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智慧港航云平台解决方案V3.0智慧港航云平台解决方案智慧港航云平台解决方案V3.0目录TOC\o"1-4"\h\z\u1. 总体方案设计 11.1 设计目标 11.2 调研内容 71.3 设计思路 71.4 设计原则 81.5 平台整体架构 111.6 产业发展规划 122. 各业务子系统设计 412.1 一张图 412.1.1 概述 41 一张图建设需求 41 建设目标 462.1.2 系统设计原则 47 科学性原则 47 可靠性原则 48 合理性原则 48 可扩展性原则 49 易用性原则 49 安全性原则 49 功能性原则 502.1.3 建设方案 50 建设思路 50 技术路线 50 总体结构设计 51 数据结构设计 53 电子地图设计 58 系统解决方案设计 632.1.4 功能设计 66 空间数据采集、转换、入库 66 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的关联 69 基础功能 70 基础数据图层展示 82 业务数据图层展示 89 动态感知数据图层展示 99 统计数据图层展示 101 系统管理模块 1012.2 现场执法监管系统 1042.2.1 概述 1042.2.2 系统设计原则 105 科学性原则 105 可靠性原则 106 合理性原则 107 可扩展性原则 107 易用性原则 107 安全性原则 108 功能性原则 1092.2.3 建设方案 1092.2.4 功能设计 110 执法人员管理 110 执法基地管理 112 锚地监控管理 113 码头监控管理 114 预警通告 115 行政执法管理 115 法规管理 117 统计分析 117 移动式现场执法监管系统 1182.3 运行监测和辅助决策系统 1212.3.1 概述 1212.3.2 系统设计原则 123 科学性原则 123 可靠性原则 123 合理性原则 123 可扩展性原则 124 易用性原则 124 安全性原则 124 功能性原则 1252.3.3 建设方案 1252.3.4 功能设计 126 日常监测和决策辅助 126 重点主题的监测分析功能 1272.4 综合指挥调度系统 1302.4.1 系统设计原则 130 科学性原则 130 稳定性原则 131 合理性原则 131 前瞻性原则 132 易用性原则 132 安全性原则 133 功能性原则 133 易维护性原则 133 系统设计目标 1342.4.2 综合指挥调度系统总体设计 1352.4.3 综合指挥调度系统接入功能 136 语音接入功能 136 视频监控接入功能 138 单兵终端接入管理功能 139 数据业务接入说明 1402.4.4 业务功能介绍 140 语音调度模块 140 语音会议功能模块 143 回音消除功能 145 多业务的融合功能 145 通讯录管理模块 146 数字录音模块 147 视频上墙功能 147 短信调度模块 148 多业务联动功能 1490 视频调度模块 1501 手机可视对讲调度模块 151总体方案设计设计目标一、指导思想根据《xxx省“十五”信息化发展规划》,xxx省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一个加强,两个特色,三个加快。即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有特色的信息设备制造业和软件产业,加快推进电子商务、电子公务和电子政务。结合国内外信息化发展趋势和xxx港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现有信息化基础,今后一个时期,xxx港市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等精神为指导,围绕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从实际出发,强化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管理,以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资源的开发为重点,以提高城市综合服务能力、企业竞争能力和社会运作效率为核心,分步推进、重点突破,不断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大力开发信息资源,突出重点应用工程,营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提高全社会信息化意识,为xxx港市率先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服务。二、总体目标xxx港市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到2005年,初步建成与xxx港市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建成覆盖全市的高速宽带通信网络平台;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基础信息资源实现共享,建成一批骨干应用系统,基本形成电子政府的框架;以大中型企业为重点的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取得明显进展,大中型企业上网率100%,信息技术在企业设计、生产和管理方面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企业电子商务逐步展开;信息技术在市民生活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农村家庭电脑普及率20%,市区家庭电脑普及率70%,其中上网率80%,宽带接入率30%;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50%,全市移动电话普及率60%。建立信息化法规管理体系,初步形成全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创新机制和宽松环境。到2010年,建成能引领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进的信息化体系,信息化总体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并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建成一个能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高速通信服务和具有丰富信息资源的互联网络系统,在政务、经济、金融、财税、商贸、工业、交通、城建、科技、教育、公共服务等领域建成具有统一规范的信息系统,信息资源在共享的基础上得到充分挖掘与开发;信息技术在工商企业得到广泛应用,企业经营方式发生根本转变,利用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显著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信息化成为社会进步的推进器和支撑力量;形成适应信息化建设需要的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和全社会信息化发展创新机制,法规和标准规范完善;软件产业、信息资源开发和信息服务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增大。三、最多跑一次集装箱运输能力大幅提升。扶持力度加大,对符合一定条件的集装箱船舶免征“四自”航道收费,并实施集装箱船舶过闸优先优惠政策,集装箱运输发展势头大好。据统计,2018年上半年,XXX航区集装箱吞吐量25029标箱,同比增长78.93%,其中“散改集”14162标箱,同比增长88.7%。“最多跑一次”用多项“全国首次”开启霸屏模式。实施“电子报港”、
推出“一船一码”、“三检合一”、过闸移动收费、文书在线打印、处罚在线支付等港航特色行政便民服务,实现了全国内河首例支付宝在线支付罚款。今年上半年,共办理行政许可事项29.71万件,其中98.9%实现了“跑一次”或“跑零次”。四、智慧安全实施“1424”工程,建设水上安全示范区建设:以“安全、畅通、满意”为总要求,创建杭州航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示范区,全面实施“1424”工程。即以强化安全管理理念、制度和信息技术创新为动力核心,建立健全优化创新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智慧的水上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协作联动的水上交通应急救援体系和低碳环保的绿色生态水运发展体系。“看得见、查得到、联得上、动得了”智能监管模式基本成形:在全省率先实施主航道红绿灯通航管控措施,拱宸桥水域实施红绿灯管控措施,有效遏制了船舶碰撞桥梁事故。《智慧港航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相关项目全面实施并逐步优化完善,依托“3456”工程(三大平台、四个基础、五大工程、6A港航),港航智能管控平台基本建成,智能监管服务模式基本成形。结合“智慧港航”相关业务工作特点及信息化现状的实际情况,本项目具体建设目标为:一张图(即GIS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在建设岸线、港口、港区、码头、泊位等港口主要基础资源图层上,建设GIS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上依次接入和叠加规划建设、经营、安全、航管等相关业务应用专题数据,并叠加动态数据,如AIS/GPS/移动平台数据,逐步建成航运管理处“一张图”。系统支持扩展框架,方便未来更多应用资源的逐步整合。