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二中高三压轴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二中高三压轴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二中高三压轴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二中高三压轴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二中高三压轴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二中高三压轴卷历史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意思是要人们和平相处,互利互惠。以下文字与这一主张相近的是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B.“兵者不详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C.“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D.“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2.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曾承认,“为了和平,我们被迫作出了一些大的让步”,“苏联人就像一只冒险超出自己的领地,但一旦被发现又紧张地、还带点负罪感地奔逃回安全的地方的猫”。他所指的是A.第一次柏林危机B.第二次柏林危机C.古巴导弹危机D.越南战争3.隋唐时期“工商不得人仕”;992年,宋太宗下诏“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此后,参加科举的工商业子弟比比皆是。这表明A.工商皆本已经成为时代主流 B.参加科举需由州郡长官推荐C.门第成为选官人仕重要条件 D.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科举变革4.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5.1967年尼克松在《外交杂志》上发表文章,强调“美国不应当把中国永远排斥在国际大家庭之外”。尼克松这一理想变成现实是在A.1971年 B.1972年 C.1979年 D.1984年6.下面是川、滇、黔、陕、甘、湘、桂等七省当年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官僚资本的大肆垄断严重阻碍民族工业发展 B.民族战争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工业布局C.日本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严重摧残了中国经济 D.民族企业的发展说明中国经济结构日趋合理7.《宋史·吕蒙正传》记载了一段对话,上(宋太祖)曰:“朕躬览庶政,万事粗理,每念上天之贶(赐),至此繁盛。”蒙正避席曰:“乘舆(皇帝)所在,士庶走集,故繁盛如此。臣尝见都城外不数里,饥寒而死者甚众,不必尽然。”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A.宋太祖从统治者角度发表的言论,不能反映历史真相B.教科书呈现了宋代的繁荣景象,故宋太祖的表述较为可信C.无论宋太祖还是吕蒙正,他们的观点必须有考古支撑才能成立D.君臣的说法存在差异,历史解释应关注他们的不同立场与观察视角8.997年,北宋政府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以后路的数目有所增加),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等“监司”机构。并规定路、州、县的官员都由中央官员兼任,且“三年一替”。北宋政府采取这一系列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树立皇帝绝对权威C.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D.消除地方割据隐患9.(题文)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民用企业布置在东北地区的有50个,中部地区有32个,军用企业布置在中西部地区的有35个,但上海、江苏、广东、浙江等地均是空白.这反映了A.便于苏联就近对中国援助B.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C.东南地区的工业体系完善D.加强中国工业实力的要求10.1912年3月,孙中山发布命令“恶习流传,历千百岁……此等恶习,尤宜先事革除,以培国本。”这表明民国放足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A.革除陋习,保障健康 B.救亡图存,复兴中国C.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 D.保国、保种、保教11.荀子言性恶”,认为“天道自然”,主张治国需“王霸兼用”,被宋代理学家普遍视为有悖于圣人,是“儒门异端”而加以抨击和贬斥。据此推论合理的是A.宋代理学家否定荀子是儒学家B.荀子实际属诸子百家中的法家C.荀子思想因不利于地主阶级统治而被否定D.荀子思想体现了当时思想领域的融合状况12.1937年至1939年,武汉与广州取代上海和北平成为文学活动的新的中心。1939年的重庆“文学活动十分活跃,几乎像二十年以前文学革命期间的北京一样。”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A.政治局势的急剧变化 B.近代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动C.文化中心的逐渐西移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扩大13.梭伦改革后,雅典一、二等级公民负担昂贵的骑兵装备,充当骑兵;第三等级自备重装武器,充当重装步兵;第四等级是轻装步兵,更穷的公民没有武器,只能划船、搬东西和呐喊助威。这表明,雅典的财产等级制A.平衡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B.