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2013年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846土地管理学考研真题2012年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846土地管理学考研真题2011年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844土地管理学考研真题2010年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850土地管理学考研真题2009年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850土地管理学考研真题2008年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850土地管理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07年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850土地管理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13年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846土地管理学考研真题2012年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846土地管理学考研真题2011年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844土地管理学考研真题2010年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850土地管理学考研真题2009年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850土地管理学考研真题2008年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850土地管理学考研真题2008年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850土地管理学考研真题及详解山东师范大学二OO八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考试科目:土地管理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三道人题(共计l3个小题),满分150分:2.本卷属试题卷,答题另有答题卷,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该试题卷上或草纸上均无效。要注意试卷清洁,不要在试卷上涂划:3.必须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题,其它均无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小题,满分20分):1.土地利用答:土地利用是指人类通过一定的活动,利用土地的性能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土地利用可以是生产性的活动,如种植作物、养殖动物、建造工厂等;也可以是非生产性活动,如建造住宅、设旅游风景区、施行自然环境保护等。2.需要层次理论答:需求层次理论是指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人的需要层次理论,是解释人格的重要理论,也是解释动机的重要理论。其提出个体成长的内在动力是动机。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并分别提出激励措施。其中底部的四种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可称为缺乏型需要,只有在满足了这些需要个体才能感到基本上舒适。顶部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可称之为成长型需要,因为它们主要是为了个体的成长与发展。3.固定资产及其管理答: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固定资产一般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等。4.反馈控制答:反馈控制也称事后控制或成果控制,是在计划执行后的控制。即从组织活动进行后的信息反馈中发现偏差,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从而起到控制的作用,其目的是防止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的偏差今后再度发生或扩大。事后控制的方法:(1)财务报告分析;(2)标准成本分析;(3)质量控制分析;(4)员工的工作绩效评估。二、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7小题.满分70分):1.土地的基本特性有哪些?答:(1)土地是自然生成的,是自然的产物。在人类出现以前,地球已经有了40多亿年的历史,所以,土地绝非人类劳动的产物,它的
产生与存在是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其他生产资料几乎都是人类劳动创造的。(2)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土地的面积为地球表面积所限定(指正射投影面积)。地壳运动,空气、阳光、水、生物的分解作用,风力、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可使水地变为陆地(围海造田、围湖造田等),山地化为平地,坡地变为梯地,不断地改变着地球表面的形态,但土地的总面积始终未变。在现有的科学技术条件下,人力不可能创造土地、消灭土地或用其他生产资料来代替。(3)土地位置的固定性,每一块土地都有固定的空间位置,不能移动,地块之间也不能互相调换位置,也就是说,土地的绝对位置是固定不动的,这就使得有限的土地在利用方面受到很大限制。另一方面,土地距离市场的远近及交通条件,是可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的开发、道路网的完善与扩建、城镇布局的调整及其经济辐射面的扩大而改变,即土地的相对位置是可以变化的,这种变化对土地的利用及地价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他生产资料可以根据生产的需要,不断地变换位置,或从这一地点搬迁到另一地点。(4)土地质量差异的普遍性,土地是自然生成的,不是人类按统一标准制作的。因此,不同的土地单元,所处的地形不一,所含养分、水分及土壤质地也都不一致,所处地点的小气候条件、水文、地质状况亦有很大差异,加之离城镇的远近,交通便利程度的差别,使得土地质量千差万别,质量完全相同的土地单元几乎没有,因此对土地利用要因地制宜。其他生产资料,是按统一规定的标准设计制造的,只要原材料相同、技术条件一致,其质量基本上是相同的。(5)土地利用的永续性,土地是可更新资源,在土地农业利用过程
