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福州市重点中学高三最后一模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福州市重点中学高三最后一模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福州市重点中学高三最后一模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福州市重点中学高三最后一模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福州市重点中学高三最后一模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福州市重点中学高三最后一模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的轴突越长,传到突触前膜的神经冲动就越弱B.刺激强度越大,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越多,突触后膜产生的动作电位越大C.只要有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就会引起突触后膜膜电位改变D.神经递质只有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2.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通过复制、转录和翻译等过程传递遗传信息。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DNA分子复制合成的两条子链的碱基序列相同B.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的碱基序列C.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mRNA的种类会不断发生变化D.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3.哺乳动物肝细胞膜上的某种葡萄糖载体是一种横跨膜的蛋白质,能协助葡萄糖通过扩散作用跨膜运输。该载体蛋白的葡萄糖结合点有两种朝向,一种是面向细胞膜外侧,另一种是面向细胞膜内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载体蛋白的转运效率与物质在膜两侧的浓度有关B.该载体蛋白能够协助葡萄糖向细胞内外双向运输C.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都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D.葡萄糖借助该载体蛋白的转运与ATP的水解无关4.如图表示经过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普通细菌的实验过程,在正常的实验操作情况下,测得悬浮液中的放射性强度很高,则说明()A.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B.侵入细菌内的是噬菌体的DNAC.被标记的是噬菌体蛋白质D.部分细菌被噬菌体裂解5.颅面骨发育不全症是由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A控制的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全部患病;基因型为Aa的个体有90%患病,10%正常;基因型为aa的个体全部正常。下图为某家族该病的系谱图,其中Ⅰ1、Ⅱ1不含有致病基因。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Ⅰ2和Ⅲ3患病个体的基因型相同B.Ⅱ1与Ⅱ2再生一个孩子,患该病的概率为45%C.Ⅲ6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性婚配,后代均不会患该病D.调查颅面骨发育不全症的发病率时应选择患者家系进行调查6.下列四种人体细胞及相关的细胞生命活动,对应正确的是()A.成熟红细胞:氧气进入线粒体内被利用B.骨骼肌细胞:细胞核内发生转录和翻译C.肝细胞:光面内质网上合成磷脂D.甲状腺细胞:核糖体合成甲状腺激素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酸雨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来研究酸雨对茶树光合作用的影响,用硫酸和硝酸混合配制成pH分别为7.3、2.3.4.3的模拟酸雨,用自来水(pH5.6)作为对照,对茶树全株喷淋66天后,获得部分数据如下。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pH值叶绿素a(mg/g)叶绿素b(mg/g)类胡萝卜素(mg/g)pH5.67.79±6.636.94±6.676.33±6.67pH4.37.27±6.666.93±6.676.33±6.62PH2.37.74±6.696.86±6.696.49±6.64pH7.37.47±6.686.52±6.676.47±6.67(7)茶树叶中含量最多的色素呈__________色,其作用包括捕获__________光中的能量。(7)pH=7.3的环境中,茶树叶片光合速率大幅下降,一方面,从表中数据可知,由于__________明显减少,导致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__减少;另一方面,pH过低导致细胞中__________降低,从而使光合速率显著降低。(2)研究发现,茶树在pH=4.3环境中的净光合速率大于对照组,试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8.(10分)餐厨垃圾逐年增多,既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又导致大量生物能源的浪费。传统的处理方法以填埋、伺料化和好氧堆肥为主,为更好地处理餐厨垃圾,科学家进行了相关研究。(1)在生态系统中,利用分解者的_______作用将餐厨垃圾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并释放能量,以促进生态系统的________,维持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2)好氧堆肥是我国处理厨余垃圾的常用技术之一,其过程大致如下图:①在一次发酵后温度会显著升高,需要降温后才能进行二次发酵,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②影响好氧堆肥效果的主要因素除了垃圾的性质和微生物分解者的种类以外,还有______________(列举两点)。(3)厌氧发酵技术是利用甲烷菌处理餐厨垃圾的一种绿色环保技术。首先将垃圾中的蛋白质、多糖等大分子彻底水解成________,为微生物的发酵提供_________。微生物发酵后,有机物的能量留存于_______中,可以提高人类对能量的利用率。9.(10分)CRISPR—Cas9技术又称为基因编辑技术,该技术是以Cas9基因和能转录出与靶向基因互补的gRNA的基因作为目的基因,通过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中,对靶向基因进行特定的剔除或改进,从而修复或改良机体的功能。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表达载体的启动子位于目的基因的首端,是______识别和结合的部位。(2)要从根本上剔除大鼠细胞中的肥胖基因,常选用其桑椹胚前的细胞作为改良对象,原因是______。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大鼠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______。(3)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成功产生了Cas9蛋白和gRNA。gRNA能够定位靶向基因的原理是______。Cas9蛋白能够从gRNA定位的部位切断磷酸二酯键,从而将靶向基因从原双链DNA上剔除。由此推测,Cas9蛋白实际上是一种______。(4)CRISPR—Cas9技术也可用于修复线粒体上的某些缺陷基因,从而有效避免某些遗传病通过______(填“母方”或“父方”)产生的生殖细胞遗传给后代。(5)______(填“T”或“B”)淋巴细胞是人体内抗肿瘤的“斗士”,但由于细胞中的PD—1蛋白会引起免疫耐受,使之不能有效地杀伤肿瘤细胞从而导致人体患病。临床上可以通过CRISPR—Cas9技术剔除______,从而重新激活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攻击能力。10.(10分)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4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正常人群中甲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4%。下表是①~④群体样本有关乙病调查的结果,请分析题意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据图分析,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判断乙病的遗传方式要根据系谱图及表中的__________类家庭。Ⅲ3的两对等位基因均为杂合的概率为_________。(2)若Ⅳ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只患乙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若Ⅳ4与一个正常女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孩,她是甲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__________。(3)下列属于遗传咨询范畴的有__________。A.详细了解家庭病史B.推算后代遗传病的再发风险率C.对胎儿进行基因诊断D.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4)若Ⅰ1同时患线粒体肌病(由线粒体DNA异常所致),则Ⅱ2、Ⅱ3__________(填“均患该病”、“均不患该病”或“无法确定”)。若Ⅲ2同时患克氏综合征,其性染色体为XXY,其两条X染色体分别来自外祖父和外祖母,说明Ⅲ2患克氏综合征的原因是__________。(5)若乙病遗传情况调查中共调查1000人(其中男500人,女500人),调查结果发现患者25人(其中男20人,女5人),如果在该人群中还有15个携带者,则b基因的频率是__________。11.(15分)真核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完成复制后产生的姐妹染色单体保持相互黏附状态,在分裂期才会分离并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黏连蛋白(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连结蛋白)的裂解是分离姐妹染色单体的关键性事件,分离酶(SEP)是水解黏连蛋白的关键酶。如图(a)(b)(c)分别表示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发生的变化以及对应细胞内某些化合物的含量变化。(1)如图表示某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b)所处的时期为________,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离酶(SEP)的活性需要被严密调控。保全素(SCR)能与分离酶紧密结合,并充当假底物而阻断其活性。据此分析,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A.分离酶没有专一性B.保全素和黏连蛋白是同一种蛋白质C.保全素和黏连蛋白空间结构有局部相似之处D.保全素和黏连蛋白竞争分离酶的活性部位(3)在人类细胞中,分离酶在分裂间期时被阻挡在细胞核外。如果此时核膜的通透性不恰当改变,使分离酶处于细胞核内,其可能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而此时纺锤丝还没有附着,分散的染色单体随意移动会使得染色体分配混乱,从而导致无法保证DNA平均分配。(4)据图中信息,蛋白复合物APC在间期和分裂期含量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该含量变化在细胞周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

