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中国近代史(原卷版)-备战2025年高考历史考试专题_第1页
专题02 中国近代史(原卷版)-备战2025年高考历史考试专题_第2页
专题02 中国近代史(原卷版)-备战2025年高考历史考试专题_第3页
专题02 中国近代史(原卷版)-备战2025年高考历史考试专题_第4页
专题02 中国近代史(原卷版)-备战2025年高考历史考试专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2中国近代史易错01中国近代的五次战争鸦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运动廊坊易错陷阱1:混淆两次鸦片战争【易错典例】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西方列强于1856年再度燃起侵略中国的战火。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相比,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侵略中国的国家增加,战争规模更大,战后列强攫取的侵略权益更多,对中国社会的危害加剧。两次鸦片战争形势图【问题导引】地图中的哪些信息体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易错剖析常见错因:混淆两次鸦片战争纠错攻略:仔细观察两幅地图及图例,第一幅图的右下角图例显示英军入侵路线,还有《南京条约》中割让的土地和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第二幅图左上角图例显示,英法联军侵犯路线,《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增开的通商口岸等信息。要学会从地图中提取出有效信息。解答过程【答案】①侵略国家增多。②侵略时间延长。③侵略区域扩大。④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增多。⑤开放口岸和割地增多,中国国家主权遭到更大破坏。【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历史地图类试题解题方法:第一步,分析地图基础信息,如提示语、图名图例、图文看图中具有鲜明特征和标志性的历史事物;第二步,与所学知识相结合,以教材内容为依托,弄清地图的用意及其所包含的隐性知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扩大,其原因:①从战争主体看,侵略国家增多。②从战争持续时间看,侵略时间延长。③从战争范围看,侵略区域扩大。④从战争结果看,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增多。⑤从战争影响看,开放口岸和割地增多,中国国家主权遭到更大破坏。【避错总结】1、起因与借口第一次鸦片战争:起因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英国政府以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这场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起因是英国和法国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侵略利益。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发动了这场战争。2、参战方与规模第一次鸦片战争:主要参战方为英国和中国。英国出动了大量的军舰和陆军,而中国则以清军为主力进行抵抗。第二次鸦片战争:参战方除了英国和法国外,还有美国和俄国的支持。战争规模更大,涉及的地域也更广。3、结果与影响第一次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严重危害了中国的主权。同时,也促进了小农经济的解体,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第二次鸦片战争:同样以中国失败告终,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割让了更多的领土,主权遭受更严重的侵害。此外,沙俄在战争中出兵并胁迫清政府割让大片领土,成为最大的赢家。易错陷阱2:混淆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易错典例】比较法是历史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方法。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有关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不同点的表格,其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比较项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战争结果清朝战败清朝战败B侵略者日本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合C重要战役天津保卫战义和团廊坊阻击战D首都是否陷落无有易错剖析常见错因:混淆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纠错攻略:甲午中日战争的导线线是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之名,行瓜分和掠夺中国之实,其根本目的在于进一步攫取在华利益。甲午中日战争:参战方主要为中国和日本。战争主要在中国领土及朝鲜半岛进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参战方包括英国、美国、德国、法国、俄国、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八个主要国家。战争范围广泛,涉及中国多个重要城市和地区。甲午中日战争:战争历时九个多月,分为陆战和海战两个战场。中国军队在多个战役中失利,最终导致战败。战后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割让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并赔偿巨额战争赔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联军在短时间内迅速占领北京等重要城市,并进行了大规模的烧杀抢掠。战后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被迫支付巨额赔款,并同意列强在北京及战略要地驻军等要求。解答过程【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天津保卫战是指天津的义和团在清军的帮助下,与侵略军在老龙头火车站展开激烈的争夺战,最后清军直隶提督聂士成壮烈殉国。故天津保卫战是属于八国联军侵华的战争,故C项表述不正确;ABD项的表述都是正确的,排除ABD项;故选C。【避错总结】1.(2023·山东潍坊·三模)下表信息反映西方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条约部分内容《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天津条约》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A.打开中国市场 B.鸦片贸易合法C.镇压革命运动 D.扶植代理政府2.(2023·山东聊城·一模)以图证史是史学研究的方法之一,图1、图2均出自英国人埃德加·霍尔特的《对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一书。这些图片可以用来说明在两次鸦片战争中(

