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汉川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自测提分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湖北省汉川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自测提分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湖北省汉川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自测提分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湖北省汉川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自测提分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湖北省汉川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自测提分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A.北京人遗址B.元谋人遗址C.蓝田人遗址D.山顶洞人遗址

2、下图《轩辕皇帝的传说》是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故事,其中讲述了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打败了一个“大魔头”。书中的“大魔头”是课本上的哪一个传说人物(

A.尧B.舜C.蚩尤D.大禹

3、“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这是古时的《三字经》中对夏朝的描述。世袭制的建立者是(

)A.禹B.伯益C.启D.舜

4、甲骨文采用了多种造字方法,如图中文字使用的造字方法是(

A.指事B.会意C.象形D.形声

5、某外国学者想了解中国北方原始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你可以建议他去(

)A.浙江河姆渡B.北京周口店C.陕西半坡村D.云南元谋县

6、下列言论最能体现道家思想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知彼知己,百战不殆C.顺其自然,无为而治D.法莫如显,术不欲见

7、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下列有关秦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大业B.以齐国的刀币作为标准货币C.开凿灵渠,修筑长城D.把小篆作为通用文字

8、象棋棋盘上两军之间有楚河汉界,楚河汉界与下列哪些人物有关()A.刘邦、项羽B.陈胜、吴广C.黄帝、蚩尤D.纣王、武王

9、某同学搜集到下列信息:汉高祖下令解甲归田、汉文帝和汉景帝鼓励农桑、汉武帝平抑物价。据此可知,该同学研究的主题是(

)A.加强中外交流B.改善民族关系C.发展国家经济D.促进文化发展

10、某同学在整理有关“汉帝国的巩固与扩大”主题材料,以下不能够入选这一主题的是(

)A.推恩令的实施B.统一铸造五铢钱C.车同轨,书同文D.盐铁专卖

11、南阳人杰地灵,许多名人作出过杰出贡献。刘秀的贡献是(

)A.匡扶汉室,建立蜀国B.积极改革,富国强兵C.建立东汉,光武中兴D.辅佐吴国,春秋争霸

12、下列不属于大泽乡起义的史实是(

)A.爆发于公元前209年B.领导人是陈胜吴广C.起义推翻了秦的统治D.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13、成语故事是我们了解古代历史的一种重要手段。与“以少胜多”、“草船借箭”、“火烧连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成语故事相关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

14、历史漫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如下图所示的漫画反映了(

①三国时司马家族在魏国做官

②西晋时司马家族(司马炎)统一了全国

③东晋时司马家族(司马睿)只能偏安一隅

④东晋时司马家族还控制了五胡生活地区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5、“由平城迁都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讲汉语,穿汉服。”材料反映的是(

)A.齐国管仲改革

B.秦国商鞅变法

C.楚国吴起改革

D.北魏孝文帝改革

16、有一位喜欢研究农业的朋友,想详细了解我国古代南北朝时期北方的农业生产技术,他可以查阅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A.《齐民要术》B.《水经注》C.《伤寒杂病论》D.《九章算术》

17、汉朝延续了四百多年,国势最为昌盛的时期出现在(

)A.汉高祖统治时期B.汉景帝统治时期C.汉武帝统治时期D.光武帝统治时期

18、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开发山林,扩大耕地B.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C.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D.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

19、下图文物反映了山顶洞人(

A.有爱美意识B.知道定居生活C.能够使用火D.开始种植

20、下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根据三国的地理位置,判断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分别是(

A.魏、蜀、吴B.魏、吴、蜀C.蜀、魏、吴D.吴、魏、蜀二、综合题

21、春秋战国时期,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与巨变之中,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材料一

某次改革在经济方面的措施包括: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3、统一度量衡。材料二

“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这是唐朝诗人胡曾的咏史诗《流沙》中的诗句。材料三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1)材料一中“改革”指的是什么?这些改革措施有什么作用?

(2)材料二中的诗句描述的是哪一历史时期?“七雄”中位于最西边的是哪一个?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诸子百家熠熠生辉"的局面叫什么?写出此时儒家和道家的代表人物。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写出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

22、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经历了初步建立、发展和巩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经历了最漫长的大分裂时期之后隋终于重新统一了中国,这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人们在研究其后的伟大的唐帝国的结构和生活的任何方面时,不能不在各个方面看到隋朝的成就,它的成就肯定是中国历史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摘自《剑桥中国隋唐史》费正清、崔瑞德主编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隋朝所取得的成就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从统一、民族关系、政治制度等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对统一民族封建国家的理解。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

(1)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什么?材料二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春秋后期……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2)是什么促进了春秋后期农业上的深耕细作?材料三

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分民于农桑,薄赋敛”。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提倡以农为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3)依据所学,列举文帝、景帝“以农为本”的措施。材料四《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4)《齐民要术》成书于哪个朝代?这部著作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什么精神?

(5)综上,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24、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影响深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就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现经济集中化…——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唐太宗常说“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重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唐太宗问魏征:“何谓明君?”魏征:“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必藉忠诚。”材料三

有天下者,汉、随、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而天下为一……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材料四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先所参决。材料五

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如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1)秦始皇最先将谁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

(2)材料二体现了唐太宗的哪些执政理念?请各举一例,说明他是如何践行这一理念的。

(3)根据上述材料,说说元朝创立了什么制度来管理辽阔的疆域?这一制度的创立有何重要作用?

(4)材料四中的帝指哪位皇帝?请指出丞相这一官职设立和废除的朝代。

(5)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立标志着什么?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①”。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日:“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後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讎②”,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③。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注释】

①不为置王,毋以填之:如果不设置诸侯王,就无法镇服他们。

②讎(chóu):同“仇”。仇讎:仇敌。

③制:控制,制止。材料二:

图1(秦)半两铜钱

图2衡器八斤铜权

内蒙古赤峰、陕西临潼等地均有出土

陕西西安、咸阳、临潼等地均有出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过这场讨论后秦朝采纳谁的主张而实行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