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新高考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一次演说中强调,“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西欧成为“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的主要原因是()A.雅尔塔体制的形成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C.欧共体的成立和发展D.欧洲联盟的成立和扩大2.《考工记》认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这是对A.工匠精神的绝佳阐释 B.社会产业分工的准确描述C.地域经济的准确记载 D.产品制作所需条件的阐述3.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这位学者所指的是A.汉代的尚书令 B.唐代的门下省长官C.明代的内阁首辅 D.清代的议政王大臣4.钱乘旦、许洁明合著的《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说明()A.火车发明引发了了技术创新的连锁反应 B.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C.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科技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5.春秋时期敬姜在《论劳逸》中指出:“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清初教育家颜元认为:“吾用力农事,不遑食寝,邪妄之念,亦自不起”。上述思想A.表明了统治阶级对劳动的重视 B.意识到劳动对品德养成的重要性C.反映了对劳动作用的不同认识 D.体现了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观念6.历史上出现人口由黄河流域向江南大规模的迁移是在①公元前5—公元前3世纪②公元3—5世纪③公元8—10世纪④公元14—16世纪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这一现象是孝文帝改革的哪一措施的具体体现A.使用汉语B.采用汉姓C.学习汉族的礼法D.与汉族贵族联姻8.17.东西方的商品和文化交流在15世纪后期出现了哪些变化①黄金成为主要货币②欧洲市场货币普遍短缺③一些西欧人渴望能到东方去实现黄金梦④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9.下列措施,对旧贵族政治特权产生直接冲击的是①秦国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②日本明治政府规定新土地税以货币支付③梭伦按财产多少将雅典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④俄国“二一九法令”规定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A.① B.①② C.①③ D.②③④10.“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富贵之家,莫不尤而效之,贫贱者亦步趋恐后。”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上海开近代风气之先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近代社会的剧烈变革 D.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1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进攻广州、大沽口,客观上减轻了太平天国的军事压力。洪秀全曾将洋人过境说成是“兄弟团圆”,言称“西洋番弟听朕诏,同顶爷哥灭臭虫”;“衷心归顺成藩属,替爷替哥杀妖魔”。这反映出太平天国A.与外国平等往来的愿望 B.与英法合作共同反抗清朝C.继续秉持传统宗藩观念 D.和西方国家宗教信仰相同12.下表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重点建设城市非农业人口的变动情况表,根据表格可知,新中国初期A.建立国营经济促进了城市发展B.合理调整工商业推动人口迁移C.一五计划有利于平衡工业布局D.优先发展重工业改变工业结构13.1941年陕甘宁边区政府规定,在边区境内只准使用边区银行币,边币图案多为边区名胜,如中共中央办公楼、边区参议会会场、边区银行大楼等。自此,边币逐渐成为独立于法币之外的货币体系。边区政府这一做法A.打破了日军的残酷“扫荡”B.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物质基础C.扭转了根据地面临的困境D.有利于抗日民主政权的巩固14.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撰写文章说“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从这个论断看毛泽东当时意图是为了A.热情歌颂五四运动的意义B.揭示各阶层团结的重要性C.强调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D.抨击当权政府的退让妥协15.明代中叶以后,押租制流行,佃农交纳租金才能佃种地主的土地,俗称“买耕”。佃农的佃权,可以有偿转佃和出典。这反映了当时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土地经营权的商品化C.小农经济逐渐瓦解 D.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16.南朝萧统所编《文选》收有李陵《答苏武书》,其中有云:“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嗟乎子卿,陵独何心,能不悲哉!”前人多不疑,然唐代刘知幾指出:“观其文体,不类西汉人,殆后来所为,假称陵作也。”清代章学诚也指出:“伪者何所取乎?当是南北朝时有南人羁北,而事类李陵,不忍明言者,拟此书以见志耳。”今人多将《答苏武书》作为研究古代文学和思想的重要佐证资料。这可以说明A.文史虽不分家,但文学终究不是历史B.历史研究要去伪存真,须摈弃伪作C.伪作未必毫无用处,也有价值可以挖掘D.书写历史应避免臆断,需有理有据17.下表为某学者对谭嗣同“冲决网罗”口号的解读。可见,该学者认为谭嗣同A.打破了封建正统思想对民众的禁锢 B.继承了“托古改制”的主张C.着眼于社会问题与政治问题的解决 D.开启了近代思想进步的闸门18.著名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评价,与这段材料之意最相符的是()A.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的爱国运动B.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C.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D.广大民众参加的社会运动19.1941年,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中说,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最广大的人民是中间阶级。