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一部分山西大学348文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4年山西大学348文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含部分答案)2012年山西大学348文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第二部分兄弟院校考研真题2015年四川大学348文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4年南京大学348文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2014年浙江大学348文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2014年中山大学348文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2014年中央民族大学348文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第一部分山西大学348文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4年山西大学348文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含部分答案)一、名词解释:(缺一个)。1.镇墓兽答:镇墓兽是我国古代墓葬中常见的一种怪兽,有兽面、人面、鹿角,是为镇摄鬼怪、保护死者灵魂不受侵扰而设置的一种冥器。从考古发现的情况考察,镇墓兽最早见于战国楚墓,流行于魏晋至隋唐时期,五代以后逐步消失。镇墓兽的制作,早则为木、骨质、陶质极少,以后主要为陶质和唐三彩,金属和石制品极为少见。2.甲骨文答:甲骨文是契刻于龟腹甲、龟背甲和牛肩胛骨的文字,合称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它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3.贾兰坡答:贾兰坡(1908年11月25日~2001年7月8日),是中国古人类学家、地质学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学术委员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他因发现“北京人”遗址的贡献巨大而被后世尊称“北京人之父”。4.下川文化答:下川文化是发现于中国山西西南部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其分布范围在山西沁水、垣曲、阳城,该文化的年代约在3万6千年~1万3千年前之间,为中国境内细石器时代的代表文化之一。下川文化最早在1970年于山西省中条山东部发现,主要遗址则在1973年被发掘,其石器大多以燧石为原料,包括有雕刻器、刮削器及尖状器等,主要是属于细石器。5.博山炉答:博山炉又称博山香炉、博山香薰、博山薰炉,是中国汉、晋时期汉族民间常见的焚香所用的器具。常见的博山炉为青铜器和陶瓷器,炉体呈青铜器中的豆形,上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山形重叠,其间雕有飞禽走兽,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6.洛阳铲答:洛阳铲又称探铲,是一种考古学工具,为一半圆柱形的铁铲。其一端有柄,可以接长的白蜡杆。使用时垂直向下戳击地面,可深逾20米,利用半圆柱形的铲可以将地下的泥土带出,并逐渐挖出一个直径约十几厘米的深井,用来探测地下土层的土质,以了解地下有无古代墓葬。
7.天龙山石窟答:天龙山石窟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40公里天龙山腰。石窟分布在天龙山东西两峰的悬崖腰部,有东魏,北齐、隋、唐开凿的24个洞窟,东峰八窟,西峰十三窟,山北3窟。共存石窟造像1500余尊,浮雕、藻井、画像1144幅。各窟的开凿年代不一,以唐代最多,达十五窟。东魏石雕比例适度,形象写实、逼真,生活气息浓郁;唐代雕像则愈见严谨、洗炼、精湛。唐代石雕体态生动,姿势优美,刀法洗炼衣纹流畅,具有丰富的质感。8.埋藏学答:埋藏学又称化石形成学,专门研究化石的埋藏条件及其产地的形成原因,即研究生物体从死亡到形成化石的全部历史过程。埋藏学的提出使古生物学和地质学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研究古生物科学时,研究者必须考虑到无论是该类生物生活期间或者死亡以后形成化石的全部过程都和一系列外部环境因素密切有关。9.汝瓷答:汝瓷是宋代汝窑烧制的青瓷统称。汝瓷与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并称“宋代五大名窑”。汝窑创烧于北宋晚期,为宫廷御用瓷器。其烧造时间不长,从宋哲宗到宋徽宗烧造了20年左右,因此汝窑也是宋代名窑中传世品最少的瓷窑。汝窑传世品的造型以盘、碟、洗、炉、尊等一类器皿较多,基本无大件。汝窑瓷胎多数像点燃过的香灰的颜色,汝窑的瓷器以天青色为主,有如湖水反衬的蓝色天空,俗称鸭蛋青,给人以玉石之感。
二、简答题1.列举山西明代以前古建筑五处;2.北方宋金窑址;3.青铜器分类答:青铜器主要有礼器、乐器、兵器、工具、车马器、计量器和杂物等类别。(1)礼器礼器主要包括炊器、盛器、酒器和水器:①炊器有鼎、鬲、甗、刀、俎等,列鼎是人的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商代时,对表示王室贵族身份的列鼎,曾有严格的规定: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而皇储皇室天子用九鼎。②盛器包括簋、簠、盨、敦、豆、铺等。其中鼎是最重要的青铜礼器。③酒器主要分为饮酒器和盛酒器两种。饮酒器包括爵、角、斝、觚、觯和觥等;盛酒器包括尊、卣、壶、罍、锺和方彝等。④水器包括盘、盉、匜、鉴、洗等,主要是在行礼时净手所用,以表示恭敬和虔诚。(2)青铜乐器主要的乐器有铙、钟、鼓、镈、錞及钲等。根据钟纽的形制差别,不同的钟有“铙”、“铎”、“镈钟”、“甬钟”、“钮钟”等有不同的称呼。而
编钟是将各种不同的钟按照大小、音阶依次排列而悬挂在钟架上。现存最大的曾侯乙编钟是典型的代表。(3)兵器青铜兵器有戈、矛、戟、钺、剑、铍、箭镞、盾、鸣镝、盔、甲等。(4)工具青铜工具主要有斧、锥、钻、凿、削、锯、铲等。(5)车马器青铜车马器主要有当卢、辔、辖、辕、銮、铃、镫等。(6)计量器青铜计量器主要是指天平、权等。(7)杂物主要有镜、带钩、玺、印、熏炉、虎符、鱼符、钱币、建筑构件等。4.人骨性别鉴定三、论述题1.谈鉴宝类电视节目2.论述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
2012年山西大学348文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第二部分兄弟院校考研真题2015年四川大学348文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一、名词解释1.马家窑文化答:马家窑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因20世纪20年代发现于甘肃临洮县马家窑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甘肃。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300~前2050年,处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石器多磨制,常见穿孔。彩陶特别发达,图案复杂多变,画彩技术十分成熟。主要农作物为粟和黍。家畜、家禽有猪、狗、羊、鸡。房屋多为方形地面式。盛行土坑葬。彩陶上墨笔书写符号达130多种,常见有十、一、E等。发现陶祖和陶塑男性裸体像。2.《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答:《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夏鼐主编的现代考古学著作,由文物出版社于1984年5月出版。该书以时代为序,综述了1949~1984年中国考古学的发现和研究成果,展示了我国考古学在世界考古学界的重要地位,其中详细的注释为进一步研究各专题的学者提供了线索。3.五铢钱答:五铢钱是我国钱币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是用重量作为货币单位的钱币,在我国五千年的货币发展史上起到了深远的影响。