现场执法监管系统基于港口(航管)执法基地建设规划,依托统一的执法区域管理和数字化监控平台,通过加强对辖区内的监控,结合移动平台,形成完整的多维路径和信息追踪,真正做到问题能发现、事态能控制、突发问题能解决。运行监测和辅助决策系统对区域港口与航运业务日常所需填报及监测的数据经过科学归纳及分析,采用统一平台,消除重复的填报数据,进行企业输入和自动录入,并进行系统智能判断,避免填入错误的数据,输入的数据经过智能组合,自动生成各业务部门所需的数据报表,包括字段、格式,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定制,同时满足扩展性需要,当有新的业务监测数据表需要产生时,系统将分析新的需求,将所需字段融合进入日常监测和决策辅助平台的统一平台中,并生成新的所需业务数据监测及决策表。综合指挥调度系统建设以港航应急指挥中心为枢纽,以各级管理部门和经营港口企业为节点,快速调度、信息共享的通信网络,满足应急处置中所需要的信息采集、指挥调度和过程监控等通信保障任务。调研内容(一)**港航信息化基础情况1、**港航信息化建设管理机构现状2、**港航信息化建设环境A、编制规划状况B、信息化建设资金状况C、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状况D、基础设施和网络环境状况E、瓯江航道及船闸管理现状F、库区管控现状3、**港航信息化建设现状A、数据库建设状况B、应用系统建设现状C、全市信息化联网及管理系统覆盖状况D、港航对外公众服务(网站、手机、短信、微信、APP等)信息化建设状况E、内部办公自动化情况F、省、市对本行业数据信息的共享情况4、**港航信息化建设成果现状5、**水上交通指挥中心装备及运营模式现状(二)促进**港航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建议和要求(3-5年内)1、基础设施的建议和需求2、数据库建设的建议和需求3、应用平台及业务系统建设的建议和需求4、标准和管理制度的建议和需求5、信息化建设资金渠道、政策等支持需求6、市、县信息化需求,工作的建议、政策措施7、其他相关建议和需求8、瓯江航道管理、船闸管理和库区码头信息化管理的建议和目标9、**市“智慧港航”三年建设计划框架需求(三)下一步如何推进**港航信息化建设的设想1、全行业如何搭建统一的共享资源管控平台,对“智慧港航”有什么远景和应用设想2、对未来智能化航道管理有什么设想3、对船闸管理提出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管控业务需求4、对库区管理有没有新的需求和设想,一干(瓯江)两支两库“智能航道”管理设想和需求5、“智慧库区”建设需求(包括旅游、码头、环境、应急、指挥、调度的信息化监管和服务)6、瓯江航道“智能船闸”管控需求(5个梯级船闸如何管控,船闸公司、监管部门和船户之间如何提供一体化监管调度)7、海河(水陆)联运智能化管控设想和需求8、信息化业务应用规划研究,包括基础实施改造升级(网络硬件)、数据分中心建设、公众服务规划、移动执法平台、视频分析应用、数据中心指挥中心应急中调度中心的一体化集成平台建设、业务系统应用开、发业务系统改造升级方面的设想和需求9、信息化支撑保障体系运营模式、机构建设需求。设计思路根据项目的建设目标和“智慧港航”信息化平台的总体框架、设计思路、建设内容及保障措施,围绕业务协同、信息共享,充分考虑各航运(港政)管理处内部管理的需求,平台采用“全面整合、重点补充、突出共享、逐步完善”策略,加强重点区域或运输通道交通基础设施、运载装备、运行环境的监测监控,完善运行协调、应急处置通信手段,促进跨区域、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以“统筹协调、综合监管”为目标,以提供综合、动态、实时、准确、实用的安全畅通和应急数据共享为核心,围绕“保畅通、抓安全、促应急”等实际需求来建设智慧港航信息化平台。系统充分整合和利用航运管理处现有相关信息资源,以地理信息技术、网络视频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云计算技术为支撑,结合航运管理处专网与行业数据交换平台,构建航运管理处与各部门之间智慧、畅通、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智慧港航信息化平台。系统充分考虑航运管理处安全法规及安全职责今后的变化与发展趋势,应用目前主流的、成熟的应用技术,内联外引,优势互补,使系统建设具备良好的开放性、扩展性、可维护性。设计原则结合本系统建设要求,需要保证各系统的完整性和功能的实用性,在保证平台运行稳定运行和数据提供准确迅速的同时,界面简单实用,系统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强。在平台的开发、部署与实施中,严格遵循如下指导原则:实用性原则在本次智慧港航的建设过程中,系统实施和业务模型的建立严格贴合业务管理实际,且充分考虑航运(港政)管理处内部管理的需求特点,本系统将有力的辅助完成局内公文流转和事务管理,有效实现与其相关联系统的数据共享与数据交互,增强系统可实施性。同时系统操作简单、快捷,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易于使用推广,且维护方便;此外系统良好的人机接口与灵活多样的展现方式,还能提高用户的查询效率,并做到快速响应。可扩展性在系统功能划分模块化设计,预留了发展余地,系统结构设计、系统配置、系统管理方式等方面采用国际上先进同时又是成熟、实用的技术;系统设计所采用的技术和设备符合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业界标准,在系统架构设计上充分考虑到各接口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满足用户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应用系统进行扩展、维护及系统升级。可靠性系统采用先进的系统结构和技术措施,采用成熟的开发手段,具有良好的可靠性,能有效的避免单点失败,关键设备和部件采用冗余配置,能建立各种故障的快速恢复机制,确保系统7×24小时地正常运转,在技术服务和维护响应上同用户积极配合,确保系统的可靠,保证数据指标完整性和准确性。安全性系统在系统级、应用级、网络级提供各自的安全手段和措施,为系统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安全实施方案,以便合法用户能够随时得到所需要的数据支持,系统提供高安全度防护手段,防止内部用户的非法入侵以及操作人员的越级操作,非法用户则无法接触有权限的数据,保护信息的机密,所有应用项目和软硬件都遵守国家保密条例,符合国家有关电子政务系统安全要求,具备较强的自我保护机制,以便能有效抵御各种恶意攻击,确保内部信息的安全。大数据量的扩展港航管理业务及其管理模式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变化,与此相对应的是,水路安全畅通与应急处置的需求也将不断拓展,管理部门将不断产生新的需求。在此情况下,本次工程建设不可能一步到位,这就需要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因此系统软件体系结构设计上支持大数据量的扩展,以能够适应业务的不断发展和用户规模的扩大,具体设计方式如下:(1)定时清理数据,可以通过使用触发器或者带存储过程的作业来实现定时清理数据业务;(2)利用数据的转换与提取,定期用程序或用事务复制导入原始/汇总数据,把数据复制到一台专门做统计的服务器上,专门做查询所用;查询的时候做相应的优化,例如索引,视图等这样查询的时候压力就会小很多;同时考虑负载平衡,在空隙时利用其CPU和内存;(3)各业务系统和外部数据源传送的数据为维系挽留系统输入,这些数据分别经过数据格式检查;源数据清洗抽取转换、装载数据到收集层;对收集层中数据抽取、转换、装载到数据仓库;数据仓库中数据进行抽取、转换并结合模型算法库中的算法生成维系结果集以供输出;同时通过数据仓库接口,可将数据提供给应用系统的本地化查询使用;(4)划分存储硬盘把数据、日志、索引分盘存放,这样可以提高IO吞吐率用优化器,优化查询。开放性和标准化原则系统的各种接口满足开放和标准化原则。所有系统设备不但满足当前需要,并在扩充模块后满足可预见将来需求,保证建设完成后的系统在向新的技术升级时,能保护现有的投资。平台整体架构智慧港航信息化平台总体架构严格遵循安全性、共享性、扩充性、可维护性、可兼容性的开发原则;平台建成后,将会有大量的工作人员同时在线使用。因此在整个平台建设时,将进行良好的规划及架构设计;同时,为了适应未来项目的新增和变更,平台将具有足够的柔性,可通过简单配置和二次开发适应新的需求。本项目总体架构如下图所示:智慧港口是综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自动化等技术,构建集港口客户、港口企业、监管、机构、物流企业、上下游港口、港口生产管理、自动化装卸等为一体的信息化、智能化平台,打造港口对外服务智能化、生产管控实时化、码头作业自动化、信息感知智能化、管理决策科学化、港口发展可持续化。实现感知、智能决策、自动装卸、全程参与、广泛联系、深入交互、各方联动。以港口生产及管理为核心,扩展物流、跨境电商、信息等各类服务,对港口生态圈和服务供应链上的各种信息进行感知、传递、归纳、整合及智能分析,形成港口大数据,让大数据成为港口优质资产。通过盘活港口大数据,真正的让系统去考,使系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决策层和管理层战略分析、优劣势分析,解决让数据“帮你思考”的问题,助力港口整合并延伸港口物流服务产业链,引导企业转型,使港口具备持续创新、自主完善的能力。项目范围及内容·总体布局及涉众角色·建设内容简述智慧港口内容包括并不局限于:港口对外服务、港口生产综合管理、码头智能化自动化作业、港口安全监管及应急指挥、港口行政管理、现有信息化系统集成、港口大数据分析、口岸通关一体化对接、网上结算及货运、港口增值服务、有关基础支撑建设、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升级、港口业务移动应用、呼叫中心系统、信息推送系统。