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绍兴市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共产党员穆拉维也夫曾说:“1918—1920年所建立起来的那种制度是美好的……当听到要把巴库和格罗兹尼的石油租给外国资本家去经营的时候,真像当头挨了一棍似的痛心……十月革命的大厦正在摇摇欲坠。”这反映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深入人心B.党内对新经济政策存在一些质疑C.苏俄尚未找到正确的过渡方向D.苏俄借助西方力量实现了工业化2.据《左传》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仔细观察《秦灭六国示意图》,秦所灭六国中属于西周初期分封的“姬姓”诸侯国的是A.② B.④ C.⑤ D.⑥3.“当其他国家在编写游戏规则时,一个外向型的中国绝不能袖手旁观。一个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出口利益的中国决不能没有可靠地、更多地进入全球市场的机会,而这种可靠性只有在多边体制中才能找到。”下列最能体现上述材料内容的是,中国A.加入东南亚国家联盟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参加二十国集团峰会 D.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4.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共中央制定方针要求加大宣传“解放区军队是人民的军队”。随后,中共报刊在报道中共军队收复失地时注重强调“解放者”的概念。1946年,中共军队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些做法旨在A.调动民众参战的积极性 B.契合新的政治斗争需要C.扭转解放战争不利局面 D.宣传民主革命的双重性5.下表为1834—1856年英国部分出口产品所占出口总额百分比统计表年份棉织品毛织品其他制成品(机器、火车和铁轨等)1834~183648.515.217.61844~184644.214.218.71854~185634.110.523.8据上表可知,在1834—1856年间,英国A.世界工厂的地位有所削弱 B.纺织业领域技术退步C.工业革命的成果影响扩大 D.纺织品出口总额下降6.公元前5世纪雅典人阿里斯托芬在《阿卡奈人》中提到,公民狄开俄波利斯不愿意错过每一次公民大会,家又住得远,只得早早地赶来参会。但每次到了开会时间,会场上往往还没几个人,大家也就放放屁,伸伸懒腰,转过来转过去,拔拔鼻毛。这史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C.政府丧失民众信任D.公民时间观念淡薄7.某中学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史学范式来认识“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的历史,以下认识中,符合全球史观的是()A.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标记B.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C.它是近代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前沿阵地D.它使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8.1972—1985年中美贸易额统计表年份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1972年60321975年3041581980年3,7551,0591985年3,8553,840上表中,中美贸易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中美关系的改善 B.中国的改革开放C.两极格局的缓和 D.意识形态的淡化9.如图是“世界经济中心地理转移趋势图”。其中,18世纪时有西欧(法、英、德)和亚洲(中、印)两个经济中心。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对此现象的分析最恰当的是A.当时欧洲和亚洲处于同等的经济发展水平B.工业革命是出现两大经济中心的根本原因C.中国的手工业发展水平不逊于西欧手工业D.当时的两大经济中心的经济发展趋势不同10.历史地图具有空间分布与时间定位相结合的特点,对如图解读正确的是A.国民革命推动湖南农民运动 B.共产党人积极探索中国革命道路C.全民抗战开辟敌后抗日战场 D.农村革命道路成为党内主流意识11.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把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次年9月,中共中央根据形势的发展,又将“人民共和国”改为“民主共和国”。此举旨在A.适应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新形势 B.巩固陕北根据地的苏维埃政权C.团结中间阶层孤立反共顽固势力 D.推进根据地政权的民主化建设12.下列发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历史事件,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美国“大萧条”开始②苏联成立③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④红军长征胜利结束A.①③②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②①③④13.如图这反映了,当时A.选官制度走向僵化 B.科技落后于世界潮流C.经世致用思潮兴起 D.市井文化发展较缓慢14.在过去,各国经济体大都保持着独立性,就像许多独立的水桶。到20世纪末期,所有水桶的底部都用管道连接,彼此互通。对此有些国家和人士感到担忧。这说明A.