“铢”是古代一种重量单位,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为一铢。汉武帝建元元年至建元五年开始铸造,钱径2.2厘米左右,面纹“五铢”。魏、晋、南北朝、隋朝都曾铸造五铢钱,在重量、纹饰等方面略有变动,基本沿袭了汉五铢钱圆形方孔的形制。4.富春山居图答:《富春山居图》是元代黄公望的水墨画作,纸本、水墨。此图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的景色,水墨渲染,格调平淡天真,洗练苍劲,远景近景都刻画得淋漓尽致。此图是传统山水画到元代画风变化的代表作,对于后世画坛影响很大。画卷在清初吴之矩收藏时,曾遭焚毁,经抢救分为两段:前面一段流入清宫,现藏台湾,后面一段现藏浙江省博物馆。二、简答题1.北京猿人发现的意义。答:(1)北京猿人的发现北京猿人位于北京市西南房山周口店龙骨山,是一个很大的洞穴堆积。年代为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发现北京猿人化石的地点编号为周口店第1地点。1918年,中国北洋政府矿政顾问,瑞典地质和考古学家安特生在周口店发现一处含有动物化石的裂隙堆积,1921年,安特生和奥地利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等人在龙骨山北坡,找到一处更大、更丰富的化石地点,即周口店第一地点。1921年和1923年先后发掘出两颗人牙,并定为人属。1929年12月2日,中国考古学家裴文中的独自主持下,发掘出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
(1)北京猿人发现的意义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特别是随后发现了石器和用火遗迹,使得直立人的存在得到了肯定,从而基本上明确了人类进化的序列,为“从猿到人”的伟大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北京人遗址的材料,是全世界发现的同一阶段人类遗址的材料中,最丰富、最系统的,为研究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及其文化提供了可贵的资料。2.列举科技考古手段,并举例说明。答:科技考古学是考古学的一个分支,它运用理化分析技术并结合有关学科的知识,对考古学提供的实物标本等有关资料进行古代科技发展史的研究。科技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天文、地理、度量衡、机械、纺织、矿冶、交通工具、硅酸盐制品等有关方面。适当的手段是科技考古发展的重要条件。广义的科技考古手段是将各种学科的理论、方法、手段有机结合,并应用于收集、整理、研究;狭义的科技考古手段如下:(1)断代测年方法。1996年,夏商周断代工程极大促进了科技考古学的发展。(2)产地分析方法。中国古代陶瓷器的产地分析理论是假定各地区制造陶瓷器的胎土与当地粘土的物理、化学组成基本一致,都存在地区差异,而这一假定在很大程度上已得到了地球化学证据的支撑,所以只要我们测定出陶瓷器的物理或化学组成,那么我们可以推测其产地。(3)食谱分析方法。古代人类食谱研究是生物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国际科技考古领域的研究前沿。重建古代先民食谱,不仅可望揭示他们的生活方式、探索古环境和人类迁徒活动,而且可为古代动植物的变迁、农业的起源和传播以及动物的驯养等重要研究等方面提供
极有价值的信息。(4)生物(基因)方法。动植物考古学便需要依靠一定的生物学理论知识对古生物进行剖析解读。(5)遥感技术。美国考古学家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发现了沉没海底数千年的古埃及名城亚历山大;欧洲考古学家根据早期照片发现了多处古罗马的建筑遗址和著名的“罗马大道”;欧美等国考古学家联手通过卫星遥感资料发现了深藏于南美密林深处十世纪玛雅人的宫殿。3.论述博物馆学的研究内容。答: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的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方法、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一般而言,博物馆学应该既研究微观的博物馆系统,又研究宏观的博物馆事业,但其中微观的博物馆系统是博物馆学研究的核心。一般地说,博物馆学研究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研究博物馆藏品、陈列、观众以及各项工作及相互关系,博物馆事业建设各个方面以及各级各类博物馆之间的关系等;研究博物馆与社会公众,以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具体地说,博物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许多方面,而每一方面又形成一个分支学科。博物馆学的分支学科,一般包括:(1)理论博物馆学。主要探讨博物馆的基本性质、社会功能和特点以及博物馆与社会发展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其中又可以分为:①博物馆学基础理论。这包括博物馆学研究对象、内容、学科性质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博物馆学结构体系;博物馆学方法论;博物馆学说史;
②博物馆基本理论研究。这包括博物馆特征、社会职能、社会条件及其未来的发展。(2)博物馆方法学。研究博物馆藏品的征集、鉴定、分类编目、保管、修复;陈列展览的设计、组织;对观众的服务、教育等工作原则和方法。它们分别发展为藏品管理学、陈列学、博物馆教育学等。(3)博物馆管理学。从宏观上研究博物馆事业的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从微观上研究博物馆内部职能、机构组织、人员配备、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4)历史博物馆学。探讨博物馆事业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以及博物馆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性质、作用和特点。(5)普通博物馆学。综合上述各个分支学科进行研究阐述的学科。(6)专门博物馆学。这是把一般博物馆学的理论与工作方法应用于某些专门博物馆领域的学科。三、论述题1.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的关系。答:(1)研究对象的区别考古学研究的对象是实物资料,是古代(清代除外)的遗迹和遗物。它们须是人类社会活动或与人类社会活动有关的遗存。它们应是人类有意加工的,或与人类活动有关、或能反映人类活动的自然物。博物馆学以博物馆所特有的运动形式及其内在规律为基本研究对象,研究博物馆理论和各种类型博物馆的一般原理、基本性质和特点等。
(2)研究范围的区别考古学把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中所获得的第一手材料作为研究依据,把遗迹和遗物的整个系列和类型作为研究重点,考古学研究要通过实物资料阐述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要扩大横和纵的研究范围。博物馆学的研究范围有:博物馆实物资料(包括文物资料)搜集、分类、编目、保管、陈列、群众工作、设备等的方式、技术及各项工作的基本任务和科学方法;研究博物馆的筹备、组织、行政、建筑设计;研究博物馆事业发展史等等。(3)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的关系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主要表现如下:考古学发掘、整理遗迹和遗物需要借助博物馆学藏品分类研究的方法帮助其进行科学的分类,以便明确其所代表的文化类型及其特征。考古发掘的遗迹和遗物最终有大批被收藏在博物馆中,博物馆学对科学保管和科技保护文物藏品的研究,使其免遭损坏,便于长久发挥其作用。考古学研究所需要的实物资料很多都来源于博物馆,博物馆学对文物藏品的研究为考古学研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理论和方法。