激化了城邦内部的矛盾C.忽视了公民权利的平等性 D.暴露了民主改革的局限14.佛兰德伯爵在布鲁日城发现了一个逃亡农奴,要把他抓回去,却被市民赶出了城。该故事可能在公元:A.5世纪末 B.8世纪中叶 C.11世纪前 D.12世纪后15.1975年欧共体与46个非加太(非洲、加勒比、太平洋地区)国家签订《洛美协定》,消除以往双方的不平等色彩;1988年欧共体与经互会相互承认并建立了正式关系;2003年77个非加太集团成员国与欧盟15国签订《科托努协定》取代《洛美协定》。这系列活动表明西欧A.在国际合作中彰显自主意识 B.拉拢发展中国家以扩大影响C.战略争夺重点转向第三世界 D.放弃冷战思维维护世界和平16.据统计,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贸易额由1950年的3.6亿美元提高到1957年的7.67亿美元。这一贸易额的变化主要得益于A.万隆会议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合作B.日内瓦会议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C.中国与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密切D.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17.1923年前后在孙中山对革命进行了反思:“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随后他A.发动二次革命 B.成立国民政府C.进行北伐战争 D.主张国共合作18.有学者认为,西汉建国时,对在灭秦斗争和楚汉相争中崛起的军事首领及六国后裔,不封王难以安抚,因而实行郡国叠加的地方行政制度。该学者意在强调西汉建国时A.分封是维护统治的最佳选择 B.郡国并行制符合历史潮流C.郡国并行制有利于政权稳定 D.郡县制不符合当时的国情19.在古代雅典,陪审员不知道当日受审案件,进入审判席后,不得互相交谈。审判遵循“有法可依者,当依法投票,法律所未详者,当本法意,尽我诚心,作合乎正义的投票”,案件的裁决取决于大多数人的意志。这说明古代雅典A.尊重公民的自由平等权利 B.强调培养公民的独立人格C.蕴含平等公正的法治意识 D.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高20.某校历史兴趣小组,要研究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奴隶社会的情况,你认为选取的素材是A.金字塔 B.《汉穆拉比法典》 C.种姓制度 D.《论语》21.《全唐诗》云:“浪没货鱼市,帆高卖酒楼”、“扬州喧喧卖药市,浮俗无由识仙子”、“锦江风散霏霏雨,花市香飘漠漠尘”。上述诗句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唐代A.坊市界限打破 B.草市普遍出现 C.商税收入增加 D.专业市场形成22.18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国人通常把美国革命和独立战争等同起来,将美国革命理解为一场纯粹的政治革命。但是,后世史家则把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元素注入美国革命之中,把它变成一场包罗广泛、主题多样、内容驳杂的事变。据此可知,关于美国革命性质的认识A.说明历史解释呈现出多元化B.越来越呈现历史的真实面目C.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模糊不清D.导致美国革命的历史地位下降23.清初,先是言官本章“是与不是必须封进听旨定夺”,阁臣不得过问。之后又以“陈奏本章,照故明例,殊觉迟误”为借口,规定:“今后部院一切疏章,可即速奏候旨遵行”,部分恢复了关外奏议不经票拟的传统。这表明当时内阁A.成为承旨办事的执行机构 B.票拟权受到了严格的限制C.提高了中央机构办事效率 D.使专制皇权得到空前强化24.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行中书省是由中央宰相府分出一个机关驻扎在外面,这因蒙古人征服中国,不敢把政权分散,要完全把握集中在中央。行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书省。”从此番议论中可以看出行省的主要职能是A.为了从军事上控制地方 B.为了监视和管理地方C.为了地方自治的方便 D.为了提高汉族官僚的权力支配之意25.经济学家李斯特曾说:“一个人当他已经攀登上了高峰以后,就会把他逐步登高时使用的那个梯子一脚踢开,免得别人跟随上来。亚当·斯密学说的秘密,英国执政者世界分工论的秘密,也就在这里。”这主要说明李斯特A.旨在批判自由主义经济理论B.主张自由贸易推动经济发展C.否定自由主义存在的合理性D.认为工业革命深化世界分工26.夏、商两朝,“天命”“天罚”思想盛行于世;西周提出了“敬天保民”“以德配天”的口号和“明德慎罚”的思想;春秋战国“非杨即墨”;从秦朝法家学说大行其道,到汉朝中期“引经入狱”。这一变化历程从本质上反映了A.古代社会形态缓慢演进 B.古代法制思想的流变C.神权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D.德治具有久远的传统27.1949年,社会保障支出在英国政府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仅为1.5%,到1997年已经上升到32%,成为英国财政支出中比例最大的一项,几乎等于教育支出的三倍。从1978年到1997年,英国社会保障的实际支出水平平均每年增长4%,其增长速度高于其他任何一项政府支出。因此英国推行福利制度改革。英国福利制度改革的直接原因是A.社会欺诈现象严重B.政府的财政负担严重C.经济发展缓慢D.阶级矛盾的缓和28.下表反映的是1924年和1927年全国棉纺织业中心(上海、青岛、汉口、天津)国产机器棉纱输出量占当地机器棉纱总产量的比重上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大革命破坏了北方棉纺织业生产B.北方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快于南方C.上海棉纺业对外部市场依赖度高D.民族棉纺织业的生存处境迅速恶化29.“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这一评价针对的是A.农业生产合作社 B.