中,土壤养分和水分虽不断地被植物吸收、消耗,但通过施肥、灌溉、耕作、作物轮作等措施,可以不断地得到恢复和补充,从而使土壤肥力处于一种周而复始的动态平衡之中。若能合理利用土地,其生产能力不但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丧失,相反,还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提高,因为,土地具有储蓄银行的作用,投入土地的活劳动和资本,除转化为农产品外,其余部分则凝聚在土地中。土地在非农业生产部门中,作为“地基”、“活动场所”等的作用,也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也不会因水灾、旱灾、火灾、地震等而丧失,对土地的承载力的利用是永续的。例如唐山地震后,仍在原处矗立起了高楼大厦,使唐山市旧貌换新颜。其他生产资料,在其使用过程中,会逐渐磨损、陈旧最后丧失其有效性能而报废。2.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形式有哪几种?答: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指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在不同的主体之间的流动和转移。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可区分为农用地使用权和非农用地使用权。(1)农村集体农用地使用权流转是指属农民集体所有的农、林、牧、渔用地使用权在不同使用者之间的流动和转移。从近几年农村集体农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情况看,其流转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转包,农户将自己的承包地通过协商,转包给其他农户经营,收取一定的转包金。转出户多为缺乏劳力或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户。据湖北省农村固定观测点资料,自1988年至l993年对1500多农户的调查表
明,农户转包面积约占农户经营耕地面积的6%左右。②租赁,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人员,向该村租用土地进行农业生产并支付地租。承租人大多来自经济落后地区,他们向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转移,并租种已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农户的承包地。另一种承租人是来自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③“四荒”拍卖,这种形式流转的土地使用权,使用期限一般为50~100年,购买者多为农民和机关团体,“四荒”地经过治理,开发为林地、果地、耕地,大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④承租转包或返包,该种土地使用权流转形式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农村集体从无力经营土地的农户那里租回承包地,再转包给种田能手,以提高土地经营规模效益。另一种情况是公司以一定的代价将农户的承包地承租过来,再对所租土地通过规划,进行农田基本设施建设,然后再切块承包给农户耕种。公司和农户之间签订承包合同,农户按公司要求的品种种植,并将产品全部卖给公司。公司向农户提供种子、技术服务和按价收购农户产品。⑤转让,转让是指土地使用者在获得一定期限的土地使用权投资开发后,将余期土地使用权再转移的行为。⑥入股,入股是指农民在自愿互利原则下,以土地使用权折价入股联合,使农民对土地的占有形式由实物形态变为货币形态,推动股权流转、集中,形成规模经营。(2)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形主要为转让、出租、抵押、入股等,具体可分为下列几种情况:①乡镇企业合并、兼并、迁移及股份制改造中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
②企业倒闭或债权债务原因,通过司法裁定,使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发生转移;③乡(镇)村以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人股、联营形式兴办各种企业,发生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现象;④农民以转让、出租房屋形式,连带转让、出租建设用地使用权;⑤农民将土地征收时分配给他们的安置留用地进行使用权出租或转让。该种形式入股的是土地使用权,承包者以投标金作为支付放弃承包地使用权农户的补偿。3.列出征地时安置补助费的计算公式并解释之。答:征收耕地安置补助费的计算公式是:式中:S——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元);P——征收耕地面积(hm2);P总——被征收单位的耕地总面积(hm2);H——被征地单位的农业人口数;P总/H——人均耕地面积。(4~6)——表示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4至6倍,可见,征收耕地安置补助费的数额与被征地单位人均耕地面积关系很大。人均耕地面积越少,则安置补助费越高;反之,安置补助费就越低。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4.我国各层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特点是什么?答:(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在一定的规划区域内,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供给能力以及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要,确定和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用地布局的总体战略部署。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由各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其核心是确定和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特点是:①综合性,又称整体性或总体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关系到各部门用地的分配与使用,必须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来科学、合理地安排各部门用地,协调各部门的土地利用活动。