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学史》课程实施大纲
目录
1.教学理念...............................................1
2.课程介绍...............................................1
3.教师简介..............................................2
4.先修课程..............................................2
5.课程目标..............................................2
6.课程内容..............................................2
7.课程实施............................................3-48
8.课程要求..............................................48
9.课程考核..............................................48
10.学术诚信..............................................49
11.课堂规范...............................................49
12.课程资源..............................................49
13.教学合约..............................................49
14.其他说明...............................................50
1.教学理念
首先要树立服务的意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要明白教学的最终目的
是为了学生的学习,教学应该围绕学生的学习而展开;第二、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在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方法的传授,只要当学生通过学习获得了有关学习的方法和技
巧,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自己学习;第三、树立师生是平等合作的朋友关系的观
念,现代社会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合作的关系,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
的参与性,师生共合作来完成教学任务;第四、树立正确的过程理念,学习并不只是为
了考试的结果,更重在学习的过程体验,体验就是学习、学习就是体验;第五、积极倡
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课程介绍
2.1课程的性质:
《心理学史》是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以心理学发
展的历史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阐述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与体系。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
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历程,掌握心理学各流派的基本理论观点,明辨心理学
的学科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从而扩大视野,提高心理学的理论水平,掌握对心理学问题
的分析、鉴别和评判能力。
2.2学习本课程的必要性
首先对心理学历史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今日的心理学。因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的意识、心理现象极为复杂,几个世纪之前心理学的先驱所提出的问题现在仍没
有获得解决。历史上所研究过的一些心理学问题至今仍使得大多数心理学家感到困惑。
这样一来,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就通过这些持久存在的问题而保持着紧密联系。诚如美
国心理学史家舒尔茨所指出的:“由于人的极端复杂性,若干世纪之前提出的关于人类
本性的许多问题现在仍然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提出来。因此,像心理学中那样的问题的连
续性是其他各门科学中找不到的。这样,在心理学中存在着一种与过去更加直接和更明
确的联系……现代心理学也只有与其过去的发展联系起来时,它才是有意义的。“所以,
为了对现代心理学有正确的了解,就必须了解它的过去。
其次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我们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这种理论素养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理论思维能力。
再次学习西方心理学史有助于我们历史思维的培养。历史思维(ThinkHistorically)
是当代国外历史教学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它指的是一种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对历史事实进
行综合分析的理论思维方式。任何一种学说和理论、人物或学派,无论存在多少缺陷和
错误,无论其影响多么微不足道,从历史上看都有其存在的理由,都有其值得肯定的方
面;另一方面,无论一种学说或理论、人物与流派的影响是多么深远,力量是多么强大,
它都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换句话说,都有它历史的局限性。历史思维的这些特点决
定了历史思维的培养必须在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进行。
3.教师简介
4.先修课程
先修课程:心理学导论
5.课程目标
《心理学史》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
生了解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历程,掌握心理学各流派的基本理论观点,明辨心理学的学
科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从而扩大视野,提高心理学的理论水平,掌握对心理学问题的分
析、鉴别和评判能力。
6.课程内容
6.1课程的内容概要
本课程的教学主要以介绍西方七大主要心理流派的相关知识为主,包括构造主义心
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格式塔、精神分析、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
等几方面。
6.2学时安排
本课程共48学时。讲授46学时,复习和答问2学时
7.课程实施
7.1教学单元一绪论
2
7.1.1教学日期
7.1.2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熟悉心理学史的研究对象、学习心理学史的意义。
7.1.3教学内容(含重点、难点)
本章内容包括:心理学史研究的对象、心理学史的理论体系、心理学史的方法论原
则、学习近代心理学史的意义。
教学重点:心理学史的研究范围与内容;
教学难点:心理学史的编纂学原理。
7.1.4教学过程
第一节心理学与心理学史
1.心理学是研究行为和心理历程的科学
心理学史是纵向探讨心理学思想或理论形成、发展的历史与规律问题。
黎黑认为:研究心理学史是为了理解心理学是什么以及它曾经是什么,因为要理解
当前,就必须了解过去。
2.心理学虽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短期的历史[艾宾浩斯]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
心理学史的两大时期:实验心理学建立前的漫长的前科学心理学时期。
实验心理学建立之后的科学心理学时期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只有百余年历史。
3.心理学史的发展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心理学史研究。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之后。
第二节心理学史的范围与内容
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西方心理学史、中国心理学史、苏俄心理学史
首先,西方心理学史就是研究西方国家中主流心理学存在和发展的历史。
