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备课教案(2009年修订版)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口算和估算(一)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2〜3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学习过程,体会乘法的口算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采用多种方法较熟练地进行口算,培养类推的能力。
3能从现实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能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
切联系,进一步了解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如何使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具、学具准备】
单元主题图,情景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学校准备组织同学们到巾体育馆观看篮球比赛,瞧,这就是市体育馆。(展示单元主题图,不
出现对话框)
教师:你想知道些什么?
教师:这些问题我们请图中的小朋友来帮助我们好吗?
根据学生的提问点击小朋友依次出现对话框。
教师:看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从学生提的问题中抽出:“A区有多少个座位?”这个问题进行解决。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1
教师:要求体育馆A区有多少个座位,怎样列算式呢?(列出算式)教师引
导学生思考:
怎么口算48x10?哪位同学来说说自己的算法?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我是这样想的,10个十是100,48个十就是480。
②40x10+8x10。
③48x5+48x5。
④48x2x5。
⑤10x6x8。
⑥48*9+48x1。
⑦48扩大10倍,就是480。
教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能应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相信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算法,你
能把自己口算48x10的算法说给同桌听吗?(同桌两人互相说算法)
教师:用你喜欢的算法来计算第2页的算一算,把结果写在书上。(集体订正)请同学们观察这4道
题(包括48x10),通过口算,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那如果两位数与其他整十数相乘,又该怎么算呢?
2教学例2
(出示例2的情景图)请学生观察主题图
教师: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教师:你能解决吗?从哪儿知道的?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说法: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那你知道这些面粉的共重多少吗?(出现另一
个对话框)你会列式计算吗?试一试。
教师:这道题你准备怎么做?把你的算法先讲给同桌听一听。
谁愿意把你的算法讲给大家听一听。
教师:同学们想得好,计算得也很正确,有的同学把两位数乘整卜数变成
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进行口算;也有的同学采用把两位数先乘一位数,再把
积扩大10倍的方法。大家用旧知识解决了新问题,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教师: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第3页的算一算中的3道题(集体订正)。
三、巩固学习
(1)学生互相出题算一算。
(2)看卡片算积,一个小朋友拿卡片,另一个小朋友说积•
四、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同学们交流。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2〜3页例2。
【教学过程】
(出示例2的情景图)
教师:一共有多少袋面粉?你们是怎么数的?
教师:如果要算出这30袋面粉共总多少千克,我们还要知道什么条件才行?
教师:现在可以求出这些面粉共重多少了吗?怎样列算式?
教师:这道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计算呢?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小伙伴商量商量吧!
学生间相互讨论,教师也参与到他们的讨论中。
教师:你们的方法都不错!用到了我们前面例1学习的知识,让两位数与10相乘,直接扩大10倍。
还想用你们的好方法计算其他的计算题吗?
教师出示练习题:
21x20=45x30=50x32=
学生做题时,教师察看作业情况。
教师:你们又是怎么算这些题的呢?
口算和估算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4页例3、例4。
【教学目标】
1经历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学习过程,会正确口算整十数乘整十数。
2体会乘法估算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价值,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用多种方法来估算生活中的乘
法问题。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探索、共同进步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难点】
掌握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用多种方法来估算生活中的乘法问题。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出示以下题目:78x2030x5620x4090x81
43x5070x4050x6090x50
教师:你能将这些算式分一分吗?你准备怎样分?
教师:同意他的标准吗?请大家按照这个标准把这些算式分一分。
学生将算式分类后汇报,教师板书:
第1类第2类
78x2020x40
30x5670x40
90x8150x60
43x5090x50
教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口算第1类算式。完成后选一道和同桌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学生口
算后交流(略)
教师:(指着第2类算式)这种两个因数都是整十数的算式我们叫它整
十数乘整十数。这节课我们就先来探讨这种乘法的口算方法。(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索新知
1探索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师:你准备怎样口算20x40?先自己想想,然后和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方法。
学生小组交流后汇报。
教师:还有别的算法吗?
教师:这种方法好。那为什么要在8的后面添两个0呢?
教师:说得真好。同学们的这些算法都很好。大家运用旧知识解决了新问题,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
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口算剩下的3道题。
学生独立完成剩下的题目。
2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出示例4的商品图)说说你从图上获取了哪些信息?
学生说出自己获取的信息。
教师:体育老师准备为学校买11个皮球,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帮老师
估算一下大约要准备多少钱。先自己想想,并小声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小组的
伙伴。小组交流后组织汇报。
教师:如果学校再买19副乒乓球拍大约要多少元?