要综合各部门对土地的需求,对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方式作出调整,使之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和健康发展。②战略性,由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中长期的规划,所以只能预见土地利用的方向、目标、内容、结构、布局与土地利用方向变化的大体趋势,不能预见其具体变化的形式和内容。因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只能是战略性的规划,只能为主要用地部门提供概略的、方向性的、指导性的规划指标。③长期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利用的中长期规划,是对与土地利用有关的重要经济与社会长期变动趋势作出预测,据此制定长远的土地利用规划,拟订战略性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为编制短期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并且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是长期的、渐进的,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利用方式,使之达到预定的目标,也是长期才能实现的,这就决定了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规划,以使土地利用的变化能
与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相协调。④控制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控制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从纵向看,下一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受到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和控制,下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又是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反馈;从横向看,一个区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本区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土地利用起到宏观控制作用。⑤权威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各级人民政府编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通过国家行政权力保证实施,对于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土地利用行为要追究其刑事责任,这不同于行业或者部门规划。⑥动态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属中长期规划,涉及人口、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政策等各个方面,受许多不可预测因素的影响。因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也只是在一定时期内把土地利用现状改变为更合适于当时经济发展状况的措施之一,它是随时间变化的。当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形势和政策的变化、实际土地利用与规划的土地利用不相一致时,就要及时对规划进行充实、修编和完善,及时调整实施措施。因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一个“规划—实施—再规划—再实施”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5.管理的系统原理的要点包括哪些内容?答:(1)系统管理即系统管理模式,也叫一体化整合管理模式,是以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整体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以企业核心价值导向和战略目标为核心,对企业整体的运行模式、运行效率和运行效益进行全面评估,确立整体全系统的解决方案。系统管理模式的成果不是管理模块的简单相加的解决方案,而是企业整体与支系统之间、模块与模块之间的联动性、协调性、增益性全面解决之道。
(2)管理的系统原理的基本特征①目的性:每个管理系统都有自己的明确目的,不同的系统有不同的目的,只有目的明确,才能根据系统的目的和功能,合理地设置、建立系统的结构及建立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否则,如果目的不明确,或者混淆了不同的目的,都必然要导致管理混乱。②整体性:管理必须有全局观念,必须有一个系统的统筹规划,必须有一个考虑了尽可能多的诸要素的模式,通过各种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可以产生更高的价值和功能,从而出现最佳功能和最佳模式。③层次性:任何复杂系统都有一定的层次结构,系统间的运动能否有效、高速,很大程度决定于能否分清层次。各层次不允许发生越位现象,上一层次不要随便干预下一层次的工作,下一层次也不要随便把矛盾上交。有效的管理是各层次要做好各层次的事,各负其责。6.按采用的方式,沟通分为哪些类别?各有什么优缺点?答:沟通是指可理解的信息或思想在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人群中的传递或交换的过程,整个管理工作都与沟通有关。按采用的方式,沟通可分为:口头沟通、书面沟通、非言语沟通、及电子媒介沟通等。(1)口头沟通,优点:快速传递、快速反馈、信息量很大;缺点:传递中经过层次愈多,信息失真愈严重,核实愈困难。(2)书面沟通,优点:持久、有形、可以核实;缺点:效率低、缺乏反馈。(3)非语言沟通,优点:信息意义十分明确,内涵丰富,含义隐含灵活;缺点:传递距离有限,界限含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4)电子媒介,优点:快递传递、信息容量大、远程传递、一份信息同时传递多人、廉价;缺点:单向传递,电子邮件可以交流,但看不到表情。7.土地信息管理在国土资源管理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是什么?答:(1)土地信息管理是指为满足用户要求,有效地组织土地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和传输的技术和制度的安排。