)A.中国军民抵抗外国侵略 B.英军陆上作战计划未得逞C.中国社会矛盾发生变化 D.中国陷入了内忧外患之中3.(2022·辽宁沈阳·一模)下侧为某教师课上出示的一个表格,据此可探究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为(

)近代列强侵华战争结果影响/意义鸦片战争失败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抗日战争胜利★A.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B.中国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C.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D.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4.(2023·陕西宝鸡·模拟预测)对如表内容分析归纳最恰当的是(

)侵华战争不平等条约中国人民抗争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邓世昌壮烈殉国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A.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入侵加剧C.列强的入侵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D.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5.(2023·山西运城·一模)1900年6月16日《伦敦新闻画报》第3191期报道:中国的武圣庙在和平年代门可罗雀,战时却熙熙攘攘。士兵纷纷前来进贡、祈祷。庙门前挂着许多串鞭炮,鞭炮声震耳欲聋。他们相信喧闹与火药的气味能取悦武圣,使其庇佑信众,帮助他们取得胜利。此项仪式,和清朝的其他仪式一样隆重,然而民众并不虔敬。不久,成千上万的义和团成员涌入天津和北京,围使馆,烧教堂,灭洋教,杀教民,最终爆发了与西方列强的全面战争,即(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2023·河北沧州·模拟预测)2020年11月15日,东盟十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15个国家,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标志着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达成。签署RCEP,是地区国家以实际行动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重要一步,对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稳定全球经济具有标志性意义。这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进一步融合。一百多年前中国国门被打开,中国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最早发生在(

)A.鸦片战争结束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C.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7.(2023·河北保定·二模)“一场战争,中国付出了成万的生命代价,老百姓的负担因此而加重,天朝上国,被打得体面无存,清政府上下,对洋人的嫉恨由此种下。然而,毕竟是这个条约让封闭的中国开了一扇门,从此之后,中国被一点点拖入西方的世界,也开始了自己的现代化历程。”文中的“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2023·广东江门·一模)下面漫画中描绘的情境最有可能出现在(

)《太多的高利贷者》漫画中,俄国皇帝、德国皇帝和英国国王手中都拿着要求清政府赔款的条文,同时,俄国、日本和英国君王手中还拿着天平称。一个中国人双膝跪地,目瞪口呆地举起双手,漫画右侧是山姆大叔,他若有所思地注视着这一切。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易错02中国近代的不平等条约香香港岛《天津条约》商埠澎湖列岛总理衙门易错陷阱1:不能正确区分各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易错典例】下图所示内容出自(

)第二款: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第七款: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第八款:京师至海边须留出来畅行通道,故与其有碍之大沽等炮台皆须一律削平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易错剖析常见错因混淆不平等条约的内容纠错攻略《南京条约》:①割香港岛给英国(割地,丧失领土主权)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五口通商,分布在东南沿海);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丧失关税自主权)。《马关条约》: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割地);②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赔款);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设厂)《辛丑条约》: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最能说明清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解答过程【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第二款: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第七款: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第八款:京师至海边须留出来畅行通道,故与其有碍之大沽等炮台皆须一律削平”可知,该条约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划定使馆界,不许中国人居住,拆毁大沽炮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内容出自《辛丑条约》,D项正确;《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都与材料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避错总结】《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比较易错陷阱2混淆各个不平等条约的影响【易错典例】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下属于三个条约对中国的共同影响的是(

