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造型屋面钢结构提升专项方案-海口市国际免税城项目_第1页
大跨度造型屋面钢结构提升专项方案-海口市国际免税城项目_第2页
大跨度造型屋面钢结构提升专项方案-海口市国际免税城项目_第3页
大跨度造型屋面钢结构提升专项方案-海口市国际免税城项目_第4页
大跨度造型屋面钢结构提升专项方案-海口市国际免税城项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口市国际免税城项目(地块五)大跨度造型屋面钢结构提升专项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〇二二年四月.3汽车式起重机安全操作技术规程1、汽车式起重机进入现场后,要首先了解被吊运构件的摆放位置,然后选择平整、坚实的地面作为停车地点,并保持起重机的平稳。2、汽车式起重机作业前要将四个支腿全部伸出,支腿下面要加放垫木,防止作业中支腿下沉,操作支腿开关时,要先放后支腿再放前支腿,防止损坏起重机。3、汽车式起重机作业前,应将各操纵杆放在空挡位置,手制动器应锁死,并按规定启动内燃机。启动后,应台速运转,检查各仪表指示值,运转正常后接合液压泵,待压力达到规定值,油温超过30℃时,方可开始作业。4、起吊之前,起重机司机首先要查看被吊货物,熟悉货物的性质、规格、重量和装卸要求,遇有易滚、易滑、易倒的货物要因地制宜地采取防范措施。5、起重机司机要严格按指挥信号操作并同挂钩工相互配合,自觉服从指挥。起重机开始运转时,要先鸣铃,提醒作业人员注意旋转动向,货物离地20cm时,要停吊、试臂、试绳、试刹车。6、汽车式起重机进行吊运作业,只准许在起重机左右两侧及后面进行,严禁在起重机前方吊运或从驾驶室上空旋转跨越。7、起重吊运货物时要将货物提升到安全高度后,再作回转,变幅运动;回转时速度要慢,制动要平稳,减少货物摆动;起吊重物达到额定起重量的90%以上时,严禁同时进行两种及以上的操作动作。8、起重吊运货物不准许在地面旋转,操作中带载变幅要平稳,不允许在作业中长时间将货物悬吊在半空中,而司机离开操作室。9、起重吊运作业时,卷筒上的钢丝绳最少要有三圈的余量,不准许钢丝绳重叠,打结绞拧时,强行操作升降或进行调整。10、起重吊运作业中,严禁调整支腿,需要调整时要停止吊运,收回起重臂再进行调整。11、起重吊运作业中,起重机运转不允许从作业人员上方通过,被吊物上面不允许站人或搭放其它货物,运转中要避免碰撞。13、现场作业中遇有需要移动起重机时,必须将起重臂支腿收回原处,才能移动位置,不准伸臂或伸支腿时移动起重机。14、汽车式起重机在作业中,转台上不准许站人或停留。吊运中不准进行检查,润滑,维修等工作,起重臂未收回原处时,挂钩工不准许上车乘坐或作收车准备工作。15、起重吊运中需要起重机抽绳时,货物上面不准许站人,被吊货物要堆码,加固牢靠。抽绳时要鸣铃,操作要缓慢平稳。16、起重吊运中,不准许主、副卷扬机同时工作。夜间作业现场要有足够的照明条件,起重机灯光要齐全,指挥信号要清晰、准确。17、起重吊运中,遇有线路、树木、建筑物时,起重机的钢丝绳与其距离至少1米以上;遇有高压线时,起重机和被吊物要与高压输电线保持安全距离,并指定专人监察现场。18、使用两台起重机进行的抬吊作业,要有作业方案,选择好吊点,指定专人指挥;吊运时起重机吊钩须与被吊物垂直,货物捆绑吊挂要牢靠,每台起重量不准许超过额定量的80%。19、起重吊运中,遇有异常声响、抖动、发热、异味时,应停止操作;遇有大风,大雾,雷雨,天气,视线不清或对安全有影响时,可暂停作业;遇有紧急情况时,要立即鸣铃或报警,停止作业及时采取防范措施。20、遵守起重机械“十不吊”。7.4防止起重机倾翻1、起重机的行驶道路,必须坚实可靠。起重机不得停置在斜坡上工作,也不允许起重机两个覆带一高一低。重型吊机在作业和行走时应铺垫钢路基箱。2、严禁超载吊装,超载有两种危险,一是断绳重物下坠,二是“倒塔”。3、禁止斜吊,斜吊会造成超负荷及钢丝绳出槽,甚至造成拉断绳索和翻车事故;斜吊会使物体在离开地面后发生快速摆动,可能会砸伤人或碰坏其他物体。4、要尽量避免满负荷行驶,构件摆动越大,超负荷就越多,就可能发生翻车事故。短距离行驶,只能将构件离地30cm左右,且要慢行,并将构件转至起重机的前方。拉好溜绳,控制构件摆动。5、有些起重机的横向与纵向的稳定性相差很大,必须熟悉起重机纵横两个方向的性能,进行吊装工作。6、绑扎构件的吊索须经过计算,所有起重机工具,应定期进行检查,对损坏者作出鉴定,绑扎方法应正确牢靠,以防吊装中吊索破断或从构件上滑脱,使起重机失重而倾翻。7、风载有可能造成“倒塔”,工作完毕轨道两端设夹轨钳,遇有大风或台风警报,塔式起重机拉好缆风。8、防止机上机下信号不一致造成事故。9、防止由于各种机件失修造成的事故。10、防止轨道与地锚的不合要求而造成的事故。11、防止安全装置失灵造成事故,塔式起重机应按有起重量限位器、高度限位器、幅度指示器、行程开关等。12、塔式起重机不准在弯道处作业。7.5防雷技术措施建筑施工现场的防雷保护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这关系到建筑设施、施工设备和人员的安全。一、施工现场内的起重机、井字架及龙门架等机械设备,若在相邻建筑物、构筑物的防雷装置的保护范围以外且在表1规定的范围内,则应安装防雷装置。施工现场内机械设备需安装防雷装置的规定1、机械设备上的避雷针长度宜为1~2m。可用直径不小于16mm的圆钢或直径不小于25mm的钢管制作。2、起重机、井字架及龙门架的防雷引下线可利用该保护设备的金属结构件,但应保证可靠的电气连接。3、同一台电气设备的防雷接地可以与该设备的重复接地使用同一个(组)接地体,由于重复接地电阻值的要求一般比施工现场的防雷接地电阻值要求的为小,因此,接地电阻应符合重复接地电阻的要求。二、变配电设备的防雷变配电设备除了可能遭受直击雷以外,还有可能被雷电波沿着线路侵入而威胁变配电设备的安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变配电设备的防雷应包括防直击雷和防雷电波侵入两部分。雷云与地面及建筑物间直接产生强烈的放电电流的雷电称为直击雷。雷电侵入波就是由于雷电对架空线路或金属管道的作用而产生的侵害电气设备的电波。1、直击雷的防护对直击雷的防护可装设避雷针、避雷网或避雷线。对变配电设备防直击雷的基本原则是:(1)所有被保护的变配电设备均应处在避雷针、避雷网或避雷线的保护范围之内;(2)防止由于雷击在避雷针或避雷线上形成高电位对被保护物。产生反击。当防雷装置遭受雷击时,在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体上都将产生很高的电位,如果防雷装置与建筑物内外电气设备、电线或其它金属管线的绝缘距离不够,它们之间就会放电,这种现象称为反击。反击可能引起火灾、爆炸或人身伤害。2、雷电侵入波的防护由于变配电设备与线路相连,线路遭受雷击的机会很多。又由于雷电波的波幅可能很大,能使变配电设备的绝缘损坏,因此,应从以下两个方面采取保护措施:(1)装设阀型避雷器阀型避雷器应根据所保护的配电设备的额定电压等级选择。阀型避雷器通常装设在母线与接地线之间。由于变压器是最重要的变配电设备且其绝缘水平也最弱,因此阀型避雷器应尽量安装在离变电器的距离近些。(2)变配电设备的进线保护当架空进线采用电缆配线时,避雷器应装设在电缆头附近,且将避雷器的接地端与电缆金属外皮相连。三、其它用电设备的防雷措施:1、无金属外壳或保护罩的用电设备应处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2、从配电箱(屏、柜)引出的线路应穿钢管。钢管一端与配电箱(屏、柜)相连,另一端与用电设备外壳、保护罩相连,并就近与屋顶防雷装置相连。钢管因接设备而中间断开时应跨接。3、在配电箱(屏、柜)内,应在开关的电源侧与外壳之间装设过电压保护器。4、为防止雷电波侵入,严禁在独立避雷针、避雷网和避雷线或支柱上悬挂各种电气线路(包括通信线路)。8.应急处理措施8.1组织准备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应急准备和响应领导小组,项目消防领导小组,治安联防领导小组,疾病控制领导小组等小组,负责处理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1、对项目经理部及施工现场可能出现的火灾、爆炸以及各类灾害事故、疾病等进行预防和控制,保证人员和物品的安全。2、负责项目治安、消防、安全管理工作。3、负责本项目年度及重大节日、大型活动的应急准备和响应方案的制定和实施。4、负责本项目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的实施及运行过程中的监督检查。5、负责项目施工作业场所内易燃易爆及防火装饰、电气焊等作业面的具体管理,配合公司对紧急事故的处理。6、负责对本项目工作人员、施工人员(含分包人员)进行应急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7、负责本项目的应急人员组织、设施的配备及日常的自检维修工作。8、负责监督项目所属施工队伍及分包单位的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的实施。9、负责对所有潜在危险源的应急准备和响应及相关管理工作。10、负责对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指导。11、负责施工生产过程中的风险识别、分析评估,制定针对各类风险抵抗措施。8.2应急预案组织架构第一层次:公司总部应急机构,由公司相关职能部门组成,应急总指挥为公司总经理,安全生产部为具体指挥部门。第二层次:项目部应急机构,由下属职能部门组成,事故现场总指挥由项目经理姚顺民担任,各工段长、班长组成应急小组。海口市国际免税城(地块五)造型屋面钢结构工程项目部应急小组成员:组长:姚顺民副组长:赵强周冀伟陈旭辉组员:周国伟吴则辉李强刘军林彭四清代周杰周鑫顾帅林宿晓飞项目部安排一辆车及社会车辆。8.3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本节编制目的是为了保证本工程施工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充分发挥项目部在事故应急处理中的重要作用,使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至最低程度。8.3.1紧急情况分析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工艺、工序确定现场存在的险情分析情况如下:序号紧急情况险情1火灾、爆炸人员伤亡、财产损失3停电工程质量受损,进度滞后4质量事故工程质量受损5突发传染病人员伤亡6中暑人员伤亡7中毒人员伤亡8化学污染人员伤亡9高空坠落、物体打击、伤害人员伤亡10恶劣天气(暴雨、大风等)人员伤亡、财产损失11民扰干扰工程施工12群体群发事件(上访,斗殴)影响社会稳定13重大节日等突发事件影响社会稳定8.3.2应急情况管理机构及职责(1)应急救援的组织项目建立以项目经理为小组长的应急救援指挥小组,生产经理和安全经理为小组副组长。