土地信息管理系统是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管理上的具体应用,它使用了地理信息强大的图形功能,并结合土地管理局的办公、业务特点,同时使用了先进的决策分析技术,为土地管理局业务处理和工作规范管理提高一个新的层次,并且把地理信息应用及决策分析系统(GIS)与办公自动化、工作流技术、信息管理相结合,开发出具有先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土地管理局办公效率的综合办公应用软件系统,同时利用GIS在空间分析方面的优势,结合山川、河流、生物等生态环境专题要素,合理规划利用土地等资源,更好地利用大自然、保护大自然。(2)土地信息管理在国土资源管理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①土地信息管理系统以完成土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土地整理项目顺利完成、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②土地信息管理系统按功能可分为工作流管理系统(WFMS)、办公自动化系统(OA)、地理信息应用及决策分析系统(GIS)和信息发布系统(IPS)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在功能上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工作流管理系统主要是对系统工作流程和信息流进行调控,按照管理规程和规则,实现信息的正常流转,并对工作过程和进度进行控制。主要控制GIS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过程调用和信息传输。办
公自动化系统为工作人员日常办公提供各种信息处理工具,主要是文档、表格的录入、修改、查询检索、统计分析、输出(屏幕显示、打印输出)等处理。GIS主要是为工作人员提供业务管理所需的空间数据录入、修改、查询检索、统计分析、决策分析、制图等功能。信息发布系统是将土地管理有关信息通过国际互联网或局域网等方式向公众发布。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2题,满分60分):1.试述我国城市土地市场供需调控与管理的政策工具。答:城市土地市场供需调控的政策工具主要有:(1)发展计划和规划①发展计划一般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年度计划。年度计划主要有年度建设用地计划(或年度土地出让计划)和年度信贷投放计划。由于土地和资金是城市土地市场的两大源头,管理好这两个方面对保持土地市场供需平衡具有重要意义。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要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调控作用,关键在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相协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从不同的角度对不同的规划对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对象是规划范围内的全部土地,城市规划的对象是城市土地)做出了长期部署和安排,两者既有所区别,有所侧重,又有相互交叉、相互重叠的地方,因而必须处理好两者的相互协调关系,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衔接工作。(2)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两大手段之一,也是城市土地市场供需调控的重要经济工具。财政政策在调节土地市场发展速度和供求关
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①地租政策,地租政策属于一种财政收入政策。国家通过调整地租的高低(具体表现为土地出让金或年租金的高低以及不同地段之间的差价)来影响各类房地产的开发成本和市场对不同用途土地的需求,达到控制土地市场的供给、优化土地利用的目的。②税收政策,税收政策作为财政收入政策,对土地市场供需调控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土地市场运行过程中不同环节进行征税,实现对土地市场的调控。二是通过减免税实现对土地市场的调控。③财政投资政策,财政投资政策对土地市场的调控作用主要体现在财政投资的导向作用上。a.利用财政投资引导社会资金,调整产业结构。一般来说,地区的主导产业越强大,产业结构越合理,综合实力越雄厚,土地市场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制约和冲击越小。因此,财政投资应将适度财力投入各主导产业,保持合理的产业结构,创造综合经济实力,使之成为土地市场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b.利用财政投资引导社会资金,调节地区差异。我国实施财政投资向中西部倾斜政策以后,城市土地市场的地区差距开始缩小,东重西轻、南强北弱的格局将逐步发生改变。(3)金融政策土地和资金是土地市场发展的两个龙头,信贷资金的投放和收缩直接影响土地市场的活力和兴衰。因此,国家金融政策是政府对土地市场供需进行调控的重要手段。金融政策对土地市场的调控可分为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①直接调控,直接调控是指政府通过制定土地金融政策,依靠中央
银行直接干预土地信用业务的质和量。其中,量的控制主要是指中央银行直接规定银行土地开发信贷的最高限额。质的控制主要是指:中央银行直接限制商业银行土地开发信贷的结构;规定银行发放土地开发信贷的方针、基本条件;鼓励或限制商业银行对土地进行投资以及制定和规定其他金融机构(如人寿保险公司)投资土地开发的方针、条件。②间接调控,间接调控是指国家通过利率和贷款成数等金融杠杆来调节货币供应量和需求量,进而调控土地市场供需。a.贷款利率和期限调整。利率反映资金借贷的成本,间接影响土地市场各方主体的未来预期。在土地市场有供过于求迹象时,可适当提高对土地开发贷款的利率,也可适当降低消费信贷利率,从而达到宏观调控的目标。b.贷款成数。这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土地开发商在申请项目贷款时应具备的自有资金比例;二是指土地购买者在购买时可申请到的最高贷款比例。贷款成数的高低直接影响市场的活跃程度,各国在打击地皮炒作风时,往往以提高土地开发商申请项目贷款的自有资金比例、降低土地购买贷款成数作为操作手段。2.试述土地数据的特征以及空间数据的表达方式。答:(1)土地数据的特征①土地的空间定位数据须具有统一的坐标系统。定位数据必须具有标准坐标系中的参考位置。坐标系统的选择根据具体应用要求可以选择局部(地方)、全国或国际通用坐标系统。在我国,依照国际惯例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一般采用与我国基本图系列一致的地图投影系统,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图(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l:5000)除1:100万外均采用高斯一克吕格投影,中小比例尺
