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名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高二语文考试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据报道,截至2023年1月31日21时,2023年1月全国报收慈票房100.73亿,刷新中国影史1月票房纪录,其中影片《流浪地球2》票房突破28亿。《流浪地球2》展现出了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身份的普通人在人类文明危在旦夕之际重拾爱与信念、消弭隔阈偏见所凝聚起的强大力量,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光明前景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国外网友在观看《流浪地球2》后表示,在好某坞电影中,你只能看到美国人拯救人类,而在中国《流浪地球2》中,人类拯救了自己,不同的文化展现出不同的价值观。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牡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断形势下,我们要扎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增强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让全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其最深厚的软实力。从《红高梁》到《活着》,从《中国奇谭》到《流浪地球2》,中华文化内在的深厚意蕴正在推动各类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火爆“出图",走向世界。其中燕含的世界观,哲理以及家国情怀,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内核,更体现出全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要增强文化自信,立足中国文化,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并不断推动其创新发展。要阐述好中华民族“至大无外”的天下观和“亲仁善邻"的处世态度,向世界展示中国气浪,表现中国特色,传递中国声音,宣传中华文化的特有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叔决定主动权。我们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选好相关题材,深入阐述其中燕含的共同价值。要以全球化视野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进而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接受。要乘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理念,加大文明对话力度,推动文化交流互鉴,促进民心相连相通,不断拓展中国在国际社会的“朋友圈"。此外,还要建立起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媒体机构多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批懂传播、会传播的国际化专业人才。
从“半截皮带”到“半条被子",从“中国姑娘”在普埃布拉传授纺织技艺到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习近平总书记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精辟叙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中国共产党同人民血肉联系、中国与世界携手合作的故事,为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树立了典范。要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用好用活社交软件以及短视颊载体,为广大受众提供多元化呈现方式。要强化数字技术赋能,把握受众思维,积极运用新技术和新手段,不断创新传播思雄、方法、路径和渠道,增强创造力,让世界读懂中国。
(摘编自何远芳《立足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材料二:
媒介技术的演进为我国讲好中国故事带来机遇,在媒介技术范式变革中,我国应抓住媒介变迁的契机,在媒介技术变革中占据主导地住,同时利用媒介技术搭建传播矩阵,为中国故事的传递提供畅通的媒介渠道。
我国在讲好中国故事时,需在媒介技术范式变革的趋势中搭建中国故事数据平台,将先进的媒介技术应用到中国故事中,为在国际社会中传递中国声音建立媒介渠道。托马斯·库思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将“范武"一词界定为领域内公认的模式或者模型,而媒介技术范式变革则是改变媒介技术在信息传播中的固定模式,将新兴媒介技术运用到信息流通中,维而实现信息传播效果最大化。我国需对自身的媒介技术进行突破,在跟随媒介技术变革趋势的同时,及时根据媒介技术的发展更新媒介平台,将先进的媒介技术运用到中国故事的讲述中,抓住媒介技术范式变革的契机,研究出全新的媒介技术手段,在媒介技术变革中占据主导地位,为建构中国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搭建牢固的技术支撑。
