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801中西哲学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合集_第1页
陕西师范大学《801中西哲学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合集_第2页
陕西师范大学《801中西哲学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合集_第3页
陕西师范大学《801中西哲学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合集_第4页
陕西师范大学《801中西哲学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合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一部分陕西师范大学801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2012年陕西师范大学801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2010年陕西师范大学801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第二部分兄弟院校考研真题2015年武汉大学638哲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2015年清华大学637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3年中山大学624中外哲学史基础知识考研真题及详解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622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1年厦门大学803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第一部分陕西师范大学801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2012年陕西师范大学801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2010年陕西师范大学801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第二部分兄弟院校考研真题2015年武汉大学638哲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60分)1.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答: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是指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要素的总和。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包括:地理环境、社会发展的人口因素和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地理要素是指人类社会生存于其中的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的人口因素是指一定数量、质量、密度的人口,此二者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则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2.认识结构答:认识结构是指认识系统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结合方式。认识结构由认识主体、认识客体和认识工具组成。认识主体是在认识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并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和功能的一方。它是认识系统中的首要因素,对认识系统的形成及其诸要素的结合方式起着决定作用。认识客体是认识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的一方,是主体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认识工具是指主体认识客体所使用的手段、方式和方法的总和,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3.化性起伪答:化性起伪是荀子的观点,是指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的自然本性,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荀子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化性起伪”的性恶论认为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凡是没有经过教养的东西不会为善。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4.四书答:四书,又称四子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朱熹取《礼记》中《中庸》、《大学》两篇文章单独成书,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四书的作者包括孔子、子思、孟子、程子、朱熹等。四书蕴含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儒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宋元以后,《大学》、《中庸》成为学校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以及社会生活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5.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士答: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士是指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苏格拉底通过提问帮助对方把观点明确的方法。苏格拉底在同别人讨论问题时,往往总是说自己对任何问题都不懂,只好向别人请教。但当别人回答他的问题时,苏格拉底却对别人的答案进行反驳,使对方矛盾百出。最后通过启发,诱导别人把他的观点说出来。但苏格拉底认为这些观点不是自己的,而是对方心里本来就有,只是由于肉体的阻碍未能显现出来。他的作用是通过提问帮助对方把观点明确。苏格拉底把最后这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形象地称为“思想助产术”。这个教育思想在世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启发式教育的典型。

6.斯宾诺莎的知识分类和真观念答:斯宾诺莎的知识分类和真观念是斯宾诺莎在认识论方面的基本观点。他在《知性改进论》和《伦理学》中将知识归结为“意见或想象”、“理性知识”、“直观知识”(即真观念),认为真观念能够直接认识事物的本质而不至于陷入错误,并将其作为推论知识确立的出发点、前提和基础。斯宾诺莎认为哲学原则和概念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直观的认识活动获得的,人们凭借天赋的认识能力(直观和推理)在心中建立起一个真观念,作为天赋工具,作为认识的原始起点,逐渐形成作品,再制造新的工具,实现知识的进步。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简述实践活动中主体和客体的矛盾以及克服矛盾的途径。答: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类以一定的手段、有目的地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动的物质活动。实践的主体是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则是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1)实践活动中主体和客体的矛盾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不断以自觉能动的活动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这种限定和超越,就是实践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实践活动中主体和客体的矛盾是当直接的客观现实无法满足主体的需要,人对客观世界的不满足,鲜明地体现着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实然与应然的矛盾。(2)克服矛盾的途径从实践的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内容和结果来看,克服矛盾的途径

通过主体对象化和客体非对象化的双向运动来实现。①主体对象化主体对象化是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主体通过对象性活动向客体的渗透和转化就是主体客体化或对象化。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结果都是主体对象化的结果。②客体非对象化客体非对象化是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客体向主体的渗透和转化就是客体主体化。③二者双向运动主体对象化和客体非对象化的双向运动是人类实践活动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它们互为前提、互为媒介,人们通过这种运动形式不断解决着现实世界的矛盾。这种运动形式是客体对主体的制约性和主体对客体的超越性的生动表现,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内容。2.简述社会发展规律的特点。答:(1)社会发展规律的含义社会发展规律是指社会领域中具有普遍的因果关系,人们活动的每一个结果以及实际发生的历史事件都有其内在的原因,具有历史必然性。这种历史必然性对人类历史行程的根本制约,使历史过程呈现出一定的轨迹和趋势。(2)社会发展规律的特点社会发展规律主要包括: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

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其特点有:①社会发展规律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社会规律的重复性不等于历史事件的重复性,每个历史事件的发生是独一无二的,但一个个不可重复的历史事件的产生,都是必然性和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偶然性使历史事件各具特色,不可重复。规律重复的是同类历史事件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历史的规律性正是由一个个不可重复的历史事件中体现出来的。②社会发展规律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由各具特点又相互联系的不同历史阶段构成,每个历史形态都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规律总是具体地依存于特定历史阶段的经济关系和客观条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具有不同的特点、内容和表现形式。③社会发展规律具有重复性和常规性整个社会结构都建立在经济结构的基础上,经济结构(生产关系)由生产力状况决定。因此,根据生产关系是生产力作用的结果,我们就能看出社会发展的规律的重复性和常规性。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历史规律会反复发生作用,而成为一种常规现象。④社会发展规律具有目的性和选择性在各种社会活动中,人们出于生存发展需要的目的,产生各种各样的利益需求。人们在追求利益的斗争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阶级关系,推动社会的发展。人的活动具有选择性,具体的历史主体以一定的方式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来活动。当一个社会的发展显示出多种可能途径时,则取决于这个民族的自觉选择,取决于民族内部不同阶级或集团实践力量的对比。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原理以及方法论意义。答:辩证法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其基本规律包括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而对立统一规律处于核心地位。辩证法揭示出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容和动力。事物内部固有的矛盾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既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也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内在根据。(1)实质和核心原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原理是对立统一规律。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对立统一规律揭示出事物最普遍、最本质的联系,即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矛盾双方之间的联系,揭示出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从根本上阐明联系和发展的实质。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对立统一规律揭示出联系和发展的本质,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从不同侧面揭示联系和发展,揭示出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它们在本质上无一不是对立统一的关系。③矛盾分析方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唯物辩证法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的矛盾观。对立统一规律转化为认识方法,根本的就是矛盾分

析方法。(2)方法论意义①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a.定义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趋势和联系;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同一性是包含着差别和对立的同一,斗争性和同一性相联结,并为同一性所制约。b.内容第一,矛盾转化的过程既包含对立双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同一性,又包含相互分离、相互解体的斗争性。矛盾转化是集中体现相对的同一性和绝对的斗争性相统一的综合范畴。第二,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对事物发展的推动作用,只有在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是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共同起作用的结果。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是认识的根本方法。a.定义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的性质、地位以及解决矛盾的具体形式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包含着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矛盾的普遍性贯穿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共性统摄着个性。b.内容

