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教案新人教版科目授课时间节次--年—月—日(星期——)第—节指导教师授课班级、授课课时授课题目(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2024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教案新人教版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来源于(2024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的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课程内容包括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的生活方式、农耕技术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原始农业对社会进步的影响。具体内容涉及课本中关于河姆渡和半坡遗址的发现、居民的房屋结构、农耕工具的使用、作物种植和家畜饲养的初步发展等。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史前时期的基本概念,通过本节课,学生将进一步掌握关于原始农耕生活的具体知识,加深对古代人类生活方式的认识,并理解农业起源对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通过对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生活方式的学习,学生能够将已有知识与新信息相结合,形成更为完整的史前文明观念。教学目标分析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1.时空观念:通过学习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的生活,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识记史前时期人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背景,建立时空观念。
2.史料实证:通过观察和分析河姆渡和半坡遗址的图片和资料,培养学生运用史料进行实证分析的能力,提高史证意识。
3.历史解释:使学生能够解释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的农耕生活方式,理解原始农业对社会进步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4.家国情怀:通过了解我国原始农耕文明的发展,增强学生对国家历史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史前时期有了初步的了解,比如知道史前时期是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人类的生活方式等等。同时,学生也了解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对于人类从采集狩猎过渡到农耕生活的过程有一定的认识。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七年级的学生对于历史故事和人物通常比较感兴趣,因此,通过讲述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的生活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能力上,七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农耕生活的起源和发展。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大多喜欢通过图片和实物来学习,因此,利用遗址图片和模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的生活方式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他们的生活距离我们现代生活太远。此外,理解原始农耕生活对社会进步的影响也可能是一个挑战,需要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解。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再现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原始农耕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如“为什么原始社会的人类开始农耕生活?”“原始农耕生活对社会进步有哪些影响?”等,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答案。
3.小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如分析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的农耕技术,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的遗址图片、生活场景等,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原始农耕生活,提高教学效果。
2.数字化教学平台:运用教学软件,发布预习任务、课堂讨论、作业评改等,实现师生互动,方便学生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教学效率。
3.实物模型演示:教师展示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的农耕工具、房屋模型等实物模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原始农耕生活,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的生活环境、文化特点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5.历史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历史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的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6.教学评价: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作业批改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和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流程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的遗址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认为这些图片展示的是什么时期的人类生活?”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图片展示的是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场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2.新课讲授(20分钟)
(1)教师简要介绍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的遗址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它们是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代表。
(2)教师详细讲解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的农耕技术、生活方式,如房屋结构、农耕工具的使用、作物种植和家畜饲养等,让学生了解原始农耕生活的特点。
(3)教师分析原始农耕生活对社会进步的影响,如土地的开垦、农业生产的稳定、人口的增长等,引导学生认识到农耕生活的重要性。
3.实践活动(10分钟)
(1)学生观察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的遗址图片,分析它们的异同,并说明原因。
(2)学生模拟原始农耕场景,体验农耕生活的艰辛,感受农耕文明的发展。
(3)学生结合课本内容,讨论原始农耕生活对社会进步的意义,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原始农耕生活对社会进步有哪些影响?”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2)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补充意见。
(3)教师总结学生观点,强调原始农耕生活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5.总结回顾(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如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的生活方式、农耕技术的起源与发展等,并要求学生课后思考:“你们认为原始农耕生活对现代社会有哪些启示?”
总用时:40分钟。教学资源拓展1.拓展资源:
-中国古代农业博物馆:该博物馆展示了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包括农耕工具、农作物种植、农业制度等方面的内容,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原始农耕生活。
-历史纪录片《史前时期的人类》:纪录片介绍了史前时期人类的生活方式,包括采集狩猎、农耕文明等内容,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原始农耕生活。
-学术文章《原始农耕生活的起源与发展》:文章详细分析了原始农耕生活的起源、发展过程及其对社会进步的影响,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原始农耕生活的意义。
2.拓展建议:
-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参观中国古代农业博物馆,亲身感受古代农耕生活的场景,加深对原始农耕生活的认识。
-学生可以观看历史纪录片《史前时期的人类》,了解史前时期人类的生活方式,感受原始农耕生活的真实场景。
-学生可以阅读学术文章《原始农耕生活的起源与发展》,深入理解原始农耕生活的起源、发展过程及其对社会进步的影响。
-学生可以进行家庭调查,了解祖辈们的农耕生活,对比现代农耕生活的变化,从而更加珍惜现代生活,培养家国情怀。
-学生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农耕体验营,亲身参与农耕劳动,体验农耕生活的艰辛,培养感恩意识。重点题型整理1.填空题:
(1)河姆渡遗址位于____省,是____时代的一个典型遗址。
(2)半坡居民生活在____世纪,他们使用的主要农耕工具是____。
(3)原始农耕生活对社会进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等方面。
答案:(1)浙江;新石器(2)公元前6000左右;耒耜(3)土地的开垦、农业生产的稳定、人口的增长
2.判断题:
(1)河姆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
(2)半坡居民是我国最早开始农耕生活的居民。
(3)原始农耕生活使人类从采集狩猎过渡到定居生活。
答案:(1)×(2)×(3)√
3.简答题:
(1)河姆渡遗址的特点是什么?
