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U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PGB50334-201X城镇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Codeforconstructionofmunicipalsewagetreatmentplantengineering(征求意见稿)201X-XX-XX发布201X-XX-X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CodeforconstructionofmunicipalsewagetreatmentplantengineeringGB50334-201×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年××月××日201×年北京PAGE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4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169号文)的要求,标准修订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相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规范。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有: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工程测量;5地基与基础;6污水与污泥处理构筑物;7污水处理设备安装;8污泥处理设备安装;9电气安装工程;10自动控制及监控系统;11管线工程;12厂区配套工程;13功能性试验与联合试运转。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为:1调整和修改了本规范框架结构,将原施工测量修改为工程测量;将原污水处理构筑物、污泥处理构筑物以及泵房工程三章合并为污水与污泥处理构筑物一章;将原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一章细分为污水处理设备安装、污泥处理设备安装、电气安装工程三章;将沼气柜(罐)和压力容器工程并入污泥处理设备安装一章;增加了功能性试验与联合试运转一章。2增加了工艺附属结构的验收规定;3增加了曝气生物滤池、斜板与斜管、过滤设备、膜设备、加药设备、臭氧系统设备、消毒设备、除臭设备、堰板与集水槽、巴氏计量槽、起重设备等污水处理设备安装的验收规定;4增加了消化池设备、热交换设备、沼气脱硫设备、混料机、沼气火炬、沼气锅炉、沼气发电、沼气鼓风机、混料机、皮带机、筛分机、翻抛机、污泥储罐、污泥干化处理设备、悬斗输送机、干泥料仓、热油设备、消烟、除尘设备、污泥焚烧设备等污泥处理设备安装的验收规定;5增加了电容器和无功集中补偿装置、电动机、不间断电源、接地装置、防雷设施及等电位联结、电缆桥架等电气安装的验收规定;6增加了联合试运转的规定;7修订了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的验收管理、工程验收划分、验收程序及组织;8修订了平面测量、高程测量的验收规定;9修订了基坑开挖与回填、地基处理、桩基础的验收规定;10修订了现浇钢筋混凝土、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无粘结预应力构筑物、土建与设备安装连接部位、工艺附属结构的验收规定;11修订了格栅、螺旋输送、泵类、除砂、曝气、搅拌、刮泥机、鼓风压缩、浓缩脱水、滗水器、储罐、闸阀设备的验收规定;12修订了沼气柜的验收规定;13修订了电力变压器、开关柜、控制盘、电缆及导管的验收规定;14修订了控制盘、柜、箱、仪表设备、监控设备、执行机构、调节阀的验收规定;15修订了管线工程的验收规定;16修订了构筑物、管线工程功能性试验的规定。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天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天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地址: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260号,邮政编码:300073)。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市政工程协会天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本规范参编单位:本规范参加单位: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
目次1总则 12术语 23基本规定 43.1验收管理 43.2工程验收划分 43.3验收程序及组织 54工程测量 74.1一般规定 74.2平面测量 74.3高程测量 95地基与基础 105.1一般规定 105.2基坑开挖与回填 105.3地基处理 115.4桩基础 116污水与污泥处理构筑物 136.1一般规定 136.2现浇钢筋混凝土构筑物 136.3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构筑物 166.4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构筑物 186.5土建与设备安装连接部位 196.6工艺附属结构 217污水处理设备安装 237.1一般规定 237.2格栅设备 237.3螺旋输送设备 257.4泵类设备 257.5除砂设备 267.6曝气设备 277.7搅拌设备 297.8刮、吸泥机设备 317.9曝气生物滤池 327.10斜板和斜管 327.11过滤设备 337.12微、超滤膜设备 347.13反渗透膜设备 357.14加药设备 357.15鼓风、压缩设备 367.16臭氧系统设备 377.17消毒设备 377.18浓缩脱水设备 387.19除臭设备 397.20滗水器设备 397.21闸、阀门设备 407.22堰、堰板与集水槽 417.23巴氏计量槽 427.24起重设备 427.25其他设备 438污泥处理设备安装 448.1一般规定 448.2消化池搅拌设备 448.3热交换器设备 458.4沼气脱硫设备 458.5沼气柜 468.6沼气锅炉 478.7沼气发电机、沼气鼓风机 488.8沼气火炬 498.9混料机 498.10带式输送机 508.11翻抛机 518.12筛分机 528.13污泥储罐 528.14污泥干化设备 538.15悬斗输送机 548.16干泥料仓 548.17污泥焚烧设备 558.18消烟、除尘设备 558.19其他设备 569电气安装工程 579.1一般规定 579.2电容器和无功集中补偿装置 579.3电力变压器 589.4电动机 599.5开关柜、控制盘(柜、箱) 599.6不间断电源 609.7电缆桥架 619.8电缆及导管 619.9接地装置、防雷设施及等电位联结 639.10其他电气设备 6410自动控制及监控系统 6510.1一般规定 6510.2控制(仪表)盘、柜、箱 6510.3仪表设备 6610.4监控设备 6710.5执行机构、调节阀 6710.6其他设备 6811管线工程 6911.1一般规定 6911.2管线工程验收 6912厂区配套工程 7213功能性试验与联合试运转 7313.1一般规定 7313.2构筑物功能性试验 7313.3管线工程功能性试验 7313.4联合试运转 7413.5其他试验 75附录A 污水处理厂工程的单位、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 76附录B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79附录C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80附录D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81附录E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 82附录F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表 83附录G单位工程质量观感质量核查表 84附录H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记录表 85附录J设备安装工程单机或联合试运转记录 86本规范用词说明 87引用标准名录 88条文说明 89Contents1GeneralProvisions 12Terms 23BasicRequirements 43.1AcceptanceManagementofConstructionalQuality 43.2DivisionofAcceptanceofConstructionalQuality 43.3ProcedureandOrganizationofAcceptanceofConstructionalQuality 54EngineeringSurvey 74.1GeneralRequirements 74.2HorizontalSurvey 74.3VerticalSurvey 95Foundation 105.1GeneralRequirements 105.2EarthworkExcavation andBackfilling 105.3FoundationTreatment 115.4PileFoundation 116WastewaterandSludgeTreatmentStructure 136.1GeneralRequirements 136.2Cast-in-placeReinforcedStructure 136.3PrefabricatedReinforcedConcreteStructure 166.4PrestressedReinforcedConcreteStructure 186.5JointPositionBetweenStructureandEquipment 196.6TechnologyAccessoryStructure 207WastewaterTreatmentEquipmentInstallation 237.1GeneralRequirements 237.2ScreenEquipment 237.3ScrewConveyor 