人类的认识是由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的过程。矛盾各有其特点,不尽相同。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是认识事物本质的根本方法。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分析法体现为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a.“两点论”“两点论”要求在分析任何事物的矛盾时,不仅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还要看到二者的统一,不仅要看到矛盾体系中存在着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也要看到次要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等。b.“重点论”“两点论”不是均衡的“两点论”,而是有重点的“两点论”。它要求把握矛盾的不平衡性并把它贯彻于对矛盾的分析之中,区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抓住根本矛盾、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并把它们作为解决一切矛盾的根本点和出发点。但也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要学会统筹兼顾。总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表明经典作家们正是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即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复杂的社会问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一定要重视矛盾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新情况,开拓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创造新局面。依据变化中的实际,分析新矛盾,创造解决新矛盾的新形式,创造性地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向前推进。2.论老子“道”的思想。答: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后被道教尊为教祖,他还被选为世界文化名人。其主要哲学思想体现在《道德经》中,老子“道”的思想有:(1)以“道”为终极本源的宇宙论老子思想的核心范畴是“道”。“道”,又称“太一”。老子首次把“道”抽离出来,作为一个形而上学范畴予以系统化的论证。他建立的以“道”为最高本源的宇宙论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宇宙论。①内容a.“道”是天地万物的最初本源,天地万物均为“道”所生。b.“道”无形无象,不能被人类的感官直接把握。c.“道”不是绝对的空无,“道”有自己的实存性。d.天下万物由有名的天地所化生,天地由“道”所化生,“道”创生万物的历程完全是一个自然的过程。②评价老子的宇宙论没有彻底摆脱神秘主义的影迹。“道”、“太一”不仅是有形、有质之前的一种存在状态,还是一种有气之前的存在状态。然而,他主张“道”存在于帝王之先,用“道”取代天命、鬼神的权威。(2)经验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展示老子认为“道”不仅是创生万物的本源,还是事物运动和变化的动力。从“道”到万物的生化意味着“道”的运动。“反者道之动”是老子思想系统的重要观念,其主要观点有:①一切事物都处于不停的变动之中。

②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③事物的对立面经常相互转化。④事物向对立面的转化有一个渐进的过程。(3)由宇宙论开出的人生观和政治论①“道法自然”的人生哲学与政治诉求“道”的特征是“自然无为”。a.内容老子对本源之“道”及其特征的种种描述,要为处于大变动时期的社会和人生寻找到一条应当遵循的普遍的准则。b.评价“道”要求兼具修身与治国的原则。老子把“道”落实在个人身上,成就具有常德、孔德或玄德的人格;把“道”落实到社会中,成就没有矛盾和纷争的至德之世。②“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a.内容只有用“自然无为”化解各种心智诈巧,用“柔弱不争”削弱各种逞强好胜,用“致虚守静”消解各种欲望冲动,人才能恢复到本真状态,社会才能回归稳定与和谐。b.评价老子的真实意图是设计一个理想,以之作为标准,凸显现实社会和现实人生的种种病态和不足,并促使人们在享受文明带来的好处的同时,认真地反省由文明和智巧所引发的种种浮躁或弊端。

(4)老子哲学的历史地位①老子对道体的沉思直接刺激人们对万物本源的理性思考,他所创立的宇宙论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排除神话因素的系统宇宙论。受其影响战国时期的许多哲学家们对天道观的探索均采取一种自然主义的立场。②老子思想中包含有丰富的辩证观念,对中国辩证思维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③老子对暴政的批评深深地影响着庄子的哲学,无为而治的主张后被黄老道家所继承,“道法自然”的主张成为道家各派共同追求的理想。④在老子影响下,后世许多哲学家都具有轻外物而重内心、轻知识而重境界的倾向。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成为中国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3.黑格尔关于宗教哲学的论述。答:黑格尔是德国近代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是著名的政治哲学家。他对德国资产阶级的国家哲学作出最系统、最丰富和最完整的阐述,其思想代表着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1)宗教是历史和当代深刻矛盾冲突的表现与解决方式。黑格尔继承亚里士多德以来理性主义的神学传统,但从不把宗教归结为教士的欺骗,而把宗教看作是历史和当代深刻矛盾冲突的表现及其解决方式。黑格尔认为人对神的观念同人对自己的观念相对应。(2)宗教以象征和比喻的形式表达同一个绝对理念。黑格尔用宗教中象征和比喻的形式将宗教哲学化、哲学宗教化。他认为宗教哲学分为三类。

①自然宗教a.直接宗教,例如巫术和自然崇拜等。b.实体的宗教,例如中国儒教、印度教和佛教。c.过渡宗教,例如波斯和埃及宗教。②精神个体性宗教精神个体通过“天人相分”克服自然物而得到独立,自然成为精神的附属物。例如,从犹太教(崇高的宗教)到希腊宗教(美的宗教)再到罗马宗教(实用宗教),体现出个体精神与自然相对立,然后相融合,最后支配自然的发展过程。③绝对宗教绝对宗教是指基督教,上帝通过化身为人(耶稣基督)而显示人与神的统一。基督教本身经历三个阶段:a.启示宗教,表现在《旧约》中,宗教概念客观地被启示出来。b.实证宗教,表现在《新约》中,以基督的传记现身说法地表达宗教思想。c.自由宗教,表现在新教中,人在上帝中认出自身。(3)真正的宗教精神突出地体现在启示宗教中。启示宗教具有三个环节:①圣父,普遍性,世界的创造者,实体,相当于逻辑学。②圣子,特殊性,外化为肉身,相当于自然哲学。③圣灵,个别性,返回主体性,人与神同一,得救,相当于精神哲学。

(4)哲学体现出历史的发展进程哲学与艺术、宗教一样,体现出历史的发展进程。哲学通过思维、概念来把握绝对、上帝,拆除思维和存在之间的藩篱,达到人的精神与上帝的同一,实现绝对真理和绝对自由。哲学既克服艺术的客观外在性,又克服宗教的主观内在性,它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5)评价①客观唯心主义黑格尔哲学是19世纪德国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体系,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他创立起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具有百科全书式的丰富性,是资产阶级哲学的高峰。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创立唯物辩证法。②辩证法黑格尔第一次为人类提供一种系统的、充满生命力和锐利穿透力的思维方法,即辩证法。辩证法本质上是批判性的和历史性的,是高扬人的自由和人的解放、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和首创精神的有力武器。

