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联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4/1D/wKhkGWXyO0OAKiErAAIUG6lnvuY818.jpg)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联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4/1D/wKhkGWXyO0OAKiErAAIUG6lnvuY8182.jpg)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联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4/1D/wKhkGWXyO0OAKiErAAIUG6lnvuY8183.jpg)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联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4/1D/wKhkGWXyO0OAKiErAAIUG6lnvuY8184.jpg)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联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4/1D/wKhkGWXyO0OAKiErAAIUG6lnvuY81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联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力拔山兮气盖世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联读
一、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朗读诗歌,了解新诗的文体特点
2.思维发展与提升:发挥想象,把握诗歌意象内涵,体会诗歌意境
3.审美鉴赏与创造:对比阅读,理解两首诗歌赞扬的“力"之不同
4.文化传承与发展:感悟诗人情思,理解诗歌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发挥想象,把握诗歌意象内涵,体会诗歌意境
2.难点:对比阅读,理解两首诗颂扬的力之不同
三、教学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跟随词人毛泽东,立足橘子洲头,直面湘江流水,观赏了一幅壮丽的湘江秋景图,感受了一腔赤诚豪情。今天,我们将跟随两位诗人的笔触,去往更特别的地方,领略更不同的风景,感受更加独特的情感。接下来,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堂—《力拔山兮气盖世——、》
(二)教学过程
1.预习检测:
a.这两首诗歌的体裁?
师:新诗:
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
特点:
①形式自由,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
②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
③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
④情感表达更为直接、强烈
b.《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号”应该怎么读?
师:号hào号召;号令立在地球边上发号施令(严肃刻板)
háo大声呼叫立在地球边上激情呐喊(自由纵情)
c.《峨日朵雪峰之侧》的“峨日朵"是什么意思?
师:“峨日朵雪峰”是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内,是祁连山脉的一座无名山,靠近祁连县峨堡镇,山顶终年积雪。“峨日朵"当地的人对峨堡的口语化表达。作者借“峨日朵”来称呼峨堡镇附近的这座山峰。
2.初读,解题
a.齐读两首诗歌,联系诗歌内容,思考,题目省略了什么信息?
师:谁在地球边上放号?谁在雪峰之侧?隐藏了“我"。
(我是作者吗?)不是,“我”是抒情主人公,是融汇着作家的经历、思想、情趣、理想等个性特征与美学思想的主人公形象。
“我"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我”处于峨日朵雪峰之侧。
b.汉语大词典中对“边"解释是“物体的四侧、边缘”,对“侧"的解释是“旁边”,都有“旁边、边缘"的意思,它们的表达效果是否一致?
师:《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我”立在地球边上,能与地球并列而立意味着我和地球的位置关系是分开的,并且“我"和地球的地位是平等的。“我”是一个巨人,和大自然有着同样伟岸的精神,和宇宙星球有平等的视角,突出了“我"的高大。