如果不顾及中间阶级的利益,不尊重中间阶级的参政权利,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是不可能的。此文意在A.缓和与国民党之间的矛盾 B.动员人民群众积极反蒋C.巩固抗日民族统-战线 D.初步建立基层民主制度20.“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日: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诗》云:‘不愆(qiān,罪过之意)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这主要表明作者A.反对施行仁政 B.主张礼法并用 C.强调人性本善 D.重视继承传统21.1919年,列宁认为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俄国可以不经过一定的过渡时期而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其实践A.加速了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B.调动了人民大众的生产热情C.进一步巩固了工农革命联盟 D.最终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22.唐诗有丰富的地方风物意象。通过检索全唐诗库四万多首唐诗,发现包含“江”字的诗有6447条,包含“舟”“船”的诗共3313条,包含“渔”“鱼”的诗共2784条,包含“莲”“荷”的诗共1827条。这反映了唐代A.农业经济发展较快 B.水陆交通比较发达C.江南经济文化兴盛 D.现实主义诗歌盛行23.晚清的历史演进过程艰辛而悲壮,曲折而复杂,对此国内学术界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和阐释,其中有些著作:《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它们研究视角主要是A.社会变迁角度 B.社会群体角度C.近现代化角度 D.社会思潮角度24.抗战前,中共在其领导下的地区实行苏维埃制度,全部权力“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1939年,《陕甘宁边区选举体例》规定:“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岁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和文化程度之区别,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反映出,陕甘宁边区政府A.实现无产阶级专政 B.推动国共合作实现C.实行统一战线政策 D.实践武装割据思想25.有学者认为,普鲁士19世纪60、70年代的胜利,为“1918和1945年的失败打下基础”。下列各项能够作为其论断依据的是A.德国继承了普鲁士军国主义B.德国结束了四分五裂的局面C.俾斯麦宰相实行“铁血政策”D.德国推行世界政策争霸全球26.1980年,步鑫生接任濒临破产的浙江海盐衬衫总厂厂长,采取“联产计酬制”的做法,按照完成定额好坏对工人进行考核,实行实超实奖,实欠实赔,超产得奖不封顶,欠产扣赔不保底,使企业面貌焕然一新。他这一做法A.为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供了借鉴B.引入市场化管理冲击了企业僵化的局面C.贯彻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精神D.旨在建立产权清晰、权责分明的现代企业制度27.2013年是上海开埠170周年。下列条约与上海开埠有关的是①《南京条约》②《虎门条约》③《上海土地章程》④《北京条约》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8.中共在南方八省建立的苏维埃地方政权推行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后来在抗日根据地政权则采取了参议会的形式,组成人员包括根据地内拥护抗日和民主政治的各阶级、阶层人士,这一变化A.标志着中共摆脱了教条主义 B.遭到了国民党政府明确反对C.扩大了抗日政权的社会基础 D.适应了土地改革的形势需要29.鸦片战争之后,英国认识到随着传统中国对外关系体制被打破,其他国家也必定会向中国要求条约特权。为维护英国在列强对华关系中的领导地位,英国遂从中国攫取了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 D.协定关税的特权30.学界普遍认为古希腊戏剧起源于对酒神狄俄尼索斯的祭祀,因为狄俄尼索斯是葡萄之神,所以早期戏剧主要是描写神的世界,公元前5世纪戏剧出现越来越多对人物性格的描写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这一变化反映了A.戏剧服务对象转向民众 B.宗教信仰丧失主导地位 C.人文主义思想逐渐兴起 D.戏剧创作开始面向生活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22年11月,英法意希日作为一方,土耳其作为另一方,在瑞士洛桑正式举行和会。苏、保、罗、南等国也参加了会议,美国派观察员出席了会议。和当年协约国抛出《色佛尔条约》时相比,局面已全然不同,土耳其己从阶下囚变成了胜利者。凯末尔只要求得到主权独立和本土领土完整。列强虽不得不承认土战胜的事实,但又想尽量对土施加限制,为自己保留更多的特权。斗争的焦点是:盛产石油的摩苏尔的归属、外国在土的特权、海峡问题和外债问题。1923年7月,签订了《洛桑和约》和《黑海海峡公约》。《洛桑和约》承认土耳其在小亚细亚本土范围内的独立和领土完整;确定了土耳其的边界,把伊斯密尔和东色雷斯归还土;亚美尼亚和库尔德斯坦等少数民族地区仍归土所有。条约规定废除外国的治外法权和一切特权,但土仍须偿还部分外债。《黑海海峡公约》规定:海峡地区非武装化,由国际委员会管理;各国军舰可以通过海峡,但非黑海国家进入黑海的舰队吨位,不得超过最强的黑海国家,还赋予土在某种情况下一定的决定权。——摘编自拾之《国际关系史讲座:第九讲西亚新局》(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洛桑和会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洛桑和会的历史影响。3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朝鲜半岛是整个东北亚的地理要冲,是世界上大国利益影响最为深刻的地区之一。根据雅尔塔协议,美苏军队于1945年分别进驻朝鲜半岛南北。朝鲜、韩国成立之后,美国和苏联相继撤军。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以联合国军名义出兵朝鲜。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美韩双方签署《共同防御条约》,美国取得在韩国长期合法驻军权。1991年苏联解体后,朝韩关系总体趋向缓和,韩国人民反对美国驻军的呼声日益高涨。此时,美国的战略中心转向亚太地区,故坚持在韩国驻军,并不断要求韩国增加驻军费用。朝鲜多次呼吁美国撤走部署在韩国的核武器、停止美韩联合军演,美国以朝核问题为由拒绝撤军。——摘编自李华《从威慑、遏制到制衡——论驻韩美军历史角色的转换》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韩国驻军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坚持在韩国驻军的影响。33.归纳法和比较分析是学习、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试运用这两种方法解答以下问题:材料一