超国家组织推动全球化 B.经济全球化具有普惠性C.发达国家居于优势地位 D.全球化冲击了国家主权15.2012年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中东之春(巴以磋商重启中东和谈)、伊拉克之夏(发生系列恐怖袭击)、日本之秋(日本非法宣布钓鱼岛“国有化”)、朝鲜之冬(朝鲜成功发射“光明星3号”卫星)等重大事件,这些事件的背后反映出当今的世界形势呈现A.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B.国际恐怖主义泛滥C.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D.“一超多强”的局面被打破16.美国总统杜鲁门在推行马歇尔计划时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伴随着经济合作的运动又出现了一个共同自卫的运动。”由此可知,美国倡导的共同自卫运动是A.加入联合国B.组建欧共体C.成立反法西斯同盟D.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7.马克思通过大量文献和资料,深入分析了当时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初步阐述了剩余价值的思想,揭示了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这些成果和结论都写进了《共产党宣言》。马克思的这些研究成果A.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学说B.揭示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社会问题C.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D.论述了垄断阶段的资本主义特征18.大盂鼎内壁铸有铭文291字,记载了周康王在宗周训诰盂之事:“我闻殷坠命,唯殷边侯甸与殷正百辟,率肆于酒,故丧师矣。”并叮嘱盂要效法祖先,恭敬办政,莫违王命。这反映了西周A.与殷商相比粮食生产落后 B.注重总结治国理政经验C.青铜器制作工艺十分高超 D.分封制度已经开始瓦解19.明代中后期,来自海外的事物在中国社会逐渐增多。除了由耶稣会士传入的天主教以及西方科学知识以外,白银、玉米、火器等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难以或缺的外来物质。自鸣钟、眼镜、望远镜之类也已经出现在晚明时代社会生活中。这些现象反映了A.明代中国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征B.中国对外接触的内驱动力增强C.民间对外合法往来空间的扩大D.文化优越这一传统心态的改变20.商代出土的青铜器,礼器居多,大多凝重庄严,配以繁缚、神秘的饰纹。然而,西周中期以后的青铜器,食器组合渐趋增多,形制较前期简便,饰纹也趋于简化,渐渐失去神秘意味。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分封制度的影响 B.儒家思想的岀现C.治国理念的转变 D.工商食官的衰败21.1861年,清政府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管外交及通商、关税等事务,后筑铁路、开矿、制造枪炮军火等事务也归它管理。清政府的做法A.推动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B.意在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C.利于实现中外间平等交往 D.导致民间设厂高潮的出现22.20世纪40至70年代,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特点。这些特点不包括A.实行明确的经济发展计划 B.确立建设福利国家的方针C.重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开始了私有化的浪潮23.西欧中世纪历史中,因商品经济发展而推动的事件有①封建制度的产生②大学的兴起③等级君主制④城市的自治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24.在罗马帝国早期.政府大兴土木,修建神庙、广场、凯旋门等帝国英雄的纪念场,还为罗马历代英雄修建纪念碑、纪念像和纪念并铭刻一些英雄人物的个人功绩。其根本目的在于A.确立神权的统治地位 B.树立统治者的个人权威C.表彰英雄人物的功绩 D.培育公民的国家荣誉感25.周灭商后,周公在总结商朝灭亡的教训时提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天命靡常”。这一思想A.巩固了西周的封建统治 B.符合先秦儒学的追求C.具有重天命、轻人事的特点 D.奠定了分封制的基础26.有观点认为“作为文艺复兴之精神原动力的人文主义思潮,实并未彻底抛弃基督教神学。相反,它在很大的程度上恰恰是人文主义者对基督教神学进行批判继承的产物”。据此推断,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A.是对基督教神学的继承和发展B.不能脱离宗教土壤而独立存在C.根源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商业D.将中世纪与文艺复兴完全对立起来27.唐代皇帝对要官子弟任职多有限制,尤其是很多诏令都对宰相子弟进行严格限制,如素官回避和翰林学士的任职限制,主要是针对宰相子弟选士,回避中也将宰相子弟列为主要限制对象,唐朝的这一做法A.否定了宰相参与中枢 B.阻碍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旨在维护君主的权威 D.提高了庶族官员的地位28.1922年签订的《九国公约》中规定:“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条约反映的核心思想和实质目的是A.反映了美国“门户开放”的主张 B.须重新回到列强共同控制中国的局面C.真正维护了中国的主权独立和完整 D.不允许日本独占中国的状况延续下去29.