(2)半坡居民的生活方式有哪些?
(3)原始农耕生活对社会进步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1)河姆渡遗址的特点是遗址面积大,文化层厚,出土文物丰富,有成套的农耕工具、陶器、骨器等,反映了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的农耕生活。(2)半坡居民的生活方式包括农耕、狩猎、渔捕、畜牧等,他们使用耒耜进行农耕,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中,制作彩陶等。(3)原始农耕生活对社会进步的意义在于使人类有了稳定的食物来源,促进了人口的增长,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4.论述题:
(1)论述河姆渡遗址在我国史前时期的重要性。
(2)分析半坡居民农耕生活的特点及其对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影响。
(3)从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谈谈原始农耕生活对社会进步的影响。
答案:(1)河姆渡遗址是我国史前时期的一个重要遗址,它反映了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的农耕生活,为我们了解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农耕技术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证据。(2)半坡居民的农耕生活特点包括使用耒耜进行农耕、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中、制作彩陶等,他们的农耕生活方式为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原始农耕生活对社会进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经济方面,农耕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使人类有了稳定的食物来源,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稳定;在社会方面,农耕生活的定居方式有利于社会的组织和发展;在文化方面,农耕生活方式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5.探究题:
(1)探究河姆渡和半坡居民农耕生活的异同。
(2)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周边的农耕生活,分析现代农耕与古代农耕的差异。
(3)讨论原始农耕生活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答案:(1)河姆渡和半坡居民农耕生活的异同主要表现在农耕工具、居住环境、农作物种植等方面。相同点是他们都使用了耒耜进行农耕,种植水稻等农作物;不同点是河姆渡居民居住在干栏式房屋中,而半坡居民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中;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居民种植粟等。(2)现代农耕与古代农耕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农耕工具、种植技术、生产效率等方面。现代农耕使用了现代化的农耕工具和种植技术,如拖拉机、化肥、农药等,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古代农耕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种植技术相对简单,生产效率较低。(3)原始农耕生活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主要在于珍惜现代生活、保护环境、培养感恩意识等方面。原始农耕生活的艰辛和努力使我们更加珍惜现代农耕生活的便利和丰收,同时也提醒我们要保护环境,尊重自然,培养对农民的感恩意识。作业布置与反馈作业布置:
1.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请学生完成以下练习题:
(1)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异同?请列举。
(2)原始农耕生活对社会进步有哪些影响?请说明。
(3)请谈谈你对原始农耕生活对现代社会的启示的理解。
2.学生需要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其他原始农耕文明的发展情况,并撰写一篇小论文,字数不少于200字。
作业反馈:
1.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练习题进行批改,指出存在的问题,如回答不完整、观点不明确等,并给出改进建议。
2.对于学生的小论文,教师应认真阅读,并给出评价和建议,如论文结构是否合理、论点是否清晰、论据是否充分等。
3.教师应在下一次上课时,针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4.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作业反馈,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意见,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板书设计标题:原始农耕生活
一、河姆渡居民的生活方式
1.居住:干栏式房屋
2.农耕:使用耒耜,种植水稻
3.生活:制作陶器,渔猎畜牧
二、半坡居民的生活方式
1.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2.农耕:使用耒耜,种植粟
3.生活:制作彩陶,渔猎畜牧
三、原始农耕生活的影响
1.稳定了食物来源
2.促进了人口增长
3.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
四、现代启示
1.珍惜现代生活
2.保护环境
3.培养感恩意识反思改进措施(一)教学特色创新
1.情境教学法:通过再现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原始农耕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如“为什么原始社会的人类开始农耕生活?”“原始农耕生活对社会进步有哪些影响?”等,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答案。
3.小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如分析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的农耕技术,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学生对原始农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猜想06平行线的证明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易错必刷36题9种题型)原卷版
- 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江南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512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每日一练3数学(理)试题
- 风力发电简介课件
- 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信息技术试题
- 山西太原高三二模文科数学试题
- 福建省宁化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检模拟试题地理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公开课教学课件
- 开学安全教育教案
- MES系统的开发应用
- 巧借数学课堂实施情智教学
- 设备到货现场验收单
- GB/T 2404-2023氯苯
- 管道工程施工技术培训150张课件
- 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一章第一节-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3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国开大学2020年07月1476《企业文化管理》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 书法鉴赏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水生生物学 蓝藻门
- 邮轮服务心理学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第二版《高中物理题型笔记》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