1894年,孙中山上书直隶总督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张,但遭到冷遇。孙中山由此感悟到“和平方法无可复施”。材料二

1893年以后的22年中,甘地将印度教派的仁爱、不杀生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甘地主义”的思想。——以上两则材料均引自人民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孙中山和甘地是“亚洲觉醒”中的两位先驱,他们分别被誉为“中国的民主共和之父”和“印度自由的灯塔与向导”,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二者为何能够赢得这样的盛誉?(2)孙中山和甘地在领导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道路(指导思想)上有何不同?依据上述两段材料比较分析影响两者走不同道路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0世纪七十年代欧共体的成立和发展使西欧经济得以快速恢复和发展,经济实力的增强使西欧诸国联合与美国展开激烈的竞争,世界政治也开始进入多极化的发展趋势,这成为材料中尼克松发表上述言论的重要时代背景和原因,故C项正确;AB两项发生在20世纪七十年代之前,D项发生在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三者均与材料中的时间特征不符。所以答案选C。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西欧的联合2、D【解析】

材料信息是,手工制作只有达到了“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才能算得上“良”。因此这是对产品制作所需条件的阐述,故D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工匠精神,故A错误;材料信息不涉及社会产业分工,故B错误;材料没有地域经济的信息,故C错误。3、C【解析】

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后逐步形成内阁制,内阁首辅“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故答案为C项;汉代尚书令属于“中朝”成员,参与决策,排除A项;唐代的门下省长官是名正言顺的宰相,排除B项;清代的议政王大臣掌握实权,参与决策,排除D项。【点睛】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4、C【解析】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信息“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等,说明工业革命的到来,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此选C.考点:两次工业革命点评:工业革命的开展,在客观上向世界传播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结束了人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上的狭隘性,开始向现代文明转化。5、B【解析】

根据材料“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吾用力农事,不遑食寝,邪妄之念,亦自不起”可知,上述思想认为劳动能生善心,使得奸邪之念不起,可见其意识到劳动对品德养成的重要性,B正确;题干列举人物不能对代表统治阶级,排除A;敬姜和颜元对劳动的作用认识相近,排除C;题干主旨是劳动和人的意识关系,与重农抑商无关,排除D。6、C【解析】

我国历史上有三次人口南迁高潮,第一次出现在两晋之际,第二次出现在唐朝安史之乱之后,第三次出现在两宋之际。其中①时间段为战国时期,虽有战乱但无迁移,错误;②时间段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为了躲避战乱,开始南迁,正确;③时间段为安史之乱后,北方居民为逃避战乱南迁,正确;④该时间段为明朝时期,明朝时期国家统一,没有大范围的战乱,没有出现人口南迁,排除;结合上述分析可知C正确,ABD排除。故选C。7、C【解析】

据所学可知,“孝”是汉族优良的传统和礼法要求,北魏孝文帝改革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也就同时接受了包括“孝”文化在内的汉族礼法,因而北魏皇帝谥号中多“孝”字,C正确;据上分析可知,A、B、D与材料无关。8、C【解析】

