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5版高中地理单元检测五自然环境的特征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新教材2025版高中地理单元检测五自然环境的特征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新教材2025版高中地理单元检测五自然环境的特征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新教材2025版高中地理单元检测五自然环境的特征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新教材2025版高中地理单元检测五自然环境的特征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检测五自然环境的特征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右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图中所示山地()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更而移动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C.南坡永久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远造成基带差异大多肉植物是指植物的根、茎、叶器官中有一个或几个器官肥厚多汁,利于贮水,以便熬过干旱的植物。多肉植物在旱季时进入休眠状态,在雨季生长、开花。据此完成2~3题。2.依据相关材料推断,图中最不适合多肉植物生长的地区是()A.甲B.乙C.丙D.丁3.图中丙地区自然带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现象右图为我国西北干旱区某地河谷剖面图。该河谷两侧山坡植被景观迥然不同,①坡植被茂密,②坡植被稀疏。读图,完成4~5题。4.从成因上看,该河谷为()A.张裂谷B.断层谷C.背斜谷D.向斜谷5.从地域分异规律角度分析,①、②坡植被生长差异属于()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地方性分异规律D.垂直分异规律读图,完成6~7题。6.图中岛屿两侧①②两种自然带的差异体现了()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C.垂直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现象7.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①自然带成因相同的是()A.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B.赤道旁边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带C.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D.南半球缺失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某同学设计“森林之旅”暑假旅游线路,探秘我国丰富的森林资源。读图完成8~10题。8.图中能够探秘最多森林种类的路途是()A.甲B.乙C.丙D.丁9.可能见到最多森林种类的山脉位于()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10.影响图中甲路途自然景观变更的主导因素是()A.海拔B.热量C.水分D.地形某渔船从葡萄牙航行至非洲最南端,航行路途如甲图所示,途经①②③④四地,其中某地年降水特征如乙图所示。读图完成11~12题。11.沿途四地的自然带()A.体现从赤道向两极的更替规律B.其更替受水分因素影响明显C.②③自然带均向高纬延长D.都不受非地带性因素影响12.四地中符合乙图降水特征的地点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藏波罗花是青藏高原特有的草本植物,生长在海拔3600~5000米的高山沙质草甸和砾石甸状灌丛的山坡上。它是一种喜光、耐寒冷和贫瘠的一年生或多年生植物。气候是影响藏波罗花光合作用和生长的重要条件。藏波罗花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南部山区和山谷中。右图是青藏高原自然区分布图。据此完成13~14题。13.图示①②③④四个自然区中,藏波罗花最可能广泛分布在()A.①B.②C.③D.④14.在藏波罗花集中分布区,藏波罗花的大量繁殖会导致()A.风化作用减弱B.生物生产量提高C.大气降水增多D.土地退化加重风尘沉积通量大小可以指示地区干燥度的变更。下图反映了青藏高原隆起与西北地区的风尘沉积通量变更状况。读图完成15~17题。15.从水循环过程看,青藏高原隆起影响西北地区同期风尘沉积通量变更的主要环节是()A.地面蒸发B.水汽输送C.大气降水D.地面径流16.依据图中信息分析推断,青藏高原的隆起对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①气候的大陆性变强②植被覆盖率增大③河湖及其水量增加④太阳辐射更强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17.青藏高原的隆起,导致了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演化,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困难性B.地理环境的稳定性C.地理环境的整体性D.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骆驼刺主要生长在沙漠和戈壁深处吸取地下水分和养分,是一种自然生长的耐旱植物。因为这种植物茎上长着刺状的很坚硬的小绿叶,故得名。据此完成18~19题。18.骆驼刺叶片成刺状有利于()A.削减水分的蒸腾B.增加光合作用C.增加养分的汲取D.削减养分的消耗19.在图示环境中发育的土壤,其特点是()A.腐殖质厚度大B.土质气孔较少C.微生物活动旺盛D.相对较为贫瘠右图为某山地自然带垂直变更示意图。读图,完成第20题。