美国独立后,托马斯·潘恩说:“让我们为宪章加冕,北美的法律就是国王。”据此推测,作者A.支持民主共和 B.赞成扩大总统权力C.追求自由平等 D.崇尚法制依法治国30.墨子在《非命》篇中,反对儒家所宣称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命定论,否认天命对人事的支配和影响,认为真正能够决定国家命运或个人命运的,是主观的“力”。下列对这一主张最合理的解释是A.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 B.得到当时君主的认同C.强调人民群众力量巨大 D.带有“无神论”的色彩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材料汉武帝末年,由于长期兴师动众和严刑峻法,导致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不断。汉武帝不得不下轮台罪已之诏,宣布:“当今务在禁苛暴,止(废除)擅赋,力本农”。汉武帝死后,昭帝、宣帝相继当政。昭、宣二帝七次颁布减免田租、口赋及其他杂税的诏令,六次颁布贩贷种、食和“勿收责(债)”的诏令。宣帝还下令“勿行苛政”,减盐价,禁止官吏“擅兴徭役”。宣帝时,谷价降到每石5钱,边远的金城、湟中地区,每石不过8钱,创造了西汉以来最低的谷价价记录。宣帝十分重视地方官吏的选举,补刺史、守、相,必由大臣推举,他亲自召见,询问治安之术。刘向评论汉宣帝时称赞他“治过于太宗(文帝)之时”——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宣帝的主要政绩。(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宣帝得以“治过于太宗”的原因。32.材料路易巴斯德,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他用疫苗战胜了狂犬病、鸡霍乱、炭疽病、蚕病等疾病,被誉为“微生物之父”。法国里尔市是著名的啤酒之乡,当时适值啤酒“生病”变酸,国家损失惨重,巴斯德受命研究,找出来乳酸杆菌使啤酒变质的“病因”,之后研究出对策,发明了加热杀菌法。后来又发现食物腐烂的原因和防止腐败的方法——这就是现代食品包装和罐头制作采用的“巴氏杀菌法”,从此开创了工业微生物学。英国医生利斯特应用巴斯德的杀菌理论治病,两年内使开刀死亡率从90%降低到15%。此外,抗生素防治细菌感染,饮水清洁供应系统,免疫接种防治病毒疾病都要归功于巴斯德。仅巴氏杀菌牛奶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是十分巨大的……在1881年的“万国医学大会”上,巴斯德说“科学要有益于同胞,有益于国家,有益于全人类。”——摘编韩笑、王芳等《路易.巴斯德——无菌包装之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的主要贡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巴斯德成就突出的原因。3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884年4月,清廷急授以刘铭传巡抚督督办军务赴台抗法。刘铭传领导的10个月抗法保台战斗,取得最后胜制。1885年10月,建省。刘铭传任巡抚。他任巡抚后特别注意开发资源,进行经济建设。修筑公路、铁路,方便了陆上交通。设立“轮船招商局”,疏浚了安平等港,方便了海上交通;先后设立电报局、邮政局,方便内部及其与大陆的联系。为了开发资源,他设立煤务局,整顿基隆旧矿,投银40万两,购买新式机器开采,并拟筹资另开新的矿井;在苗栗、后垅等地发现石油后,马上设立煤电局进行开采。蔗糖和茶叶是大宗出口商品,过去一向为英商垄断,刘铭传积极组织本国商社与之对抗,夺取中国应有的商贸权利。1890年10月,刘铭传草签协议,将基隆煤矿交中国商人承办,议定“由商经营、官不过问”。此举受到清廷处分后称病辞职,于1891年5月。返回安徽肥西故乡。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割让日本。刘铭传悲愤至极,身心交病,卧床不起,于1896年1月12日病逝——据《巡抚刘铭传》整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铭传开发建设的主要措施和意义。(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铭传身上折射出近代先进中国人哪些可贵的品质?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由材料中“租给外国资本家去经营”可知,苏俄当时实行的是新经济政策,而“当头挨了一棍似的痛心”“摇摇欲坠”等表达了作为共产党员的穆拉维也夫的消极态度,这反映出包括穆拉维也夫在内的一部分党内人士对新经济政策存在质疑,故答案为B项。穆拉维也夫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美好的,但这仅是他一人的观点,并不能代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深入人心,排除A项;材料仅表明党内一部分人对新经济政策存在质疑,实际上新经济政策的实行表明苏俄找到了正确的过渡方向,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新经济政策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苏俄的石油工业,并未体现出苏俄借助西方力量实现了工业化,且当时苏俄并未实现工业化,排除D项。【点睛】新经济政策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是在一定限度内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发展生产力,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政策。它坚持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和苏维埃的领导,不会回到资本主义时代。2、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战国后期的地图中,⑥是西周初期分封的“姬姓”诸侯国燕国,D项正确;与图中②④对应的是战国初期“三家分晋”建立的韩国和赵国,AB两项错误;⑤是田氏代替姜氏统治的齐国,不是西周初年分封的姬姓诸侯国,C项错误。3、B【解析】