1、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方向是由兴奋区→未兴奋区,纤维膜内电流的方向兴奋区→未兴奋区,膜外电流方向是未兴奋区→兴奋区,所以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与膜内方向相同,与膜外方向相反;2、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详解】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由于Na+和K+的流动引起的,与神经元的轴突的长短没有关系,A错误;B、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的量与刺激强度没有关系,B错误;C、递质与后膜结合引起后膜电位的改变需要一定的递质的含量,C错误;D、神经递质只有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后膜电位的改变,才能发挥作用,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是需要考生在理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的过程中理解其影响因素,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具有“全有”或“全无”的特点。2、A【解析】

生物体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不同部位,通过基因水平、转录水平等的调控,表达基因组中不同的部分,其结果是完成细胞分化和个体发育。DNA的两条链之间的碱基互补配对,通过氢键连接在一起,DNA分子的复制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每条母链都可以作为模板链,合成与之互补的一条子链。【详解】A、DNA分子在复制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因新合成的两条子链分别以解开的每条DNA单链为模板,所以新合成的两条子链的碱基序列是互补的,A错误;B、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碱基序列(启动子),B正确;C、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不同时期基因选择性表达,因此mRNA的种类会不断发生变化,C正确;D、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可提高翻译的速率,D正确。故选A。3、C【解析】

