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目(中文)题目(中文)潮州市乡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和对策(英文)(英文)CurrentsituationandCountermeasuresofinformationtechnologyeducationinthetownshipofChaozhouCityCity摘要:本研究基于实际调查分析给潮州农村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推进了潮州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遏制潮州城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差距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为其他学者研究提供参考。经过研究,针对潮州市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教育观念滞后、教学目的不明确、教材编制不科学,指出了提升潮州市乡镇信息技术教育对策,分别是提升农村信息技术教育软硬件、转变农村中小学教师观念、拓宽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培训途径。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整合Abstract:Inthisstudy,actualinvestigationandanalysistotheChaozhoururalprimaryandsecondaryschoolstocarryouteducationbasedoninformationtechnologyprovidesnewideasanddirection,promotethedevelopmentofinformationtechnologyeducationinprimaryandsecondaryschoolsinruralareasofChaozhou,Chaozhoutocurbthegapbetweenurbanandruralprimaryandsecondaryschoolinformationtechnologyeducationtofurtherexpandthetrend,toprovidereferencefortheresearchofotherscholars.Keywords:informationtechnology;subjectintegration;目录1.相关概念 11.1教育信息化 11.2信息技术教育 21.3信息技术和教学应用 21.3.1提升实践动手能力 21.3.2激发学生创造力 31.3.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32.潮州市乡镇中小学教学现状 32.1以考试为教学指标 32.2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 32.3教学效率低 32.3.1教学内容过于全面 42.3.2教学环节不连贯 42.3.3教学语言啰嗦 43.潮州市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43.1教育观念滞后,信息技术教育形式化 53.2教学目的不明确,信息技术教育盲目化 63.3教材编制不科学,信息技术教育工具化 74.提升潮州市乡镇信息技术教育对策 84.1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方向 84.2转变农村中小学教师观念 94.3拓宽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培训途径 9结论 10附件 10参考文献 12致谢 13潮州市乡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和对策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信息化,推动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因素是教育信息化和信息技术教育。教育部在2001年明确提出用5—10年的时间,普及全国中小学信息化教育,以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从而实现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跨越发展。要想利用信息技术教育实现学校教育改革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教师和学生需要具备相应的信息素养,具有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因此,如何才能培养出教师、学生的这种能力,如何将信息技术教育有效地运用到学校教学中成为一项重要的教育课题。新世纪知识传播和应用的重要引擎是以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我国的教育也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革。1.相关概念1.1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起源于西方国家,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nternationalsocietyfortechnologyineducation)在2000年制定并正式出版了学生和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能有效性的使用技术、适应时代的发展。美国国家教育技术学生标准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本操作和概念: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技术系统的性质和操作、熟练运用技术。(2)社会、伦理和人文关怀:学生能够理解与技术相关联的社会、文化等问题,以负责任的态度使用技术、信息、软件,对技术用途持积极的态度。(3)技术生产力工具:学生用技术工具增进学习、提升学习能力、提高创造力,利用技术工具创作其他的创造性作品。(4)技术交流工具:学生通过使用信息通讯工具与伙伴、专家、其他社会公众人员相互交流协作并发表自己的言论和作品,通过各种媒体和多种表现形式与不同的团体和个人有效地进行信息和思想的交流。(5)技术研究工具:学生使用技术查找、收集、分析评价各种来源的信息,利用技术工具加工处理数据并得到相应的结果,还能够依据任务的特定性选择、评价新的信息资源和成果。(6)技术问题解决和决策工具:学生利用技术资源解决问题并作出明智的决策,同时能够在寻找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的策略过程中运用技术。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在提供上述国家教育技术学生标准的同时,还开发了一套与标准类别相对应的四个年级教育段的具有技术素养的学生行为表现指标。将支持学习的相关配套活动贯穿到学生的教育阶段中,发展学生的技术技能。这些技术技能通过引入、强化、掌握的过程之后被整合进学生的个人学习和社会框架中。从本质上来讲,信息化到底是什么?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上来看,信息化的本质是实现信息的共享;从全人类社会的范围来讲,就是实现整个人类社会信息的共享和社会的智能化。但由于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限制以及其他一些相关因素的影响,还不能够解决好复杂知识和非良性结构知识的表征、储存、传播的问题。实现知识和信息的共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目标之一,也是信息化的本质。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则不能只停留在技术层面或者教育层面,要完整的、正确的从两个层面去理解。在西方国家文献中很少使用“教育信息化”这个词。教育信息化这个词是教育技术引入我国之后按照东方文化思维形成的产物。目前,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在我国学者专家中还没有得到统一。对教育信息化这个概念,有很多种的认识理解。但多数人都认同教育信息化是一个过程,在教育领域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育教学、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的过程。