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部分县市2025届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荆州市部分县市2025届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荆州市部分县市2025届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荆州市部分县市2025届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荆州市部分县市2025届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荆州市部分县市2025届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古代希腊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发展最主要的原因是:A.城邦面积小,公民有更多机会直接参政 B.工商业发达,平民反贵族斗争胜利C.希腊较早地受到平等、民主观念的影响 D.独立自治使城邦民主发展具有连续性2.20世纪30年代,梅兰芳举家从北平搬到上海,他编了《抗金兵》、《生死恨》等剧,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唱词中“山河万里几多愁-金酋铁骑豺狼寇”成为梅派名段。梅兰芳这些活动旨在A.推动“梅派”艺术的新发展 B.充分发挥京剧的休闲娱乐功能C.借助传统艺术宣传民族救亡 D.推动京剧艺术进一步走向成熟3.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被钟南山院士称为“英雄城市”。下列有关武汉的历史,说法错误的是A.1872年创办了近代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B.1873年开创了近代中国人办报的先例C.1911年武昌首义后出现“中华民国”国号D.1938年武汉会战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4.明清时期,山东柳子戏传到苏州,旅居北京的文人吴长元留下“吴下传来补破缸,低低打打柳枝腔”的诗句;产生于陕西、甘肃一带的秦腔,曾因魏长生的到来,在扬州出现“到处笙箫,尽唱魏三之句”的热潮。对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解释合理的是A.政府的文化政策较为宽松B.运河促进了南北文化交流C.北方士大夫文化品味更高D.儒家思想借戏曲艺术传播5.如图是1950年创作的漫画《和平签名》,该漫画反映了此时期(注:图中上方条幅文字:在中国争取二万万和平签名;左下方黑旗上文字:我们要战争;)A.中国人民捍卫新生国家的决心 B.北平和平谈判的历史进程C.帝国主义残余被和平力量清除 D.国民党失去大陆仓皇出逃6.《左传僖公四年》记载鲁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齐国攻打楚国的理由,“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意思是楚人没有及时贡奉用来缩酒的茅草,害的周天子无法祭祀祖宗。上述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A.礼乐制度在齐国得到较好保存 B.周天子“天下共主”的权威尚存C.诸侯与天子之间存在义务关系 D.社会秩序面临冲击与重新构建7.毛泽东主张,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一一民主集中制,这就是真正革命的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共和国。毛泽东的这种建国主张应当出自于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论持久战》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人民民主专政》8.主张让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并可出钱赎买份地的是A.彼得一世 B.亚历山大二世 C.林肯 D.俾斯麦9.1953年,周恩来总理宣布:“我们相信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共处……我们愿意同一切愿意维持和平关系的国家恢复和建立贸易关系,发展和平经济。”周总理发表此番言论的目的是A.提倡求同存异,以解决国际争端B.冲破欧美封锁,改善外贸局面C.实行一边倒,加入社会主义阵营D.寻找盟友,应对中苏关系恶化10.明代法律规定:监察官员索要收受他人财物,罪加二等;“于各衙门嘱托公事”,比常人罪加三等。这些规定A.降低了监察官员的政治地位 B.有效遏制了各级官员的腐败C.有利于监察体系的正常运转 D.标志着古代监察机制的成熟11.在列宁看来,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但社会主义国家并不一定要在工业发达国家中取得胜利。俄国完全可以开辟自己的道路,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表明A.十月革命引发西方现代文明的危机 B.社会主义革命没有固定的模式C.列宁开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D.社会主义适合在落后国家建立12.隋唐君主为加强统治,致力于削弱门阀势力,唐初曾将民间声望最高的崔氏降格为第三等姓氏,武则天提高进士科地位以打击擅长明经科的世族。到了晚唐时,唐文宗欲把公主下嫁给门阀世族时感慨:“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这反映出隋唐时A.宗法制与封建专制互为表里B.科举制对士族产生的影响很小C.社会结构的改变十分缓慢D.九品中正制与科举制并行13.在价值上,每年卖给外国人的货物,必须比我们消费他们的多。……我们在贸易上遵循着这种惯例去做,就稳稳地可以保证我们的王国每年一定会增多20万镑财富,并且一定是大部分以现金的形态带回祖国。——(英)托马斯•孟(1571-1641)《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以下对当时英国历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民族国家利益至上 B.重商主义积累资本 C.对外贸易保持逆差 D.鼓励出口扩大市场14.