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语言风格类_第1页
2025届高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语言风格类_第2页
2025届高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语言风格类_第3页
2025届高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语言风格类_第4页
2025届高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语言风格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沉郁顿挫沉郁指的是意,顿挫指的是法。《诗词例话》中说:作者的感情是深沉郁积的,用顿挫转折的笔来表达,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中,只能曲折的透露一些....由此看出,沉郁指内容包含的情感,顿挫是转折的手法。内容越丰厚,感情越激越,作品就越沉郁;这种深厚内容的情感用转折的手法来书写就是顿挫。沉郁顿挫

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诗歌鉴赏语言冉明远鉴赏诗歌语言壹贰语言的锤炼语言风格一、语言角度(一)具有表现力词词性:形(颜色、叠词)、动、数量词、虚词(副)、拟声结构:叠词(形、拟)、倒装、押韵、重复出现(二)能体现作家的喜怒哀乐(情感体验)的词、句(三)语带双关(既有表层意又有深层意)词语、句子赏析思维过程:点出词“”释义→词性/技巧/手法→描述画面→结构╱意境╱形象╱主题╱效果╱特色╱情感

古代诗人在创作上强调字的推敲和锤炼,力求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岛“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

趣味思考

相传,苏东坡与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说出:在“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中,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当即道:“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得意地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

趣味思考“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怎能配得上这类较露的动词呢?(“摇”、“舞”也不合情理)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下句中添“映”、“隐”也欠贴切。试想,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好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强了这一首诗的感染力。真是一字生辉。

轻风扶细柳淡月失

梅花印炼字壹1.陶潜:“悠然见南山”

“见”字表现出自然而然的悠闲。2.张先《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弄”字使人联想到不仅花在风中摇动,影子也在舞动,描绘出一幅影随花动的和谐画面。3.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写尽一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机。4.王之涣《凉州词(二首)》:“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联系修饰语“悠然”考虑)(体会意境)(感受情趣)(由物及人思考)一般动词炼动词

5.孔尚任《哀江南》“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一个“剩”字引人注目,作者并没有用“留”、“见”,其妙处就在“剩”虽与“留”意思相近,但“剩”字一般是被动的,而且有“残存”,“残余”的意思;另外“剩”字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留”则无这么多含义。“见”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给人以今昔对比的变迁感。

6.《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拟人伤时而迸射出泪水——花瓣上露珠滴滴;失群的春鸟因恨别而惊悸地发出哀鸣——也引起恨别之人的共鸣。“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与其他词义相近的词比较)(由物及人思考)活用动词

1.《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用“绿”,有春天的色彩感觉,让人满目绿色,春天气息感受无遗。也有动感,好像春风将绿色带到江南,吹过,然后江南便开始变绿。

2.周邦彦《满庭芳》:“风老莺雏,雨肥梅子。”“老”“肥”:雏莺在风中长成了,梅子在雨中肥大了。既写出了其形态,又见出其动态。3.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一个“悦”字,既是鸟悦,也是诗人见到青山欢鸟后的那种愉悦心情的写照。一个“空”字,是说潭水涤除了尘世的杂念,使人心空明。4.宋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形象地表明了感叹时光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

以上各句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写景抒情,丰富意蕴,强化情感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炼形容词、副词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寂,人心之孤苦。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又,与以往欢乐形成对比,突出寂寞伤感之情。凉,既写出秋气的萧瑟,又衬出心境的凄冷。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自”、“空”。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一种赏心悦目的景象,然而用这二字修饰,而所含之情就大有转折: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倾听,这是何等凄凉伤感。景中更含有诗人对忧国忧民的热血知音少的感慨。①唐齐己《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炼数词“一枝”比“数枝”更能突出梅花先于百花开的特点,更能突出诗题中的“早”字。②黄庭坚《寄黄几复》:“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上句追忆京城相聚之乐,下句抒写别后相思之深。以“江湖夜雨”对“桃李春风”,巨大的反差,充分表达了诗人的哀伤与欢乐。以“十年灯”与“一杯酒”相对,更是进一层:不仅在时间上给人以“长夜难熬”的感觉,还突出了作者独对孤灯的沉重和思念的辛苦。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炼叠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