目前,从教育重要目标的层面描述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有三种:培养、提高学生个人的信息能力为重要目标;培养、提高学生跟人的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尤其是信息能力为重要目标。通常情况下,我们采用最后一种描述,既“教育应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不仅是信息能力,也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道德,但是要特别重视信息能力的培养,因为信息能力是当今社会人类生存的最基本能力,他深深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是个人寻找职业、融入社会的决定性因素。”从多种不同的认识中把教育信息化的特征归纳为“五化三性”:显示多媒体化、处理数字化、存储光盘化、传输网络化、管理智能化和开放性、非线性、交互性。使得信息和知识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教育可以面向所有愿意学习的人。信息和知识的结构打破了传统的线性框框,以网状的、发散性的、板块的形式存在,还可以自由进行多种组合、检索方式,满足每一个学习者的需求,同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再受距离的限制。1.2信息技术教育教育信息化与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教育)的关系:教育信息化是一个过程,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过程;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表现形态,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后的表现形态。大规模培养信息化人才的主要途径就是信息技术教育。国家信息化和教育信息化的保障是信息化人才,他们具有全面而扎实的文化基础,能够不断的进行自我知识的更新,并且富有创造力。信息化人才普遍具有获取、分析、加工和储存信息的能力,这是最普及的要求,也是教育最关注的问题。从义务教育阶段至高等教育阶段,都存在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培养的问题,因而培养大面积的信息化人才是信息技术教育要解决的根本问题。1.3信息技术和教学应用1.3.1提升实践动手能力在当今社会,计算机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和环节,新软件、新信息不断出现,计算机操作离不开动手能力。在实践教学中,中职计算机教师要把实践操作能力作为考评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善于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实用的方案。在考评学生动手能力时,计算机老师可以通过word、excel、ppt、internet等实际操作来掌握学生动手能力,在上机练习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使用技巧,把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融合在一起。计算机教师在上机过程中,了解学生动手能力强弱,并对学生实践能力高低做出一个准确地评价。1.3.2激发学生创造力学生的创造力是无限的。计算机发展技术迅猛,只有具备拥有创造力的人才能恰如其分应用计算机,因此计算机老师要把学生创造力作为重要考评要素。开展创造力研究的前提即是扎实的基础知识训练和基本技能学习。计算机教育的核心在于提升学生的创造力,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实现创造力提升,把所学习知识同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1.3.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计算机技术不同于其他学科技术,其发展速度迅猛,因此只有树立不断学习的理念,才能适应时代发展潮流。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计算机教师有必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只有具备了自学能力,学生才能够适应未来形势。在教学过程中,计算机老师可以设定某一陌生计算机知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多种渠道来收集相关知识,然后计算机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学习情况,在探讨过程中,计算机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效果拥有了综合把握。只有采用信息技术方式,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实现学科整合,从而提升整体教学效果和教学方式。2.潮州市乡镇中小学教学现状当前中小学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对中小学教学产生了负面影响,不利于提升中学生综合素质,与现代教学理念存在很大差距。经过了半年,我走访了古巷镇古三小学和凤新中学,访谈了10名老师20名学生,得到以下数据。2.1以考试为教学指标当前素质教育没有得到有效贯彻,考试指标是中小学教学的主要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考试是教学的重要指标和检验。随着考试内容确定,老师教学方法始终围绕着考试内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小学教学成为了应试教育牺牲品。因此在考试教育内容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的前提下,中小学教育现状难以得到根本转变。2.2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从目前中小学学习来看,课堂教学在整体教学课程中地位不高。通过调查问卷来显示,很多中学生对中小学学习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部分学生认为中小学学习与学习强度没有关系,中小学教师的地位也没有得到有效认识。2.3教学效率低中小学效率是存在诸多原因的,具体来说,中小学课堂效率低主要是由如下原因造成的,其一,教学内容过于全面,其二,教学环节不连贯,其三,教学语言啰嗦,这些原因造成了中小学教育困境,一方面中小学课堂教育效率比较低,另一方面中小学课堂教育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3.1教学内容过于全面一堂课规定时间为四十五分钟,教学内容较多。中小学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向学生讲授大量知识,没有对教学内容和教材进行深度把握,难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教学重点和难点层次不清,让学生难以把握学习内容,同时也难以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2.3.2教学环节不连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对教材把握能力不足,没有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难以实现重点和难点的衔接,对每一步教授时间把握不准确,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只有连贯的教学环节,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节约时间,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图1中小学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及信息工具的情况2.3.3教学语言啰嗦不少教师在讲授课文过程中,往往习惯重复授课,不仅重复自身所讲的话,同时也重复学生的语言,这样一来学生难以有兴趣来学习教学语言,也难以掌握教学重点,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教学方式。中学生由于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精神难以一直保持高度集中。