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智能网的校园短号业务的模拟实现_第1页
基于移动智能网的校园短号业务的模拟实现_第2页
基于移动智能网的校园短号业务的模拟实现_第3页
基于移动智能网的校园短号业务的模拟实现_第4页
基于移动智能网的校园短号业务的模拟实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1-摘要随着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移动通信运营商面临新的挑战,纯粹依靠网络规模和基础业务挖掘市场潜力已丧失了竞争优势。电信运营商在传统语音业务趋于饱和的情况下也渴望通过新业务来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创造更高的利润成为运营商普遍关注的课题。本文通过对移动智能网系统、虚拟移动专网以及当今通信市场的分析,提出了一项可以成为通信运营商利润增长点的新业务——基于移动智能网的校园短号业务。基于移动智能网的校园短号业务可以提高运营商应对当前全业务市场的竞争力,帮助运营商积极抢占校园市场,增强客户粘性。该业务的商用将为VPMN集团用户提供点对点通话功能,同一网络用户相互通话,不需在号码前加任何前缀,只需直接输入对方短号即可。这项业务极大的方便了集团用户拨打网内号码,为增加集团客户增值业务收入,加大VPMN业务对集团客户的捆绑力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另一方面,校园短号业务是根据呼叫控制和计费处理相分离的设计思想,通过将计费处理模块从智能平台迁移至BOSS平台的方法,充分利用交换智能网和BOSS系统两大平台的优势,使系统业务处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系统资源占用情况大幅度缩减。因此,基于移动智能网的校园短号业务将成为通信运营商新的利润增长点,并为其提升自身竞争力做出一定的贡献。本文给出了这一业务的具体实现方法,并进行了仿真和分析。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目录第一章智能网 -1-1.1智能网的概念和基本思想 -1-1.2智能网技术的发展背景 -2-1.3智能网的概念模型 -4-1.4智能网技术的物理模型 -6-1.5智能网与现有通信网的关系 -9-1.6智能网的发展目标 -10-第二章移动智能网 -11-2.1移动智能网的产生 -11-2.2移动智能网概况 -11-2.3移动网与智能网的互联 -12-2.4移动智能网的特点与目标 -12-2.5基于移动智能网的业务介绍 -13-2.6CAMEL技术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16-2.6.1概述 -16-2.6.2CAMEL2网络结构 -16-2.6.3GPRS移动智能网——CAMEL3 -19-2.6.4CAMEL协议 -22-2.6.5CAMEL业务举例 -22-2.7本章小结 -23-第三章VPMN移动用户智能网络简介 -25-3.1概述 -25-3.2VPN的提出 -25-3.3VPN的起源 -26-3.4VPN的概念 -27-3.5VPN的优点 -27-3.6VPN的分类 -28-3.7VPN的关键技术 -29-第四章虚拟专用移动网(VPMN)的设计与实现 -30-4.1VPMN概述 -30-4.2VPMN的概念 -30-4.3VPMN业务的分类 -31-4.5VPMN的开发环境介绍 -31-4.5.1SCE简介 -31-4.5.2智能网的API-SIB(serviceIndependentBlock) -32-4.5.3SCE中用到的两种变量 -33-4.6VPMN的组网设计 -33-4.7硬件和系统平台设计简介 -35-4.8基于移动智能网的VPMN管理 -36-4.9VPMN业务特征 -37-第五章基于VPMN的校园短号业务的设计与实现 -38-5.1市场分析 -38-5.2概述 -38-5.2.1短号集群网短号对原来号码的影响 -39-5.2.2资费标准 -39-5.2.3开通对象 -39-5.2.4短号集群网提醒事项 -39-5.2.5组网条件、拨打方式及短号号码构成 -39-5.3校园短号的软件实现 -40-5.3.1校园短号运行的平台 -40-5.3.2VPMN系统的数据库 -40-5.4短号互拨业务实现方法 -40-5.5短号的编制 -40-5.6呼叫流程控制 -41-5.7长短号查找的模拟实现 -43-5.7.1模拟环境介绍 -43-5.7.2设计思路 -43-5.7.3设计流程图 -45-5.7.4程序设计 -46-5.8展望 -47-参考文献 -1-致谢 -1-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第一章智能网1.1智能网的概念和基本思想在电信网逐渐向数字化、智能化、综合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演进中,用户对新业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传统的业务与底层交换设备的软件功能模块直接相关,因而在开发周期、业务范围、成本、可靠性等方面限制了新业务的开发。在这种情况下,智能业务从一开始产生就注定了它在今后的必将迅速发展。智能业务的广泛使用伴随着增值业务的突飞猛进发展。很多情况下,增值业务和智能业务相结合,实现除了基本业务之外的各种增值业务,开拓了对用户的服务层面,更加多样化的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方便地为用户服务。近几年来,第三代通信的发展中,智能业务就是其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智能网(IN:IntelligentNetwork)是在原有通信网的基础上设置的一个叠加网络,是快速、方便、经济、灵活、有效地生成和实现各种新业务的体系结构。其目标是为现在、未来的所有通信网络服务,包括电话网(PSTN)、综合业务数字网(IDSN)、移动通信网(GSM,CDMA,3G等)、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因特网(Internet)等等,不断为各种网络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新业务。智能网的基本思想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业务控制功能与底层呼叫交换功能相分离。为了突破新业务受底层呼叫交换功能的限制,在功能结构上把业务的实现分为层次性结构,业务逻辑控制与呼叫交换分离,底层交换设备作为通用的呼叫交换和接续平台不再与具体的业务相关。(2)业务生成环境与业务执行环境相分离。将具体的业务分解成可重用的软件功能单元模块,具有独立性和通用性,进行组合链接后可生成业务逻辑而构成新业务。新业务在业务生成环境中设计完成后,加载到业务执行环境中运行。(3)业务逻辑和业务数据的集中处理。业务逻辑集中在业务控制点上进行控制,所有的业务数据存储到业务数据点上进行集中管理和维护。智能网利用集中的业务逻辑和数据库对业务进行集中控制,为整个的网络提供可配置的业务。概括起来将就是将传统交换机的交换功能和业务控制功能相分离,在交换网上设置一些新的功能部件,原有交换机仅完成基本的接续功能,所有新业务的提供和控制都由这些功能部件协同原有交换机共同完成。智能网的“智能”主要表现在业务体系结构的开放性和业务控制的灵活性上。智能网构筑了集中的快速、灵活地提供新业务的平台,从根本上改变了电信网提供业务的方式。事物总是矛盾的,一方面智能网技术将原来分散的业务控制进行集中处理带来了新业务实现的便利性,另一方面这种业务控制的高度集中也将分散的处理负荷高度集中,带来了业务控制点上的高负荷性。对智能网的业务流量控制和过负荷控制也变得更加重要。1.2智能网技术的发展背景在智能网出现以前,所有的电信业务都由交换机直接提供。当运营商准备增加一种新业务,网络中所有交换机都需要增加相应软件模块,有时还要增加硬件。由于交换机数量十分庞大,而且型号各异,交换机的原理、结构、设计方法和软件都各不相同。