西方国家:英、法、德在内的西欧国家和加拿大、美国在内的北美国家。
美国心理学的历史在西方心理学的论著中占据很大的比例。
原因:进入20世纪后,美国心理学逐步取得了领先地位,世界的心理学研究中心
很快从德国移到了美国。
3
外部原因:由于希特勒当政时期的法西斯主义迫使犹太血统的心理学家移居美国。
德国的心理学的力量散失了。
内部原因:美国将进化论观念与本土的实用主义哲学渗透到心理学中,注重心理学
与社会实际的结合,致使当时的许多心理学流派都在美国得到产生和传播。
西方心理学史在这个阶段发展的意义:
西方心理学从哲学的母体中脱颖而出,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理学和物理学对心理学
的独立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许多早期的心理学家既是哲学家也是生理学家。
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西方心理学为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所平分秋色。50年代后,
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了。50年代末60年代初又诞生了现代认知心理学。
其次,中国心理学史对中国心理学存在和发展的历史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历史时
期: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史和中国近现代心理学史。
中国近现代心理学史是研究中国近代以及现代心理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中国近代心理学史的启蒙时期追溯至16、17世纪。
中国现代心理学史分为两个时期:
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是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建立时期。代表人物:郭任远、
张耀翔等心理学家。
1949年至今,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发展时期,经历了学习改造阶段、初步繁荣阶段、
遭遇挫折阶段、重新恢复阶段和飞速发展阶段。
目前中国心理学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表现:
1.心理学研究机构和教学机构不断发展壮大
2.人才培养上了一个新台阶
3.与国外心理学同行开展的学术交流活动日益增多。
苏俄心理学史:十月革命前俄国的、苏联时期的以及现在的俄罗斯的心理学。
十月革命前俄国心理学代表人物:唯物主义路线的一谢切诺夫、巴甫洛夫、兰格。
唯心主义路线的一格罗特、切尔班诺夫
十月革命后俄国心理学代表人物:马克思主义学派一布隆斯基、柯尔尼洛夫、维果
斯基
维列鲁学派(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维果斯基、列昂节夫、鲁利亚
苏联心理学理论体系的主要奠基人:鲁宾斯坦
4
内省心理学派一切尔班诺夫
目前俄罗斯三大研究中心:俄罗斯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俄罗斯教育科学院心理研
究所、莫斯科大学心理学系
第三节学习心理学史的意义
一、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理解心理学的现在和未来
二、心理学史为心理学提供了一种整合力量
三、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提高理论素养
第四节心理学史的编纂学原则
历史编纂学有三种含义:
第一,字面意思指历史写作本身,包括研究技术和研究特定领域的策略
第二,指历史编写体系的特征,比如编写者注重心理学的纯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
是否具有忽略女性和少数民族文化的倾向,这些都会影响到历史著作的具体形态和特征
第三,指历史编写中要面临和解决的一些典型哲学问题。
一、伟人说与时代精神说
二、现在主义和历史主义
三、内在历史观与外在历史观
7.1.5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7.1.6作业安排及课后反思
思考1:如何理解心理学史的理论体系
思考2:如何理解学习近代心理学史的意义
7.1.7课前准备情况及其他相关特殊要求
7.2教学单元二冯特的实验心理学
7.2.1教学日期
7.2.2教学目标
5
实验心理学的建立是心理学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了解其诞生时的政治经济和科学文
化的状态,以及冯特个人作为创建者在人格上的独特特征,有利于形成科学的心理学的
发展观。
723教学内容(含重点、难点)
本章内容:了解冯特的生平与著作、理解冯特心理科学观、了解冯特心理学的对象、
理解冯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掌握冯特心理学的任务与内容、理解对冯特的评价、了解
与冯特同时代的其他德国心理学家。
教学重点:冯特创立的实验心理学的具体形式和内容。
教学难点:实验心理学的实验内省法、情感三维度理论。
7.2.4教学过程
一、冯特的生平:
㈠、略传:
㈡、主要著作:《对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关于人类和动物心灵的讲演录》、《生理心
理学原理》、《心理学大纲》、《民族心理学》
二、冯特的心理学体系:
㈠、冯特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个体心理学:研究个体的意识过程(实验心理学)
民族心理学:研究人类高级精神过程(社会心理学)
㈡、冯特心理学的内容:
1、心理学的对象:
2、心身关系理论:
3、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①、实验内省法:②、民族心理学的方法:
4、心理学的任务:
①、意识经验的分析:心理有哪些元素?
②、意识经验的复合:心理复合体的结构如何?
“联想”的四种基本形式:融合、同化、复合、相继性联想
③、心理复合体的形成规律:
创造性综合原则
6
♦:♦心理关系原则
♦:♦心理对比原则
三、对冯特的评价:
㈠、冯特的历史贡献:
㈡、冯特的历史局限:
7.2.5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7.2.6作业安排及课后反思
思考:冯特在心理学历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
7.2.7课前准备情况及其他相关特殊要求
7.3教学单元三铁钦纳的构造心理学
7.3.1教学日期
7.3.2教学目标
掌握铁钦纳的构造主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任务和内容,了解对铁钦纳的构造主
义的评价。
7.3.3教学内容(含重点、难点)
主要内容:铁钦纳的构造主义体系关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任务和内容
及对铁钦纳构造主义的评价。
教学重点:构造主义体系关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任务和内容。
教学难点:构造主义体系关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任务和内容。
7.3.4教学过程
一、铁钦纳的生平铁钦纳
二、构造心理学的哲学基础
(一)经验主义
(二)联想主义
(三)实证主义
三、构造心理学的体系和方法
(一)构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一同冯特相似,铁钦纳也认为心理学是一门关于心
7
理和意识经验的科学,对象是人的经验。
(二)构造心理学的任务一一铁钦纳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就是“分析心理的结构;把
基本过程从意识的缠结中拆解出来,或者把一定意识组织的组成成分分离出来。”
1、将具体或实际的心理经验分析为最简单的成分(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感
觉、意象、感情。感觉是知觉的基本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基本元素、情感是情绪的基本
元素。
2、发现元素是如何结合的以及结合的规律(回答“怎么样”的问题);
3、把这些元素和它们的生理或身体条件联系起来(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身
心关系问题(身心平行论者)
(三)构造心理学的方法一一更加严格的内省法
(四)构造心理学的具体研究一一构造心理学的研究课题主要包括注意、联想和情
绪与情感。
四、铁钦纳的构造心理学与冯特心理学思想的关系
五、对铁钦纳和构造心理学的评价
(一)主要贡献
(二)主要局限
7.3.5教学方法:讲授法
7.3.6作业安排及课后反思
作业:如何评价铁钦纳构造心理学?