三、巩固深化
教师:今天你满意自己的表现吗?互相说说自己都有些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咱们带着今天的收获进入数学王国。
1猜一猜下面算式的积的末尾有几个0,并说说理由
27x3070x4086x3050x8093x2060x50
2看卡片口算
首先教师出示卡片,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估算,然后同桌利用卡片互相练习。
3估算52x19,先独立思考然后互相交流
教师: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利用I日知识来解决了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并且能用多种方法来估算生活
中的乘法问题。其实在生活中,很多问题都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大家多想想,就会越来越聪明。
笔算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8页,例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2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适合自己的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
思想和方法。
3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算法的算理。
【教具、学具准备】
算式卡片,3种颜色的灯,例1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提示课题
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25x539x1013x1630x2010x4047x1529x31
57*4
教师:你会算这些题吗?你们以举手的方式来示意老师。老师手中有3盏灯,我们把全班都会做的题
用绿灯表示,一部分同学会做的题用黄灯表示,都不会做的题用红灯表示。第一题,会做的同学请举手……
(老师根据情况贴灯)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要来解决黄灯题和红灯题。(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出示例1卷笔刀图)教师:你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卷笔刀吗?我们先一起来猜一猜。(请每一个同学
都猜测,并说说是怎样猜测的。)
(2)学生进行猜测,说说想的方法。
(3)教师:怎样才能证明你猜测的答案是正确的或者比较接近答案呢?(要计算出12x14=?)
(4)教师:怎么算呢?我们没有现成的办法,你能独立地,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计算出12x14吗?
三、探索尝试,寻找方法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学生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去解决“12x14=?”。
2小组交流整理
小组交流自己计算的结果和方法,并整理。
3以小组为单位,全班汇报,汇总解答策略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大致有以下一些方法。
①12+12+…+12=168(14个12相加)
②14+14+…+14=168(12个14相加)
③12x2x7④14x3x4⑤14*2x6
⑥12/10+12x4⑦12x20-12x6
⑧14x10+14x2⑨20x14-8*14⑩列竖式计算
4方法归纳,发现最佳方法
教师: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呢?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14x12这道题。
教师:在计算像“12x14”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时,你认为哪种方法适用的范围比较广?为
什么?(在前面知识的铺垫下,应该是用竖式的比较多)
5研究竖式计算
(1)教师:我们就•起来研究14x12这个乘法的竖式。你能做吗?(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2)理解竖式中第1步的算理。
教师用空白卡片将14中的力”遮住,像这样12x4的题大家会算吗?试一试。学生得出48。
教师:这里的48表示的是什么?(4盒卷笔刀的个数)
(3)理解竖式中第2步的算理。
教师:算出单独的4盒后又该算什么?(整十盒的)教师将“4”用写有“0”的卡片遮住,下一步怎样算?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用10去乘12,得120,表示10盒有120个卷笔刀。
②用1乘12得12,2对着4写,1写在4的前面。
教师:你用的是什么方法呢?用乘数十位上的“1”去乘12得12,这个“2”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呢?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因为用1乘12,1表示的是1个十,得到12个十,所以“2”写在十位上。
②竖式第2步求的是10盒卷笔刀的个数,所以“2”写在十位上。
(4)理解竖式中第3步的算理。
教师:大家的理解都是正确的,这个竖式算完了吗?
学生独立完成第3步。教师巡视。
教师: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说一说12x14用竖式计算的全过程,一会儿再说给全班同学听听。请儿个学
生说。
(5)教师:那我们在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教师简要小结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
四、巩固练习,推广应用
完成第8页试一试的题目。(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五、交流收获,小结回顾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探索规律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15〜16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情景中发现积的变化规律和从有趣的数的排列中发现数的变化规律
的过程。
2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比较、分析,发现一些给定事例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初步培养
学生的观察、分析及思考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知识、建构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
团队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用课件出示十字路口红绿灯的情景,画面只出现一个红灯亮时,让学生猜一猜下一个发光的灯的
颜色?教师按红、黄、绿;红、黄、绿;红、黄、绿……逐一展示,直到绝大部分学生能猜中。
教师:你是怎么猜中的?