因此,这种业务提供方式的费用高、周期长、可靠性差。为了克服上述问题,人们试图寻求一种新的方法,希望交换机只完成最基本的接续功能,而新业务则由另一套网络来完成,无需修改交换机中的软件,这便是智能网思想的萌芽。1984年,美国的Bellcore在其工IN/1建议中正式提出了“智能网”一词,并提出了智能业务与基本业务控制相分离的概念,此后,Bellcore制订了关于智能网的一系列计划,使得智能网思想逐渐成熟川。1992年3月,CCITT(现国际电联ITU-T)发布了关于智能网的第一套建议INCS-1(能力集1)。INCS-1提出了智能网概念模型,列出了38种IN业务属性,并定义了25种新业务,它标志着智能网技术的正式形成。1997年ITU-T又推出了创CS-2标准,该标准主要研究智能网的网间互连以及网间业务。1999年的取CS-3标准主要研究智能网与Internet的互通以及对移动网络的支持。2001年推出的INCS-4则侧重于智能网与B_ISDN的互通以及对IMTZ000的支持。按照过去传统的技术和软件编程方法,一个新的业务从定义到最后可以上网使用,周期一般要1.5到5年,智能网的目标是将这个周期减少到最多6个月。可以想象,由此带给电信部门和用户的巨大的经济利益和方便。新业务的开发周期缩短,意味着大大缩减开发投资;业务提前向用户开放,又会及早地收回大量资金,提高网络的利用率,增强网络的智能性,这就是智能网能够迅速发展的源动力。智能网技术诞生之后得到了迅速的应用,首先应用PSTN/ISDN网络,称为固定智能网。目前中国国内固定智能网遵循ITU-TCS-1INAP规范,可以实现记账卡呼叫(ACC)、被叫集中付费(FPH)、虚拟专用网(VPN)、通用个人通信(UPT)、广域交换(WAC)、电话投票(VOT)、大众呼叫(MAS)七类标准的智能业务和电话广告(AD),号码携带(NP)等新业务。在移动/无线领域,智能网的引人是近年来的一大技术热点。GSM移动通信网上的智能网称为移动智能网,国内的移动智能网遵循欧洲电信标准委员会ETSI制订的CAMEL2标准(符合ITU-TCS-l),能够提供预付费(PPS),移动虚拟专用网(VPMN),无线广告(WAD),被叫集中付费(FPH),分时分区(CTD),亲情卡(FCS),亲情号码(FNS)等业务。此外,移动智能网还与短消息系统实现了互通,实现预付费短消息业务。目前移动智能业务发展迅速,以中国移动为代表,其“神州行”预付费用户以占全体移动用户的近l/4。CDMA无线通信网上的智能网称为无线智能网。无线智能网也可以实现与移动智能网类似的业务,所不同的是无线智能网遵循北美TIA/EIA的WIN规范。目前联通新时空正在建设世界上最大的CDMA网络,而与之配套的无线智能网的建设也在同步进行。与上述建立在单个通信网络上的智能网不同,综合智能网指的是建立在PSTN、ISDN、GSM、CDMA等多个网络上的综合智能平台。综合智能网可以提供诸如统一账号、综合VPN、银行充值和银行卡等综合智能业务,不但可以为用户提供方便,还可以极大的降低建设和运营的成本。随着国内各运营商向多业务综合运营商的迈进,综合智能网必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1.3智能网的概念模型智能网具有统一的参考模型,即智能网概念模型INCM(IntelligentNetworkConceptualModel)。INCM由ITU-T在Q-200系列建议中提出,是设计和描述智能网体系结构的一种综合的、规范的通用框架,简化了业务模型的复杂性。INCM运用了层次化、结构化及面向对象等原理和技术,从业务的定义、业务逻辑的生成、业务在不同功能实体/物理实体的实现以及功能实体/物理实体之间的通信等四个不同的方面对智能网进行抽象,将智能网用一个四层平面模型来表示,每个层面代表了的不同的网络能力。在INCM中将智能网从上至下依次分为一一业务平面、总功能平面、分布功能平面和物理平面,如图1-1所示。(1)业务平面SP(ServicePlane):完全是从用户的角度描述智能网所提供的业务及其各种属性。在此平面中对业务和业务特征进行定义,而与业务的实现无关。每种业务由一个或多个业务特征SF(ServiceFeature)构成。(2)总功能平面GFP(GlobalFunctionalPlane):基于业务设计和开发的角度将智能网看作一个整体,定义业务的可重用软件功能模块(即业务独立构件SIB)来标识网络的基本能力,然后描述如何将这些模块组合在一起实现业务平面中所确定的业务和业务性。此平面上呈现出智能网平台的开放性。(3)分布功能平面DFP(DistributedFunctionalPlane):基于业务在IN中不同功能实体中的实现对为实现业务而承担不同任务的功能实体进行了定义的总功能平面总功能平面业务平面业务一SF1SF2业务二SF3SF4SF5BCPSIB1SIB43SIB22SIB5SIB3SIB6起始点返回点分布功能平面FE2FE1FE3IFIFIF物理平面物理实体1FE1FE2物理实体2FE3FE4INAPSF:业务特征SBI:业务无关块BCP:基本呼叫处理FE:智能实体IF:信息流INAP:智能网应用协议图1-1智能网的概念模型和划分,并对这些功能实体所要完成功能的模型和相互之间传递的信息流进行了定义。(4)物理平面PHF(PhysicalPlane):基于IN中具体的物理实体,面向智能网应用的系统集成商对功能实体和物理实体的映射关系进行了定义,并且定义了物理实体之间的接口规程和具体的通信协议。INMC充分展示出智能网的两个显著特点:业务交换与业务控制相分离和业务生成独立于业务运行环境。其中业务交换与业务控制分离改变了由交换系统提供附加增值业务的传统方式,使得交换系统只负责交换和业务接入功能,不再为新业务的引入做任何改动,从而实现了业务由智能网集中提供。业务生成独立于智能网的业务运行环境使得业务的提供不依赖于智能网系统供应商,因而开放的业务平台为业务的快速提供奠定了基础。1.4智能网技术的物理模型SCEPSCEPSMPSMAPSCPSDPSSPIP图1-2智能网的基本体系结构(部分)这是一个提供各种市场需求的新业务的平台,这个平台主要由集中的业务控制点SCP、业务交换点SSP、智能外设IP和业务数据库SDP组成,还包括业务管理点SMP和业务创建环境点SCEP。SCEP(业务创建环境点):它负责创建新的业务,并负责对创建的业务进行测试。简单地讲就是智能业务的开发环境。业务创建环境SCE是根据客户的需求生成新的业务逻辑。SCE为业务设计者提供了友好的图形编辑界面。客户利用各种标准图元设计出新业务的业务逻辑,并为之定义好相应的数据。业务设计好后,需要首先通过严格的验证和模拟测试,以保证其不会给电信网己有业务造成不良影响。此后,SCP将新生成业务的业务逻辑传送给SMS,再由SMS加载到SCP上运行。SMP(业务管理点):它负责智能网业务和智能网设备的日常的维护管理。在一个典型的智能网体系结构中,一项新业务由业务创建环境(SCE)生成,经过验证后由业务管理点(SMP)提交给业务控制点(SCP)。业务在SCP内执行,业务的一次执行由SCP与SSP(业务交换点)共同协作完成。智能外设(IP)提供智能网业务所需的专用资源。在业务执行的过程中,SCP控制正向用户播放录音通知和收集拨号数据等。此外,智能网体系结构中还包含业务管理接入点(SMAP),向用户提供接入到业务管理点,对智能网业务及节点进行管理的接口。SMAP(业务管理接入点):它负责为操作员提供一种接入到业务管理点对业务和网络进行管理的能力。SSP(业务交换点):主要负责呼叫控制和业务交换,是智能呼叫必须经过的设备,在一般情况下SSP既可以作为一个普通交换机处理普通呼叫,也作为SSP承载智能业务。SSP是连接现有电信业务网络与智能网的连接点,提供介入智能网功能。SSP检出由其他交换机发来的智能业务请求,并与SCP通信;对SCP的请示做出响应,允许SCP中的业务逻辑影响呼叫处理。从功能上讲,一个业务交换点应包括呼叫控制功能(CCF,CallControlFunction)和业务交换功能(SSF,ServiceSwitchingFunction)。在不采用独立的IP(智能外设)的情况下,SSP还应包括部分的专用资源功能(SRF)。呼叫处理功能接受客户呼叫,完成呼叫建立和呼叫保持等基本接续功能。业务交换功能接收和识别智能业务呼叫,并向业务控制点报告,同时接受业务控制点发来的控制命令。业务交换点一般以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为基础,再配以必要的软硬件以及No.7公共信道信令网接口。