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3937-2024 岩溶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规范_第1页
GB-T 43937-2024 岩溶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规范_第2页
GB-T 43937-2024 岩溶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规范_第3页
GB-T 43937-2024 岩溶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规范_第4页
GB-T 43937-2024 岩溶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07.060CCSA4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43937—2024岩溶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规范Specificationforexploitationandutilizationofwaterandsoilresourcesinkarstareas2024-04-25发布2024-08-01实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ⅠGB/T43937—2024前言 Ⅲ引言 Ⅳ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总体要求 15岩溶区水资源开发利用 26岩溶区水资源高效利用 47岩溶区土地整理 58岩溶土壤改良 79岩溶区水土保持 1010岩溶洼地内涝防治 12附录A(资料性)岩溶区微地貌单元水土流失过程及水土保持措施剖面 14参考文献 15ⅢGB/T43937—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本文件由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3)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ⅣGB/T43937—2024引言为贯彻执行国家在岩溶区实施水资源开发、水资源高效利用、土地整理、土壤改良、水土保持、内涝防治有关规定和政策,提高岩溶地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性和效率,制定本文件。1GB/T43937—2024岩溶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岩溶区的水资源开发、水资源高效利用、土地整理、土壤改良、水土保持、内涝防治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我国南方典型岩溶发育地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国土整治、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等工作,其他岩溶发育地区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表层岩溶带epikarstzone岩溶地区包气带上部岩溶化程度高、岩溶裂隙强烈发育的地带。3.2土地整理landarrangement将高低不平和零碎不规整的土地或被破坏的土地清除石牙、平整土地、充填客土等,使土地重新配置、耕地面积和质量不断改善的过程。