人机协同技术融入国际传播领域是媒介技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在讲好中国故事时,可将智能技术作为故事内容的发现者,通过深入分析海外用户的数据与信息,为内容制作者提供专业的选题方向。讲好中国故事的目的在于在国际社会中传达中国声音,表明中国态度,使中国故事传达至海外用户的内心深处,继而与海外用户达到心灵层面的情感共通。但是由于文化背景与语言表达的不同,各国之间存在着文化隔阔,中国故事传播的效果往往有所削弱。因此,在对中国故事的内容进行构思时,可利用智能Al技术对海外用户的阅读偏好与情感倾向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内容制作;要利用智能机器对内容进行本土化翻译,使中国故事的表达符合海外用户的阅读习惯,拉近与海外用户之间的心理距离;借助智能穿戴设备观察用户阅读时的神情,从而得到精准的反馈信息,并根据反馈内容对中国故事进行深化或者调整,使中国故事可以贴近海外用户的内心,从而激发情感共鸣。
在利用媒介技术时,要跟随媒介技术范武变革的趋势,及时对媒介技术平台进行更新,在全球媒介技术中占据主导地位,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媒介支撑。同时,也要根据数据与算法技术搭建社交媒体矩阵,利用全方位与多领域的媒介矩阵模式突破数据茧房对于我围讲好中国故事的阻碍,实现对外传播信息内容的无障碍传递,在畅通的媒介渠道中讲好中国故事,传遇中国声音,向国际社会展示出我国负责任的大圆形象与大国风范。
(摘编自曹楠、哈丽娜《媒介技术视角下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创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流浪地球2》的火燥归根于高科技手段的助推力,当下高科技手段越来越受到年轻群体的热捧。
B.以中华文化促进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的发展,走向世界,相信在未来,我国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C.我国只有坚持一直使用原有的媒介技术,才能不断挖掘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讲好中国故事。
D.目前,由数据与算法技术搭建的社交媒体矩阵还无法突破数据茧房对于我国讲好中国故事的阻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用《流浪地球2》票房的实际数据来说明,中国科幻电影在电影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发展前景一片大好。
B.在材料一中,作者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强调了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性。
C.材料二提及的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中的“范式”,是新兴媒介技术领域都公认的固定模式和先进模式。
D.材料一侧重阐释立足中华文化来讲好中国故事的意义,材料二侧重阐释讲好中国故事在媒介技术视角下的具体路径。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能实现信息传播效果最大化的一项是(3分)
A.利用不同传播媒介的优势,将文字、图片、短视频相融合,为海外用户制作出多形态融媒体作品。
B.利用互联网与算法智能技术进一步加固国家之间的物理界限,更新信息传播模式,坚守传统文化。
C.把握媒介技术变革的趋势,依托于全媒体数据资源库与区块链搜索技术,搭建“好故事数据库"。
D.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到故事内容中,为用户营造出沉浸式的体验氛围,加深用户对中国故事的理解。
4.请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5.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讲好中国故事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高速公路上的森林
[意]伊塔洛·卡尔维诺
寒冷可以有上千种形状和上千种横行于世上的方式:在海上,它如一群烈马般奔腾;在乡下,它像蝗虫群一样窜涌;在城市,则像一把利刀截断道路,从缝隙中钻入没有暖气的房子。在马克瓦尔多家中,那晚用完了最后的柴火,一家子裹着大衣,看着炉子里的炭火逐渐黯淡,也看着随着每次呼啜,从他们的嘴里呼出的小云朵飘上空中……他们没有说话,小云桑已经替他们说了;妻子呵出长长的云朵,似乎在叹气,孩子们专注地吹着小云朵,就好像在吹泡泡一样,而马克瓦尔多一停一顿地朝着空中喷着云朵,好像喷发转瞬即逝的智慧火花。
最后,马克瓦尔多决定:“我去找柴火,谁敢说我就找不到呢!”他把四五张报纸塞入外衣和村农之间,当作挡住寒风囊击的盘甲,在大衣下藏进一把长锯,就这样,他在夜里出去了,身后跟着的是家人满怀希望的目光,每一步都踩出纸张似的沙沙声,还有那长锯不时在他领子下冒出。
在城里找柴火,就那么一说罢了!马克瓦尔多很快转向一小片衡心公园。满目荒芜。他一边一棵棵地研究那些光秃秃的植物,一边想着等他等得牙关打战的家人。
小来凯里诺,上牙磕着下牙,在看一本从学校的小图书馆借来的童话书。书里讲的那个孩子,是概夫的儿子,带着一把斧子到树林里去砍柴。“这就是要去的地方,"小米凯里诺说,“树林里!那儿!是啊!就有柴火了!”在城中出生长大,他一座树林都漫见过,就连远远地看也没有。说到做到,他和两个弟弟就忙活了起来:一个带上斧子,一个拿钩子,一个带绳子,告别了妈妈,他们就去找树林了。
孩子们在亮着路灯的城里走着,除了房子别的什么也没看到,连个树林的影子也没有。他们遇到了不多的几个路人,但不敢问他们树林在哪儿。
就这样,城里的房子走到头了,马路也变成了高速公路。
在高速公路的两侧,孩子们看到了树林;一丛长着奇怪的树的茂密的植物,覆盖了整个平原的视野。它们有的树干细细的,有的是直直的,有的还是倾斜的;树冠扁平而宽大,怪模怪样,颜色班斓,每当有车经过时,车灯就照亮了那些树冠。树枝有牙膏形状的、脸状的、奶酪状的,手形的、剃须刀形状的、规状的,奶牛状的,还有轮胎形状的,上面长满了像宇母表上的字母一样的叶子。
“万岁!"小米凯里诺欢呼,“这就是树林!”
弟弟们入迷地看着月亮在那些奇怪的黑影间露出:“多美啊……"
小米凯里诺立刻提醒弟弟他们到那里去的目的;柴火。于是他们硬倒了一棵迎春花形状的树,把它劈成片然后带回家。
马充瓦尔多带着他小小的成就——湖湿的树枝,回来了,发现炉子是燃着的。
“你们在哪儿弄到的柴火”他指着刺余的胶合板广告牌叹道,而那些广告脾很快又烧起来了。
“在树林里!"孩子们说。“哪个树林”
“高速路的树林,那儿都是!"