据题干信息显示“肝细胞膜上的某种葡萄糖载体是一种横跨膜的蛋白质,能协助葡萄糖通过扩散作用跨膜运输”,可知葡萄糖进出肝细胞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详解】A、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与物质在膜两侧的浓度梯度的大小有关,A正确;B、该载体蛋白的葡萄糖结合点有面向膜外和膜内两种朝向,所以能够协助葡萄糖向细胞内、外两个方向运输,B正确;C、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的镶嵌在膜上,有的横跨膜,C错误;D、葡萄糖借助该载体蛋白通过扩散作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不需要细胞代谢提供能量,与ATP的水解无关,D正确。故选C。4、C【解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用同位素示踪法分别标记噬菌体外壳(35S)和噬菌体的DNA(32P),分别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分别检测放射性出现的部位(悬浮液/沉淀)。实验结果:32P组沉淀中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说明DNA能进入大肠杆菌,且在新的噬菌体中也发现了32P,说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35S组悬浮液中放射性较强,说明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详解】35S组标记的是噬菌体的外壳蛋白质,搅拌后外壳在悬浮液中,而细菌沉在下部,因此悬浮液中放射性较强说明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C正确。故选C。5、B【解析】

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中Ⅰ1和Ⅱ1不含有致病基因即基因型均为aa,则Ⅰ2的基因型可能为AA或Aa,Ⅱ1的基因型为aa,Ⅱ2的基因型为Aa,患病的Ⅲ2和Ⅲ3的基因型为aa,Ⅲ6的基因型可能为aa或Aa。【详解】A、由分析可知,Ⅲ3的基因型为Aa,I2的基因型可能为AA或Aa,A错误;B、Ⅱ1与Ⅱ2再生一个孩子,孩子的基因型为50%Aa、50%aa,而基因型为Aa的个体约有90%患病,10%表现为正常,所以孩子患病概率为50%×90%=45%,B正确;C、根据题干信息,正常个体也可能含有致病基因,并遗传给后代,C错误;D、调査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在广大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査,并确保调査对象足够多,D错误。故选B。6、C【解析】

1.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因此以该细胞为材料可以获取纯净的细胞膜,由于细胞内没有线粒体,故红细胞进行无氧呼吸。2.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其次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发生;翻译的场所发生在核糖体上。3.内质网普遍存在于对植物细胞中,内质网与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有关,也是脂质合成的“车间”。4.核糖体是将氨基酸装配成蛋白质的机器,蛋白质或者多肽类激素在核糖体上合成,但是甲状腺激素属于氨基酸的衍生物,其本质并不是蛋白质,因此不能在核糖体上合成。【详解】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A错误;B、骨骼肌细胞的细胞核内能发生转录过程,但不能发生翻译过程,翻译发生在核糖体上,B错误;C、肝细胞中的光面内质网上能合成脂质,如磷脂,C正确;D、甲状腺激素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不能在核糖体上合成,D错误。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蓝绿色蓝紫光和红光光合色素(或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H]、ATP酶的活性模拟酸雨增加了土壤中的N、S元素含量,促进了光合作用【解析】

光合色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色素的含量将影响光反应的速率,光合作用所需要的酶活性受外界温度和PH等条件的影响。【详解】(7)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不同PH值下,茶树叶中含量最多的色素为叶绿素a,叶绿素a呈蓝绿色,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7)pH=7.3的环境中,茶树叶片光合速率大幅下降,一方面,从表中数据可知,pH=7.3的环境中光合色素明显减少,吸收的光能减少,导致光反应产生的[H]、ATP减少,使C2的还原速率减慢;另一方面,pH过低导致细胞中酶的活性降低,从而使光合速率显著降低。(2)在pH=4.3时,可能是模拟酸雨增加了土壤中的N、S等元素含量,使光合色素含量增加,且接近光合作用相关的酶的最适pH值,因此净光合速率大于对照组。【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8、呼吸(或分解)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稳定性微生物分解者的代谢活动产热,温度过高会抑制分解者活动温度、水分、含氧量、二氧化碳的浓度等氨基酸、葡萄糖碳源、氮源(或能源物质)甲烷【解析】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和动物。2、好氧堆肥是依靠专性和兼性好氧细菌的作用降解有机物的生化过程,将要堆腐的有机料与填充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在合适的水分、通气条件下,使微生物繁殖并降解有机质,从而产生高温,杀死其中的病原菌及杂草种子,使有机物达到稳定化。在好氧堆肥的过程中,有机废物中的可溶性小分子有机物质透过微生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膜而为微生物所吸收和利用。其中的不溶性大分子有机物则先附着在微生物的体外,由微生物所分泌的胞外酶分解成可溶性小分子物质,再输入其细胞内为微生物所利用。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合成及分解过程),把一部分被吸收的有机物氧化成简单的无机物,并提供活动中所需要的能量,而把另一部分有机物转化成新的细胞物质,供微生物增殖所需。【详解】(1)生态系统利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将餐厨垃圾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并释放能量,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①在一次发酵后温度会显著升高,需要降温后才能进行二次发酵,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微生物分解者的代谢活动产热,温度过高会抑制分解者活动。②影响好氧堆肥效果的主要因素除了垃圾的性质和微生物分解者的种类以外,还有含水率、温度、pH值、C/N比、底物的颗粒大小、含盐量和油脂含量(主要针对餐厨垃圾)等。(3)厌氧发酵技术是利用甲烷菌处理餐厨垃圾的一种绿色环保技术。首先将垃圾中的蛋白质、多糖等大分子彻底水解成氨基酸、葡萄糖,为微生物的发酵提供碳源、氮源(或能源物质)。微生物发酵后,有机物的能量留存于甲烷中,可以提高人类对能量的利用率。【点睛】结合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好氧堆肥的原理及影响因素分析题图和题干。9、RNA聚合酶桑椹胚前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胚胎的潜能显微注射法碱基互补配对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母方T控制PD—1蛋白合成的基因【解析】