2015年清华大学637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论述题1.对比程朱“性即理”和陆王“心即理”。(35分)答:程朱“性即理”和陆王“心即理”同属理学。理学讲究义理,兼谈心性。周敦颐、邵雍、张载、二程(程颢、程颐)是实际创始人,朱熹是集大成者,建立起一个以理为万物本体的理论体系。陆九渊、王守仁力主“心外无理”,即“心即理”,建立起一个以心为本体的理论体系。(1)程朱的“性即理”说程朱理学是对先秦儒家的内圣之学重新予以分解与肯定,建立道德行为的内在与超越的根据,并开拓其内涵的途径。主要代表人物是宋朝的程明道、程伊川和朱熹等人,称为程朱理学。①“性”是秉性,是指人的本质。“理”指心中之理,理就是天。程朱理学认为人的本性是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结合。在性的生成上,气与理双方都是先天存在的,由于天的作用,气与理合而生成人,人接受天理而形成天命之性;天命之性必然会受到污染,被污染的人之性是气质之性。天命之性纯善,气质之性有善恶之分。人之性善正是天理流行并作用于人生的结果。②“性即理”说认为性、理都是善的理论基础。人性来源于天理,理属于先天,性归于后天。以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为基础,人心受到气质之性的污染,包含着欲望,从而使人作恶。而道心出于理,合乎于理。朱熹认为通过“存天理去人欲”,可以把受到污染的气质之性去掉,人性就成为理之性。(2)陆王的“心即理”说陆九渊首创心学。他认为心之内容全是理,心体是宇宙之本源、性命之本源,并申明其主宰性、绝对性和普遍性。心学的代表人物还有王阳明,主张以“良知”代替本心,称为陆王心学。①陆王心学的“心”,一是指心之本体,是本体论上的心,二是指个体发用流行之心,是修养论上的心。天理指伦理道德,是人的至善之性,性是天理的载体。“本体心”是“修养心”的前提和基础,“修养心”是“本体心”的现实和表现。心、性、理三者同一,强化心与理的同一,万物万事皆归于一心。②人会被物欲所蒙蔽而泯灭心中之理。心本来是理,但在气的影响下便容易溺于物欲,出现物胜理而心失理的情形。通过道德修养来治心十分必要,以便回归本心之理。但是他们强调心却忽视理,否定物与理的客观实在性。(3)二者的联系与区别①联系a.思想来源相同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同属儒学范畴,都是对儒学的发展。b.思想主张相同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都强调意识第一、物质第二,都承认理与性的统一,都属于唯心主义思想,都肯定道德修养对人性的作用。c.根本目的相同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都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仁”的思想规范行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社会秩序。

d.地位和影响相同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都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②区别a.宇宙构成不同第一,程朱理学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理”和“气”构成,“有理而后有气”,颠倒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但承认“气”(物质世界)的存在,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第二,陆王心学认为“心外无物”,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离开人的思想意识,任何事物便不存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理论基础不同第一,程朱理学认为“性即理”,是为了以“理”善定“性”善,是为了以“天”的客观性来定“理”的客观性,以便否定“性”的主观性,将“性”说成“天理”命于人心。第二,陆王心学认为“心即理”,旨在论证“良心”即是“正理”,将“理”说成是人的“心之本体”,否定“天理”独立于人“心”的客观绝对性。c.道德主张不同第一,程朱理学主张人应该以外在的天理为自身的行为规范。性理是本体,心是主体。朱熹的心与理强调天理并非外在于人心。第二,陆王心学主张人应该通过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人们所需要做的是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去体认和发明本心,万物之理便能不解自明。

2.中国哲学史上关于“天人合一”的论述。(40分)答:“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中的重要观念。《中华思想大辞典》说:“主张‘天人合一’,强调天与人的和谐一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构建成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天人合一”的基本思想是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事相通、相类或统一,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经历着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1)西周时期①《尚书·洪范》中谈到天保佑民众,把九类大法赐给禹,安排人伦规范。天是有意志的人格神,是自然和社会的最高主宰,天人关系即神人关系。这一观点肯定“天”(神)与人之间有着某种相通关系,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萌芽。②《周易·文言》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将人放在中心地位。天、地、人虽各有其道,但相互对应、相互联系。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另一方面要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是人生的理想境界。③《礼记·中庸》认为至诚之人不仅可以发挥自己的本性,而且可以充分发挥一切人的本性和万物的本性,从而帮助天地化育万物,与天地并列。这种认识把个人的主观作用夸大到极致。(2)春秋战国时期①儒家a.孔子明确主张敬天法天,认为四时运行,万物生长是天的意志

体现,天是一切现象和自然变化的根源,是宇宙的最高本体,要求人类社会以“天意”来建立尊卑秩序、协调天人关系。b.孟子继承孔子有关天人关系的观点,其天人观具有浓厚的主观伦理色彩,强调“尽心、知性、知天”。他认为人的心性是沟通天人关系的桥梁,要求人以道德规范约束自己,通过道德修养,实现与天合一。c.荀子提出“明于天人之分”的观点。他认为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会因为人的好恶而改变。人在自然界中处于优先地位,可以驾驭自然。但他并未否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关系,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主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天、人各司其职。②道家a.老子主张天、地、人以“道”贯之,人生追求的目的不是认识、征服自然,而是泛爱万物。b.庄子认为人与天地由气构成,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天与人相统一。他反对人为,极力主张通过“忘我体验”来达到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3)秦汉时期《吕氏春秋》提出天与人相类的观点。董仲舒进一步发挥此说,提出“天人感应”说。他认为天与人具有相同结构,人是天的派生物,人事与自然规律相似,天人可以相互感应。这种认识融合自然规律、伦理原则和神秘权威于一体,成为理性与神秘主义的混合物。(4)秦汉之后①魏晋时期,王弼等人以“道”释天,倡导自然与名教合一的天人新义。

②宋明时期,“天人合一”思想发展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文化思潮,普遍认为“天人合一”是人的自觉。a.张载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命题。他认为道德原则和自然规律相一致,人和自然遵循统一规律,天人协调是最高理想。b.王阳明提出“仁者与天地万物一体”的泛爱万物思想。这既是人性的自然表露,也是人类最高的伦理情感,是人对天地万物的一种责任意识,达到儒家天人观的最高成就。③明清之际,王夫之等人更把“天人合一”看成是圣学的特色。总之,中国哲学史上有关“天人合一”的种种说法,都是力图寻找天与人之间相通、相近之处,实现自然与人事之间协调、和谐或统一。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最早的崇拜自然、敬畏自然为基础,经过宗教化、哲学化的演变过程,最终形成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天人合一”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宇宙观,又是社会法则和人生理想,是中国古代先贤们对于天人关系这一根本问题的主流答案。从理论实质而言,“天人合一”是关于人与自然或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问题。3.欧洲中世纪哲学家是如何证明上帝存在的。(40分)答:中世纪哲学家安瑟尔谟运用逻辑手段对上帝存在进行本体论证明,托马斯·阿奎纳对上帝存在进行了“托马斯五路证明”。(1)安瑟尔谟安瑟尔谟是一位极端实在论者,他认为共相不仅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中,而且更是先于和独立于个别事物而存在的客观实体。安瑟尔谟从上帝的概念直接推论出上帝的存在,被称为“最后一个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