257.4Pumps 257.5GritRemovalequipment 267.6Aerator 277.7Blender 297.8SludgeScraperandSucker 317.9BiologicalAeratedFilter(BAF)Equipment 327.10LeanBoardandPipeline 327.11FiltrationEquipment 337.12Microfiltration/UltrafiltrationMembraneEquipment 347.13ReverseOsmosis(RO)MembraneEquipment 357.14DosingEquipment 357.15BlowerandCompressor 367.16OzoneGenerationSystem 377.17DisinfectionEquipment 377.18DewateringandThickeningEquipment 387.19DeodorizationEquipment 397.20WaterDecanter 397.21GateandValve 407.22Weir,WeirplateandHeadertank 417.23ParshallFlume 427.24Crane 427.25OtherEquipment 438SludgeTreatmentEquipmentInstallation 448.1GeneralRequirements 448.2BlenderinSludgeDigester 448.3Heat-exchanger 458.4BiogasDesulfurizationEquipment 458.5BiogasCabinet 468.6BiogasBoiler 478.7BiogasAlternatorandBlower 488.8BiogasTorch 498.9SludgeMixingEquipment 498.10BeltConveyor 508.11SludgeTurner 518.12SludgeScreeningEquipment 528.13SludgeStorageTank 528.14SludgeDryingEquipment 538.15BucketConveyer 548.16DrySludgeStorage 548.17SludgeIncineration Equipment 558.18SmokeandDustEliminationEquipment 558.19OtherEquipment 569ElectricalEquipmentInstallation 579.1GeneralRequirements 579.2CapacitorandInductiveReactivePowerCompensationEquipment 579.3PowerTransformer 589.4Electromotor 599.5SwitchCabinetandControlPanel(CabinetorBox) 599.6UninterruptiblePowerSystem(UPS) 609.7CableTray 619.8CableandConduit 619.9EarthingEquipment,LightningProtectionDeviceandEquipotentialBonding 639.10OtherElectricalEquipment 6410AutomationandMonitoringSystem 6510.1GeneralRequirements 6510.2Control(Instrument)Panel,CabinetandBox 6510.3InstrumentEquipment 6610.4MonitoringEquipment 6710.5ActuatorandRegulationValve 6710.6OtherEquipment 6811PipelineEngineering 6911.1GeneralRequirements 6911.2PipelineEngineeringAcceptance 6912AuxiliaryEngineering 7213TheFunctionalTestandJointTrialOperation 7313.1GeneralRequirements 7313.2StructureFunctionalTest 7313.3PipelineFunctionalTest 7313.4JointTrialOperation 7413.5OtherFunctionalTest 75AppendixADivisionofWastewaterTreatmentPlantEngineering 76AppendixBRecordsforInspectionlotsforQualityAcceptance 79AppendixCRecordsforSub-itemProjectsforQualityAcceptance 80AppendixDRecordsforPartProjectsforQualityAcceptance 81AppendixERecordsforUnitProjectsforQualityAcceptance 82AppendixFRecordsforUnitProjectsforQualityControl 83AppendixGRecordsforUnitProjectsforAppearanceQuality 84AppendixHRecordsforUnitProjectsforSafetyandFunctionAcceptance 85AppendixJRecordsforEquipmentInstallingProjectsforSingleandJointTrialOperation 86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 87NormativeStandards 88ExplanationofProvisions 89PAGEPAGE761总则1.0.1为更好地遵守与落实国家有关城镇污水处理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城镇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要求,保证工程质量,修订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水质净化厂、再生水厂等)工程质量验收。1.0.3本规范中未涉及的内容和检测方法,按国家现行的相关规范和标准执行。1.0.4城镇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
2术语2.0.1污水处理厂wastewatertreatmentplant用于污水处理、污泥处置及其废气治理且配套设施齐全的规划设计的场所。2.0.2污水与污泥处理构筑物sewageandsludgetreatmentstructure
污水处理厂中进行污水、污泥处理的工程设施。2.0.3杯口cuprabbet
指拼装水池底板预留的凹槽。2.0.4污泥干化sludgedrying通过渗滤或蒸发等作用,从浓缩污泥中去除大部分水分的过程。2.0.5自动控制及监控系统automationand
instrumentinstallationengineering
指污水处理厂自动控制管理系统,通过控制器、模拟盘、计算机系统进行生产运行调度。2.0.6工艺管线technicalpipeline
指污水处理构筑物和污泥处理构筑物及各机房之间的各种连接管道。包括污水、再生水、污泥、燃气、空气、加药、沼气、热力等管线。2.0.7厂区配套工程auxiliaryengineering
指为污水处理厂生产及管理服务的配套工程。包括综合办公楼、食堂、化验室、生活设施、配电间、汽车库、门卫室及围墙、厂区道路、排水、照明、绿化、消防、防雷设施、电缆沟等工程。2.0.8功能性试验thefunctionaltest对污水处理厂单位、分部、分项工程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能进行测试检验的过程;包括构筑物满水试验、消化池气密性试验、管道闭气闭水试验、管道压力试验等。2.0.9工程质量验收acceptanceofengineeringquality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合格的基础上,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组织,工程建设相关单位参加,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及其隐蔽工程的质量进行抽样检验,对技术文件进行审核,并根据设计文件和相关标准以书面形式对工程质量是否达到合格作出确认。2.0.10预验收provisinalacceptance施工单位完成设计图纸及合同约定的全部工程内容,通过联合试运转验收后,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施工、设计、勘察等单位对污水处理厂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的质量验收。2.0.11综合竣工验收comprehensivecompletioninspectionandacceptance指在建设单位组织下、政府有关部门或受委托的监督机构监督下对污水处理厂所有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的验收。包括厂区内的土建工程、设备安装工程、厂区配套工程、消防工程、环境监测工程和避雷设施等所有工程。