2014年南京大学348文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一、名词解释(8*15)1.生态博物馆答:生态博物馆是博物馆中的一个新的类型,它是在人类社会现代环境意识与现代生态意识不断觉醒的背景下产生的。希微贺认为,“生态博物馆是由地方当局和居民共同筹划、建造和运作的设施。地方当局负责提供专家、设备和资金,而当地人民则依靠他们自己的意愿、知识和个人力量推动工作。”它不以实物收藏为基础,而是将文化遗产、自然景观、建筑、可移动实物、居民的传统风俗的演示等原状地、自然地保护和保存在其所属社区和环境中,社区中的一切自然和文化遗产都被看作生态博物馆的组成部分。1995年在我国贵州六枝特区隆戛乡的深山上也建立了一处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2.南通博物苑答:南通博物苑是1905年张謇创办的我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它开始了中国近代博物馆的新篇章。张謇以其个人的财力在南通师范学校以西兴建了包括博物馆、植物园和动物园的博物苑。南通博物苑的建立,在中国博物馆史上开风气之先,对中国博物馆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3.文物答:文物是指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迹和遗物。也可以说,文物是历史上人们创造的或与创造活动有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遗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4.斯坦因答:斯坦因是英国考古学家。原籍匈牙利,曾专攻古代语言、印度古代史等,后留学于牛津大学和伦敦大学。1900~1916年间,三次进入中国新疆、甘肃地区进行大规模地理测量和考古调查,盗掘了一些古遗址,掠走大量文物如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大批写经和幡画。他的著述甚多,如《古代于阗》、《西域》、《斯坦因西域考古记》等。5.简牍答:简牍是重要的文化遗产,是出土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书写的简牍,流行于春秋至魏晋时期。简牍的基本形式为简,又称札,由竹、木材料制成,牍实际是一种宽简,有的甚至呈版状,木制,个别为竹制。在纸张普遍流行和作为书写材料之后,简牍即被替代。6.墓志答:墓志是置于墓前表明墓主人生平的石制或砖制碑。墓志一般出于帝王陵和世家豪族墓中,按质地可分为石制和砖制两种,它的作用和墓碑一样,是把墓主人的生平、埋葬情况和后人对他的颂仰祝祷勒之于石,埋之于地,以期千秋万载,永世流传,铭志不忘。所不同的是,墓碑大多是树于地上的,而墓志则埋于地下。墓志的出现晚于墓碑,它的起源应在西汉,到东汉即发展得较为成熟。7.龙门石窟
答:龙门石窟是北魏晚期至唐代武则天时期之典型石窟,位于洛阳城南伊水两岸东西山上,南北长约1公里。石窟始凿于北魏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之后东西魏、北齐、隋唐、北宋续有开凿。现存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躯,碑刻题记3600余品,佛塔40余座。其代表性的洞窟有北魏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和唐代潜溪寺、奉先寺、看经寺等。它是石窟艺术中国化发展趋势中重要的一环。8.三星堆遗址答:三星堆遗址是发掘于四川广汉的一处与商同时的文化遗址,它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境内鸭子河南岸和马牧河两侧的高台地上,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遗址集中分布区的面积约6平方公里,实际上是由数十个地点组成的大型遗址群。出土物有青铜器、陶器等物件,其中青铜器造型大且夸张、制作精美,至今铸造工艺仍是未解之谜。二、论述题(五选四4*45)1.数字化博物馆在建设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2.文物书画研究的方法有哪些?目的何在?3.说出10个古代王朝首都及其现在所在城市,选择其中一个评述。答:(1)古代王朝首都①秦,都咸阳,现陕西省咸阳市。②西汉,都长安,现陕西省西安市。
③东汉,都洛阳,现河南省洛阳市④西晋,都洛阳,现河南省洛阳市。⑤东晋,都建康,现江苏省南京市。⑥隋,都长安,隋炀帝曾建东都洛阳,长安现陕西省西安市,洛阳现河南省洛阳市。⑦唐,都长安,因袭隋,洛阳为东都,长安现陕西省西安市,洛阳现河南省洛阳市。⑧北宋,都开封,称东京,建西京河南府,南京应天府,北京大名府,东京现河南省开封市,西京现河南省洛阳市,南京现河南省商丘市,北京现河北省大名县。⑨南宋,行在临安,现浙江省杭州市。⑩明,初期都南京,后都北京,建中都凤阳府,南京现江苏省南京市,北京现北京市,凤阳府现安徽省凤阳县。(2)南京评述①南京,又称建康、金陵、建邺、应天等。依山带水、虎踞龙盘之地,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及明初所都。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现为江苏省省会。②三国吴大帝孙权是第一个建建康城,并以建康为都的,当时是处于军事防御的需要。此后,建康城渐成气势,东晋及南朝都在建康建都,其间还留下了大量的轶事,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前者反应了东晋的衰落、灭亡,后者反映出南朝极盛的佛教信仰,其中不乏梁武帝等皇帝信仰佛教者。
③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称应天府,对南京城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奠定了南京城现在的格局。④1851~1864年的太平军曾改南京为天京,并以天京为都城,同清政府对抗。清代的南京,经济发达、人文勃兴,乃是“形胜之地”,清廷也曾设江宁织造于南京。4.古文献有哪些种类?有什么学术意义?答:古文献是记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以及其他社会活动的文献资料。作为文物学研究对象的古文献是文物,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不是一般意义的古文献。(1)古文献的种类古文献因书写文字、内容及材料的不同,可区分为不同的种类。以时代和其他标准,也可区分为不同的种类:①甲骨文甲骨文是契刻于龟腹甲、龟背甲和牛肩胛骨的文字,合称甲骨文。出土契刻文字的甲骨,已发现的主要有商代殷墟甲骨和西周甲骨。②简牍简牍是重要的文化遗产,是出土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简牍以质地而论,简有竹简和木简之分,牍为木牍。从时代讲,有春秋战国简、秦简、汉简、三国吴简和晋简。③帛书和文书出土帛书和文书都是古文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书写于绢帛、纸类以及其他材料的文献资料,一般所称出土文书,主要是指出土
的纸类文书。帛书是书写于绢帛上的文献资料,主要有战国和汉代帛书。出土文书种类较多,有书写于玉石质地的,有书写纸类质地的。前者如侯马盟书,后者如吐鲁番文书。④古写本和古印本古写本包括写本、抄本和手稿等。古印本包括刻本、活字印本和铜活字印本。活字印本有泥活字和木活字印本之别。刻本即刻制木版印刷而成的古籍,在古印本中占有重要位置。现存最早的刻本是唐代刻本,明代始有铜活字印本。(2)古文献的学术意义①甲骨文的学术意义甲骨文中内容丰富而广泛的纪实文辞,既是文物学研究的珍贵史料,又是文字学、考古学、历史学、语言学以及天文、地理、气象、农业、医学等学科研究极为重要的科学资料。一百多年来,甲骨文研究硕果累累,其中既有著录、文字释读、分期断代、内容考证,又有综合研究等。②简牍文书的学术意义关于简牍的整理研究,包括研究简牍质地(材料)、文字、书体、版面、符号、体式、稿本、分类、断代,以及不同文书的功能与特征,它们的内在联系和价值等。对简牍的整理、研究和出版已取得重大成绩。③古写本和古印本的学术意义中国古籍浩繁,其中古写本和古印本是纸类善本古籍,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古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传世的古印本,不仅是研究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文献,
而且也是研究中国发明印刷术及印刷史的宝贵资料,有着重要价值。5.战国秦汉时期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对于考古学的意义?