教师:卜字路口的红绿灯是按一定的顺序依次发光的,生活中很多事物都隐含着一定的规律。今天我
们就来学习“发现规律(板书课题)
二、探索规律
1出示第15页例1的情景图
用画外音介绍汽车行驶情况。最后出现示意图:
教师:从刚才的情景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教师:这些信息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教师:同桌合作,把刚才大家说的信息填入表格中。(教师指导学生认识表头,让学生明确所填内容。)
每时行驶(km)60
行驶时间(时)12612……
行驶路段(km)60K62……
学生填好后,选择一组同学到视频展示台前汇报。
教师:请大家采用自己喜欢的观察方式,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学生6人一组合作
讨论,教师巡视指导,要求每个小组要有专门的记录人员,每人都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各小组推荐1名同
学汇报交流。)
教师:刚才大家观察了表格中已有的数据,从这些数据的变化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各合作小组继
续讨论。
学生:汇报讨论情况。
教师:刚才大家通过仔细观察、比较,发现了表格中隐含的规律,请你用这种方法找一找下列算式的
规律。(第16页课堂活动第1题)
(1)8x20=160(2)3x12=36
8x10=806x12=72
8x5=409x12=108
教师:要想发现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必须学会观察和比较,善于归纳总结,我们继续挑战自己吧!
教师:小白兔在数学王国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数塔。(教师把例2的4排数
制成课件,•排数•排数依次出现)你能帮助小白兔发现其中隐藏的规律吗?小组合作讨论。
教师:你能试着把第5排数写出来吗?第6排、第7排呢?写完后小组内交换检查是否符合前面的规
律。
教师:按这样的规律,你还能继续写下去吗?
教师:刚才大家从已知的数推出了未知的数,可见发现并遵循规律可以给解决问题带来极大的方便。
你能从下列算式中发现什么规律?可以怎样又对又快地算出结果?(第16页课堂活动第2题)
7+10+13+7+10+13+7+10+13+7+10+7+10+13=
三、应用规律
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现象也是有规律的。想一想,你能举出哪些例子?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汇报。
教师:刚才大家发现了生活中的一些规律,老师这里有一群数学娃娃(课件出示1〜50的数),你能
选出几个数来摆出一条规律吗?
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再汇报。
教师:今天,数学博士从数学王国中赶来,他从数学宝库中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题目,你们想不想和小
博士比一比?请看题。课件依次出现第17页练习三的第1题,第2题,第3题。学生先小组讨论,再汇
报交流。
四、小结升华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了数学知识里隐藏着许多的规律,运用这些规律可以
给解决问题带来方便。刚才大家发现的这个数列(例2)的规律,早在几百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家杨辉就
发现了,称作“杨辉三角大家可登录中国数学网了解“杨辉二角”的有关内容。中国古代数学家在数学的
许多领域中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中国了不起!希望大家从小努力,做一个了不起的中国人。对于这个有
趣的数塔,中间的数还可以怎样创设规律?大家下去继续探讨好吗?
解决问题(一)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课件出示运动会入场式的画面,同时播运动员进行曲。
教师:某地区的校际运动会开幕了,大家想去看看吗?
教师:首先我们来到团体操比赛现场。(课件出示例1的画面)
二、教学例1
1呈现信息。(课件出示例1的相关信息,不出现问题但把“训练”改为“比赛”)
教师:谁来说说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①有22所学校参赛。②一所学校站了4列,每列18人。③每所学校参赛人数差不多。
教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①一所学校有多少人?②22所学校大约有多少人?