(2)主要人员职责:领导小组负责统一指挥、调动,并根据发生事故的危害程度,采取对应措施并组织实施。同时向上级和社会有关援助部门(机关)报告请求援助,事后对发生事故的原因组织人员调查,对造成重大损失的相关责任人做出相应处理。岗位职能及职责组长①分析紧急状态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源控制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②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③与外部应急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④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行动;⑤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⑥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应急反应组织;⑦应急反应组织的启动;⑧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⑨通报外部机构,决定请求外部援助;⑩决定应急撤离,决定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副组长①协助应急总指挥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任务;②向应急总指挥提出采取的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应急反应对策和建议;③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所需的其它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④组织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对施工场区生产过程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⑤定期检查各常设应急反应组织和部门的日常工作和应急反应准备状态;⑥根据实际条件,努力与周边有条件的单位为在事故应急处理中共享资源、相互帮助、建立共同应急救援网络和制定应急救援协议。危险源风险评估组①对各施工现场,场外生活区,加工厂的危险源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②指导生产安全环境部门安全措施落实和监控工作,减少和避免危险源的事故发生;③完善危险源的风险评估资料信息,为应急反应的评估提供科学的合理的、准确的依据;④落实周边协议应急反应共享资源及应急反应最快捷有效的社会公共资源的报警联络方式,为应急反应提供及时的应急反应支援措施;⑤确定各种可能发生事故的应急反应现场指挥中心位置以使应急反应及时启用;⑥科学合理地制定应急反应物资器材、人力计划。后勤供应组①协助制订施工项目或加工厂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的储备计划,按已制订的项目施工生产场地应急反应物资储备计划,检查、监督、落实应急反应物资的储备数量,收集和建立并归档;②定期检查、监督、落实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管理人员的到位和变更情况及时调整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的更新和达标;③定期收集和整理各项目部施工场区的应急反应物资资源信息、建立档案并归档,为应急反应行动的启动,做好物资源数据储备;④应急预案启动后,按应急总指挥的部署,有效地组织应急反应物资资源到施工现场,并及时对事故现场进行增援,同时提供后勤服务。应急救援组①抢救现场伤员;②抢救现场物资;③组建现场义务消防队;④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事故调查组①保护事故现场;②对现场的有关实物资料进行取样封存;③调查了解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及相关人员的责任;④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教育、总结。8.3.3应急情况处理流程启动应急处理方案紧急情况上报事故情况事故发生报告启动应急处理方案紧急情况上报事故情况事故发生报告项目领导监理、业主、政府主管部门总部事故发生地人员疏散,区域警戒事故电梯、车辆等运输工具就位应急组人员及相关机械就位社会协助资源撤离至安全区域、伤者护送至医院抢救贵重物资设备,保护现场应急情况处理流程图8.3.4应急预案的执行(1)预案的培训与交底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按计划组织总承包项目部全体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具备完成其应急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时间安排工程开工前;应急预案进行调整后;有新进员工。主要培训内容灭火器的使用以及灭火步骤的训练;施工安全防护、作业区内安全警示设置、个人的防护措施施工用电常识、在建工程的交通安全、大型机械的安全使用;对危险源的突显特性辩识;事故报警;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现场抢救的基本知识。(2)训练和演习项目部针对“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的事故,组织项目部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模拟演习,其目的在于:保证各种应急反应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全体作业人员熟悉作业现场紧急疏散道路;检验相关应急人员的应急能力,确保发生紧急情况时救援工作能按照预案有序进行,防止因应急反应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根据演习情况,及时调整预案与实际状况相符。8.3.5现场应急情况模拟场布置为督促作业人员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具,同时检测作业人员的身体状态,所有作业人员上班前都必须通过相应的安全模拟场,只有穿戴好防护用具、能顺利通过模拟检测的作业工人才能进入施工区域施工作业。8.3.6各类紧急情况预防措施事故类型可能发生事故的环节预防措施触电事故临时用电末采用TN-S系统、不达“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要求;雨天露天电焊作业;不遵守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照明灯具金属外壳末作接零保护,潮湿作业末采用安全电压;高大机械设备末设防雷接地;非专职电工操作临时用电等。①施工现场做到临时用电的架设、维护、拆除等由专职电工完成。②在建工程的外侧防护与外电高压线之间必须保持安全操作距离。达不到要求的,要增设屏障、遮栏或保护网,避免施工机械设备或钢架触高压电线。无安全防护措施时,禁止强行施工。③综合采用TN-S系统和漏电保护系统,组成防触电保护系统,形成防触电二道防线。④在建工程不得在高、低压线下方施工、搭设工棚、建损造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其他杂物。⑤坚持“一机、一闸、一漏、一箱”。配电箱、开关箱要合理设置,避免不良环境因素损害和引发电气火灾,其装设位置应避开污染介质、外来固体撞击、强烈振动、高温、潮湿、水溅、以及易燃易爆物等。⑥雨天禁止露天电焊作业。⑦按照《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做好各类电动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的接地或接零保护,保证其安全使用。凡移动式照明,必须采用安全电压。⑧坚持临时用电定期检查制度。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事故临边、洞口防护不严;高处作业物料堆放不平稳;架上嘻戏、打闹、向下抛掷物体;不使用劳保用品,酒后上岗,不遵守劳动纪律;起重、吊装工末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①凡在距地2m以上,有可能发生坠落的楼板边、阳台边、基坑边、基槽边、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基坑口等高处作业时,都必须设置有效可靠的防护设施,防止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②施工现场使用的施工电梯,必须制定安装和拆除施工方案,严格遵守安装和拆除顺序,配备齐全有效限位装置。在运行前,要对超高限位、制动装置、断绳保险等安全设施进行检查验收,经确认合格有效,方可使用。③脚手架外侧边缘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搭设脚手架必须编制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操作层的跳板必须满铺,并设置踢脚板和防护栏杆或安全立网。在搭设脚手架前,须向工人作较为详细的交底。④模板工程的支撑系统,必须进行设计计算,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⑤严禁架上嬉戏、打闹、酒后上岗和从高处向下抛掷物体,以避免造成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机械伤害事故机械设备未按说明书安装、未按技术性能使用;机械设备缺少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失效;对运行中的机械进行维修、保养、调整,未按操作规程操作;机械设备带病运作。①机械设备应按其技术性能的要求正确使用。缺少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已失效的机械设备不得使用。②按规范要求对机械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③机械操作工持证上岗,工作期间坚守岗位,按操作规程操作,遵守劳动纪律。