2014年浙江大学348文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一、名词解释1.仰韶文化答: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曾称“彩陶文化”。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以渭、汾、洛等黄河支流汇集的中原地区为分布中心,已见同类遗址1000多处,经大规模发掘的10余处。碳14测定其时代为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可划分为半坡、庙底沟、后岗、大司空等不同类型。它们的共同特征为:①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常见刀、斧、锛、凿等,也存在少量打制石器,骨器精致;②主要日用器为陶器,以细泥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细泥陶上常见彩绘图案,多为几何纹、鱼蛙纹、人面纹等,特征明显;③房屋以半地穴式为主,有一定排列方式;④有共同的氏族墓葬区,成人墓为长方竖穴土坑,儿童实行瓮棺葬;⑤以农业经济为主,辅以渔猎,饲养猪、狗等家畜;早、中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阶段,晚期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时期。2.黄肠题凑答:黄肠题凑是指西汉帝王及贵族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垒成的框型结构墓。黄肠是指黄心的柏木,即堆垒椁室所用的柏木枋木心色黄;题凑即指以黄芯的短柏木枋顶端向内垒成墓壁,四壁的柏木枋皆与最近的棺壁垂直,题凑之内另有木椁。题凑之制在东汉时期随着大型多室砖墓的盛行已趋于消弭。3.文景之治答:文景之治是中国进入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西汉初年,民生凋敝,国库空虚。汉高祖为此曾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至文帝、景帝统治时期,一方面“重农抑商”,发展农业生产,鼓励入粟输边,另一方面进一步实行轻徭薄赋、约法省刑的政策。使人口增殖,荒地垦辟,国家财政收入提高,社会经济也迅速恢复好转,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故旧史家将文帝、景帝统治的这一时期誉之为“文景之治”。4.毛公鼎答:毛公鼎是西周晚期青铜器,相传清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岐山县。其通高53.8厘米、口径47.9厘米,腹内有铭文32行499字,为现存最长铭文的青铜器。作器者毛公记载周宣王告诫,是研究西周晚期政治的重要资料,现藏台湾省台北市。5.三省六部答: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的政府机构设置制度。萌芽于西汉以后,尚书省形成于东汉(初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它是隋唐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三省是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是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中书掌机要、发布政令;门下掌审查政令、签署诏书;尚书省是政令执行机关。二、简答1.隋代大运河的开凿与影响
答:(1)大运河的开凿公元7世纪初隋炀帝统治后,迁都洛阳。为了控制江南广大地区,使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丰富物资运往洛阳,隋炀帝于公元603年下令开凿从洛阳经山东临清至河北涿郡(今北京西南)长约1000公里的“永济渠”;又于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下令开凿洛阳到江苏清江(今淮安市)约1000公里长的“通济渠”,直接沟通黄河与淮河的交通,并改造邗沟和江南运河;三年又开凿永济渠,北通涿郡,连同公元584年开凿的广通渠,形成多枝形运河系统。再于公元610年开凿江苏镇江至浙江杭州(当时的对外贸易港)长约400公里的“江南运河”;同时对邗沟进行了改造。这样,洛阳与杭州之间全长1700多公里的河道,可以直通船舶。扬州是里运河的名邑,隋炀帝时在城内开凿运河,从此扬州成为南北交通枢纽,藉漕运之利,富甲江南,为中国最繁荣的地区之一。(2)大运河的影响①沟通南北水运:沟通了中国大地的东西南北,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融会贯通和大一统。②繁荣两岸城市:隋唐大运河的开通一下子诞生并繁荣了几十座沿河的城市。③南北文化交流:隋唐大运河把中原文化带到了北方,也把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南方鱼米桑茶水乡文化带到了中原,实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化、互补化和共繁化。④促进民族融合:几大水系的串通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与交流以及中外的国际交流。⑤经济快速发展:隋炀帝大运河迎来了唐代的开元之治和宋代的经济繁荣,奠定了唐文化在世界上崛起的基础。
2.试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答:(1)定义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2)内容其内容包括:①口头传统和表述;②表演艺术;③社会风俗、礼仪、节庆;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⑤传统的手工艺技能。(3)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3.论述隋唐的文化特点答:隋唐经济和文化处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统治者能实行较开放的对外政策,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最为繁华、最为富庶和文明的城市,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向往。特别是当时“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都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唐朝的开放传播了唐朝文化,不仅影响了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同时也促进了本国经济文化的繁荣。隋唐文化的特点如下:①全面繁荣隋唐文化在科技、宗教和哲学、史学、教育、文学、艺术方面全面繁荣。②兼收并蓄统治阶级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创造了有利于文化的发展氛围。内外交通发达、国内各族交往密切,在文化上互相交流、融合,为中华文化增强了刚劲、豪爽、热烈、活泼的多民族色彩。中国与亚洲、欧洲以至非洲都有频繁往来。文化上得以吸收外来优秀成分,比较突出表现在宗教和艺术方面。③领先世界隋唐时期已有了雕版印刷和火药,僧一行开始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唐本草》、赵州桥等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④泽被东西隋唐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高峰,也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
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世界文明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4.博物馆陈列的程序。答:博物馆筹办陈列需要有一定的基本程序,要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研究、设计和多方面、多工种的协作过程。(1)①研究并确定陈列的主题、基本内容和预期达到的目的;②要选择、征集必要的文物标本和辅助展品;③要深入地进行陈列内容、展品研究,拟定陈列大纲和计划,研究文物组合;④要进行陈列艺术形式研究和设计;⑤要进行辅助展品和必要设备的设计和制作;⑥要进行现场安装和布置;⑦在筹办陈列展览的以上每一个工作阶段,都需要听取馆内、馆外、专家、观众代表等各方面的意见,进行必要的评估和进行必要的修改,这是办好陈列展览必不可缺的重要环节,切不可忽视。(2)在这一系列工作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解决可能出现的思想性问题、科学性问题、艺术性问题,以及其它业务工作问题,还需要解决专业力量的组织、陈列场地、经费和设备物资等问题。所以,筹办陈列或展览,无论规模大小,条件如何,实际上都是博物馆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般说来,筹办陈列的工作程序,至少要经过这样几个阶段:①总体研究与设计;②内容研究与设计;③艺术形式研究与设计;