3.3蓄水构造waterstoragestructure由含水层和隔水层相互结合而形成的能够积蓄地下水的地质构造。3.4富水块段water-richsection水文地质单元内,含水层富水性较强、储水构造及地貌形态组合有利于地下水富集的局部块段。3.5石漠化rockydesertification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地表植被遭受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土地退化的极端表现形式。4总体要求4.1岩溶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应在水文地质调查和土地调查基础上实施,查明工程区岩溶地质条件、岩溶地貌特点、水循环规律和土地现状。4.2岩溶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应将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与高效利用相结合,提高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2GB/T43937—20244.3岩溶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应根据当地水土资源条件、存在的问题和区域发展需求,因地制宜选取岩溶地区水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方式。4.4岩溶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应根据岩溶地区地质地貌特点,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结合,加强岩溶地区有限水土资源的保护,防止水土流失和漏失。5岩溶区水资源开发利用5.1一般要求5.1.1宜根据岩溶区水赋存类型及其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总结前期工程经验,采取适宜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5.1.2应在1∶50000水文地质调查基础上,开展工程区大比例尺(1∶5000或1∶10000)水文地质调查,进一步查明岩溶区水系统特征、岩溶发育规律、岩溶区水资源潜力和开发利用条件。5.1.3对于隐伏或埋藏的地下河、蓄水构造(或富水块段)等岩溶地下水资源,宜通过洞穴探测、地球物理综合探测和工程钻探等措施确定工程靶区或井位。5.2岩溶地下河水开发利用5.2.1地下河出口引水5.2.1.1对于高于供水目的地的地下河出口,宜在地下河出口处筑滚水坝形成局部积水,利用天然落差进行自流引水,用于居民饮用水、发电及农田灌溉。5.2.1.2对于地下河出口位置与供水区相当的地区坝,提升地下水位3m~5m,实现自流引水。5.2.2地下河天窗提水5.2.2.1在地下河天窗附近,宜在地下河工程靶区建设滚水坝和有一定扬程的提水泵站,抽取地下河水至地表。5.2.2.2在比供水区位置高的地表部位修建300m3左右的蓄水池,并配套输水管、渠系统,利用蓄水池与供水区的高差实现自流引水和供水。5.2.3地下河堵洞成库5.2.3.1在具有地质地貌蓄水条件的地下河流域,宜在地下河相对狭窄的洞道且具有隔水层的工程靶区建地下坝(堵体),堵截地下河水,使地表封闭性好的岩溶洼地(盆地)蓄水或抬高水位成库,用于发电或供水。5.2.3.2应防止因堵截地下河而引发附近人类活动区的内涝灾害。