《峨日朵雪峰之侧》:“我”处于峨日朵雪峰之侧,是峨日朵雪峰的征服者。雪峰跟“我"的地位并不平等,且雪峰之侧是“我”仅能征服的地方,雪峰远比“我"强大,突出雪峰的难以攀登。
3.再读,知意
a.立足不同,所视亦不同。两首诗的抒情主人公,一个立足地球边上,一个立足雪峰之侧,分别看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小组合作)
师:《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白云:“无数”写出云之多,“怒涌"写出了云的翻涌不断,赋予白云排山倒海的力量感。
北冰洋:好一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壮丽
太平洋:“无限”写出了太平洋的广阔无边,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太平洋的巨大力量。
洪涛:“滚滚"写出了浪涛的源源不断与声势宏大。
宏伟壮丽,气势磅礴——自然之力
《峨日朵雪峰之侧》
太阳:彷徨许久——“朝向”二字告诉我们,太阳的位置在峨日朵雪峰峰巅之下,“彷徨许久"无法到达,写出了峨日朵雪峰之高。
山海:引力无穷——“山海”证明山多,“跃入"山海又告诉我们,群山是低于“我”所处的位置的,写出了峨日朵雪峰之高。
石砾:不时滑坡——写出了山之险
深渊:棕色——“棕色"是土地的颜色,意味着峨日朵雪峰的植被稀少,且“我”所处地位置十分陡峭。
岩壁:锈蚀的——写出了岩壁的人迹罕至,肃杀可怖。
雄浑苍劲,凝重壮美——自然之力
b.“我"们看到的都是客观存在吗?结合诗人生平事迹以及诗歌创作背景,思考诗人描绘这些景物的目的。
师:诗人生平: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四川乐山人,诗人,学者,历史学家。1914年留学日本,1921年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成立创造社;1923年毕业回国后,编辑《创造周报》《洪水》,提出“革命文学”主张;1928年起旅居日本,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后秘密回国。
郭沫若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浪漫主义天才诗人,代表作有《女神》、《星空》等。1921年,他的第一部诗集《女神》喊出了时代的真声音,震醒了一代青年,释放了被压抑的社会心绪,满足了时代的精神需求,而且从思想艺术上现实出一种崭新的面貌,为新诗地位的确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创作背景:
1919年十月革命、五四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冲击。正在日本福冈大学九州医学部留学的郭沫若也感受到了这种冲击。
“我那时不知从何时起又和美国的惠特曼的《草叶集》,德国的华格纳的格局接近了,两人也都是有些泛神论的色彩的,而尤其是惠特曼的那种把一切的旧套摆脱干净的诗风和五四时代的狂飙突进的精神十分合拍,我是彻底地为他那雄浑的豪放的宏朗的调子所动荡了。在他的影响之下,应着白华的鞭策,我便做出了《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地球,我的母亲》、《匪徒颂》、《凤凰涅槃》、《天狗》、《心灯》、《炉中煤》、《巨炮之教训》等那些男性的粗暴的诗来。"
——郭沫若《我的作诗经过》
狂飙突进运动:
发生在1760年代晚期到1780年代早期德国的一次文学解放运动,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第一次高潮,是文艺形式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时的阶段。其名称来源于剧作家克林格的戏剧“狂飙突进”,但其中心代表人物是歌德和席勒。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其典型代表作品,表达的是人类内心感情的冲突和奋进精神。狂飙突进时期的作家受到当时启蒙运动的影响,特别是受到了卢梭哲学思想的影响,他们歌颂"天才",主张"自由"、"个性解放",提出了"返回自然"的口号。
师:诗中描绘的滚滚洪涛的景象,正是“五·四"运动巨大声势的象征,也是世界潮流的大工业生产规模的具体象征。“五·四”运动对于中国,正如滚滚而来的洪涛一般,它正以巨大的破坏力,冲决一切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思想罗网,同时以伟大的创造力建树崭新的科学与民主的现代文明。“五·四"运动所展示的中国未来,是光辉灿烂的图景。从第二个更宏观的思想层次说,世界潮流的大工业生产,也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日本,冲向中国,并且势将蔓延到全球各个角落,这是历史前进的不可阻挡之势。
诗中所描绘的全部力的形象,同样可以看作是新兴生产力战胜落后生产力的强起奋进图。比如诗人在同年写的《笔立山头展望》一诗中曾以极大的热情歌颂这种新兴的生产力:“一枝枝的烟筒都开着了朵黑色的牡丹呀!哦哦,二十世纪的名花!近代文明的严母呀!”