原因就那么简单,另外柴火又用完了,效仿孩子们还是值得的。马克瓦尔多带着他的锯子叉出门,到高速公路上去了。
警察阿斯托尔弗视力不大好,那晚,他开着上班用的摩托。他原本需要一制眼镜的,但他没说,因为他害怕这会对自己的前途不利。
那天晚上,有报告说一伙捣蛋鬼在拆倒广告牌,阿斯托尔弗便外出视察。
高速公路旁怪模怪样地张牙舞爪,比手画脚的树木陪着转动,大近视眼的阿斯托尔弗细细察看。然后,在摩托车的灯光下,他当场抓到一个爬到广告牌上头去的淘气包。
阿斯托尔弗到车:“嘿!你在那干什么快下来!”那人一动不动,还向他吐舌头,阿斯托尔弗走近一看,看到的是一幅奶酪广告,上面是一个舔着嘴唇的大小孩。“是啊!"阿斯托尔弗说道,又快速地走了。
过了一会儿,在一片巨大的广告牌的黑影中,车灯照亮了一张受了惊且悲伤的脸。“上面那个,您别想跑!”但没有人跑。那是一张西在长满鸡眼的脚中间的痛苦的人脸;鸡眼药的广告,“噢,抱歌,"阿斯托尔弗说,接着开车走了。
治疗偏头痛的药片的广告牌是一个巨大的人的头像,由于疼痛,那人把手捂在眼睛上。阿斯托尔弗经过,车灯照亮了在顶部的马克瓦尔多,他正试着用他的锯子锯下一小片来。被灯光晃到了眼,马克瓦尔多缩得小小的特着不动了。抓住那个大脑袋的一只耳朵,还拿着那把已经镌到额头一半的锯子。
阿斯托尔弗研究得报认真:“啊,对了,Stappa的药片!有用的广告!我明白了!那个在上
面的拿着锯子的人代表使人头痛欲裂的偏头痛!我一下子就明白了!”然后他满意地走了。
一切归于安静和冰冷。马克瓦尔多松了一口气,他重新调整了一下不舒服的底座叉能续他的工作。月亮照亮的半空中,回响着锯子锯木头的嘎吱声,逐渐微弱。
(有删改)
[注]短篇小说集《马克瓦尔多》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大发展带来了城市剧变,同时也给人们尤其是贫图的人们造成心理不适。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用完了最后的柴火",借助报纸抵御寒风袭击,这些描述表明了马克瓦尔多一家人生活困难。
B.小米凯里诺和两个弟弟带着斧子、钩子、绳子去找树林,他们走了很远,在高速公路的两旁才找到了树林。
C.阿斯托尔弗眼睛近视,却因怕影响前途而故意隐瞒,以致在巡视中把锯广告牌的马克瓦尔多当成了假人。
D.小说中高速公路的两侧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广告牌,展示了工业革命大发展带来的城市剧变。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运用了对比手法,如城市里商业趋于繁荣的景象与马克瓦尔多的贫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B.小说中运用了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如“阿斯托尔弗研究得很认真”这一细节产生了强烈的讽刺效果,
C.“缩得小小的待着不动了……锯到额头一半的锯子",这一描述展现了马克瓦尔多滑稽可笑的一面。
D.本文语言细腻幽默,构思精巧独特,将小人物的故事描写得生动有趣又寓意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8.小说中马克瓦尔多一家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之中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4分)
9.小说结尾十分精妙,请简要赏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墨子曰:国有七悲。七患者何城郭沟池不可守而治宫室,一悲也;边国至境,四邻莫救,二悲也;先尽民力无用之功,赏赐无能之人,民力尽于无用,财宝虚于待客,三悲也;仕者持禄,游者爱佼,君修法讨臣,臣慑而不敢拂,四悲也;君自以为圣智而不问事,自以为安强而无守备,四邻谋之不知戒,五悲也;所信者不忠,所忠者不信,六患也;高种菽粟不足以食之,大臣不足以事之,赏赐不能喜,诛罚不能成,七患也。以七悲居国,必无社稷。
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故民无仰,则君无养;民无食,则不可事。故食不可不务也,地不可不力也,用不可不节也。五谷尽收,则五味尽御于主,不尽收则不尽御。一答不收谓之性,二谷不收谓之早,三谷不收谓之凶,四答不救谓之馈,五谷不收谓之饥。岁链,则仕者大夫以下皆损禄五分之一;早,则损五分之二;凶,则损五分之三;馈,则损五分之四;饥,则尽无禄,禀食而已矣。故凶饥存乎国,人君彻鼎食五分之五,君朝之衣不革制;马不食囊,婢要不衣帛,此告不足之至也。
今有负其子而汲者,队其子于井中,其母必从而道之。今岁凶,民饥,道饿,重其子此疲于队,其可无察邪!故时年岁善,则民仁且良;时年岁凶,则民吝且恶。夫民何常此之有为者疾食者众则岁无丰。故曰;财不足则反之时,食不足则反之用。故先民以时生财,因本而用财,则财足。故虽上世之圣王,岂能使五答常收而早水不至哉!然而无冻饿之民者,何也其力时急而自养俭也。故《夏书》曰:“禹七年水。”《般书》曰:“汤五年早。"此其离凶饿甚矣,然而民不冻饿者,何也其生财密,其用之节也。
夫桀无待汤之备,故放;纣无待武之备,故杀。桀封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然而皆灭亡于百里之君者,何也有寓贵而不为备也。故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且夫食者,圣人之所宝也。故《周书》曰:“国无三年之食者,国非其国也;家无三年之食者,子非其子也。”此之谓国备。
(选自《墨子·七患》,有删改)
[注]队;通“坠"。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夫民A何常B此C之有D为者E疾F食者G众H则岁无丰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信,指被信任,与“低眉信手续续弹”(《琵琶行并序》)中的“信"字词义不同。
B.五谷,五种谷物,古书中有多种不同说法,通常指稻、黍、稷、麦、豆。