SCP(业务控制点):是智能网的核心部分。负责处理业务逻辑和提供智能业务的数据。SCP的主要功能是接收SSP送来的查询信息并查询数据库,进行各种译码,SCP根据SSP上报来的呼叫事件启动不同的业务逻辑,根据业务逻辑向相应的SSP发出呼叫控制命令,从而实现各种智能呼叫。智能网提供的所有业务的控制功能都集中在SCP中,SCP与SSP之间按照智能网的标准接口协议进行通信。SCP从功能上讲包括业务控制功能(SCF,ServiceControlFunction)和业务数据功能(SDF,ServiceDataFunction)。SCP一般由小型机、高性能微机和大型实时高速数据库组成,要求SCP具有高度的可靠性,每年的服务中断时间不得超过3分钟。因此,在智能网系统中SCP的配置至少是双备份的。IP(智能外设):用于向用户提供录音通知,并在呼叫过程中收集用户的信息。智能外设正是协助完成智能业务的特殊资源。通常具有各种语音功能,如语音合成,播放录音通知,接收双音多频拨号,进行语音识别等。正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物理设备,也可以作为SSP的一部分,他接受SCP的控制,SCP业务逻辑所指定的操作。若在网络中集中设立IP,其功能为其它交换机共享,可以节省经济投资,同时有利于语音资源的统一管理,便于放音内容经常变化的业务的开展。SDP(业务数据管理点):用户提供业务需要使用的数据,提供数据库功能(业务数据功能SDF),接受其他设备的数据操作请求,执行操作并回送结果。在网上的实际应用中,SDP与SCP通常合设在一起。智能网业务处理方式相对传统的业务处理有很大的差异。对于移动通信来说,传统的GSM网络补充业务的处理与呼叫处理结合在一起,由移动交换中心MSC控制完成,业务流程不可改变.网络运营者为了提供新的补充业务,必须在全网范围内统一升级移动网络相关节点的软件版本,甚至包括计费中心的软件。版本升级稳定性差、风险大、费用高,直接影响网络运行。在智能网中,业务处理和呼叫处理是分开的,网络功能模块化划分,每个交换节点只完成基本呼叫处理,业务逻辑控制由SCP完成。新业务的生成由业务生成环境SCE完成。业务管理点SM负责业务管理和新业务的提交。在这些物理节点中SCP、SSP、SMP、SCEP、SMAP都是必备的。SDP可以和SCP联合设置在一起,IP可以和SSP设置在一起。因此智能网不仅要建设必备智能网必备的物理实体,还应该建设能有利于开放智能业务的物理实体。此外,从图1-2中看出智能网体系与普通的话音平台是不一样的。它除了能提供集中的业务控制和数据库以外,进一步提供了业务交换系统(SSP),完成业务交换的功能。并且还提供了集中的业务管理系统和业务生成环境,可以管理业务,而且可以生成新的业务。因此智能网不仅今天能向用户提供诸多的业务而且着眼于今后也能方便、快速、经济地向用户提供新的业务。1.5智能网与现有通信网的关系智能网是建立在所有通信网之上的一种体系结构概念,它是叠加在这些通信网基础之上的一种网络,可以为各种通信网提供增值业务。智能网既可为现有的电话网(PSTN)、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移动通信网(包括GSM、CDMA网等)提供服务,也可为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因特网(Internet)提供服务。一般地,将叠加在PSTN/ISDN网上的智能网系统称为固定智能网,叠加在移动通信网基础之上的智能网系统则称为移动智能网,叠加在B-ISDN宽带网上的智能网系统则称为宽带智能网。为了在传输网中实现智能业务,要求对传输网中部分交换设备进行改造,使其能检测到智能呼叫,并上报智能网系统,由智能网控制传输网络完成智能呼叫的接续和传输。由于传输网类型的不同,对传输网中交换机的改造方法和难易程度都有所不同,智能网系统应针对传输网络的特性分别加以设计。1.6智能网的发展目标对终端移动性的支持使智能网技术走出固定网的范围和移动网络紧密结合,智能网的思想融入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体系结构。以PSTN为代表的传统电路交换网与IP网的融合己成为技术主流,而智能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基于CORBA的分布计算技术的结合,以及智能网与Internet的互联互通成为网络融合的关键,IETF于1997年7月成立的PINT工作组专门对智能网与IP网互联的体系结构、业务和通信协议提出了具体的方案。此外,由众多电信运营商、电信和计算机设备制造商发起的一些研究组织(如TINA,PARLAY,AJIN等)也在研究未来基于分布处理技术的统一网络结构体系中考虑智能网技术的演进。智能网的另一个发展方向是基于移动代理技术的分布式智能网(如MASIF)。智能网体系结构在演进过程中充分利用成熟的信息处理技术,如面向对象技术和开放的分布式处理环境,逐步扩展到数据通信、移动通信和宽带通信领域,与电信管理网、电信信息网络体系结构相融合,形成一种更为灵活、适应未来发展的通信系统。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第二章移动智能网2.1移动智能网的产生近几年来,我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非常迅猛,基本的电信服务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移动用户对电信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移动网能迅速做出反应,寻找业务发展新的增长点,提供多样性、层次化的服务。在这种情况下,移动智能网应运而生。2.2移动智能网概况移动智能网技术是基于智能网技术产生的,是智能网技术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应用。它一方面继承了智能网的基本原理、分层体系结构等关键技术,另一方面适应移动性的要求,结合不同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开发出具有各自特色的体系结构和协议标准,成为智能网技术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移动智能网,是在现有移动通信网络中引入新的功能实体如:业务控制点SCP、业务管理点SMP、智能外设IP、业务生成环境SCEP等,将交换与业务分离开来使交换机仅完成与呼叫相关的最基本的接续功能,而所有与新业务形成密切相关的业务逻辑控制部分均由这些新的功能实体来实现。可见移动智能网是在原有的移动网技术上设置一层业务生成和控制网络,并通过对原来移动交换中心的改造使智能网和移动网相融合达到快速、方便、经济、灵活、有效的生成和实现各种新业务的目的。移动网的标准与传统智能网的标准侧重点不同,传统智能网的标准主要为固定网用户提供增值业务,而移动网络的目标是无论用户在什么位置,是否处于移动当中,均要为最终用户提供电信业务。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而智能化、个人化、宽带化是整个通信发展的方向,移动网与智能网最终应趋于融合。而第三代数字移动通信网网络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智能网和移动网的综合。在移动智能网上运营商可以提供多种增值业务,例如分区分时计费业务、个人优惠业务先进的选路业务,屏蔽业务(入呼叫,出呼叫),使用限制DECT接入移动网等等目前看来可能应用较广泛的有预付费业务、移动号码可携带性业务(UAN)、移动VPN业务、可视广告业务(WAD)、被叫集中付费业务FPH、位置信息查询业务以及GPRS可以提供的数据业务等。亲情号码业务、固定预付费IP电话业务也属于基于智能平台开发的业务。在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国外许多电信厂商和标准化组织都纷纷推出了移动网与智能网互连的标准或方案,其中ETSI(EuropeanTelecommunicationsStandardInstitute,欧洲电信标准学会)提出的CAMEL(CustomizedApplicationforMobileNetworkEnhancedLogic,移动网络增强定制业务逻辑)方案是GSM移动智能网领域的主流,我国的GSM移动智能网建设也是基于国际通用的CAMEL2标准进行的。