5.2.4地表与地下联合水库蓄水5.2.4.1在由地下河补给的河流,尤其是在明暗交替的伏流中,宜在河流或地下河相对狭窄的洞道且具有隔水层的工程靶区建水坝,抬高河水水位,使上游的地表河槽、谷地及伏流管道等地表地下空间作库容蓄水构建地表与地下联合水库。5.2.4.2可通过隧道或管道引水发电或供水。5.2.5地下河上中下游水资源联合开发在大中型地下河,可实施上中下游水资源联合开发。上游段宜采用天窗提水,中下游段宜采用建坝3GB/T43937—2024引水或泵站提水,在地下河出口附近宜采用筑坝引水。兼顾地下河上时,应保障整个流域生态用水。5.3岩溶蓄水构造及富水块段水资源开发利用5.3.1钻井提水在地下水位埋藏深20m~300m的岩溶蓄水构造或富水块段,宜在井位采用打井加提水的配套方式开采岩溶地下水,地下水开采量以50m3/h~100m3/h为宜。5.3.2开挖大口井提水在地下水位埋藏20m以内而地表又没有地下水露头的岩溶蓄水构造或富水块段,宜采用开挖大口井开发浅埋的岩溶地下水资源,并安装大流量、低扬程的提水设备或采用人工直接提水,井口直径3m~10m,深至地下水位。5.3.3溶潭直接抽提水在地下水位埋藏接近地表且发育分布有天窗、竖井、溶潭等现象的岩溶蓄水构造或富水块段,宜在岩溶蓄水构造或富水块段内的溶潭、竖井等地下水天然露头点,依据需水量大小修建提水站,将地下水提到高处储蓄,并修建多个联接的蓄水水柜,提水站通过引水管道直接与主水柜(500m3左右)相连,而主水柜通过引水管道与各分支水柜(60m3左右)连接,实现多级供水或自流灌溉。5.4表层岩溶水资源开发5.4.1洼地水柜山塘蓄水在洼地周边山坡或坡脚地带表层岩溶带厚度较大并有表层岩溶泉出露的地区,宜依据泉水流量和当地居民饮用和耕地灌溉的需水量,筑建60m3~200m3左右的水柜,或在洼地底部的低洼处修筑山塘,以蓄积出露于洼地周边山坡或坡脚地带的表层岩溶带水,再通过配套的管渠引水,用于峰丛洼地区居民的分散供水和农业灌溉。5.4.2山腰水柜蓄水在山腰中上部发育有表层岩溶泉的地段,宜在表层岩溶泉附近修建100m3~200m3的水柜蓄积表层岩溶泉域的水资源,再通过配套水管供水。5.4.3山麓截水5.4.3.1在无表层岩溶带泉出露且地下河深埋的地区,宜采取开挖截水槽聚积山体坡麓散流状的表层岩溶水资源,同时修建60m3水柜或小型山塘进行蓄水。5.4.3.2在表层岩溶带水流量较少的地区,可修建集雨水柜、坡面流或路面径流蓄水池,供农田灌溉。5.4.3.3应在坡面和路面径流进入蓄水池之前布设沉沙池,使水先进入沉沙池沉淀后排入蓄水池。5.4.4泉口围堰在泉域范围内植被土壤覆盖好、流量动态变化较小、出露位置较高的表层岩溶泉口,宜采取在泉口附近围堰的方式开发表层岩溶水资源。围堰的规模依表层岩溶泉水出露的范围和水流量而定,堰应尽量包围住泉的所有出水点,堰的高度应高出泉最大流量处0.5m。5.4.5洼地底部人工浅井提水在宽缓洼地(或谷地)边缘地底部、表层岩溶带发育较均匀且表层岩溶水资源较丰富的部位,宜采用4GB/T43937—2024人工开挖浅井配套小型提水设备开发表层岩溶水资源。浅井深度加固。6岩溶区水资源高效利用6.1农艺节水在水资源不足的岩溶山区,宜通过种植结构优化、抗旱品种的筛选与引进、覆盖保墒、使用保水剂等措施,实现农艺节水。6.2节水灌溉6.2.1滴灌在岩溶旱地,宜在供水管上安装滴头、孔口或滴灌带等灌水器,将水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土壤中。6.2.2微喷灌在需水量相对较小的灌区,宜采用低压管道将水送到作物根部附近,通过流量为50L/h~200L/h、工作压力为100kPa~150kPa的微喷头将水喷洒在土壤表面进行灌溉。6.2.3涌泉灌在果树或作物需水量相对较大的灌区,宜在供水管上安装涌水器或微管,使水流以涌泉方式涌出地面进行灌溉,但应在涌水器附近的地表挖小穴坑或绕树环沟暂时储水。6.2.4地下渗灌对于特色经济作物区的局部灌溉,宜在地表土下埋设管网和灌水器进行灌溉,水在土壤中缓慢地浸润和扩散湿润部分土体。