①推理过程上帝是不能设想比它更完满的东西,不能设想比它更完满的东西不仅存在于思想中,也存在于实际中。因此,上帝存在。②评价从实质上看,安瑟尔谟的本体论证明只是一种形式主义,是一种诡辩,缺乏真正的逻辑说服力。但是,他第一次试图用严密的辩证法或逻辑来证明靠信仰来保证的神学命题,开创经院哲学逻辑论证的风气。(2)托马斯·阿奎纳托马斯·阿奎纳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哲学家和神学家,是托马斯哲学学派的创立者。①托马斯五路证明a.事物不断变化万物都在运动,每个运动物必有其推动者,这个运动系列最初必然有一个不动的推动者来启动整个过程,自己却不受任何东西的推动,第一推动者就是上帝。b.因果必然性每个事物都以一个先在的事物为推动因,每个事件都有因可循。追循原因的根本,可以找到第一个因,这个终极动力因就是上帝。c.可能性与必然性所有事物都处于变化之中,每个事物都依靠别的事物才能存在。最终必定有一个事物不依靠任何其他事物存在,这个必然存在的终极原因就是上帝。

d.最完美的存在世界上一切事物在不同程度上是美好的,比较完善的事物是低一级事物的原因,最完善的事物是其它事物不断完善的终极原因,最完善事物就是上帝。e.自然的秩序性一切事物的活动都有一个目的,总是遵循可以达到最佳后果的同一条路线活动。必然存在一个智慧者指导自然物朝向他们的目的活动,这个存在者就是上帝。②评价托马斯的五路证明中隐含着两条先验的原则:a.由果溯因的系列必须终止于某一点,无限上溯不可能存在。b.逻辑上的终止点是基督教信仰的上帝。这两条原则本身无法证明,只能付诸信仰。因此,托马斯的宇宙论证明和目的论证明仍然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之上。4.康德的“人是目的”。(35分)答:康德的“人是目的”与其绝对命令息息相关。康德的“人是目的”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原则。道德法则作为绝对命令是一种纯粹的形式规定。绝对命令是指善良意志的自律,要求的是普遍的合理的人际关系。(1)绝对命令与假言命令的区别①假言命令以“如果……那么”的句式表达,条件分句表示目的,结论分句表示手段。假言命令要求人们按照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来行事,假

言命令以经验为基础。a.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和因果关系一样,通过经验而被发现。b.条件分句表达的内容是感性的要求或欲望,结论分句指出满足这些欲望和要求所必须采取的行为,这种行动受到感性条件的束缚,不是出于善良意志的道德行为。②绝对命令以直言句式表达,只是命令“应该如此做”或“不应该如此做”。绝对条件是无条件的,是以自身为目的的合理要求。(2)绝对命令的内涵①任何行为规则都是主观的,以自己的判断为依据,但判断必须符合理性的普遍要求,以行为的合理性为自身目的,规则成为普遍规律。②绝对命令具备合理性、普遍性和自足性,是理性的自律。(3)绝对命令的内容①始终把人当作目的,不能把人当作工具。②每个理性存在者的意志都是普遍规律的意志。③“人是目的”等同于“理性是目的”。(4)评价绝对命令的内容把启蒙时代提倡的人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等要求提高到道德形而上学的高度,是人道主义的高度哲学概括。

2013年中山大学624中外哲学史基础知识考研真题及详解一、名词解释(任选10题,每题8分,共80分)1.与命与仁答:与命与仁出自《论语》,“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孔子谈及“利”、“命”、“仁”三者的关系,集中表达了他的思想结构,即不太谈及“利”,而认可“命”与“仁”。对“命”的认可是指在人之外的主宰力量,是盲目的、客观的和必然的,人人都要遵守。承认“命”并不意味着消极等待、放弃努力,还要遵守仁道,主要表现为对人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规范。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2.齐物论答:《齐物论》是庄子的一篇文章。“齐物”是指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所有理论和道理,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样的,不会因主观变化而变化。庄子认为的“齐物”是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表面上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而“齐论”是人们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看起来也是千差万别的,但世间万物既是齐一的,言论归根结底也应是齐一的,没有所谓是非和不同。“齐物”和“齐论”合在一起便是《齐物论》的主旨。3.贵无论答:“贵无论”是魏晋玄学的观点。魏晋时期以“无”为天地之本。“贵无”语出裴頠《崇有论》:“阐贵无之议,而建贱有之论。”王弼等人提出“以无为本”,遂为名士们广为谈论和传播,贵无之说风靡一时。贵无论的基本论点是把“无”当作世界的根本,当作世界统一性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诠释了老子、道家“无形无象”的观点。4.四法界答:“四法界”是中国大乘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华严宗的观点。该派认为全宇宙系统都在于人心,若由现象与本体观察之,可以把法界分为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四种。这四种法界分别代表了不同的人对世界的不同层次的认识,事法界是指普遍的现象世界,这是凡夫的认识;后三种属于佛智,理法界是无差别的宇宙真理,理事无碍法界是说事理相互依存,而只有达到了事事无碍法界,即各种事物之间都互相包容而无妨碍,才是佛智的最高境界。5.慧能答:慧能是佛教禅宗祖师。他俗姓卢氏,是唐代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人。慧能得黄梅五祖弘忍传授衣钵,世称禅宗六祖,与孔子、老子并列为“东方三圣人”,慧能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佛教高僧之一,禅宗于此时为最盛。他代表作品有《六祖坛经》、《金刚经义》,其思想包含的哲理和智慧,对中国哲学与佛教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6.知行合一

答:“知行合一”是明代王阳明提出的哲学观点。“知”是指学识、思维认识;“行”是指人的实践活动。王阳明的这一关于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侧重阐述了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关系。他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是真“圣人”。但是“知行合一”并不是简单地把“知”与“行”简单的合并,而是强调要把认知运用到实践中去,来指导实践。7.大同书答:《大同书》是中国近代思想家康有为阐述理想的“大同”社会的著作。“大同”意为“天下为公”,天下为大家所共有。《大同书》以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原则,描绘了“大同”社会的蓝图:无等级之分、无种族之别,人人平等,农、工、商皆归于公,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文化生活丰富,社会风气优良的“至平、至公、至仁、治之至”的社会。8.理想国答:《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最著名的代表作。它以对话的形式,围绕中心问题“什么是正义”展开研究,广泛涉及经济学、政治学、哲学、伦理学等领域。对话录里柏拉图以苏格拉底之口与他人对话,设计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这是可以达到公正的理想国,正义与善是柏拉图理想国的主题。柏拉图认为统治者必须是哲学家,因为哲学家的本质就是具有知识、智慧、正义、善的美德。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9.四因说