④辅助展品和设备的设计与制作;⑤陈列的现场安装与布置;⑥陈列开放前现场的评估和开放准备;⑦每个工作阶段的评估和展出后的总结。三、论述1.中国考古学渊源和发展趋势
2014年中山大学348文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一、名词解释1.博物馆答:博物馆是以收藏、研究、陈列文物和自然标本为基本任务的一种科学研究与文化宣传教育机构。中国博物馆活动的内容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把社会效益作为最高准则,通过由文物和标本组成的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形象化陈列体系,对观众进行直观而生动的教育,以丰富人民群众的科学知识和文化生活,陶冶人们高尚的思想情操,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贡献力量,并为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提供资料和借鉴。2.生态博物馆答:生态博物馆是博物馆中的一个新的类型,它是在人类社会现代环境意识与现代生态意识不断觉醒的背景下产生的。希微贺认为,“生态博物馆是由地方当局和居民共同筹划、建造和运作的设施。地方当局负责提供专家、设备和资金,而当地人民则依靠他们自己的意愿、知识和个人力量推动工作。”它不以实物收藏为基础,而是将文化遗产、自然景观、建筑、可移动实物、居民的传统风俗的演示等原状地、自然地保护和保存在其所属社区和环境中,社区中的一切自然和文化遗产都被看作生态博物馆的组成部分。1995年在我国贵州六枝特区隆戛乡的深山上也建立了一处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3.瓷器答:瓷器是指以瓷土为原料经高温烧成的器皿。对瓷器的具体定义目前尚无统一意见,但一般认为必须具备如下几个条件:①胎料必须是瓷土,经高温(一般在1200℃以上)烧造;②器物表面施的釉是高温下形成的玻璃质釉;③瓷器烧成后,胎体坚硬、结实、致密。吸水率不足1%,叩之能发出清脆悦耳的金属声。中国商周时期已出现原始瓷器,东汉晚期趋于成熟,六朝以后大发展起来。4.古钱币答:古钱币是中国古代使用的实物货币、铸造货币和纸币的统称。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国家。距今三千年前殷商晚期墓葬出土了不少“无文铜贝”,为最原始的金属货币。中国古代钱币萌芽于夏代(最初以贝币作为交换单位),起源于殷商,发展于东周,统一于赢秦,历经了四千多年的漫长历史,创造了七十多项世界之最。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北宋。5.陈列展示答:博物馆的陈列展示是指在一定空间内,以文物标本为基础,配合适当辅助展品,按照一定的主题、序列和艺术形式组合成的,进行直观教育、传播文化科学信息和提供审美欣赏的展品群体。陈列是博物馆实现其社会功能的主要方式。陈列是博物馆特有的语言。博物馆有长期展出、比较稳定的陈列,也有短期展出、经常更换的陈列。在我国博物馆界,一般习惯上将前者叫做陈列,将后者叫做展览,又称临时展览。但实质上,陈列和展览二者并没有根本的差异。6.斗拱
答:斗拱,又称枓栱、斗科、欂栌、铺作等,是中国汉族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顶、额枋和檐檩间或构架间,从枋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斗拱的承重结构,可使屋檐较大程度外伸,形式优美,为我国传统建筑造型的一个主要特征。7.文物鉴定答:文物鉴定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辨识文物的年代、真伪、质地、用途、价值等,为文物研究或其他学科利用文物研究某一问题(或专门史)打下基础。同时,研究文物鉴定又是一门专门学问,文物鉴定学是文物学的分支学科之一。8.文物保护答:文物保护广义是指从国家设置各级文物机构、制订文物法规到文物部门所从事的各项工作都是以保护好国家文物古迹为前提。狭义是指为了避免自然的和人为的破坏文物因素的发生,运用各种先进科学技术手段对地面遗存的不可移动的各类文物与博物馆收藏的文物藏品所进行的种种防护、保养、修缮,以达到长期保存文物的目的。9.类型学答:类型学是考古学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主要用来研究遗迹和遗物的形态变化过程,找出其先后演变规律,从而结合地层学判断年代,确定遗存的文化性质,分析生产和生活状况以及社会关系、精神活动等,大量用于研究陶器、瓷器等使用周期短、变化较明显的器物。
10.文化遗产答: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有形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中国把物质文化遗产称为文物,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它是我国的独特称谓,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二、简答1.简述文物的价值答:文物价值是凝结在历史文化遗迹遗物(包括精神和物质的遗物)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历史进步的标志。它具有明显的双重特性,即有形价值和隐形价值。从整体来讲,文物必须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迹、遗物,否则不称其为文物。三者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存在于物质文化遗存之中。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因此,文物的价值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否定的。(1)历史价值在文物所具有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中,历史价值是首要的。如上文所谈及的,历史遗迹和遗物,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地球上自有人类以来,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社会活动,任何历史遗迹和遗物都是在一定历史时期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因此,它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包含着当时社会的诸多内容。(2)艺术价值文物的艺术价值,内涵十分丰富,就其主要方面而言,有审美、欣赏、愉悦(消遣)、借鉴以及美术史料等价值。它们之间既相互渗透,又相互制约。审美价值,主要是指文物给人的艺术启迪和美的享受。欣赏价值,主要是指文物从观赏角度给人以精神作用,陶冶人的情操。愉
悦价值,主要是指文物给人以娱乐、消遣。借鉴作用,主要是指从文物表现形式、手法技巧等方面学习借鉴以创新。美术史料价值,是指文物是研究美术史的珍贵的实物资料。(3)科学价值历史遗迹和遗物,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了它的那个时代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水平。按照唯物史观来看,劳动生产者所创造的一切,都受到当时生产力水平的限制,超过当时科学技术水平的产品是制造不出来的。古代各种文化遗迹、遗物的本身,都蕴藏着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科学技术信息。2.文物研究与历史研究的联系和区别答:文物学与历史学(狭义历史学)都属于历史科学。它们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1)文物学与历史学的联系文物是历史学研究的三大资料来源之一,而且是重要的实物资料。①过去研究历史,主要是根据文献资料。现在,文物考古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文物考古新发现不断提供鲜为人知的资料,扩大了历史学研究的空间范围,丰富了历史学研究的内容,推动了历史学的发展。②现在,要研究、撰写一部历史著作,特别是古代史,没有文物考古工作提供的资料,其内容的丰富多彩程度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尤其是西周以前的历史,基本上得依据文物考古资料去研究、撰写。汉唐以后的古代文物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为研究古代历史提供着各种信息。③文物实物资料,对研究和撰写专门史尤为重要。运用文物资料,