7.3.7课前准备情况及其他相关特殊要求
7.4教学单元四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兴起(一)
7.4.1教学日期
7.4.2教学目标
掌握美国机能主义的先驱人物及其所作的贡献,了解机能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7.4.3教学内容(含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包括智力与创造力差异、学习风格差异、学生的群体差异。
8
教学重点:詹姆士实用主义心理学的主要思想。
教学难点:詹姆士意识流学说、自我理论。
7.4.4教学过程
一、詹姆士的心理学思想
(一)詹姆士的生平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三)意识流学说
(四)自我理论
(五)习惯与本能
(六)情绪理论
(七)意志理论
(八)詹姆士的心理学思想与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关系
(九)詹姆士心理学理论的贡献与局限
二、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科学背景
(一)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1.达尔文的生平
2.达尔文进化论中的心理学思想
(1)动物和人类心理的连续性
(2)心理适应机能
(3)行为选择
(4)个别差异
(二)高尔顿的差异心理学思想
1.高尔顿的生平
2.高尔顿的具体研究:
三、其他学者的心理学思想对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一)卡特尔的心理学思想
1.卡特尔的生平
2.卡特尔的具体研究
(二)霍尔的心理学思想
9
1.霍尔的生平
2.霍尔的具体研究
7.4.5教学方法:讲授法
7.4.6作业安排及课后反思
•思考詹姆士心理学思想对美国心理学发展的影响。
•结合相关资料阐述詹姆士关于意识流的理论?
•试分析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产生的科学背景?
7.4.7课前准备情况及其他相关特殊要求
7.5教学单元五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兴起(二)
7.5.1教学日期
7.5.2教学目标
掌握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掌握哥伦比亚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哥伦比
亚学派的概述。
753教学内容(含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包括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哥伦比亚学派的主要代表
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对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评价。
教学重点: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哥伦比亚学派的主要代表
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教学难点:对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评价。
7.5.4教学过程
/(狭义)---芝加哥学派:杜威、安吉尔、卡尔
♦机能主义\(广义)/欧洲机能主义
、美国机能主义一一哥伦比亚学派:卡特尔、桑代克、武德沃斯
♦机能主义心理学的特征
1、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心理元素,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
2、反对把心理看作一种不起作用的副现象,强调心理的适应机能。
10
3、反对把心理学当作纯科学,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4、反对只研究一般成人的正常心理,主张扩大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第三节机能主义的芝加哥学派
一、约翰•杜威(1859-1952)
杜威的机能主义心理学思想
1)心理活动是一个连续的整体,整个反射瓠是一个连续的整合的活动。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活动。
3)人的活动与社会是一个整体,心理学不能把人脱离社会进行研究。
4)在心物关系上,反对构造主义所主张的心物平行论,认为意识不是副现象,它对人
的生活有作用,是整个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工具。
杜威的教育思想
❖《民主主义与教育》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
“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能力”
二、安吉尔
(一)安吉尔的生平、著作
(二)安吉尔的机能主义心理学思想
1)进一步强化了意识的机能是适应环境的思想。
2)主张心理学属于自然科学中的生物科学。
3)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可多样化。
4)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一切能够研究的领域。
三、卡尔
(一)卡尔的生平
(二)卡尔的机能主义心理学思想
第四节哥伦比亚机能主义心理学
哥伦比亚学派的共同特点
1、研究目的方面,从研究心理的共同规律转向个别差异研究,促进对环境的适应。
2、研究对象上,从研究意识内容转向研究意识活动,着重研究意识的功能。
3、研究方法上,不再将实验内省法作为惟一的或主要的研究方法,坚持方法的多样性。
11
4、学科性质上,从主张心理学“是什么”的纯科学转向主张心理学“为什么”应用科
学,它把机能主义芝加哥学派提出的个体适应环境的一些原理加以具体化,使之应用于
生活实际。
一、卡特尔
❖(一)卡特尔的生平与著作:《詹姆斯-麦基恩-卡特尔一科学家》
(二)卡特尔的贡献:关于反应时的研究、关于知觉和阅读过程的研究、关于联想的
研究、关于心理物理学的研究、关于等级排列法的研究、关于个别差异的研究
二、桑代克
。桑代克(EdwardLeeThorndike,1874-1949):哥伦比亚学派的主要代表,动物心理实
验的首创者,教育心理学体系和联结主义心理学的创立者。
。主要著作:《动物智慧》1911、《教育心理学》1913-1914.《人类学习》1931等。
❖(一)动物实验研究:桑代克是动物实验的首创者
《动物的智慧:动物联想过程的实验研究》
桑代克的箱子
(二)学习理论
1、学习的实质是建立某种情境(S)与某种反应(R)之间的联结,即建立S——R联结。
2、联结的建立是一个尝试错误的过程。
3、联结的建立遵循一些学习规律,如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等。
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优点:
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缺点:
(三)创立了教育心理学这一独立的学科
(四)对桑代克的评价
1、其贡献表现为:
2、桑代克的局限在于:
三、武德沃斯
武德沃斯的心理学思想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二)有关实验心理学的研究
(三)把动力心理学思想引入机能心理学
12
(四)提出s—0—R,W-S-0.-R-W
(五)关于心身关系的看法
7.5.5教学方法:讲授法
7.5.6作业安排及课后反思
作业:简述桑代克试误说的关于学习的实质与学习规律
7.5.7课前准备情况及其他相关特殊要求
7.6教学单元六行为主义(一)
761教学日期
7.6.2教学目标
了解行为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哲学背景、自然科学背景、心理学背景。了解行为
主义创始人华生的简介。
763教学内容(含重点、难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行为主义产生的社会、哲学、自然科学及心理学背
景,它们对行为主义产生的影响;华生的个人简介。
教学重点:行为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哲学背景、自然科学背景、心理学背景。
教学难点:行为主义产生的哲学背景及心理学背景。
7.6.4教学过程
第一节行为主义的背景
一、社会背景:
二、哲学背景
(一)机械唯物主义
(二)实证主义
(三)实用主义
三、自然科学背景
四、心理学背景
第二节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
13
♦:♦一、华生简介
。二、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体系
。三、评价
。四、其它早期的行为主义者
7.6.5教学方法:讲授法
7.6.6作业安排及课后反思
作业:结合行为主义产生的哲学背景试分析哲学观点对心理学学习的重
要性?