1、港口对外服务面向港外客户、港口业务合作伙伴、港内企业及公众提供全程港口相关服务,可在该平台完成全部港外物流、港内物流、通关、交易、货运自动化、行政服务等相关港口业务。2、港口生产综合管控实现港口商务、总调度及各码头调度、堆场库场、设备管理维护维修、车队车辆、船舶管理、泊位航道管理、安全生产、能源能耗、计费结费、气象水文、日常办公等全过程的自动化一体化管理。3、码头智能化自动化作业实现码头现场作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对作业的各机械设备、车辆、船舶、货物、磅场、库场、卡口、作业人员、生产安全、联检等作业的智能化自动化管理。提供各类作业人员智能终端、机械作业数据自动采集终端、机械自动化控制终端等。4、港口安全监管及应急指挥实现港口安全监管、危险源主动防控、突发事件处置、应急指挥通信、安全监控预警、安全巡检、应急事件的实时发布、应急通信等综合安全监管应急指挥平台。5、港口行政管理主要针对港航局,提供港口政务管理,包括行政许可申请、审批、行政、政令发布、公文下达流转等。提供移动APP、行政终端等。6、现有信息化系统集成实现对港口已有各类信息化系统集成到一体化平台。7、港口大数据分析实现对港外客户、港内生产、国内外港口及相关行业等各方面的信息数据资源收集和分析,建立大数据平台。利用数据挖掘、模型分析等技术手段,丰富大数据分析应用服务,实现多种数据源的访问、决策支持智慧化。8、口岸通关一体化对接船舶联检一体化,在口岸业务网上申报基础上对接口岸系统,实现海关、检验检疫、海事、边检等部门跨部门数据共享、监管互认。代理企业可一次性录入申报信息,分别发送到各家联检单位系统,“一单多报”。9、网上结算及货运提供网上结算、货运等业务,开启多种网络模式,与保险公司打通接口,一站式购买保险,实现港杂费结算。提供保险资源查询、移动等。10、港口增值服务基于港口资源,实现跨境电商、港口、港口社区、大数据服务等增值服务。跨境电商:提供针对性的特色跨境电商。港口:为各类金产提供从登记、交易到结算的全程式服务,推出基于港口优势的创新产品,向贸易型和型转变。港口社区:为来港客户、承运人、码头企业、公众等相关群体提供交通、旅游、购物、餐饮、住宿、教育等智慧社区服务。11、有关智慧港口基础支撑包括地理信息平台、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码头无线覆盖及网络、高精度定位系统、RFID自动识别、CA安全认证及电子签章、标准化。码头无线覆盖及网络:管理网及一般网络、控制网;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基于现有数据中心,提供港口应用云服务。地理信息系统:作为港口可视化及计算平台,采用GIS平台和电子海图平台相结合GIS和海图一体化平台,支持C/S、Web模式,建立地上、地下管网、3DGIS港区和堆场。实现机械、车辆、船舶、人员等位置定位和作业轨迹监测预警。CA安全认证及电子签章:实现信息安全。12、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在原有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基础上进行改造,实现“多调合一”管理,即将各项调度功能整合到了一个平台上,实现港口生产调度的统一指挥。实现多作业线并行调度管控。实现智能化“多级调度”流程自动化,即总调、现场调度及各码头公司联网控制。13、港口业务移动应用基于移动互联网,实现港口对外服务、港口管理、指挥调度、生产人员等移动手机APP应用、微信公众号及方式的业务,提供客户及港内人员移动业务、信息查询、作业智能自助服务终端等。实现支持智能手机、平板、自助终端等智能终端接入的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移动应用。14、客服呼叫中心系统客服呼叫中心系统是港口对外服务的重要通信平台,负责客户咨询服务,业务引导;受理客户关于港口业务等方面咨询。建立包含服务热线、微信公众号、移动APP方式的移动呼叫中心。15、信息推送服务系统实现基于平台、微信、APP等信息推送服务,通过信息主动推送的方式,向客户、港内管理、生产人员传递业务状态、调度沟通、客户通知、急件、申请、领导批示等信息。产业发展规划一、培育壮大信息产业目前,xxx港市的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比较低,信息产业链远未形成。xxx港的信息产业发展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先从为本地传统企业、为政府和公共信息化服务入手,培育一批具有一定竞争能力的信息企业,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逐步扩张;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对信息产品制造企业向外扩张的支持力度,逐步将信息产业培育成为xxx港市的重要产业和经济支柱之一。1、信息产品制造业根据xxx港市的实际情况,采取“三管齐下”的方式发展信息产品制造业:(1)发挥传统产业比较发达的优势,通过产品升级改造,提升传统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2)保持和促进现有信息产品制造业的持续发展,扩大机箱、显示器等计算机外设以及液晶模块、开关电子元器件、卫星电视接收机等产品的生产规模,提高技术档次,扩大市场占有率。(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依靠优越的投资环境和良好的经济运作体系,积极创造条件,承接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高起点地引进先进技术和项目。争取到2005年,信息产品制造业销售收入实现40亿元,到2010年再翻一番。2、信息服务业和软件产业目前xxx港市有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三家运营商。要确保它们在国家政策框架内开展服务竞争,也要吸引其他运营商来xxx港投资运营。同时,加快发展信息咨询业,形成一批经营规范、信誉度高的信息中介机构,拓宽信息服务领域,开展技术、经济、人才、物资、市场、法律、金融、外贸等综合性信息服务,培育一批有较高知名度的社会网站。以xxx港市科技创业中心为载体,进一步吸引国内外优秀软件企业投资创业,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支持软件企业发展的政策,鼓励软件企业在本地化应用软件开发方面取得突破,以点带面,应用成熟后,再积极向其他城市推广。二、电子政务电子政务建设不仅能够提高行政透明度和政府办事效率,更是服务社会,服务经济建设的重要举措,对实现xxx港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目标意义重大。1、电子政务建设目标到2005年,建立以xxx港市电子政务信息平台为核心的电子政务系统,包括政务应用平台、核心政务系统、政府门户网站与网上行政审批系统、政务信息资源库、电子档案工程、决策支持系统等组成部分,以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增强行政透明度、提高公众满意度。2、电子政务的建设原则为有效避免建设中“各自为政、分散建设、重复浪费”的现象,全市机关电子政务建设实行“四统一分”原则,即统一规划管理、统一网络平台、统一接口标准、统一安全策略、分级负责,实现以体制增效益,以应用促发展。xxx港市电子政务建设应由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制定专项规划,落实“四统一分”原则。各部门要在专项规划指导下分别落实各自的信息化应用系统,服从统一平台与接口要求。系统建成后要大力推进运营维护体制创新,对涉及政府机密的信息系统,由市政府指定的机构进行统一维护、监管;对非涉密部分,实行外包服务,促进本地信息服务业的发展。3、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内容(1)政务应用平台政务应用平台以政务网为基础,可在现有党政信息网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升级改造,制定统一的接口标准,为部门和条线专网提供虚拟通道,实现以党政信息网络管理中心为枢纽,覆盖全市镇(街道)和各委办局的政务网络体系。政务应用平台将实现政务网用户身份统一管理、网络应用资源统一管理和统一访问控制,从而实现单点登录、全网通行,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个性化服务。应用平台要考虑统一的访问接口,以便融合各委办局内部不同的MIS系统,具有完备的管理功能,以保证系统安全和信息安全。(2)核心政务系统核心政务系统是一个集网络平台互联、应用系统协同、信息资源共享为一体的智能化、规范化的信息门户和通用OA系统,包括公文管理、档案管理、人大政协提案管理、督察督办管理、领导日程安排、通讯录、任务管理、通知管理等功能。此外,还应具备一体化信息发布和为领导服务的项目管理工具等功能。(3)xxx港市门户网站xxx港市门户网站将涵盖市政府的主网站和党政各部门的子网站,是集信息发布、政务公开和网上办事、网上监督于一体的网上政府服务系统,也是实现政务公开的重要途径。该门户不是一个简单的政府部门网站的集群,而应根据访问者的需求,将政府的信息资源进行分类整合,方便各类信息的查询。为了保证网站统一性和延续性,需制定政府部门网站设计的指南,对网站的域名、视觉形象、信息格式、制作质量等进行统一规范;公开各项服务的流程;制定相应的信息发布和服务内容管理办法和审核机制。门户网站应当设立专门的招商引资模块,详尽介绍xxx港市的投资环境,结合GIS系统,实现投资园区“虚拟现实”展览;建立网上远程音视频洽谈室和网络电话会议系统,提供远程招商咨询服务;提供办事索引,表格下载和项目申办、查询等服务。