选用Lambert投影(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在小型土地信息系统中,也可采取独立坐标系统。但不管如何选取坐标定位系统,系统之间应能进行转换。②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相结合,空间数据用来描述土地的空间特征,如坐标、周长、面积、曲率等;非空间数据用于表达与其对应的属性特征。二者无论是在实地上的反映,还是在图纸上的反映,必须做到协调一致。③土地数据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对于空间数据不仅记录了点、线、面等空间地物的坐标位置,而且记录下了它们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以便完成复杂的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任务。④土地数据具有时效性。客观现实中的土地是时时发生变化的,所以过时的信息不具备现势意义,但可以作为历史保存,用于土地统计分析等事务中。好的土地数据库必须将土地时间维考虑进去,这将增加数据处理难度。⑤土地数据的严肃性,土地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和资产,其主体的合法权利理当受到国家的法律、法规保护,而保护的依据就是这些土地数据,所以必须准确地表达记录好这些具有法律效力的数据。(2)空间数据的表达方式从土地空间数据具有的特征和计算机目前管理的角度,土地信息系统主要的数据类型包括定位或空间特征数据、时间特征数据、属性特征数据和文档数据。空间特征数据一般说来,地理空间被定义为绝对空间和相对空间。绝对空间由一系列的空间坐标值描述;相对空间是由不同实体之间的空间关系(拓扑属性)构成。所以,空间特征数据包括绝对空间数据和相对
空间数据。①绝对空间数据,绝对空间数据须有满足应用要求的地图投影和坐标系统。我国的地图投影方案规定如下:1:1万和大于1:1万的地形图规定采用3°分带的高斯一克吕格投影;1:2.5万至1:50万地形图采用60分带高斯一克吕格投影;我国新编1:100万地形图采用边缘纬线与中纬变形绝对值相等的等角圆锥投影。高斯一克吕格投影坐标系是以中央子午线为x轴,北向为正向,赤道为y轴,东向为正向构成直角坐标系。实际上,由于数据来源不同,地图投影和坐标系统也不尽相同,在同一应用中,要求将不同的地图投影和坐标系统转换为相同的,在此基础上才可完成系统功能。②相对空间数据,在描述土地空间时,不仅要记录空间实体的绝对空间位置,还要记录其相对空间位置,以完成土地信息管理中复杂的空间分析功能。在二维土地信息系统中,空间实体主要是由图元点、线、面来表达的,土地的相对空间数据是描述点、线、面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可视化的三维土地信息系统中表达空间实体还包括体图元,其相对空间位置关系描述更加复杂。2007年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850土地管理学考研真题
2007年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850土地管理学考研真题及详解山东师范大学二OO七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考试科目:土地管理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三道人题(共计l3个小题),满分150分:2.本卷属试题卷,答题另有答题卷,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该试题卷上或草纸上均无效。要注意试卷清洁,不要在试卷上涂划:3.必须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题,其它均无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小题,满分20分):1.土地使用权转让答:土地使用权转让是指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在民事主体之间再转移的行为,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民事法律关系。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基本形式有出售、交换和赠与。土地使用权转让是指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再转让的行为,包括出售、交换和赠与。未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期限和条件投资开发、利用土地的,土地使用权不得转让。土地使用权转让时,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和登记文件中所载明的权利、义务随之转移。2.管理的计划职能答:管理的计划职能是为实现土地管理目标而拟订方案和措施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4个步骤,即预测、决策、计划的编制和计划的实施。在管理活动中,预测主要是为管理者进行决策、制定计划提供依据,是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管理效率的重要基础。决策是计划职能的核心,它是从多个方案中做出选择,对某问题做出最后的处理决定。计划的编制要有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任务,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地域范围和指标任务,切实可行,还要富于弹性和动态性。计划的实施是通过计划的执行,使计划变成现实的过程。在层层落实计划方面,目标管理通常被认为是有效的管理模式。3.土地产权答:土地产权是指有关土地财产的一切权利的总和。一般用“权利束”加以描绘,即土地产权包括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权利,它们可以分散拥有,当聚合在一起时代表一个“权利束”,它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租赁权、土地抵押权、土地继承权、地役权等多项权利。土地产权只有在法律的认可下才能产生。4.地籍管理答:地籍管理是指国家为获得地籍信息,科学管理土地而采取的以土地调查(含测量)、土地分等定级、估价、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措施。按地籍工作任务和进行时间的不同可区分为初始地籍工作和经常地籍工作。为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编制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定有关土地政策、法律等,