答:四因说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对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四大学派及随后思想发展的一种独到的概括和总结。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讨论了事物运动的原因,他认为事物运动的原因有四个,它们分别是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质料因”是指产生事物并在其内部始终存在着的东西;“动力因”是指推动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形式因”是指事物原型所表达出的内在本质;“目的因”是指事物最好的结果。其中目的因是终极的、最重要的。他相信自然界的事物都有其目的。10.我思故我在答:“我思故我在”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著名思想,是笛卡尔哲学认识论的起点,也是他“普遍怀疑”的终点。其意为:当我怀疑一切事物的存在时,我却不用怀疑我本身的思想,因为此时我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笛卡尔反对经院哲学和神学,提出怀疑一切的“系统怀疑的方法”,然而他的怀疑不是对某些具体事物、具体原理的怀疑,而是对人类、对世界、对上帝的绝对怀疑。该理论被认为是极端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11.社会契约论答:《社会契约论》是法国思想家卢梭的著作。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的思想,提倡的民主理论风靡全世界,并且引发了法国大革命。卢梭认为,一个理想的社会,应该建立在人与人之间而非人与政府之间的契约关系中,政府的权力来自被统治者的认可,一个完美的社会是为人民的“公共意志”所控制的,建议由公民团体组成的代议机构作为立法者,通过讨论来产生公共意志。《社会契约论》中主权在

民的思想,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深刻影响了逐步废除欧洲君主绝对权力的运动,以及18世纪末北美殖民地摆脱英帝国统治、建立民主制度的斗争。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及两国的宪法均体现了《社会契约论》的民主思想。12.四假象说答:“四假象说”是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的哲学观点。他为揭露了人类认识产生谬误的根源,提出了著名的“四假相说”,认为人们之所以只能看到事物的假象,是受到错误观念的影响,而这种错误观念的产生根源是认知主体的幻觉。培根把这些虚幻的假象分为四种:“种族假象”、“洞穴假象”、“市场假象”和“剧场假象”。这个理论解决了认识论上的一个根本问题,我们要求得真知,根本就在于消除妨碍认识的因素,而培根所提出的四种假象正是人们通向真理的重大障碍。二、简答(任选3题,每题15分,共45分)1.简述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答:“天人感应”是中国古代神学术语,是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唯心主义学说。“天人感应”是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认为天能干预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1)主要内容“天人感应”是董仲舒思想的核心,其具体内容包括:①“灾异谴告”说“灾异谴告”说认为自然灾害和统治者的错误有因果联系。天和人是相通的,人的作为能感应天,天则通过扬善罚恶来干预人事。这个过程是双向的,一是“上传”,人用行为来向天感应;另一则是“下达”,天降

下祥瑞或者灾祸,以示鼓励或者惩罚。②“天人同类”说“天人同类”说是人是效仿天的形象而产生的,人是天的副本,因此人与天是同类的。而“同类”事物之间会出现相感相动的现象。所以,天与人之间也存在相感相动关系,这就是他的“天人感应”。(2)作用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是在封建统治的基础上产生的,其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的秩序,其实际达到的作用有两个:①限制君权董仲舒把“天”塑造成至上神,以“天人感应”来督促统治者时刻反省自己是否有违天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无限的君权。②统治的理论基础他鼓吹“君权神授”,假借天意把封建统治秩序神圣化、绝对化,也给君父的尊位及其统治找到了理论根据,为汉朝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2.简述朱熹的“性即理”论和王阳明的“心即理”论。答:朱熹的理学与王阳明的心学是宋明理学中两座并列的高峰。(1)朱熹的“性即理”论“性”是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结合。“理”就是天,人接受了天理而形成天命之性;天命之性必然会受到污染就是气质之性。天命之性是纯善的,而气质之性有善也有恶。以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为基础,人心受到气质的污染,包含着欲望,而道心出于理,是合乎“理”的。由此,朱熹认为通过“存天理去人欲”,把受到污染的气质之性去掉,人性就是理

之性了。(2)王阳明的“心即理”论王阳明的“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心之本体,即本体论上的心;二是指个体发用流行之心,即修养论上的心。天理是指伦理道德,它是人的至善之性,舍弃了性就无所谓天理,性是天理的载体。本体论是修养论的前提和基础,修养论是本体论的现实和表现。从本体论来看,心、性、理三者同一;从修养论来看,理是心之发用流行的产物。(3)二者的区别与联系①二者的联系在于他们都承认理与性的统一。②二者的区别是一为客观唯心主义,一为主观唯心主义。朱熹认为“有理而后有气”,显然是颠倒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唯心的,但他还承认“气”(物质世界)的存在,因此他是客观唯心主义。而王阳明认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离开人的思想意识,任何事物便不存在,故“心即理也”,因此他是主观唯心主义。3.简述托马斯对于上帝存在的五个证明。答:托马斯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哲学家和神学家,自然神学最早的提倡者之一,也是托马斯哲学学派的创立者。托马斯对于上帝存在的五个证明:(1)事物的不断变化万物都在运动。运动是一个事实,究其原因,一事物运动的原因在于另一事物的推动,每一推动者又被其他事物所推动,由此构成了运动的系列。这个运动的系列最初必然有一个不动的推动者,他启动了整个系列,自己却不被任何东西的推动,这个第一推动者就是上帝。

(2)因果必然性每一个事物都以一个先在的事物为推动因,由此上溯,必然有一个终极的动力因。追循原因的根本,就可以找到第一个因,因为一个序列如果没有一个开端,就不会有中间和终端,这个终极动力因就是上帝。(3)可能与必然性所有的事物都处于变化中,每一个事物都依靠别的事物才可能存在。最终必定有一个事物不依靠任何其他事物存在,这个必然存在的终极原因就是上帝。这一推断包括两步:①由可能存在推导必然存在;②由事物的必然存在推导自因的必然存在。(4)最完美的存在世界上一切事物在不同程度上是美好的,比较完善的事物是低一级事物的原因,最完善的事物是其它事物不断完善的终极原因,所以必定有一个最完善的事物存在,那就是上帝。这一推断包括两步:①证明有一个最完善的东西的存在;②证明这个最完善的东西是其他事物完善性的原因。(5)自然的秩序性一切事物的活动都有一个目的,是有计划的,它们总是遵循可以达到最佳后果的同一条路线活动。所以,必然存在一个智慧者指导自然物朝向他们的目的活动,这个存在者就是上帝。4.如何理解贝克莱的“存在即被感知”?答:“存在即被感知”源自英国(爱尔兰)近代经验主义哲学家贝克莱的代表作《人类知识原理》。

(1)基本含义“存在即被感知”是指一切物体的存在都离不开感知它们的心灵或者说存在于心灵之中。他强调人的感觉经验,认为一个事物的存在不是因为它存在着,而是因为你感觉到了它。这种观点把人的感觉放在客观事物之上,认为感觉第一,万物来自感觉,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2)评价贝克莱的哲学理论属于经验主义哲学。他认为,一切知识都是正在经验着的人的一种机能,物理对象只不过是我们一起经验到的感觉的累积,习惯的力量把它们联合在我们心中,经验世界就是感觉的总和。这是第一次用感觉的联合解释纯心理过程,贝克莱继续发展了经验主义中的联想主义传统。三、论述(任选1题,25分)1.比较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答: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人性论。(1)孟子的性善论“性善论”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孟子提出的一种人性论。“性善论”阐述了孟子对人性的看法,他认为人性本来就是善的,人的仁、义、礼、智、信等品德是天生固有的,封建伦理道德是天赋予人的本性。人为恶是后天环境和主观不努力造成的。孟子以“性善论”为根据,主张在政治上施行“仁政”。(2)荀子的性恶论“性恶论”是战国末期儒家学派荀子提出的一种人性论,与孟子的“性善论”对立。荀子否认了天赋的道德观念,指出人性的本质是无所谓善