2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解决第1个问题。
(2)分组讨论第2个问题。
①讨论解题的方法。②讨论估算的方法。③全班交流。
通过讨论,让学生知道估算的常用方法是将参与计算的数估计成与其接近的整十、整百数来计算。
3分组活动:第21页上面的课堂活动。
关键是要让学生先讨论出方法,交流,然后再动手操作。
三、教学例2
教师:运动会的组委会给运动员们送来了矿泉水。(课件出示:手推车推出25箱)
教师:你们知道一共有多少瓶矿泉水吗?如果要知道一共有多少瓶,首先得明确什么?(每箱多少瓶)(课
件出示:“3箱矿泉水共有36瓶”)
教师:现在可以求出结果了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试算,然后全班交流。(重点说说解决问题的思路)
四、反馈练习
第21页下面的课堂活动。
学生先独立解决,然后交流评价、订正。
五、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解决问题(二)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22〜23页例3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在现实的问题情景中,探索综合运用乘、加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
2经历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从问题入手、分析解决问题和通过移动变换解决问
题的策略。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春游吗?在春游中会遇到许多与数学有关的问题,你们有信心解决吗?今天,
我们一起来解决春游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解决数学问题)
二、教学例3
1呈现信息
(出示例3画面)
教师:从上面的录像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录像中的信息有:
①每辆车可坐45个同学。
②已经开走了7辆车。
③又坐满了5辆车。
④还有32人没上车。
2解决问题
(1)教师:你准备怎样计算参加春游的人数?参加春游的人可以看成由哪几部分组成?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
①车上的同学和没上车的同学。
②已经走了的同学和没走的同学。
③已经走了的同学、坐在车上正准备走的同学和还没有上车的同学。
(2)根据上面的交流,学生独立列式算出总人数。
(3)展示各种算法,并请学生结合算式说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相同算法的同学互相补充,其余同学
认真倾听。你认为哪一种算法比较简便?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已经开走的和已经坐好没有开走的车都是准载45人,可以合在一起看,一共
坐了12辆车,算出车上的人,再加上没上车的,算出总人数。
三、课堂活动(第23页)
1学生看题、思考。
2全班交流,打开思路。
3独立提问,并解答。
四、课堂小结
师:请大家说说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第二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面积和面积单位(一)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32~36页例1、例2、例3。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实物或平面图形,理解面积的含义。
2能用多种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
大小树叶各一张,钉子板,橡皮筋,照片一张,两段绳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创新
教师出示春游时和学生一起照的放大的照片。
教师:同学们,这是前几天我们班春游时老师和你们一起照的照片,这是一张珍贵的照片,猜一猜老
师会把它怎样?
教师:如果给这张照片加上框,需要多少木条?这求的是什么?(周长)
如果我要想给相框配上玻璃,需要多大的玻璃?这又是求的什么呢?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教师:等我们今天学习了面积的知识后,你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二、理解面积的意义
1认识物体的面积
教师出示两条线段,让学生观察这两条线段有什么不一样,再出示大小两片树叶,让学生观察又有什
么不同?
教师: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物体既有长短之分,又有大小之分。黑板、课桌、书本、树叶、文具盒等
都可以叫做物体。教师出示文具盒,让学生观察:一眼看去,我们先看到的是什么?
教师:是的,许多物体都有它们的表面,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在教室里你可以看到哪些物体的面?
让学生闭上眼睛,摸一摸数学书和课桌的表面,说一说有什么感觉?
教师:大家的感觉都不错,课桌的表面比较大,我们就说课桌表面的面积比较大:数学书的表面比较
小,我们就说数学书表面的面积比较小。
教师:看来物体的面是有大小的,有的物体面大,有的物体面小,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物体的面积(板
书:面积)。比如数学书表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表面的面积。让学生分小组相互说一说教室的地面、墙面,
黑板面,桌面,文具盒面……的面积分别指的是什么?
2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
教师:物体表面有大有小,那么这些平面图形也有大小吗?电脑显示4个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
些平面图形中谁最大?谁最小?
教师:对,我们可以直接地比较出三角形比圆大。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一些平面图形,用颜色涂出这些
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师:这些平面图形的大小是平面图形的什么呢?
教师: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让学生指出黑板上的平面图形的面积。
3归纳面积的意义
让学生把这两方面内容概括起来说说什么叫面积。
教师:物体表面的大小叫面积,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也叫面积,所以说: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
小叫做面积。(板书)
三、比较面积的大小
1引导学生用观察法、重叠法进行比较
教师:既然物体的表面有大小,平面图形也有大小,怎样去比较它们的大小呢?让学生看一看,教室
里哪些物体的表面比较大?
小组讨论:你是用哪些办法来比较这些面的大小的?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有的同学通过观察,看出黑板的面积与课桌面的面积大小差别很明显,说明黑板的面积比
课桌面面积大;有的同学把文具盒面放在课桌面上重叠起来比较,发现文具盒面比课桌面的面枳小。
2用数格子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师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片各一张,面积大小相差无几,让学生猜一猜长方形面积大?还是正方
形面积大?
学生通过观察,是不容易看出长方形面积大还是正方形面积大的,可能有的学生会想到用重叠法进行
比较,这忖可让学生拿出桌上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和正方形纸片,动手操作用重叠法试一试看能否比出谁
大谁小?学生通过操作发现用重叠法也不能比出谁大谁小?怎样才能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
出示例2的教室内两面墙上贴瓷砖的图。
教师:你能比较出这两面墙贴瓷砖部分的大小吗?
