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17《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_第1页
(2024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17《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_第2页
(2024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17《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_第3页
(2024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17《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_第4页
(2024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17《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17《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科目授课时间节次--年—月—日(星期——)第—节指导教师授课班级、授课课时授课题目(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2024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17《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教学设计北师大版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

2.教学年级和班级: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3.授课时间:2课时(90分钟)

4.教学时数:2课时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三国鼎立、西晋统一、南北朝对峙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2)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3)培养学生的史实辨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2.教学内容

(1)三国鼎立:魏、蜀、吴的建立,三国时期的战争和变迁。

(2)西晋统一:司马炎建立西晋,统一全国的过程。

(3)南北朝对峙:南朝四国的更迭,北朝的变迁,南北朝的交流与影响。

3.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三国鼎立、西晋统一、南北朝对峙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2)难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的深入理解。

4.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历史事件、人物、时期特点。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思考。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历史问题,培养合作能力。

5.教学过程

(1)第一课时

a.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课内容,引出本课主题。

b.讲解三国鼎立:介绍魏、蜀、吴的建立过程及三国时期的战争和变迁。

c.案例分析:分析三国时期的重要战役,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

d.课堂互动:提问学生关于三国鼎立时期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e.总结本课时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2)第二课时

a.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课时内容,引出本课主题。

b.讲解西晋统一:介绍司马炎建立西晋,统一全国的过程。

c.讲解南北朝对峙:介绍南朝四国的更迭,北朝的变迁,南北朝的交流与影响。

d.课堂互动:提问学生关于南北朝对峙时期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e.总结本课时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6.教学评价

(1)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2)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3)历史知识测试:定期进行历史知识测试,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理解、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创新能力等核心素养。通过讲解三国鼎立、西晋统一、南北朝对峙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引导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史料实证能力。同时,通过分析具体历史事件,让学生理解历史发展的时空背景,提高历史理解能力。此外,通过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历史问题,形成自己的历史解释。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

-三国鼎立、西晋统一、南北朝对峙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2.难点:

-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变迁。

-深入理解南北朝对峙时期南北文化的交流与影响。

3.解决办法:

-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帮助学生理解政治格局变迁。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具体历史事件,如赤壁之战、八王之乱等,加深对时期特点的理解。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南北朝文化交流的具体事例,如佛教传播、文化交流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创新能力。

-提供历史背景资料,辅助学生理解经济、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如农业发展、士族崛起等。

-结合地图教学,让学生直观感受南北朝对峙的地理格局,理解南北交流的途径和影响。教学资源1.软硬件资源:教室、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白板、历史教材、笔记本电脑。

2.课程平台:学校学习管理系统、历史课程资源库。

3.信息化资源:历史教学视频、音频资料、图片素材、在线地图、电子教科书。

4.教学手段: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互动提问、角色扮演、小组展示。

5.辅助材料:历史人物小传、历史事件时间线、历史背景资料卡片。

6.历史模型:三国鼎立、西晋统一、南北朝对峙时期的政治地图模型。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过程:教师通过展示三国时期的战争地图,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所学内容,然后提出本节课的主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2.讲解三国鼎立(10分钟)

目标:帮助学生了解三国鼎立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过程:教师详细讲解魏、蜀、吴的建立过程,以及三国时期的战争和变迁,引导学生关注三国鼎立的特点和影响。

3.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和思考能力。

过程:教师选取赤壁之战等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战役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让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进行思考和讨论。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过程:教师布置讨论题目,学生分组讨论,如探讨三国鼎立对后世的影响,然后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过程:学生进行课堂展示,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的历史解释。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

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深入学习和思考。知识点梳理1.三国鼎立

-曹魏:曹操建立,都城洛阳,220年曹丕称帝,266年司马炎篡魏自立,建立晋朝。

-蜀汉:刘备建立,都城成都,223年刘备称帝,263年被曹魏所灭。

-东吴:孙权建立,都城建业,222年孙权称帝,280年被西晋所灭。

2.西晋统一

-司马炎建立西晋,都城长安,265年司马炎篡魏自立,280年统一全国,结束三国鼎立局面。

-西晋短暂统一后,进入八王之乱,皇族为争夺皇位而引发的动乱,316年西晋灭亡。

3.南北朝对峙

-南朝四国:宋、齐、梁、陈,相继统治江南地区,南朝文化繁荣,佛教盛行。

-北朝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建立的国家,北朝实行胡汉交融的政策,佛教传入北方。

-南北朝时期,南北文化交流频繁,如佛教传播、士族迁移等。

4.政治制度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世官制,官职世袭。

-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以门第出身作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标准。