7.6.7课前准备情况及其他相关特殊要求
7.7教学单元七行为主义(二)
7.7.1教学日期
7.7.2教学目标
掌握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体系,了解其它早期行为主义者。
773教学内容(含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包括华生行为主义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其心理学体系的主
要观点;对华生行为主义的评价;其它早期行为主义者的相关介绍。
教学重点:华生行为主义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其它心理学体系的主
要观点
教学难点:华生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
7.7.4教学过程
二、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体系
(一)心理学的性质
(二)心理学的对象一一人和动物的行为
(三)研究方法
(四)在其它心理学问题上的主张
(三)研究方法
14
1、观察法
2、条件反射法
3、言语报告法
4、测验法
(四)在其它心理学问题上的主张
1、本能和动作流学说
2、情绪理论
3、思维理论
4、人格理论
三、评价
(一)积极意义
(二)消极方面
四、其他早期的行为主义者
(一)梅耶:
(二)麦独孤:
(三)霍尔特:
(四)魏斯:
(五)亨特:
(六)拉什里:
775教学方法:讲授法
7.7.6作业安排及课后反思
思考: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对美国心理学的影响作用?
7.7.7课前准备情况及其他相关特殊要求
7.8教学单元八行为主义(三)
7.8.1教学日期
7.8.2教学目标
了解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历史背景,掌握托尔曼的目的行为主义。
15
783教学内容(含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有新行为主义产生的哲学背景及心理学背景,托尔曼的简介,托尔曼行为
主义的理论体系。
教学重点:新行为主义产生的背景和托尔曼行为主义的理论体系。
教学难点:托尔曼行为主义的理论体系。
7.8.4教学过程
一、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历史背景
(一)哲学背景
1、逻辑实证主义
2、操作主义:布里奇曼(Bridgman)
(二)心理学背景
1、早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危机
2、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二、托尔曼的目的行为主义
(一)简介(Tolman,1886-1959)
(二)理论体系
*1、基本立场:心理学应该研究整体行为
m整体行为的特征:
*2、决定行为的机体内部因素一一中介变量
❖3.托尔曼的学习理论:符号学习论
❖(1)期待
❖(2)位置学习
❖(3)潜伏学习
7.8.5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7.8.6作业安排及课后反思
思考:托尔曼对行为主义发展的作用?
7.8.7课前准备情况及其他相关特殊要求
16
7.9教学单元九行为主义(四)
7.9.1教学日期
7.9.2教学目标
掌握赫尔的假设演绎系统、赫尔的行为原理,了解对赫尔逻辑行为主义的简评,自
学新赫尔学派;掌握行为原理:操作性条件作用,行为原理的推广与应用,了解对斯金
纳操作行为主义的简评。
793教学内容(含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主要有赫尔的逻辑行为主义、赫尔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心理学的性
质和任务、赫尔的行为原理、对赫尔逻辑行为主义的简评;斯金纳心理学的基本立场、
斯金纳的行为原理、斯金纳行为原理的应用、对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的简评。
教学重点:重点:操作性条件作用,行为原理的推广与应用,斯金纳操作行为主
义。
教学难点:整体行为的学说、决定行为的机体内部因素。
7.9.4教学过程
三、赫尔的假设演绎行为主义心理学
(一)简介
(二)理论体系
1、基本立场
2、赫尔的学习理论
•两种不同的行为适应手段
(1)用神经组织固定下来的感受器一效应器联结
(2)有机体去自动获得有适应作用的感受器一效应器联结
3、反应势能说
四、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主义心理学
(1)简介(Skinner,1904—1990)
(二)理论体系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研究
17
(1)操作性条件反射建立的两个因素:操作及强化
(2)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消退
(3)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分化
3、操作强化原理在教学中的应用
795教学方法:讲授法
7.9.6作业安排及课后反思
思考: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特点?
