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郏县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高分预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河南省郏县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高分预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河南省郏县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高分预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河南省郏县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高分预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河南省郏县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高分预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A.促进了经济交流B.促成了“贞观之治”C.巩固了封建统治D.结束了分裂局面

2、西方学者威尔·杜兰特认为中国古代某一选官制度“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的争夺,没有混战或腐化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上仕途的现象”。他评价的是(

)A.科举制度B.三省六部制C.通判制度D.行省制度

3、1960年,郭沫若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历史剧《武则天》的剧本,以戏剧艺术的表现手法,对武则天的一生作了总的评价,高度肯定了武则天的历史功绩。郭沫若高度肯定武则天是因为她(

)A.在位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B.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度C.使唐朝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D.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4、如果你生活在“开元盛世”时期,你可以看到的情景有(

①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

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

③市民在长安的瓦子里从事娱乐活动

④筒车在不分昼夜地灌溉田地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5、在我国历史上把某一领域有着杰出贡献的人物称为“圣人”。下列人物被誉为“诗圣”的是(

)A.B.C.D.

6、“唐末黄巢起义后,藩镇割据才普遍出现,部分实力雄厚的藩镇先后被封为王,所建立的封国实际上已是高度自主的王国。唐朝灭亡后,各地藩镇纷纷自立,其中地处华北地区、军力强盛的政权控制中原,形成五代……”该材料反映了(

)A.黄巢起义推翻了唐朝的统治B.五代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C.藩镇割据形成于唐朝灭亡后D.五代十国政局动荡不安战乱不断

7、宋代对科举考试进行了改革,负责科举的主考官临时差遣,年年不同,还设副主考若干人,互相监督。这一措施旨在(

)A.推行八股取士B.提高进士地位C.保证选官公平D.抑制武将权力

8、下列这些记录北宋古人的生活片段,其中描述有错误的是A.农民跨坐秧马在田间劳作B.在瓦子里看武术表演C.满心欢喜地等待中秋节的来临D.品尝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玉米;

9、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世界上最早的“货币革命”在一个偏远的四川地区开启。下列货币中能证明这一说法的是(

)A.B.C.D.

10、窑变艺术是制瓷过程中一种精神的物化过程,钧窑瓷器艺术其实也是这一追求的结果。俗语谓“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有的呈玫瑰紫色,有的呈海棠红色,犹如青天的彩霞,让人痴醉。这主要体现了古代手工业者(

)A.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B.博采众长的包容精神C.注重修养的人文精神D.天人合一的自然精神

11、史书记载12世纪的蒙古“没有逃避的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结束这一局面,建立蒙古政权的历史人物是A.铁木真B.忽必烈C.赵匡胤D.松赞干布

12、元朝统一全国后,忽必烈接受了汉族知识分子的建议,逐渐学会了更多地依赖汉人及其制度来治理国家。主要表现是(

)A.鼓励民族融合B.重用汉族官吏C.注重发展农业D.实行四等人制

13、《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和民间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这两段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主要说明了:(

)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B.苏州和湖州是我国的经济重心C.东南沿海地区农民赋税负担重D.我国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

14、词是宋代最具特色的文学体裁。“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描写了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姑娘见到陌生人的情景。这种清新自然且栩栩如生的描写出自(

)A.黄道婆B.班昭C.李清照D.武则天

15、北宋历史学家司马光的某部著作被宋神宗御批“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这部著作是(

)A.《史记》B.《汉书》C.《三国志》D.《资治通鉴》

16、《专任大将以祭东南疏》中说:“倭寇畏之如虎,闽粤仰之若神。此一臣者,信古今之奇才。”此“臣”是A.岳飞B.文天祥C.魏征D.戚继光

17、如图为明长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西起陇西B.东至东海C.形成一个军事防御体系D.是最宏大的皇家建筑群

18、印度尼西亚有个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印度有三宝石刻雕像。与这些遗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马可·波罗来华B.靖难之役C.郑和下西洋D.戚继光抗倭

19、清代大诗人吴梅村在《圆圆曲》中写道:“鼎湖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编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该诗与清军入关的哪一决定性战役有关?(

)A.山海关之战B.郾城大捷C.雅克萨之战D.台州九捷

20、下列有关元朝民族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元朝建立以前,蒙古族处于分裂状态并受到女真族的压迫B.元朝的统一局面对民族融合提供了有利条件C.回族的形成是元朝民族融合的重要事例D.元朝将人民分四等的政策带有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性质

21、“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居日久,将又成一粤省澳门矣。”这句话反映出(

)A.清政府看到外商到中国来很高兴B.清政府对外采取的是开放的政策C.清政府希望外商居住在澳门D.清政府对外商来华心存恐惧和担忧

22、清代的文学艺术取得很大的成就,小说创作大放异彩,戏剧表演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下面有关这一时期的艺术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A.《红楼梦》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B.晚年的曹雪芹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最终完成了小说《红楼梦》的创作C.清代的戏曲最有影响的是昆曲,原流行于杭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D.昆曲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后来被称为“京戏”或“京剧”

23、如下图反映了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统治台湾的历史,其中“?”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A.设置伊犁将军B.设置澎湖巡检司C.设置台湾府D.设置驻藏大臣二、综合题

24、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朝行政管理系统示意图(如图)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民之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罢丞相不设,拆中书省政要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权柄,学士鲜所参决。材料四

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如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1)根据材料一,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怎样的建议?这一建议被采纳后对儒家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

(4)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

(5)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怎样的发展趋势?

25、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历代政府均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汉朝设置西域都护,开府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统领大宛及其以东城郭诸国,兼督察乌孙、康居等游牧诸国,颁行朝廷号令;诸国有乱,得发兵征讨。——选自《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上册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出西域都护的设置有何历史意义?

(2)清朝时又设置什么机构管理整个新疆地区?材料二: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公元前,居住在这里的藏族先民就与生活在中原的汉族有着联系。以后,经过漫长的岁月,西藏高原上分散的众多部落逐渐统一,成为现在的藏族。

(3)材料中提到:“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在哪一朝代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清朝时设置了什么官职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4)列举一件唐太宗时期汉藏之间友好往来的大事。材料三:由于历史的原因,海峡两岸的亲人经历了近四十年的骨肉分离之苦,1987年台湾同胞终于被允许回祖国大陆探亲,实现了与亲人团聚的梦想。----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5)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卫温率领船队到达台湾。当时的人们把台湾称作什么?

(6)清朝为了加强管辖台湾,于1684年设置了什么管理机构?

26、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灿烂辉煌。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古代中国灿烂的科技成就”为主题整理了一份历史手抄报。【栏目一】杰出的古代工程建筑

【栏目二】伟大的发明创造它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为后来欧洲的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发现新大陆提供了条件。【栏目三】光辉的科技巨著

(1)栏目一中的图一、图二分别介绍了我国古代哪两项建筑工程?

(2)栏目二文字材料中“它”指的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