依据材料“一个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出口利益的中国决不能没有可靠地、更多地进入全球市场的机会,而这种可靠性只有在多边体制中才能找到”并结合所学来看,经济全球化的现在,一个国家不可能独自的发展,必须和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因此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正确;中国未加入东南亚国家联盟,A排除;二十国峰会旨在推动以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关系的,C排除;上海合作组织是地区性合作组织,但和中国“进入世界市场”没有必然联系,D排除。故选B。4、B【解析】
日本投降后,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共中央在宣传中强调“解放者”概念,1946年,中共军队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些举措强调了中共在法理和舆论上的正当性,契合了新的政治斗争需要,B正确;日本投降后,国内民众希望和平,而“解放者”的概念也是在收复失地时所用,与调动民众参战积极性无关,排除A;收复失地本身说明解放战争有利局面向中共转向,排除C;中共举措与民主革命双重性无关,排除D。5、C【解析】
材料中,英国棉、毛织品出口比重不断下降,机器、火车和铁轨等产品出口比重不断上升。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34~1856年,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不断外传,在此影响下,欧美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进程也随之加快。一方面,这些国家生产原来英国占优势的棉,毛织品,使英国棉、毛织品出口比重下降;另一方面,这些国家在技术和资金上对英国的依赖却很大,需大量进口英国的机器、火车和铁轨等,故选C项;A项与史实不符,此时英国正处于“世界工厂”的地位,排除A;根据表中数据无法推知纺织品技术退让和纺织品出口总额下降,B和D项均排除。故选C。6、D【解析】“每次到了开会时间,会场上往往还没几个人”说明公民参加公民大会的时间观念淡薄,D正确;其他说法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7、B【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标记”是侵华史观,“它是近代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前沿阵地”是近代化史观,“它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是文明史观,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才是全球史观,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全球史观8、A【解析】
题目给出的时间限定是1972年到1985年。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推动中美贸易持续增长,故A符合题意;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时间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两极格局的缓和不是主要原因,故C不符合题意;冷战期间,中美并未淡化意识形态的对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9、D【解析】
根据图中内容可知,亚非是农业革命,而欧洲则是工业革命,两大经济重心的经济发展趋势是不同的,选D;“同等的经济发展水平”说法绝对,排除A项;工业革命不是造就两大经济中心的根本原因,排除B;由图示内容看不出中国和西欧的手工业发展水平,排除C项。10、B【解析】
据材料信息“革命根据地及革命政权所在地”及地图信息“井冈山、瑞金”可知,这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形成时期,B正确;国民革命是1924---1927年,有材料不符,A错误;全民抗战开辟敌后抗日战场是1937年秋,C与材料不符;据材料“革命政权所在地---瑞金”可知,此时是长征前,故D说法错误。【点睛】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井冈山、瑞金”,考查的是读取地图信息及解读信息的能力,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形成过程。11、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由“苏维埃工农共和国”到“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再到“民主共和国”的转变,是为了适应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新形势,争取更多的抗日力量,以扩大统一战线,故A正确;巩固陕北根据地不是主要目的,故B错误;材料主旨不是为了孤立反共顽固势力,故C错误;根据地政权的民主化建设是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故D错误,12、D【解析】
美国“大萧条”开始于1929年;
②苏联成立于1922年;③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是在1931年;④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于1936年,故D正确。13、A【解析】