7.9.7课前准备情况及其他相关特殊要求
7.10教学单元十格式塔心理学(一)
7.10.1教学日期
7.10.2教学目标
了解格式塔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和主要代表人物、掌握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7.10.3教学内容(含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格式塔心理学的思想渊源及产生背景、格式塔心理学的三个主
要代表人物、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式塔心理学主要的研究方法、格式塔心理学的
主要理论观点。
教学重点: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教学难点: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7.10.4教学过程
第一节格式塔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一、格式塔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一)古代整体论的思想传统
(二)社会历史背景
(三)哲学理论背景
1、康德的“先验论”思想成为格式塔心理学的核心源思想。
2、格式塔心理学的另一个哲学思想基础是胡塞尔(EdmundHusserl)的现象学
(四)科学背景
18
(五)心理学背景
二、格式塔心理学的四个主要代表
(一)马克斯•惠特海默(M.Wertheimer,1880-1943)
(二)沃尔夫冈・苛勒
(三)库特•考夫卡
(四)库特•勒温
第二节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及思想
一、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直接经验
(二)行为
二、格式塔心理学主要的研究方法
(一)整体的观察法
(二)实验现象学的方法
1、实验现象学以归纳为主要研究手段
2、实验现象学不追求变量间的因果关系,而在于建构现象场并发现现象场的意义
3、主要以文字描述从整体上对直接经验做质的分析
4、主试必须悬置自己的先知先见且不作任何推论或解释
5、在实验过程中主试并不严格操控被试或实验对象
三、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观点
(—)突现论
(二)同型论
(三)知觉的组织原则:
1、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原则:2、接近或邻近原贝h
3、相似原则:4、封闭的原则:
5、好图形的原则:6、共方向原则:
7、简单性原则:8、连续性原则
7.10.5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7.10.6作业安排及课后反思
思考:格式塔心理学与其它学派有何不同之处?
19
7.10.7课前准备情况及其他相关特殊要求
7.11教学单元十一格式塔心理学(二)
7.11.1教学日期
7.11.2教学目标
了解格式塔心理学对心理学发展的主要影响,掌握拓扑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体系和观
点。
7.11.3教学内容(含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格式塔心理学的贡献、格式塔心理学的局限;勒温的心理动力
场理论、勒温的团体动力学及其发展、对勒温理论的评价。
教学重点:勒温的心理动力场理论、勒温的团体动力学及其发展、对勒温理论的
评价。
教学难点:勒温的心理动力场理论、勒温的团体动力学。
7.11.4教学过程
第三节格式塔心理学对心理学发展的主要影响
一、格式塔心理学的贡献
(一)反击元素主义心理学
(二)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对认知心理学的积极贡献
(四)对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影响
二、格式塔心理学的局限
(一)唯心主义的理论基础
(二)现象学实验不够严谨,缺少客观性
(三)许多理论观点的概念不很明确
第四节拓扑心理学
一、勒温的生平
二、动力场理论
(-)心理生活空间
1、心理生活空间是勒温的拓扑心理学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概念
20
2、个体的行为受到生活空间的调节,行为是生活空间的函数:B=f(PE)
3、勒温将与个体行为有关的生活空间分为:
①、准物理事实;
②、准社会事实;
③、准概念事实。
(二)心理动力场
(三)行为动力
1、勒温借用拓扑学的概念对心理事件的移动方式、动力作了分析。
2、勒温提出了以需要为动力的动机体系,主要包括需要、紧张、效价、矢量、障碍和
平衡。
❖蔡加尼克效应(ZeigarnikEffect)
.:.冲突
二、勒温的团体动力学及其发展团体动力学:
(-)团体内聚力
(二)团体与行为改变的研究
1、团体决定比单独做出的决定对个人有更持久的影响
2、改变社会的三个阶段:“解冻”--引进或制定一个新标准--“再冻结”
三、对勒温理论的评价
(-)勒温对心理学的贡献
(二)勒温心理学的局限性
7.11.5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法
7.11.6作业安排及课后反思
•思考:勒温的拓扑心理学对社会心理学所作出的影响与贡献?