提供、保管、更新有关土地自然、经济、法规方面的信息。二、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7小题,满分70分):1.可持续发展的土地、人口、环境组合运作模式是怎样的?答:(1)要使经济增长与恶化环境的土地投入脱钩例如,化肥、农药的大量投入,虽能使农作物增产,但也能使土壤结构变坏、环境遭受污染。因此,应使有损土地和环境的投入要素使用量持续下降,直至脱钩,以无污染、无公害的投人要素取而代之。(2)实行以预防为主的环境政策要改变治理的“事后战略”,实行以预防为主的环境政策。为此,要实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估”制度,贯彻“谁污染谁出资防治”的原则,将治理环境的经济负担由建设项目发起人承担。(3)将土地资源利用的外部性内在化人们利用土地,从中获得利益,而把由此造成的资源退化、破坏、环境污染转嫁给社会、未来、自然界。这种外部性的存在,是造成土地、人口、环境系统失调的基本动因。实行持续发展,要求将土地资源与环境利用的外部性内在化,将破坏土地资源与环境的代价由责任人承担,从而使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与环境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建立土地资源核算制度,并将其纳入会计核算体系。核算的内容应包括:土地数量核算,土地质量核算,土地价值核算,土地利用成本一效益核算等。(4)实行有控制的人口转变由政府对人口转变过程进行合理干预,根据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
自然资本变化,使人口规模和增长率与土地人口承载力、人均社会福利最大化相适应。(5)消除贫困贫困是人类—环境系统恶化的重要动力。为了维持生计,穷人不得不掠夺式地开发资源,致使环境恶化,而这种结果又反过来使贫困人口更加贫困,如此循环下去,使环境更加恶化。因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要逐步消除贫困。2.土地所有权包括哪四个方面的内容?各有什么含义?答:(1)土地使用权,是指单位或者个人依法或依约定,对国有土地或集体土地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有限处分的权利。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制的核心,是土地所有制的法律表现形式,是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使用和处分其土地的权利。(2)土地所有权包括土地占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收益权和土地处分权等四个方面的内容。①土地占有权。指对土地进行实际支配和控制的权利。土地占有权可以由土地所有人行使,也可以根据法律,以契约的形式依土地所有人的意志由他人行使。②土地使用权。指土地使用者依法对土地进行实际利用和取得收益的权利。土地使用权与土地所有权既可结合,也可分离,即土地使用权既可由土地所有人自己行使,也可以从土地所有权中分离出来,由非所有人行使。③土地收益权。指依据法律和契约取得土地所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权利。尽管土地收益权是与土地使用权紧密相连的,但土地所有者在将土
地使用权分离出去后,仍可以享有收益权。所以说,土地收益权是一项独立的权能,它是土地所有权的标志。土地所有者可以将土地的占有权、使用权,甚至部分处分权分离出去,而仅仅保留收益权。④土地处分权。指土地所有人依法处置土地的权利,包括对土地的出租、出卖、赠送、抵押等,它决定土地的最终归属,是土地所有权的核心。3.依据区位理论,土地管理可以有效地解决哪些问题?答:(1)确定土地资源在各用途、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各地段相对于城镇和交通干线的位置不同,从而使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和商品需求量有较大差异,这就有可能根据比较利益原则,确定不同地段的适宜用途,在各部门合理分配土地资源。(2)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处于不同位置的土地,其地租、地价额有较大差异,因而,有利于利用地租、地价这一经济杠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3)制定合理用地的政策和规划依据区位原理,制定合理用地的政策和规划,指导各种用地的区位选择,对土地利用实行宏观管理。(4)确定土地的质量等级影响土地质量差异的因素主要是土地的位置和肥力,所以,位置因素在确定土地等级,特别是城镇土地等级方面有着重要作用。(5)确定不同位置地段的差额税率相同经营管理水平的同一行业,处在较优位置会比处在劣等位置获
得较多利润,形成级差收益,这正是制定土地税率的依据4.我国土地用途管制的具体目标和根本目的是什么?答:(1)我国土地用途管制的具体目标土地用途管制是指国家为了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编制土地利用规划、依法划定土地用途分区,确定土地使用限制条件,实行用途变更许可的一项强制性管理制度。具体来说,土地用途管制的目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土地利用整体效率最大化效率是指资源的有效使用与有效配置土地用途管制就是要解决在各种竞争性用途之间的合理分配土地资源并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问题,它既考虑了每一个土地使用者的切身利益,又从宏观上考虑了社会整体利益,从二者的结合上追求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率目标。②协调“吃饭”与“建设”的矛盾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人均土地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土地利用矛盾十分突出,土地利用的非农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必须通过土地用途管制,严格限制农业生产用地向非农业建设用地的转移,以保护耕地,保障我国人口的食物安全供应,保持社会的稳定。③消除土地利用中不利的外部性影响,保护环境,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土地利用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和外部性,对于土地利用产生的积极的外部性应该充分加以利用,对于土地利用中的消极的不利的外部性影响必须加以避免和限制。土地用途管制是一种政府行为,政府可根据土地资源的自然特性、经济和社会条件,合理地划分土地用途区,对每一用