1.基因工程的工具:①限制酶,能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②DNA连接酶,连接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③运载体,质粒是最常用的运载体,除此之外,还有λ噬菌体衍生物、动植物病毒。2.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常用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详解】(1)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负责启动转录过程。(2)桑椹胚前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胚胎的澘能,因此常选用桑椹胚前的细胞作为改良对象。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动物细胞的常用方法是显微注射法。(3)据题干信息“能转录出与靶向基因互补的gRNA的基因作为目的基因”,由此推断gRNA能够定位靶向细胞的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Cas9蛋白能够从gRNA定位的部位切断磷酸二酯键,推断该蛋白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4)线粒体中的基因属于细胞质基因,由于受精过程中精子丢掉了几乎所有的细胞质,受精卵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因此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来自母方,修复线粒体的某些缺陷基因,可以有效避免某些遗传病通过母方的生殖细胞遗传给后代。(5)使肿瘤细胞裂解的是效应T细胞,因此T淋巴细胞是人体抗肿瘤的“斗士”。据题干信息,PD-1蛋白会引起免疫耐受,通过CRISPR-Cas9技术剔除控制PD-1蛋白合成的基因,从而重新激活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攻击能力。【点睛】本题考查胚胎工程、基因工程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和运用能力,难度适中。10、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②2/3497/400022/71ABD均患该病Ⅱ2形成卵细胞过程中的减数第一次分裂两条X染色体未分离3%【解析】

分析系谱图:Ⅱ1和Ⅱ2都不患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儿子(Ⅲ2),说明甲病是隐性遗传病,但I1的儿子正常,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3和Ⅲ4都不患乙病,但他们有患乙病的孩子,说明乙病是隐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详解】(1)根据系谱图分析可知: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是隐性遗传病。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再结合表格中②号家庭中“母病子病,父正女正”的特点可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就甲病而言,Ⅲ3的父母均为Aa,则其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2/3Aa;就乙病而言,Ⅲ3的基因型为XBXb。因此,Ⅲ3两对等位基因均为杂合的概率为2/3×1=2/3。(2)从患甲病角度分析,Ⅲ3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2/3Aa,Ⅲ4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则Ⅲ4的基因型为Aa,可推知后代为AA的概率为1/3×1/2+2/3×1/4=1/3,Aa的概率为1/3×1/2+2/3×1/2=1/2,则IV1为Aa的概率为Aa/(AA+Aa)=3/5。正常人群中甲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4%,因此IV1与人群中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后代患甲病的概率为3/5×4%×1/4=3/500;从患乙病角度分析,Ⅲ3的基因型为XBXb,Ⅲ4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则Ⅲ4的基因型为XBY,可推知IV1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2XBXB、1/2XBXb,其与正常男性婚配,后代患乙病的概率为1/2×1/2=1/4。因此,若IV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只患乙病男孩的概率是(1-3/500)×1/4×1/2=497/4000。就甲病而言,IV4为AA的概率为2/5,Aa的概率为3/5,其与一个正常女性结婚(正常人群中甲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4%,即AA的概率为96%,Aa的概率为4%),则他们所生孩子的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2/5×96%+2/5×4%×1/2+3/5×96%×1/2+3/5×4%×1/4,Aa的概率为2/5×4%×1/2+3/5×96%×1/2+3/5×4%×1/2,则他们所生表现型正常的女孩是甲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Aa/(AA+Aa)=22/71。(3)遗传咨询的内容和步骤:医生对咨询对象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家庭病史,对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作出诊断;分析遗传病的传递方式;推算出后代的再发风险率;向咨询对象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如终止妊娠、进行产前诊断等,ABD正确。故选ABD。(4)线粒体中DNA的遗传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