3基本规定3.1验收管理3.1.1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以下简称工程质量验收)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负责组织进行,施工、监理、勘察、设计、养护管理等单位参加验收,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监督机构负责监督,并按照职责分工履行各自的质量责任和义务。3.1.2工程质量验收分为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单位(子单位)工程验收或预验收,相关的功能性试验、单机设备安装试运转、设备联合试运转及(综合)竣工验收等。3.1.3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应检查如下文件资料:1污水处理厂工程的质量管理制度及办法;2合同类文件,包括工程建设合同和招投标文件等;3勘察设计类文件,包括地质勘察资料、施工设计图、设计说明、设计变更文件等;4施工类文件,包括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等;5质量资料记录,包括测量交桩记录、图纸会审记录、污水处理厂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和检验批项目质量检验记录、试验记录、监理检验记录等;6需验证的其他文件材料。3.2工程验收划分3.2.1工程质量验收划分按下列规定进行:1单位(子单位)工程:具备独立施工条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部分,并可以单独作为成本核算的工程;2分部(子分部)工程:按专业性质或建设部位等划分;3分项工程:按主要工种、材料或施工工艺、设备类别等划分;4检验批:它是分项工程质量验收的最基本单元,分项工程可由一个或若干个检验批组成,检验批可根据施工及质量控制和专业验收需要进行划分。3.2.2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按本规范附录A“污水处理厂工程的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划分表1-3”的规定划分分项、分部(子分部)、单位(子单位)工程,并由监理单位审核,对于“污水处理厂工程的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划分表1-3”未涵盖的部分,可由建设单位组织施工、监理单位协商确定。施工与监理单位应按本规范附录B~J的表格形式填写工程质量验收记录。3.2.3检验批质量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主控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均合格;
2一般项目中的实测(允许偏差)项目抽样检验的合格率应达到80%,且超差点的最大偏差值应在允许偏差值的1.5倍范围内;
3主要工程材料、设备的进场验收和复验合格,且相关试验检测资料齐全;
4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和质量检查记录。3.2.4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质量验收全部合格;2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有关质量检查记录和试验检测资料应齐全、正确。3.2.5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分部(子分部)工程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全部合格;
2质量检查记录应完整。3.2.6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位(子单位)工程中所含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全部合格;2质量检查记录应齐全、完整;3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子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及使用功能的检测资料应齐全、完整。3.2.7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观感质量应符合要求。3.3验收程序及组织3.3.1工程质量验收的程序和组织应按下列规定执行:1检验批应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专业质量检查员、施工工长等进行验收;2分项工程应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3分部工程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勘察、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应参加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验收。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应参加主体结构、主要机电设备安装、功能性检验等分部工程的验收;4单位工程中的分包工程完工后,分包单位应对承包的工程项目进行自检,并应按本标准规定的程序进行验收,总包单位应派人参加;5施工单位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单位工程自检。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进行初验,存在施工质量问题时,应由施工单位整改。整改完毕后,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申请单位工程验收;6全部工程完工后,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监理、施工、设计、勘察等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联合试运转验收。对联合试运转验收中存在问题的设备及工程部位,应由施工单位进行整改,整改完毕且试运转正常后通过联合试运转验收;7通过联合试运转验收后,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监理、施工、设计、勘察等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工程预验收,对预验收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应由施工单位进行整改,整改完毕且经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报告,申请工程竣工验收;8建设单位收到工程竣工报告后,应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监理、施工、设计、勘察等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单位工程验收。3.3.2污水处理厂工程竣工验收应由建设单位组织验收委员会或验收小组进行。验收委员会或验收小组应由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与养护管理单位或部门等单位的有关负责人组成,可邀请相关方面的专家参加。质监部门监督验收过程。3.3.3污水处理厂工程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应将有关建设文件、施工文件、竣工文件等归档。3.3.4竣工验收时,施工单位应签认质量保修证书,按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要求承担质量保修责任。3.3.5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按规定将竣工验收报告和有关文件,报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3.3.6污水处理厂工程环保、消防、劳动安全卫生、防雷、抗震等验收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4工程测量4.1一般规定4.1.1本章适用于污水处理厂工程厂区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验收;构筑物、建筑物、管道、设备安装及附属配套工程的施工测量验收;工程沉降观测验收;污水厂进、出水高程及位置的测量验收。4.1.2工程测量验收应检查下列文件:1工程测量验收报验材料;2测量交桩记录;3厂区原地形地貌的勘察记录;4施工测量记录;5监理复测记录;6沉降观测记录;7测量仪器、量具检定报告;8其他有关文件。4.1.3工程控制测量验收应实测厂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4.1.4污水处理厂工程控制轴线可选择建、构筑物设计图纸上的轴线位置,且控制轴线应闭合到控制网。4.1.5绘制厂区平面控制图,应标注厂区内构筑物、建筑物、附属工程等几何尺寸、相对位置及轴线;绘制厂区坐标、高程一览表及坐标控制图。4.1.6厂区的控制坐标、主轴线及方格网控制点、高程控制点设置的拴桩应定期检查、校核、复测。4.1.7工程施工测量应实行组内复测制、复核制、监理复测制,并填写记录。4.1.8设备安装测量验收应实测设备安装基准线、高程基准点、标高、平面位置等。4.1.9厂区地下各种管线开槽的测设应控制轴线、标高、断面。4.2平面测量4.2.1厂区总平面控制网采用导线网时应满足三级及以上精度要求,采用其他平面控制网时应满足二级及以上精度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测量交桩记录、施工测量记录、监理复测记录。4.2.2厂区总平面的测量控制必须进行测角、量距、平差调整。坐标基线和轴线的丈量回数、测距仪测回数、方向角观测回数等,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检验方法:检查施工测量记录、监理复测记录。4.2.3应对勘察设计提供的坐标、基线进行复测,依据设计的坐标、基线,对围墙及相关构筑物进行坐标系统测量。检验方法:检查厂区原地形地貌的勘察记录、施工测量记录、监理复测记录。4.2.4厂区平面控制网主轴线应进行复测,测量设置点(主轴点)不应少于3个(包括轴线交点)。检验方法:1实地检查轴线距离及观测角度;2检查施工测量记录、监理复测记录。4.2.5控制轴线可在轴线上加点,形成整体或局部次级方格控制网。检验方法:1实测一个方格网边长及角度闭合; 2检查施工测量记录、监理复测记录。4.2.6厂区建筑物、构筑物工程轴线定点桩允许偏差为5mm,相邻控制轴线的间距应符合设计数值。检验方法:1实测轴线定点桩数值,实测相邻轴线距离; 2检查施工测量记录。4.2.7平面位置及方向桩应对建、构筑物控制的边线上加设直线点,点间距不宜大于10m。检验方法:1实测检查点间距;2检查施工测量记录。4.2.8平面控制中心点交汇允许偏差为5mm。检验方法:检查施工测量记录,监理复测记录。