恶的原始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为善的机会。因为人的本性有恶的因素,那么就要通过道德教育加以完善,强调了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自身努力的产物。(3)二者的异同①联系孟子和荀子同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都遵循了儒家“仁政”理想和“求”与“学”的实践原则。因而,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都认为人的德性培养在于人本身,而且人本身具有这种力量,都强调人在社会中进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②区别两种人性观,对人类发展史起了巨大的启示作用。两者的区别在于:a.德性的本质不同。性善论认为人性是天生的,本来就是善,作恶是人后天的不努力造成的;荀子否认了“人性天生”的说法,认为人性本无所谓善恶,却有作恶的可能,人的善良也是后天努力对自身修养提升的结果。b.培养德性的方法不同。性善论以同类意识为逻辑起点,不仅指人的自然属性相同,并在此基础上类推“人心”的相同。他认为道德修养要先内求而后外求,强调道德自律的方式,将善行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完成道德实践过程;性恶论以人性为恶,善是人为培养的过程,以道德他律为主、结合自律的方式,鼓励人们改造人性,完成道德实践过程。c.德性修养的目的不同。性善论主张人性本善,修善的目的是找

回失去的善心;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修善的目的是改造人性中的恶端,人为地培养善心。2.分析评价柏拉图的理念论。答:柏拉图是古希腊时期重要的思想家,也是西方文化中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他建立了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始创理念论心理学思想。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和《法律篇》中。(1)主要内容柏拉图认为,人们日常感觉到的个别事物,“总是变化不居的、不真实的”,只有通过理性所认识的永恒不变的一般事物,才是真实的“绝对存在”。而凡是若干个体有着一个共同名字的,它们就有着一个共同的“理念”或“形式”。“理念”或“形式”是共同名字表述和界定的,是若干个体事物共同享有的、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一般实体事物。(2)理论意义①柏拉图的理念论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②理念论的产生标志着西方哲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进步,开创了追求普遍性和形而上学的哲学道路。③理念论发现和提出了个别与一般的矛盾现象。他指出了个体事物可以被人感觉到,一般事物不可被人感到。揭示了一般事物是若干同名事物的总称的客观事实,初步界定了个别事物与一般事物,创立了现象和理念的基本概念,对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作出了巨大贡献。(3)理论不足

理念论是不彻底的,不完善的。①仅仅发现和界定了普通名词表述的许多个体事物共同具有的理念,而没有发现和界定专用名词表述的许多可感个体事物共同具有的理念。②没有正确解决个体可感事物是如何分享或分有理念的难解问题。③片面强调了现象同理念的区别,抹杀了现象同理念的密切联系。

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622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第一单元(中国哲学史,四选三)1.结合“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简述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精神。答:“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反映出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1)“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含义《易经·说卦》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理”是指物理、万事万物之理,“穷理”就是对形而下的万物加以穷究,就是格物致知。“性”是指人性、德性,“尽性”就是对人内在德性的彻底洞明。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命”的内涵并不是单一的,包括天命、命运在内。天命是指自然界中万事万物的内在运动规律,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命运是指一个人的生命运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是指穷究天下万物的根本原理,彻底洞明人类的心体自性,以达到改变人类命运的崇高目标,使人类行为与自然规律能够和谐平衡、生生不息。这种思想反映出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2)“天人合一”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观念,发源于周代,经过孟子“性天相通”观点与董仲舒“人副天数”说,到宋代张载、二程达到成熟。张载、二程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包括四个命题:①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②自然界有普遍规律,人服从普遍规律。③人性即是天道,道德原则和自然规律一致。④人生的理想是天人谐和。总之,中国哲学史上有关“天人合一”的种种说法,都是力图寻找天与人之间相通、相近之处,实现自然与人事之间协调、和谐或统一。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最早的崇拜自然、敬畏自然为基础,经过宗教化、哲学化的演变过程,最终形成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天人合一”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宇宙观,又是社会法则和人生理想,是中国古代先贤们对于天人关系这一根本问题的主流答案。从理论实质而言,“天人合一”是关于人与自然或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问题。2.朱熹说:“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源,但所居之位不同,则其理之用不一。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结合上述言论,论述朱熹哲学中的“理”。3.简评禅宗的“自性”说。答:“自性”是指一切事物各自具有的体性或体相。在佛教哲学中,“自性”既指每一事物不同于其他事物的差别性,又指一切事物的真正性质。(1)禅宗从实相角度论述“自性”,认为“自性”就是不二的实性。禅宗紧扣众生成佛问题,直接将实性归结为众生的自性、本心或本性。从哲学上看,禅宗所表示的是把本体归于主体,把主体回落于众生个体的路向。

(2)禅宗主张“本然自性天真佛”,是指众生的自性本然具足佛身和净土,自性自然具足无相、无念和无住品格。众生需要修习“无念”禅观,就是指佛教的“戒”、“定”、“慧”功夫,又称“三学”。4.简评戴震关于“理”与“欲”的理论。答:戴震提出以“血气心知”为基础,将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新伦理观。虽然他并未摆脱儒家传统从天道到人道的思维模式,但却把朴素唯物论的宇宙论落实到伦理学之中。(1)戴震从语言学角度揭示“理”的二重意义:一是指万物自身所具有的“不易之则”;二是指对这种不易之则的把握,人能通过理性之光去照察外在事物之理。戴震特别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2)戴震认为人之“欲”本身是血气所生,并无善恶好坏之分,他把彻底的“无欲”、“欲之失”称为“私”。(3)戴震明确反对宋明儒者把理欲截然二分的观点,认为理在天地万物为自然之理,在人伦为人伦之理,自然之理存在于天地阴阳五行之气,人伦之理归之于血气心知,欲生于血气。去蔽求知,去私存欲,因欲求理。第二单元(西方哲学史,五选三)1.请根据《范畴篇》中亚里士多德的谓述原则,阐明第一实体为什么是终极主词和终极主体。2.试述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四线段理论并分析其认识论内涵。答:四线段理论是柏拉图《理想国》中的重要理论。