6.2.5滴灌施肥6.2.5.1应利用地形条件依山建造蓄水池,同时将山脚的泉水抽到蓄水池,使水池与灌区高差在10m左右,在蓄水池顶部或比蓄水池高的位置建一混肥池(见图1),并将两者出口管道连接。图1滴灌施肥系统示意图5GB/T43937—20246.2.5.2当需要施肥时,先打开蓄水池阀门,再打开混肥池阀门,肥料则被带入管道。施肥时先计算好每个轮灌区需要的肥料总量,倒入肥料池,加水溶解,或溶解好直接倒入。6.2.5.3打开主管道的阀门,开始灌溉,然后打开肥料池的管道,肥液即被主管道的水流稀释带入灌溉系统,通过调节球阀的开关位置控制施肥速度。6.2.5.4滴灌施肥应注意采用相互间没有反应的肥料进行同时施肥,以保证不发生化学沉淀。6.2.5.5施肥后保证足够时间冲洗管道,冲洗时间与灌溉区的大小有关,滴灌一般为15min~30min。7岩溶区土地整理7.1一般要求7.1.1应以岩溶流域为单元,以生态土地优化配置为目的,系统性开展岩溶山区的土地整理。7.1.2应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次建立生态土地优化配置整理模式。7.1.3应在土地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土地整理区生态土地优化配置评价分区,将土地划分成生态用地和农用地,农用地主要涉及耕地、园地、牧草地和生产性林地。7.2土地整理模式7.2.1宏观模式应涵盖整个岩溶流域,实现上、中、下游差异性土地整理。重点把握:a)上游土地整理区,着重建设水源涵养生态型土地利用方式;b)中游土地整理区,在优先保障水源、石漠化及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的生态用地的基础上,依据区域土地资源特点,优化配置耕地、牧草地、园地、生产性林地等,适度发展经济,建设生态经济型土地利用方式;c)下游土地整理区,应在做好石漠化及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保证生态系统不退化的前提下发展生态防护经济型土地利用方式。7.2.2中观模式应实现流域内生态用地和农用地优化配置,宜依据不同地貌类型区光、温、水、土等资源的分异规律和石漠化及水土流失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及农用地内部耕地、园地、牧草地、生产性林地适宜性评价,优化配置区内生态用地和农用地,在农用地内部优化配置耕地、园地、牧草地和生产性林地。7.2.3微观模式7.2.3.1应促进农用地高效利用,宜利用岩溶区土面、石面、石窝、石沟等组合的多样性小生境,配置不同生态位植物群落结构组合,在水平和垂直空间上构建多格局和多层次的生态系统,提升生态系统生产力。7.2.3.2可根据土壤空间分布与岩石空间组合特征以及小生境特点,充分利用水、土、光、温等小生境资源,因地制宜地设计多熟制作物、林果药草等生态立体种植模式。7.3不同地貌部位的土地整理7.3.1上坡部位宜配置为生态用地,主要措施包括:a)石缝(石窝)造林,首先采用浆砌块石或混凝土料石混合物堵住土壤可能流失的岩石裂缝或缺6GB/T43937—2024口,砌体厚5cm~10cm,在有明显岩面产流冲蚀的岩面砌筑小型截水沟,截留岩面产流;b)造林时尽量少扰动原位土壤,种树浇水后即采用草、圈肥、秸秆等有机肥覆盖5cm厚;c)无土的裸露基岩地段,采用客土填充溶窝、溶槽、岩石裂缝等溶蚀空间,或者爆破坑填充客土造林;d)宜采用小规模爆破,并在所有造林整地工作之前完成爆破;e)在填充客土之前,采用浆砌石堵住坑内大的裂缝和缺口,采用碎石堵塞细小裂缝,底层垫上草、秸秆、圈肥等有机肥后,填充客土,土层厚大于20cm,植树后用有机肥覆盖。7.3.2中坡部位7.3.2.1宜优化配置为生态用地或农用地。