4.2.9两相连构筑物或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网轴线间允许偏差为10mm,定位点不得少于3个。检验方法:1实测定位点;2检查施工测量记录,监理复测记录等。4.2.10厂区道路中心桩和边桩的测设应控制线位。检验方法:1对中心线实测实量;2检查测量记录。4.2.11进、出水管(渠)轴线位置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施工测量记录,监理复测记录。4.3高程测量4.3.1厂区高程控制网应布设为闭合环线或附合线路,测量验收应满足四等及以上精度控制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施工测量记录。4.3.2厂区高程控制点测设点间距宜为50m~100m,且应进行三次闭合和平差调整。检验方法:1实测两组的三点高程闭合; 2检查施工测量记录。4.3.3厂区施工高程点设定应合理均布,高程设定点间距不得大于10m,复测时应选用不同高程控制点,允许偏差为±5mm。检验方法:1实测高程点;2检查施工测量记录。4.3.4测验污水处理厂工程±0.000高程面时,允许偏差为±3mm。检验方法:1实测±0.000高程点;2检查施工测量记录。4.3.5污水处理厂工程沉降观测应满足以下要求:1污水处理厂工程沉降观测验收应分步进行,分别在基础完工、主体完工、设备安装完成以及联合试运转完成后各验收一次;2沉降观测应满足四等精度要求,差异沉降值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3沉降观测点位布设间距应小于20m,应布置在建构筑物四角、转角位置,沉降缝、施工缝等能反映出结构特征的位置;4沉降观测频率应满足建、构筑物荷载变化和时间周期的要求,应在建、构筑物每增加一步荷载后观测一次。检验方法:检查沉降观测方案,沉降观测记录。4.3.6进、出水管(渠)高程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施工测量记录,监理复测记录。5地基与基础 5.1一般规定5.1.1本章适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构筑物、建筑物、管道工程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5.1.2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验收应检查下列文件:1地基与基础使用各种材料材质检验报告(包括预制构件);2地基与基础施工检验记录与监理检验记录;3地基处理、桩基检测报告;4其他有关文件。5.1.3污水处理厂工程的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等的规定。5.2基坑开挖与回填主控项目5.2.1基坑土石方开挖范围、开挖数量、支护结构或放坡尺寸应符合设计文件和相关标准要求,且基底不得扰动、浸泡、受冻和超挖。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监理复查记录。5.2.2复查地基基底的土质与检验局部处理地段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检查检测报告。5.2.3基坑基底应进行施工验槽,基槽验收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5.2.4基坑回填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监理复查记录。5.2.5基坑开挖应按设计文件要求进行基坑监测。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检查监测记录。5.2.6基底应按设计文件要求进行压实度试验。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试验记录。一般项目5.2.7基坑开挖的允许偏差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检验方法:实测检查,检查施工记录。5.2.8基坑回填应符合设计文件及相关标准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检查检测报告。5.3地基处理主控项目5.3.1地基承载力应符合设计文件及相关标准要求。检验方法:实测地基承载力,检查检测报告。5.3.2地基处理使用材料及用量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材料合格证,试验报告,施工记录。5.3.3地基处理范围应不小于设计文件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现场量测。5.3.4地基局部处理效果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实测地基承载力。一般项目5.3.5地基处理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文件及相关标准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5.3.6地基分层碾压的虚铺厚度、碾压和夯实强度等应符合设计文件及相关标准要求。检验方法:实测检查,检查施工记录,检查检测报告。5.3.7特殊地基加固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检验方法:检查试验报告,观察检查。5.4桩基础主控项目5.4.1桩基础使用的材料应符合设计文件及现行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材料合格证、试验报告,检查施工记录。5.4.2桩基承载力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检验方法:实测桩基承载力,检查检测报告。5.4.3抗拔桩应按设计文件要求进行抗拔检验,预制抗拔桩应按设计文件要求进行桩身抗裂性能检验。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检查检测报告。一般项目5.4.4桩基础验收应符合设计文件及相关标准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检查检测报告。6污水与污泥处理构筑物 6.1一般规定6.1.1本章适用于污水处理厂污水与污泥处理系统构筑物工程的质量验收。6.1.2污水、污泥处理构筑物工程验收时应检查下列文件:1测量放线资料和沉降观测记录;2材料、半成品和构件出厂质量合格证、检验、复验报告;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配报告;4隐蔽工程验收记录;5施工记录与监理检验记录;6功能性试验记录;7其他有关文件。6.1.3污水、污泥处理构筑物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耐久性能等应满足设计文件及现行国家相关标准要求。6.1.4污水、污泥处理构筑物止水带材料材质、性能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6.1.5污水、污泥处理构筑物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和《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的规定。6.1.6污水、污泥处理构筑物砌体工程的质量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及《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的相关规定。污水、污泥处理构筑物钢结构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相关规定。6.1.7污水、污泥处理构筑物防腐工程的质量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的相关规定。6.2现浇钢筋混凝土构筑物主控项目6.2.1现浇钢筋混凝土构筑物混凝土的抗压、抗渗、抗冻、抗腐蚀等性能应符合设计文件及现行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检查试验报告。6.2.2现浇钢筋混凝土构筑物钢筋的物理性能、化学成分检验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检查产品合格证、试验报告。6.2.3现浇结构混凝土应密实,表面平整,颜色纯正,不得渗漏,具体结构工艺部位应满足如下要求: 1施工缝的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要求,混凝土结合处应紧密、平顺; 2混凝土结构预留孔、洞应规整、表面平滑; 3预埋与穿墙管、件应与混凝土结合紧密、顺直、安装牢固; 4变形缝(止水带)应贯通、缝宽窄均匀一致,止水带安装稳固,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5现浇混凝土结构表面的对拉螺栓、对拉螺栓孔、变形缝、施工缝等处应修饰牢固、平顺整齐、颜色均匀。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试验报告,检查施工记录。6.2.4结构混凝土表面不得出现有影响使用功能的裂缝。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试验报告。6.2.5消化池、臭氧接触池等有保温和防腐要求的构筑物,使用的保温层材质和防腐材料配合比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材质合格证及配合比报告。6.2.6底板混凝土应连续浇筑。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观察检查。6.2.7现浇构筑物施工模板、支架应满足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模板计算书,观察检查。一般项目6.2.8现浇混凝土构筑物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2.8的规定。