④处在运行和运转中的机械严禁对其进行维修、保养或调整等作业。⑤机械设备应按时进行保养,当发现有漏保、失修或超载带病运转等情况时,有关部门应停止其使用。中毒事故涂料施工、防水施工;电焊气体;食堂采购的食物中含有毒物质或工人食用腐烂、变质食品。①涂料施工、电焊气体、防水施工时,要配备通风设施。②工人生活设施符合卫生要求,不吃腐烂、变质食品。炊事员持健康证上岗。暑伏天要合理安作息时间,防止中暑脱水现发生。火灾事故电气线路超过负荷或线路短路;电热设备、照明灯具使用不当,大功率照明灯具与易燃物距离过近;电焊机、点焊机使用时电气弧光、火花等引燃周围物体;工人生活、住宿临时用电拉设不规范;工人在宿舍内生火煮吃、取暖引燃易燃物质等。①做施工组织设计时要根据电器设备的用电量正确选择导线截面,导线架空敷设时其安全间距必须满足规范要求。②电气操作人员要认真执行规范,正确连接导线,接线柱要压牢、压实。③现场用的电动机严禁超载使用,电机周围无易燃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设备正常运转。④施工现场内严禁使用电炉子,使用碘钨灯时,灯与易燃物间距要大于30cm,室内不准使用功率超过60w的灯泡。⑤使用焊机时要执行用火证制度,并有人监护、施焊周围不能存在易燃物体,并配备防火设备。电焊机要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⑥施工现场的高大设备做好防雷接地工作。⑦存放易燃气体、易燃物仓库内的照明装置一定要采用防爆型设备,导线敷设、灯具安装、导线与设备连接均应满足有关规范要求。易燃易爆危险品引起火灾、爆炸事故施工现场的使用油漆、松节油、汽油等涂料或溶剂;使用挥发性易燃性溶剂稀释的涂料时使用明火或吸烟;焊、割作业点乙炔瓶发生器等危险品的距离过小;①使用挥发性、易燃性等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现场不得使用明火或吸烟,同时应加强通风,使作业场所有害气体浓度降低。②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电石桶和乙炔发生器等危险品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10m,与易燃、易爆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30m。暴风雨引起的事故强风高处作业(阵风六级、风速10.8m/s);六级以上大风严禁登高作业,应按规定安装接地保护和避雷装置。按照方案要求对未固定牢靠的单元进行临时固定。8.3.7各类紧急情况处理措施和抢险措施处置程序施工现场一旦发生事故时,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小组应根据当时的情况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或进行现场抢救,同时要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报警,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要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指挥抢救排险,并根据规定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尽量把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项目部制定出本工程的安全消防通道及安全疏散道路路线图,在特定楼层设置临时应急避难处,在通道口标明距离最近临时避难楼层的距离并确保通道的畅通,遇突发紧急事故时,由专人指挥与事故应急救援无关人员的紧急疏散,根据不同的事故,明确疏散的方向、距离和集中地点。报警联络方式一旦发生事故时,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小组在进行现场抢救、抢险的同时,要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电话进行报警,如有人员伤亡的,要拨打“120”急救电话和相关主管部门电话;如果发生火灾,应拨打“119”火警电话和相关主管部门电话。各类事故的抢救措施1、触电事故的抢险措施一旦发生触电伤害事故,首先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方法是切断电源开关,用干燥的绝缘木棒、布带等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拨离或将触电者拨离电源),其次将触电者移至空气流通好的地方,情况严重者,边就地采用人工呼吸法和心脏按压法抢救,同时就近送医院。2、高处坠落及物体打击事故的抢险措施工地急救员边抢救边就近送医院。3、坍塌事故的的抢险措施一旦发生事故,应尽快解除挤压,在解除压迫的过程中,切勿生拉硬拽,以免进一步伤害,现场处理各种伤情,如心肺复苏等。同时,就近送医院抢救。严重可能全身被埋,引起土埋窒息而死亡,在急救中应先清除头部的土物,并迅速清除口、鼻污物,保持呼吸畅通4、机械伤害事故的抢险措施(1)对于一些微小伤,工地急救员可以进行简单的止血、消炎、包扎。(2)就近送医院。5、中毒事故的抢险措施施工现场一旦发生中毒事故,让病人大量饮水、刺激喉部使其呕吐,立即送医院抢救,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报告,保留剩余食品以备检验。6、火灾事故的抢险措施(1)迅速切断电源,以免事态扩大,切断电源时应戴绝缘手套,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当火场离开关较远时需剪断电线时,火线和零线应分开错位剪断,以免在钳口处造成短路,并防止电源线掉在地上造成短路使人员触电。(2)当电源线因其他原因不能及时切断时,一方面派人去供电端拉闸,一方面灭火时,人体的各部位与带电体保持一定充分距离,抢险人员必须穿戴绝缘用品。(3)扑灭电气火灾时要用绝缘性能好的灭火剂如干粉灭火机,二氧化碳灭火器、1211灭火器或干燥砂子,严禁使用导电灭火剂扑救。(4)气焊中,氧气软管着火时,不得折弯软管断气,应迅速关闭氧气阀门停止供氧。乙炔软管着火时,应先关熄炬火,可用弯折前面一段软管的办法将火熄灭。8.4应急救援电话及就医路线事故发生后,领导小组协助相关领导、或部门调查处理,实事求是,如实反应情况和提供资料、证据,为事故处理提供真实材料。(1)现场救援路线:a.小型事故:救援车辆→滨海大道→长滨东四街→长滨六路→长滨西五街→海南省肿瘤医院(3.8公里,7分钟)。海南省肿瘤医院我项目部海南省肿瘤医院我项目部b.大型事故:救援车辆→滨海大道→海港路→秀华路→海南省人民医院(14公里,22分钟)我项目部海南省人民医院我项目部海南省人民医院9.计算书9.1吊装索具选用9.1.1下部桁架吊装索具选择及验算钢丝绳选择:桁架分段吊装分段最重约24.1t,单个吊点最不利负载为24.1*1.5/4=9.04t(考虑1.5的活载系数,按4点受力计算),单根钢丝绳受力按9.04吨考虑,钢丝绳受力按6倍的安全系数,再考虑钢丝绳之间荷载不均匀系数0.82,则钢丝绳的钢丝破断拉力为:F=90.4×6/0.82=661.5kN。选用公称抗拉强度1850Mpa的6×37钢丝绳,直径32.5mm,查得该钢丝绳钢丝破断拉力总和为711kN>661.5kN,满足要求。钢丝绳的破断拉力卸扣选择:分段吊装选用T-BX9.5-7/8型卸扣,额定荷载9.5t大于钢丝绳拉力9.04t。因此本工程网壳吊装选用T-BX9.5-7/8型卸扣作为吊索具安全。9.1.2网壳分块吊装索具选择及验算钢丝绳选择:网壳分块吊装分段最重约36.9t,单个吊点最不利负载为36.9*1.5/4=13.84t(考虑1.5的活载系数,按4点受力计算),单根钢丝绳受力按13.84吨考虑,钢丝绳受力按6倍的安全系数,再考虑钢丝绳之间荷载不均匀系数0.82,则钢丝绳的钢丝破断拉力为:F=138.5×6/0.82=1013kN。选用公称抗拉强度1850Mpa的6×37钢丝绳,直径39mm,查得该钢丝绳钢丝破断拉力总和为1020kN>1013kN,满足要求。钢丝绳的破断拉力卸扣选择:分段吊装选用T-BX15-11/8型卸扣,额定荷载15t大于钢丝绳拉力13.84t。因此本工程网壳吊装选用T-BX15-11/8型卸扣作为吊索具安全。9.2屋盖钢结构典型吊装单元计算分析9.2.1分析设计说明根据本工程吊装区域网壳分块情况,选取几个典型吊装单元进行计算分析,对屋盖结构构件吊装分块的变形及构件应力进行验算分析结果如下。9.2.2荷载与荷载组合结构自重由程序自动计算,并对其进行1.35倍的放大以考虑施工荷载效应;荷载组合取分项系数取1.35,动力放大系数(1.2~1.5)取1.35。因此计算荷载组合为1.35*1.35恒载。9.2.3吊装验算结果(1)桁架吊装单元X方向位移最大变形8.8mmY方向位移最大变形20.7mmZ方向位移最大变形13.8mm应力应变图最大应力70.2N/mm2(8)网壳吊装分块单元X方向位移最大变形1.78mmY方向位移最大变形2.70mmZ方向位移最大变形22.38mmXYZ方向位移最大变形22.39mm应力应变图最大应力47.5N/mm29.3钢结构施工阶段过程仿真计算分析9.3.1概要通常整体结构是依其在使用阶段可能遇到的荷载产生的效应进行设计的,设计结果一般能够保证结构整体在正常使用状态及极限状态下的性能要求。但是,实际上建筑物是逐根构件或逐块子结构施工构筑的,结构在施工过程当中的荷载和荷载效应均不同于整体结构,这种施工期间的结构系和施工后结构系的不同,会导致结构分析结果与实际的结构效应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本工程采用分块桁架吊装、满堂脚手架等施工方法,各杆件的内力,在施工过程中会发生变化,甚至由于个别杆件受力与其在整体受力中不同,会导致杆件出现拉压杆的转化,导致杆件失稳或者超应力,以及施工过程中部分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变形过大满足不了结构设计要求,以及不满足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危及施工安全。因此,为了确保结构施工阶段的安全及正常使用阶段的安全,按照实际施工顺序进行结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提升区详细验算步骤详见提升专项方案。9.3.2施工验算的技术措施设计验算依据根据钢结构招标图纸以及相关技术要求,建立结构的计算模型,在对结构设计和验算时,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使用的分析软件为通用的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软件“MIDAS/GEN”,版本号为8.8.5。