途区的土地使用类别、土地使用条件、土地使用强度等加以规定和限制,防止土地沙漠化和盐渍化,防止建筑物和人口的过度拥挤,保证一定的绿地等,达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2)我国土地用途管制的根本目的土地用途管制是政府为了保障全社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消除土地利用中的各种非理性现象,处理好土地利用中的各种矛盾,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一项措施。它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在数量上、时间上和空间上进行合理的分配,以保障各种用途的土地需求。5.计划的类型有哪些?答:(1)计划是指将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目标和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到组织的具体工作部门和个人,从而保证组织工作有序进行和组织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具有预见性、可行性、约束性和针对性。(2)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计划可分为多种类型:①按计划的时间划分,可分为:①长期计划:又称为规划,时间一般在5年以上。一般由高层管理者制定。②中期计划:介予长期和短期计划之间,时间一般为l~5年。一般由中层管理者制定。③短期计划:针对未来较短时间内所作的工作安排,时间一般不超过1年。多由基层管理者制定。②按根据涉及时间长短及其范围广狭的综合性程度标准划分,可分为①战略性计划:指着眼于组织整体目标和方向的计划。是组织较长时期内的宏伟蓝图。②战术性计划:指针对组织内部具体工作问题,在较
小范围内和较短时间内实施的计划。③从职能空间分类,可以将计划分为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及人事计划。④根据计划内容的明确性标准,可以将计划分类为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⑤按程序化程度,可以将计划划分为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6.企业可以从哪些方面捕捉创新机会?答:(1)目标创新企业是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中从事经营活动的,特定的环境要求企业按照特定的方式提供特定的产品。一旦环境发生变化,要求企业的生产方向、经营目标以及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其他社会经济组织的关系进行相应的调整。企业适时地根据市场环境和消费需求的特点及变化趋势加以整合,每一次调整都是一种创新。(2)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的主要内容,企业中出现的大量创新活动是有关技术方面的。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就必须顺应甚至引导社会技术进步的方面,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主要包含两个方面:①要素创新与要素组合创新要素创新包括材料创新、设备创新两方面。要素组合方法创新包括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的时空组织两个方面。②产品创新
产品创新包括许多内容,主要包括物质产品本身的创新,物质产品创新主要包括品种和结构的创新。(3)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则需要从社会经济角度来分析企业各成员间的正式关系的调整和变革,制度是组织运行方式的原则规定。主要包括产权制度、经营制度、管理制度第创新。(4)组织机构和结构的创新由于机构设置和结构的形成要受到企业活动的内容、特点、规模、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组织形式,同一企业,在不同的时期,随着经营活动的变化,也要求组织的机构和结构不断调整。组织创新的目的在于更合理地组织管理人员的努力,提高管理劳动的效率。(5)环境创新就企业来说,环境创新的主要内容是市场创新。市场创新主要是指通过企业的活动去引导消费,创造需求。成功的企业经营不仅要适应消费者已经意识到的市场需求,而且要去开发和满足消费者自己可能还没有意识到的需求。新产品的开发往往被认为是企业创造市场需求的主要途径。7.简述我国土地登记的类型及差异。答:(1)土地登记是国家依照法定程序将土地的权属关系(所有权、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用途、面积、使用条件、等级、价值等情况记录于专门的簿册,以确定土地权属,加强政府对于土地的有效管理,保护权利人对土地的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根据我国的具体
情况,主要登记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等。经过登记的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他项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2)根据我国2008年新出台的《土地登记办法》,土地登记分为土地总登记、初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和其他登记。①土地总登记指在一定时间内对辖区内全部土地或者特定区域内土地进行的全面登记。②初始登记是指土地总登记之外对设立的土地权利进行的登记。③变更登记,是指因土地权利人发生改变,或者因土地权利人姓名或者名称、地址和土地用途等内容发生变更而进行的登记。④注销登记,是指因土地权利的消灭等而进行的登记。依法收回的国有土地、依法征收的农民集体土地;因人民法院、仲裁机构的生效法律文书致使原土地权利消灭,当事人未办理注销登记的可直接办理注销登记。⑤其他登记包括更正登记、异议登记、预告登记和查封登记。(2)土地登记类型的差异①登记的内容不同土地总登记是针对辖区内所有土地,在一个确定的时点进行的一种普遍性登记。总登记的特点是土地权利人在拥有或使用土地期间,无论是否发生过变更,都必须按照登记机关的要求,在确定的时点,通过一定法定程序,在统一的簿册上进行注册登记。初始登记是在总登记之后,土地权利人首次取得土地产权,向登记机关提出申请而进行的登记。
变更土地登记包括土地权利变更登记,名称、地址和土地用途变更登记等。变更登记具有以下特性:第一,变更登记只能发生于已登记权利的存续期间。第二,变更登记以原有登记的正确性为必要条件。第三,变更登记以原登记的权利或标的发生变化为结果。注销登记是因某种原因而导致产权人登记的权利消灭时,登记机关依法注销其登记簿上的权利的一种登记凡涉及不动产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和他物权,凡这三种权利移转、客体灭失或其他权利终止的原因发生。都必须进行注销登记。②登记的程序略有不同相对于登记的一般程序,土地总登记的程序有三个特殊性:一是增加了准备工作。这是因为土地总登记是在一定时间内对一定区域的土地进行集中、普遍的总的登记,工作量大、时间集中,准备工作显得特别重要。故在土地总登记中,把准备工作作为一项突出的重要内容,列为土地总登记工作程序的第一步。二是增加了通告。土地总登记的申请事先要由市、县人民政府发布通告。三是增加了公告。权属审核的结果要进行公告。因此,总登记程序一般包括登记准备、登记通告、登记申请、地籍调查、权属审核、权利公告、注册登记与颁发书状。③总登记属静态登记,其他几个登记属于动态登记。④土地总登记具有阶段性,一定范围和规定时间内有计划地、统一地进行的,持续一段时间即告结束。其他几种登记则没此种限制。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2题,满分60分):1.谈谈城市地价管理的意义和作用。答:(1)城市土地市场价格管理(地价管理),是指政府为了规范土