表6.2.8现浇混凝土构筑物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测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轴线位移池壁、柱、梁8每座池纵横各1点经纬仪检测底板10横纵各1点全站仪测量2高程底板±55水准仪测量池壁板±10柱、梁、顶板±103池体直径D≤20m±155激光水平扫描仪、吊垂线和钢尺测量20m<D≤30mD/1000且≯±304同心度H/1000且≯±305平面尺寸(池体的长、宽或直径)边长或直径±20长宽各1点钢尺检查6截面尺寸池壁、柱、梁、顶板﹢10,﹣55孔洞、槽内净空±107表面平整度池壁表面52m直尺检查轮轨顶面3水准仪测量8池壁垂直度H≤5m8每侧面5点垂线检查5m<H≤20m1.5H/10009池壁厚度±55钢尺检查10中心线位置偏移预埋件、预埋支管5纵、横各1点钢尺检查预留洞10水槽±5经纬仪检测11中心支墩与杯口圆周的圆心位移81全站仪、钢尺量12坡度0.15%且不反坡5水准仪测量注:表中H为池壁高度;表中D为池内直径。6.2.9钢筋混凝土池底板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2.9的规定。表6.2.9钢筋混凝土池底板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检查数量范围点数1圆池半径±20用钢尺量每座池62底板轴线位移10全站仪测量横纵各一点每座池23中心支墩与杯口圆周的圆心位移8全站仪、钢尺量每座池14预埋管、预留孔中心10钢尺量测每件15预埋件中心位置5钢尺量测每件1顶面高程±5水准仪测量每件16.2.10构筑物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允许偏差应为0,+3mm。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6.2.11钢筋和预应力钢筋的规格、形状、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设置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尺量检查。6.2.12消化池等构筑物内壁防腐涂料基面应洁净、干燥,湿度应控制在85%以下,涂层不应出现脱皮、漏刷、流坠、皱皮、厚度不均、表面不光滑等现象。检验方法:超声波等仪器探测,观察检查。6.2.13板状保温材料板块上下层接缝应错开,接缝处嵌料应密实、平整,保温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2.13的规定。表6.2.13保温层厚度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保温层厚度板状制品±5%δ且≯4每平方米1钢针刺入和钢尺检查化学材料+8%δ加气混凝土﹢5蛭石﹢5注:表中δ为设计的保温层厚度。6.2.14现浇整体保温层铺料厚度应均匀、密实、平整。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观察检查。6.3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构筑物主控项目6.3.1预制混凝土构件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构件上的预埋件、插筋和预留孔洞的规格、位置和数量应符合设计文件及现行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6.3.2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强度、抗冻、抗渗、抗腐蚀等性能应符合设计文件及相关标准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构件出厂质量合格证。6.3.3预制构件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检验方法:尺量检查。6.3.4池壁板安装应垂直、稳固,相邻板湿接缝与杯口应填充密实,满足防水功能要求。检验方法:用垂线和钢尺测量,观察检查。6.3.5池壁顶面高程和平整度应满足设备安装及运行的精度要求。检验方法:仪器检测,尺量检查。一般项目6.3.6预制的混凝土构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3.6的规定。表6.3.6预制混凝土构件制作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检查数量范围点数1平整度52m直尺、塞尺量测每构件22断面尺寸壁板(梁、柱)长度0,-8(0,-10)钢尺量测每构件2宽度﹢4,﹣2(±5)每构件2厚度﹢4,﹣2(直顺度:L/750且≯20)每构件2矢高±2每构件23预埋件位置中心5每处1螺栓位置2每处1螺栓外露长度﹢10,﹣5每处14预留孔中心位置10每处1注:表中L为预制梁、柱的长度;括号内为梁、柱的允许偏差。6.3.7现浇混凝土杯口应与底板混凝土衔接密实,杯口内表面应平整。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观察检查。6.3.8现浇混凝土杯口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3.8的规定。表6.3.8现浇混凝土杯口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检查数量范围点数1杯口内高程0,-5水准仪测量每5米12中心位移8全站仪或经纬仪等仪器测量每5米16.3.9预制混凝土构件安装位置应准确、牢固、不应出现扭曲、损坏、明显错台等现象。检验方法:仪器检测,观察检查。6.3.10预制混凝土构件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3.10的规定。表6.3.10预制构件安装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检查数量范围点数1壁板、梁、柱中心轴线5全站仪、钢尺量测每块板、梁、柱12壁板、柱高程±5水准仪测量每块板、柱13壁板及柱垂直度H≤5m5垂线和钢尺测量每块板、柱1H>5m8每块板、柱14悬臂梁轴线偏移8经纬仪测量高程-5,0水准仪测量每块梁15壁板与定位中线半径±7钢尺量每块板16壁板安装的间隙±10钢尺量每块板1注:H为壁板及柱的全高。6.3.11预制壁板的混凝土湿接缝不应有裂缝。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尺量检查。6.3.12喷涂混凝土的强度和厚度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不得有砂浆流淌、流坠、空鼓现象。检验方法:检查试验报告,观察检查。6.4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构筑物主控项目6.4.1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构筑物预应力筋的品种、强度级别、规格、数量以及各项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文件及现行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产品合格证、试验报告。6.4.2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外观、硬度和静载锚固性能应符合设计文件及现行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试验报告。6.4.3预应力筋的数量、布束、张拉形式、张拉顺序、封锚等应符合设计文件及现行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6.4.4预应力张拉时的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或龄期)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设计文件未规定时,混凝土的强度应不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80%,弹性模量应不低于混凝土28d弹性模量的80%。检验方法:检查试验报告。6.4.5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应力和伸长率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6.4.6预应力张拉设备和仪表应定期维护和校验、配套标定和使用。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检查标定证书。一般项目6.4.7预应力钢筋张拉时发生的滑脱、断丝数量不应超过结构同一截面预应力钢筋总量的1%。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观察检查。6.4.8无粘结预应力筋外包层不应有破损,预应力钢筋应用无齿锯切割,严禁采用电弧、气焊切断。检验方法:观察检查。6.4.9预应力筋端头锚垫板和螺旋筋的埋设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预应力筋与锚垫板板面应垂直。检验方法:仪器测量,尺量检查。6.5土建与设备安装连接部位主控项目6.5.1设备基础部位混凝土的性能指标、几何尺寸应符合设计文件及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检查试验报告。6.5.2基础有预压和沉降观测要求时,设备基础预压和沉降观测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沉降观测记录。6.5.3设备安装的预埋件和预留孔的位置、数量、规格应符合设计文件及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仪器测量。6.5.4土建与设备安装连接部位的混凝土应密实、平整。检验方法:观察检查。6.5.5安装刮泥机设备的构筑物底板应平整,高程和坡度应符合设计文件及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检验方法:仪器检测,检查施工记录。6.5.6导流槽与螺旋泵之间的间隙量应符合设计文件及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检验方法:尺量检查。