C.“民之所仰也”与“必使仰足以事父母"(《齐桓晋文之事》)中的“仰”字词义不同。
D.衣,指穿衣,与“故贼人以利其身"(《兼爱》)中的“贼”字用法不同。
12.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首先分析了给国家造成危难的七种祸患,接着阐述了国家若存在这七种祸患,必定亡国的看法。
B.墨子认为,一个国家如果遇到凶饥,国君就要撤掉鼎食,衣不革制,不用粮食喂养马,婢妾不穿丝绸衣服。
C.墨子借“队其子于井中,其母必从而道之"的事例,告诫君王在发生灾荒时,要积极引导百姓生产自救。
D.文中用桀、纣虽拥有富贵但不做准备,结果招来了杀身亡国之祸的事实阐明了防备是国家最重要的事情之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七患者何城郭沟池不可守而治宫室,一患也。(4分)
(2)故食不可不务也,地不可不力也,用不可不节也。(4分)
14.上古时君王是如何让百姓远离冻饿的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5~16题。
春残李清照
春残何事苦思多,病里梳头恨发长。梁燕语多终日在,蔷薇风细一帘香。
暮春黄庚
芳事阴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注]此诗为李清照晚年作品。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春残》中“恨发长”三字给人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忧愁之感。
B.《春残》一诗塑造出了一个客居异地、卧病床褥、心绪烦乱的人物形象。
C.从题目看,两首诗描写的都是晚春时节景象,但选取的意象大不相同。
D.从格调看,《春残》给人以幽怨阴柔之感,《暮春》则给人以乐观开朗之感。
16.这两首诗在情和景的关系上的表现各有特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秦风·无衣》中,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战袍的两句是“▲▲”。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两句是“▲,▲"。
(3)李白《将进酒》中,直接写饮酒的句子是“▲”,写没酒后要求主人买酒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传统文化,始终把爱国主义精神作为首要的价值标准,一向主张先爱园,后立家,信奉无园便无家,“家”为小家,甲_。不管是国泰民安,乙,都要先大家而后小家。中华民族历来反对涣散分裂,丙,强调群体优势,崇尚①。爱好和平,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的传统文化一向主张“和为贵",追求天下大国的太平盛世,奉行“仁、义、礼、智、信”,修身、芥家、治国、平天下,以“仁"为本,反对战争,反对暴力,反对冤冤相报,主张②。勤劳勇敢,③_,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和生命意志。传统文化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信奉“天道酬勤",勉励人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上独特的民族精种,是中毕民族传统文化的风骨,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18.请在文中①②③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请在文中甲、乙、丙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从历史的长时段来看,今天的中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强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正是基于中华文明一以贯之。翻阅历史可以知道,中国古代的修史原则,是总结治乱、兴衰、得失的历史经验,而“二十四史"作为连续通贯的中国通史,对于中国历史文明连续性的造就起了重大作用。中国历史之“通”,既体现在《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等典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作文宁波的巨变教学课件
- 2020-2025年二级建造师之二建建设工程施工管理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
- 2025年铜陵市郊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笔试(含加分)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电位分析法饮用水中pH值测定57课件
- 彩云追月教学课件
- 第六章反应器第一节概述94课件
- 2025年全年检验科三基三严考试试题及答案
- 小学生科普知识课件
- 口罩与呼吸健康课件图片
- 企业等级评定管理办法
- 干燥综合征的护理
- 劳动仲裁申请书电子版模板
- 电力工程企业的绩效考核与激励体系设计
- 姜黄素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云南省康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学期 期末综合测试卷(湘教版 2025年春)(二)
- 集团内训师管理办法
- 2025年客房服务员(高级)客房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题库
- 医院防暴伤医培训
- 办公楼电气系统改造方案
- 征地拆迁工作整改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