本工程所有设计图纸及技术要求均根据以下规范和标准:(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3)《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6)《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8)《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9)《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技术规程》CECS230:2008(10)《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5-2020(11)《重型结构(设备)整体提升技术规程》J11400-2009(12)《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13)《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JGJ7-20计算假定1.假定材料的力学特性不随时间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即本次计算所选用的材料均为非时间依存性材料。2.计算单元的产生和解除应与相应的施工阶段一致。3.荷载的施加和解除应与相应的施工阶段一致。4.边界条件的变化应与相应的施工阶段一致。5.边界条件根据结构实际并进行一定的简化取值。6.边界条件一旦产生,其位置不再发生变化,但可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而退出计算。7.结构整体分析的作用包括结构自重、附加恒荷载、活载、风荷载、雪载、温度作用、地震等。但是,结构在施工过程中,所受荷载时间短,有些作用影响比较弱,比如地震作用,因此,施工阶段仅考虑结构自重、风荷载及温度作用等工况。结构验算总控信息结构在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应符合下列要求:SR式中:S–荷载或作用效应,R–结构抗力结构构件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应满足下列公式的要求:SdC式中: Sd–荷载效应设计值(如变形、裂缝等)C–设计对该效应的相应限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1)验算构件承载力极限状态时,对于非地震组合应满足:式中:γ0–结构构件重要性系数S–荷载或作用效应组合设计值R–结构构件承载力设计值2)对于抗震设计,构件的承载力应满足下列要求:式中:γRE–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S–荷载或作用效应组合设计值R–结构构件承载力设计值施工阶段分析采用的计算模型施工阶段计算的模型概念有两种:一种是累加模型概念,一种是独立模型概念。累加模型的概念就是下一个阶段模型继承了上一个阶段模型的内容(位移、内力等);独立模型的概念就是每个施工阶段均按当前施工阶段的所有荷载、当前模型进行分析,然后作为当前施工阶段的分析结果,两个施工阶段分析结果的差作为累加结果。累加模型适合于安装过程中前、后阶段衔接紧密的施工方法,比较能够真实的反映此类方法的施工过程,而独立模型适用于分块吊装(每块刚度要足够大)及满堂脚手架等施工过程中位移较小的情况。俯视图轴测图MIDAS计算模型9.3.3屋面钢结构施工过程模拟分析分析设计说明由于本工程结构造型复杂,用钢量大,分析过程中采用一次性建模法,建立整个屋面钢结构分块吊装及液压提升的施工模型,通过MidasGen8.8.5中的施工过程有限元分析功能,对该部分结构进行施工过程模拟,采用累加模型进行计算,该分析考虑施工过程对结构受力的影响。固定屋盖部分施工计算模型见下图所示。屋盖计算模型荷载和荷载组合本安装过程采用MIDAS/GenV8.8.5限元程序仿真分析。模型中只考虑施工阶段阶段(自重)为标准荷载组合:1.35D;其中D为被提升结构构件自重,由程序自行考虑。步骤模拟计算结果第1步:位移云图(Dx,单位:mm)最大位移0.13mm满足要求位移云图(Dy,单位:mm)最大位移0.15mm满足要求位移云图(Dz,单位:mm)最大位移1.00mm满足要求应力云图(单位:N/mm2)最大应力7.6N/mm2满足要求第2步:位移云图(Dx,单位:mm)最大位移0.75mm满足要求位移云图(Dy,单位:mm)最大位移1.15mm满足要求位移云图(Dz,单位:mm)最大位移1.00mm满足要求应力云图(单位:N/mm2)最大应力12.6N/mm2满足要求第3步:位移云图(Dx,单位:mm)最大位移1.94mm满足要求位移云图(Dy,单位:mm)最大位移1.11mm满足要求位移云图(Dz,单位:mm)最大位移1.01mm满足要求应力云图(单位:N/mm2)最大应力15.5N/mm2满足要求第4步:位移云图(Dx,单位:mm)最大位移1.82mm满足要求位移云图(Dy,单位:mm)最大位移1.11满足要求位移云图(Dz,单位:mm)最大位移2.07mm满足要求应力云图(单位:N/mm2)最大应力17.0N/mm2满足要求第5步:位移云图(Dx,单位:mm)最大位移1.82mm满足要求位移云图(Dy,单位:mm)最大位移1.11mm满足要求位移云图(Dz,单位:mm)最大位移2.07mm满足要求应力云图(单位:N/mm2)最大应力16.95N/mm2满足要求第6步:位移云图(Dx,单位:mm)最大位移1.81mm满足要求位移云图(Dy,单位:mm)最大位移1.12mm满足要求位移云图(Dz,单位:mm)最大位移2.07mm满足要求应力云图(单位:N/mm2)最大应力16.94N/mm2满足要求第7步:位移云图(Dx,单位:mm)最大位移1.78mm满足要求位移云图(Dy,单位:mm)最大位移1.87mm满足要求位移云图(Dz,单位:mm)最大位移3.31mm满足要求应力云图(单位:N/mm2)最大应力18.98N/mm2满足要求第8步:位移云图(Dx,单位:mm)最大位4.65mm满足要求位移云图(Dy,单位:mm)最大位移3.07mm满足要求位移云图(Dz,单位:mm)最大位移10.42mm满足要求应力云图(单位:N/mm2)最大应力35.83N/mm2满足要求第9步:位移云图(Dx,单位:mm)最大位移4.34mm满足要求位移云图(Dy,单位:mm)最大位移2.65mm满足要求位移云图(Dz,单位:mm)最大位移9.71mm满足要求应力云图(单位:N/mm2)最大应力45.44N/mm2满足要求第10步:位移云图(Dx,单位:mm)最大位移3.24mm满足要求位移云图(Dy,单位:mm)最大位移2.95mm满足要求位移云图(Dz,单位:mm)最大位移11.59mm满足要求应力云图(单位:N/mm2)最大应力44.78N/mm2满足要求第11步:位移云图(Dx,单位:mm)最大位移5.99mm满足要求位移云图(Dy,单位:mm)最大位移4.37mm满足要求位移云图(Dz,单位:mm)最大位移13.75mm满足要求应力云图(单位:N/mm2)最大应力46.23N/mm2满足要求第12步:位移云图(Dx,单位:mm)最大位移6.32mm满足要求位移云图(Dy,单位:mm)最大位移4.27mm满足要求位移云图(Dz,单位:mm)最大位移14.50mm满足要求应力云图(单位:N/mm2)最大应力48.5N/mm2满足要求第13步:位移云图(Dx,单位:mm)最大位移6.31mm满足要求位移云图(Dy,单位:mm)最大位移5.93mm满足要求位移云图(Dz,单位:mm)最大位移15.21mm满足要求应力云图(单位:N/mm2)最大应力49.43N/mm2满足要求第14步:位移云图(Dx,单位:mm)最大位移6.33mm满足要求位移云图(Dy,单位:mm)最大位移5.97mm满足要求位移云图(Dz,单位:mm)最大位移15.76mm满足要求应力云图(单位:N/mm2)最大应力49.33N/mm2满足要求第15步:位移云图(Dx,单位:mm)最大位移6.34mm满足要求位移云图(Dy,单位:mm)最大位移5.94mm满足要求位移云图(Dz,单位:mm)最大位移15.76mm满足要求应力云图(单位:N/mm2)最大应力49.12N/mm2满足要求第16步:位移云图(Dx,单位:mm)最大位移6.38mm满足要求位移云图(Dy,单位:mm)最大位移5.68mm满足要求位移云图(Dz,单位:mm)最大位移15.94mm满足要求应力云图(单位:N/mm2)最大应力49.07N/mm2满足要求第17步:位移云图(Dx,单位:mm)最大位移9.47mm满足要求位移云图(Dy,单位:mm)最大位移10.48mm满足要求位移云图(Dz,单位:mm)最大位移59.49mm满足要求应力云图(单位:N/mm2)最大应力152.55N/mm2满足要求第18步:位移云图(Dx,单位:mm)最大位移9.47mm满足要求位移云图(Dy,单位:mm)最大位移10.48mm满足要求位移云图(Dz,单位:mm)最大位移59.49mm满足要求应力云图(单位:N/mm2)最大应力152.55N/mm2满足要求第19步:位移云图(Dx,单位:mm)最大位移69.79mm满足要求位移云图(Dy,单位:mm)最大位移30.15mm满足要求位移云图(Dz,单位:mm)最大位移161.00mm满足要求应力云图(单位:N/mm2)最大应力304.2N/mm2满足要求(杆件超应力加固方式见本方案节第7条内容,P62-63)第20步(施工六区钢结构安装完成):位移云图(Dx,单位:mm)最大位移69.73mm满足要求位移云图(Dy,单位:mm)最大位移30.76mm满足要求位移云图(Dz,单位:mm)最大位移161.01mm满足要求应力云图(单位:N/mm2)最大应力302.63N/mm2满足要求(杆件超应力加固方式见本方案节第7条内容,P62-63)第21步:位移云图(Dx,单位:mm)最大位移69.9mm满足要求位移云图(Dy,单位:mm)最大位移30.46mm满足要求位移云图(Dz,单位:mm)最大位移161.00mm满足要求应力云图(单位:N/mm2)最大应力311.67N/mm2满足要求(杆件超应力加固方式见本方案节第7条内容,P62-63)第22步:位移云图(Dx,单位:mm)最大位移70.6mm满足要求位移云图(Dy,单位:mm)最大位移21.88mm满足要求位移云图(Dz,单位:mm)最大位移161.00mm满足要求应力云图(单位:N/mm2)最大应力125.60N/mm2满足要求第23步:位移云图(Dx,单位:mm)最大位移70.76mm满足要求位移云图(Dy,单位:mm)最大位移22.76mm满足要求位移云图(Dz,单位:mm)最大位移161.00mm满足要求应力云图(单位:N/mm2)最大应力124.23N/mm2满足要求第24步:位移云图(Dx,单位:mm)最大位移70.54mm满足要求位移云图(Dy,单位:mm)最大位移23.83mm满足要求位移云图(Dz,单位:mm)最大位移161.14mm满足要求应力云图(单位:N/mm2)最大应力135.33N/mm2满足要求