对应于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中CDMA和GSM的网络体系结构的移动网络的智能网功能模块分别是无线智能网WIN(wirelessIntelligentNetwork)和移动智能网-移动网增强逻辑的客户化应用CAMEL(CustomizedApplicationforMobileNetworkEnhancedLogic)。这两种规范由不同的国际标准组织制定,而且发展的阶段也不尽相同但都取得一定的发展,在实际的移动网络架构中有不同规模的应用。2.3移动网与智能网的互联智能网的SCF、SDF等组成客户化业务执行环境CSE,负责业务逻辑的执行。MSC/SSP为处理呼叫的交换平台,它是从现有的移动通信交换网升级而来的。在用户呼叫时,MSC/SSP先对用户进行鉴权,然后判断用户的呼叫是否满足触发智能呼叫的条件,如果满足,则把呼叫上报CSE。CSE收到上报的呼叫信息后,开始执行相应的业务逻辑,控制交换平台对呼叫的接续;在呼叫接通后,CSE继续监视并控制叫,收集呼叫信息,并且发送计费信息,直到呼叫结束。2.4移动智能网的特点与目标有效地使用信息处理技术;有效地使用网络资源;网络功能模块化;重复使用标准的网络功能来生成和实施新的业务;通过独立于业务的接口,网络功能间实现标准的通信;标准化的业务逻辑管理。上述特征也是移动智能网的目标,即依靠独立于业务的功能块、功能实体间的标准通信,有效地利用已有资源,快速、简便、灵活地生成和实现各种新业务。2.5基于移动智能网的业务介绍近几年来,移动智能网技术在国际和国内电信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迅速发展。基于移动智能网技术,各个运营商能够非常方便有效地开发出越来越多的各具特色的新业务。这些新业务不但成为各移动运营商吸引用户,提高网络运行效率,参与市场竞争的关键手段,同时也为广大移动用户带来了快捷,方便,丰富多彩的服务。下面为移动运营商基于移动智能网进行设计并进行商用的大量的智能业务。(1)预付费业务(PPS)该业务为用户提供了一种灵活、简便的使用移动网络的方式。用户开户无需身份证、无需交入网费和月租费,只需在自己的帐户上预存一定资金。在呼叫建立时,基于用户的帐户决定接受或拒绝呼叫,在呼叫过程中实时计费并修:修改用户帐户的金额。该业务支持全国漫游,并可根据需要灵活地增加新的业务属州。(2)移动虚拟专用网业务;移动虚拟专用网(MVPN,MobileVirtualPrivateNetwork)是运营商在移动通信网络上建立的逻辑专用网,即该业务为集团用户在公用固定电话网(PSTN)和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PLMN)上建立一个逻辑话路专用网,对于集团内电话用户可以享受缩位拨号和话费优惠,并具有灵活的呼叫权限控制、帐户管理和业务管理功能。它能使一群用户在这个网内进行相互联系,该业务允许虚拟专用网内的移动用户拨短号通话,获得网内呼叫优惠,实现呼叫筛选等功能,可以方便地管理内部号码,节约和控制通信费用。运营商可以通过该业务吸引集团用户,拓展业务。(3)多彩回铃音业务(CRBT)多彩回铃音业务(也称彩铃业务)是将主叫用户在呼叫过程中听到的普通回铃音替换为音乐铃声,由被叫用户申请的一种业务。可以根据不同的主叫用户分类提供不同的回铃音。提供一种基于不同主叫的差异化、个性化铃声服务。(4)主被叫付费业务该业务提供了灵活的付费方式,将800业务扩充到移动网络,并给用户提供了更灵活的付费选择。通过在被叫号码前增加不同的接入码,业务用户可以选择由主叫或被叫承担本次通话的全部或部分费用。(5)预付费亲情号码(FNS)该业务是在预付费平台上增加的新的业务功能。申请该业务的预付费用户可以设定几个经常联系的亲朋的号码为亲情号码,在用户呼叫亲情号码或接听来自亲情号码的电话时,可以享受优惠费率。(6)“蜘蛛网”业务该业务又称自助网业务、朋友网业务,借鉴了VPMN业务的部分功能和业务特点,面向小团体应用,允许3-10个移动用户组成虚拟的封闭型网络,本业务用户群定位于自由组合的个人用户。网内用户通话时,通话双方都享受优惠。“蜘蛛网”业务组网灵活,可满足个人用户组建自己个性化的虚拟朋友网络,弥补了VPMN业务面向企业级的大客户而不针对个人用户的不足。“蜘蛛网”的网内成员联系紧密,因此采用月费+通话费的资费模式,可以使用户在一定的通话范围和程度上得到话务量的释放,达到增加用户粘性的目的。(7)音信互动业务音信互动业务是一种由主叫用户通过语音或短信方式为被叫用户点播语音信息的业务,如:明星点歌、天气预报等,当点播发送时间到时,由系统(IP:IntelligentPeripheral)主动向被叫用户发起呼叫发送点播信息。该业务的资费包括通信费和信息费。(8)语音短信业务语音短信业务是指用户通过语音作为承载,发送和接收简短消息,并可以对接收的语音消息进行回复、转发等功能的业务。用户通过拨打业务接入号码,可以主动向接收方发送语音短信,系统根据接收方用户设置,向接收方用户发起文字短信,通知接收方用户呼入系统听取语音短信;或者直接发起到接收方用户的语音呼叫,向接收方用户播放发送方的语音留言,使接收方用户获取语音短信。语音短信业务基于智能网体系结构提供,涵盖SCP、SMP、IIP等实体。该业务系统完全支持运营商已有的网络环境和网络发展趋势,不需要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升级,是一项可以迅速在现网上开展的增值业务。该业务省却了输入文字短信的麻烦,极大的方便了用户对短信的使用,同时,这种业务方式不需终端川)”更换手机,使用业务只需缴纳相应的通信费用和信息费用,吸引更多用户群体的同时,大大增加了运营商的业务收入。(9)手机定位业务该业务用户通过拨打服务号码,可以查询其他手机目前所在的城市和小区号,如果结合电子地图就可以在SMAP上对该手机进行精确的定位。(10)小额支付业务小额支付业务是移动运营商与移动商务SP联合推出的有小额支付功能的移动数据业务,它是构建在移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之上的一个移动数据增值业务应用。通过它,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随意通过手机使用移动商务SP提供的业务服务,如投注彩票、购买可乐、各种IP卡、上网卡、泊车、网站购物等。2.6CAMEL技术及其在我国的应用2.6.1概述GSM移动通信网的控制和管理机制与智能网思想已十分相似,但真正实现智能业务还需要增加相应的网络实体和接口信令。ETSI集中了欧洲各运营者和设备厂商制订GSM移动智能网的标准,在1997年推出了CAMEL建议。CAMEL的全称为移动网络增强定制应用逻辑(CustomizedApplicationforMobileNetworkEnhancedLogic)。它是用来解决GSM移动通信网与智能网互连问题的。CAMEL为网络运营者提供机制以向用户提供移动智能业务,甚至在用户漫游出归属位置时,也可以向用户提供与在归属区同样的业务。2.6.2CAMEL2网络结构基于CAMEL2规范的移动智能网系统在国内已提供了很多业务,如预付费业务(PrepaidService,PPS),虚拟专用移动网(VirtualPrivateMobileNetwork,VPMN)等,下面具体介绍GSM移动智能网——CAMEL2。CAMEL2的功能结构与CAMEL1基本相似,只是在CAMEL1的功能结构基础上又增加一些实体和实体之间的接口,协议的功能也有所增强。图2-1所示为CAMEL2阶段的网络功能结构。在GSM交换网原有实体的基础上,为了实现CAMEL业务,引进了三个新的智能网实体,即gsmSCF,gsmSSF和gsmSRF。同时,原有实体的功能和通信协议也有所增强。GSM原有的实体包括归属位置寄存器HLR,拜访位置寄存器VLR,移动交换中心MSC和网关移动交换中心GMSC。HLRHLRgsmSCFGMSCMSCgsmSRFgsmSSFVLRgsmSSFMAPMAPMAPCAPCAPCAPMAP入呼叫处理询问网络拜访网络图2-1CAMEL2的网络功能结构图(l)gsm业务交换功能gsmSSFgsmSSF作为MSC/VLR与gsmSCF之间的接口,负责将MSC报告的呼叫状态信息进行转换,然后发给gsmSCF,或接受gsmSCF的指令进行格式转化,再发给MSC。