(4)政务信息资源库根据国家《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要求,要适时启动四大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分别由人口、法人、规划、统计等主管部门牵头建设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宏观经济数据库。(5)电子档案工程随着电子政务的实施,政府信息从产生到传递、利用的各个环节都将实现数字化,而作为电子政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电子档案工程应该与电子政务同步实施,实现数字文件的“及时归档、随时查阅”,确保政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安全性和可识别性,提高档案工作效率和档案利用率。在电子档案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国家有关档案信息化建设上的相关标准,分步骤、有计划地加以实施。对于永久、长期保存的档案采用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并行的方式,对短期档案可用电子文档形式。(6)网上行政审批系统实行网上行政审批就是要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各项行政审批活动提供最大便利,提高审批机关工作效率和规范程度,促进政务公开。应具有以下主要功能:网上咨询,表单下载或提交,网上受理、网上交互、网上督查、收费和审结。为了保证网上审批的顺利推进,建议分期实施,先从面向投资者的审批为开始,逐步扩展到面向社会、面向居民的审批事项;加强培训,提高公务员网上操作水平;实行网上行政审批的考核督察制度;加强宣传,鼓励市民和企业利用网络进行项目申办,初期可推行网上行政审批代理制。(7)政府决策支持系统政府决策支持系统是以GIS作为基础应用平台,以各种图形化城市信息为依托,加入规划、人口、经济、交通、社会保障等综合数据,通过直观的图形界面、完善的属性数据和成熟的数学分析模型,实现数据的完美结合,并与电子政务体系无缝连接,实现信息的交互。为政府在城市发展中的综合决策服务。4、信息安全保障措施xxx港市电子政务系统是与国际互联网逻辑相连,因而在电子政务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制定并落实必要的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如CA认证、容灾备份中心及信息安全制度等。建立CA认证中心将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对于xxx港市来说,完全可以通过采用灵活的方式来实现。例如,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协卡认证体系”等比较成熟的CA认证中心体系,可以大大降低投资成本。建立容灾备份中心,为全市重要的信息系统和企业提供介质仓储、在线数据、和在线系统三种方式的备份服务三、“数字xxx港”“数字城市”是地理信息及其相关技术在政府及企业管理与决策及市民生活中的应用。它将城市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映射到信息空间,建立城市现实地理环境的空间信息模型,构造一个与现实城市相对应的虚拟“数字城市”,为城市政府和企业的管理决策及市民社会生活提供各种本地化信息服务。“数字xxx港”总体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应用系统以及城市地理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三部分,如下图所示:1.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是指在计算机支持下,按照空间位置对城市各种基础地理信息进行输入、存储、更新、查询、分析、应用、显示和制图的技术系统,将为各界提供完善的地理空间数据,是各种应用的基础,是“数字xxx港”建设的关键技术支撑和主要组成部分。到2005年,初步建成“数字xxx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信息基础数据库,基本实现信息共享功能及网络交换,开始面向社会服务。到2010年,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成为xxx港市更新最及时的权威性公共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满足各行各业对基础地理数据的需求。2.专业应用系统建设专业应用系统将实现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具体应用,可扩展到城市的所有与地理信息相关的行业,如车辆的调度、各种地下管线管理等。当前应首先做好城市规划系统、土地管理系统、环境保护系统、人口地理系统以及应急指挥系统五个子系统建设。城市规划系统:系统按照规范化的信息分类标准和统一的地理空间关系,实现对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各种信息的科学存储和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①规划审批管理子系统;②建设工程管理子系统;③测量成果管理子系统;④批后管理子系统;⑤规划成果管理子系统;⑥道路网库管理子系统。土地管理系统:该系统以解决地籍管理业务为出发点,包括地籍查询统计、日常业务变更、自动制图、土地登记。到2005年,建立xxx港市1:2000地形图,初步构成xxx港市土地管理部门信息发布系统的框架,系统能够上网发布部分数据。到2010年,建立和完善全市1:500地籍图,实现科学、合理、全面存储与土地管理有关的空间数据、权属信息、利用、法律及法律手续、各类影像、土地变迁的历史信息和其它与之有关的信息,满足管理部门实现土地档案影像化管理的需求。环境保护系统:该系统建立面向全市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网络,改进传统的环境保护手段,实现环保信息化、自动化和现代化。包括环境质量监测、评价模型、污染源分析管理三部分。环境质量监测系统采集企业和下级监理机构的排放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汇总、分析、上传。通过对各监测点状况及随时间的变化跟踪,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价,逐步建立评价模型。随着在线监测和监测网络的完善,为进一步实现环境污染物动态模型分析、环境质量动态预测以及辅助决策打下良好的基础。人口地理系统:以电子地图为基础平台,录入城市人口信息,建成数据库。可实现分析人口的空间分布规律、受教育程度与从事职业的关系、失业人口分布特点、老龄化问题等,也可用来预测或模拟今后人口发展的趋势、数量的增减等,为城市建设和管理、商业选点、企业产品定位等提供详实的人口地理信息。应急指挥系统:系统集成通信、数据库、GIS等方面的技术,实现对警报的及时处置。系统具备完善的数据信息,具有对突发事件受理、重点目标部位监视、电子地图显示等功能,可接收来自市政府信息中心、公安、消防、地震、气象、卫生防疫、事发现场等重要信息以及相关GIS系统的信息,供决策指挥人员分析研究,决策指挥。3.城市地理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城市地理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是建立在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和各专业应用系统的基础上,向政府、企业和居民提供基于GIS的服务平台。主要包括面向政府部门的决策支持系统和面向社会公众的公共信息查询系统。决策支持功能将嵌入与电子政务系统相结合,向决策部门提供各种地理空间信息,实现各部门协同信息处理和信息共享。公共信息查询系统通过触摸屏、网站、电话、短消息等多种手段为社会提供丰富的地理信息查询服务。4.建设与运行模式“数字xxx港”系统的基础地理信息集中存放在中心服务器上,各个应用系统则由多个政府部门分别建设完成,通过网络连接。各个应用数据库在物理上可能是不同的存储方式,但是逻辑上却是一个统一的空间库,在提供对外服务时,采用集中登录方式。最终形成“物理分布、逻辑集中”结构,即由全市统一的中心服务器和分布在各个业务部门的业务数据服务器共同组成。各专业应用系统与对应的政府部门业务相结合,信息采集具有垄断性,所以各业务数据库建立、维护和更新必须由相应的政府部门负责。各部门必须为数据中心提供标准的GIS业务信息,同时也可通过这一平台获得其来自其他部门的GIS信息。各种业务数据库在“数字xxx港”的范围内实现共享。数据中心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是统一的公共数据交换平台,可通过设立政府控股的“GIS数据中心运营公司”,吸引与城市地理信息密切相关的电信、银行、电力、商业、物流等行业企业参股,实行企业化运作,承担基础数据的运行、维护与更新。运营公司为全市的GIS建设提供标准、规范和指导,负责市域范围内GIS信息的交换和共享,为政府、企业和市民提供直接服务。四、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平台企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力,也是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企业信息化,要采取“引”和“逼”相结合的方法。“引”就是采取典型宣传、提高认识、经济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也是政府经常采用的方式;“逼”就是行业龙头企业实现信息化之后,其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也必须实现信息化,才能与之相衔接,否则将可能被淘汰出局。