如果采用单一的授课方式,那么就有可能造成教学过程乏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适度调整,寓教于乐,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绪变化来掌握一些灵活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潮州市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信息技术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现代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支持,教育者和研究学者都希望信息技术能够给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所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需要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为全面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通过调查不难发现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中存在不少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注视,认真解决。3.1教育观念滞后,信息技术教育形式化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设备绝大多数是通过农远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提供的安装配置,包括教学光盘播放点、卫星教学收视点、计算机教室等三种模式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解决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短缺、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大部分学校没有经济实力自筹经费购买相关设备,再加上信息技术课程没有纳入中考、高考的科目范围内,学校及教育相关部门对教师的考核标准仍然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学生神学率,所以信息技术教育往往被忽视。农村中小学教师有不少的人以前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在使用操作设备的时候有为难情绪,产生的教学效应较低。图2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情况农村中小学领导受传统教育观念、教育体制及经费的影响,对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热情不高、认识不足,从而不能够保证信息技术课程在学校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课时,并且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考核管理不重视。同样也就无法保证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学生的信息技术的基本素养和技能的培养,是家长和社会对信息技术产生负面的认识,降低社会团体对信息技术的建设和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支持,制约信息技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发展,易形成恶性循环。一些农村中小学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但形式化、表面化实施信息技术教育的现象严重,通常都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硬件轻软件。教师在在竞赛或者观摩课上也会采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设备辅助教学,图文声茂,热热闹闹,而在日常教学中却仍然固守传统“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而在学校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由于软件建设不足,教师专业技能不强的情况下,上课时只是让学生练练打字。虽然一些学校基本实现了学校局域网的建设,但日常教学管理中没有有效利用来实现办公系统自动化、教学资源共享等网络功能。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很多都是走走形式,无法达到培养中小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要求和目标。3.2教学目的不明确,信息技术教育盲目化农村中小学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的在认识不明确,存在误区。最常见的现象是简单的把信息技术课程等同于计算机操作培训课,或者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作为学校的装饰亮点吸引生源,学校的重心还是在学生的成绩排名和升学率上面。由于信息技术课程不是中考、高考的科目,学校将其默认放置为副科地位,所以课程设置、课时安排都无法得到有效地保障。在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下,学校和家长认为信息技术课程是可有可无的,直接影响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把信息技术课程看作是调节心理压力、放松自己的时间。由于学生容易沉迷于网吧中打游戏、聊天等不良行为,致使家长和教师谈“计算机”变色。学校为了使学生远离计算机网络,学生进入计算机教室学习时就把网络连接中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的同时就会直接导致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目的落实不了。图3中小学教师对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手段的态度通过调查还显示了影响教师支持和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因素,多数人认为要想使用各种媒体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就会给自己带来协调相关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电教室等部门的麻烦。理工科的教师则认为媒体应用于教学会影响学生的思维活跃,不能改善学生学习成效。即使有部分教师认同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改善可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但是没有配备合适的教学软件,自己制作软件会耗时耗力,长期下去就会力不从心,最终结果还是放弃。农村中小学要想有效推行信息技术教育,在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时学校应该遵循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均衡发展的原则。农村中小学在现有的经济实力、管理水平和师资力量的基础上,加强信息技术教育设备设施和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的建设。在信息技术教育上学校不能互相攀比讲排场、过分推崇和迷信信息技术的效用、刻意的追求高端、尖端的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有些农村中小学学校认为要想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是必须有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而忽视软件资源的建设和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阶段,要是现实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是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等信息工具,但却不是解决教育信息化过程中问题的灵丹妙药,也不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万能工具。