(2)gsm业务控制功能gsmSCFgsmSCF是实现业务的核心,是一个动态数据库和事务处理单元。负责执行CAMEL业务逻辑,以执行特定业务,控制呼叫的接续和计费等,它是移动智能网的中心。(3)gsm特殊资源功能gsmSRF同CAMEL1的功能结构相比,CAMEL2中增加了一个功能实体gsmSRF,主要用于提供各种特定资源,例如提示语音资源和二次收号器,它与MSC,gsmSCF有接口。(4)归属位置寄存器HLRHLR通常是一个数据库,其中存放着全部归属用户的信息,如用户的有关号码(IMSI和MSISDN)及用户类别。HLR还存贮着与每个归属用户有关的动态数据信息,如用户现在所在的MSC/VLR地址(即位置信息)和分配给用户的补充业务。为了能支持CAMEL业务,HLR中增加了O-CSI,T-CSI及SS-CSI等CSI(CANIELSubscriptionInformation,用户签约信息)。(5)拜访位置寄存器VLR和移动交换中心MSCVLR为拜访位置寄存器,MSC为移动交换中心,因为二者之间的消息流量特别大,因此二者通常在一个物理实体之中。MSC/VLR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呼叫交换,并控制移动台的位置更新和越区切换过程(其中,MSC主要负责呼叫的建立(包括鉴权程序)、呼叫控制和计费等功能。VLR则主要负责贮存和更新用户数据,这些用户是漫游到该VLR所管辖区中的移动用户。为了支持CAMEL业务,VLR需能存储与CAMEL相关的用户信息,当用户漫游到某个VLR区域时,此VLR将用户的的O-CSI和SS-CSI作为部分用户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6)关口移动交换中心GMSCGMSC为关口移动交换中J心为了找到漫游中的移动用户,通常需要向HLR查询该移动用户的所有信息。因此,必须在移动通信网的人口处(即与固定网相连点)用一个关口移动交换中心来提供所有人网呼叫的查询和转接能力、为了能支持CAMEL业务,当处理需要CAMEL支持的业务时,GMSC从HLR接收O/T-CSI信息,并向gsmSSF请求指不在处理过程中,GMSC监视请求的呼叫状态并通知gsmSSF状态。CAMEL2阶段可提供如下类型的业务:(l)虚拟专用移动网;(2)先进的选路业务;(3)屏蔽业务(入呼叫,出呼叫);(4)顶付费业务;(5)使用限制(Usagelimitation);(6)基于位置的业务(Locationbasedservice)等。2.6.3GPRS移动智能网——CAMEL3随着移动通信由第二代向第三代发展以及面对用户对数据业务需求的增长,GPRS以其永远在线及高速接入互联网的优势成为运营商获取更多利润的期望。从GSM到UMTS的演进路线成为3G演进的主流路线,而GPRS是中间不可或缺的过渡阶段,并且为了适应在来移动通信中引入PS域和CS域概念,CAMEL协议也推出了第三阶段,即CMAELPhase3。CAMEL3开始支持GPRS会话及PDP(PacketDataProtocol)上下文,增加gprsSSF及其与gsmSCF的CAP接口,使CAMEL业务的应用范围扩展到数据业务。目前国内的GPRS(GeneralPocketRadioService,通用无线分组业务)网络已经建成,用户对于各类智能数据业务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GPRS移动智能网作为在GPRS网上提供智能数据业务的方式之一,已经成为业务提供商研究开发的热点.在2000年ETSI又推出了CAMEL3规范"与CAMEL2相比CAMEL3规范除了在电路部分有所改变外,它还为GPRS移动智能网的实现提供了互联互通的依据,基于CAMEL3协议,在GPRS移动智能网上可以开发出多种多样的智能数据业务。(1)GPRS移动智能网组网方案结合我国目前GPRS基础网络的构成情况,GPRS移动智能网的网络结构如图3-1所示。SCESCESXPSCPMXSCSXAPHLASXSCSGSN/gprsSSP移动智能网域图2-2GPRS移动智能网网络结构SCP:可以控制GPRS网络的业务控制点,是GPRS智能数据业务逻辑的载体和运行环境。SGSN/gprsSSP:支持gprsSSF功能的服务GPRS支持节点,提供GPRS智能业务触发,接受SCP控制等功能。CMSC:(ShortMessageServiceCenter,短消息中心):在GPRS移动智能网系统中SCP通过短消息中心实现SRF功能,提供短消息通知等功能。MMSC(MultimediaMessageServiceCenter,多媒体信息中心):MMSC通过与SCP之间的信令交互实现鉴权计费等功能。(2)CAMEL3关于GPRS互联方面的规定体系结构见图4-1HLRHLRgsmSCFSGSNgsmSCFMAPCAPMSHomeNetworkInterrogatingNetworkVisitingNetworkHome/Interrogating/VisitingNetwork图2-3分组部分CAMEL功能体系结构(l)HLR:为需要CAMEL相关支持的客户存储当前签约信息中的GPRS-CSI,HLR通过MAP与SGSN接口,传递GPRS-CSI信息。(2)SGSN:根据从HLR处收到的GPRS-CSI,SGSN向gprsSSF请求指令处理过程中,SGSN监视GPRS事件请求并将这些事件向gprsSSF报告,以便即gprsSSF对SGSN中的GPRS会话或单独的PDP上下文的执行进行控制。(3)gsmSCF:包含CAMEL业务逻辑的功能实体。通过与gprsSSF的交互实现对SGSN中的会话或PDP上下文的控制,从而执行业务。它与gprsSSF之间通过CAP对接。(4)gprsSSF:实现gsmSCF与SGSN之间交互的接口,它与SGSN之间使用内部接口。GPRS移动智能网的功能体系结构与原有基于电话呼叫的移动智能网的体系结构类似,gsmSCF是通过与gprsSSF之间的信令交互,利用业务逻辑来控制GPRS的数据传送过程。CAMEL3阶段可提供如下类型的业务:GPRS预付费业务;GPRS移动虚拟专用网业务;神州行MMS业务;GPRS上网卡;GPRS家庭监控;GPRS信息类业务;GPRS位置类业务;GPRS网上银行。2.6.4CAMEL协议CAMEL协议包括CAP和MAP,CAP全称为CAMEL应用部分(CAMELAapplicationPart),应用在两个智能网实体(gsmSSF与gsmSCF,gsmSRF与gsmSCF)之间;MAP全称为移动应用部分(MobileapplicationPart),应用在CSM实体或GSM实体与智能网实体(HLR与gsmSCF,MSC与gsmSRF,HLR与VLR,HLR与GMSC)之间。CAP是基于智能网的INAP协议,主要是基于CSI的INAP。CS1一共有29条INAP操作,CAMEL用了其中的一部分,操作的名称相同,但是其中的参数有所不同。在支持CAMEL2标准前,GSM网所用的MAP协议为MAPPhase2协议。为了实现移动网与智能网的互连,提供CAMEL业务,就需要对现有的MAP协议进行升级,升级为MAPPhase2+协议。MAPPhase2+协议是为了实现CAMEL业务而对原有的MAPPhase2协议作了一些修改,增加了HLR与gsmSCF,gsmSCF与MSC之间的接口程序,并在原有的程序中增加了涉及到CAMEL签约信息的参数等内容。2.6.5CAMEL业务举例下面举一些在国内市场上应用的典型CAMEL业务的例子。预付费业务(PPS,PrepaidService):即“神州行”业务。使用该业务的用户需要首先在自己的账户中存储一定数量的金额。预付费业务用户发出或接收呼叫过程中,系统对通话进行实时计费并实时修改用户预付的金额。通话过程中用户余额不足时,向用户播放相应的录音通知,并在规定的时间内终止呼叫。亲情卡业务(FCS,FamiliarityCardservice):是一种基于预付费用户的新业务。使用该业务的移动用户可以自己定义几个亲人或朋友的电话为亲情号码,呼叫这些电话通话时可以享受到比普通通话优惠的话费,该业务同时限制用户只能呼叫这些亲情号码,无权呼叫其它号码,但可以接听任何用户的来电。根据用户需要,亲情卡业务用户还可以升级为预付费业务用户。亲情号码业务(FNS,FamiliarityNumberservice):是在预付费业务的基础上增加的新的业务功能。