土地改革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0.晚清以来“青年”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清末时“革命青年”,“五四时期”是“新青年”,后来则是“进步青年”。其中,“新青年”关心个人的生活与解放,“进步青年”慢慢转向关心整个社会的解放。导致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B.十月革命和一战的影响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D.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材料19世纪末,列强积极扩军备战,展开军备竞赛。军备竞赛带来庞大的军费开支,这对于经济落后的国家是难以负担的。沙皇俄国政府两次倡议召开国际和平会议,声称“这次会议可能成为即将来临的世纪的美好预兆”。在沙俄倡导下,1899年和1907年列强先后两次在荷兰海牙举行了和平会议。两次会议都没有就裁军问题作出任何实质性决议,仅仅在一个公约中表示“希望限制陆海军军力及军事预算”.此外,会议签订了关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陆战法规等三项公约,以及禁止从气球上投掷炸弹和爆炸物等三项宣言,还决定成立“常设仲裁法庭”,其中部分原则至今在国际上仍然有效。会后,帝国主义各国加紧扩军,力求在未来大战中一决雌雄。——摘编自李纯武《简明世界通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沙俄倡导召开国际和平会议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两次海牙和平会议。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50年,普鲁士政府颁布《调整地主和农民关系法》,允许农奴以高额赎金赎免劳役和其他封建义务。这时期新发明的农业机械日益使小规模的经营变成一种过时的、不再有生命力的经营方式。到了19世纪的最后20年,美洲和印度的廉价粮食充斥整个欧洲市场,全欧洲的农业经营方式在竞争下失败了。——摘引自张新光《农业资本主义演进的“普鲁士式道路”历史终结及其启示》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归纳影响德国农业变化的因素有哪些?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一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0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涨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1)列出中国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的主要代表o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社会原因有哪些?(2)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拿出了怎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材料二西方的七百年文化启蒙运动是在一个逐渐形成、形成后又不断更新最终得到强化的文化大环境中展开的o……到17、18世纪,文化大环境又进行了一次更新。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率先为构筑一个新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开辟了道路。到18世纪则出现了西方“三大革命合力并举”的形势,这一切终于催化着酝酿已久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蒸蒸而生。——王贤仙《近代中西文化启蒙之浅析》(3)材料二中18世纪西方出现“三大革命”,分别指的是当时欧洲政治、思想、经济领域的什么重大事件?材料三(西方民主思潮)诞生之后,……对世界各国都造成了深刻地冲击o对中国冲击的结果是儒家文化逐渐失去了统治地位。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知原《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4)法国启蒙思想曾对近代前期中国的哪几次救亡图存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材料三中“将这棵大树砍断”的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根据题干和解读选项可知,A项是把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区分开来,与题干意思不符,排除。B项是指尖兵利器这些不祥和的东西,不是君子所常使用的东西,万不得已而使用它,与墨子提出的和平相处,互利互惠主张意思相近,正确。C项是韩非子的以法治国主张,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是指军事问题是国家的重要问题,他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所以不可以对军事问题忽略,与题干不符,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2、C【解析】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在古巴导弹危机中采取妥协态度,符合材料“被迫作出了一些大的让步”,故C正确;第一次柏林危机时期苏联封锁西方占领区通向西柏林的通道,并未作出重大让步,故A错误;第二次柏林危机期间,美国试图牺牲联邦德国利益与苏联达成妥协,故B错误;越南战争时期苏联也不存在作出重大让步,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第一次柏林危机、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等相关史实,再紧扣材料关键信息“被迫作出了一些大的让步”,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3、D【解析】