7.3.2.2对石漠化程度为中度的土地:a)可沿坡面向下,每间隔5m~8m,沿等高线方向修建梯形地地埂,地埂高约50cm~100cm,建成坡式梯地,在地埂内侧种植宽50cm左右的牧草、灌木、藤本植物,打造植物篱笆;b)待植物篱笆基本形成后,爆破清除地块内的石牙、碎石,依据地形起伏特点,归并地块,分段求平采用浆砌石建设梯形地,回填客土,平整土地;c)回填客土前,用碎石垫底,铺上秸秆等有机肥。7.3.2.3对岩石裸露率高,难以客土整地的石缝地地段,应采用浆砌石堵塞大的裂缝及缺口后,种植金银花或类似的藤本植物覆盖裸岩。7.3.3下坡部位宜将土地整理为以耕地、园地、牧草地为主的农用地,具体措施见7.5和7.6。7.3.4洼地(谷地)7.3.4.1宜以清除石碓、石牙,归并地块,平整土地,建设排灌渠系和田间道路等措施进行土地整理。7.3.4.2对一些因经常受水淹而荒废的耕地,可进行内涝防治。7.3.4.3短期内无法治理的低洼部位,应整理为能避涝的园地和牧草地。7.4坡改梯工程主要措施包括:a)对缓坡地应沿等高线修筑阶梯式梯地,按照地形变化,大弯就势,小弯取直,修筑各种类型的梯地;b)重度石漠化坡耕地采用牧草或饲料灌木建设坡式梯地,中度石漠化坡耕地改造成隔坡梯地,轻度石漠化坡耕地整理成水平梯地;c)水平梯田修建,宜设计梯级间高差1m~2m,梯地水平宽度可分为大于或等于2.5m和小于2.5m两种,沿等高线分段修筑石坎梯地;d)对水平宽度小于2.5m的梯地或石旮旯地,清除地块内面积小于1.5m2的石牙及碎石,保留面积大于1.5m2的石牙,并在石牙四周种上类似金银花等藤本植物覆盖石牙;e)对梯地内宽度大于或等于2.5m的梯地,尽量清除地内碎石块和石牙,回填客土补坑,整理成水平梯地,宜作为旱作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梯地;f)坡耕地梯化工程中:1)整个坡面的梯地逐台从下向上修,先将地坎修好;2)在靠近梯埂内侧留出约10cm宽,梯埂内侧从下往上,沿等高线方向,随梯埂弯曲方向,结合分层挖沟法改良土壤;7GB/T43937—20243)去除碎石和石牙用作梯坎修筑材料,以3kg/m2的比例混硅质沙土,平整土地。7.5平整土地工程平整土地应在岩溶洼地或岩溶谷地中坡度小于6°的耕地、中轻度石漠化耕地实施,主要措施包括:a)对洼地底坡度小于6°的耕地、乱石缝地,应去除碎石和石牙,回填客土,以3kg/m2的比例混硅质沙土平整土地,局部低洼地段以秸秆、绿肥、有机肥垫底,表层盖土,整理为高效旱地;b)对于小型洼地,应调整各地块的权属,尽量整理成单块面积大于670m2的土地,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将整个洼地底整理成一块土地,洼地四周沿山脚修建浆砌石排水沟,剖面宽深均为20cm左右;土地权属调整困难需分割成多个地块的,清除各地块间的石坎,以宽约20cm的牧草带分割各地块;c)对于大中型洼地,除土地整理为单块面积大于670m2的大块土地外,还应修建排水工程,尽量沿洼地中间修建联接落水洞与汇水沟的排水沟,排水沟剖面内径宽深均为50cm左右。7.6土地整理配套措施7.6.1在进行土地整理时,可以利用客土增加土层厚度,并按1∶3的比例混少量沙土,改善土壤质地。7.6.2梯地修平后,应在挖方部位多施有机肥和黏性土,施用适量的硅质沙土,促进生土熟化,改良土壤结构。7.6.3可就地利用附近糖厂的滤泥、甘蔗渣或秸秆改良土壤。在土地整理时,将表层土壤翻到一边,挖沟约15cm~20cm,垫上甘蔗渣或秸秆,盖上底土与客土的混合土,施上其他有机肥料,再覆盖表层土壤,最后覆盖薄层甘蔗渣、秸秆或有机肥料。7.6.4土地整理应与水资源开发及水土保持工程结合进行,保障土地整理所需供水,防止土地整理过程中的水土流失。