很多教学实践证明计算机不能代替教师,不能解决教育教学中的所有难点。信息技术手段只能通过改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使其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认知,将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才有利于教育的发展。3.3教材编制不科学,信息技术教育工具化在调查中发现农村中小学现使用的信息技术课程教材的内容编制不科学,内容无特色并远远滞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从全国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开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材十年如一日的不曾更新,零起点设计,缺乏系统性,小学、初中和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教材之间不衔接,相互之间重复内容较多,没有符合教学内容安排遵循螺旋上升的原则;忽视信息社会人文精神、信息责任、信息文化、伦理道德的教育和培养;教材种类繁多不统一,良莠不齐,不具备农村地方文化特色,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教材安排上没有考虑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无法体现与其他学科整合的特点。图4中小学教师对信息技术培训知识的要求(A、教师希望通过信息技术培训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操作应用技能方面的能力;B、教学理论与策略的培训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从而认识体会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势;C、信息技术教学理论和教学策略的培训;D、教育技术理论体系的培训)从计算机互联网进入我国以来,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把信息技术引入教育、引进学校课堂学习是必然趋势,重视在学校中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注重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存在明显的不足就是信息技术课程教材只是些简单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计算机理论基础知识,操作计算机上的相关软件,使信息技术课程变成了纯工具性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按照传统的课程教学流程去做,强制性要求学生背诵和记忆有关计算机的知识和概念,并围绕这些知识点进行书面考核。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是教师指导和帮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知识,并亲自实践和创造的过程。教师要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学习情境,选择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农村中小学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纯工具意识和纯技术观点,导致了重形式、理论、技术,轻实效、实践、技能的现象。引发了只重视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等信息工具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教学,忽视信息技术教育中的道德文化和人文关怀的培养;只注重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知识的掌握,忽略了学生判断和选择网络信息道德标准的培养。4.提升潮州市乡镇信息技术教育对策4.1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方向今天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以极其迅猛的趋势先前发展着并向我们生活里的各个方面渗透,改变了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1983年美国就在《为21世纪教育美国人》中提出:“21世纪的‘基础’,已不仅是度、写、算,还应包括通信技术、高超解决问题的技能以及科学技术方面的素养。”从1996年到2000年美国用四年的时间普及了教育信息基础设施,教育信息化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在我国信息技术教育普及发展中,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一大挑战。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三免一补”的落实,为农村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由于农村经济发展严重的不均衡,在农村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利用本校有利的条件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做到因地制宜。从潮州市北部农村学校中了解到,学校没有充足的信息设备和专业的教师队伍,很大程度上影响信息技术教育的质量,学校里教师信息技术素质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和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在农村中小学里可以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途径加强本校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教育教学中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和素养。在学校管理和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模式、策略和手段,培养具有信息化社会所需要的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到全面发展教育中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地位基础上,集中力量和智慧将信息技术教育融合进其他学科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为学生提供训练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获得知识。4.2转变农村中小学教师观念在教育领域的问题研究中,转变观念是老生常谈的,也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可以“药到病除”,但是我们的行为是直接收自己的观念支配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行为也直接受控于教师本人的教学观念和教育思想。想要使教师充分认识到并能发自内心地将信息技术融合进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就必须使教师对信息技术在观念上、在意识上真正的正视和重视起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只有认可社会未来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下,信息素养是一个完整的人必不可少的部分,更是教师这个职业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之一,这样才能更好更有效的培养出社会需求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AlexInkeles)发表的有关言论中提到,制定的规章制度只有在民众高认可度下才能高效的实施,制定者和执行者在心理上、态度上及行为方式上进行适时的调整,否则不管多么完美的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理念,在不具备这种观念的人手中最后也只会变成一种言论、一种形式。