结合文献,可以研究、撰写出中国古代的雕塑史、美术史、音乐史、服饰史、纺织史、货币史、冶金史、陶瓷史、建筑史,等等。(2)文物学与历史学的区别文物学研究文物与历史学把文物作为实物资料加以利用,有明显的区别,它们在研究方法、角度以及具体目的等方面是不同的。文物学研究文物,目的是究明文物自身所具有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与作用;要研究文物分类、鉴定;研究古器物、古书画、古文献、文化史迹、文物保护技术、文物管理等。通过研究,向其他学科提供科学资料。此外,还要研究采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科学技术保护文物,使文物延长“寿命”,把文化遗产保存好,并留传子孙后代。而在历史学研究中,对文物本身,一般不作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往往直接应用文物研究的成果。3.国际通用的文物保护和修复的原则答:文物保护工作者经过不懈努力,在总结几十年来文物保护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实践经验,逐渐形成了一些文物保护修复的规则。这些规则经过分析、总结、提高,上升到保护理论的高度,并逐渐成为文物保护工作中共同遵守的原则:(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文物保护学是一门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要求很高,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做好文物保护,必须加强文物保护方面理论知识学习,打好理论基础,在正确理论指导下认真实践,不断提高文物保护操作技能,确保保护修复工作质量。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在保护实践中接受检验,只有在实践检验中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才能不断提高
理论水平和实践动手操作技能。(2)保存或恢复文物原状的原则保持文物原貌,即保存或恢复文物的原状,整旧如旧,是文物保护修复的一条基本原则。文物有最初制作出来的原始状态,又有千百年历尽沧桑,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发生变化后的状态,即刚发掘出土时的状态。文物保护中要求保存或恢复文物原状,不可能是文物最初的始态。(3)清除病害保护文物安全的原则在文物保护程序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清除文物病害。要清除病害,防止病害对文物的破坏,首先要调查文物的病害,分析引起文物病害的有害因素,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损蚀破坏文物的祸根。(4)保护文物价值的原则文物保护的目的就是以科学理论指导的技术和方法,防止文物的损坏及消除已损文物的病害使文物健康保存。在保护修复中应坚持保存文物原来制作材料、制作工艺、原有的结构和形貌的原则,以保护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体现这些有重要价值的历史标记和历史文化信息,严防任何有损文物价值的“保护性”损害行为和事件的发生。(5)文物保护修复中应用现代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应遵守的原则虽然文物保护中保存文物原来的制作材料、工艺,是保护文物价值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但随着科技事业的飞速发展,也应该在一定限度内利用现代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为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服务,使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除此以外还应坚持:①文物保护修复中以使用原材料为主的原则;②选用文物保护材料应坚持与文物强度、颜色协调的原则;
③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6)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是文物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也是文物保护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保护是前提,利用是目的,管理是保证。只有保护好文物,保管好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才能很好的利用,充分发挥文物“古为今用”的作用。所以说,保护是第一位的,是前提和基础,是合理利用发挥文物作用,保障文物安全,减少文物损害的必要措施。文物的利用应有限度,过度的、不合理的利用,会加快文物老化变质。4.谈谈文物的公共性三、论述1.论述中国博物馆发展史答:(1)中国古代博物馆中国古代没有博物馆这一概念。但是,保存和研究文化遗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①宫廷收藏与孔子庙堂从商代起,王室和贵族已重视文物的搜集和保存。殷商的文物多集中于宗庙。周代文物珍品收藏之处,名曰“天府”、“玉府”,并有专职官员负责管理。汉朝的珍贵文物、图书收藏在有名的“天禄”、“石渠”、“兰台”。以后,历朝宫廷都有文物的正式集藏之所。宋朝崇尚古物之风更盛,宣和年间,皇室收藏的古物多达万余件,此外,官僚、士大夫中也涌现出一大批名重一时的收藏家,他们不单是摩玩遣兴,而且鉴定、研究、编纂文物图录。但是,这些著名的历代收藏并没有导致博
物馆的出现。如果考察我国博物馆现象的历史渊源,则应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的孔子庙堂。孔子庙堂经历代不断维修和扩建,到宋代已基本扩建成具有今日规模的古建筑群。孔子故居的水井和大门的遗址至今还保存在孔庙之中。②古代纪念性祠堂庙阁继曲阜孔子庙堂之后,在中国历史上这类以不同形式、不同名称建立的古代纪念馆绵延不断。西汉时期在长安未央宫中建有麒麟阁,甘露三年(前51年),汉宣帝把十一个著名功臣的画像悬挂阁上,“图画其人”,“法其形貌”,各署官阶、姓名,以表彰他们的功勋。东汉永平三年(60年),汉明帝建云台,把东汉中兴功臣二十八人的肖像悬挂云台上,史称“云台二十八将”。著名的哲人、蜀汉丞相诸葛亮逝世后,后世相继在成都、襄阳、白帝城南阳等地建立了“诸葛武侯祠”。唐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建凌烟阁,由著名画家阎立本在阁上画了开国功臣二十四人的肖像,唐太宗亲自为功臣像作赞词,由著名书法家褚遂良题写。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3年)抗金名将岳飞昭雪后,在杭州建立了岳王祠庙和岳坟,其碑廊中还陈列有岳飞奏折、诗词手迹的刻石。明洪武九年(1376年)在北京府学之侧文天祥抗元被俘后囚禁的地方,建立了文丞相祠,祠内陈列有文天祥石刻画像,庭院中至今还保留一株相传文天祥手植的古枣树。明末抗清名将史可法战死于扬州,当地人士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在广储门外梅花岭建立了“史公祠”。清初台湾地区人士在台南修建的郑成功祠,又称“开台圣王庙”,后改称延平郡王祠。这是纪念第一位抗击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民族英雄纪念馆。祠中的一株古梅,相传是郑成功手植。鸦片战争以后,为纪念查禁鸦片、抗击英国入侵的民族英雄林则徐,澳门人士在林则徐曾来这里视察过的地方修建了林文忠公祠。曲阜孔子庙堂到诸葛武侯祠,到李白故里、杜甫草堂、岳飞祠、文