该业务允许预付费用户自己定义几个经常联系的亲人或朋友的电话为亲情号码,当用户呼叫这些已设成亲情号码的电话时,可以享受到比普通通话优惠的话费。虚拟专用移动网业务(VPMN,VirtualPrivateMobileNetwork):是利用移动网的资源向某些机关、企业提供一个逻辑上的专用网,以供这些机关、企业等集团在该专用网内开放业务。用户在虚拟专用网内部可以实现真正的四位或更少位的拨号,拨打专用网内部电话可以灵活地实现计费优惠,并且可以通过网外呼叫阻截,有效控制虚拟专用网内用户的网外呼叫。同时,通过虚拟专用网内的记账卡功能,可以控制网内用户的话费支出。需说明的是,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多样化,我国CAMEL移动智能网提供的移动业务种类也日趋丰富,如IP预埋,移动300,移动子母机等最新出现的业务也取得了很好的市场应用。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CAMEL移动智能网在新业务提供方面的巨大能力。2.7本章小结本章对智能网的基本原理以及移动智能网的基本结构和演进方式进行了论述。智能网以其开放的业务体系结构与移动通信技术紧密结合形成了移动智能网,基于CAMEL2规范的移动智能网系统和基于CAMEL3规范的移动智能网系统是移动系统和智能网结合的典型系统。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第三章VPMN移动用户智能网络简介3.1概述VPN(VirtualPrivate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是指利用公共通信基础设施(通常为因特网)构建的虚拟专用或私有网络,它既是一种新型的远程网络访问技术,又是一种特殊的通信环境,它是企业、机构和组织的内联网(Intranet)在公共共享网络上的延伸和扩展。VPN技术作为一种复杂的网络安全通信技术,其集成了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和认证技术等多项技术,是一项综合性交叉科学研究课题。VPN技术基于客户需要在开放互联网络上达成安全的数据传输用以取代昂贵的长途专线通信、节省费用的需求而产生。3.2VPN的提出网络安全是多种复杂因素的集合体,所有的解决方案都依赖于不同的网络环境,概括起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定义了要实施哪些保护的安全策略和标准;其次,用来具体表述如何实施策略的操作集合;第三,实施保护时需要依托的技术集合。根据研究必须面向应用的指导思想,在制定安全方案时,必须首先了解具体的应用需求。以目前大多数企事业安全应用标准为要求,从上述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得出了一个解决方案。首先要保障企业内部网的安全性,杜绝非法入侵者窃取内部网中的数据和对网络的破坏;然后要保证企业总部内部网和分支机构内部网之间、外地出差员工与企业内部网之间通过公网传输的数据机密性、完整性和可靠性。然后通过构筑防火墙和实施强大的身份认证建立起安全的企业内部网;通过建立虚拟专用网(VPN)来保护通过非信任网络(公网)传输的企业私有数据,也就是实施信息安全防护。最后依托的技术包括:防火墙、身份认证算法、虚拟专用网技术(VPN)。3.3VPN的起源VPN技术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其产生和迅速发展基于如下原因:(l)用户需求的支持这是VPN技术诞生及发展的原动力。企业并购、发展壮大与国际化,使得其分支机构和远程移动办公人员越来越多,同时企业间的合作及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联系也日趋紧密;金融机构、政府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国际组织等业务拓展、电子化办公、网络互连、信息资源共享等需求越来越突出,以及互联网新经济模式电子商务的迅速扩张等,这些不同的用户群体都需要一种既廉价又安全且灵活的网络技术来构建不同利益集团间的专有信息网络,以求在开放互联的网络环境中安全、简单、高效的传输它们的私有数据,实现灵活可控的访问,即按需互连,受限访问,VPN正是应这种需求而产生的一种特殊广域网技术。(2)技术和标准的双重支持。计算机通信技术、Internet技术及网络安全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VPN技术可利用的相关安全组件及实现水到渠成,同时IETF、ITU-T等国际标准组织对VPN各项技术的标准化进程也进行了逐步完善。(3)软硬件厂商的支持。各大网络产品提供商争相研发和推出集成各种VPN实现技术的网络安全技术产品与设备,以求在日益激烈的网络产品市场竞争中增加话语权,取得市场优势,这无疑推动了VPN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4)网络服务商和通信运营商的支持。广大网络服务提供商和通信运营商为应对传统服务的萎缩、网络基础设施的运维费用以及设备更新升级需要的巨额成本,非常乐于利用VPN技术来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积极扩展业务范围,一方面满足客户不断出现的新需求,保持竞争力和客户忠诚度,另一方面提高网络设备的利用率,降低运维成本,增加更多的利润,进而实现其现有网络的平稳迁移和升级扩容。因此,无论从VPN技术自身的发展要求,网络设备生产商、网络软件开发商的市场需求,企业、机构、组织等客户的应用需求,还是从网络服务商、通信运营商的盈利需求来看,VPN的热门火爆都是众望所归。3.4VPN的概念虚拟专用网是企业网在因特网等公共网络上的延伸,通过私有隧道技术在公共网络上仿真一条点到点的专线,从而达到安全的数据传输目的。整个VPN网络的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并没有传统专用网所需的端到端的物理链路,而是架构在公用网络服务商所提供的网络平台(如Internet、ATM、Frame、Relay等)之上的逻辑网络,用户数据在逻辑链路中传输。虚拟专用网通过安全的数据通道将远程用户、公司分支机构、公司业务伙伴等跟公司的企业网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公司企业网。在该网中的主机将不觉察到公共网络的存在,仿佛所有的主机都处于一个网络之中。公共网络仿佛是由本网络在独占使用,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所以称之虚拟专用。3.5VPN的优点(1)降低成本通过公用网来建立VPN,就可以节省大量的通信费用。同时,VPN还可使企业不必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安装和维护WAN设备和远程访问设备,这些工作都可以由ISP负责完成。(2)容易扩展如果用户想扩大VPN的容量和覆盖范围,企业可以与新的ISP签约,建立账户;或与原有的ISP重签合约,以扩大服务范围。在远程办公室增加VPN能力也很简单,只需通过作适当的设备配置即可。(3)可随意与合作伙伴联网在没有VPN的情况下,如果用户想与合作伙伴联网,双方的信息技术部门就必须协商如何在双方之间建立租用线路或帧中继线路,而有了VPN之后,只需双方配置安全连接信息即可。当不再需要联网时,也很容易拆除连接。(4)完全控制主动权VPN使用户可以利用ISP的设施和服务,同时又完全掌握着自己网络的控制权。比方说,用户可以把拨号访问交给ISP去做,由自己负责用户的查验、访问权、网络地址、安全性和网络变化管理等重要工作。企业也可以自己组建管理VPN.3.6VPN的分类VPN的种类繁多,实现技术和实现方式多样,基于不同的侧重点,VPN有不同的提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为了更好地理解各种不同的VPN,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分类。