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上,当代表们吵得不可收拾时,本杰明·富兰克林曾提议去请牧师。他们请来了牧师,带领大家祈祷,以放弃“唯我正确”的看法。这反映了A.民主建立伴随着退让和妥协 B.政治是各方力量的博弈C.精英人物不能代表民众意愿 D.宗教影响美国政治生活15.新中国"一五"期间从大专毕业生到中专、技校毕业生,再到干部、复员退伍军人和工人都实行统一分配,逐步形成了统包统配和能进不能出的"铁饭碗"的劳动体制。这样的做法旨在A.适应经济建设需要 B.调动生产者积极性C.有效缓解就业压力 D.实现资源合理配置16.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维持对华严格的贸易管制,这种管制中的“治外法权”成为美国与西方盟国经济摩擦的火种。尼克松承认,近20年来,美国一直在世界上鼓吹和带头孤立封锁新中国,不但没有奏效,反而遭致自己对华利益的巨大损失。这说明A.经济发展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B.美国对华政策超越意识形态C.西方国家反对对华贸易管制 D.中国外交形势逐步趋向缓和17.清代长期以来禁八旗宗室子弟娶汉女,以“保种族纯洁”。1902年,清廷“开除此禁,所有满汉民人等,著准其彼此结婚”。这说明()A.突发性是习俗变革的主要特征 B.政治形势影响清廷社会政策C.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渐占上风 D.满汉之间实现社会地位平等18.明确揭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重要会议是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19.英国传统体育种类丰富、形式多样,大街小巷中斗牛、斗狗、斗鸡、足球、拳击等活动都是寻常之事。19世纪30年代起,英国议会开始颁布如《虐待动物法》、《城市警察法》等法律来禁止血腥暴力活动及街头巷尾聚众游戏。这一变化说明A.群众对政府政策的广泛认同 B.立法是社会进步的唯一途径C.国家干预经济推动社会转型 D.经济发展推动城市文明建设20.汉代外交“临西海而望大秦”,使节出使各国,“远人宾服”。唐代时,要求选派的对外使节,“到彼宜阐扬经典,使知大国儒教之盛”。明初,朝廷四处宣谕,“有贡必封”。清初,顺治曾诏谕:“南海诸国,有能倾心向化、称臣入贡者,与朝鲜一体优待。”材料说明中国古代外交A.注重推广儒家思想扩大文化影响B.服从于“以德抚远”的政治目标C.旨在加强海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D.范围狭窄局限于周边临近国家21.1922年,北京政府颁布施行了新学制。其中规定中等教育实行分科制和选科制,“初级中学施行普通教育,但得视地方需要,兼设各种职业科”;“高级中学分普通、农、工、商、师范、家事等科,但得斟酌地方情形,单设一科或兼设数科”。这种规定A.体现了人才教育与社会需求对接 B.构建了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C.提高了教育公平性与办学积极性 D.兼顾了专业水平和文化素养22.1964年10月17日,苏联《真理报》发表文章指出,当前:“裙带关系,草率的结论,鲁莽冒失的、脱离实际的决定和行动,吹牛皮说大话,根本不顾科学和实际经验已经研究出来的结论,凡此种种都和列宁式的党格格不入。…”这一论断A.肃清了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历史影响 B.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東缚C.为勃列日涅夫的政策调整做了铺垫 D.改变了苏联农业的落后面貌23.《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资产阶级用来推翻了封建制度的那个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同时它还造就了将运用这武器来反对它自己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以上论述A.肯定了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B.指出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由主义发展C.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D.揭示生产力发展必将引发社会变革24.1950年香港对内地贸易总值比上年增长了73.4%,但1952年却比上年下降了45.3%。香港对内地贸易总值急剧下降,主要是因为A.苏联加大了对华援助 B.新中国经济迅速恢复C.西方孤立和封锁中国 D.内地改变了经济制度25.张载所开创的“关学”以“躬行礼教”为宗旨,为宋代重新解释儒家礼教中关于天命、鬼神的经典,构建儒学宗教观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此可知,张载的思想A.与传统儒学背道而驰 B.推动儒学的唯物倾向C.以阐释经书字句为主 D.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26.1860年,总理衙门大臣奕诉在奏折中将俄国列为中国第一大威胁。他认为俄国为“肘腋之患”,英法等国为"肢体之患"。这一认识A.反映出东北西北边疆严重危机 B.对中国周边形势作了错误判断C.表现出清政府的海防意识薄弱 D.企图联合英法遏制俄国的侵略27.英国学者WC.丹皮尔在《科学史》中提到:在牛顿的时代(科学知识的第一次大综合时代),光不再是弥漫、纯粹、无色的神秘物质,不再是上帝的住所,而成了一个物理现象……宗教信仰的寄身之所由心转移到头脑中,神秘主义被数学所驱逐。作者在此强调A.科技发展促进理性传播 B.自然科学取代宗教地位C.宗教改革推动科技进步 D.启蒙运动消除愚昧无知28.鸦片战争后,外国银元不仅在沿海等地流通,还逐渐向内地渗透,英国议会在1847、1848年蓝皮书中的报告说:“银元在下述各省自由流通: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和湖南的南部和东部。烂板银元的流通,几乎全限于广东、福建和江西。残缺的小银元则为广东的许多地方所爱好。”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由于A.中西方贸易范围口趋扩大 B.民众生活对世界市场产生了依赖性C.对外贸易呈现了出超现象 D.外国资本已经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29.1876年,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劝其扩大学习内容范围。