“暧暧”两字突出了景物的朦胧依稀之美,赋予村庄神秘而又无穷的魅力,而“依依”则描摹出了小村庄中家家户户生火做饭,在微风吹拂下,炊烟袅袅上升,随风飘散的画面,从而烘托出了小村庄祥和安宁之美。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动作、神态环境、心境感受若有所失寂寞冷清凄凉惨淡联系李清照生平,说明开头三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包含几层意思,并分析叠词的作用。叠词的作用:1、在内容上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词人遭受不幸后的精神状态;2、在结构上统领全词内容,定下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感情更加强烈;3、在声律上使音律和谐、节奏美。

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炼拟声词“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杜甫)问诗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个字,请作简要分析。壹对某字进行赏析或简析某字的表达效果。贰某诗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叁设方式肆伍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某诗的诗眼是什么?

浦南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例题解析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白居易例题解析第一步,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第二步,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次回望,都令远行人和送别的人肝肠寸断。看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第三步,一个看字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别离的酸楚。萨菩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例题解析李白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例题解析(1)“空”是徒劳之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主人公在玉阶上徒劳无益地久久凝眸站立,(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与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点出该字作用,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例题解析[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例题解析

网:像一张网……网住。第一步

暮春时节丝丝细雨,连绵不断,相互交织,像一张弥天大网,要把即将失去的春天网住。第二步

诗人运用比喻想象,网不仅是雨丝之网,也让人想起诗人愁肠百结的愁绪之网,网字使诗人的愁绪具体化形象化。第三步总结一、炼字炼词型(三步)1.释词义(释义析理,字不离词。解释该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最忌讳只解释字的字典义而忽视其语境义,要结合诗句解释其含义。)2.明手法(比喻、拟人、夸张、衬托等修辞手法)3.绘景象(还原画面,词不离句。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该字放入句中描述景象,情景再现,再简要把含有该字的诗句解释或者翻译一下。运用手法的点出手法。)4.点作用(明确重心,句不离篇。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题格式:某字在诗中的意思是××+运用××表达技巧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景+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或渲染了××氛围)。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1)“拳”和“退”。(2)拳是指像拳头一样蜷缩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退”是后退的意思。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3)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传达出了作者内心的悠然与闲适。☆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杂念。【提问】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诗眼”分别是“咽”、“冷”。“咽”即呜咽之意,“冷”即阴冷之意。(第一步)山中的泉流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第二步)“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表现了作者恬静的心境。(第三步)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问:《全唐诗》收录此诗时,第四句中的“落”字做“在”字。你认为是用“落”字好,还是“在”好?为什么?“落”字用得好。“落”在诗句中是洒落(飘落、散落)之意,化静为动(第一步)那绵绵不绝的愁思仿佛伴随着明月的银辉,一齐洒落到人间,不知飘落到谁家(第二步)这一落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月怀远心生无限的思乡之情,而“在”只是客观地描写,平淡无味,相形见绌了(第三步)

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提问】古人有“一诗之眼”的说法。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以颔联为例,说说是如何体现诗眼的?1.点出诗眼,并释义。诗眼是“孤”,即孤独之意。2.紧扣诗眼,解释句意。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意思是“一片孤单的雁影,遗失在万里云天中,有谁会心生怜意啊”。3.结合表现手法指出如何突出诗眼、表达感情。“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反差,极言其“孤”;“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颔联形象地写出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提问】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步骤一)“雁引愁心去”好。(步骤二)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它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步骤三)“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想象更奇特,更新颖,与后一句对仗映衬,更显生动活泼、情趣盎然。

(回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端居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端居的意思是闲居。这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提问】清代冯浩《玉谿生诗笺注》引杨守智评说第二句中的“敌”字说:“敌”字险而稳。这里本可以用一个“对”字,为什么用成“敌”字,你认为哪一个字更好?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只有空床敌素秋“敌”在此处是“抵挡”之意,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第二步)“敌”字更好。(第一步)“敌”字偏于主观精神状态。“对”字偏于客观描绘。用“对”难以达到以上表达效果。(第三步)印语言风格贰