7.11.7课前准备情况及其他相关特殊要求
7.12教学单元十二精神分析(一)
7.12.1教学日期
21
7.12.2教学目标
本单元主要是了解精神分析产生的思想渊源与历史背景,掌握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
主要思想和观点。
7.12.3教学内容(含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主要有:精神分析产生的思想渊源与历史背景;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
德的简介,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主要思想及观点。
教学重点: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的简介,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主要思想及
观点。
教学难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主要思想及观点。
7.12.4教学过程
第一节精神分析的思想渊源与历史背景
一、社会历史条件:
二、文化思想渊源:
(一)、哲学和心理学思想的影响:
㈡、科学思想的影响:
㈢、心理病理学的背景:
第二节早期精神分析
一、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
㈠、略传:
㈡、主要著作:
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主要思想:
㈠、潜意识论:
㈡、精神分析的方法:自由联想法、梦的解析法、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法
㈢、本能论:
2、人格发展:“心理性欲发展理论”
①、口唇期(0~1岁):
②、肛门期(1〜3岁):
③、性器期(3~5岁):
22
④、潜优期(5〜11岁):
⑤、生殖期(12〜20岁):
㈤、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论:
1、焦虑论:焦虑发展的阶段:原始焦虑阶段一后续焦虑阶段
焦虑的种类:现实焦虑、神经症焦虑、道德焦虑
2、自我防御机制:八种自我防御机制
外、社会文化观
三、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评价:
㈠、弗洛伊德理论的贡献:
㈡、弗洛伊德理论的局限:
7.12.5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7.12.6作业安排及课后反思
作业1:概述精神分析产生的历史背景
作业2:评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作业3:试评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7.12.7课前准备情况及其他相关特殊要求
7.13教学单元十三精神分析(二)
7.13.1教学日期
7.13.2教学目标
理解和掌握荣格精神分析的主要思想和观点,理解和掌握阿德勒精神分析的主要思
想和观点。
7.13.3教学内容(含重点、难点)
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荣格精神分析的主要思想和观点,阿德勒精神分析的主要思想
和观点。
教学重点:荣格精神分析的主要思想和观点,阿德勒精神分析的主要思想和观点。
教学难点:荣格精神分析的主要思想和观点。
7.13.4教学过程
23
引子:精神分析学派的分裂
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㈠、荣格的生平: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
㈡、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思想:
1、字词联想实验与情结理论:
2、人格结构理论:①、意识:心灵中唯一能够被个体直接感知的部分
②、个体潜意识:
③、集体潜意识:
3、心理类型学:
4、心理动力学
5、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㈢、对荣格分析心理学的评价:
1、分析心理学的贡献:
2,分析心理学的局限
㈣、后荣格分析心理学
1、后荣格分析心理学简况
2、分析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三、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㈠、生平:
㈡、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主要思想
1、追求优越:
2、自卑与补偿:
3、生活风格:
4、社会兴趣
5、创造性自我
㈢、对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评价:
1、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贡献:
2、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局限
㈣、新阿德勒学派:
24
7.13.5教学方法:讲授法、自学、讨论
7.13.6作业安排及课后反思
思考:结合上个单元的内容,试分析比较弗洛伊德与荣格精神分析的异同?
7.13.7课前准备情况及其他相关特殊要求
7.14教学单元十四精神分析(三)
7.14.1教学日期
7.14.2教学目标
了解弗洛伊德之后精神分析的演变和发展概况,理解和掌握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理
论及思想。
7.14.3教学内容(含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弗洛伊德之后精神分析的演变和发展概况,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
理论及思想。
教学重点: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理论及思想。
教学难点: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理论及思想。
7.14.4教学过程
第一节弗洛伊德之后精神分析的演变
一、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
㈠、核心观点:强调自我这一人格结构相对于本我的某种独立性和它本身的极端重要性
㈡、主要代表人物:
㈢、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886-1897):弗洛伊德提出最初的自我防御概念
■第二阶段(1897-1923):弗洛伊德提出自我本能、自我内驱力和自我力比多学说
■第三阶段(1923T937):弗洛伊德划分人格结构中伊底(本我)、自我和超我三种成分,
给自我相对独立的地位。安娜进一步强调自我的作用,阐述了自我的防御功能
■第四阶段(1937-1959):1937年哈特曼在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发表著名演讲《自我心理
学与适应问题》,这被视为自我心理学真正建立的一年.
㈢、发展历程
25
三、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
1、核心思想:
2、代表人物:霍妮、沙利文、卡丁纳和弗洛姆
3,发展历程: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的美国
四、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
㈠、核心思想:站在精神分析角度对存在主义哲学进行心理学改造,使其变成探讨人的
心理生活和实施心理治疗的经验科学
㈡、代表人物:瑞士的宾斯汪格、鲍斯、奥地利的弗兰克尔;后期有英国的莱因、美国
的罗洛•梅、布根塔尔,施耐德等
㈢、发展历程: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大陆,50、60年代后流行于美国