依据材料中的知识分子读书单并结合明代科举制可知,明朝采用八股取士,士人为了做官而读书,导致被选举的大都是没有创新思维的人,表明明朝时选官制度走向僵化。A正确;材料不涉及科技的发展状况,B错误;经世致用,是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书单中书籍大都是应付考试的,C错误;材料未反映市井文化的发展速度,D错误。故选A。14、A【解析】
根据题干“20世纪末期,所有水桶的底部都用管道连接,彼此互通”结合所学可知,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并继续强化了经济全球化趋势,故A项正确;经济全球化有利有弊,并非绝对的普惠性,排除B项;题干并未强调全球化中发达国家的地位,排除C项;某些国家及人士对经济全球化的担忧并非指国家主权,而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对本国经济秩序的冲击,排除D项。故选A。15、A【解析】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两极格局瓦解后的世界形势。【详解】试题分析:由材料中所述的四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可以知道,题目中的“中东之春”是关于地区形势缓和的表现,而“伊拉克之夏”、“日本之秋”和“朝鲜之冬”则都是导致国际或地区局势紧张的事件,所以选A。16、D【解析】
1949年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这是一个以美国为首的抵御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是一个共同的自卫运动,故D正确;联合国并非一个共同自卫的运动,A错误;欧共体是欧洲一体化组织,并非由美国倡导的,B错误;成立反法西斯联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1947年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7、B【解析】
材料主要反映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揭露,无法体现社会主义理论问题,且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社会主义理论学说是19世纪二三十年代提出的空想社会主义,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深入分析了当时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并结合所学可知,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分析,《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当时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关内容,且这一理论不属于《共产党宣言》的内容。故C项错误。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之一,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不符合《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时间,故D项错误。18、B【解析】
大盂鼎记载了周康王在宗周训诰盂之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铭文中,周康王向盂讲述文王、武王的立国经验,吸取商内外臣僚沉湎于酒、以致于亡国的教训,告诉他要效法其祖先,忠心辅佐王室,故选B;AC两项与材料主题无关,排除;D项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19、A【解析】
由材料“来自海外的事物在中国社会逐渐增多”“白银、玉米、火器等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难以或缺的外来物质。此外,自鸣钟、眼镜、望远镜之类也已经出现在晚明时代中国社会生活中”可知,题干是明朝随着经济发展,许多外来事物逐渐内化成为社会体系要素,没有理由完全拒绝外来事物,可见明代社会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征,故选A;明代时期,我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对外接触的内驱动力不足,排除B;明代我国实行海禁政策,民间对外合法往来空间收缩,排除C;明清时期,统治者的心态主要还是天朝上国的传统心态,排除D。20、C【解析】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西周的青铜器纹饰神秘意味渐淡,而青铜器在商周时期多为礼器,商周青铜器的纹饰风格变化反映了周代政治伦理相对于商代更加世俗化,即治国理念的转变,故C正确;分封制不是纹饰风格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A;儒家思想在西周并未出现,排除B;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并没有衰败,故D项错误。21、A【解析】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交事务增多,建立专门的外交机构成为必然,而总理衙门的成立促进了我国外交的近代化,A项正确;总理衙门主管与外国相关事务,没有经济职能,排除B;总理衙门最终导致中国外交的半殖民地化,C项夸大了政府设立总理衙门的影响,排除;D项出现在甲午战争之后,排除。22、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40至70年代,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不包括1980年代才开始的私有化的浪潮,D项符合题意;实行明确的经济发展计划、确立建设福利国家的方针和重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都是20世纪40至70年代,法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特点,ABC三项不符合题意。23、B【解析】