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人说他是“汉奸”。结果,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这说明A.李鸿章洋务思想日趋保守 B.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C.“中体西用”思想仍占主流 D.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30.1937年,美国对日本出口超过28亿美元,其中60%是石油(产品)和钢材。日本侵华战争头三年中消耗燃油约4000万吨的70%由美国提供,消耗的钢铁50%来自从美国的进口。据此可知美国A.全力支持日本侵华战争 B.从中日战争中牟取利益C.建立美日同盟遏制苏联 D.己经摆脱经济危机困境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14年欧战爆发,北京政府宣布中立。随着战争的进行,协约国开始出现拉中国参战的想法。北京政府总理段祺瑞力主参战。他认为“欧战倘持久,美国终将加入”,“德国虽强,寡不敌众,料其必败;且日本既已加入,我若不参加,日本对于青岛势必染指掠夺”。8月,北京政府决定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奥宣战,依据国际公法及惯例废止所有以前中国与德、奥两国所订条约、协议。……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虽然拒签对德和约,但继续参加和会并成为国际联盟正式成员,次年中国首任驻国联代表顾维钧当选为国联理事会主席。1921年《中德协约》签订,取消了德国在华享有的特权,停付庚子赔款,天津、汉口等租界归还中国。——摘编自杨雨青《中国参加“一战”问题之探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段祺瑞政府对德奥宣战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期间及战后初期中国外交活动的意义。32.材料昭和天皇的战争责任问题,是东京审判的焦点之一。1945年8月9日,日本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但同时照会美国等主要盟国,确认无条件投降,并不包含改变天皇统治国家大权的要求。美国政府内的部分高官希望通过不废除天皇制,以促使日本早日投降.1945年9月22日,美国政府宣布的《战后初期的对日政策》决定:“美国希望使用最低限度的军队和资源达到占领目的,在能够达到满足美国目的的限度内,最高统帅将通过包括天皇在内的日本政府机关团体行使权力”。英国也希望利用日本现存天皇制体制进行民主改革即实行间接统治的对日方针。国民政府特别是蒋介石对这一问题采取了非常慎重的态度。早在1943年11月,蒋介石与罗斯福总统在开罗会议期间谈到天皇制问题时,表示:此次日本战争祸首,实只几个军阀,应先将军阀打倒。至于国体问题,宜由日本人民自己解决,以免构成民族间永久之错误。在东京审判过程中日本内阁和军部为了保护天皇,承担了侵略战争的全部责任,这使得昭和天皇的责任更加难以追究。1946年4月3日远东委员会通过了《远东委员会关于远东战犯的逮捕、审判及处罚政策的决定》,规定“如果没有特别的授权,对日本国天皇免于战犯起诉”.——摘编自宋志勇《论东京审判的几个问题》(1)根据材料,概括东京审判中日本天皇能够逃避审判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天皇逃避审判带来的影响。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清末,中国封建主义盐务管理制度已“弊窦百出”,加上清王朝垮台,政局混乱,省自为制,“盐枭活跃,倍徙平时”,至1913年时,“盐务腐败,已达极点”。为此,北洋政府开展了广泛的盐务改革。1913年12月,公布《盐税条例》,将从前各项课税名目一律删除,改征统一税,统一税率每担2.5元。同时,又对盐场进行进行整顿,裁撤产量少,质量差的不合格盐场。1914年2月,又公布了《盐务稽核总、分说章程》。章程规定,在北京设立盐务稽核总所,在各产盐地方设立稽核分所。“征收一切盐税盐课”。1914年,北洋政府开始在直隶、河南两地74县废除封建专商垄断的运销体制,实行自由贸易。此后,全国各地又有一些县陆续开放了食盐贸易。到1931年,全国已有近半数的县实行了自由贸易,同年国民政府公布的《新盐法》规定:“盐就场征税,任人民自由买卖,无论任何人,不得垄断”——摘编自丁长青《民国盐务史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北洋政府盐务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洋政府盐务改革的作用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希腊民主政治发展的原因是希腊经济、政治历史及文化传统多个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应是生产力因素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发达,平民反贵族斗争胜利,故B项正确;希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使雅典商品经济、海外贸易极为发达,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使公民有机会直接参政。但不是根本原因。故A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希腊较早地受到平等民主观念的影响,为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不是最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城邦出现在公元前8到前6世纪。城邦面积狭小,人口不多,特点是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但不是根本原因。故D项错误。2、C【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梅兰芳创作《抗金兵》、《生死恨》等以爱国救国为主题的戏剧,适应了20世纪30年代日本入侵下宣传民族救亡的需要,故C项正确;梅兰芳创作爱国戏剧是对时代形势的反应,并非单纯的发展梅派”艺术,排除A项;题干并未强调京剧的功能及发展,排除BD两项。故选C。3、A【解析】