)A.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经济负担B.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C.开放口岸,方便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掠夺D.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易错剖析常见错因混淆不平等条约的影响纠错攻略《南京条约》的签订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或社会形态变化)。《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中国狂潮,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解答过程【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对中国影响的共同影响”,结合所学可知,《南京条约》强迫清政府赔款2100万银元,《马关条约》强迫清政府赔款2亿两白银,《辛丑条约》强迫清政府赔款4.5亿两白银,三个条约都强迫清政府赔偿了巨额赔款,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A项正确;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是《南京条约》的影响,排除B项;要求开设口岸,便利了列强商品输出的是《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没有《辛丑条约》,排除C项;要求开办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的是《马关条约》,《南京条约》和《辛丑条约》没有这方面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避错总结】《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影响1.《南京条约》:1842年,中英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其中内容之一“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通商口岸。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关税主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便利了英国对华的商品输出,加速了中国的自然经济的解体。2.《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1)《天津条约》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通商口岸由沿海延伸到内陆。(2)《北京条约》,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还增开天津为商埠。3.《马关条约》:《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列强由商品输出增加了资本输出,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内地。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条约的签订也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4.《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加剧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条约中的拆毁炮台、划定使馆界等条款,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国防安全。1.“条约中有三项规定对中国的危害最大——核定关税、治外法权和最惠国待遇。中国人同意这些条款部分是出于权宜之计,部分是由于不懂国际法和国家主权概念。”据此判断,这些条款出自(

)A.《南京条约》和《虎门条约》 B.《望厦条约》和《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和《黄埔条约》 D.《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2.战败赔款几乎是大清王朝在近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的必有条款,如下图规定的分期赔款清单最有可能出自(

)大清国大皇帝允定付诸国偿款海关银四百五十兆两,此款系西历一千九百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即中历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初一日条款内第二款所载之各国各会各人及中国人民之赔偿总数……还本于一千九百零二年正月初一日起至一千九百四十年终止。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3.下图是1911年创作的漫画《小磨香油》,刻画了清王朝充当帝国主义的打手和帮凶的形象,反映了清王朝已彻底沦为卖国政府的事实。“沦为卖国政府”的标志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4.下图展现了近代台湾人民反日斗争的历程,图中1895年的“割台”规定出自(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5.观察下图,与图示战争有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马关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6.与下图使馆界的划定有关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7.下面是18班同学在小组探究活动中总结的一个表格,如果请你为该表格拟定标题,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时间事件条约影响1840—1842年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等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明清为抵抗外来侵略所做的努力 B.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演变C.近代化的过程与特点 D.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8.根据以下表格并结合所学,推论正确的是《辛丑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签订国家中与俄英法美日意德奥等国中英中日赔款4.5亿两白银,本息共计9.8亿两2100万银元2亿两白银土地划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区割占香港岛割占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其他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毁军事防线,允许列强派兵驻扎沿线要地五口通商(沪厦福宁广)协商进出口货物税款通商(沙市重庆苏、杭)在通商口岸设厂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社会中国的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①屡次战败都有赔款给列强②《南京条约》后,清政府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③《马关条约》后,列强的经济侵略方式以资本输出为主④《辛丑条约》“不割地”与列强之前已经瓜分中国和接受“门户开放”政策有关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易错03中国近代的救亡图存运动《资政《资政新篇》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袁世凯易错陷阱:混淆不同的救亡图存运动【易错典例】“冲击一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有人据此图(见如图)揭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结合所学,在①②③处应该是(

)A.①太平天国运动②辛亥革命③二次革命B.①甲午战争②义和团运动③护国战争C.①洋务运动②辛亥革命③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D.①戊戌变法②义和团运动③辛亥革命易错剖析常见错因混淆救亡图存的各种运动纠错攻略1.太平天国运动:这是鸦片战争后爆发的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农民起义者试图通过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来寻求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2.洋务运动:这是一场由清朝统治阶级内部洋务派所发动的一场自救运动。洋务派试图通过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虽然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但它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3.戊戌变法:这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旨在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维新派试图通过政治改革来救亡图存,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然而,由于守旧势力的强大和慈禧太后的干预,戊戌变法最终失败。4.辛亥革命: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开辟了新的道路。解答过程【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19世纪60至90年代,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兴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李鸿章));后期提出了“求富”的口号。开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如开平煤矿、湖北织布局,因此①为洋务运动,1911年发生了辛亥革命,因此②为辛亥革命,根据材料“知识分子着手文化和思想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③为新文化运动,C项正确;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避错总结】1.太平天国运动:(1)背景: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2)时间:1851-1864。(3)领导阶级:农民阶级。(4)目的: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四有二无”理想社会。(5)文件:《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6)影响: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失败告终。2.洋务运动:(1)背景:内外交困。(2)时间:19世纪60-90年代。(3)领导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4)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维护清王朝的统治。(5)内容:前期“自强”、后期“求富”,创办了一批军用和民用企业,发展新式教育,筹建新式海陆军。(6)影响: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失败告终。3.戊戌变法:(1)背景:甲午战败,民族危机深重(2)时间:1898.6.11-9.21(3)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4)目的: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5)内容:政治上: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文化上: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军事上: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6)影响:失败告终。4.辛亥革命(1)背景:阶级矛盾、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2)时间:1911年(3)领导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4)目的:推翻封建帝制,实现民主共和。(5)过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颁布《临时约法》。(6)影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5.新文化运动(1)背景:新旧思想冲突。(2)时间:1915年兴起。(3)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激进派。(4)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5)过程: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和科学;文学革命。(6)影响: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1.历史学习需要关注目录和章节题目,这样更有利于探讨历史时期阶段特征和主题。下图所示知识结构中“?”处,最恰当的主题是(