《峨日朵雪峰之侧》:
作者生平:
昌耀,原名王昌耀,湖南桃源人。1950年参军,1951年春赴朝鲜作战,期间曾两度回国参加文化培训;1953年“停战协定"。签订前十余日,身负重伤,从此永远离开了部队;1955年赴青海参加大西北开发;1957年因一首短诗被定为右派,遭受了二十余年的坎坷与磨难;1979年,重返文坛,任青海省作协副主席、荣誉主席,专业作家。
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昌耀抒情诗集》、《一个挑战的旅行者步行在上帝的沙盘》、《昌耀的诗》等。他被人誉为“他那一辈人中唯一可以被称作诗人的人”“最信赖的诗人"“中国当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当代诗歌史上的一个传奇"
创作背景:
1957年,中共中央在全国开展了一场群众性反右斗争,这运动后来被扩大化,一大批知识分子和民主党派人士被错划分为右派,遭到不同程度的迫害。这首诗写于1962年8月,作者因为被打成右派,在青海省八宝农场接受劳动改造。
师:“我”眼前的不仅仅是难以征服的峨日朵雪峰,更是峨日朵雪峰所代表的生活的困境、精神的困境和生命的困境。作者通过描绘峨日朵雪峰的高、险来表现自己“囚徒"生活的困苦、艰难。
c.怎么理解“我”的放号?
师:运用反复、排比的手法,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力的歌颂和赞美。
诗人从多角度描绘了力的内涵,强调色彩,突出形态,体现其神韵,反映其节奏,多层面感受力和美,是对力的个性化表达。
d.如何理解《峨日朵雪峰之侧》最后一节?
师:雄鹰和雪豹在悬崖峭壁间自由穿行,希望与他们为伍,代表着作者面对生活困境是想要达成的理想状态。但是并不成功。“我"真正的同类实际是“蜘蛛”,“我"和蜘蛛同样渺小,“岩壁”与蜘蛛的对比,就像“峨日朵雪峰"与“我”的对比,生活的困境与作者的对比。“默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快慰"实际就是面对困境时,个体展现出来的谦卑与拼搏精神,是生命的力量与坚毅。
——这是一种象征的手法:
师:
象征:用具体事物表现某些抽象意义
3.比读,知异
a.自由朗读两首诗歌,结合老师刚刚所讲,说一说这两首诗歌的异同?
同:
表现手法:都用了象征的手法。《立》,滚滚洪涛的景象,正是“五·四”运动巨大声势的象征,也是世界潮流的大工业生产规模的具体象征。《峨》,“雄鹰"“雪豹”是作者理想中的精神、意志和心灵的象征,代表着一种真正强大、雄壮和坚韧;“蜘蛛"则象征着渺小却坚韧的生命,是作者现实状态的写照。
异:抒情方式不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直抒胸臆,运用了四组“啊啊”,六个“哟"表达诗人热烈奔放、雄壮豪迈的情感,抒写对“力”的赞叹,增强艺术感染力;《峨日朵雪峰之侧》通过写景叙事,间接抒情。诗人为我们塑造了众多审美意象,有太阳、巨石、岩壁和蜘蛛等,通过意象之间的的变化与相互作用,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及对生命力的赞颂。
表现手法: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1.排比。增强气势,长于抒情。
2.反复。““力呦!力哟!"反复手法,直抒胸臆,抒发对”力“的赞叹。
3.句式自由,节奏鲜明。句式长短交错,随着情感变化而变化,具有极为鲜明、强烈的节奏感。
4.叹号的使用。
5.想象
《峨日朵雪峰之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主持人聘合同(2篇)
- 2025年九年级语文教学年终总结(2篇)
- 2025年云南省鲜花订购合同(三篇)
- 2025年二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心得体会模版(3篇)
- 书店装修小型合同样本
- 医疗设施土方清运合同
- 清真寺装修合同样本
- 金华日式屋顶花园施工方案
- 度假别墅装修合同协议
- 医疗药品冷链运输协议
- 自动化设备项目评估报告模板范文
- 新课程关键词
- 消防设施操作员报名承诺书
- 东华医院麻醉科QoR-40随访表
- DB5106∕T 16-2021 机插水稻育秧基质制备技术规程
- 常用钢材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
- CPIM BSCM__v3_0_VC(课堂PPT)
- 雀巢面试的开放性问题
- 会议审批表模板
- 空调线路安装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 中药饮片车间的GMP改造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