一般项目6.5.8土建与设备连接部位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5.8的规定。表6.5.8土建与设备连接部位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mm)范围点数1高程0,-10每座1水准仪检测2平面尺寸±102钢尺检查3两对角线差1014平整度212m靠尺检查5预埋件高程±3每件、孔1钢尺检查平面中心位置5水准仪检测6预留孔中心位置10每孔仪器测量7预埋地脚螺栓外露高度+20,0每个1钢尺检查平面中心距±28预埋螺栓预留孔平面中心位置3每孔1钢尺检查孔半径螺栓弯钩不小于﹢20孔深度不小于设计且≯209预埋活动地脚螺栓锚板平面中心位置5每块1钢尺检查高程±2水准仪检测6.6工艺附属结构主控项目6.6.1计量槽、配水井、排水口、扶梯、防护栏、平台、集水槽、堰板等工艺附属结构混凝土强度、抗渗、抗冻等性能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试验报告。6.6.2混凝土堰应平整、垂直,位置、高程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堰顶全周长上的水平度允许偏差应为±1mm。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观察检查,仪器测量。6.6.3扶梯、防护栏、平台安装应牢固可靠、线性直顺、涂漆均匀,表面无污染。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一般项目6.6.4计量槽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6.4的规定。表6.6.4计量槽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mm)范围点数1表面平整度3每座42m靠尺检查2槽底高程±54水准仪检测3断面尺寸槽长±102钢尺检查槽内宽±5每米1槽内高4预埋件位置5每件16.6.5圆形集水槽安装应与水池同心,允许偏差应为5mm。检验方法:仪器测量。6.6.6扶梯、平台、防护栏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6.6的规定。表6.6.6扶梯、平台、防护栏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mm)范围点数1扶梯长、宽±4每段4钢尺检查2踏步间距±4每段2拉线、钢尺检查5平台长、宽±4每平台2钢尺检查6两对角线长±57局部凸凹度31m直尺检查8防护栏直顺度5每10m1钢尺检查9垂直度(全高)3每段1垂线检查6.6.7排水口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要求:1翼墙变形缝的位置应准确、直顺、上下贯通,宽度允许偏差为0,-5mm。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仪器检查。2翼墙后背填土应分层夯实,压实度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记录。3护坡、护底砌筑的表面应平整,灰缝砂浆饱满、嵌缝密实,不得有松动、裂缝、空鼓。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7污水处理设备安装7.1一般规定7.1.1本章适用于预处理、二级生物处理、深度处理、再生水处理等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验收。7.1.2污水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验收应检查下列文件:1设备安装使用说明书;2产品出厂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材质证明书;3设备开箱验收记录;4设备试运转记录;5中间交验记录;6施工记录和监理记录;7其他有关文件。7.1.3设备基础和预埋件的位置、尺寸应符合设计文件及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7.1.4设备安装应牢固可靠,各连接口应连接严密;有方向要求的设备安装,其进出口位置、阀门方向应与设计文件要求一致。7.1.5设备单机试运转前应检查下列内容:1应有完整的安装施工记录;2二次灌浆应达到设计强度;3应按设备技术文件要求加注润滑介质;4各有关的电动、气动、液动阀件应动作灵敏可靠、无卡阻;5各指示和记录仪表及信号报警装置装设齐全,并经调校准确、灵敏。7.1.6设备单机试运转应符合设计文件和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7.2格栅设备主控项目7.2.1格栅设备的定位和安装角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7.2.2格栅栅条对称中心与导轨的对称中心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格栅栅条的纵向面与导轨侧面应平行。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7.2.3格栅设备出渣口应与输送机进渣口衔接良好,不应漏渣。检验方法:观察检查。7.2.4格栅设备试运转时应平稳,无卡阻、抖动、晃摆现象。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试运转记录。7.2.5其他类型格栅设备的安装应满足设计及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一般项目7.2.6格栅设备浸水部位两侧及底部与沟渠间隙应封堵严密。检验方法:观察检查。7.2.7格栅设备与土建基础连接的非不锈钢金属表面防腐蚀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7.2.8链式格栅设备的主动链轮与被动链轮的轮齿几何中心线应重合,其偏差不大于两链轮中心距的2‰;链条松弛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及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7.2.9格栅设备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2.9的规定。表7.2.9格栅设备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设备平面位置±10尺量检查2设备标高+20,-10水准仪与直尺检查3栅条纵向面与导轨侧面平行度0.5L/1000细钢丝与直尺检查4安装倾角±0.5。量角器与线坠检查5垂直度H/1000经纬仪检查6落料口位置±5板尺与线坠检查注:L为栅条纵向面长度,H为格栅高度。7.3螺旋输送设备主控项目7.3.1螺旋输送设备进、出料口平面位置及标高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7.3.2螺旋输送设备试运转应平稳,过载装置的动作应灵敏可靠。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试运转记录。一般项目7.3.3分段组装的螺旋输送设备相邻机壳应连接紧密,并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7.3.4密封盖板与设备机壳应连接可靠,不应有物料外溢。检验方法:观察检查。7.3.5螺旋输送设备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3.5的规定。表7.3.5螺旋输送设备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设备平面位置±10尺量检查2设备标高+20,-10水准仪与直尺检查3螺旋槽直线度L/1000,全长≤3钢丝与直尺检查4设备纵向水平度L/1000水平仪检查注:L为螺旋输送设备的长度。7.4泵类设备主控项目7.4.1立式轴(混)流泵的主轴轴线安装应垂直,连接牢固。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7.4.2泵的联轴器防护罩应齐全,固定牢固。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扳手试拧。7.4.3泵类设备试运转时,在额定工况下应无异常声响和振动,轴承温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输送有毒、有害、易燃等介质的泵,密封的泄漏量不应大于设计规定值。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试运转记录。7.4.4驱动机轴与泵轴以联轴器方式连接的,联轴器安装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及相关国家现行规范的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一般项目7.4.5潜水泵导杆应平行且垂直,导杆中间固定装置的数量不应少于设计及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自动连接处的金属面之间应密封严密。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7.4.6泵类设备进、出水口配置的成对法兰安装应平直。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7.4.7螺旋泵与导流槽间隙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允许偏差应为±2mm。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7.4.8泵的振动速度有效值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及相关国家现行规范的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7.4.9离心泵、轴流泵、螺杆泵、螺旋泵、柱塞泵、转子泵等泵类设备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4.9的规定。