)主题:?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A.救亡图存的探索 B.政治制度的变革C.民族意识的觉醒 D.民族危机的加深2.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为救亡图存,中国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近代化探索。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主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B.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C.戊戌变法是一场地主阶级挽救封建统治的改革运动D.洋务运动是晚清时期统治集团求强求富的自救运动3.甲午以来,近代中国的志士仁人们,正是怀着强烈的救亡意识和变革意识,历尽千辛万苦,不怕流血牺牲,去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的……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大旗下发生的这些探索和斗争,毕竟使中华民族燃起新的希望,标志着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觉醒。下列史实开始了这一进程的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4.下图中人物的命运使通过改良实现救亡图存的希望落空,丢掉幻想的爱国者们后来发动了()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5.建构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图是学习主题为“近代化的起步”的知识结构图。下列与图中数字编号①④相关的历史事件,完全对应恰当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B.洋务运动

新文化运动C.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D.戊戌变法

洋务运动6.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方案,如图是网友归纳的救国方案截图。这一截图内容对应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新文化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戊戌变法、洋务运动D.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7.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华,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进行了不懈地抗争和探索。下列相关表述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A.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太平天国运动B.英法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丑条约》→新文化运动C.日本为了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公车上书D.帝国主义列强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辛亥革命8.下侧漫画反映了我国近代史上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易错04中共领导的军队名称的演变湘鄂赣湘鄂赣边界秋收起义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中国人民志愿军易错陷阱1:不能正确区别各个历史时期军队的名称【易错典例】“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低;帝国主义,以策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该誓词中的“本军”是指A.中国工农红军 B.八路军和新四军 C.国民革命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易错剖析常见错因不理解题干的意思;混淆不同时期的军队名称纠错攻略这段话的意思是:国民生活在痛苦之中,如同水深火热一般;土匪和军阀,如同猛虎般欺压百姓,助纣为虐;帝国主义列强,则趁机扩张势力,策划阴谋。我们的军队兴师动众,旨在救国救民;总理(通常指孙中山)的遗命,如同明亮的晨星,指引我们前行。解答过程【答案】C【解析】依据“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低;帝国主义,以策以张……”可知与国民革命有关,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开展了“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革命,因此“本军”是指国民革命军,C正确;中国工农红军成立于国共十年内战时期,斗争主要对象是国民党反动派,A排除;八路军、新四军成立于抗日战争时期,斗争主要对象是日本侵略者,B排除;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新中国初期抗美援朝战争有关,D排除。故选C。【避错总结】中共领导的军队名称的演变国民革命军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发动和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起义部队沿用原国民革命军番号,编成“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起义部队主力,在广东潮汕地区遭到失败后,余部由朱德、陈毅等率领经江西转入湖南南部,进行游击战争。这一番号即自行消失。工农革命军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发动和领导了湘鄂赣边界秋收起义。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这是我党第一次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此后,各地党领导的起义武装大多使用这个名称。中国工农红军1928年4月下旬,南昌起义的余部和湘南起义的农民军,转战到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5月4日,合编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