9.4液压提升工况分析9.4.1分析计算模型本次工程钢结构采用液压提升,提升的具体施工步骤见安装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本次计算,仅计算提升过程中钢结构及临时措施的受力反应、变形状况和结构稳定性以及支撑的反力等。本工程采用SAP2000Ver17.3.0进行分析,SAP2000为国际上通用的有限元计算分析程序,其计算分析功能强大,可采用中国规范对结构进行设计验算。按照图纸,构件为Q355钢,提升架主肢为Q235,临时措施为Q345钢。弹性模量E(N/mm2)剪变模量(N/mm2)线膨胀系数(以每℃计)质量密度(kg/m3)2.06×1057.9×1041.2×10-578509.4.2荷载与荷载组合荷载取值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该结构主要应考虑以下荷载和作用:(1)永久荷载结构自重——按钢材重度为78.5kN/m3,由程序自动计算。(2)可变荷载风荷载:分项取值基本风压0.45kN/m2地面粗糙度C类风振系数1.3风压高度影响系数1.13风荷载计算如下:计算得总的水平风力为Fx=130KN、Fy=130KN。荷载组合荷载组合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选取如下情况进行计算:竖向荷载为钢结构自重(结构自重系数1.2),按照最不利的荷载取值;水平力为钢结构风荷载。竖向荷载的荷载分项系数1.3,风荷载的分项系数1.5,应力计算时考虑如下荷载组合:1.3DEAD+1.5LIVE+1.5×0.6WX1.3DEAD+1.5LIVE+1.5×0.6WY1.3DEAD+1.5×0.7LIVE+1.5WX1.3DEAD+1.5×0.7LIVE+1.5WY计算变形时,不考虑分项系数,考虑如下荷载组合:1.0DEAD+1.0LIVE+1.0WX1.0DEAD+1.0LIVE+1.0WY9.4.3支座约束提升吊点—Z向固定、XY向弹簧。9.4.4钢结构验算说明:施工六区LJ1单元提升范围,提升吊点6组,设置6组临时塔架作为提升平台;施工六区LJ1单元吊点布置图说明:施工六区LJ1+LJ2单元提升范围,提升吊点6组,设置6组临时塔架作为提升平台;施工六区LJ1+LI2单元吊点布置图计算模型DEAD钢结构应力钢结构变形结构变形示意图钢结构反力结构稳定性分析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即为自重,结构的前几阶失稳模态如下:第一阶失稳模态第二阶失稳模态第三阶失稳模态结构的临界荷载安全系数最小值为12均大于1,满足规范的稳定系数要求,结构安全。9.4.5临时支架验算格构柱1计算格构柱1的高度为47.0m,格构柱主管采用Φ609×16钢管,材质为Q235。次杆采用Φ219×8钢管,布置方式为桁架式,格构柱截面杆件的中心间距2500mm×2500mm,格构柱立面布置四层桁架式次杆,如下图所示:作用在格构柱顶面的荷载为提升荷载和风荷载,如下图所示:作用在格构柱顶面的恒载Dead为45t,即为450kN。作用在格构柱顶面的风荷载Wind为45kN。应力计算时采用的荷载组合为1.3Dead+1.5Wind;稳定计算时采用的荷载组合为1.3Dead+1.5Wind;变形计算时采用的荷载组合为1.0Dead+1.0Wind。提升过程次杆件桁架拆换介绍:按照受力情况,提升过程分以下几个步骤:当提升至第一层次杆(11.75m)标高时;当提升至第一层次杆(11.75m)标高时,先在其下4.0m标高处安装一层同样的次杆桁架,然后拆除11.75m标高处次杆桁架;当提升至第二层次杆(23.5m)标高时,先在其下4.0m标高处安装一层同样的次杆桁架,然后拆除23.5m标高处次杆桁架;当提升至第三层次杆(35.25m)标高时,先在其下4.0m标高处安装一层同样的次杆桁架,然后拆除35.25m标高处次杆桁架。提升过程应力计算:按照前述荷载组合,提升各阶段的应力如下图:没有杆件报红,最大应力比0.230,所有杆件的应力比均小于1,满足安全要求。提升过程格构柱柱顶变形:按照前述荷载组合,提升各阶段柱顶变形如下:格构柱顶的最大水平变形125,柱高42350mm,变形为柱高的125/42350=1/338,小于1/200的悬挑变形限值,满足使用要求。格构柱稳定验算:在上述荷载组合作用下,各阶失稳模态如下:第一阶失稳模态第二阶失稳模态第三阶失稳模态各阶失稳模态对应的临界荷载安全系数如下表:最小失稳安全系数为5.43,大于1,满足稳定安全要求。格构柱2计算格构柱2的高度为42.35m,格构柱主管采用Φ609×16钢管,材质为Q235。次杆采用Φ219×8钢管,布置方式为桁架式,格构柱截面杆件的中心间距2500mm×2500mm,格构柱立面布置四层桁架式次杆,如下图所示:作用在格构柱顶面的荷载为提升荷载和风荷载,如下图所示:作用在格构柱顶面的恒载Dead为70t,即为700kN。作用在格构柱顶面的风荷载Wind为45kN。应力计算时采用的荷载组合为1.3Dead+1.5Wind;稳定计算时采用的荷载组合为1.3Dead+1.5Wind;变形计算时采用的荷载组合为1.0Dead+1.0Wind。提升过程次杆件桁架拆换介绍:按照受力情况,提升过程分以下几个步骤:当提升至第一层次杆(10.6m)标高时;当提升至第一层次杆(10.6m)标高时,先在其下4.0m标高处安装一层同样的次杆桁架,然后拆除10.6m标高处次杆桁架;当提升至第二层次杆(21.2m)标高时,先在其下4.0m标高处安装一层同样的次杆桁架,然后拆除21.2m标高处次杆桁架;当提升至第三层次杆(31.8m)标高时,先在其下4.0m标高处安装一层同样的次杆桁架,然后拆除31.8m标高处次杆桁架。提升过程应力计算:按照前述荷载组合,提升各阶段的应力如下图:没有杆件报红,最大应力比0.218,所有杆件的应力比均小于1,满足安全要求。提升过程格构柱柱顶变形:按照前述荷载组合,提升各阶段柱顶变形如下:格构柱顶的最大水平变形85,柱高42350mm,变形为柱高的85/42350=1/498,小于1/200的悬挑变形限值,满足使用要求。格构柱稳定验算:在上述荷载组合作用下,各阶失稳模态如下:第一阶失稳模态第二阶失稳模态第三阶失稳模态各阶失稳模态对应的临界荷载安全系数如下表:最小失稳安全系数为6.85,大于1,满足稳定安全要求。9.4.6结论(1)由以上分析可知,钢结构竖向位移最大值为180mm,结构最大应力比为0.765,位移和应力值均满足规范要求。根据《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本工程钢结构挠度控制在L/400以内(L为钢结构跨度)。(2)临时措施验算:最大应力0.23,竖向变形最大3mm,水平变形最大125mm,满足提升工况要求。综上,结构在整个提升过程中位移和应力满足规范要求。