地市场的交易行为、保持土地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保护土地交易者和国家等各方面的合法利益而采取的以土地价格为核心的各种调控、引导和管理措施。具体来说,地价管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①对土地价格及土地价格体系进行管理,调控地价水平;②对土地价格评估工作进行管理;③对土地市场中因土地价格引起的各种纠纷进行处理。地价管理是城市土地市场管理的核心内容,其目的就是通过对土地价格进行调控和引导,使土地价格保持在合理、稳定的水平上,既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又有利于土地市场繁荣。(2)地价管理的意义,根据研究的角度不同可以分为三个方面:①宏观上看,地价管理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保证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国民经济各行业、各部门生产活动的基础,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直接相关。在我国实现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后,土地价格计入企业生产成本,其高低和稳定与否直接影响整个价格体系。当地价上涨时,将引起产品生产成本上升,产品价格也随之提高,从而使物价指数上升,通货膨胀压力增大。所以,地价一旦失控,对整个国民经济带来的冲击是不容低估的。②从中观上看,地价管理是土地市场管理的核心。价格是市场的核心。对土地市场来说,其本质是土地供求双方为确定土地交换价格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因此,土地价格也是土地市场的核心。与此相应,地价管理成为土地市场管理的核心。另一方面,地价又是以经济手段调节土地市场的杠杆,地价管理对保持土地市场正常有序运转有着重要意义。③从微观上看,地价管理直接关系到土地产权交易双方的切身利益土地交易实质上是土地产权交易。当土地产权双方进行交易时,它们的利益关系主要是通过土地价格加以体现和调整。地价的高低和变化,对
交易双方都是极为敏感的。通过地价管理,可以维护双方的利益,并使国家利益不受损失。(3)地价管理的作用主要包括七个方面:①调节土地供求关系,抑止土地投机,保证土地市场均衡、平稳发展通过地价管理,充分发挥地价调节土地供求关系的作用。当土地市场中土地需求大于供给时,地价上升以抑制需求和刺激供给;当需求小于供给时,则地价下降,以刺激需求和抑制供给。另外,通过制订一系列地价管理措施和制度,防止囤积土地等待地价上涨以获取暴利的投机行为,必要时还可采取行政手段进行干预。②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充分有效地利用土地通过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制定合理的土地价格,促使企业节约用地,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与此同时,通过土地价差,引导用地者选择用途与经济效益相适宜的土地,促使地尽其利,合理配置,避免盲目争地、多占地、占好地的现象,迫使不能合理使用土地者将土地转让给能够发挥土地最大潜力的使用者利用。③为土地市场管理提供依据在地价管理中,有了通过评估产生的基准地价体系,政府在对土地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时,就有了科学依据,参与土地收益分配也就有了客观标准。另外,基准地价也为制定出让地价、确定地产抵押值、计算土地增值税和其他相关税费提供了依据。④规范土地市场中交易各方的行为。在土地市场中,有的交易者为了逃避国家税费,采取隐瞒不报或少报地价的非法手段来进行交易活动,不仅扰乱正常的土地市场秩序,而且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通过制定规范的地价登记管理制度,保证交易者如实申报交易地价和交纳税费,对瞒报、少报行为进行严惩,迫使土地交易双方依法交易,据实申报地价,逐步建立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
⑤规范土地估价方法,培养土地估价人才,不断提高估价水平通过建立地价评估制度,实行统一的估价方法和程序,可以保证估价结果的精度,减少不规范的估价行为。通过对土地估价机构进行资质审查和对估价人员进行资格认证,培养出大批专业的估价人才,有利于提高我国土地估价水平。⑥防止国有土地收益流失一方面,通过地价管理对国有资产中的土地资产进行评估登记,查清它们的数量和分布,可以有效防止划拨土地使用权的非法转让。另一方面,在对外出让土地时,对土地进行评估,制定合理的出让地价,可以避免国家利益受到损失。⑦通过地价管理,合理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电工程承包合同
- 2025年房产拍卖佣金合同3篇
- 入股股东合作协议书
- 2024版纺织品买卖合同
- 二零二五版宝钢集团劳动合同员工离职手续及后续服务协议3篇
- 2025年度租赁合同中的违约责任规定2篇
- 二零二五版房地产抵押保全担保服务合同范本2篇
- 个性化共同贷款合同书2024版样本下载版B版
- 2025年度酒店用床垫批量采购专项合同3篇
- 2025年度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补充协议范本3篇
- 2025年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 (T8联考)2025届高三部分重点中学12月第一次联考评物理试卷(含答案详解)
- 工程施工扬尘防治教育培训
- 红薯采购合同模板
- 2023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4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山西省太原市重点中学2025届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充电桩项目运营方案
- 2024年农民职业农业素质技能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高考对联题(对联知识、高考真题及答案、对应练习题)
- 新版《铁道概论》考试复习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