1872年由李鸿章主持的中国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正式成立,不是武汉。A符合题意;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开创了中国人办报的先例,B不符合题意;1911年孙中山领导了武昌首义,建立了“中华民国”,C不符合题意;据抗日战争史实可知,1938年武汉会战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D不符合题意。故选A。4、B【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苏州、扬州人民可以熟知来自山东、陕西地区的民谣,结合所学,明成祖定都北京后,大运河地位进一步提高,更有利于文化的交流,故选择B选项;明清时君主专制不断加强达到顶峰,文化政策日益严格,故排除A选项;材料主旨是运河发达促进文化交流,不能说明北方士大夫的品味更高,故排除C选项;材料不能体现儒家思想的传播,故排除D选项。【点睛】本题考查明清时期中国文化的交流与传播,需了解明清时期中国文化的传播途径等等。5、A【解析】

材料一方面反映新中国一方面要求实现和平的愿望,另一方面对威胁我国国家安全的行为要敢于反击,故A符合题意;北平和平谈判是1949年初,时间不符合题意,故B不符合题意;1950年,帝国主义残余依然存在,故C不符合题意;1949年4月,国民党失去大陆仓皇出逃,时间不符合,故D不符合题意。6、D【解析】

材料反映齐国以“尊王攘夷”的口号攻打楚国,而“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实质反映传统的分封统治秩序走向解体,故D符合题意;材料的主旨不是齐国保存好礼乐制度,A不符合题意;可以反映此时“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王室衰微,失去天下共主的权威,B不符合题意;C只是材料的表象不符合本质,C不符合题意。故选D。7、C【解析】

据“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等信息可知毛泽东此时主张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共和国,结合所学可知毛泽东的这种主张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相符,所以此建国主张应该出自《新民主主义论》,故选C;AB项中没有关于建国的主张,排除;《论人民民主专政》与“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不符,排除D。故选C。8、B【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俄国农奴制改革,主持这项改革的是亚历山大二世,故选B;彼得一世没有进行农奴制改革,排除A;林肯是美国总统,维护的是美国国家统一,C排除;俾斯麦是德意志首相,主要是促进德国完成统一,排除D。故选B。9、B【解析】“求同存异”是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故排除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采取经济封锁、外交孤立的方式;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状况,周恩来在1953年提出材料中的主张.故B正确.;与我们相信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共处不符,故C排除;中苏关系恶化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故排除D。10、C【解析】