教师:现在你有办法比较出你桌上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哪个面积大吗?(小组讨论,抽学生汇报)
教师:对,我们可以把长方形和正方形都分成一些相等的格子,再数••数格子的个数就知道哪个图形
的面积大还是小。让学生先动手操作比较桌上两片树叶的大小,再抽学生汇报比较方法。
总结:要比较两个平面或物体表面的面积大小,可以借助相等的格子数量的多少来进行比较。
3“统一标准”的重要性
出示例3(没有分成方格的)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
让学生先猜一猜,图A与图B哪个面积大?
显示图A有6个方格,图B有24个方格,让学生比较,哪个图形面积大?
通过课件把两个图切割后重合,使学生感受到图A和图B面积一样大。
总结:从这次比较可以看出,如果用数格子的方法进行比较,格子的大小一定要相同才能比
较出结果。
四、课堂活动
(1)在钉子板上围出你喜欢的图形,并数出你围的图形的面积是多少格?
(2)在格子纸上画3个面积等于9个方格的有趣图形(面积相等,图形的形状一样的)。
五、反思小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现在你知道给相框装上多大的玻璃是求什么吗?
面积和面积单位(二)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35〜36页例3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认识面积单位cm2,dm2,m2。
2学会用面积单位测量指定的面积,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能灵活选用不同的面积单位去测量面积。
【教具、学具准备】
边长是1cm,1dm,1m的正方形各一个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出示:动物王国里小白兔和小熊正在吵个不停,原来它们在争论谁的家大)课件动态显示:小白兔
家的地面铺了24块砖,而小熊家的地面铺了36块砖(两种砖的大小不一样,小白兔家的砖要大一些,小
熊家的砖要小一些),到底谁的家大一些呢?小白兔和小熊想请你们来当“小裁判
学生可能回答:
教师:现在有3种不同的意见,到底哪一个“裁判”说得对呢?虽然小熊家的地面铺的砖的块数多,但
它家的病比小白兔家的病要小一些,所以我们并不能以砖的块数的多少来比较谁的家大,那怎么办呢?
教师:说得好!要准确地知道面积的大小,就必须要有统•的度量面积的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
认识面积单位。(板书:认识面积单位)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1cm2
看:演示由4条1cm的线段围成的一个正方形,即lcm2,使学生初步认识1cm与1cm2的区别。
量:让学生从学具盒中找出最小的一个正方形,用尺子量一量它的边长是多少?
教师: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学生看一看,摸一摸1cm2的正方形,再闭上眼睛想一想1cm2有多大?
找:找一找我们身边的哪些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cm2。(大拇指的指甲盖、写字本上的田字格)
摆:教师指出,量较小的面积常用cm2作单位,让同桌合作用6个1cm2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想一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估-估文具盒的上面的面积大约有多少cm2?同桌合作用1cm2的正方
形量一量。
弓I:如果我们用1cm2的正方形去量桌面的面积(不用操作完)。请学生谈感受。
2认识1dm2
学生动手操作用1cm2的正方形去量桌面(不用操作完),请学生谈感受。让学生感受到:cm2这个
面积单位太小了,量起来不方便,如果换一个大的面积单位来量就好了。
教师:有没有比平方厘米大一点的面积单位?
教师:确实有比平方厘米大一点的面积单位,你们先猜一猜是什么?
教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教师:说得太好了,这位同学在学习新知识时能联想到以前学过的知识,真会学习,比平方厘米大一
点的面积单位确实是平方分米。
找:让学生从学具袋中找出1dm2的正方形,想一想,为什么选个正方形?抽学生汇报,边长是1dm
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dm2。
比:用手比划一下,1dm2大约有多大?哪些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dm2?
摆:同桌合作用1dm2的正方形去量桌面,桌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1dm2?
弓I:如果让你用1dm2的正方形去测量教室地面,你认为怎样?
3认识1m2
请学生观察并讨论,让学生感受到dm2这个面积单位太小了,量教室的地面不方便,要用再大一点的
面积单位量就好了。
学生可能会想到m或m2。
教师:为什么是平方米?
教师:大家学得真好,又认识了•个较大的面积单位1平方米,那么什么样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看:出示边长是1m的正方形,学生量后再闭上眼睛想一想,1m2究竟有多大?
比:你能比出1m2有多大吗?想一想身边什么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m2?
做:4人一组用手围1m2。
估:估计黑板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三、课堂活动
1议一议:lcm2和1cm有什么不同?
2第37页课堂活动第1~3题。
动手操作。
四、课堂小结
教师:说说你在今天的数学课上获得了哪些数学知识?还有什么问题?
五、巩固练习。
第38页,练习六第1〜4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笫40-41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
七第2题。
【教学目标】
1经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培养探索精神和探索能力。
2掌握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3在解决与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经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
lcm2的正方形卡片若干张,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什么叫面积?