15世纪后期主要是新航路开辟,促使黄金大量流入欧洲,黄金成为主要货币,以西欧为中心世界贸易中心形成,①④正确;此时欧洲市场货币增多,不是紧缺,②错误;③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排除,选择C正确。9、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商鞅变法中按照军功大小授予爵位,直接冲击力贵族政治下世卿世禄制。梭伦按照财产标准划分等级打破了旧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C正确;A概括不全,排除;日本明治政府的举措对旧贵族经济方面有冲击,而非政治特权,②错误,排除B、D。10、C【解析】同治光绪至宣统时期,一方面由于外来的侵略,外来文化广泛传入,另一方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民主思想广泛传播,中国近代化开展,即由于近代社会发生剧烈变革导致了题干现象的发生。C项符合题意。ABD项都是只说了其中的一个原因。11、C【解析】

由材料“衷心归顺成藩属”“西洋番弟听朕诏”,说明太平天国将西方国家视为藩属国,继续坚持传统的宗藩外交,故C符合题意;传统的宗藩外交并非近代平等外交,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天平天国幻想英法代其推翻清王朝,故B不符合题意;天平天国的拜上帝教与西方国家的基督教存在不同,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2、C【解析】

根据材料时间,结合所学1957年我国的一五计划完成,推断此时正处于一五计划的尾声。根据材料信息我国中西部城市在此期间非农业人口比重迅速增加,故推知一五计划推动了中西部工业的发展,为此从事非农业人口迅速增加,为此C选项正确;新中国成立之初(1949-1952)便构建国营经济的基础,无法体现出对于1957年非农人口增加的影响,故A选项错误;B选项合理调整工商业也发生在1949年至1952年期间,无法体现对于1957年非农人口增加的影响,故B选项错误;优先发展重工业主要体现出产业结构的变化,但是无法体现工业对于中西部城市非农业人口增加的影响,为此D选项错误。13、D【解析】

1941年由于日军残酷的扫荡和国民党右派掀起的反共浪潮,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根据地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局面。陕甘宁边区政府以边币取代法币,有利于避免法币贬值带来的经济冲击,边币图案设计有利于加强民众的政权认同,故D正确;根据所学可知,1941年还没有打破日军的残酷扫荡,故A项错误;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物质基础的是中共开展的大生产运动,排除B。扭转根据地面临严重的困难局面,需要从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军队建设等多方面努力,仅有货币政策这一项不足以扭转根据地面临的困境,排除C;【点睛】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时期边币的发行。解答本题关键是学生能够理解根据地推行边币政策的主要作用:缓解经济困难,加强政治认同。14、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可知,此文发表于1939年5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而此处强调五四精神,更关注的是团结抗日精神,故B项正确;AC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所以答案选B。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15、B【解析】

依据材料中“押租制”、“……有偿转佃和出典”等信息可知,这体现了土地经营权的买卖和转让,反映了土地经营权的商品化,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材料并未强调,排除;C选项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D选项表述过于笼统,排除。16、C【解析】

“今人多将《答苏武书》作为研究古代文学和思想的重要佐证资料”表明伪作未必毫无用处,也有价值可以挖掘,故C正确,排除B;材料未体现摈弃伪作、避免臆断,排除AD。【点睛】本题考查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解题的关键是“今人多将《答苏武书》作为研究古代文学和思想的重要佐证资料”。17、C【解析】

根据“反旧学”、“反专制、倡民权”、“反封建纲常、倡人性解放”、“哲学启蒙”的解读内容可知该学者认为谭嗣同着眼于社会问题与政治问题的解决,故选C;谭嗣同的思想起到了启蒙的作用,但尚未打破封建正统思想对民众的禁锢,排除A;谭嗣同没有主张“托古改制”,排除B;近代思想进步的闸门不是从谭嗣同开始开启的,排除D。故选C。18、D【解析】

根据题干“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中有学生工人,商人等社会群体,范围波及100多个城市,形成了全国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浪潮,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故D项符合题意;青年学生群众作为五四运动的先锋队,但不能体现社会的觉悟,排除A项;题干中未强调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质,排除B项;题干旨在强调五四运动参与群体广泛,体现社会大众民主意识的觉醒,并非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排除C项。故选D19、C【解析】

根据材料“1941年”“最广大的人民是中间阶级”“不尊重中间阶级的参政权利,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是不可能的”结合所学可知,这时期正值抗日战争时期,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原则进行政权建设,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措施主要目的是为巩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缓和国民党之间的矛盾无直接关系,A项错误;材料所述措施主要目的是动员人民群众积极抗日,而不是反蒋,B项错误;初步建立基层民主制度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D项错误。20、D【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材料认为要让百姓受到恩惠,就要行先王之道,遵循昔日典章,故D项符合题意;A项,作者并未反对国君的仁爱之心与仁爱之誉,排除A项;题干未体现礼法并用主张,排除B;材料未涉及对人性的探讨,排除C项。故选D。21、D【解析】