从隋唐时期“工商不得入仕”到宋太宗以后参加科举的工商业子弟比比皆是,表示科举取仕的条件已经发生变化,说明商人的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这些都源于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故选D;工商皆本是明朝黄宗羲的观点,排除;B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4、D【解析】光荣革命推翻了詹姆斯二世的专制统治,但并无意发动激进的变革,如改朝换代或建立共和国。而从法理上,在否定了詹姆斯二世晚年所生的儿子的继承权(因为信仰天主教)之后,詹姆斯二世的大女儿玛丽就是王位的第一继承人。因此拥戴二人为王有助于加强所建立的君主制政权的合法性。故选D。其它选项决不是目的。【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具体考查光荣革命。5、B【解析】

“美国不应当把中国永远排斥在国际大家庭之外”变成现实是指中美关系缓和,指的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B正确;排除ACD项。6、B【解析】

抗战前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抗战不利,导致中国大片领土沦陷,大量民族企业由东部沿海地区迁往西部地区,从图中数据显示的1937年7月~1943年,川、滇、黔、陕、甘、湘、桂等七省工厂数量增长很快可以看出,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工业布局,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川、滇、黔、陕、甘、湘、桂等七省的状况,不能说明沦陷区日本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对中国经济的严重摧残,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工业布局,不是经济结构,排除D项。【点睛】解答示意图类型的历史试题关键是审读示意图,明确示意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或现象,特别是图片中变化的因素。此类历史试题一般由图片、文字说明、标题三部分构成。图片是主体,直观的再现历史史实。标题是图片的眼睛,直接说明图片的主体。文字或数字说明部分是对图片所反映历史史实的有效补充。但文字或数字部分往往是解答问题的突破口,解答问题时要注意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实现与历史课本史实的有效链接,然后根据问题设计来解答。7、D【解析】

宋太祖和吕蒙正所闻所见和对国情的分析存在差异,说明历史解释应关注事件观察者的不同立场与观察视角,D项正确;“从统治者角度发表的言论不能反映历史真相”的说法过于绝对,A项错误;教科书不是分析历史事物的唯一依据,B项错误;宋太祖和吕蒙正是当时社会活动的参与者和见证人,他们的见闻是一手史料,不用考古支撑也可以成立,C项错误。8、D【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这些措施都是北宋政府加强中央集权、消除地方割据隐患的手段,因此D选项正确;这些措施造成了北宋冗官、冗兵、冗费,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A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中央集权的加强,并非皇帝绝对权威的树立,B选项错误;C选项只是手段和目的之一,但不是主要目的,排除。故选D。9、B【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一五计划的建设,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学生解答此题结合五十年代我国的国际环境,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包围封锁,中国周边战争不断,将民用企业和军用企业布置在中西部、东北地区是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符合题意的是B项,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化建设刚开始,不可能工业体系完善,排除ACD项。10、B【解析】

材料是辛亥革命时期发出的革除陋习的号召,其根本出发点是“以培国本”,即救亡图存、复兴中国,故B正确;保障健康只是表面现象,不是根本出发点,故A错误;提高妇女社会地位不可能是根本要求,故C错误;保国、保种、保教是维新派的口号,故D错误。11、D【解析】