材料反映明代法律对监察官员的违法行为加重处罚,体现了监察体系内部的权力约束,目的是防止监察官员腐败,以有利于监察体系的正常运转。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对监察官员的约束,降低了监察官员的政治地位不符合材料主旨,A错误;材料没有提到在实际效果上是否有效遏制腐败,且材料只提到监察官员,而非各级官员,B错误;材料中的个别规定无法证明古代监察体制成熟,D错误。故选C。11、B【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俄国十月革命后率先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打破了“社会主义国家在工业发达国家中取得胜利”的定论,说明俄国结合自身国情,选择适合自己的革命道路,故B项符合题意;题干并未表明十月革命引发西方文明危机,排除A项;题干信息不能反映列宁开创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排除C项;各国依据自身实际追求社会主义,D项说法过于片面,排除。故选B。12、C【解析】

中国古代政治发展是一个由贵族政治向成熟官僚政治制度演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结构缓慢变化的过程,材料反映了隋唐时期对门阀势力的打击,但从“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可知这一变化过程是十分缓慢的,故答案选择C项。魏晋南北朝时宗法制与门阀制度相联系,隋唐时期兴科举,废除九品中正制,沉重打击了门阀制度,故A项不正确;科举制的实施打击了士族势力,故B项不正确;隋唐时期实施科举,废除九品中正制,故D项不正确。13、C【解析】从材料“每年卖给外国人的货物,必须比我们消费他们的多”看出,他强调出口,减少进口,对外贸易保持顺差,C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根据“就稳稳地可以保证我们的王国每年一定会增多20万镑财富”可知,托马斯•孟强调民族国家利益至上,A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强调出口,减少进口,鼓励出口扩大市场,这是重商主义思想的表现,BD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14、A【解析】

“放弃‘唯我正确’”意味着放弃部分权力和利益,通过相互之间的退让和妥协达成一致,故选A;B项没有揭示题意主旨,排除;CD与题意无关,不能体现,排除。故选A。15、A【解析】

对劳动力人才实行统一分配和能进不能出的“铁饭碗”劳动体制是为了最大化的利用人力资源,减少人力资源的流动,从而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以适应当时经济建设的需要,故选A;调动生产者积极性不是最终目的,排除B;这种做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不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和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排除CD。故选A。16、D【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贸易战和孤立中国的政策导致美国经济严重受损,美国和盟友关系紧张,为此尼克松政府决定缓和对华管制,从而使中国外交趋势逐步趋向缓和,故选D;A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美国对华主要是贸易管制,没有超越意识形态,B错误;C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17、B【解析】

根据所学内容可知,1902年的清政府深陷统治危机,此时放开满汉不可通婚的禁令明显是为了挽救统治危机,说明政治形势影响清廷社会政策,故选B项;习俗变革主要是具有渐进性,而不是突发性,排除A项;从该禁令的废除无法看出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占据上风,更不能证明满汉之间实现了社会地位平等,排除CD项。故选B。18、B【解析】

中共二大提出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揭示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明确提出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和动力;提出“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方法,故答案为B;中共一大宣告中共成立,确定党的任务和中心任务,A错误;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定毛泽东的正确领导,C错误;中共“七大”制定当时党的任务和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内容,D错误。19、D【解析】

依据材料“19世纪30年代起,英国议会开始颁布如《虐待动物法》、《城市警察法》等法律来禁止血腥暴力活动及街头巷尾聚众游戏”并结合工业革命的知识可知,随着英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英国政府逐渐注重城市文明建设。D正确;材料未体现法律颁布后人民的反应,A排除;唯一途径的说法不符合史实,B排除;材料只涉及政府对城市建设的干预,未体现对经济的干预,C排除。故选D。20、B【解析】

根据材料“到彼宜阐扬经典,使知大国儒教之盛”“南海诸国,有能倾心向化、称臣入贡者,与朝鲜一体优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外交注重思想文化影响,但并不是说中国古代外交的主旨和目的就是推广儒家思想,而是服从于“以德抚远”的政治目标。故答案为B项,A项排除。C项,“加强海外交流”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明清时期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的目的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排除;D项,根据材料“临西海而望大秦”,大秦远在欧洲,说明中国古代外交并不只局限于周边临近国家,排除。21、A【解析】