鉴赏诗歌语言,从命题的角度来讲,大致可以分为炼字、炼句、语言风格三类。而考查诗歌语言风格这类题目失分情况较为严重,究其原因是同学们思路缺乏条理性,答题缺少规范性,常常遗漏要点。指出下列诗歌的语言风格: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清新自然)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含蓄隽永)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平淡自然而含蓄隽永)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清新自然)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平实质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清新自然)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清新雅致、清新自然)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含蓄委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清新自然、多用口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悲壮慷慨)

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1.诗歌语言风格常用界定词语清新

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不假雕饰的率真朴素。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的诗相对清新。陶潜也不乏清新之作。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相关术语:清新雅致、清新自然冲淡(平淡、朴素)

主要指语言朴实无华。其特点是运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会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相关术语:朴实无华、平实质朴、冲淡自然绚丽(华丽)

主要指语言丰富而有文采。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相关术语:华美绚丽、绚丽飘逸、绚丽奇诡明快主要指语言明白而流畅。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破浪向人间。——白居易《白云泉》相关术语:明白晓畅、明快简洁含蓄(委婉)

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的词。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相关术语:含蓄蕴藉、委婉含蓄、朦胧晦涩、含蓄隽永自然

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相关术语:清新自然、多用口语豪放(奔放、雄奇

其特点是语言奔放、有气势,境界宏达,气势恢宏,想象奇特,夸张出格,情感豪迈奔放。如苏轼、辛弃疾的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相关术语:豪迈雄奇、雄浑豪放悲慨

即悲壮慷慨,寂寞苍劲的艺术风格。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李白《登幽州台歌》相关术语:悲壮慷慨沉郁

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相关术语:沉郁顿挫缠绵(委婉)诗作婉曲,感情缠绵细腻。如柳永、李清照、姜夔的词。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相关术语:缠绵哀怨、婉约缠绵工丽

“工”是对偶工整,“丽”是有文采。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生动使用的词语将某种情景写得活灵活现。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相关术语:简练生动、生动形象幽默

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运用夸张、反语、仿词、双关等手法,突出事物特征,揭露事物本质,富有讽刺意义,以增强诗歌的批判性和说服力,令人轻松愉快、忍俊不禁。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宋祁《玉楼春》相关术语:幽默讽刺洗练作品的语言通过千锤百炼而达到质朴、省净、流畅、圆润、洒脱、意韵无极的境界。2.古代常见诗人的语言风格陶渊明朴素自然

白居易通俗易懂

王昌龄雄健高昂

李商隐朦胧隐晦温庭筠绮丽香艳

李清照缠绵悱恻范仲淹苍凉悲壮王安石雄健高俊辛弃疾豪迈奔放杜

甫沉郁顿挫晏

殊婉约含蓄

轼旷达豪迈李

白豪迈飘逸杜

牧清健俊爽王

维恬淡优美

适悲壮苍凉陆

游雄浑悲壮李

贺幽峭冷艳

煜伤感细腻

诗人的激情不可避免地源自个人的经历和感受,只有知人才能准确地把握诗中蕴藏的丰富情感。同时,诗人又是社会时代的产物,每个时代都会在他的身上打上深深的烙印。知人是探究诗人与作品的关系,论世是探究古诗词与世界的关系。知人论世才能更好地揭示诗人背景、经历与古诗词内容、风格的因果关系。许多作家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由于性格、才情的不同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人的语言风格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并不等于说一成不变,有时为了特定的表达需要,诗风会陡然一转。如李清照南渡前后的词风变化。前期清新温婉秀丽,后期寂寞悲凉。强调3.不同题材诗歌的风格宫廷诗:缠绵婉转山水诗:清新优美讽喻诗:沉郁激愤怀古诗:幽深绵长田园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