表7.4.9泵类设备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设备平面位置±10尺量检查设备标高+20,-10水准仪与直尺检查2泵体水平度纵向≤0.10L/1000水平尺检验横向≤0.20L/10003导杆垂直度<H/1000,全长≤3线坠与直尺检验注:L为泵体长度,H为导杆长度。7.5除砂设备主控项目7.5.1桥式吸砂机的吸砂管口与池底间隙应符合设计及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尺量检查。7.5.2旋流式除砂机桨叶式分离机的桨叶板倾角应一致,并保持静平衡。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一般项目7.5.3桥式吸砂机的两条轨道标高、间距及中心线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7.5.4撇渣器刮板与池壁间隙应符合设计及设备技术文件要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7.5.5桥式吸砂机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5.5的规定。表7.5.5桥式吸砂机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导轨接头错位(顶面、侧面)0.5直尺和塞尺检查2吸砂管垂直度H/1000线坠和直尺检查3撇渣器刮板与池壁间隙±10直尺检查注:H为吸砂管长度。7.5.6旋流式除砂机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5.6的规定。表7.5.6旋流式除砂机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设备平面位置±10尺量检查2设备标高+20,-10水准仪与直尺检查3桨叶式立轴垂直度≤H/1000垂线与直尺检查注:H为桨叶式立轴长度。7.6曝气设备主控项目7.6.1表曝设备曝气产生的冲击力影响区域内的明敷管,其加固处理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7.6.2中微孔曝气设备管路安装完毕后应吹扫干净,出气孔不应堵塞。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7.6.3表曝设备整机试运转应平稳灵活,无摩擦、卡滞、振动等现象。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试运转记录。7.6.4中微孔曝气设备应做清水曝气试验,出气应均匀。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试验记录。一般项目7.6.5曝气设备的连接应紧密,管路安装应牢固,无泄漏。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7.6.6表曝设备和升降调节装置应灵敏可靠,并有锁紧装置。检验方法:观察检查。7.6.7表曝设备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6.7-1和7.6.7-2的规定。表7.6.7-1表曝设备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设备平面位置±10尺量检查2设备标高+20,-10水准仪与直尺检查3垂直轴曝气设备淹没深度±10水准仪检查轴垂直度H/1000线坠、直尺检查4水平轴曝气设备主轴水平度L/1000水平仪检查主驱动水平度0.2L/1000水平仪检查注:L为水平轴长度,H为垂直轴长度。表7.6.7-2中微孔曝气设备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生物池池底水平空气管平面位置±10尺量检查2标高±5水准仪与直尺检查3水平度2L/1000水平仪检查4同池同单元中微孔曝气器盘面标高差5水准仪与直尺检查5同池任意两单元中曝气器标高差10水准仪与直尺检查6管式膜曝气器水平度L/1000全长不大于5水准仪与直尺检查7同单元管式膜曝气器标高差5水准仪与直尺检查8穿孔管曝气器水平度L/1000全长不大于5水准仪与直尺检查9同单元穿孔管曝气器标高差5水准仪与直尺检查注:L为空气管或曝气管长度。7.6.8其他曝气设备安装应符合设计及设备技术文件要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7.7搅拌设备主控项目7.7.1搅拌、推流装置升降导轨应垂直、固定牢固、沿导轨升降自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7.7.2潜水搅拌推流设备试运转时应运行平稳,无卡阻、异响或异常震动等现象。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试运转记录。一般项目7.7.3搅拌机外缘与池壁间隙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7.7.4搅拌、推流装置安装角度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7.7.5搅拌机及附件的防腐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7.7.6潜水搅拌机、混凝搅拌机、澄清池搅拌机等设备及推流装置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7.6的规定。表7.7.6搅拌、推流装置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设备平面位置±10尺量检查2设备标高+20,-10水准仪与直尺检查3导轨垂直度H1/1000线坠与直尺检查4设备安装角<1°放线法、量角器检查5搅拌机外缘与池壁间隙±5尺量检查6垂直搅拌轴垂直度H2/1000不大于3线坠与直尺或百分表检查水平搅拌轴水平度L/1000不大于3水准仪与直尺或百分表检查注:H1为导轨长度,H2为垂直搅拌轴长度,L为水平搅拌轴长度。7.7.7搅拌轴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7.7的规定。表7.7.7搅拌轴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转数(r/min)下端摆动量(mm)桨叶对轴垂直度(mm)1桨式、框式和提升叶轮搅拌器≤32≤1.5为桨板长度的4L/1000且≯5仪表测量
观察检查线坠与直尺检查2推进式和圆盘平直叶涡轮式搅拌器>32≤1.0100~400≤0.75注:L为桨板长度。7.7.8澄清池搅拌机的叶轮直径和桨板角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7.8的规定。表7.7.8澄清池搅拌机的叶轮直径和桨板角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m1~2m>2m<400mm400mm~1000mm>1000mm1叶轮上下面板平面度3mm4.5mm6mm线与尺量检查2叶轮出水口宽度+2mm+3mm+4mm3叶轮径向圆跳动4mm6mm8mm观察检查4浆板与叶轮下面板应垂直,其角度偏差±1°30'±1°15'±1°量角器检查7.8刮、吸泥机设备主控项目7.8.1设备刮板、吸泥口与池底间隙应符合设计及设备技术文件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7.8.2刮、吸泥机设备试运转时,传动装置运行应正常,行程开关动作应准确可靠,撇渣板和刮泥板不应有卡阻、突跳现象。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试运转记录。一般项目7.8.3行车式刮、吸泥机的两条轨道标高、间距及中心线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7.8.4周边传动及中心传动刮泥机,旋转中心与池体中心应重合,同轴度偏差不应大于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轨道相对中心支座的半径偏差和行走面水平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7.8.5刮、吸泥机设备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8.5的规定。表7.8.5刮、吸泥机设备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驱动装置机座面水平度0.10L1/1000水平仪检查2链板式主链驱动、从动轴水平度0.10L2/1000水平仪检查3链板式同一主链前后二链轮中心线差±3直尺检查4链板式同轴上左右二链轮轮距±3直尺检查5链板式左右二导轨中心距±10直尺检查6链板式左右二导轨顶面高差中心距离0.5L3/1000水准仪与直尺检查7导轨接头错位(顶面、侧面)0.5直尺和塞尺检查8撇渣管水平度L4/1000水准仪和直尺检查9中心传动竖架垂直度H/1000不大于5坠线与直尺检查注:L1为驱动装置长度,L2链板式主链驱动、从动轴长度,L3链板式导轨长度,L4撇渣管长度,H中心传动竖架长度。7.9曝气生物滤池主控项目7.9.1滤池滤梁的整池平整度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7.9.2滤池滤头应做清水曝气试验,出气应均匀。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试验记录。7.9.3试运转过程中,阀门启闭灵活,曝气均匀。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一般项目7.9.4滤料厚度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7.9.5布水、布气管路系统同格滤池滤头及曝气管标高差不大于±3mm。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7.9.6曝气生物滤池滤板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9.5的规定。表7.9.5曝气生物滤池滤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单块滤板水平度±2水准仪检查同格滤板水平度±57.10斜板和斜管主控项目7.10.1斜板和斜管支撑面应平整,固定应可靠。