说一说下面图形的面积是多少。(1小格是lcm2)
出示下面图形:
教师:你知道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吗?
学生可能无法回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猜一猜,并把猜的结果记录在图的旁边。
教师:同学们用估计的办法测得了这个图形的面积,但不精确,如果要准确知道它的面积可以怎么办?
学生如果不能回答,教师可以引导:长方形的周长可以测量、计算,那长方形的面积呢?
(板书课题: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1用数格子的办法探索面积计算公式
教师:用1cm2的正方形摆长方形,至少要多少个?(2个)
学生取几个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边摆边思考:用了几个正方形?摆出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cm2?
教师:用5个、10个、18个小正方形分别摆成一个长方形,可以怎么摆?请根据你的操作填写下表。
学生逐一填表后展示汇报。
姓名正方形个数(个)
面积(cm2)长(cm)宽(cm)
提问:从上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
教师:也就是说长方形的面积与它们的长和宽都有关系,对吗?
2用覆盖的办法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出示下面的几个长方形:
学生分组用lcm2的正方形去覆盖上面3个图形,并填下表:
图形长(cm)宽(cm湎积(cm2)
ABC
教师:从刚才的探索中,你又发现了什么?通过交流,尽量让学生感受到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关
系。
教师:根据上表看一看,算一算,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怎样的关系?
教师:是这样的吗?再算算学习例1时拼的长方形,看是否都具有这一关系?
教师:请你们大胆猜一猜,可以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学生: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3验证发现
(1)数一数,算一算,填一填。
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cm,
长方形面积是()每格lcm2,面积是()
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cm
长方形面积是()
(2)算一算。
三、巩固应用
1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2完成练习七第2题
让学生完成练习七第2题。
3实践活动:测量并计算面积物体名称课桌面数学书面文具盒面黑板面长宽面积
四、反思小结
教师:这节课你们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二)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42页例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能借助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出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2.能运用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归纳类比能力和应用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类推出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通过课件创设情景:小明的家,显示家里的电视机。小明的妈妈说:“小明,这
张方巾的边长是9分米,把它用来遮电视机。”小明说:“电视机的荧光屏长56厘米,宽42
厘米。”
教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
(1)电视机荧光屏的面积是多少?
(2)方巾的面积是多少?
二、自主探索,感悟方法
教师:你能根据上节课学习的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这两个问题
吗?
学生独立解决后交流。
教师引导:想一想,长方形与正方形有什么联系?
三、归纳概括,得出公式
教师:根据刚才的讨论,想一想可以怎样计算正方形的面积?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x边长)
学生说一说正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
四、巩固运用
(1)完成第43页课堂活动第2题。
(2)完成第43〜44页练习七第1,3,4题。
(3)让有能力的同学做第44页的思考题。
五、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问
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三)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45页例4及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八第1,2
题。
【教学目标】
1能区别周长和面积,加深对周长和面积的理解。
2能估测长方形的面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要知道一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你可以怎么办?
学生可能回答:
教师:说得好,我们既可以计算,又可以估测。这些办法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估测
出示长方形:
教师:如果问题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估测)学生独立解决
后,再交流自己是怎样估测的。
2周长和面积的比较
教师:如果要求这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先应怎么办?
学生独立测量教科书第45页例4中长方形的长和宽,并计算它的周长和面积。
学生交流测量情况和计算结果,教师提问:你是怎样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
学生讨论: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
教师引导学生从两者的意义、计量单位及计算方法上去比较周长和面积的区别,并交流、填表。
板书:
周长和面积的比较
意义计算公式
周长面积
三、巩固应用
(1)在钉子板上围成课堂活动第1题的图形,再想一想它们的周长和面积分别相等吗?
(2)完成练习八第1,2,3题。
(3)实践活动。
①先估计教室面积,再测量出教室的长和宽,并计算周长和面积。
②估计操场的面积。
四、反思小结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周长和面积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简单的换算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48-49页,例1、例2、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面积单位及其算法的回忆,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简单的单位换算。
2在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3了解单位换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米尺、小黑板一块。
学具:尺子(直尺、米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引导学生回忆,激活原有知识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面积单位?这些面积单位是怎样规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是怎样的?