主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1)按VPN隧道边界的位置可分为基于PE的VPN和基于CE的VPN。其中基于PE(ProviderEdge)的VPN是指隧道边界的起止点都是提供商的边界PE,即隧道由提供商边界设备PE构建;而基于CE(ClientEdge)的VPN是指隧道的起止点在用户子网的边界设备。(2)按VPN技术分类可分为基于隧道的VPN(OverlayVPN)和基于MPLS的VPN。OverlayVPN利用隧道技术,要求在帧中继、ATM或IP网上建立加密隧道,在一端将内部数据包封装在公网可寻址的IP包内,经过公网传输到达隧道另一端后,再解封恢复内部数据包。基于MPLS的VPN使用MPLS(MultiprotocolLabelSwitching)协议,在内部网跟据包中添加标签,数据的转发根据转发路径LSP(LabelSwitchedPath)进行,从而由选择和数据包转发分开,以网络到网络的方式提供专网的特性。(3)按VPN的应用模式可分为远程访问VPN(AccessVPN)、内联网VPN(Intranet)和外联网VPN(ExtranetVPN)。AccessVPN主要指单位或企业的远程流动员工利用当地工SP建立安全隧道连接,可以安全地访问单位或企业的内部网。IntranetVPN指将单位或企业及其分支机构互联起来构建VPN的应用模式。ExtranetVPN用于构建单位或企业及其合作伙伴之间的VPN,它将单位或企业的延伸至合作伙伴与用户。(4)按VPN应用模式可分为:VPDL(VirtualPrivateDialNetworks):指外出流动用户通过拨号接入ISP的服务器,拨号服务器和企业的拨号VPN之间建立安全连接的VPN应用方式。VLL(VirtualLeasedLines):指用IP网络对租用专线进行模拟,从而在两端之间形成虚拟的专线连接。VPRN(VirtualPrivateRoutedNet):是对多点专用广域路由网络的模拟,利用公共IP网络,在多个VPN成员之间建立一个虚拟的隧道网络。VPLS(VirtualprivateLANSegment):利用互联网络设施仿真出一个局域网段,连入VPN的主机或网络在逻辑上工作于同一局域网段。3.7VPN的关键技术VPN的实现主要采用四项技术:隧道技术、加解密技术、密钥管理技术、使用者与设备身份认证技术。隧道技术(Tunneling):类似于点对点技术,它在公用网络上建立一条数据通道(隧道),让数据包通过这条隧道传输。隧道是由隧道协议形成的,分为第二、三层隧道协议。加解密技术(Encryption&Decryption):这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密钥管理技术(KeyManagement):主要任务就是如何在公网上安全传输密钥而不被窃取。使用者与设备身份认证技术(Authentication):正确分辨哪些设备是与本身相关且需要相互流通,并且让非法用户无法进入系统。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第四章虚拟专用移动网(VPMN)的设计与实现4.1VPMN概述网络质量是通信企业的生命线,如何精细管理,提高网络利用率,全面增强网络综合通信能力,这是网络维护人员面临的挑战。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拓展新功能、新业务,这是有力的措施之一。由于通信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大运营商对集团客户、高价值客户的争夺也越来越激烈,需要一种针对集团客户非常有吸引力的业务,于是,适用于集团客户的虚拟移动专用网(VirtualPrivateMobileNetwork,简称VPMN)业务就应运而生了。VPMN在原有全球通基础上。增加了若干新型服务。通过它会使GSM用户只需一些更简便的操作,就能办成更多的事,享受到更完善的服务,费用管理也更加灵活合理。VPMN业务允许用户以网内呼叫、网间呼叫、专用编号、专用编号计划、缩位拨号、闭合用户群等方式,为集团用户提供灵活、方便的通信服务,还能享受一定程度的话费优惠,同时具有呼叫控制和话费控制功能,从而提高了服务质量,增加了全球通的竞争实力。4.2VPMN的概念VPMN(VirtualPrivateMobileNetwork)是移动虚拟专用网的简称,有时也被称为VPMN,它是在移动网上建立一个逻辑的专用网,通过缩位拨号、专用编号计划等方式使企业、集团用户群内紧密联系起来,并通过集团账户,与个人账户分别设立的方法加强企业对话费的管理。VPN的本质是建立在实际网络(或物理网络)基础上的一种功能性网络,是逻辑上的专用网络,它向用户提供一般专用网络所具有的功能,使用户好像在一个物理专用网络中进行通信,但本身却不是一个独立的物理网络。移动VPN是对VPN技术在公共移动网络中的扩展,利用移动公网实现VPN,可以为企业节省专网费用的同时,也能为企业用户提供移动的、安全的数据通道。MVPN就是利用移动公网实现专用网络的一种方式,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不再是端到端的物理链路,而是利用移动公网的资源实现的。VPMN业务允许VPMN用户进行网内呼叫、网外呼叫、专用编号,为移动运营商留住大客户奠定了基础。VPMN业务的实现可以为运营商和业务使用用户带来如下好处:1)采用灵活的计费方式,内部通信可免费,有效合理地控制话费。2)采用灵活的账户管理,集团账户和私人账户可分别进行管理。3)企业可以灵活地确定分配号码的方法,可使用缩位拨号,用企业专门的号码进行通话。4)对于移动网络运营商来说,提供移动虚拟专网业务可以有效地吸引集团用户,迅速增加业务量,大大增强其竞争力。4.3VPMN业务的分类从集团用户的角度来看,VPMN业务类型包括:本地VPMN业务、全省VPMN业务、全国VPMN业务。分别对应的集团用户为本地VPMN集团、全省VPMN集团、全国VPMN集团。4.5VPMN的开发环境介绍MVNP的开发工具是智能网的业务开发环境SCE。4.5.1SCE简介SCE主要是提供图形化的业务制作和生成环境。SCE分为以下几个模块:1业务逻辑编辑模块一个业务包含有两方面的内容:数据和业务逻辑(即业务流程)。业务逻辑编辑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简便直观的方式让用户描述业务流程。业务流程是由相互间有次序关系的SIB构成的。目前一般的做法是:将SIB在界面上图形化,SBI之间的关系连线化。也就是说如果从SIB1的某个出口到SBI2有紧连的执行次序关系,则从SIB1的该出口到SBI2就有一条连线。2业务资源管理模块业务中不单包含对业务逻辑的描述,还有对业务中需要的数据的描述。数据可分为业务资源数据和SIB数据两部分。业务资源管理模块主要定义和编辑业务所要创建的数据库表、表的索引以及业务中的CID数据等。3SIB数据编辑模块SIB数据即业务调用该SIB的功能时必须传递的参数。在SCE的界面上,对SIB数据的编辑一般提供一个对话框进行。当业务制作者确认编辑的结果后;SCE会将对话框中的数据保存到SBI的内部结构中。4业务装载、保存、生成模块编辑是一个反复的过程,SCE需要提供保存、装载业务(即打开业务)的功能。而且,由于某些原因,SCE中保存的业务文件格式可能与SCP、SMP要求的文件格式不一致,因此当业务编辑完成后,还要将业务转化成SCP、SMP能够理解的格式—即业务生成。5仿真模块仿真模块模拟智能网的运行环境,能够对业务进行初步测试,主要是验证业务逻辑和业务中的数据(包括SIB数据)设置是否正确。SCE仿真的原理是:让业务流程的进行接受人工的控制(通过仿真界面),SCP提供业务流程执行过程中的必要信息给仿真界面(如当前执行到的SIB,CID数据的变化等),供业务制作者调试和分析业务数据与逻辑的正确性。总之,SCE是智能网业务的开发工具。SCE虽然不是智能网的核心,但SCE却关乎到智能网业务的开发方式和效率,直接影响到智能网目标的实现(快速便捷地提供业务),可见SCE的重要性。SCE的问题关系到智能网系统核心和整个机制,对SCE的改进经常就是对智能网系统的改进。4.5.2智能网的API-SIB(serviceIndependentBlock)智能网不仅是一个业务运行平台,同时也提供了对业务开发的支持。正如任何一个开发环境都会提供自己的系统调用和库函数等给开发者使用一样,智能网也提供类似的能力,那就是SIB,实际上就是智能网提供给业务开发者的一套API,它可以是一般的API,也可以是图形化的API。