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瑞昌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模考预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江西省瑞昌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模考预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江西省瑞昌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模考预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江西省瑞昌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模考预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江西省瑞昌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模考预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从19世纪中叶起,资本主义在全球展开了扩张活动。下列史实与这一时期资本主义扩张直接相关的是(

①鸦片战争②日本明治维新③俄国农奴制改革④中国辛亥革命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谁令你威风扫地,谁令这火光四起,……大火当中血肉满园,为你死正因要维护你,还望这火的震撼,能令我子孙记起,自会醒悟到,何来外侮,为何受欺。”请你根据歌词判断该事件发生在哪次战争期间(

)A.中法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

3、下列图片是太平天国有关文物,下列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A.《天朝田亩制度》得以推行B.农民阶级具有历史局限性C.北伐和西征需要大量粮草D.太平天国的赋税相对较轻

4、与下面表格内容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内容诗句城头逢逢雷大鼓,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口号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A.第二次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甲午中日战争

5、清朝晚期,一则义和团的揭帖说:“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这反映了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A.反帝爱国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反封建的农民运动D.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

6、民主革命的先驱是(

)A.黄兴B.孙中山C.宋教仁D.毛泽东

7、2018年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2周年。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有(

①创立中国同盟会

②领导辛亥革命③领导五四运动④创建中华民国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如图漫画(时间:20世纪初,图中文字:“猿猴倒行逆施,凡我国民群起而攻之”)反映的历史事件是袁世凯(

A.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B.接受日本“二十一条’C.独裁和复辟帝制D.逼迫宣统帝退位

9、陈独秀《新青年警告青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两位先生”是指A.理性与民主B.民主和自由C.科学和自由D.民主和科学

10、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里程碑,下面对五四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A.此次运动的爆发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在“巴黎和会”受了不平等对待B.此次运动的爆发时间是1919年5月4日,学生们在新华门前进行示威游行C.此次运动的中心于6月5日从北京转移到上海D.此次运动的意义是为了后续的北伐战争做了干部上的准备

11、如图所示歌谣反映了(

)打倒军阀闹革命,目标吴孙张作霖。

主攻湖南和湖北,转战江西和江苏。

叶挺率领独立团,连克两桥传佳音。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C.井冈山道路的开辟D.红军胜利会师陕甘宁

12、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

)A.黄花岗起义B.武昌起义C.秋收起义D.南昌起义

13、“会议室的房顶中央吊有一盏旧式煤油灯,房屋中间有一长条桌子,当时开会时代表们就是围坐在这张桌子前。会场十分狭小,却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命运。”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国民党一大

14、下列人物与西安事变有关的是()A.左宗棠B.曾国藩C.张学良D.张謇

15、下图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淞沪会战D.南京大屠杀

16、1943年7月,中共中央发表《为纪念抗战六周年宣言》指出:“整个中国战场上,六年来的作战,实际上是被划分为正面与敌后两大战场,这两大战场的作用,是互相援助的,缺少一个,在目前就不能制止法西斯野兽的奔窜,在将来就不能驱逐这个野兽出中国,因此必须增强这两个战场互相援助的作用。”这说明(

)A.正面战场地位遭到削弱B.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C.国民党在抗战中发挥主导作用D.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抗战成果显著

1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力量挺进敌后,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前线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

)A.重庆B.北平C.延安D.瑞金

18、下列是在某次战争中牺牲的部分革命英烈名单。据此分析,这场战争是(

)范庭兰(1903-1939)戴民权(1891-1940)孔庆同(1912-1942)郭好礼(1904-1943)李恒泉(1915-1944)彭雪枫(1907-1944)

A.甲午中日战争B.北伐战争C.解放战争D.抗日战争

19、下列选项与年代尺①处相对应的是

A.重庆谈判B.内战爆发C.挺进大别山D.南京解放

20、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A.《临时约法》B.《中国土地法大纲》C.减租减息政策D.《八一宣言》

21、2020年1月,习总书记在参观南通博物苑时指出:“他在兴办实业(大生纱厂)的同时,积极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材料中的“他”是()A.张騫B.张蹇C.张謇D.张骞

22、梁实秋在《过年》一文中曾回忆道,早在民国建立前一两年,家中除岁方式已然做了“维新”。“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材料反映了A.娱乐方式的开放化B.礼仪风俗的近代化C.民间服饰的西洋化D.民族经济的工业化二、综合题

23、红色歌曲既反映历史变迁,也在革命实践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革命话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国民革命歌》材料二:种田到老穷到老,到老更穷更困难。耕田种地挨饥饿,地主米粮叠如山。我明白了明白了!明白为何这样穷。就是高租兼重税,剥削一重又一重……本应耕者有其田,因何田在富人家?打倒官僚才快乐,铲除地主才安然……——《土地革命山歌》材料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他坚持了抗战八年多,他改善了人民生活。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革命的任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土地革命山歌》的传唱对革命的推动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4、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近代中国仁人志士积极探索中华民族的出路。分析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自强求富】材料一:自强运动的倡导者推动现代规划,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新式国家。——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这场“自强运动”的名称,并分析其目的。【变法图强】材料二: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我皇上赫然发愤,排群议,冒疑难,以实行变法自强之策,实自失胶州、旅顺、大连湾、威海卫以后始也。——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并分析其性质。【民主共和】材料三: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3)材料三中的“革命”是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民主科学】材料四: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洪向华主编《复兴之路》

(4)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四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发起什么运动而闻名?

(5)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今天的中国该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列强的炮火将昏睡自大的中国卷入世界,灭顶危机使中华民族开始认“夷”为师。为保祖宗基业,清王朝力图借西方之“长技”求强、求富,用西方科学挽回颓势。然而,黄海大战的硝烟宣告了这仅仅是垂暮者的一厢情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强的炮火将昏睡自大的中国卷入世界”开始于哪一事件,并概括其影响。材料二

在1858年与英法的天津谈判中,咸丰帝和其朝臣最不能容忍的是“公使驻京”这一内容。咸丰帝甚至打算以全免进口关税换取公使不驻北京。而当时西方国家互派大使常驻对方首都,已经是外交惯例。为此,清朝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抗争,致使战争不断升级,最终付出惨痛代价。——摘编自任世江《初中历史课程“点一线”解析(一)》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清政府外交存在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强以此为借口,使战争升级的表现。材料三

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摘编自《纽约时报》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纽约时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