20.图中②自然带的名称是()A.针阔叶混交林带B.山地常绿阔叶林带C.高寒荒漠带D.高山草甸带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别。有学者探讨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更,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右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变更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更对里海的影响。(6分)(2)指出黑海、地中海将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4分)22.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0分)吉林省珲春市(下图)是我国离海最近的内陆城市,辖区内的聚落多沿河谷分布。图们江流域的森林曾被大量砍伐。近年来由于爱护措施得当,使流域内的森林植被得以复原。森林植被的复原,会使图们江在俄、朝两国交界处河段的水文特征发生哪些变更?(10分)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车尔臣河流域荒漠广布,生态脆弱。1990~2010年,该流域内降水增加,冰川积雪面积缩小,海拔1300米以上地区自然植被覆盖度增大,海拔1300米以下地区自然植被覆盖度减小。同期该流域人口数量及耕地面积显著增加,水危机日益凸显。右图示意车尔臣河流域地理事物分布。(1)1990~2010年,车尔臣河流域内降水增加,推想在此背景下该流域冰川积雪面积缩小的缘由。(4分)(2)从气候变更的角度,分析1990~2010年车尔臣河流域内海拔1300米以上地区自然植被覆盖度增大的缘由。(6分)24.下图为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左图)和甲山的植被分布示意图(右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图中①、②、③自然带的差异主要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导分异因素是________。(4分)(2)由于________和________因素的影响,左图中的乙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填自然带),这属于地理环境地域分异中的________现象。(8分)(3)右图中反映的是自然带的________分异规律,其中d代表的植被类型与左图中自然带________(填数字)的植被类型相同。(4分)(4)右图中山地北坡雪线高于南坡,其主要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单元检测五自然环境的特征1.解析:依据该山地海拔接近8000米,以及南坡有雨林季雨林带和常绿阔叶林带,可推断出该山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南坡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因而南坡永久冰雪带下界较低,C正确。自然带的界线除雪线外是基本固定的,A错误。图中显示北坡针叶林上界高于南坡,B错误。喜马拉雅山南坡山麓为南亚地区,海拔较低,北坡山麓位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南、北坡基带差异大的主要缘由是海拔不同,D错误。故选C。答案:C2~3.解析:第2题,由材料分析可知,多肉植物相宜生长在降水季节变更明显的地区。读图可知,丙地区和丁地区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甲地区位于地中海气候区,降水季节变更大,相宜多肉植物生长,而乙地区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季节变更小,不相宜多肉植物生长。故选B。第3题,读图可知,图中丙地区位于东非高原,在赤道旁边。赤道旁边本应形成热带雨林带,但因为东非高原海拔高,气温较低,对流较弱,降水较少,却形成了热带草原带,故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非地带性现象。故选D。答案:2.B3.D4~5.解析:第4题,由图可知,同一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产生位置错动,因此为断层构造,故B正确。第5题,依据指向标可知,①坡为阴坡,②坡为阳坡,因此①坡植被茂密主要缘由是阴坡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水分条件好,②坡植被稀疏主要缘由是阳坡气温较高,蒸发量大,水分条件差。①、②坡植被生长差异主要是由于山谷的存在,这种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属地方性分异,故C正确。A、B、D错误。答案:4.B5.C6~7.解析:第6题,从图中可知,该岛为马达加斯加岛,①地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加上沿岸有暖流经过,降水多,为热带雨林带,②位于背风坡,为热带草原带,两者体现了非地带性因素,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7题,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主要是受寒流的影响,属于洋流因素导致的非地带性因素,A错误;赤道旁边的东非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带,属于地形地势因素导致的非地带性因素,B错误;巴西高原东南部虽地处回来线旁边,由于位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迎风坡,沿岸有暖流经过,形成了热带雨林带,成因与①马达加斯加岛东部自然带成因相同,C正确;南半球南纬50°~60°旁边为海洋,不具备发育亚寒带针叶林的陆地环境,属于海陆分布因素导致的非地带性因素,D错误。故选C。答案:6.D7.C8~10.