7.7管理与维护7.7.1施工期间,应注意混凝土、砂浆在规定养护期内的保温、保湿,以增强建筑物的结构强度,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年限。修补。7.7.3梯地平整后,地中原有浅沟处,雨后产生不均匀沉陷,地面出现浅沟集流的,在作物收割后,应及时取土填平。7.7.4坡式梯地的地埂,应随着埂后泥沙淤积情况,用土石加高地埂。7.7.5隔坡式梯地的平台与斜坡交接处,如有泥沙淤积,应及时将泥沙均匀摊在水平地面,保持地面水平。8岩溶土壤改良8.1一般要求8.1.1宜将岩溶土壤划分为荒地裸岩地、石旮旯地、坡耕地、梯形地、平地5种土类,应按各土类特点采用适宜的土壤改良措施。8.1.2应与石漠化治理与水土保持措施结合,采用客土增加土壤层厚度的同时,还应加速植物的恢复和防止水土流失或漏失。8.1.3应加强土壤周围的生态修复,提高植被覆盖度,涵养水源,以保持土壤水分含量。8GB/T43937—20248.2不同土类的土壤改良8.2.1荒地裸岩地土壤改良在封山育林的基础上,宜利用客土植树或种草进行土壤改良,主要步骤包括:a)在石缝、石窝等低洼溶蚀空间内填上碎石块,以堵塞住相对较大的溶蚀空间;b)采用浆砌石堵住缺口部位,防止土壤随缺口流失;c)将客土与适量发酵后的有机肥料混合堆放10d~15d;d)在树坑填充的碎石块表面覆盖秸秆、杂草、木屑、发酵后的蔗渣粉和糖厂滤泥、沼渣等有机肥料,用500倍生物腐植酸液喷洒一遍;e)覆盖堆放的客土,保证土壤层平均厚度在20cm左右;f)种树浇水,在土壤表层覆盖地膜或木屑、杂草、秸秆等,防止降雨溅蚀土壤和土壤水分的蒸发;g)覆盖土后,直接种上速生牧草;h)为防止填充的客土周围裸露基岩产流冲蚀,植树或种草后,采用浆砌小块石截留主要岩面产流;i)为保障土壤改良效果,宜优先种植金银花等藤本植物,待藤本植物基本覆盖裸露基岩后,再在土壤中种速生树种。8.2.2石旮旯地土壤改良土壤改良主要步骤包括:a)土地整理炸石砌埂,石旮旯地改成梯地;在地块中相对低洼的部位修建小型的发酵池,提前1个月将畜禽粪便、沼气水、滤泥、酒精厂和糖厂废液放入发酵池,按1kg/30m3的比例加上生物腐植酸粉剂,肥料与水1∶2的体积比加水,采用简易薄膜等覆盖防雨发酵;b)待肥料发酵后,将石旮旯地表层肥土集中在一起,覆盖客土,直到地块内的裸露基岩全部覆盖后,平整土地,喷洒一次发酵后的肥液;再将原有的表层肥土覆盖,再次平整土地;c)新整理好的土地,优先种植牧草,或者第一年种植绿肥后,第二年开始种植果树、粮食作物等。8.2.3坡耕地土壤改良8.2.3.1根据土壤分布的连续性情况,可按分层挖沟法或挖窝穴法改良土壤。8.2.3.2分层挖沟法的主要步骤包括:a)首先坡改梯;b)分层修截水沟和排水沟,但应避免上游坡面水及裂隙突水冲蚀造成土壤流失和漏失;c)施用蔗渣粉、糖厂废液和酒精厂废液发酵后的浓缩物改良土壤结构和肥力;d)坡改梯后1年~2年内种植牧草或绿肥作物;e)在地边选择天然石窝、石坑修建有机肥发酵池,将有机肥与化肥一起混合发酵;f)在地块四周种植或者预留2排根系发达的牧草或绿肥植物,如狼尾草、桂牧1号、象草等,防治水土流失。8.2.3.3在地块内石牙较多的情况下,可采用挖窝穴法改良土壤。主要步骤包括:a)先清除石牙,在石牙间的土壤斑块内挖窝穴,其他与分层挖沟法类似,但不扰动岩土接触面10cm内的土壤层;b)采用糖厂滤泥改良土壤,当季作物尽量种植在窝穴周围,避免发酵烧伤植物根系。8.2.4梯形地土壤改良8.2.4.1清除地块中的碎石和石牙。对于土壤层厚度大于30cm的耕地,采用条带分层挖沟法或挖窝9GB/T43937—2024穴法进行土壤改良,具体措施见8.2.3。8.2.4.2对于土壤层厚度小于30cm的耕地,采用客土法改良土壤:a)将耕作层土壤挖开集中堆到一边,然后采用浆砌石砌筑地埂;b)用生物腐植酸辅助发酵后的有机肥与客土混合堆放10d~15d后的混合客土均匀覆盖地块,平整土地,最后均匀覆盖上耕作层土壤;c)修建排水沟,防止土壤冲刷;d)在集中汇水或排水的部位修建小型蓄水池或水窖,供土壤改良有机肥发酵及绿肥植物灌溉用;e)梯形地覆盖客土后,宜种植多年生牧草或绿肥植物,利用其根系及分泌物改良土壤;f)绿肥植物种植2年~3年后,可改种粮食、经济作物及果树。