依据材料“得视地方需要,兼设各种职业科”“得斟酌地方情形,单设一科或兼设数科”来看,该规定体现了人才教育与社会需求相适应。A正确;中国尚未构建了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B排除;该规定与教育公平性没有直接关系,C排除;材料未涉及文化素养,D排除。故选A。22、C【解析】

当前“鲁莽冒失的、脱离实际的决定和行动”显然是指责赫鲁晓夫的改革不切实际,是为勃列日涅夫改革做铺垫,C项正确;材料内容与新经济政策无关,A项错误;BD两项表述均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C。23、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战胜了封建制度,工业革命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资本主义的弊端也暴露出来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在材料中说“它还造就了将运用这武器来反对他自己的敌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从而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故D选项正确;材料内容揭示了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同时它还造就了将运用这武器来反对他自己的敌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可推知材料体现了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问题而不是肯定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故A选项错误;自由主义指的是追求保护个人思想自由的社会、以法律限制政府对权力的运用、保障自由贸易的观念、支持私人企业的市场经济,材料内容没有体现自由主义内容,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会带动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必将引发社会变革,没有提到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故C选项错误。24、C【解析】

抗美援朝时期,香港对内地贸易总值急剧下降,主要是因为西方孤立和封锁中国,C项正确;苏联对华援助、新中国经济迅速恢复和内地改变经济制度都不是香港对内地贸易额下降的主要原因,ABD三项错误。25、D【解析】

关学以“躬行礼教”为宗旨,促进儒学宗教观的构建,反映了张载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的思想特点,D项正确;张载等人解释儒家礼教,构建儒学宗教观,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与发展,A项错误;构建“儒学宗教观”和关学“躬行礼教”的宗旨,与唯物倾向不符,也不是对经书的字句阐释,BC两项错误。26、A【解析】

两次鸦片战争中沙俄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地区的大片领土,给中国东北西北边疆带来严重危机,所以奕䜣认为俄国是“肘腋之患”,英法为“肢体之患”,故选A;奕䜣的认识不是错误判断,排除B;材料内容与海防意识薄弱无关,主要是源于现实的边疆危机,排除C;清政府并没有联合英法遏制俄国,排除D。故选A。27、A【解析】

根据材料“科学知识的第一次大综合时代”“成了一个物理现象”“神秘主义被数学所驱逐”等信息,可判断牛顿时代科技的发展促进理性传播,故选A项;自然科学冲击宗教地位不等于取代宗教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科技进步的影响,与宗教改革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科技进步传播理性观念,为启蒙运动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故D项错误。故选A。28、A【解析】

外国银元向中国内地的渗透说明中外贸易范围扩大,贸易值增多,故选A;外国银元向中国内地的渗透并不能体现民众生活对世界市场产生依赖型,也无法说明外贸中出现出超,排除BC;D项说法过于夸张,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29、C【解析】

材料反映了当时士大夫们仍然固守“中体西用”主流思想,郭嵩焘的思想超越了当时这一主流思想,故选C;“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是郭嵩焘解职的原因,虽然郭嵩焘“常写信给李鸿章”,但材料并未涉及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排除A;“劝其扩大留学范围”,报告日本“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并不等于推崇西方体制,排除B;一位驻外使节的认识并不能说明“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排除D。【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人说他是‘汉奸’。结果,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分析解答。30、B【解析】

中日战争期间,日本从美国获取了大量的战争物资,说明美国从战争中牟取了大量利益,故选B项;结合抗日战争的史实可知美国并不是全力支持日本侵华战争,排除A;美国对日本的出口主要是为了牟取经济利益,而不是建立美日同盟以遏制苏联,排除C;从材料内容无法反映美国经济危机的相关信息,排除D。故选B。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原因:协约国集团积极拉拢:美日参战,战局发展对协约国有利:参战有利于抵制日本侵夺山东。(2)意义:借助一战胜利收回部分主权,废除了部分不平等条约:外交敢于抗争,维护国家利益: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国际地位有所提高。【解析】

(1)原因:根据材料“随着战争的进行,协约国开始出现拉中国参战的想法”可知,协约国集团积极拉拢;根据材料“‘欧战倘持久,美国终将加入’,‘德国虽强,寡不敌众,料其必败;且日本既已加入,我若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