农村中小学教师受农村的传统保守思想的影响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对信息技术的认可度普遍偏低。认为在信息技术的投入往往与收获非正比,浪费了精力和财力。转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这种观念可以通过派出学校中的骨干教师去参加学习观摩的方式,他们通过亲身了解和体验其他同类级别的学校在运用信息技术的高效地教学方式和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认识到信息技术为教育带来的改良性发展。从而深刻认识到具备一定得信息技术素养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与经济等因素无关,与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建立起良好的心态,积极投入到自身和他人信息技术素养的建设中去,一带多的逐渐推进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进程,营造信息素养养成的氛围,通过在这种环境的潜移默化下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及主动提升自己信息技术能力的积极主动性。从教育心理学上来讲,通过榜样的示范性行为影响,学习者会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这种示范作用和激励作用在教学中很有成效性,据此在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养成中,充分发挥和调动骨干教师的示范与带动作用,帮助和促进其他教师的形成信息技术高品质。4.3拓宽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培训途径中小学教师都是通过市或者县组织的教师培训活动,往往是所有老师在同一时间段内集中起来学习,团体推进、整齐划一,这样只适合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培训,对于教师信息素养的长期发展起不到作用。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养成不是一个阶段性的事件,不是在一时段就可以完全完成,而是一项系统工程,伴随着自己的进步不断的发展和加深。教师专业发展整个过程包括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两部分,职前培训是教师在师范类高校完成主要学习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和学习模式、学习策略以及教育心理学等理论知识;从学校毕业走到教学岗位参加工作以后,主要是运用自己所具有的教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探究摸索。教师在参加教学前后的阶段往往是独立的,在学校只学习理论知识没有机会实践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是否适合,参加工作以后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找不到相关知识的支持和指导。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用中小学与本地师范类高校相结合,互相促进、取长补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变,教学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数学教育上,信息技术教学已经成为数学教学中一种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不再是意外的尊从课本的思路死板教学,更是更灵活、更自主模式的教学理念,老师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互动,发挥学习的潜力,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认真地思考。中小学教材中的新课标也表明:“要会巧妙的利用工具,通过图例只是借助计算机的力量来完成教学,并且积极调动中小学生的参与热情,挖掘其思想,增强其对数学的兴趣。新课标的内容中也涉及到:“学生是教学的受体,也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自的参与到实践中去才能体现出教学的本质,才能进一步引导学生们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笔者认为,在中小学教学的工作中,针对信息技术教学所起到的一些作用和现象为出发点,简略的分析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作用。结论本文重点分析了潮州市乡镇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信息化相关学科概念,指出了潮州市乡镇信息技术教育不足存在的问题,明确了相关的对策,这篇论文难免以偏概全。我作为师范学校的毕业生,以后会亲身投入到乡镇中小学,继续对信息技术教育情况进行研究,并关注相应对策发展。附件中小学信息技术现状调查问卷亲爱的同学:您好,21世纪是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也已经在中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份问卷组要对农村中小学学生的信息技术的了解及使用情况作初步了解,希望您能按照实际情况如实填写,选择相应的选项即可。姓名:性别:年龄:所在学校:1、你认为信息技术与自己学习的关系()A.非常密切B.较密切C.一般D.关系不大2、你对信息技术了解情况怎样?()A很了解B比较了解C只是听说过D不了解3、你家里是否有电脑()A.是B.否4、你掌握计算机的程度如何?()A.熟练操作B.简单操作C.略知一点D.一点不懂5、你通常会通过哪种途径来了解实时新闻?()A.看报纸B.听朋友说C.看电视D.上网看6、你通常会使用电脑做什么?()A.上网查找学习资料B.学习知识C.玩游戏等娱乐D.看新闻7、你所就读的学校教室有配备计算机多媒体设备吗?()A.有B.没有8、你会通过使用搜索引擎和各类网站来获取学习资料吗?()A.会B.不会9、你学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吗?()A有B没有10、你所就读的学校老师有使用计算机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吗?选择A的同学请回答下一题,选择B的可以不做。()A.有B.没有11、你学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吗?()A有B没有12.老师应用信息技术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比例()A.10%以下B.10%-50%C.50%-80%D.80%以上13、你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通常使用哪种方法来学习?()A.上网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 2024年代理租赁企业合同范本
- 2024年出版物独家版权合同范本
- 坦克课件教学课件
- 中国融资租赁发展展望指数(CFLEI)2024年三季度报告
- 华为订单管理
- 医疗器械设备经验
- s版假如课件教学课件
- 2024至2030年中国覆膜型材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年轻型方轨项目成效分析报告
- 2022深蓝色商务蓝大气时尚工作计划总结通用PPT模板
-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人教版(共15张PPT)
- 因果分析步骤和实例讲解
- 护理教育学第7章护理教学的组织形式2021课件
- 第8章材料的蠕变
- 工作循环分析JCA通用PPT课件
- 硬笔书法兴趣小组(社团)活动计划+教案
- 建设银行股份关联交易申报及信息披露系统操作手册新一代
- 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习题
- 201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文完整版)
- 星级酒店服务技能大赛活动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