2激发兴趣
计算数学书、小黑板、教室地面的面积用哪些面积单位合适?这些面积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提示课题:简单的换算
二、主动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例1的方格图: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说说你的方法。
(2)学生汇报:
①用数方格的方法来求正方形的面积:一个方格是lcm2,这里有100个方格,所以是100cm2。
②用尺子量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0cm,运用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求出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100cm2o
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还可用1dm表示,运用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求出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ldm2o
(3)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有同学说是100cm2,有同学说是ldm2,到底谁对谁错呢?说说你的想法。
引导学生说出:他们的说法都正确。因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既可以用10cm来表示,也可以用1dm表
示,所以它的面积既可以说成是100cm2,也可以说成是Mm2。
(4)由此可见,1dm2与100cm2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教师小结:ldm2与100cm2之间的关系是ldm2=100cm2,因为他们算的是同一个正方形的面积。而
正方形的边长1dm和10cm是相等的,所以ldm2和100cm2是相等的。
(板书:ldm2=100cm2)
2教学例2
(1)师生共同总结学法:①回忆在同个图形里有不同的单位计算面积的过程。②将计算结果进行
比较。③找出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运用以上学习方法,小组探究学习m2与dm2之间的换算关系。
(3)检查探究学习情况。(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板书:
lm2=100dm2)完成第49页的“试•试
3教学例3
(1)你能独立求出这扇窗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吗?“合多少平方分米”是什么意思?
(2)“合多少平方分米”就是把求出的多少平方厘米换成用dm2作单位。
(3)学生独立完成后,师生评析。
三、及时巩固,加深理解
完成课堂活动第1,2题。
四、小结
(略)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52〜53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服务生活的价值。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例2的图片纸、剪刀。
学具:例2的图画纸一张、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前面我们刚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谁能说说这两种图形的面积分别应该怎么
计算?
学生回答。(略)
教师:在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经常会用到上述知识。
二、教学例1
1呈现信息。课件出示例1的情景图,并出示相应的信息。
2找出问题。
教师:从这道例题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请找出此题的问题是求什么。
3讨论解法。
(1)学生分组讨论:
①理解油菜籽的产量主要与什么相关。(地的面积)
②土地是什么形状?(长方形)
③长方形地的面积怎么计算?(长x宽)
(2)全班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3)学生独立解决此问题。
三、教学例2
1呈现信息。课件出示主题图及相关的信息。
2观察分析。该草地的组成情况是怎样的?有哪些形状?
3出示问题。两个问题同时出现,请学生分别指出草地和小路分别是哪部分。
4讨论解决。
(1)草坪的面积怎么算?
①左、右分开算,再相加。②左、右合起来组成一个大长方形,再计算。当学生说出第2种方法时,
请他到展台上来动手操作,演示如何组合(用剪刀剪开再组合),全班同学也模仿操作,体会组合的过程。
操作完后要标注各边的长度,再独立计算。
(2)小路的面积怎么算?辅满小路要多少块砖?
①找出刚才剪下的“小路”,说说是什么形状,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②学生独立完成。
③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四、课堂活动(第53页)
要求:
1分小组合作完成。
2讨论出活动的步骤。
3分组活动。
4全班交流方法与结果,互相评价。
五、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实践活动:考察素质教育基地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61〜6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两位数乘法等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加深对
数学的理解。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活动准备
1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很多数学知识,你们能运用这些知识
解决问题吗?
教师:今天我们将到课外去学习,让你们运用数学知识到实践活动基
地去解决问题。
教师:(介绍实践活动基地的情况)有种植区、养殖区、气象观测区…
2任务分配
教师与学生一起确定各组在活动基地中重点解决的问题和各自要做的准备工作。
二、活动过程
1解决果园中的数学问题
(1)解决玉米地的数学问题。
教师:这块玉米地是什么形状?(长方形)现在要算••算这块地有多少
株玉米?你有哪些解决办法?
学生合作估测面积,估算玉米地有多少株玉米。
教师:想一想,解决刚才这些问题,你们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2)解决桃园中的数学问题。
教师:你能发现桃园中的数学问题吗?
教师: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教师:这两个问题我们能解决,看一看,每棵树大约能收34千克桃,
桃子现在每千克能卖2元。
学生合作解决问题。
教师:想一想,刚才解决这些问题,又用到哪些数学知识?
2解决气象观测区里的数学问题
(1)学生分组,课外到气象观测区观测一周里气温、湿度、风向情况,并做好记录。
(2)交流。
3解决养殖园中的数学问题
教师:你知道养殖园有多少只兔子吗?有哪些办法解决?
学生动手数,计算。
讨论:(1)你知道兔子有哪些生活习性?