8.2.5平地土壤改良在岩溶洼地和谷地比较平坦的耕地开展,步骤如下:a)建设洼地排涝工程,修建排水沟、沉沙池和落水洞坊;b)采用沙性客土改良土壤质地,按3000kg/100m2的比例混合施用;c)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植物改良土壤。8.3种植绿肥改良土壤8.3.1岩溶区绿肥植物的选择应选择岩溶区适生绿肥植物,如菊苣、狼尾草、高丹草、类玉米、柱花草、黑麦草、紫花苜蓿、a)豆科绿肥植物与农作物、果树等间作时,宜选择耐贫瘠、耐旱、耐隐蔽等特点的绿肥植物,如苕草等;c)在石缝地、梯形地、坡耕地中,宜选择耐旱、耐瘠薄、耐钙、根系发达的多年生绿肥植物,如桂牧d)易涝洼地,宜选择耐涝的绿肥植物,如桂牧1号、象草、狼尾草、银合欢等。8.3.2绿肥聚垄种植玉米在冬季休闲地,宜种植短期绿肥植物。在玉米种植前1个月,按照玉米种植的间距,将绿肥条带状翻压聚垄,注意控制土壤水分,待发酵后,沿聚垄种植玉米,在玉米行间套种短期绿肥植物,如饭豆等。8.3.3绿肥施用方式绿肥施用方式主要有鲜草直接翻压、干草切碎翻压、过腹还田、腐熟利用,具体施用方式为:a)绿肥翻压时,喷上微生物菌剂或500倍生物腐植酸液,再覆土,促进绿肥快速腐化;b)过腹还田或腐熟利用,需要与糖厂绿泥、牲畜粪便、沼渣等混合,在300倍生物腐植酸液的作用下发酵产生大量低分子有机酸后利用;c)施用绿肥时,可适当与无机肥配合施用。8.4增施有机肥改良岩溶土壤8.4.1有机肥改良土壤应结合土地整理及水土保持工程进行。8.4.2土地整理改良土壤后,有机肥改良土壤宜发酵后作液体肥施用或追肥施用效果好。10GB/T43937—20248.4.3宜采用生物腐植酸促进有机肥发酵。8.4.4有机肥作追肥施用,应以常规穴施和条施法进行土壤改良。8.4.5肥料单次用量不宜大,采取少量多次的施肥法;可采用圈肥、蔗渣粉、糖厂废液和酒精厂废液发酵后的浓缩物作为有机肥原料。9岩溶区水土保持9.1一般要求9.1.1应以消除或减轻水土流失导致的各项危害为目标,并与石漠化综合防治相结合。9.1.2应针对岩溶区水土流失特点,根据不同地貌部位和生态环境条件,采用适宜的水土保持生物与工程技术。9.1.3采取适当的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截断地表、地下流失的主要通道,过滤泥沙,发展水土保持水源林,改良土壤,提高生态环境调蓄水资源并保持水土的能力。9.2不同地貌部位水土保持林建设9.2.1山顶部位水源林建设封山育林的同时,应注重景观异质性的创造,人工配置多种树种,营造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并在混交林下部,种植灌丛林带,阴性树种与阳性树种混交,形成林灌草立体群落结构。9.2.2陡坡部位水土保持林建设利用石缝中的土壤资源,建造水土保持林。在土壤极缺的严重石漠化坡面,采用客土填充溶沟、溶槽、溶洞等后,种植藤本常绿植物,尽量兼顾以采摘花果及嫩芽为主的经济型藤本植物,如金银花、赤苍9.2.3缓坡部位乔灌林建设沿等高线方向修建多级水平沟。沟埂外侧种植豆科类乔灌林带,内侧种植豆科类灌草。根据坡度大小,在满足种植需要的条件下,间隔一定距离适当留出一定宽度梯地用作灌木林防护缓冲带,主要种植豆科类灌木,构成“绿色篱笆”。9.2.4洼地或谷地底部林灌草建设9.2.4.1在落水洞、竖井及天窗周围建设林灌草缓冲区。9.2.4.2在排水沟、截水沟的两侧种植银合欢、扶芳藤、木豆、金银花等灌木,或者种植根系发达多年生9.2.4.3在洼地或谷地严重石漠化地段或经常受水淹的低洼部位,种植任豆树、银合欢等豆科速生树,配套种植牧草,实施牧草+树的立体种植。