解析:第8题,图中能够探秘最多森林种类的路途是乙,跨越的纬度多,自然带类型多,B对。甲路途跨经度多,森林种类少,A错。丙、丁跨纬度少,森林种类较少,C、D错。第9题,可能见到最多森林种类的山脉位于③地,该地纬度低,山脉海拔高,相对高度大,物种丰富,C对。①地、②地纬度较高,种类少,A、B错。④地纬度较低,相对高度小,种类少,D错。第10题,图中甲路途自然带是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图中甲路途自然景观变更的主导因素是水分,C对。海拔影响垂直自然带变更,A错。热量是纬度地带性规律的变更基础,B错。地形能影响自然带类型,属于非地带性因素,D错。答案:8.B9.C10.C11~12.解析:第11题,读图可知,沿途四地的自然带分别是①地为热带荒漠带、②地为热带雨林带、③地为热带荒漠带、④地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体现了从赤道向两极的更替规律,A对;其更替受热量因素影响明显,B错;②自然带受暖流影响向高纬延长,③自然带受寒流影响向低纬延长,C错;都受非地带性因素影响,使各自然带的分布不是志向的位置和范围,D错。第12题,由乙图可知其所代表地点全年降水丰富,但季节变更较大,易被误认为是热带草原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但由于其少雨季节持续时间相对于热带草原气候短,且降水量较多(热带草原气候下旱季常出现无降水月);而且地中海气候全年降水一般不超过1000mm,因此可推断其为热带雨林气候。结合①②③④四地的地理位置与所学学问可知:①地为热带沙漠气候、②地为热带雨林气候、③地为热带沙漠气候、④地为地中海气候,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答案:11.A12.B13~14.解析:第13题,藏波罗花生长在海拔3600~5000米的高山沙质草甸和砾石甸状灌丛的山坡上,主要分布在青藏南部山区和山谷中,①自然区为藏南高山谷地灌丛草原区,符合其生长环境,A正确。②③是林区,④是高寒灌丛草甸不适合藏波罗花生长,B、C、D错误。故选A。第14题,在藏波罗花集中分布区,藏波罗花的大量繁殖会导致风化作用增加,A错误;其大量繁殖会导致生物生产量提高,B正确;藏波罗花的大量繁殖对大气降水影响小,C错误;植被覆盖率增加,土地退化减轻,D错误。故选B。答案:13.A14.B15~17.解析:第1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西北地区风尘沉积量呈上升趋势,由此推断青藏高原阻断了印度洋水汽进入,致使西北地区气候更加干旱。第16题,青藏高原隆起后,西北地区降水削减,晴天多,因此太阳能更加丰富,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增大,大陆性增加。故选A。第17题,一地的环境变更,不仅影响当地的自然环境及其他要素的变更,而且影响周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属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故选C。答案:15.C16.A17.C18~19.解析:第18题,骆驼刺主要生长在沙漠和戈壁深处,叶片成刺状,表面积小,有利于削减水分的蒸腾,保存体内水分,A正确。叶片成刺状,不利于增加光合作用,B错误。增加养分的汲取主要靠根部,不是叶片,C错误。叶片成刺状与削减养分的消耗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A。第19题,沙漠和戈壁,植被稀有,腐殖质厚度小,A错误。沙漠和戈壁的土质疏松,气孔较大,B错误。气候干旱,微生物活动不旺盛,C错误。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沙漠和戈壁地区生物少,腐殖质少,因此土壤相对较为贫瘠,D正确。故选D。答案:18.A19.D20.解析:依据自然带垂直分布规律可知,积雪冰川带下面气温低,②自然带的名称为高寒荒漠带。①自然带的名称为高山草甸带。所以C正确。答案:C21.解析:(1)山脉隆起导致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的变更对里海的影响要分别从山脉对地貌、气候及水文的变更进行分析。从地貌看,由于山脉隆起,使得里海与地中海分别,成为湖泊。从气候看,该地处于西风带内,但是由于大高加索等山脉隆起,阻挡西风从地中海带来潮湿气流,气候干旱,降水少,大陆性特征明显,蒸发量加剧,湖泊渐渐向内陆湖演化。从水文看,山脉隆起使得注入湖泊的河流削减,盐度增加,湖泊面积变小。(2)黑海、地中海将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要参考里海的形成结合板块构造进行分析。里海成为湖泊就是由于地处板块消亡边界,是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北移形成的,假如接着北移,黑海和地中海也会演化为湖泊。答案:(1)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别,形成湖泊(湖盆)。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削减,湖泊面积缩小。山脉隆起,阻挡潮湿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2)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接着)北移(或板块运动趋势不变)。22.解析:水文特征一般从流量、含沙量、结冰期、水位、水能等进行分析。结合材料,森林植被复原,森林的调蓄功能加强,拦截径流、涵养水源实力增加,会使汛期洪峰错后,枯水期水位提升,从而减小水位季节变更;森林植被的复原会使森林保持水土实力加强,河流含沙量削减。答案:流量(水位)季节变更减小;含沙量削减。23.解析:(1)该流域冰川积雪面积缩小的缘由主要是自然因素导致的。材料指出,该时期流域降水增加,所以冰川积雪面积缩小只能是冰川积雪消融更快导致的,而消融速度的加快主要取决于气温的上升,全球气候变暖便是气温上升的主要缘由。(2)高山植被主要受水热条件的制约。从热量角度来说,全球气候变暖必定导致山地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