9.5提升区下部结构验算 9.5.1计算说明施工六区提升塔架下方结构的计算分析依据设计资料和实际现场情况,根据施工阶段的实际荷载对结构梁和楼板进行计算分析。本次验算利用Midasgen8.36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建模计算和设计,模拟荷载的施加,对结构梁进行了验算,楼板用软件计算内力,并通过手算校核,验算结果能够满足要求。在塔架底部的钢梁埋件位置底部的首层混凝土梁下方设置钢支撑,钢管截面为P325X16。支撑点位布置图如下:提升架底部反顶设置

9.5.2计算模型计算模型恒载楼板和钢梁自重,由程序自行计算。活载提升架四肢反力,取单个提升架四肢中的最大反力值计算。9.5.3荷载组合9.5.4计算结果梁最大正弯矩为819.2,梁最大负弯矩为1230.5梁最大剪力Vmax,1005.3KN结论:混凝土梁在荷载作用下梁最大正弯矩为819.2,梁最大负弯矩为1230.5,梁最大剪力为1005.3KN。

9.5.5钢梁校核梁500x1100梁最大正弯矩687.4KN·m,最大负弯矩1230.5KN·m梁最大剪力538.4kN截面500x1100,上部筋8C32,下部筋10C25,箍筋C10@100(4)。主梁计算跨度:Ly=15000mm混凝土等级:

C35

fc=16.7N/mm2

ft=1.57N/mm2

Ec=3.10×104N/mm2钢筋种类:

HRB400

fy=360N/mm2

Es=2.0×105N/mm2最小配筋率:ρ=0.200%保护层厚度:c=20mm 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as=78mm,as’=78mm二、梁抗弯校核(1)中间跨抗弯校核梁的正截面抗弯计算1.0×16.7×500×x=360×(8042.5-6434)x=69.35<2as’=156mm梁的正弯矩计算M<360×2945.2×(1080-78)M<2460.51KN·m经计算得到梁最多承受2460.51KN·m正弯矩,经计算梁最大正弯矩为687.4KN·m,因此正弯矩满足要求。梁的负弯矩计算1.0×16.7×500×x=360×(6434-8042.5)x=-69.35<2as’=156mmM<360×6434×(1080-78)M<2320.87KN·m经计算得到梁最多承受2320.87KN·m负弯矩,计算施工过程中最大负弯矩为1230.5KN·m,满足要求。主梁剪力:V<0.7βhftbh0+fyv(Asv/s)h0=0.7*(1080/800)0.25*1.57*500*1080+360*(314.2/100)*1080=1772.02kN根据计算结果,主梁的抗剪承载力为1772.02KN,计算梁内最大剪力538.4KN,满足要求。