4.5.3SCE中用到的两种变量(1)呼叫实例数据CID(CALLInstanceData)如果把业务看成一个应用程序,可以把CID比作应用程序的全局变量,SIB就是业务中调用的库函数或系统调用,库函数可以访问和修改应用程序中的全局变量(只需要将全局变量的地址当作参数传给系统调用就行了),SIB可以访问和修改业务中的所有CID。CID的特点是:CID在一个业务的范围内定义,即该业务中的所有SBI都可以使用该业务定义的任何一个CID。在一个智能业务的一次呼叫中,任何一个SIB对任何一个CID的修改将影响到其他SIB对该CID的访问结果。(2)业务支撑数据SSD(ServiceSupportData)呼叫实例数据CID相当于业务中的全局变量,CID在业务中定义,在SIB中使用,就像在函数中可以使用全局变量一样,只要将全局变量的地址传递给该SIB的参数,该SIB就可以使用业务中的CID了。CID是呼叫相关的,因为一旦一个业务的处理流程中修改了CID,则在该业务的后续流程中该CID的值就发生了变化,但这种变化不会影响到该业务的其它呼叫,就像运行了两份同一程序的实例,内部变量的变化是相互不干扰的。SSD相当于函数中用到的常量,它一般在SIB内部直接指定为具体的值,因为这样的值对所有业务的运行实例来说都不会变化,因此是与具体呼叫无关的,但大家又都需要它,所以叫做业务支撑数据。4.6VPMN的组网设计开通VPMN业务,面临的是一个地域跨度很大的网络环境,申请VPMN业务的大公司企业的情况可能是这样:它们的总部设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个城市,这里产生大部分业务量;在国内外或地区的某些重要城市设有分公司或分支结构,产生相当一部分业务量:在其它很多城市设有办事处,这里产生很小一部分业务量。这种情况的存在对VPMN业务的组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考虑到各省移动网对VPMN业务的需求情况和业务运行时用户数据的访问情况,VPMN业务的组网方案如下:(1)一个VPMN集团用户的所有用户数据集中放置在VPMN集团总部所在地或集团用户指定地点的SCP上,不管这个VPMN用户的办公区域在地理上有多么分散。(2)VPMN业务在目标网方式下根据用户的签约信息(0/T~CS1)触发,用户的签约信息放置于用户归属的HLR中,用户漫游时,HLR把用户的O-CSI插入到用户当前的VLR中。(3)SCP和WWW终端连接到本大区所属的SMP,WWW提供移动智能网系统与运营系统的接口。集团用户可以通过WWW终端对本集团的相关信息进行查询。(4)VPMN集团用户数据的放置原则为:一个省内的VPMN集团,它的所有用户数据都应放置在本省的某一SCP上。一个跨省的VPMN集团,它的用户应该按省为单位分割为几个部分,这几个部分的用户数据分别放置在其归属省的某个SCP上。(5)集团用户的短号码应按省为单位,划分为不同的号码段,每个号码段和业务涉及的省一一对应;同时,集团用户在办理业务开户手续时,需和各省运营商确定使用本省哪个SCP,并将这些SCP地址作为这个集团的全局数据存放在该集团涉及的所有省的SCP上。(6)主叫流程中,当用户所拨的是短号码,系统先查询该短号码是否在本SCP上,如不是,则要根据短号码号段和归属省(SCP地址)的对应关系,通过EXECUTE操作到对方的SCP中查询被叫的真实号码以及其他信息。当用户所拨的是真实号码时,系统先查询该号码是否为本SCP上的集团内号码,如不是,则要根据用户真实号码和HLR的对应关系,以及HLR和归属省(SCP地址)对应关系,通过EXECUTE操作到对方SCP中查询被叫的短号码以及其他信息,如查询不到,则确定被叫用户是网外号码。(7)被叫流程中,系统先查询主叫号码是否为本SCP上的集团内号码,如不是,则要根据主叫真实号码和归属HLR的对应关系,以及HLR和归属省(SCP地址)对应关系,通过EXECUTE操作到对方SCP中查询主叫的短号码以及其他信息,如查询不到,则确定主叫用户是网外号码。(8)为了保证VPMN集团内的任何SCP能够得到集团内其他SCP的地址,每个VPMN集团都需要有一张表记录本集团涉及省对应SCP地址,以及省对应集团内短号码号段的信息。这张表需要存放在该集团涉及的所有SCP上,并保持稳定。一旦这张表相关的信息改变,需要对所有相关的SCP进行修改。(9)规范中定义的业务特征,如闭合用户群、集团账户、集团费率和折扣设置、集团封锁等,在集团数据以省为单位放置时,都以本省的业务数据为范围。(10)VPMN集团的管理员应按省为单位设置,管理员的短号码应归属于本省的号码段中,而且只能修改本集团在本省部分的业务数据,但可以查询整个集团的相关数据。(11)VPMN集团的管理流程接入号和话务员接入号可以统一设置,设置后的接入号所占用的短号码不能用于集团内部用户的编号。(12)SCP和SCP之间,将增加一条EXECUTE操作,用于查询相关的数据。4.7硬件和系统平台设计简介作为智能网控制中心SCP,我们系统的设计目标是要通过对智能网协议控制消息的收发和处理,来满足达到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移动电话或固定电话终端用户提供电话业务的功能。并且从系统质量要求的角度,为了为客户提供稳定,高效,方便的服务,我们系统设计要求要能达到99.999%的电信级系统稳定性。基于以上目标要求,首先在结构设计上,我们把系统平台分为四大部分:作为核心的电话呼叫处理主机;作为提供信令接口和信令处理的交换机;作为用户数据储存的用户数据库;用户操作界面。4.8基于移动智能网的VPMN管理为了保证VPMN业务的正常运行,方便VPMN业务的管理,SCP和业务管理系统应提供用户管理、运营管理账户管理、收费管理和其他必要的业务管理功能。下面以运营管理为例进行分析说明。VPMN作为一种新的业务的开展网络平台,面对众多的集团用户,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用户,运营商需要对MVPN进行特殊的管理。(1)集团用户的管理:包括集团用户数据在SCP中的分布以及相应SCP的编号。(2)号码资源的管理:业务管理系统对集团用户设定的集团内部编号进行登记。当某集团需要变更内部编号计划时,需向运营商提出申请,并在业务管理系统中作相应的登记;如需采用OVERLAY的业务触发方式,则需向用户提供一个全网统一的接入号码。(3)话务员的管理:设置专门的话务员接受VPMN用户的请求。集团用户在开户时需登记一个话务员的号码,该话务员负责解答本集团用户的疑问,同时,也可以选择将对话务员的呼叫转至当地的10086客服电话。(4)管理员的管理:设置专门的管理员对本集团业务数据进行管理。集团用户在开户时需登记一个管理员的号码,该管理员对本集团的用户数据享有较高的管理权限。(5)WWW终端的管理:设置专门的WWW终端对于MVPN用户进行管理,同时设置WWW操作员。该操作员的管理有可能需要与话务员的管理相结合。料W操作员负责一些相对需要权限较低的工作,如:用户信息的查询等。重要用户数据的修改不能简单的通过特服号码进行。必须考虑对于用户的鉴权,如:采用双方在合同中的约定的确认方式,提供身份证、集团用户的书面证明等。4.9VPMN业务特征(1)网内呼叫:网内呼叫是指一个VPMN用户可以对同属于一个VPMN集团内的其它用户发出呼叫,VPMN用户在进行网内呼叫时既可以拨打被叫用户的短号码,也可以拨打被叫用户的真实号码。(2)短号码显示和拨打:当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同属于一个集团(网内呼叫)时,被叫的来电显示可以是主叫的短号码,也可以是主叫的真实号码。(3)网外呼叫:网外呼叫是指一个VPMN用户与本VPMN集团以外的固定、移动用户之间的电话呼叫。(4)集团封锁:在一定的情况下,运营商可以置此集团为封锁状态,此时集团内用户不能使用VPMN业务,但可进行普通的通话。(5)用户封锁:系统(运营商)或集团可以置某集团内某个用户为封锁状态,此时该用户不能使用VPMN业务;但可进行普通的通话。(6)系统禁拨号:系统禁拨号是指运营商禁止用户拨打的号码,用户拨打系统禁拨号真实号码,呼叫均不予接通。(7)业务禁拨号:业务禁拨号是指登记了某项业务的用户在拨打业务禁拨号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