xxx港市以工业经济为主体,且主要以规模型的冶金、化工、粮油食品、纺织、建材等传统行业为主。推进企业信息化,两种方法缺一不可。1.全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争取到2005年,信息技术在全市工业领域中的应用取得明显进展,工业企业生产装备自动化水平显著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60%以上企业建立起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其中20%的企业实现多个应用系统间的集成;70%的企业在互联网上有自己的域名;重点骨干企业的生产装备自动化率达到90%以上,大中型企业主动运用CAD、CAM等先进技术,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全市形成10个信息技术应用示范企业,在产品开发、工艺设计、生产过程控制和企业管理等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建成5家以上省级重点信息化示范企业。到2010年,市重点工业骨干企业全部实现管理信息化;其他工业企业实现财务信息化管理应用率达95%以上;营销管理应用率达到70%;比较完善的MIS/ERP系统的覆盖率达到70%以上;建立企业网站的比率达到90%;工业企业数控技术应用率达到60%。为达到以上目标,必须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提高认识,强化引导,重视培训。组织针对企业管理者、中层管理干部、企业信息技术管理部门等不同对象的培训班,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培训。通过抓好行业龙头企业的信息化,来拉动相关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化工作。(2)以企业上网工程推动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的建设。引导企业一方面抓好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引导他们完成企业上网工作,依照“以点带面,推进重点,带动一般”的原则,率先推进基础比较好的重点企业信息化建设。将重点企业信息化建设纳入企业技术改造、科技发展的有关规划,带动全市企业信息化步伐。根据xxx港市大型企业的产品批量大、品种少、规格多等特点,首先推广以降低成本和库存为目的的信息管理软件,使企业尽早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效益。积极稳妥地引导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通过对信息流、资金流和货物流的逐步整合,建立起企业间信息交流和贸易往来的电子商务平台。(3)结合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积极扶持一批企业信息化的重点项目。选择一批企业信息化的重点项目,将之列入市的技术创新专项,在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计划及重点支持技术改造项目计划中,专门设立推进企业信息化专题,支持和扶持一批推进企业信息化的技术改造项目。在技术改造项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方面,对信息化方面确有成效的企业给予积极支持。重点支持一批已有基础并已经进行规划的信息化重点企业,形成全市企业信息化的示范点,并以此为突破口,全面推进xxx港市企业信息化。(4)多渠道筹集资金,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和外资投入为重要来源的多元化的企业信息化投融资体系。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主要用于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技术创新项目、信息技术应用示范企业、信息网络及信息平台建设、信息化技术开发与推广项目的资助、贴息和奖励。有关部门要积极为企业信息化项目争取科技创新基金、各类风险投资资金和贷款担保基金。各商业银行也要支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项目贷款,引导企业加大对信息化的投入。企业要提足用好技术开发费和折旧资金,省级重点信息化示范企业的技术开发费占销售额的比重要达到5%以上。2.建立中小企业公共应用服务平台中小企业同样要面对采购、生产、物流、财务等多个环节。虽然信息化可以整合企业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但由于受人才、资金等制约,中小企业实现信息化改造有许多困难。为此,xxx港市可以通过建立中小企业公共应用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应用软件服务。平台将建立一套虚拟的企业管理系统,把管理系统的各个模块分切给不同的中小企业使用,中小企业只需根据自己的业务发展,提出对企业生产、管理、销售等过程信息技术应用的需求,平台就可以通过互联网与中小企业本身的系统相联接,为其提供个性化定制的服务,从而实现了中小企业租用服务平台管理系统而实现企业信息化的目标。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供应商,融软件、硬件、网络和技术为一体,以互联网为媒介,以门户网页为切入点来提供企业关系管理、培训和教育、项目管理、销售自动化、人事管理、采购管理、库存控制、财务明细账、报销管理等共性应用软件和完整的一条龙服务。3.建立xxx港市电子商务平台鉴于xxx港市大部分企业信息化程度较低,用于推进电子商务的资金技术不足,开展电子商务条件还不成熟,因此,可以发展集成式、资源共享型电子商务,建设社会化的电子商务平台。xxx港市电子商务平台的主要业务可分为会员服务中心、信息服务中心、交易服务中心和分析服务中心四大模块。政府部门应给予相应支持,一是鼓励ISP、ICP等运营商吸纳外地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采取整合、兼并、收购等方式,搭建社会化的电子商务平台;二是鼓励大型企业与运营商合作,参与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并首先入驻,进而带动其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入驻;三是制定相应的电子商务平台产业化政策,杜绝信息资源的部门垄断,从体制、资源、资金、管理、人才上促进电子商务平台的产业化,把信息资源转化为信息产品,实现最大化的互联互通;四是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和标准,主要包括规范电子商务运营商行为,制定平台建设和运行标准,以确保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标准接轨。五、港口物流平台xxx港是目前长江沿线最大的国际商贸港,建设港口物流平台,对加强口岸管理信息化,推动临港产业发展,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具有现实意义。1.物流平台的建设目标率先在保税区建立xxx港口岸信息中心,构建港口物流平台,各政府机构(海关、税务、商检、工商等)和企业通过该平台进行数据共享和交换,从而实现“联合口岸电子执法”,提高货物通关效率。还可以将各个码头、物流运输企业的网络相连,为保税区和开发区的企业提供优质的增值服务,帮助企业改善供应链,加速流通,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效益。通过港口物流平台的建设,整合、优化xxx港市的“企业生态环境”,为生产型企业、销售型企业、物流仓储企业、货运代理、政府部门、海关、商检、金融等各类机构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流服务,提高货物流通能力,提高xxx港口岸的辐射力。2.物流平台的基本框架xxx港市港口物流平台系统上联政府应用系统,如海关、工商等政府管理系统,下联各类生产企业、港区企业和物流企业等,其核心功能是实现政府、港区、园区和企业之间的数据处理及交换,并在物流平台上建立各类园区特有的物流管理系统。主要构成如下图所示: 企业应用 信息中心 政府应用物流平台框架信息中心由数据存储、处理、交换中心和电子物流系统两大部分组成。数据存储、处理、交换中心包括海关预报关配套系统、快速通关配套系统、电子政务配套系统。海关预报关和快速通关配套系统要与海关信息化系统的预报关和快速通关系统相互衔接,实现单证电子化和数据实时处理;电子政务配套系统要与各相关政府部门,如工商、税务、外汇管理、检验检疫等部门的电子政务系统相联接,实现数据交互,网上审批办事。电子物流系统包括进出口业务、网上调度、货物计划、货物配送和货物跟踪等,其功能主要是加强港区和园区的物流管理,并为企业提供服务。通过专业门户网站,建立各种电子社区,实现物流计划、配送、跟踪一条龙服务,对船期、舱位、仓储、运能等物流信息实时发布更新,满足运输企业对信息的各种需求。港口物流平台还需要运用GPS、GIS、无线通信、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支持多种软件和数据接口,具备良好的开放性,易于与各个机构及企业已有信息系统结合。通过信息中心,将政府部门和企业紧密联系成一个信息整体。参与物流管理的有关政府部门,首先应做好自身的电子政务建设,实现网上受理和信息发布等基本功能,进而实现网上协同办公,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积极参与和推进港口物流系统的信息化建设。