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高分预测提分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广东省清远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高分预测提分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广东省清远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高分预测提分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广东省清远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高分预测提分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广东省清远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高分预测提分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我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纵火焚烧圆明园的强盗是(

)A.英美联军B.英法联军C.英德联军D.八国联军

3、有历史学习小组在进行主题学习时,选用了以下部分相关资料。该小组的学习主题最有可能是(

A.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B.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性C.民族工业的艰辛历程D.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4、下图是两幅漫画请问下列对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甲午战后,清政府的战败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中国正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列强入侵中国

5、关于义和团的所作所为,亲历义和团运动的不同人等有不同的记载。这反映出(

)作者记载信奉义和团的刘以桐(义和团)均自备口粮,毫无滋扰力主剿灭义和团的县令劳乃宣其党焚杀劫掠,无所不至西什库教堂的主教樊国梁(义和团)劫掠焚杀,逾土匪企图利用义和团的清朝大臣刚毅拳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秋毫无犯A.立场不同对同一史实有着不同的记载B.第一手史料比第二手史料更可信C.综合多个历史记载即可得出历史事实D.所有历史记载都是客观真实的

6、鲁迅在小说《阿Q正传》中写道,辛亥革命期间,未庄村民对革命党人的认识是,“都拿着板刀,钢鞭,炸弹,洋炮,三尖两刃刀,钩镰枪”“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正皇帝的素”(替明末崇祯皇帝报仇,反清复明)。这反映了(

)A.革命军初创时武器装备较差B.农民对革命党人的大力支持C.推翻帝制非常符合农民利益D.底层民众对革命宗旨不了解

7、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临时政府提出新任大总统到南京就职。但袁世凯暗地里指使亲信制造混乱,帝国主义列强也配合调兵开往北京。最终袁世凯以维持北方秩序为由迫使南京参议院同意他在北京任职。这直接说明当时南京临时政府(

)A.面临内忧外患B.失去民众支持C.没有健全法制D.缺乏先进理念

8、“左图右史”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可以用来研究(

A.萍浏醴起义B.护国战争C.武昌起义D.黄花岗起义

9、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中指出:“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材料中的“两位先生”指的是(

)A.“师夷长技”B.维新变法C.三民主义D.民主和科学

10、口号都带有特定时代的历史印记。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时代诉求的是(

)A.“有心杀贼,无力回天”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11、毛泽东在《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一文中说:“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孙中山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内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文中“巨大的成就”是指(

)A.新文化运动摧毁了封建礼教B.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D.全民族抗日战争最终取得胜利

12、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这里是人民军队的摇篮。“这里”指的是(

)A.南昌B.遵义C.吴起镇D.古田

13、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以下与这一探索历程相关的历史事件时序排列正确的是A.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中共“七大”→“工农武装割据”→敌后游击战C.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中共“七大”D.遵义会议→井冈山道路→《论持久战》

14、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震惊中外。各方态度不一,但最终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根据下图内容,你认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张学良、杨虎城以目前大势,非抗日无以图存,非团结无以救国,坚持内战,无非自速其亡!——华苏维埃中共中央陕变事起,……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箕豆之煎……

A.是所有政治力量努力的结果B.主要因为中日民族矛盾激化C.使中国内战的局面彻底终结D.是中国共产党全力调解结果

15、抗战期间日军占领南京后,国民政府迁都,当时作为国民政府战时陪都的是A.上海B.成都C.重庆D.广州

16、下图为抗日根据地的新年年画。它生动反映了民兵的英雄气概,深受百姓欢迎。该作品意在(

A.动员人民参加五四运动B.动员人民参加北伐战争C.动员百姓开展土地革命D.激励人民反抗日本侵略

17、1944年3月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47万军队抗击了侵华日军的64.5%;国民党军队有几百万人,只抗击了侵华日军的35.5%。如果把全部日军和伪军合计起来,则共产党军队抗击了日、伪军总数134万中的110万,即84%,国民党军队只抗击了16%。材料说明A.中共的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B.国民党在抗战中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C.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D.抗战时期中共力量超过国民党力量

18、下表是世界主要反法西斯国家战争贡献简表,据此可知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项目总数中国苏联美国英国军民伤亡总数(万人)约9000约3500约2700约100约120持续作战时间(年)1414436

A.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和空前民族团结B.中国共产党在团结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C.近代中国反抗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D.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19、2015年11月7日15:00,两岸领导人习近平和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饭店进行“世纪之握”的动作,时间长达70秒左右。而在70年前,国共两党的最高领导人也曾有过一次会面,那一次,国民党最高领导者蒋介石的目的是(

A.讨论停战问题B.准备内战时间C.争取国内和平D.筹备政协会议

20、土地始终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要素。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实行的土地政策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拥护,此时的土地政策是(

)A.耕者有其田B.地主减租减息C.大生产运动D.联产承包制

21、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A.挽救中华民族危亡B.实行君主立宪制度C.推翻清政府的统治D.实现实业救国的梦

22、19世纪,西方的星期作息制传入中国。1907年清廷明确规定在正式用语中使用“星期”而不用“礼拜”。这一现象主要表明A.天文学发展迅速B.习惯完全西化C.中西方文化融合D.汉语词汇丰富二、综合题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次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纲领下进行的,在进军中,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和发动工农群众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国民党与共产党团结合作,使战争取得了巨大成功,这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所取得的成果——摘编自《中国历史》部编教材材料二:1935年10月,陈云在向共产国际的报告中写道:此次会议“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目前我们党衣新的情况下能够自己提出新的任务”。——摘自姬明华《1935年陈云莫斯科之行述论》材料三:“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哪次会议?说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所取得的成果。

(2)材料:描述的是哪次会议?它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地位如何?

(3)材料三所述内容是哪次会议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此次会议确立了哪一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4)从三则材料和问题,我们可以判断探究的主题是什么?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图A图B瓜分中国图C公车上书

(1)材料一图A中的“内忧”具体指的是什么?图B漫画反映了哪一时期中国的社会现状?图C所示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二“中国国民不拜天,又不拜孔子,留此膝何为?”——康有为《请饬全国祀孔仍行跪拜礼》图D《新青年》发表了大量文章,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和文化。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图E(2)材料二图D中康有为和图E中对孔子及儒家传统道德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你怎样看待传统文化?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口号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简要概括中国近代化的过程。

25、历史总是以各种形式呈现于现实当中。我国当代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名称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材料一: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Possessionpoint”“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血泪斑斑的中国近代史的开始,那片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复兴之路·上》

(1)材料一中英国人能将“香港海湾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依据哪一条约中的哪一条内容?

【一处遗迹留下一段痛苦的记忆】材料二:

(2)材料二的遗迹能够让你直接联想起中国经历的哪次惨痛的遭遇?造成这一惨痛遭遇的侵略者是谁?

【一位民族英雄谱写一曲悲壮赞歌】材料三: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也展开激战。北洋舰队将士在战斗中奋勇杀敌,重创日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舰身严重受损、弹药将尽之际,下令开足马力,冲向日舰“吉野号”,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200余名将土壮烈殉国。——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材料三中所述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哪次战役?体现了邓世昌及舰上官兵怎样的精神品质?

【一条胡同就是一处屈辱的见证】材料四:大清国国家允许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住。……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

(4)材料四出自中国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一副地图印证完整领土的侵占】材料五:

(5)材料五如图:图中A、B分别代表中国近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被迫对外开放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