梁500x1200梁最大正弯矩580.9KN·m,最大负弯矩1204.5KN·m梁最大剪力493.9kN截面500x1200,上部筋11C32,下部筋7C32,箍筋C10@100(4)。主梁计算跨度:Ly=15000mm混凝土等级:

C35

fc=16.7N/mm2

ft=1.57N/mm2

Ec=3.10×104N/mm2钢筋种类:

HRB400

fy=360N/mm2

Es=2.0×105N/mm2最小配筋率:ρ=0.200%保护层厚度:c=20mm 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as=78mm,as’=78mm梁抗弯校核(1)中间跨抗弯校核梁的正截面抗弯计算1.0×16.7×500×x=360×(5629.7-8846.7)x=-138.7<2as’=156mm梁的正弯矩计算M<360×5629.7×(1180-78)M<2233.4KN·m经计算得到梁最多承受2233.4KN·m正弯矩,经计算梁最大正弯矩为580.9KN·m,因此负弯矩满足要求。梁的负弯矩计算1.0×16.7×400×x=360×(8846.7-5629.7)x=138.7<2as’=156mmM<360×8846.7×(1180-78)M<3509.7KN·m经计算得到梁最多承受3509.7KN·m负弯矩,计算施工过程中最大负弯矩为1204.5KN·m,满足要求。主梁剪力:V<0.7βhftbh0+fyv(Asv/s)h0=0.7*(1080/800)*0.25*1.57*500*1180+360*(314.2/100)*1180=1922.92kN根据计算结果,主梁的抗剪承载力为1922.92KN,计算梁内最大剪力493.9KN,满足要求。

梁600x1100梁最大正弯矩655.9KN·m,最大负弯矩938.4KN·m梁最大剪力393.4kN截面600x1100,上部筋5C32,下部筋6C32,箍筋C10@200(4)。主梁计算跨度:Ly=15000mm混凝土等级:

C35

fc=16.7N/mm2

ft=1.57N/mm2

Ec=3.25×104N/mm2钢筋种类:

HRB400

fy=360N/mm2

Es=2.0×105N/mm2最小配筋率:ρ=0.200%保护层厚度:c=20mm 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as=46mm,as’=46mm二、梁抗弯校核(1)中间跨抗弯校核梁的正截面抗弯计算1.0×16.7×600×x=360×(4021.2-4825.5)x=-34.67<2as’=92mm梁的正弯矩计算M<360×4021.2×(1080-46)M<1496.87KN·m经计算得到梁最多承受1496.87KN·m正弯矩,经计算梁最大正弯矩为655.9KN·m,因此正弯矩满足要求。梁的负弯矩计算1.0×16.7×600×x=360×(4825.5-4021.2)x=34.67<2as’=92mmM<360×4825.5×(1080-46)M<1796.24KN·m经计算得到梁最多承受1796.24KN·m负弯矩,计算施工过程中最大负弯矩为938.4KN·m,满足要求。主梁剪力:V<0.7βhftbh0+fyv(Asv/s)h0=0.7*(1080/800)0.25*1.57*600*1080+360*(314.2/200)*1080=1161.29kN根据计算结果,主梁的抗剪承载力为1161.29KN,计算梁内最大剪力393.4KN,满足要求。

梁400x1000梁最大正弯矩376.9KN·m,最大负弯矩394.9KN·m梁最大剪力184.6kN截面400x1000,上部筋6C32,下部筋6C32,箍筋C8@200(2)。次梁计算跨度:Ly=15000mm混凝土等级:

C35

fc=16.7N/mm2

ft=1.57N/mm2

Ec=3.10×104N/mm2钢筋种类:

HRB400

fy=360N/mm2

Es=2.0×105N/mm2最小配筋率:ρ=0.200%保护层厚度:c=20mm 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as=78mm,as’=78mm梁抗弯校核(1)中间跨抗弯校核梁的正截面抗弯计算1.0×16.7×400×x=360×(4825.5-4825.5)x=0<2as’=156mm梁的正弯矩计算M<360×4825.5×(980-78)M<1236.87KN·m经计算得到梁最多承受1236.87KN·m正弯矩,经计算梁最大正弯矩为376.9KN·m,因此正弯矩满足要求。梁的负弯矩计算1.0×16.7×300×x=360×(4825.5-4825.5)x=0<2as’=156mmM<360×4825.5×(980-78)M<1236.87KN·m经计算得到梁最多承受1236.87KN·m负弯矩,计算施工过程中最大负弯矩为394.9KN·m,满足要求。次梁剪力:V<0.7βhftbh0+fyv(Asv/s)h0=0.7*(980/800)0.25*1.57*400*980+360*(157.1/200)*980=686.58kN根据计算结果,主梁的抗剪承载力为686.58KN,计算梁内最大剪力184.6KN,满足要求。10.附件附件1施工检查表格施工安全检查项目名称:海口市国际免税城项目(地块五)造型屋面钢结构工程施表-2序号检查项目检查情况负责人日期1提升器油缸外观检查,锚具缸检查,油口检查,锚片螺钉检查2泵站外观检查,电源连接,动作检查3现场油管正确连接,泵站与油缸,无泄漏现象4电器控制系统检查,启动柜,电源柜检查与调试,电器系统和各种传感器现场正确安装,设备功能良好5钢绞线质量良好,左右旋安装正确,无错孔现象6地锚穿孔正确、锁定牢靠,预张紧后地锚锁死7系统整体调试,液压系统加载正常,电器系统信号正确,操作功能齐全8钢绞线预加载后,每根钢绞线保持相同的张紧程度9试提升离地后所有底锚紧丝复紧。10正式提升阶段:检查泵站正常工作,油缸正常工作,检查构件、临时设施受力情况施工检查确认单项目名称:海口市国际免税城项目(地块五)造型屋面钢结构工程施表-3编号检查项目检查部门检查结果检查人1钢结构拼装、焊接2临时结构设施安装3提升上下吊点尺寸、垂直测量4钢结构重量确认5提升结构上物品固定、清理6提升阶段天气预警确认7提升动力电源确认8提升通信线缆现场保护确认9提升设备、钢绞线现场保护10提升区域照明确认11提升区域安全警戒确认12提升设备安装确认13提升设备调试确认提升单位意见:确认人:确认日期:安装单位意见:确认人:确认日期:总包单位意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