-南北朝时期,实行府兵制,建立府兵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5.经济发展

-农业:推广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如耕作技术、水利工程等。

-手工业:发展手工业,如纺织、陶瓷、冶金等行业。

-商业:南北朝时期,商业繁荣,城市兴起,如长安、洛阳、建业等。

6.文化特点

-儒学:儒学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仍然占据重要地位,如玄学、理学等学派兴起。

-佛教: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入北方,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支持力量,佛教文化盛行。

-文学艺术:南北朝时期,文学艺术发展迅速,如诗歌、骈文、绘画等。

7.民族融合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大迁移,促进民族融合。

-南北朝时期,南北文化交流,胡汉交融,形成独特的文化特点。

-隋朝统一后,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为隋唐时期的繁荣打下基础。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简要描述三国鼎立、西晋统一、南北朝对峙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2.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3.探讨南北朝对峙时期南北文化交流的具体事例,如佛教传播、文化交流等,并解释其影响。

4.结合地图,描述南北朝对峙的地理格局,分析南北交流的途径和影响。

5.选取一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人物,简要介绍其生平事迹和对当时的影响。

举例题型:

1.三国鼎立时期,哪位人物被称为“武圣”?请简要介绍其事迹。

答案:关羽,刘备的结义兄弟,勇猛善战,被尊称为“武圣”。他参与了赤壁之战,并在长坂坡单刀赴会,展现了他的英勇。

2.西晋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哪位将领率领军队灭亡了东吴?请简要介绍其贡献。

答案:杜预,西晋将领,率领军队灭亡了东吴。他在战争中提出“先南后北”的策略,成功攻克了东吴的重要城池,为西晋统一全国做出了重要贡献。

3.南北朝对峙时期,哪位皇帝实行了“府兵制”?请简要介绍其影响。

答案:北魏孝文帝,实行了府兵制。这一制度建立了府兵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对北魏的统治起到了巩固作用。

4.南北朝时期,哪位文人被誉为“诗仙”?请简要介绍其诗歌特点。

答案:李白,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具有豪放、奔放的个性,表达了对自由、理想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给后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5.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哪座城市成为了经济、文化的中心?请简要介绍其繁荣原因。

答案:长安,成为了经济、文化的中心。长安地处关中平原,交通便利,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吸引了大量商人、使节和学者,使得长安成为了一个多元文化的交汇点,推动了经济和文化的繁荣。课堂1.课堂评价:

-通过提问:教师应及时提问,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发现问题并及时解答。

-观察:教师应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问题。

-测试:教师可进行课堂小测,测试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互相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作业评价:

-认真批改:教师应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注意学生的答题思路、方法和准确性。

-点评和反馈: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作业点评和反馈,指出作业中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鼓励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在作业中提出问题,教师应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指导改进: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给予具体的改进指导,帮助学生提高作业质量。

3.课后跟踪:

-定期跟踪:教师应在课后定期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问题。

-与家长沟通:教师应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家庭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提供辅导资源:教师可提供相关的辅导资源,如参考书籍、学习网站等,帮助学生进行课后学习。

4.综合评价:

-课堂表现: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作业完成情况:结合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创新能力和改进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考试成绩:结合学生在历史知识测试中的成绩进行综合评价。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改进方向。教学反思与总结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自己在教学方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但在教学策略上,我发现自己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历史事件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在课堂管理方面,我注意到学生的注意力有时会分散,需要我在课堂上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引导,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2.教学总结:

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我认为学生在知识掌握上有了明显的进步,能够理解和掌握三国鼎立、西晋统一、南北朝对峙等历史事件的基本情况。在技能方面,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提高了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思考能力。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和好奇心得到了激发,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更加多元和客观。

然而,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还存在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辅导和指导。同时,我在课堂管理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更好地维持课堂秩序,提高课堂效果。

3.改进措施和建议: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和建议:

-增加课堂互动:在课堂上增加更多的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提供更多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如历史书籍、历史网站等,帮助学生进行课后学习。

-加强课堂管理:注重课堂纪律,及时发现并解决课堂上的问题,提高课堂效果。

-注重情感态度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如对历史的尊重和理解,对历史人物的公正评价等。

-开展历史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历史实践活动,如历史角色扮演、历史知识竞赛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板书设计①重点知识点:三国鼎立、西晋统一、南北朝对峙。

②关键词:曹操、刘备、孙权、司马炎、八王之乱、南北文化。

③语句:三国鼎立时期,曹操建立曹魏,刘备建立蜀汉,孙权建立东吴;西晋统一时期,司马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