1919年到1921年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大的特征就是试图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最终引发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D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A排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措施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排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C排除。故选D。22、C【解析】

依据材料“有丰富的地方风物意象”“包含‘江’字的诗有6447条,……包含‘莲’‘荷’的诗共1827条”并结合唐代的社会状况可知,唐朝商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南方地区通过海路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联系逐渐加强,表明江南水乡的经济文化逐渐兴盛。C正确;依据材料“舟”“船”“渔”“鱼”来看,材料表述的和渔业有关,未体现农业的发展状况,A错误;材料未体现陆地交通的状况,B错误;材料未反映诗歌属于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D错误。故选C。23、B【解析】

题干中涉及知识分子、绅商、学生、军人集团,可见其研究视角是社会群体,选项B正确;《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不符合社会变迁、近现代化,排除A、C;题干研究著作并未涉及到社会思潮,排除D。24、C【解析】

据材料“939年,《陕甘宁边区选举体例》规定:“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岁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和文化程度之区别,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知,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统一战线政策,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岁者,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正确;据所学可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还不是执政党,故A说法错误;据材料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已经正式确立,B说法错误;D与材料无关。【点睛】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39年,《陕甘宁边区选举体例》”,考查的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相关知识,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25、A【解析】

据材料“普鲁士19世纪60、70年代的胜利……1918和1945年的失败打下基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1年德意志完成国家统一,继承了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这为其在一战和二战的失败埋下伏笔,故A正确;B选项是德国统一的后果作用,故B排除;“铁血政策”是统一的具体政策,故C排除;推行世界政策争霸全球,也是由军国主义导致的,故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普鲁士19世纪60、70年代的胜利……1918和1945年的失败打下基础”,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的影响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26、B【解析】

改革开放初期,步鑫生解放思想,大胆在海盐衬衫总厂进行企业改革,创品牌、闯路子,努力搞活经营,严格内部管理,打破“大锅饭”“铁饭碗”,激发了职工的积极性,B项符合题意;步鑫生采取“联产计酬制”的做法,是借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做法,A项不符合题意;《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1984年通过的,故C项不符合题意;建立产权清晰、权责分明的现代企业制度是1992年以后国企改革的目标,D项不符合题意。27、A【解析】

2013年是上海开埠通商170年,可知是在1843开始通商的。《北京条约》是1860年签订,并且内容与上海无关,④错误。①②③与上海开埠通商有关,故选A;BCD不符合题意,排除。28、C【解析】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抗战时期的参议会形式适应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通过吸引拥护抗日和民主政治的各阶级、阶层人士进入参议会,可以调动社会各阶级、阶层抗战积极性,扩大了抗日政权的社会基础,故C项正确;“摆脱”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题干未体现国民政府对参议会形式的态度,排除B项;抗战时期敌后实行“双减双交”政策,并未进行土地改革,排除D项。故选A。29、B【解析】

最惠国待遇指的是缔约国双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给予的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特权或豁免待遇。但清朝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得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权利,是片面的。因此据材料“英国认识到随着传统中国对外关系体制被打破,其他国家也必定会向中国要求条约特权”可以判断出是片面最惠国待遇,B正确;领事裁判权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侨民不受居留国法律管辖的特权,A排除;居住及租地权与材料无关,C排除;协定关税便利了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破坏的是中国的关税自主权,与材料无关,D排除。故选B。30、C【解析】

公元前5世纪,民主政治日益完善,使得当时人们的关注点从“神”变为“人”,体现了人文精神的兴起,故C项不符合题意;古希腊戏剧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民众,没有发生转变,排A项不符合题意;戏剧内容转变适应了当时市民政治生活的需求,“宗教丧失主导地位”与史实不符,B项不符合题意;D项“开始面向生活”与史实不符,D项不符合题意。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一战后,协约国将奴役性的《色佛尔条约》强加于战败的土耳其;土耳其人民在凯末尔的领导下击败了希腊干涉军;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与协约国存在矛盾。(2)土耳其摆脱了《色佛尔条约》的枷锁,实现了民族独立;在帝国主义凡尔赛体系中打开了一个缺口,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和会未能完全保证土耳其对黑海海峡的主权,存有缺陷。【解析】

(1)根据材料“和当年协约国抛出《色佛尔条约》时相比,局面已全然不同,土耳其己从阶下囚变成了胜利者。凯末尔只要求得到主权独立和本土领土完整。列强虽不得不承认土战胜的事实,但又想尽量对土施加限制,为自己保留更多的特权。”根据所学可以从一战后,协约国将奴役性的《色佛尔条约》强加于战败的土耳其;土耳其人民在凯末尔的领导下击败了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