荀子吸收道家“天道自然”观念,除了儒家的“王道”思想外,还主张采用法家的“霸”道治国,体现了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的融合状况,D项正确;宋代理学家抨击荀子为“儒门异端”,没有否定荀子儒学家的身份,A项错误;荀子借鉴法家思想,本质上仍是儒家,B项错误;荀子思想代表了战国时期地主阶级的利益,在历史上受到了重视,C项错误。12、A【解析】

据材料时间可知,此时正处于全民族抗战时期,由于日本全面侵华,上海南京沦陷,国民政府迁往重庆,重庆成为战时“陪都”,故A正确;B与材料无关;C不是材料主旨;D与材料无关。【点睛】材料的关键信息是“1937年到1939年”,考查的是学生对全面抗战时期知识的理解和熟练程度。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国民政府迁往重庆。13、A【解析】

梭伦改革根据财产将雅典居民划分为四个等级,第四等级由于贫穷不能担任政府官员和参加“四百人会议”。同样由于收入高,前三个等级要负担昂贵的军备费用,第四等级的军备负担就轻,从而实现了享受的权利多,负担的义务就大的原则,平衡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故选A;B材料没有体现,排除;由于划分不同等级,公民权利本来就不平等,而不是忽视了公民权利的平等,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民主改革,排除D。14、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世纪,随着城市生活再度旺盛,在弗兰德伯爵们的保护下,羊毛纺织业和布料贸易在此快速而安全地为布鲁日累积了财富。布鲁日于1128年7月27日得到了设立城市的许可证,也建了新的城墙及运河,由题干“佛兰德伯爵在布鲁日城”发生的故事,所以该故事发生在12世纪,D选项符合题意;公元5世纪末、8世纪中叶和11世纪前布鲁日尚未取得设立城市的许可证,因此ABC选项排除。15、A【解析】

据题意可知,欧共体与世界多个国家和经济组织签订经济协议,消除了双方间的不平等思想和建立正式关系,由此体现了欧共体的自主意识,故选A;欧共体是与其他国家和组织建立平等关系,不是为了扩大影响,排除B;CD与题意主旨不符,且无法体现,排除。故选A。16、A【解析】

1955年亚非会议之后,中国在亚非国家中的认可度提升,因此与这些地区的贸易额上升,选项A正确;日内瓦会议并未涉及亚非地区,排除B;苏联、东欧属于社会主义阵营,与题干中亚非地区指的国家不一致,排除C;选项D与题无关,排除。17、D【解析】

1923年,孙中山反思革命的路向,思想发生深刻的变化。1924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国共两党以“党内合作”的形式实现了第一次合作,故D项符合题意;二次革命是孙中山等国民党人于1913年在中国发动反对袁世凯的武装革命,故A项不符合题意;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成立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故B项不符合题意;北伐革命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于1926年至1927年间发动的统一战争,故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18、C【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西汉初年推行的郡国并行制主要是为了安抚在立国初期崛起的军事首领及六国后裔,是出于政权稳定的考虑,C正确;事实证明分封制不利于地方统治,A排除;郡国并行制最终威胁了中央政府的稳定,不符合历史潮流,B排除;郡县制是生产力进步和中央集权发展的产物,是符合国情的,D排除。故选C。19、A【解析】

据材料“陪审员不知道当日受审案件,进入审判席后,不得互相交谈。审判遵循‘有法可依者,当依法投票,法律所未详者,当本法意,尽我诚心,作合乎正义的投票’”可知,为保证审判公平、合理,陪审员不知道当日受审案件,进入审判席后,不得互相交谈,而且审判遵循法律办事,A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陪审员的陪审程序与“培养公民的独立人格”无关,B错误;据材料体现的是陪审员的陪审程序,不能得出“蕴含平等公正的法治意识”,C与题意不符;材料没有涉及“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高”,强调的是陪审员的陪审程序及审判遵循的依据,D与材料无关。20、B【解析】