(1)四线段理论柏拉图用“四线段”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两种认识、两个领域的区分。他认为“把一条直线分割成两个不相等的部分,然后再把每一部分按同样比例分割,其中,部分代表可感和可知的序列,比例表示它们相对的清晰和模糊的程度。”(2)四线段理论的认识论内涵:①柏拉图把认识分为知识、意见和无知三种,可感世界对应的是意见,可知世界对应的是知识,知识以及与之对应的存在领域是绝对的、完满的状态,意见以及与之对应的可感事物处于既是又不是、半真半假、有无之间的状态。按照比例分割出来的四线段用长度的计量比喻性质的程度,即事物以及与之对应认识的真实性程度,勾勒出世界和认识的等级图式。②柏拉图进一步深化对这两个领域、两种认识的区分,将可感领域分为影像和自然物,将可知领域分为数学型向和本原,影像对应幻想,自然物对应信念,二者都属于意见;数学型向对应数学知识,本原对应理性知识,二者属于知识。a.幻想幻想是指个人的想象和印象。影像是指一个可感对象向每个人的显现可能各不相同,人们通过幻想只能认识事物向他自己的显现。b.信念信念是指对可感事物的共同知觉。柏拉图承认信念是真判断,但仍把它排除在知识之外,因为与信念相对应的可感事物是个别的、变化的。

c.数学知识柏拉图认为数学知识是低级知识,“介乎意见和理智之间”,其中介作用表现在:第一,数学研究的数量和形状虽然是普遍的、不变的性质和关系,但却借助可感的图形和事物来说明不可感的数的规定性。第二,数学方法的特点是从前提到结论的推理,推理的最高前提是公理和定义,它们想当然地被当作自明的原则,但却具有假设的性质。d.理性知识理性知识属于纯粹的知识,代表知识是哲学。哲学的方法是辩证法,由假设上升到原则。辩证法以假设的定义为出发点,逐步剔除和修正定义中的假设成分,从一个定义过渡到另一个定义,最后达到最完善、最确定的定义。3.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批判了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请试从这一角度评述安瑟尔谟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答:对上帝存在进行证明是西方哲学史上较有特色的思想,是基督教哲学家、神学家们较为关注的问题。这一问题,后来遭到近代哲学家们的批判。(1)安瑟尔谟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本体论证明的实质是从上帝的概念直接推出上帝的存在。安瑟尔谟在《上帝存在论》一文中对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进行具体的论述,这个证明可以概括为如下三段论推理:上帝是不能设想比它更完满的东西,不能设想比它更完满的东西不仅存在于思想中,而且也

在实际上存在,因此上帝存在。(2)康德对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的批判①康德认为理性神学对上帝存在的证明有三种基本形式,分别是“宇宙论证明”、“目的论证明”和“本体论证明”。前两种证明是试图从经验世界中通过对原因或目的的不断追溯而引出一个在世界之外的上帝来,本体论证明实质上不要任何经验事实,通过概念推出存在。②康德指出这种证明诚然可以把“存在”与“上帝”联系起来,但“存在”并不是实在的谓词,在形式逻辑中它只是一个系词,只是表示主词在时空和经验现象中作出相应的规定。一切对上帝存在的证明都是不可能的。(3)评价①在安瑟尔谟作出这个证明之前,上帝的存在一直被当作毋庸置疑的事实,由信仰本身来确保,根本无须进行理性的论证。安瑟尔谟第一次试图用严密的辩证法或逻辑来证明以往一直靠信仰来保证的神学命题。安瑟尔谟开创经院哲学逻辑论证的风气。②从实质上看,安瑟尔谟的本体论证明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证明,它不过是一种装模作样的形式主义。它的大前提是“上帝是不能设想比它更完满的东西”只是就人们所“设想”的上帝概念而言,小前提是从这概念中分析出来的一个概念,即“不仅存在于思想中,而且实际上存在”,结论却试图把这个始终存在于概念中的意思偷换成概念之外的客观实在性。这使辩证法成为一种诡辩。③安瑟尔谟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在后来的西方哲学中不断沿用,在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黑格尔等人的著作中,它曾以不同的形式一再出现。另一方面,它也遭到高尼罗、休谟、康德、罗素等

人的猛烈批判。4.什么是“休谟问题”?并请简述休谟的因果观。答:“休谟问题”由18世纪英国哲学家休谟首先提出,主要是指因果问题和归纳问题。(1)内容①因果问题休谟认为“各观念间的联系原则似乎只有三种,就是相似关系,时间或空间中的接近关系和原因或结果。”休谟认为人类正是依据这三条原则,通过联想的作用而把各种观念联结起来,因果原则是人类运用最多、最为重要的原则,它涉及人类对实际事情的判断。②归纳问题休谟主张一切人类的思考活动分为追求“观念的连结”与“实际的真相”。前者涉及抽象的逻辑概念与数学,以直觉和逻辑演绎为主,后者以研究现实世界的情况为主。为了避免受到任何未知的实际真相或过去经验未被察觉的事实的影响,人类必须使用归纳思考。归纳思考的原则在于假设过去的行动可以作为未来行动的可靠指导。(2)休谟的因果观①休谟否定因果关系的客观性与必然性。a.对因果关系客观性的否定休谟强调因果联系的根据不是理性,而是经验。他认为依据感觉和反省所获得的印象,只能发现一切因果关系仅仅是一种接近关系和接续关系。休谟并不否认结果跟着原因而来,但却否认结果必然地跟着原因

而来。b.对因果关系必然性的否定休谟认为因果性也并不表示事物中有某种客观的“力”的传递关系。因果联系只不过是对事物直接之间恒常出现的先后关系和接近关系的一种习惯联想或心理错觉。因果联系由两个要素构成,一个是事物的恒常“会合”,一个是心灵根据习惯而作的联想或判断。②休谟对因果关系的重建。休谟认为任何事物本身都没有必然性,必然性仅仅是人的思想中的一种决定作用。休谟认为习惯建立在经验归纳的基础上,经验归纳具有或然性,可以作为“人生的伟大指导”。遵循过去的习惯我们就可以对将要出现的事情作出大致可信的判断,在实践中保持我们的健全常识。哲学家的任务是寻找理论上的根据,当他没有找到时就只能保持怀疑态度,作为生活中的人只须遵从习惯。5.简述斯宾诺莎的知识划分及其真理观。答:斯宾诺莎是17世纪大陆唯理论的典型代表,是笛卡尔哲学最出色的后继者,是理性主义认识论的完成者。(1)知识划分①本体论上的身心平行论斯宾诺莎认为虽然只有一个实体,但是这个实体具有思维和广延彼此独立的属性,当同一实体具体化为样式时,就呈现出两个相互平行的系列,即观念的系列和事物的系列。两个系列各自遵行自己的次序,但是两种次序完全同一。人类关于自然及其样式的知识不是通过对事物本身的感觉经验,而通过对观念系统的理性推理获得。身体与心灵既彼此