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7.10.2斜板和斜管应无损坏、压扁、弯折等现象。检验方法:观察检查。一般项目7.10.3斜板和斜管的安装角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7.10.4斜板和斜管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10.4的规定。表7.10.4斜板和斜管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平面位置±10尺量检查2标高+20,-10水准仪与直尺检查3底座钢梁水平度±3靠尺与直尺检查7.11过滤设备主控项目7.11.1滤池的滤头紧固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7.11.2滤池的布水、布气管路系统同格滤池滤头的标高差不大于±3mm。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7.11.3试运转过程中,阀门启闭应灵活。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7.11.4微过滤机试运转时应转动灵活,运行平稳。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试验记录。一般项目7.11.5承托层及滤料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7.11.6微过滤机主动链轮与被动链轮的轮齿几何中心线应重合,其允许偏差及链条松弛度应符合本规范第7.2.8条款的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7.11.7滤池滤板及纤维滤料压板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11.7的规定。表7.11.7滤池滤板及纤维滤料压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单块滤板水平度±2水准仪检查同格滤板水平度±52纤维滤料压板水平度±5水准仪检查7.11.8一体化过滤设备应固定牢固,安装位置、标高和垂直度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进出口方向应正确。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7.12微、超滤膜设备主控项目7.12.1微滤膜成套设备安装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7.12.2水池闭水试验后,内部应清洁。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7.12.3浸没式负压膜架导轨垂直度安装允许偏差为导轨高度的1/1000。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经纬仪检查。7.12.4反吹、反洗管路进出口连接配件应齐全,完好,管路之间、膜组件的连接应牢固紧密、无渗漏。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一般项目7.12.5同一膜架膜安装高度允许偏差为±2mm,整体膜架膜安装高度允许偏差为±5mm;成排膜间距允许偏差为±3mm。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水平仪检查。7.12.6浸没式膜架固定附件应采用与膜架相同的材质或采取可靠的防腐处理。检验方法:观察检查。7.13反渗透膜设备主控项目7.13.1反渗透膜设备应密封良好、无渗漏,膜套及相连管道压力试验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要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试验记录。7.13.2反渗透膜元件安装后应进行低压冲洗,冲洗时间不少于30min。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一般项目7.13.3膜套安装支撑点之间距离不大于1.5m,且在同一水平面上。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尺量检查。7.13.4膜套水平度安装允许偏差为膜套长度的2/1000。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水平仪检查。7.13.5反渗透膜成套设备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13.5的规定。表7.13.5反渗透膜成套设备安装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备注1平面位置±5尺量检查2标高±5水准仪和直尺检查3水平度2L/1000水准仪检查4膜与膜壳同心度10直尺检查注:L为反渗透膜成套设备长度。7.14加药设备主控项目7.14.1加药间防爆设备的安装应符合设计文件及现行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7.14.2管路、阀的连接应牢固紧密、无渗漏。检验方法:观察检查。一般项目7.14.3药剂制备装置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14.3的规定。7.14.3药剂制备装置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设备平面位置±10尺量检查2设备标高+20,-10水准仪与直尺检查3设备水平度L/1000水平仪检查注:L为药剂制备装置的长度。7.15鼓风、压缩设备主控项目7.15.1联轴器组装的端面间隙、径向位移和轴向倾斜,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及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7.15.2鼓风机轴承振动速度有效值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及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7.15.3消声与减振装置安装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检验方法:观察检查。7.15.4减压阀、安全阀经检验应准确可靠。检验方法:检查试验记录。7.15.5鼓风机、压缩机的试运转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及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检验方法:检查试运转记录。一般项目7.15.6管路中的进风阀、配管、消声器等辅助设备的连接应牢固、紧密、无泄漏。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7.15.7进出口连接管件、阀部件等部位应设置支、吊架。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7.15.8鼓风、压缩设备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15.8的规定。表7.15.8鼓风、压缩设备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设备纵、横水平度≤L/1000水平仪检查2设备平面位置±10尺量检查3设备标高+20,-10水准仪与直尺检查注:L为鼓风、压缩设备的长度。7.16臭氧系统设备主控项目7.16.1臭氧系统防爆设备的安装应符合设计文件及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7.16.2臭氧、氧气系统的管道及附件在安装前必须进行脱脂。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7.16.3臭氧系统内管路、阀门的连接应牢固紧密、无渗漏。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7.16.4臭氧系统的强度及严密性试验应符合设计文件及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检验方法:检查试压记录。一般项目7.16.5臭氧制备、臭氧投加、尾气分解设备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16.5的规定。表7.16.5臭氧系统设备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设备平面位置±10尺量检查2设备标高+20,-10水准仪与直尺检查3设备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投资房购房合同
- 铁路超限超重货物运输电报铁路超限超重货物确认电报的识读
- 提速道岔转辙机调整信号工程施工课件
- 沥青防水改色施工方案
- 中国书法文化课件
- 中华传统文化课件教学
- 餐饮投资合同
- 东南大学基础工程课件
-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视光学导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高级语言程序设计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系统拨测方案
- 输配电线路防火应急预案
- 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作业指导书
- 预防性侵害和性骚扰
- 《影视艺术鉴赏》课件
- 资产管理办法培训课件
- 公司网络优化方案
- 一例胸痹病人的护理查房
- 三一掘进机技术维修方案-新疆永宁煤业
- 广东异地就医备案授权委托书范本
- 《肉牛养殖项目商业计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