9.3植物种类选择9.3.1以乡土种类为主,乡土种类不能满足要求时,引进外来物种,建立苗圃进行试验,优先选择根系发达的常绿树种和多年生牧草。9.3.2水土保持林尽量选择常绿匍匐藤本植物。在阳坡、半阳坡选择阳性植物,在阴坡和半阴坡选择耐阴性植物。11GB/T43937—20249.4水土保持植物篱建设9.4.1薜荔植物篱针对岩溶区地埂为块石简单垒成的低标准梯形耕地的特点,在地埂内侧或外侧种植单行薜荔,种植间距20cm~30cm,形成匍匐于块石地埂的植物篱笆;种植密度一般以每平方米的基岩面种植2棵~3棵为宜。9.4.2裸露石牙植物篱在裸露石牙表面的石缝、溶洞、溶孔等填充0.5kg左右的土壤,并且采用少量混凝土砌块石拦住土壤,种植红背山麻秆,种植密度为每平方米的石牙面种植4棵~5棵。9.4.3砌墙保土地埂植物篱在水土保持砌墙保土地埂的内侧或外侧,种植单行金银花、赤苍藤等藤本植物覆盖地埂,形成篱笆,种植间隔80cm~100cm。或在地埂内外侧,种植双行桂牧1号、象草、狼尾草等牧草形成篱笆。9.4.4隔坡式植物篱在坡度较陡、梯级较多、采用块石垒砌的低等级梯形地,沿坡面向下,每隔10m~15m的距离,选择相对狭窄的地块,沿等高线方向种植牧草、金银花等植物,形成条带状植物篱笆。9.5微地貌单元水土保持对于岩溶山区易发生水土漏失的微地貌单元(见附录A中图A.1),应加强水土漏失防治。具体措施如下:a)对于岩面产流,宜采取种植常绿藤本植物,如金银花、扶芳藤、山麻秆等,覆盖岩面截留降雨,或者直接清除石牙,或用浆砌石建截留沟的方式拦蓄岩面产流;漏失;c)对于裂隙流及干裂土壤产流,应改进种植结构,尽量种植多年生根系发达的植物,少耕或免耕,减少对土壤的扰动;同时应拦截下渗水流,改良土壤结构以避免土壤斑块干裂。9.6水土保持工程9.6.1坡面水土保持工程具体措施如下:a)清除石牙,采用浆砌块石作地埂,整理土地成水平梯地;b)在石缝地土壤斑块周围基岩面采用浆砌块石修建小型截水沟;c)从垭口到洼地修建排水沟,沟壁采用浆砌块石,沟底只需敲掉突出的石牙整平即可,排水沟大小视汇水面积及降雨量大小而定;d)沿排水沟向下,在自然跌水部位及与截水沟相交部位修建沉沙池。9.6.2洼地(谷地)水土保持工程具体措施如下:a)宜在洼地(谷地)底四周修建排水沟,并与下山排水沟正交,最终排入落水洞;b)沟深应尽量深挖,按照3年一遇每1h最大降雨设计沟深、沟宽;12GB/T43937—2024c)清理堵塞落水洞的泥沙和碎石,开挖土石扩充落水洞口,以水泥砂浆砌石筑成近圆形洞壁,洞口大小视最大来水量而定,洞壁高出地面约30cm~50cm,沿洞口外侧种植灌草隔离带;d)排水沟水进入落水洞前5m~10m处,修建沉沙池和拦枯枝落叶网,沉沙池大小视汇水量大小而定,深度尽量大于2m或见基岩面;e)在自然汇水沟近洼地(谷地)部位修建拦水(沙)坝,防止水流冲蚀洼地耕地。10岩溶洼地内涝防治10.1一般要求10.1.1防治工程实施前应查明岩溶洼地内涝发生的原因和时空分布规律,应在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洞穴探测、物探等技术探明岩溶流域排水的落水洞及地下河,找到水流堵塞的瓶颈部位。10.1.2在查明原因的基础上,应编制岩溶洼地内涝防治方案及施工图。10.1.3排涝工程宜与生态修复、避涝生物措施相结合。10.2岩溶洼地排涝工程10.2.1封闭洼地排涝具体工程如下:a)清理落水洞内的泥沙、碎石,依据50年一遇降水量大小扩大落水洞口,修建落水洞坊并采用浆砌石围筑洞壁高出地表0.5m;沿自然汇水沟修建拦沙坝拦蓄水;b)修建排水沟直通落水洞,排水沟剖面内径按50年一遇降水量设计,宜修建深沟;c)在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