物流平台涉及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协调工作非常巨大;参与的企业种类繁多,各企业的应用重点各不相同,投资与收益也有差距;系统采用的技术比较先进,系统结构和数据结构也很复杂,因此,必须做好统筹安排,确保项目分阶段、有步骤、按计划地推进。六、社区信息化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社区将承担更多的政府管理职能。进一步改善社区综合环境,加强社区服务功能,营造安全便捷、舒适温馨、智能社区,使广大居民切实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各种便利和实惠,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xxx港建成最适宜人居、创业的港口城市的重要步骤。今明两年应率先进行试点工作,探索有xxx港市特色的社区信息化管理、社区网络化服务和智能化小区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建立xxx港市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指南和技术规范,在市区范围内各个街道进行全面推广。到2005年,20%的小区实现智能化,50%的小区实现信息化。到2007年,力争使全市50%的社区成为智能化小区,100%的社区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1.社区政务信息化管理建立社区宽带网络,开发街道专用的社区政务管理软件,满足街道纷繁复杂的工作需要,简化、优化居民办事流程,提高为民服务的水平。整合人口、户籍、民政、劳动、计生、残联等部门的数据资料,建立集各种资源于一体的综合数据库,做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以实现居民基础信息资源的共享,并可直接向上级政府提供相关基层信息。2.社区网络化公众服务社区服务平台是利用现代化的通讯手段,把社会中的便民服务资源集中起来,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查询与服务,构建联系政府、居民、企业之间的桥梁,使社区服务平台朝大众网、平民网、贴心网的方向发展。由市政府投入一定启动经费开始运营,通过收取广告费、入网费等方式收回部分成本,支撑软硬件及数据的更新与维护,保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到2005年初步建成网络平台,在全市建立50个触摸屏查询终端,建设公众信息数据库,提供城市基本信息查询;到2010年建立完善的社区公众服务平台,进一步扩充数据库内容,使其更加方便实用,向多功能市政设施的方向发展。3.社区智能化系统社区智能化系统由安保系统、通信网络系统和物业管理系统等组成。安保系统包括:电视监控子系统、火灾报警子系统、可视对讲子系统、电子巡更子系统、燃气泄漏子系统、紧急呼救子系统等。通信网络系统包括:有线电视子系统、电话通信子系统、社区网络子系统等。物业管理系统包括:多表自动计量管理子系统、车库管理子系统、设备监控管理子系统、公共广播子系统、物业信息管理子系统等。应制定智能化社区建设标准,在新建住宅小区率先实现智能化系统,然后逐步改造旧城区,提高智能化小区普及率。4.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社区承担着越来越多的管理职能,社区与居民的联系也更加密切。为了进一步方便居民办事,可以在社区中设立一个事务受理中心,建立事务受理系统,对各项事务办理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使所有的流程都在系统内实现,让居民享受到一门式的便捷服务。若进一步将街道办事处的内部网络向下属的各个居委会延伸,还可逐步实现居民在居委会办理各种事务。5.市民服务呼叫中心为了使市民享受到政府所提供的各项服务,可由信访办牵头,联合民政、社保、劳动等其它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政府部门共同建设市民服务呼叫中心,把电话、电子邮件、传真和网络等多种信息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出“一站式”政府公共信息服务。其主要功能是政策法规宣传、政府职能解答、居民办事指导、居民投诉受理、便民服务等。系统通过自动语音、传真、留言和人工等方式提供多方面的信息咨询服务内容,以政务信息化加快推动政府服务现代化。鉴于呼叫中心投资较大,可以考虑分期完善其中的服务种类和服务内容,逐步扩大呼叫中心服务的范围。七、教育信息化xxx港市教育信息化的建设目标是:在实现所有学校网络宽带互联互通的基础上,促进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开展网上科普、网上教育、远程教育等业务。1.积极开发教育信息资源积极开发xxx港市教育资源管理系统。通过对教育资源产生、分享、使用、评价的动态循环管理,对原始数据(如视频、音频、动画、图片等)、半成品、成品等形式的教育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管理、区域网络管理、Web资源管理、教师评估管理和资源共建共享管理的多层次、全方位管理功能。由市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组建xxx港市教育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建立多媒体课件资源库、视频资料库、教案库等教育资源数据库,向各个学校的多媒体教学提供共享的教学资源和交流的园地。电信部门要为全市的学校和教育机构提供主机托管或者空间租用,降低其维护成本,同时通过集中应用,使诸如学籍管理等关键应用在全市范围内得到统一,降低管理成本。在社会化教育服务方面,通过集中区域内外教育资源,为当地的家庭和企业提供远程教育服务。2.推荐使用优秀教育软件在建设方针上,应当采取一面购买国内优秀资源库,一面组织开发自己的优秀资源库的做法。教育部门应组织有关专家制定评价标准,对征集来的软件,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认真评审。将评审出的优秀教育软件将列入教学用书目录,或列入优秀教育软件推荐目录,供广大中小学师生选用。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原则下,将经过评审的优秀软件纳入基础教育资源库并在全市范围推荐使用。保证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应用中达到最简便和最优化的状态,方便广大师生实际操作和使用。3.积极发展远程教育借助互联网性,建立网络教育平台,实现远程教育,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阻碍,使学生自主地开展“协作式”研究性学习。教学质量是远程教育的关键。各个学校或单位在实施远程教育计划时应根据自己的能力和专业特色,确保质量第一,从网络基础设施、教学资源库、智能化教学辅导系统、师资培训、教学管理制度等环节入手,制定出严格的质量标准、监控体系和保证体系。4.具体措施为实现教育信息化,必须采取以下具体措施:(1)加强领导,统筹规划。教育信息化的最大特点是实现资源共享和发挥整体优势。在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同时,要防止重复建设、盲目建设的现象。必须加强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领导,各部门之间要搞好协调,做好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实施。(2)提高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应用水平,加强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不断提高学科整合、课件制作和教科研的能力。落实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计划,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水平。(3)形成以政府投资为主、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多渠道筹措经费的体制。政府每年要拨专项资金支持中小学信息化建设,运营部门也要给予优惠资费。八、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目标是:到2005年,初步建立市区居民个人电子健康档案,覆盖本市70%居民个人医疗信息;中心镇以上医疗机构实现系统联网;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院试点开展网上挂号;把《xxx港市卫生健康网》打造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医疗信息网,提供完善的网上健康咨询服务。到2010年,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院要建成全数字化医院;进一步拓展网络覆盖面,开始建立患者电子病历,完善预防、保健机构的网络功能;实现市区预防、保健机构之间及其与卫生行政、医疗机构之间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建立起功能比较完备、标准统一规范、系统安全可靠,与卫生改革与发展相适应的卫生信息化体系。1.