独立,又先定地协调一致。②四种知识斯宾诺莎否定对外在事物的感觉经验是正确知识的来源,仅仅依据真观念推演出整个知识系统。他把知识分为:a.由传闻或任意名称得来的知识。b.由泛泛的经验得来的知识。前两种知识合为一类,又称想象或意见。c.由推理得来的知识,又称理性知识。d.由对一件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得来的知识,又称直观知识。(2)真理观①真观念a.斯宾诺莎认为想象或意见不可靠,它是虚构的和错误的观念的来源,理性知识是可靠的,但其可靠性最终来自于直观。只有直观知识才是最可靠的,称为“真观念”。关于神或自然的真观念构成一切理性知识(推理)的前提。b.斯宾诺莎认为要想获得正确知识,必须遵循如下方法:首先辨别真观念与其它表象,将真观念作为推理的前提或公理,然后建立推理的规则和确定推理的次序,保证推理能够得出普遍必然性的结论。②真理标准a.斯宾诺莎彻底贯彻笛卡尔理性主义的真理标准,即观念自身的“清楚、明白和恰当”。他认为真理不可能通过外在事物来验证,必须由自身来衡量,通过理性的直观而呈现的真观念就是自身的标准。

b.斯宾诺莎又提出一种“符合论”真理观,认为“清楚、明白和恰当”是真理的内在标志,真理的外在标志是与事物本身的符合。真观念之所以符合它的对象,根本上还是由于真观念符合自身。观念反映的不是事物,而是神或自然,事物本身也是神或自然的表现形式。

2011年厦门大学803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8题,合计40分)1.董仲舒答:董仲舒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他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的思想,建立起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他的主要思想有大一统、“天人感应”和以德治国。“天人感应”是指人与自然万物同类相通,相互感应。这一思想限制了皇帝的私欲和权力,为整个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作出重要的贡献。董仲舒认为,严刑峻法不能维持和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权,主张用仁德代替严刑,以德治为主,重视教化,以德治作为巩固封建统治的基本治国原则。2.爱智答:爱智是指哲学。从语义上来说,在希腊语中,“哲学”一词的本义是“爱智慧”。从哲学本身来说,所有的科学都按照一定的规则来运行,哲学是对这种规则的反思,也就是对其“思想前提”的追问。只有这种探寻事物的一般原理和原因、追问自然万物的本原和根据的知识,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智慧”,对这种“智慧”的热爱与追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3.内丹答:内丹是指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导,以人体为鼎炉,精气神为药物,在体内凝练结丹的修行方式。具体的修行原理是:积聚能量疏通自身经络,练功时间越长,正气越多,病、邪、秽气等不干净气态自然逐渐减少直至消失,从而内气充盈,病气无存,达到神清气爽的精神状态,继续修行,能量互相感应形成人体生物场,尤其是练功之时生物场会无限制扩大,与宇宙不断重叠,直至合一,这时人处在自身的生物场中无比的舒服愉悦,身心达到极好的调整。这一认识对气功、医疗、人体科学诸方面都有广泛的影响和启发。4.苏格拉底答: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主要思想有:“认识你自己”、神学目的论和“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是指人只应该关心自己身边的事情,因为自然界是神创造的,充满神的特殊旨意和目的,是神的智慧的象征,是人无法认识的。神学目的论是指世间万物都不是偶然的,而是神为了某种目的精心设计的。“美德即知识”是指美德是心灵的内在原则,知识等同于善。5.《正蒙》答:《正蒙》是宋明理学家张载的著作,又称《张子正蒙》。“蒙”是《周易》的一个卦名,意为蒙昧未明;正,意指订正;“正蒙”是指从蒙童起就应加以培养。张载在《正蒙》中,用儒家学说批判佛、道思想,建立起气一元论的哲学体系,开辟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发展的新阶段。他通过论证物质的气是世界的本原,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从世界观的高度揭示佛教唯心主义哲学的实质,提出的“一物两体”思想对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6.《小逻辑》答:《小逻辑》是著名哲学家黑格尔的著作。它主要论述由感性的

反映物质世界,发展为由知性的反映有关人性在关系中的宏观现实世界,最后发展为由理性的、辩证的上升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有限与无限统一的全体的绝对理念。黑格尔在书中批判旧式形而上学,创立起唯心主义辩证法。7.周敦颐答:周敦颐是北宋著名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文学家,北宋五子之一,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著有《太极图说》、《易通》等。他的主要哲学思想有:“无极而太极”的宇宙衍化论和以“诚”为最高范畴的哲学体系。周敦颐提出“万”与“一”的关系问题以及“立人极”的思想。周敦颐认为“诚”是万物性命的本原,并作用于万物终始的全过程中。“诚”是整个世界的本质,纯粹至善是这种本质的体现,也是社会伦理道德的最高准则。8.纯粹理性答:纯粹理性是康德提出的哲学概念,是指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理性,即“先验的理性”。康德哲学把以往去抽象认识对象已达到真理的思维方式转到先考察人类理性是否能、以及怎样认识对象本身上来,称为“批判”。纯粹理性批判是指对人类理性自身的考察,康德的三大批判是指《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4题,合计60分)1.简述韩非的政治哲学。答:韩非是战国末年的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称为“韩非子”或“韩子”,其政治哲学特点是绝对的君主专制。

(1)内容①历史进化说韩非认为随着生产的发展,不仅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在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们的观念也在变化,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道德标准和政治体制。②人性好利论韩非认为人的本性是“自为”、“好利”,政治应把全部政策自觉地建立在这一基础上。人们的“利”互相排斥、互相结合。为了“利”,人们可以相互为用、相互争斗。政治的妙诀在于搞好“利”的排列组合,并为君主所用。③君利中心论韩非认为人人为己的前提是君主的利益高于一切,制定政策要密切注意君主的利益,要设法使臣民逐利产生的力量转化为利君。④“势”、“法”、“术”与君主绝对专制主义韩非认为,君臣之间最大的差别是“势力”,一旦君主的势力落入臣民手中,君主就失去砝码。“法”是指适合时代、符合事理,利于君王之用,实行严刑苛法是臣民不犯法的保证。“术”是指专门研究君臣关系的理论。韩非的“势”、“法”、“术”相互补充,都为君主实现绝对的个人专制而服务。(2)评价韩非的政治哲学确立起影响中国几千年的政治体制、权力运行的基本框架,为战国时期实现天下统一提供理论基础。他的政治哲学中提出的概念和理论对于当代法治社会的建设也有着重大的借鉴作用。

2.评析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观点。答:“人为自然立法”是康德哲学的一个根本精神。(1)含义“自然”是指现象界,“法”是指人类理性利用范畴加之于现象界之上的规则。康德认为纯粹数学、纯粹自然科学之所以可能,就在于主体具有先天的认识形式。当对象刺激人的感官时,人的感性直观能力开始活动,形成对外物的表象,并以先天的纯直观的形式对这些表象进行整理,形成感性经验。然后,知性能力进一步把感性经验进行综合统一,把自身先天具有的范畴与感性经验结合起来,形成科学知识。人的先天认识形式是普遍必然的,保证着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2)评价康德的这一思想被称为“哥白尼式革命”,其意义在于使“客体”服从于“主体”,规定人在自然界的中心地位,提升人的地位和价值。但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反复的矛盾运动。3.试述朱熹的形而上学。答:朱熹的形而上学思想以太极论、理气论、心性论为核心,强调“无极而太极”、“理气浑然一体”的理学观,主要体现在:(1)理朱熹哲学的核心是“太极”,“太极”即理。理是先于天地万物的存在者,天地万物都由之发展而来。它是没有具体内容与规定的种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