丞相祠、郑成功祠、林则徐祠等等,这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代纪念类博物馆。这种文化特色直到今天仍在当代博物馆事业中延续发展,形成从山东曲阜到广东中山县翠亨村到湖南湘潭市韶山冲的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纪念性博物馆发展轨迹。(2)近代博物馆博物馆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但是近代博物馆和新型学校一样,都是在中国社会逐步近代化的过程中产生。1848年西方的博物馆作为一种新事物开始介绍到中国。1898年维新运动期间,中国建立博物馆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1905年,在江苏南通建立了第一个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的建立,在中国博物馆史上开风气之先,对中国博物馆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①清末博物馆的创立19世纪末叶,中国兴起了维新运动。到1898年各地组织起来的学会、学堂、报馆已有五十六处。维新派人士康有为、梁启超等在鼓吹废科举、办学堂、设报馆、广译书的同时,也提出了建立博物馆的主张。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张謇在江苏南通建立了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随后,1906年至1910年在京师以及天津、山东等地陆续开办了几个博物馆和一批陈列馆或陈列所。②民国博物馆的兴建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的结束,中华民国的建立,是中国社会的一大变革。近代学校在全国各地逐步建立,社会文化教育活动也陆续有所兴办。1912年在北京筹建国立历史博物馆,1914年建立古物陈列所。1919年爆发了五四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这是一次文化革命运动,“科学”、“民主”的热潮,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也促进了博物馆事业的前进。1925年明清两代
的皇宫终于向社会公众开放,建成了闻名于世的故宫博物院。1933年国民政府在南京筹建中央博物院,到1936年全国已建成博物馆77处。这是旧中国博物馆事业的重要发展时期。此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前后延续十二年之久,中国博物馆事业因此遭到很大损失,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夕,中国的博物馆事业已处于十分困难的半停顿状态。(3)当代博物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一百多年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结束和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诞生。这一划时代的重大历史变革,使我国博物馆事业同其他文化教育事业一样,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到1999年已发展到2000多个,初步建成遍布全国的各种类型的社会主义博物馆体系。香港、澳门的回归更壮大了我国博物馆的队伍,从而可以更广泛地为各族人民和我国现代化事业服务。①原有博物馆的改造与整顿(1949~1952年)新中国刚刚成立时,旧中国留在各地的博物馆还有25个(其中9个是外国人办的博物馆)。当时,这些博物馆多数已经陷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改造与整顿。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设立了文物事业管理局,负责领导全国的文物博物馆事业。主要是接管各地博物馆;实行法治,保护文物古迹,严禁文物非法出口;改造、整顿旧型博物馆。②社会主义博物馆事业的初步发展(1953~1966年)从1953年起,开始第一个经济建设五年计划。随着经济战线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深入发展,博物馆事业的建设也得到加强。这个阶段,博物馆建设的一个特点是地志性博物馆的建立。这期间,纪念性博物馆和专门性博物馆也有发展。
③“文化大革命”中博物馆事业的破坏与停滞(1966~1976年)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中国人民和各项建设事业的一场浩劫,博物馆事业也难以幸免。许多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出版物都被诬为“封资修”的“黑货”,许多博物馆的珍贵藏品被诬为“四旧”。一些重要历史遗迹和古代建筑遭到破坏。散存于民间的大量私人珍藏的文物受到洗劫。同时摧残了建国十七年党和国家辛勤培养的博物馆专业人员的队伍,特别是业务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长时间“下放劳动”,有些人被调离改行,造成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严重局面。中国博物馆事业遭到严重的“内伤”,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④改革开放以来博物馆事业的迅速发展1976年10月上旬,“四人帮”被粉碎,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开始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中以及以前的左倾错误,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轨道上来。这个伟大的历史转折,也使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比任何时候更加重视博物馆工作,全国还出现了多方动手创办博物馆的新势头。2.如你是一个临时展览的负责人,请自拟主题,设计一个陈列大纲3.试探讨我国文博事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2014年中央民族大学348文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一、名词解释1.铅釉软陶答:铅釉软陶是指西汉武帝时期出现的一种表面有铅釉的陶器。铅釉陶以粘土作胎,铅釉以铅的化合物作为基本助熔剂,大约在700摄氏度左右即开始熔融,温度较低,属于低温釉陶。它的主要呈色剂是铜和铁,在氧化气氛中烧成。铅釉陶在东汉时期极为盛行,但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汉代铅釉陶器都是明器,无实用器,这可能是因为烧成温度低,器体不坚固及铅釉对人体有害不宜做实用器的缘故。2.三期论答:“三期论”是1819年由丹麦皇家博物馆馆长克里斯琴·朱尔金森·汤姆森根据馆藏史前遗物(武器和工具)提出的史前文化分期理论,他将丹麦的史前时代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三个大的阶段。汤姆森在《北欧古物导论》(1836年,哥本哈根出版)一书中,阐述了“三期说”理论。汤姆森的学生J.A.沃尔索又将三期说用于野外古迹的分期,并以发掘工作中所见的地层关系作为证据。1843年,沃尔索发表了《丹麦原始时代古物》一书,是三期说作为史前考古学的研究基础。3.相对年代答:相对年代是考古学年代分类的一种,与其相对的是“绝对年代”。“相对年代”是指文化遗存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绝对年代”是指文化遗存形成时的距今年代(具体年代)。确定相对年代,主要依靠地层学和类型学的研究,是考古学研究中两种常用的断代方法。此外,也可以利用某些自然科学的手段和文化遗存的对比研究,来判断遗迹和遗物的相对年代。4.放射性碳素断代答:放射性碳素断代是利用死亡生物体中碳-14不断衰变的原理进行断代的技术。1949年开始应用于考古年代的测定。一般适用的年代范围在5万年以内。美国芝加哥大学W.F.利比是该方法的创始人。5.马家窑文化答:马家窑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因20世纪20年代发现于甘肃临洮县马家窑遗址而得名了,主要分布在甘肃,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300~前2050年。其石器多磨制,常见穿孔;彩陶特别发达,图案复杂多变,画彩技术十分成熟;主要农作物为粟和黍,家畜、家禽有猪、狗、羊、鸡;房屋多为方形地面式;盛行土坑葬;彩陶上墨笔书写符号达130多种;发现陶祖和陶塑男性裸体像,处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6.古物陈列所答:古物陈列所是我国第一个以皇家藏品为主的博物馆,于1914年在故宫文华殿和武英殿成立,首开皇宫社会化的先河。它是一个主要保管陈列清廷辽宁、热河两行宫文物的机构,代表了我国20世纪20年代博物馆的水平,在当时社会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在1948年3月与故宫博物院合并。
