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自测提分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江苏省扬州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自测提分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江苏省扬州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自测提分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江苏省扬州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自测提分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江苏省扬州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自测提分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北京人化石的研究所得出的形态特征,如头部的原始性、肢骨与现代人的相似性等,足以确定北京人是从猿到人之间的过渡类型。这直接印证北京人(

)A.过上原始农耕生活B.掌握人工取火技术C.处于直立人的阶段D.已会制造生产工具

2、“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这句诗中的“轩辕”是(

)A.黄帝B.炎帝C.禹D.蚩尤

3、《史记·夏本纪》中记载:“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这反映了()A.从世袭制到分封制的转变B.从禅让制到郡县制的转变C.从禅让制到分封制的转变D.从禅让制到世袭制的转变

4、有学者认为:“现在中国人使用的汉字,与甲骨文差异确实很大。可是追根溯源,从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到现代汉字,竟然有一条环环紧扣的链条、千古贯通的血脉、万世一系的传承。甲骨文的书写美感追求,通过文化基因,一直传递到现代汉字中。”该学者强调甲骨文(

)A.与现代中国文字基本相似B.全面反映了商周社会情况C.深刻影响汉字形成和发展D.开启了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5、七年级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将收集的下面图片构成一组。它们所反映的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属于(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

6、“道可道也,非恒道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上述这些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材料应出自A.《道德经》B.《论语》C.《孟子》D.《诗经》

7、下列古钱币的形制与铸币文字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最适合用来研究中国古代(

A.征税方式的变化B.冶铁技术的进步C.纸币的发展演变D.民族交融的加强

8、中国象棋棋盘中的分界线为“楚河汉界”,与这一名称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涿鹿之战B.商汤灭夏C.巨鹿之战D.楚汉之争

9、“今天下已定,令各(流亡百姓)归其县,复故爵田宅,吏以文法教训辨告,勿笞辱,民以饥饿自卖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该诏令应出自(

)A.秦始皇B.汉高祖C.汉文帝D.汉景帝

10、人们常把“秦皇汉武”并称,其主要原因是(

)A.修筑长城B.北击匈奴C.推行郡县制D.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

11、张林同学在学习中制作了一个知识线索图(见下图),这段知识属于()

A.西汉B.东汉C.三国D.两晋

12、据统计,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人,秦朝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300万人,这说明当时(

)A.徭役繁重B.刑法严苛C.赋税繁重D.休养生息

13、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历史有准确的理解。下列对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发生在三国时期B.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C.使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割据局面D.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4、西晋惠帝在位时,各地势力强大、手握重兵的封王为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

)A.“国人暴动”B.“七雄混战”C.“七国之乱”D.“八王之乱”

15、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址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改姓为元宏,在光极堂赐群臣以汉衣,对30岁仍操胡音者“降爵黜官”。这段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些内容

①采用汉姓

②改穿汉服

③学说汉语

④提倡与汉族联姻

⑤发展经济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④⑤D.②③

16、如果我们要学习农作物种植、家禽饲养等知识,可以参照一下哪部著作(

)A.《伤寒杂病论》B.《天工开物》C.《齐民要术》D.《本草纲目》

17、《史记》记载,汉代诸侯“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为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

)A.实施“推恩令”B.向北进击匈奴C.建立察举制度D.推行“无为而治”

18、下列图片内容共同反映了(

裴李岗文化石镰、石铲

贾湖遗址“野大豆”

辉县出土的战国铁犁

A.南稻北粟、文明初现B.黄淮流域、农耕之源C.天下粮仓、老家河南D.铁犁牛耕、社会变革

19、恩格斯说:“就世界性的解放而言,人工取火的进步超过了蒸汽机。”如图,在我国古代最早采用人工取火的古人类生活在(

A.①B.②C.③D.④

20、下图示意图能正确反映三国鼎立的是(

)A.B.C.D.二、综合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

商鞅变法的内容方面措施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5.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6.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7.统一度量衡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三

新法推行了十年,秦国百姓都非常高兴,路上没有人拾别人丢的东西为己有、山林里也没了盗贼,家家富裕充足。人民勇于为国家打仗,不敢为私利争斗,乡村、城镇社会秩序安定。材料四

秦孝公去世,太子即位……秦惠王把商君五马分尸示众,说:“不要像商鞅那样谋反!”还诛灭了商鞅全家。——《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表明商鞅属于当时百家争鸣中的哪一学派?

(2)据材料二,概括商鞅主要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变法。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

(4)据上述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你认为评价历史上变法改革成功或失败的标准是什么?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范文澜《中国通史》材料二: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像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则千乘百骑,和天子一样威风。——摘自人教版历史上册材料三: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役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一一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偶生》材料四: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就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可,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摘自《风凰网》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王扫六合”的事件。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初社会出现的问题,并根据所学如识,指出汉武帝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指出秦始皇和汉武帝“统一思想”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始皇失收了,武帝成功了”的认识。

(4)依据材料四,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

23、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灿烂辉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领先于世界。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以“古代中国灿烂的科技文化成就”为主题编辑一份历史手抄报,下面是他们设置的部分栏目和整理的图文材料。请你回答相关问题。

【栏目一】杰出的古代建筑工程

(1)如图是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修建于2000多年前,它经受住了汶川地震的考验,至今造福人民。此项工程是(

A.都江堰B.长城C.灵渠

【栏目二】伟大的发明创造

(2)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历史上为“纸走进人们日常生活”作出突出贡献的是谁?

【栏目三】灿烂的医学与农业

(3)请写出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两位即可)。

(4)如图是我国发行的邮票《古代科学家——贾思勰》,他的成就是著有(

A.《道德经》B.《齐民要术》C.《伤寒杂病论》D.《论语》

24、下面是先秦时期两位思想家的简介材料。请结合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他生活在春秋晚期,30岁左右便收徒讲学,前后从事教育40多年。相传他有弟子3000人,其中出名的有

72

人。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他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以“为政以德”。材料二他生活在战国末期,曾是荀子的学生,他强调“法治”并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理论。

(1)写出两则材料中思想家的名字及其所属的思想学派?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这两家学说的主要主张?

(3)谈谈两种思想主张对现实的借鉴意义?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公元前230年起,秦国只用了十年时间,就完成了了"六王毕,四海一"的伟业。……在建立起统一国家行政管理制度的秦始皇,又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推行了巨大的统一工程,……使整个中国达到了空前的统一和繁荣。——摘编自杨松华《大一统制度与中国兴衰》材料二:分天下以为40多个郡,郡下设县,由中央直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