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高频考点4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_第1页
2025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高频考点4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_第2页
2025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高频考点4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_第3页
2025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高频考点4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_第4页
2025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高频考点4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频考点4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2024·北京人大附中模拟]气候改变会引起垂直自然带的移动,下图为我国某山地约4800年前至今的垂直带谱改变状况。据探讨表明,此山地气候变暖干,自然带上移,基带面积扩大,气候变冷湿则相反。据此完成1~2题。1.阶段Ⅲ为该山垂直带谱现状,据此推断该山地最可能位于()A.天山山脉B.秦岭山脉C.太行山脉D.冈底斯山脉2.据图推想()①受热量条件影响,自然带呈现从5到1的垂直分异②北坡水分条件较南坡好,针叶林分布范围广③阶段Ⅰ,气候较阶段Ⅲ暖干,荒漠草原面积较小④阶段Ⅱ,气候较阶段Ⅲ冷湿,荒漠面积较大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2024·山东淄博市模拟]下图示意新疆天山北翼中段森林面积随高程改变的累积百分比。据此完成3~4题。3.天山北翼中段森林集中分布的高程约为()A.1300米以下B.1300~1600米C.1600~2700米D.2700米以上4.影响天山北翼中段森林下限、上限高度的主导因素分别是()A.水分、热量B.水分、坡度C.光照、风力D.热量、土壤生物量是指一个有机体或群落在肯定时间内积累的有机质总量,其在生物器官(干、枝、根、叶、皮)的安排比例与器官功能强弱有明显关系。一般而言,根系从土壤中获得的水分和养分首先供应树枝生长,水分多少影响着树枝生物量的占比。下图为“天山雪岭云杉个体生物量和各器官生物量占比的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5.图中水分条件最好的垂直范围是()A.1500~1800mB.1800~2100mC.2100~2400mD.2400~2800m6.影响干、皮生物量占比在图示垂直范围内改变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B.水分C.光照D.风向7.根、叶生物量占比随着海拔的上升呈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根、叶生物量占比在高海拔处增大的缘由是()A.大风和降水少B.土层厚和光照强C.低温柔光照强D.低温柔病虫害[2024·福建福州市模拟]某校中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开展野外研学活动。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谷中[大约(38°46′N,105°56′E)]向东望去,发觉左侧山坡灌木稀疏,右侧山坡森林茂密。同时视察到平地上自己的影子朝正北,且影长和身高相当。据此完成8~10题。8.右侧山坡的森林最可能是()A.常绿阔叶林B.山地针叶林C.常绿硬叶林D.落叶阔叶林9.右侧山坡森林生长的主要有利条件是()A.日照足够B.气温较高C.土壤潮湿D.风力较弱10.该假期最可能是()A.元旦长假B.清明长假C.五一长假D.国庆长假土壤全氮含量是指土壤中各种形态氮素之和。图甲为“贡嘎山植被垂直分布图”,图乙为“贡嘎山东坡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随海拔改变图”。据此完成11~12题。11.b植被对应的自然带是()A.亚高山草甸带B.常绿阔叶林带C.针阔叶混交林带D.针叶林带12.贡嘎山东坡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A.在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过渡地带较大B.随气温的降低而渐渐增大C.随海拔的上升而渐渐增大D.均不受植被类型的影响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阴山山脉平均海拔不足2000米,属于中等高度的山体,是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北界,属于温带半干旱与干旱气候的过渡带。西部的狼山尤为干旱,东部的大青山较为潮湿。阴山南坡植被类型丰富多样,且植被多样性随海拔上升而增加。