7.生态博物馆答:生态博物馆是博物馆中的一个新的类型,它是在人类社会现代环境意识与现代生态意识不断觉醒的背景下产生的。希微贺给生态博物馆也曾下了如下的定义:“生态博物馆是由地方当局和居民共同筹划、建造和运作的设施。地方当局负责提供专家、设备和资金,而当地人民则依靠他们自己的意愿、知识和个人力量推动工作。”8.大不列颠博物馆答:大不列颠博物馆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它是在私人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奠基人是著名医生汉司·斯隆。位于英国伦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罗素广场,成立于1753年,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大不列颠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文物和珍品,及很多伟大科学家的手稿,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9.复原陈列法答:复原陈列法是常用的效果较好的陈列法,按照文物的本来面貌给以科学的复原。复原的方法有成套文物组合复原法、文物与环境组合复原法、文物与模型组合复原法、文物与图象组合复原法、文物与实际操作组合复原法等,在社会历史类陈列或自然科学类陈列中广泛使用。它使某些历史现象或自然环境再现于陈列室中,使观众犹如身临其境,有强烈的历史感和真实感。10.观光休闲型游客
答:观光休闲型游客大多是非组织的零星而来,但数量很多。这类参观者的文化水平、年龄层次以及职业等等比较复杂,不能一概而论。其主要的是利用闲暇时间进行旅游、消遣娱乐,满足好奇心,或陪同亲朋游览的一些人们。这类观众的特点往往是具有一次性、随意性、消遣性和旅游观赏等。他们目的不一,因而对陈列展览的兴趣所在也不完全相同。二、简答题(8选4)1.商文化分期。答:商文化大致可分为两大期,武丁以前为早商文化即二里岗早期文化,武丁至帝辛时期为晚商文化即小屯文化。(1)早商文化早商文化即二里岗早期文化,是以河南郑州二里岗遗址命名的文化,其文化遗存在河南分布最为密集,此外还见于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湖北、安徽以及江西等地。根据郑州二里岗和南关外的地层关系,二里岗期文化又可分为早、晚两期:①早期早期以二里岗下层以及南关外中层为代表,陶器的器壁一般较薄,卷沿,饰细绳纹。常见的器形有鬲、大口尊、盆、罐等,真腹豆较多,铜容器少见,卜骨或有灼无钻,或有灼有钻②晚期晚期可以郑州二里岗上层、藁城早商遗址、济南大辛庄商代早期层为代表,陶器器壁一般较厚,多折沿,绳纹略粗。假腹豆较多。刻纹白陶开始兴起,成套青铜礼器比较常见,个别陶器、骨器或骨片上刻有文
字,卜骨大都有灼有钻。(2)晚商文化晚商文化即小屯文化,分为早、中、晚三期。①早期早期以“殷墟文化第二期”为代表,陶器以灰陶为主,红陶较少,刻纹白陶盛行,陶壁一般较厚,粗细绳纹并存。真腹豆与假腹豆共存,圈足都较粗,卜骨卜甲都有钻有凿,甲骨卜辞大量出现。②中期中期以殷墟文化第三期为代表,陶器中的泥质红陶显著增加,刻纹白陶继续盛行,陶胎厚,绳纹粗,盛行三角形划纹,大口尊少见。③晚期晚期以殷墟文化第四期为代表,陶器又多饰网状划纹,大口尊绝迹,卜骨卜甲也为钻、凿兼施,甲骨卜辞大量出现。2.战国都城的特点。答:战国时期,列国有都,大夫有邑,城的数量和规模有了大发展。目前经考古发掘或调查的战国都城和重要城邑三四十座,有的沿用春秋故城,有的为新建,如咸阳的秦国都城雍城、栎阳等。当时的城市突出了军事设防的战略考虑。战国都城的一般特点有:(1)平面大多呈方形或长方形。(2)选址和营造上突出了攻战、防御考虑,有环绕城的护城壕沟或以天然河道为屏障,排水洞也兼顾防人进出。(3)两城制,分大城(郭城)和小城(宫城),宫城居君,郭城卫
民。(4)宫殿区地势高亢,又有高大的夯土台基,眺临全城,突出了专制政治的特色。(5)城内道路、街区、排水设施齐全,有商业区的市井、手工业作坊区和居民区等不同功能的区划,手工业作坊有专为官室服务和民用两种。(6)城内面积广大,有贵族的墓地,可能还有农区。3.西汉帝陵的陪陵。答:西汉帝陵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咸阳市、西安市境内。(1)西汉帝陵简介西汉十一个皇帝的陵墓,除汉文帝刘恒霸陵和汉宣帝刘询杜陵位于渭河以南西安市东郊的白鹿塬北端及南郊的少陵塬上,其余九位均安葬在渭河北岸的咸阳塬上,西起兴平县豆马村,东到咸阳市正阳乡张家湾,依次排列着汉武帝刘彻茂陵、汉昭帝刘弗陵平陵、汉成帝刘骜延陵、汉平帝刘衎康陵、汉元帝刘奭渭陵、汉哀帝刘欣义陵、汉惠帝刘盈安陵、汉高祖刘邦长陵、汉景帝刘启阳陵。(2)西汉帝陵的陪陵西汉沿袭秦制有陪陵制度,该时期的陪陵在帝陵东边或东北边,长陵陪葬墓规模最大,陵园东门外有70余冢,最少的是成帝延陵,只有1座。茂陵陪葬墓中有著名的卫青、霍去病、霍光墓等20余座。这些帝陵加上皇亲国戚、权臣列侯的陪葬墓自东而西绵延百里。
4.东汉铜镜分期。答:东汉铜镜可分为早、中、晚三期。(1)东汉早期该时期基本继承新莽时期铜镜的风格,继续流行鸟兽或四神博局镜。镜上饰流云、波折、锯齿纹,镜背分为四区八等分,布置四神、鸟兽、羽人等。新莽时出现的变形四叶纹镜逐渐流行。此外铭文镜也逐渐增多,铭文加长,如官营作坊的“尚方镜”,和民营作坊的“姓氏镜”。(2)东汉中期该时期开始出现了“轴对称式”布局纹饰的铜镜,纹饰仍以奇禽异兽为主,左右对称布置,铭文上下组成一词或一句,铭文两侧各一夔凤夹钮对称;又有浮雕式神兽镜和画像镜,这两式镜中,西王母表现得最多;还出现记日镜,如传世“神兽镜”。(3)东汉晚期该时期仍然流行神兽镜、画像镜,且开始出现重列式神兽镜,神像自上而下一段一段分层排列,好像开凿在壁上的层层佛龛,有三段、五段等形式。5.博物馆的实物性特征。答:博物馆的实物性博物馆的主要特征,是指博物馆必须具备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实物藏品,并具有典型性和重要性的,负载着关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变迁的各种信息,且是对某种事物的实物见证。实物性是博物馆与其它文化教育机构的根本区别点。博物馆的基本运作围绕着“物”进行:
(1)“物”的收集和保存收集保存文物标本是博物馆的首要任务。(2)“物”的研究博物馆为了正确处理收藏和利用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需要正确认识藏品的价值。通过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工作揭示藏品的内涵,展现其蕴藏的各种有用信息,从而判定它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或艺术价值。科学研究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对藏品的认识程度,影响着各项业务工作的效果,标志着一个博物馆的科学水平。(3)“物”的利用即利用博物馆的藏品,以各种工作方式和方法,为社会教育和有关学科研究服务。这是“物”的收藏作用于社会的过程,也是博物馆“物”的运动最有意义的阶段。博物馆的“物”的收藏、研究和利用,是一个协调统一的过程。它们互相联系,密不可分,循环往复,不断发展。6.博物馆之友。答:(1)博物馆之友的定义博物馆之友最早出现于19世纪初的欧洲,是利用博物馆把科学、历史和艺术传播给社会公众的学术性团体的成员。与此同时,另一种博物馆之友协会开始发展起来,这是由向博物馆捐赠过资金、藏品等热心人士组成。(2)博物馆之友的作用博物馆之友可以享受博物馆提供的优惠,并参与博物馆部分事务,
起着联系社会与博物馆的作用。以后,随着博物馆社会基础的扩大,博物馆之友逐渐趋向于大众化。20世纪以来,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功能进一步扩展,争取广泛的社会支持,愈加成了办好博物馆的重要条件,博物馆之友的组织形式得到了各国博物馆的普遍重视。(3)西方的博物馆之友由于社会制度及国情等方面的不同,各国博物馆之友的任务和组织形式略有不同。西方国家的博物馆之友主要是援助性的组织,包括人力、财力的援助。(4)我国的博物馆之友我国博物馆建立博物馆之友组织,是20世纪50年代开展起来的。其成员较为广泛,对象分介绍、申请和特聘三种。博物馆之友成员有对博物馆提供某些帮助的义务,也在参观、听讲座等活动上享有一定权利与优待。博物馆之友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教案修改版
- 幼儿版反对校园霸凌课件
- oa系统如何选型
- PM模块系统试运行说明
- 2024年包头客运从业资格证报名考试题目
- 2024年江西客运从业资格证考试培训试题和答案
- 2024年男女双方离婚协议书范文
- 2024年员工入职合同书转让协议
- 2024年江西大客车从业资格证考试
- 2024年门市租赁协议合同书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教案
- 签约仪式背景
-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上册数学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 Q∕GDW 12131-2021 干扰源用户接入电网电能质量评估技术规范
- 英语学习困难问卷调查表
- 锻件通用技术条件
- 辩论-男女之间有纯友谊-一辩稿
- Consent-Letter-for-Children-Travelling-Abroad
- 生产统计日报表
- IATF16949中文Word版
- 四年级上册劳动教案(福建教育出版社)2022秋.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