五、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
㈠、核心思想:用结构主义哲学特别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进行
重新解释
㈡、代表人物:法国的拉康
㈢、发展历程:产生于20世纪中期.它的产生主要是因为:1、结构主义思潮在当时的
人文社会科学中十分盛行;
第二节吟特曼的自我心理学
一、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
二、自我的起源及其自主性发展
㈠、自我的起源:
㈡、自我的自主性发展:自我在发展上独立于本我的本能发展
三、能量的中性化
四、自我的适应过程
㈠、概念:自我的适应过程:就是能量的中性化过程
㈡、适应的形式:
■进步的适应、倒退的适应
㈢、外部环境对适应的影响:
五、对哈特曼自我心理学的评价
(一)、贡献:
26
㈡、局限
7.14.5教学方法:讲授法、自学、讨论
7.14.6作业安排及课后反思
作业1:概述新精神分析的特点。
作业2:请结合教材相关内容述评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思想。
7.14.7课前准备情况及其他相关特殊要求
7.15教学单元十五精神分析(四)
7.15.1教学日期
7.15.2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艾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理解和掌握克
莱因的对象关系理论。
7.15.3教学内容(含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艾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和克莱因的对象关系理论。
教学重点:艾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和克莱因的对象关系理论。
教学难点:艾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和克莱因的对象关系理论。
7.15.4教学过程
第三节艾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
一、自我及其同一性
㈠、自我
㈡、自我同一性:具有建设性机能的健康自我所具有的一种复杂的内部状态
自我同一性的四个方面:个体性、整体性和整合感、一致性和连续性、社会团结感、自
我同一性的反面:同一性混乱或角色混乱,即同一性危机
二、人格发展渐成论原则
㈠、总体原则:
㈡、阶段性原则:
三、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略)
四、对艾里克森理论的评价
27
㈠、贡献:
㈡、局限:
第四节克莱因的对象关系理论
一、对象和对象关系
㈠、对象(object):外部的真实对象,或外部对象的内在心理表征,或儿童自身分离出
去并被客体化的一部分
㈡、对象关系:
二、儿童发展观
㈠、偏执-分裂样心态和抑郁性心态
㈡、超我与俄狄浦斯情结的发展
三、游戏疗法
四、对克莱因对象关系理论的评价
(一)、贡献:
㈡、局限:
7.15.5教学方法:讲授法、自学、讨论
7.15.6作业安排及课后反思
作业1:述评艾里克森的心理学理论。
作业2:述评克莱因对象关系理论。
7.15.7课前准备情况及其他相关特殊要求
7.16教学单元十六精神分析(五)
7.16.1教学日期
7.16.2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霍妮的社会文化精神分析理论,理解和掌握
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理论。
7.16.3教学内容(含重点、难点)
28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霍妮的社会文化精神分析理论和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理
论。
教学重点:霍妮的社会文化精神分析理论和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理论。
教学难点:霍妮的社会文化精神分析理论和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理论。
7.16.4教学过程
第五节霍妮的社会文化精神分析
一、神经症的文化观
二、神经症病理学
■㈠、基本焦虑:
■基本罪恶(basicevil):父母不能给儿童真正的爱、不能满足儿童的安全感的行为
■基本敌意(basichostility):如父母经常表现出基本罪恶,就会使儿童产生敌意,即
基本敌意
㈡、神经症需要
・十种神经症需要:
㈢、神经症人格
■第一种是顺从型(thecomplianttype)。
■第二种是攻击型(thehostiletype)。
■第三种是退缩型(thedetachedtype)o
㈣、神经症的自我
■自我的三种基本存在形态:真实自我(realself)、理性化自我(idealizedself)、现
实自我(actualself)
㈤、基本冲突
■基本冲突(basicconflict):神经症患者在基本焦虑基础上形成的内心冲突
■三种基本冲突:
■解决自我冲突的三种可能策略:
三、神经症的治疗
四、对霍妮社会文化精神分析的评价
(一)、贡献:
29
㈡、局限:
第六节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
一、论人的处境
㈠、人在生物学意义上的软弱性
㈡、人的存在的矛盾性
㈢、历史的矛盾性
二、论人的需要
■几种基本需要及其不同的满足方式:(表)
三、社会性格论
㈠、同化过程中的倾向
1、非创生性倾向:
2、创生性倾向:
㈡、社会化过程中的倾向及其与同化过程中倾向的联系
㈢、堕落综合症与成长综合症
㈣、重占有的生存方式与重存在的生存方式
㈤、社会性格
四、社会潜意识论
■三种社会过滤器:语言、逻辑、社会禁忌
五、现代西方人的困境与精神危机
㈠、逃避自由:
㈡、异化
㈢、现代人性格和潜意识:
㈣、对纳粹主义和希特勒的心理学研究
六、社会改革论
七、对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评价
㈠、贡献:
㈡、局限:
7.16.5教学方法:讲授法、自学、讨论
7.16.6作业安排及课后反思
30
思考题1:试述霍妮的心理学理论及其影响
思考题2:结合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基本观点并加以评述。
7.16.7课前准备情况及其他相关特殊要求
7.17教学单元十七认知心理学(一)
7.17.1教学日期
7.17.2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认知心理学产生的思想渊源和历史背景。
7.17.3教学内容(含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知心理学的开始、认知心理学的哲学渊源、现代心理学自身的
发展和矛盾运动、相关学科的研究和社会需要的影响。
教学重点:认知心理学的哲学渊源、现代心理学自身的发展和矛盾运动、相关学
科的研究和社会需要的影响。
教学难点:认知心理学的哲学渊源、现代心理学自身的发展和矛盾运动。
7.17.4教学过程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psychology)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泛指一切以认知过
程为对象的心理学研究,包括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亦称结构主义认知心理学;狭义的
认知心理学专指信息加工和联结主义心理学。
第一节思想渊源和历史背景
一、认知心理学的开始
二、认知心理学的哲学渊源
三、现代心理学自身的发展和矛盾运动
(一)与早期实验心理学的联系
(二)与格式塔心理学的联系
(三)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联系
(四)与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联系
四、相关学科的研究和社会需要的影响
31
(一)心理语言学的影响.