居民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由多个既可以独立使用又紧密联系的子档案组成,包括个人医疗史、电子诊疗病案、预防免疫、婴幼儿健康档案、孕产保健、计划生育、慢性病防治与管理、健康教育等个人档案。电子健康档案将详实地记录每个人在不同时期的健康状况,有利于人们清楚地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也给医疗卫生机构对人群健康状况等诸多指标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扎实的信息基础。2.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目标是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xxx港市疾病预防能力,特别是提高对突发疾病的应控制急能力。(1)实现疫情信息“快速、准确、全面、可靠”的收集、汇总、分析、储存、传输;(2)实现疫情报告周报制度,特殊情况时可实现日报和个案报告;(3)建立卫生防疫疫情信息数据库,包括本地区卫生防疫系统的一些基本资料,如人员素质、经费、房屋、设备、疾病种类等;(4)向市政府有关方面提供控制疾病、遏制疫情暴发的决策服务,并能够从中获得医疗专家的支持;(5)结合GIS系统,直观表达和显示具有常规疫情、灾区紧急疫情及与传染病控制有关的区域基本资料信息,提高对疫情的快速反应和决策分析的能力。九、社会保障系统xxx港市劳动保障局在1999年就开发了全市的社会保障系统,目前该系统承担了全市十多万居民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该系统网络和读卡机具等设备基本由农业银行投资建设,除社保功能外,社保卡也具备了农业银行同类金融卡的所有功能,此举开创了社保卡系统由商业银行参与建设的先例,节约了大量的财政投资,同时商业银行也增加了发卡量,达到了双赢的目的,值得其他城市借鉴。由于该系统的建设相对投入较早,当时国家的统一技术标准还未出台,造成了xxx港市的社保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标准和国家的技术规范不一致。根据国家要求,社保卡应全国联网,因此采用国家统一技术规范改建xxx港市社保卡系统势在必行,同时还要在现行社保卡的基础上增加功能,使它的使用范围不仅可以涵盖社会保障领域,还可扩展和延伸到其它许多政府为民服务项目。应由市政府组织,把与市民办理个人社会事务相关的政府和社会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构建全市统一的信息交换平台和基础信息共享数据库,规范完善各类业务数据库和社保卡应用服务网点,使社保卡逐步发展成为市民卡。1.社保卡信息交换平台和基础信息共享数据库信息交换平台和基础信息共享数据库的建设,以原社保卡数据库为基础数据库,首先从整合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医保、公安、民政等具备计算机管理条件的各个政府部门开始,逐步向教育、卫生、外来人口管理等领域拓展。实现系统内的信息资源共享和充分利用。市民在各种业务网点办理相关业务时,可以借助社保卡实现凭证、查询和信息记录,从而形成网、库、卡、点四位一体的市民信息系统,使相关政府服务管理机构能更好地服务于市民。2.各业务分系统的建设劳动和社会保障分系统:应包括业务管理、法规政策、决策支持、执法监督、市民服务、内部管理和智能化管理等七个部分。应进一步扩大服务人群,将社保卡的服务对象扩展到本市的农村,服务范围延伸至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和农业人口的民政救助等;继续改进服务网点的用卡环境,拓展用卡功能,如实现社保部分、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的用卡功能。争取发卡量由目前的15万扩大到30万。公安分系统:以常住人口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定期更新持卡人群的基本信息。尽可能在全市公安服务窗口推行使用POS机,在迁移户口、办理驾驶证照等事务中,通过社保卡采集相关信息资料。民政分系统:优先开发与市民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救助、优待抚恤、婚姻管理等应用系统,为社保卡使用打下基础。医疗保险分系统:加大在市民信息查询、数据库功能深化,以及系统安全等方面的建设力度。学生学籍卡系统:在全市中小学中通过社会保障卡(学籍卡)实行学籍电子化管理,为教育教学管理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持。基于学籍卡的升学招生网上录取、学生参加各类学习活动的数字化管理以及学校、家庭、社会综合教育服务平台等将是今后重要的应用项目。外来人口居住证分系统(含境外人才、外来劳力等):把现阶段向外来人员发放居住证的管理模式改为发放外来人员社保卡,使外来人员能凭一张卡办理各类社会事务,享受市民待遇,同时确保政府职能部门全面、及时地掌握外来人员的状况,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十、社会信用体系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下的客观需要。社会信用体系主要包括社会诚信体系、社会信用制度和联合征信系统三个方面。社会诚信体系包括政府诚信、企业诚信、公民诚信、机构诚信以及交易诚信、交往诚信、学术诚信等各方面的内容;社会信用制度包括法律法规、制度安排、监管主体、惩戒机制等方面的内容;联合征信系统是培育信用服务行业的关键,包括市场准入、行为监管、行业规范等方面的内容。政府的定位是,以信用制度建设为抓手,引导全社会开展诚信活动,指导和规范征信行业的有序发展。xxx港市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立面向个人和企业,覆盖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的社会诚信体系,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经济环境。到2005年,个人和企业联合征信服务系统基本建成,行业信用管理和服务有较大发展,企业对自身信用的管理能力有较大提高,相应的信用法规和行业标准规范初步形成。1.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应该能够采集以下基本信息:个人身份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住址、身份证号码、社会保障卡号码等;个人的银行信用记录:在各商业银行的个人贷款及偿还记录、个人持有信用卡透支及还款和在银行发生的不良行为的记录等个人的其他信用记录:通过公开合法渠道采集依法可以使用的与个人信用有关的偿付能力和职业稳定性等社会公共信息方面的记录,如个人的通信费用、公用事业费是否按时缴纳等。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需要大型数据库和丰富的数据接口,以便于各个银行、社会系统的数据库交换信息。并且能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提供信用报告。2.企业信用联合征信系统企业联合征信系统将全面覆盖xxx港地区所有拥有经营记录的企业。政府方面的信息合作单位包括工商局、技监局、统计局、国资办、海关、人民银行等。系统内容除由政府职能部门提供的企业注册信息、年检历史资料、等级产品达标信息、税务等级信息、国有资产绩效考评信息、进出口报关记录、信贷融资记录和行业统计分析信息外,还综合了一些由企业提供或系统自行采集的企业信誉信息;如企业主要经营者的个人信用信息、行业协会、公会等行业自律组织,对本行业的资质、评比等数据、上市公司的经营财务信息、媒体披露的企业接受奖惩的信息、民事合同判决执行信息、担保、租赁信息等。系统对这些数据进行系统处理加工,对信用主体进行评级管理。建立查询系统,根据客户需要制作不同的资信报告,提供动态、准确的专业服务,为政府部门、银行、企事业单位等提供相应的信用信息服务。由于个人征信系统涉及到公民的个人隐私、国家标准等问题,还有大量的准备工作。因此,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是当前的工作重点,可利用xxx港工商局等部门已形成的企业信息数据库存以及工商局与银行、税务部门形成的数据交换机制,加工、整合形成能反映xxx港企业诚信状况的数据库,开放给政府部门和企业查询、使用,并在企业诚信数据库的基础上开发企业诚信网,负责企业信用机构的建立以及对企业诚信数据的征集、维护和发布。各业务子系统设计一张图(即GIS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概述一张图建设需求依托港岸线、港口、港区、码头、泊位等港口主要基础资源图层建设一张图(即GIS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之上依次接入和叠加经营、安全、航线、规划建设等专题数据,并接入港航船舶识别系统(AIS)、卫星定位系统(GPS)、视频监控系统(CCTV)、移动平台等数据,最终实现在一张图上呈现港航基础数据信息和动态实时数据信息,逐步建成航运管理处“一张图”。功能性需求分析本系统重点需要显示港航概况信息,包含以下几种:(1)基础数据图层展示:基于高清影像图或数据矢量图,进行岸线、港区、港口经营人,重大危险源、码头、泊位、堆场、仓库、储罐信息、海事管理专题数据、航行参考数据、集疏运体系:公路、铁路、管道、物流园区展示。(2)业务数据图层展示:基于高清影像图或数据矢量图,进行船舶信息、危货作业数据、海事签证数据、执法监管信息展示。(3)动态感知数据图层展示:基于高清影像图或数据矢量图,进行基于GIS的AIS、CCTV、GPS、移动通信“四位一体”的感知港口、感知船舶、感知货物的全面感知网络体系展示。(4)统计数据图层展示:展示水上运输船舶、水路运力结构、港口装备、水路运量、港口吞吐量及其他业主关心的数据指标,指标在数据支持的情况下应可动态调整。