中世纪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大学、城市和市民阶层兴起,而且市民、贵族与王权形成了等级君主制,B正确;封建制度产生的经济基础是庄园制,而非商品经济,①错误,排除A、C;D概括不全,排除。24、D【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罗马重视本国历史上英雄人物的纪念,有助于培养罗马公民国家观念,故D项正确;神权统治是欧洲进入中世纪后确立的,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英雄,而不是现实中的统治者,排除B项;表彰英雄人物的功绩,属于直接目的,排除C项。故选D。25、B【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周公“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民本思想,与先秦儒家“德治”“轻徭薄赋”的“保民”思想的内涵基本一致,故选B项;A项错在“封建统治”,排除;材料认为只有实行德政,关爱百姓,才能得到天的估助,统治才能延续,实际上重于人事而虚于天命,故C项错误;分封制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井田制的建立以及王权的巩固、国家机器的强化,故D项错误。故选B。26、B【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当时的意大利,资本主义还处于萌芽时期,资产阶级力量薄弱,新兴资产阶级借助宗教的外衣,宣传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故选B项;人文主义倡导人性反神性,和基督教神学有着本质的不同,故A项说法错误,排除;文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工商业还未达到高度发达的程度,否则就不会借用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旗号来表达自己的主张,排除C;材料强调的是基督教神学与文艺复兴之间的密切关联,而非对立,排除D。27、C【解析】
根据材料,限制宰相等高官子弟任职的素官、回避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这一做法旨在维护君主权威,防范相权过重,C选项符合题意;限制宰相等权臣子弟当官的做法,不是对宰相参与中枢的否定,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无关庶族官员地位的提高,ABD三选项错误。28、B【解析】《九国公约》是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延续,但这不属于实质目的,故A错误;《九国公约》使列强在名义上尊重中国主权完整,其实质是使中国又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故B正确;“维护中国的主权独立和完整”是名义上的,不是实质,故C错误;不允许日本独占中国的目的是列强共同控制中国,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题干关键词“核心思想和实质目的”,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九国公约》的相关知识出发,排除表面现象和无关的选项,即可得出“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答案。29、A【解析】
潘恩的口号使得美国的独立战争获得了新的内涵,美国人民不仅仅是为十三州本土而战,也是为开创近代民主制——共和政体而战,即国家不需要国王,A正确;潘恩言论发表时间是1776年,此时美国独立战争尚未结束,并未选出总统,排除B;自由平等只是潘恩言论的表层意思,排除C;这里的法律代替了国王,意味着政体形式的改变,而非强调依法治国,排除D。30、A【解析】
墨子认为“真正能够决定国家命运或个人命运的,是主观的‘力’”,说明墨子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A正确;墨子主张并不被当时国君认可,排除B;墨子解释的是个人或者国家的命运不能受制于天命,在强调个体时,并未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排除C;墨子否认的是天命对人事的支配和影响,而非否认天命本身,因此无法断定墨子具有“无神论”色彩,排除D。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建筑工程设计合同标的及设计要求3篇
- 二零二四年度电竞产业运营与推广合同3篇
- 2024年度国际纺织品采购与出口合同
- 2024年度船员社会保险合同
- 城市道路绿化工程合同三篇
- 化妆品代理合同三篇
- 2024年度电梯安装工程合同绩效评估协议2篇
- 2024年度航空公司餐食供应承包合同
- 2024年度茶叶电子商务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门诊医生竞业限制合同
- 中粮集团竞争力分析
- 钢材类原材料检验标准
- 三维可视化桥梁安全监测解决方案
- 体育赛事活动应急工作预案
- MBR污水处理设备说明书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
- 《提高内墙饰面砖铺贴施工合格率》QC成果汇报
- 沙化治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中国戏剧概述.(课堂PPT)
- 最全公路资料目录整理
- 盘扣式外脚手架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