下图为阴山山脉等高线图和大青山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1)高山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与北坡相比,简述大青山南坡高山林线高度差异并分析缘由。(5分)(2)分析阴山南坡植被多样性随海拔上升而增加的缘由。(6分)高频考点4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2.答案:1.A2.C解析:第1题,读图,阶段Ⅲ为该山垂直带谱现状,山体海拔较高,基带为荒漠,北坡存在针叶林,应为天山山脉(天山北坡为阴坡,蒸发少,加之北坡受来自大西洋水汽的影响,有针叶林的分布),A正确;秦岭山脉的基带不行能是荒漠,B错;太行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有明显的东坡和西坡,且其基带不会是荒漠,C错;冈底斯山脉基带应为高寒草甸,D错。故选A。第2题,自然带呈现从5到1的垂直分异主要是由于海拔不同导致的水热组合的差异,不是单纯的受热量条件影响,①错;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北坡水分条件较南坡好,针叶林分布范围广,②正确;留意材料信息“此山地气候变暖干,自然带上移,基带面积扩大,气候变冷湿则相反”。阶段Ⅰ,气候较阶段Ⅲ暖干,荒漠带上移,基带范围变大,而荒漠草原面积较小,③正确;阶段Ⅱ,气候较阶段Ⅲ冷湿,基带为荒漠草原,缺少荒漠带,④错。故选C。3~4.答案:3.C4.A解析:第3题,从图可知,海拔高于2700米后,森林面积累积不再增加,说明2700米为森林分布的上限,海拔低于1600米,森林面积累积小,说明森林面积小,从1600~2700米,森林面积累积快速上升,说明这一海拔范围森林集中分布。故选C。第4题,影响森林上限的主导因素是热量,热量不足导致森林在高海拔无法生长,而在低海拔地区,热量相对足够,影响森林下限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分,A正确。5~7.答案:5.D6.A7.C解析:第5题,由材料可知,一般而言,根系从土壤中获得的水分和养分首先供应树枝生长,水分多少影响着树枝生物量的占比,枝生物量比重在2400~2800m最大,说明其水分条件最好。故选D。第6题,干、皮生物量占比在图示垂直范围内随着海拔的上升而降低,因为随着海拔的上升,热量削减,干、皮生物量下降,A正确;随着海拔的上升,水分可能增多,也可能削减,B错误;高处空气淡薄,光照强,风向不确定,C、D错误。第7题,大风不利于叶生物量的增加,A错误;海拔高处土层较薄,B错误;低温柔光照强有利于根、叶生物量占比增大,C正确;病虫害会导致生物量削减,D错误。8~10.答案:8.B9.C10.D解析:第8题,依据材料,该山谷所在的纬度位置为38°46′N,为温带地区;山谷所处的海拔为2000米左右,地势较高,因此其右侧山坡的森林最可能是形成于温带山地高海拔地区的山地针叶林,B正确。常绿阔叶林形成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常绿硬叶林形成于地中海气候区,A、C错误。落叶阔叶林形成于温带地区气候潮湿的山麓地区,该地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且山谷海拔较高,D错误。第9题,结合材料,向东望去,人应当面对东方,此时左侧山坡灌木稀疏,右侧山坡森林茂密,所以山谷大致呈东西走向。右侧山坡为山地北坡,属于阴坡,光照较差,且该地位置偏内陆,气候较干旱,降水较少,山地阴坡蒸发较小,土壤潮湿,有利于森林植被的生长,A错、C正确;山地阴坡气温相对较低,B错;森林生长与风力强弱关系不大,不是主要影响因素,D错。第10题,结合材料,平地上自己的影子朝正北表明此时当地正值正午,影长和身高相当表示此时的太阳高度角为45°,所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5°,结合当地纬度信息可知,该日太阳直射7°S旁边(太阳直射点1个月移动约8个纬度),时间大致在10月或2月,所以该假期最可能是国庆长假,D正确;元旦长假在1月,太阳直射位置应更靠南,A错;清明长假、五一长假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B、C错。11~12.答案:11.C12.A解析:第11题,随着海拔的上升,气温降低,植被从落叶阔叶林向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亚高山灌丛过渡,可推断图中b为针阔叶混交林,对应的自然带为针阔叶混交林带。故选C。第12题,从图乙看出,在海拔2500~2900m间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都较大,对应的是图甲中a、b植被过渡地带,即在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过渡地带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较大,A正确;贡嘎山东坡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随海拔的上升(气温降低)有时增加,有时削减,B、C错;土壤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