具体内容如下:内容项需要展示和管理内容港航基础信息1、岸线、港区、港口经营人,重大危险源、码头、泊位、堆场、仓库、储罐信息展示;2、港区运输管线展示;3、海事管理专题数据,航行参考数据展示;4、集疏运体系:公路、铁路、管道、物流园区展示;港口经营数据专题港口经营许可状态:港口经营许可的详细业务信息;港口企业分布:港口企业的详细数据信息;港口规划数据专题港口规划情况描述展示:对港口原始规划图按规划类别、规划年代(包含修编年代)进行备案管理,可以查看已有的港口规划图;港区规划情况描述展示:根据总体规划书在电子地图上标注港口沿线所有港区的每个作业区范围和基本说明信息;岸线规划情况描述展示:根据总体规划书将港口沿线所有港区的规划岸线分段分类在电子地图上标注;锚地规划情况描述展示:根据《江苏省沿江港口锚地总体规划》修编内容将沿江锚地的规划内容在电子地图上标注;港口安全数据专题港口危险源分布:在地图上浏览辖区港口危险源的具体位置和相应分类信息(属于系统本次需要实现的功能);港口安全管理状态:在地图上浏览辖区“危险货物港口作业资质”和“港口危险货物作业场所建设项目许可”信息;港口安全设施设备:在地图上浏览辖区港口安全设施设备相关信息;港口视频监控点分布:在地图上浏览辖区港口视频监控点位置信息;港口应急资源分布:周边医院、消防的位置、电话以及搜救力量单位名称、部门、联系人、联系方式、力量种类、具有功能、备注(属于系统本次需要部分实现的功能);港口建设数据专题1、项目信息包括: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质量监督单位、检测单位、泊位性质、靠泊等级、泊位数量、通过能力、建设起至年限、总投资、资金来源;2、建设过程包括以下节点:前期准备、岸线利用审批、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初步设计审批、施工图设计审批、招投标备案、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办理、开工备案、过程控制、交工验收、试运行备案、单项验收、竣工验收,每个节点内可以上传下载查看各类审核文件,批文,包括文件名称,来源单位,文号,批文时间;3、用户可以对建设项目按节点等条件进行查询汇总;港口统计数据专题1、水上运输船舶艘数,同比增减幅度,集装箱船舶艘数,同比增减幅度;2、水路运力结构:按运输区域划分,按用途划分;3、港口装备:港务船舶艘数、港区铁路线长度、港区输油管线长度、生产用装卸机械数量;4、水路运量:客运量、货运量、周转量、平均运距,水运集装箱运量、同比环比、远洋运输量;5、港口吞吐量: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危货吞吐量、同比环比6、航道交通量:日平均交通量,同比环比等;非功能性需求分析该系统需要满足大量的港口基础业务数据和空间数据的信息存储需求,并且满足港口管理部门的信息共享需求,系统还需要满足用户地图交互响应的及时性,是一个综合性、操作性要求都很高的系统,所以系统建设时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考虑系统的非功能性要求:(1)系统需要满足大量的数据存储需求:系统不仅需要存储各级港口管理部门的业务属性数据,而且需要存储大量的港口专题空间数据,空间数据的存储达到TB级别,需要可靠的存储方法来满足数据存储的需求。(2)系统需要满足高并发的访问需求:系统需要提供各级港口管理部门用户的查询访问需求,同时满足用户对地图交互操作的及时性响应要求,通过数据组织、图层拆分规划、图层加载控制、地图服务优化、容量规划等方式,解决地图加载慢,执行操作响应慢等性能问题。(3)系统的易用性需求:系统首先需要是一个实用的系统,其目标是通过高效的计算机操作来提高港口管理的水平和工作效率,因此在系统的分析、设计、数据的采集,整理和功能实现上,都将面向业务管理的实际应用。同时,应保证系统运行稳定,反应迅速、数据准确,设计风格统一、界面友好;操作简便、学习成本低。(4)系统的可扩展性需求:整个系统的建设应遵循统一化、标准化的原则,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进行建设实施。整个系统采用开放式的模块化设计,可以在以后的应用中不断地扩充各种新的功能模块,从而能适应新技术和业务发展所带来的变化。系统必须具备统一的接口和合理的数据编码规则,以便为后续的应用系统开发和数据库建设中提供必要的支持。建设目标依据港口航运资源分布的特点,建立港口航运一张图(即GIS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建立港航各类专题属性数据,包括港航基础信息数据、港口经营专题数据、港口规划专题数据、港口安全专题数据、港口建设专题数据、港口统计专题等数据信息,实现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的掌握。加强与纵向单位以及横向关联单位的数据互联互通,实现与相关单位“深度互联、业务协同”的目标。系统实现目标如下:港航基础信息数据:通过图形化、数字化、可视化的方式呈现港航基础设施数据(包含岸线、港区、码头、泊位、公共基础等设施)的直观展示和集约化、动态化管理。港口专题数据:将港口经营专题数据、港口规划专题数据、港口安全专题数据、港口建设等专题数据进行基于地图的动态关联展示和管理。动态感知数据:构筑基于GIS地图的AIS、CCTV、GPS、移动通信“四位一体”的感知港口、感知船舶、感知货物的全面感知网络体系。统计数据:通过对港航水上运输船舶艘数、水路运力结构、水路运量、港口吞吐量、航道交通量等数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最终形成各种统计报表,辅助港航管理人员开展相关工作。系统设计原则科学性原则系统设计严格按照行业软件开发科学标准,在原有系统上进行创新性的应用开发。系统能进行数据录入和维护、具有查询和检索以及港航基础信息数据、港口专题数据、动态感知数据、统计等数据输出功能的一张图是实现港航管理现代化、信息化、可视化的管理目标。系统可以利用港口地形地貌、建筑物分布以及集疏运配套资源为底图,能够实现空间和属性数据的叠加和统一管理,并可以为进一步开发具有高级功能的系统奠定基础。系统可依托多种数据库(港口仓库容积、航标数据库等),实现二维与三维/2.5维相结合的展示效果,二维系统基于电子地图实现港航区静态信息监控及应用功能;三维/2.5维系统在港区部分码头、港区、作业场所建立三维/2.5维模型,以及几种典型类型的船舶模型、管道模型、储罐模型,真实展现港区部分场景和船舶动态,为港区的展示和管理提供强大的分析和决策支持功能。可靠性原则港口建设一张图(即GIS地理信息服务平台)严格遵循国家及港航有关港口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法规,数据的分类、分层、编码应该严格遵循现有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港口建设标准并根据港航的地方特色,定制适合于本系统的分类、分层、编码方案。合理性原则在充分考虑系统先进性和用户需求的前提下,同时考虑了系统的设计的合理性。在系统功能上并不一味的求高、追求技术上的先进性,而是以实用为原则,采用成熟的技术,降低系统设计的费用和后期系统运行附加费用,设计满足客户需求,运用方便的系统。可扩展性原则系统的要素、编码、功能和数据库结构设计之处充分考虑到日后的可扩充性,以满足系统进一步的发展和港口一张图建设的需要。易用性原则系统设计按标准化、规范化,分层设计,组件化实现。从界面和功能设计上充分考虑系统操作方便、易操作、易维护性,提供GUI图形界面,提供丰富的维护方式;在客户使用和体验反面充分考虑使用者素质参差不齐,设计上手快、易学易懂的系统。安全性原则系统采取全面的安全保护措施,具有防病毒感染、防黑客攻击措施,同具有数据库备份、数据读写权限管理等高度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手段进行管控。对接入系统的设备和用户,进行严格的接入认证,以保证接入的安全性。系统支持对关键设备、关键数据、关键程序模块采取备份、冗余措施,有较强的容错和系统恢复能力,确保系统长期正常运行。同时,考虑港航局及相关数据的安全性,企业通过ISO27001信息安全体系认证,为客户提供更安全的信息服务。功能性原则本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红外遮蔽诱饵及伪装陶瓷粉料项目融资计划书
- 兽医寄生虫病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 养老院老人心理辅导支持制度
- 养老院老人紧急救援人员行为规范制度
- 《肠内营养护理》课件
- 房屋架木安全协议书范文(2篇)
- 2025年南宁货运从业资格证的考题
- 2025年杭州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答案大全
- 2024年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研发与销售合同
- 2025年哈密货运从业资格证考题
- 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治指南(2023年中文版)
- 群控系统试运行及调试方案
- 校园安全教育(完美版)ppt
- 新教材《乡土中国》第篇《长老统治》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 履约情况证明
- 道路用液体石油沥青试验检测报告
- 水库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 外科学教案-下肢骨关节损伤
-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项目部人员委派书
- 国家开放大学实验学院生活中的法律第三单元测验答案
- 四年级数学上册课件-8. 田忌赛马-对策问题(66)-人教版(共11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