损。2006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588.8万吨,烟尘排放量为1078.4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为807.5万吨,大气污染的主要指标二氧化硫排放量相比较“十五”时期再创出新高。根据“十一五”规划,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5年需减少10%,即排放控制目标为2300万吨,届时二氧化硫去除量应为2200万吨。现有脱硫能力950万吨,“十一五”期间需新增脱硫能力1250万吨。根据有关部门测算,“十一五”期间,现役发电机组将新增脱硫装机容量1.18亿千瓦,需新增投资300亿元,形成444万吨脱硫能力。新建燃煤发电机组同步安装脱硫设施,脱硫规模为1.8亿千瓦,需投资720亿元,形成脱硫能力630万吨。两者合计,需新增投资1020亿元,形成脱硫能力1070万吨,占需新增二氧化硫削减能力的85%。“十五”期间废气排放及处理指标200020012002200320042005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亿标立方米)138145160863175257198906237696268988燃料燃烧8197093526103776116447139726155238生产工艺5603267337714818245997971113749二氧化硫排放量(万吨)1995.11947.21926.62158.52254.92549.4工业1612.5156615621791.61891.42168.4生活382.6381.2364.6366.9363.5381烟尘排放总量(万吨)1165.41069.91012.71048.510951182.5工业953.3852.1804.2846.1886.5948.9生活212.1217.9208.5202.5208.5233.6工业粉尘排放量(万吨)1092990.69411021.3904.8911.2废气治理设施(套)145534134025137668137204144973145043脱硫设施174441878319660216432264823863本年运行费用(亿元)93.72111.08147.09150.59213.82267.08数据来源:国家环保局“十一五”期间,污水处理的目标为:化学需氧量(COD)由1414万吨减少到1273万吨;全国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以此推算,全国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能力将达到1亿立方米/天,年集中处理量达到302亿立方米,新增COD年消减量为340万吨,占需新增化学需氧量削减能力的70%,要实现上述目标,需新增投资3320亿元。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用水量必然越来越大,城市缺水的状况也会越来越严重,完成“十一五”目标难度较大,必然通过加大投资,多建城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提高污水处理率来解决这一问题。因此,水处理行业在2007年-2010年处在一个高速增长期。5.3固定废物设备行业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固体废物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固体废物产生量持续增长,工业固体废物每年增长7%,城市生活垃圾每年增长4%;固体废物处置能力明显不足。“十一五”末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要达到60%以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其中: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30%。从2005年数据看,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率已达到56%之上,与计划目标差距不大,但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27%,因此,城市垃圾处理是固废处理的重要内容。由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带来固废处理行业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收费水平和收费效率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发电或其他无害化处理行业具有较高成长性。5.4环保设备制造业2007年,全国环保专用设备累计产量为80208台(套),同比增长29.91%,增速较上年加快了2.49个百分点。不同产品的生产情况不一,环境监测仪器、水质污染防治设备、噪音与震动空置设备由于2006年大幅度增长,2007年同比增长较低,甚至出现负增长,固体废弃物处置设备由于2006年全年呈负增长态势,2007年恢复性增长了53.67%,大气污染防治专用设备和环保药剂材料的产量始终保持较快和较慢的增速。2006-2007年环保设备产量情况单位2007年同比增长2006年产量同比增长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台(套)8020829.9110686120.82环境监测仪器仪表台(套)38049-4.163965773.22水质污染防治专用设备台(套)57994.491641478.18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台(套)470753.672566-0.31噪音与振动控制设备台(套)734-12.3164955.26大气污染防治设备台(套)3329328.86458225.3环保药剂与材料万吨10.184.5210.1127.33虽然我国环保设备产量大幅度增长,但产品质量却不能完全满足国内需求,不少产品仍需从国外进口,因此,提高高新技术产品比例和重大技术装备的成套水平,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发展某些领域缺乏的技术装备、高效低成本的环保机械产品,是当前和今后提高环保产品品种满足度的重要内容。当前环保产品的需求热点是:污水处理成套设备、再生水(中水)回用成套设备、燃煤烟气脱硫脱硝设备、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处理设备等。此外,清洁生产的众多领域都将是环保设备新的发展空间。由于目前环保初级产品、低档次产品、通用技术已经供过于求,因此,调整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开发高技术含量产品,成为多数环保设备企业特别是重点企业当前的紧要任务。大型企业应向综合性、产品多元化方向发展,中小企业应加强合作(包括中外企业合作),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共同开拓新市场,弥补自身在产品、技术方面的弱势。环保设备行业具有非常强的地区性,行业发展的程度与地区水资源状况、经济发展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总体来讲,我国环保设备行业的特点是,东部沿海地区的环保设备行业较发达,尤其是东南沿海的几个省份,如浙江省、福建省,资产总额名列全国前茅。其中,浙江省污水处理行业发展最好,无论资产比重、收入比重以及利润、从业人员和企业数量都名列全国之首。此外,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污水处理行业发展也很迅速。5.5细分区域分析从污水处理行业看,2007年前11月,浙江销售收入达到8.42亿元,位于全国首位,占比接近1/4,同时也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达到44.15%,高于全国的38.1%的销售增速。主要由于浙江污水处理企业个数较多,2007年达到27家,占全国比重的23.48%。同时据统计浙江省有超过86%的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