《汉穆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律汇编,是研究两河流域奴隶社会的重要素材,故B正确;金字塔位于埃及,是研究埃及历史的素材,排除A;种姓制度是印度的制度,排除C;《论语》是研究中国奴隶社会的素材,排除D。故选B。21、D【解析】

根据材料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鱼市”、“药市”、“花市”等出现在这些唐诗中,一定程度上佐证了唐代专业市场的形成,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无关“市”、“坊”即居民区和商业区界限打破的信息,A选项错误;诗中没有提供草市普遍存在的信息,B选项错误;描写商业繁荣的唐诗不能佐证商税收入增加,C选项不符合题意。22、A【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后世史家对于美国革命的性质提出了新的解释,这说明历史解释呈现多元化,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对美国革命性质的不同解释,不能得出其是否能够呈现历史的真实面目;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对美国革命性质的不同解释,不能说明其认识模糊不清;D选项错误,对美国革命性质的解释不同不能说明其历史地位下降,材料并未体现。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23、B【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内阁的职责是“听旨定夺”,表明内阁只是处理日常政务的机构,“今后部院一切疏章,可即速奏候旨遵行”“部分恢复了关外奏议不经票拟的传统”表明票拟权受到严格的限制,说明清朝内阁权力遭到削弱,故选B;A是军机处的职能,排除;材料不能体现提高中央机构办事效率,排除C;皇权专制得到空前强化的是军机处的设立,D错误。24、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行省制度本来就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才实行的一个制度,而不是为了地方自治的方便,材料中的“不敢把政权分散,要完全把握集中在中央”也能反映出这一点,所以此番议论中可以看出行省的主要职能只能是为了监视和管理地方,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另外,行省不仅仅是为了从“军事”上控制地方,蒙古人也不可能提高汉族官僚的权力支配。25、A【解析】

材料“一个人当他已经攀登上了高峰以后,就会把他逐步登高时使用的那个梯子一脚踢开,免得别人跟随上来”体现的是政府对经济的放任不管不利于社会发展,说明李斯特对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持批判态度,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主张政府应该加强对经济的干预,B选项排除。材料并未完全否定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材料认为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C选项排除。认为工业革命深化世界分工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26、B【解析】

从商夏商的“天命”“天罚”到秦朝的法家思想,再到汉代的“引经入狱”,体现了古代中国法治思想的演变过程,B正确;商周思想不同,但是属于同一社会形态,秦汉也一样,都属于封建社会,排除A;题干未体现出官僚政治,排除C;法家思想、“天命”“天罚”均不属于德治,排除D。27、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福利国家”制度是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而实行的,因此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这正是材料中英国福利制度改革的直接原因。答案为B。考点: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福利国家政策28、C【解析】

根据图表信息可知上海1924年、1927年国产机器,棉纱输出量占当地机器棉纱总产量的61%和50%,表明上海生产的棉纱大部分要运离上海销售,而另外几个纺织业中心与上海相比所占比重较小,故上海棉纺织业对外部市场依赖度高,答案为C;大革命从1926年才开始北伐,1928才进入山东,青岛和天津属于北方棉纺织中心,故A错误;自然经济解体是从鸦片战争后开始的,图表内容不能反映北方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快于南方,B错误;材料无法反映民族纺织业的生存处境,D错误。29、D【解析】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民自发组织,后由国家推广的农村改革形式。故D正确;农业合作化运动、土地改革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都属于国家主导,不属于农民的创作,排除A、B和C。故选D。30、D【解析】

由材料结合史实可知“新青年”关心个人的生活与解放是新文化运动反对封建旧道德,提倡新道德的结果,“进步青年”慢慢转向关心整个社会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强调社会解放的结果,故选D项;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推动新文化运动的传播,这仅与“新青年”关心个人的生活与解放有影响,排除A项;十月革命与一战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而推动“进步青年”慢慢转向关心整个社会的解放,但B项不是导致材料中转变的主要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