(二)人因学及相关理论研究的影响
(三)计算机科学或人工智能研究的影响
7.17.5教学方法:讲授法、自学、讨论
7.17.6作业安排及课后反思
思考:认知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和过程。
7.17.7课前准备情况及其他相关特殊要求
7.18教学单元十八认知心理学(二)
7.18.1教学日期
7.18.2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掌握信息加工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理解信息加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7.18.3教学内容(含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信息加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成果、
信息加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信息加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7.18.4教学过程
一、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二、信息加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
(-)知觉加工与模式识别研究
1、模板匹配模型
2、原型匹配模型
3.特征分析模型
(-)注意的研究
1.过滤器模型
32
2.衰减器模型
3.晚期选择模型
(三)记忆的研究
1、关于记忆结构的研究
2、记忆信息表征的研究
①、网络模型
②、特征分析模型
(四)问题解决的研究
三、信息加工心理学主要研究方法
(一)实验方法
(二)眼动研究方法
(三)口语报告分析法
(四)计算机模拟法
7.18.5教学方法:讲授法、自学、讨论
7.18.6作业安排及课后反思
作业:请述评信息加工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和观点。
7.18.7课前准备情况及其他相关特殊要求
7.19教学单元十九认知心理学(三)
7.19.1教学日期
7.19.2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联结主义的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和观点。
7.19.3教学内容(含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联结主义和认知革命、联结主义的基本观点与模型、联结主义模
型的学习规则、联结主义的贡献与局限性。
教学重点:联结主义的基本观点与模型、联结主义模型的学习规则。
教学难点:联结主义模型的学习规则。
33
7.19.4教学过程
一、联结主义和认知革命
二、联结主义的基本观点与模型
1、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2、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特点
三、联结主义模型的学习规则
四、联结主义的贡献与局限性
第四节对认知心理学的评价
一、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贡献
二、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局限
7.19.5教学方法:讲授法、自学、讨论
7.19.6作业安排及课后反思
作业:请述评联结主义的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和观点。
7.19.7课前准备情况及其他相关特殊要求
7.20教学单元二十认知心理学(四)
7.20.1教学日期
7.20.2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皮亚杰理论的主要观点和思想。
7.20.3教学内容(含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皮亚杰理论的思想渊源与历史背景、皮亚杰理论、皮亚杰理论的
发展、对皮亚杰学派的评价。
教学重点:皮亚杰理论和皮亚杰理论的发展。
教学难点:皮亚杰理论。
7.20.4教学过程
第一节皮亚杰理论的思想渊源与历史背景
一、皮亚杰生平
34
二、皮亚杰理论与生物学的启发
(一)生物进化论奠定了皮亚杰理论的基调
(二)借鉴生物学的适应概念
三、皮亚杰理论与康德哲学的关系
1、皮亚杰的理论与康德认识论具有内在联系
2、康德哲学对皮亚杰的深刻影响,还表现在对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认识上。
四、皮亚杰理论与结构主义
(一)“结构”和“结构主义”
1、“结构”是皮亚杰学派的一个重要概念,这里指一种认识的功能结构。
2、结构主义的共同特点:
3、结构有三个要素:整体性、转换性、自我调节性。
(二)皮亚杰理论与结构主义
(三)皮亚杰的结构论思想
五、皮亚杰理论与控制论
第二节皮亚杰理论
■一、皮亚杰理论中的基本假设
(一)儿童认知发展的内在主动性
(二)儿童认知的发展是其心理结构的改进与转换
(三)儿童认知发展的建构性特点
二、关于认知发展的机能
(一)组织与适应
(二)同化与顺应
三、关于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特点和划分依据
(一)关于认知阶段的特点
(二)划分认知发展阶段的依据
四、儿童智力发展的阶段理论
(一)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35
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认知特点:1、去自我中心2、运算的可逆性3、守恒4、出现序列
运算和分类运算图式。
(四)形式运算阶段岁)
五、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一)成熟
(二)经验
(三)社会环境
(四)平衡
六、皮亚杰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影响
(一)教育要与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相适应。
(二)儿童是学习的主动探索者
第三节皮亚杰理论的发展
一、早期新皮亚杰学派
(一)早期新皮亚杰理论的核心观点
1、发展是一个“局部过程
2、发展受到''一般约束”的限制。
(二)早期新皮亚杰学派的研究
二、近期新皮亚杰学派
第四节、对皮亚杰学派的评价
一、皮亚杰学派的贡献
(一)独具特色的“发生认识论”
(二)皮亚杰以智力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智力的结构和功能与年龄的关系,开创了认
知研究的先例。
(三)皮亚杰关于心理结构、心理运算、认知转换和从经验中建构学习的先天认知原则
等观点,对儿童心理学、学习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皮亚杰对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五)关于皮亚杰学派的研究方法
二、皮亚杰学派的局限
7.20.5教学方法:讲授法、自学、讨论
36
7.20.6作业安排及课后反思
思考1:试分析皮亚杰理论的创新与不足?
思考2:简述日内瓦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
7.20.7课前准备情况及其他相关特殊要求
7.21教学单元二十一人本主义心理学(一)
7.21.1教学日期
7.21.2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和建立过程,理解和掌握马
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7.2L3教学内容(含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和建立过程,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
论。
教学重点: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教学难点: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7.21.4教学过程
第二节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和建立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崛起时期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形成时期(20世纪60年代)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迅速发展
第三节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一、马斯洛的生平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主张
三、马斯洛的需要动机理论
(一)需要的层次理论
(二)需要层次的演进
四、马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售后客服个人工作总结范文模板大全【5篇】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
- 仁爱英语九年级总复习教案
- 部编版2024-2025学年 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 浙江语文高考6篇
- 全国运动员注册协议书范本(2篇)
- 2025年电力金具合作协议书
- 冷藏库租赁合同书
- 办公场所租房协议
- 广西汽车租赁合同范本汽车租赁合同范本
- 零工市场(驿站)运营管理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植物病虫害防治技能大赛理论题及答案
- 2024年垃圾分类知识竞赛题库和答案
- 2024-2025学年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测试卷(教科版)
- 【课件】城镇与乡村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 传感器与执行元件制造考核试卷
- 2024年高考英语概要写作高分范文全
- (正式版)SH∕T 3541-2024 石油化工泵组施工及验收规范
- 学校幼儿园食堂从业人员考试试题
- 2023年春外研版四年级英语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 《现行制度下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筹划-以华为为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