(2)你知道兔子一身有哪些经济价值?(该问题重点引导学生从兔子的毛、皮、肉
、粪便的有效利用等方面去发现兔子的经济价值)。
三、总结反思
教师: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谈感想、收获,并交流。
第三单元: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口算和估算(一)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63〜64页的教学内容,练习十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探索并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3初步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会用类比的方法去探索、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较为熟练地口算整百数除以
一位数。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教师:同学们的春季运动会刚刚落下帷幕,你们看,小动物也来凑热闹了,开起了它们的运动会。
(出示第63页动物运动会的主题图)
教师:动物运动会上都有哪些比赛项目呢?
教师;从你的仔细观察中,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
教师:很明显啊,135个比40个多。
教师:那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能用算式表示吗?
(板书算式)
教师:这个问题又如何解决呢?
(板书算式)
教师: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不过要解决同学们刚才提出的这些问题,就要用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
有关知识。今天我们就•起来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板书课题)
二、迁移类比,探究新知
1创设情景,引导观察
教师: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为了让我们的校园更绿更美,各个学校都在开展植树活动。(出示例
1情景图)
教师: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2:我还知道了这是600株树苗。有可能每捆100株,6捆就是600株。
学生3:图中还告诉我们,这600株树苗要平均分给2所学校,问每所学校分得多少株?
教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式?
(板书算式)
2自主探索,交流算法
(I)学生独立思考算法。
教师:这个除法算式与过去学习的除法有什么不同呢?
教师:能通过独立思考找到计算的方法和答案吗?
教师:那试试吧。
(2)汇报交流。
教师:不错啊,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再做。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教师:用己有的知识来解答新问题,能看出你是认真思考了的。
教师:做除法想乘法,很好的主意。
教师:哦,你能举一反三,真棒!
教师:还有别的想法吗?
3归纳小结,得出方法
教师:通过对这道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算式的解答,你们得出了什么方法没有?
教师:同学们通过观察和已有的经验,发现了平分6捆树苗和平分6株树苗的方法是完全一样的,不
同的只是把“株''这个单位换成了“捆”。计算的时候,不管是做除法想乘法,还是根据6+2=3推出600+2=300,
都能得到正确答案。
三、尝试运用,加深理解
1对口令游戏
(1)师生对口令。
800-4400-2900-3600-2500-5
(2)同桌两人相互出题对口令。
2完成练习十二第1题
让学生独立口算,然后订正答案。再引导学生对上、下两道共4组题进行比较,发现规律。
3完成练习十二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火车车厢上的题目,然后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集体订正,不仅可以让学生顺着开火车,
还可以倒着开。
四、反思总结
教师:今天的数学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告诉小伙伴什么吗?
口算和估算(教学片断)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64页例2。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口算
600+3800+4840—2
500+5360+3240+2
学生算后,让学生说800+2和840+2的口算思路。
2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面积=();长=();宽=()o
二、教学例2
(出示例2情景图)
教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有关面积的问题,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2:告诉我们要爱护草坪。
学生3:两个小朋友测出它的宽是6米,要求长是多少米?
教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怎么列式呢?
教师: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真聪明,那么长是多少米呢?我们要计算才知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教师:120+6与刚才的口算比较,有什么不同吗?
教师:对,这就比我们学习的知识回顾题中的口算题稍困难一点,那我们能不能借用它们的算法来学
习例2呢?下面请大家分成4人小组,进行学习,把自己的想法先在组内进行交流。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
习。
如果学生未能发现学生3说的这种方法,教师要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学会用迁移、类推的
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教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口算和估算(二)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65页例3,练习十二。
【教学目标】
1能结合现实情景进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及方法。
2在经历估算过程中,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居间合同国家收费标准
- 泥工合同中的违约责任-2024年版
- 设备拆除安全合同范本
- 2024版工厂人力资源外包合同2篇
- 监理合同模板
- 二零二四年度股权转让合同范本中股权转让的具体规定3篇
- 银行贷款合同电子版
- 情侣绝交协议书
- 工程承包合同协议书
- 员工宿舍房屋租赁合同模板
- 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检测卷(拓展卷)(含答案)(人教版)
- 2024年合同法下反担保条款解读
- 2024年全国普法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国开《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实验报告1-4
- GB/T 7247.1-2024激光产品的安全第1部分:设备分类和要求
- 绵阳市高中2022级(202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一诊)历史试卷
- 湖南省湘东十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英语试卷 含答案
- 东方电影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新版)装订技能竞赛理论知识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2)教案
- 生物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