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炉钳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_第1页
焦炉钳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_第2页
焦炉钳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_第3页
焦炉钳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_第4页
焦炉钳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焦炉钳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目的和适用范围

1.1目的

为贯彻落实国家、公司各项安全法规、制度和标准,保护国家财

产,保证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促进炼焦生产的发展,规

范机修车间各班组日常特种作业及日常维护和检修,确保检质量,特

制的本规程。

1.1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XX焦化炼焦车间焦炉钳工岗位。

2.引用标准

ZTAQ—CX034—2015动火作业管理程序

ZTAQ—CX035—2015受限空间作业管理程序

ZTAQ—CX037—2015高处作业管理程序

ZTAQ—CX038—2015起重吊装作业管理程序

ZTAQ—CX041—2015设备检维修管理程序

ZTAQ—CX043—2015盲板抽堵作业安全管理程序

ZTAQ—CX048—2015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程序

3.炼焦钳工岗位职责

3.1执行xx焦化有限公司设备点检、润滑制度,填写点检、润

滑作业卡。

3.2负责辖区内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3.3完成公司以及车间下达的计划检修及计划外检修工作,并做

好检修记录;使检修质量达到要求,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4负责维护保养所用的设备和工器具。

3.5配合其它工种作业。

4.炼焦钳工检修工作程序及要求

4.1作业前准备

4.1.1认真参加班前会、班后会,进行安全生产交底。

4.1.2按照《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程序》规范穿戴好劳保用品。

4.1.3检修前首先制定出检修方案,辨识出危险源点,并经本车

间、生产部、机电部、安环部、机电副总签字认可.易燃易爆区域动

火作业必须按程序办理好《动火证》,并将消防器材准备到位。

4.1.4设备现场检修时,必须办理停送电作业票,并悬挂标识牌。

4.1.5携带齐全现场工作所需的工具。各种检修、操作使用工具

不得有缺陷并做到使用前检查。

4.1.6携带现场工作所需的材料、备件。

5.钳工基本操作及要求

5.1基础、设备找正

5.1.1设备基础尺寸,位置等应符合图纸要求,其施工质量应符

合表1-1的规定。

5.1.2基础应坚固,无裂纹,油浸及腐蚀等现象。

5.1.3平面位置安装基准线对基础实际轴线距离的允差为20毫

米。

5.1.4设备吊装前,必须将设备底座底面的油污,泥土等脏物和

地脚螺栓予留孔的杂物除去。灌浆处的基础或地坪表面应凿成麻面。

被油沾污的混凝土应凿除,以保证灌浆质量。

5.1.5设备上定位基准的面、线或点对安装基准线平面位置和标

高允差,一般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1-1

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

1基础坐标位置(纵横轴线)±20

+0

2基础各不同平面的标高

-20

基础上平面外形尺寸±20

3凸台平面外形尺寸-20

凹穴尺寸+20

基础上平面的水度(包括地坪上需安装设备部

45

分):每米

竖向偏:

5

5每米

20

全高

予埋地脚螺栓:+20

6标高-0

中心距(在根部和顶部测量)±2

予埋地脚螺栓孔:

±10

中心位置

7+20

深度

10

孔壁铅垂度

予埋地脚螺栓锚板:+20

标高-0

8中心位置±5

水平度(带槽的锚板)5

水平度(带螺纹的锚板)2

表1-2定位基准对安装基准的允差表

允许偏差mm

项次项目

平面位置标高

+20

1与其它设备无机械上的联系±10

-10

2与其它设备有机械上的联系±2±1

5.2地脚螺栓、垫铁和灌浆

5.2.1安装地脚螺栓应符合下列要求

5.2.1,1地脚螺栓的垂直度大于90%o

5.2.1.2地脚螺栓及灌浆孔壁的距离应大于15毫米。

5.2.1.3地脚螺栓底端不应触及孔底。

5.2.1,4地脚螺栓上的油脂和污垢应清除干净,但螺纹部分应涂

油脂。

5.2.1.5螺母与垫圈间和垫圈与设备底座间的接触应良好。

5.2.1.6拧紧螺母后,螺栓必须露出螺母1.5-5个螺距。

5.2.1.7拧紧地脚螺栓应在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的75%后进行。

5.2.2采用槽锚板的活动地脚螺栓应符合下列要求

5.2.2.1活动锚板设置应平正稳固。

5.2.2.2螺栓末端的端面上应标明螺栓矩形头的方向。

5.2.2.3基础表面上应标明锚板容纳螺栓矩形头的槽的方向。

5.2.2.4拧紧螺母前,应依据标记将螺栓矩形头正确地放入锚板

槽内。

5.2.3如设备负荷由垫铁组承受,垫铁组的位置和数量应符合下

列要求

5.2.3.1每个螺栓近旁至少应有一组垫铁。

5.2.3.2相应两组垫铁组的距离,一般应为500T000毫米。

5.2.4.3每一组垫铁组的面积应能承受设备的负荷,其面积可按

下列近似公式计算:

A"CIOO(Q1+Q2)

R

式中:A-垫铁面积,平方毫米。

C-安全系数,可采用1.5-3。

Q「设备等的重量加在该垫铁上的负荷,千克力。

Q2-由于地脚螺栓拧紧后,所分布的该垫铁组上的压力(可采用地脚

螺栓的许可抗拉强度)千克力。

R-基础或地坪混凝土的单位面积抗压强度(可采用混凝土设计标号)

Pa。

5.2.4使用斜垫铁或平垫铁找平,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

5.2.4.1承受主要负荷的垫铁组,应使用成对斜垫铁,找平后用

电弧焊焊牢钩头成对斜垫铁,能用灌浆层固定牢固的可不焊。

5.2.4.2承受主要负荷和较强连续振动的垫铁组,宜使用平垫铁。

5.2.4.3每一组垫铁应尽量减少垫铁块数,一般不超过三块,并

少用薄垫铁。放置平垫铁时最厚的放在下面,最薄的放在中间,互相

焊牢(铸铁的可不焊)。

5.2.4.4每一垫铁组应放置平稳,接触良好,设备找正后每组垫

铁均应被压紧,不得松动。

5.2.4.5设备找平后,垫铁应露出设备底座面外缘,平垫铁露出

10-30毫米,斜垫铁露出10-50毫米。垫铁组(不包括单块斜垫铁)

伸入设备底座底面的长度应超过地脚螺栓孔。

5.2.4.6安装在金属结构上的设备找平后,其垫铁应与金属结构

焊牢。但中间带孔套在地脚螺栓的垫铁可考虑不焊。

5.2.4.7设备若用调节螺钉找平时,调整螺钉支承板的厚度宜大

于螺钉直径,支承板应水平和稳固地安装在基础表面上,不作为永久

性的调整螺钉,设备找平后,应用垫铁垫实,然后松开调整螺钉;作

为永久性的支承的调整螺钉伸入底座底面的长度,应小于螺钉直径。

5.3清洗和拆卸

5.3.1清洗

5.3.L1安装时,设备上需要装配(或组装)的机件应先清洗洁

净,(特别注意结合面和滑动面),并涂以适当的润滑脂,(油漆面

上不涂),设备上原已装好的相关件,在试转前应全面检查其清洁程

度,不合要求时,予以清洗。

5.3.1.2未经清洗的滑动部份不使其滑动。

5.3.1.3设备上各种管路的清洁度,应全面检查,不合要求时,

应清洗干净,以保证畅通,必要时拆卸清洗,特殊管路要进行酸洗或

用其它要求的材料清洗。

5.3.1.4清洗机件的精加工面应使用干净的棉纱,棉布或软质的

刮具,不得使用砂布、刮刀,亦不得使用火焰直接加热被清洗部分。

5.3.1.5设备表面凡用润滑脂或工业凡士林涂盖者,可用下列方

法清洗;

5.3.1.5.1用煤油或汽油等溶剂;如用热煤油清洗时,油温不得

超过401,不得用火焰。

5.3.1.5.2直接对盛煤油的容器加热。

5.3.1.5.3用蒸汽或干燥的热空气,用蒸汽吹洗后必须立即彻底

除尽水分并涂上充分的润滑脂或工业凡士林。

5.3.L5.4润滑脂清洗:用热机械油清洗时油温不得超过120℃,

清洗滚动轴承时油温不得超过1002。

5.3.1.5.5设备加工面上涂有防锈明漆时,可用硝酸纤维稀料(香

料水)二甲苯,松节油或丙酮等溶剂清洗,但应防止溶剂滴在设备的

油漆上。

5.3.1.5.6润滑和液压等系统的清洗必须使用干净的棉布,不得

使用棉纱。

5.3.1.5,7在距离工作地点20米的范围内用易燃溶剂进行清洗

工作时应通风良好。

5.3.1.5.8清洗时,防止油料滴在混凝土基础上,浸过油的棉布

和棉纱不得放置在混凝土基础上。

5.3.2拆卸

5.3.2.1拆卸机件前,操作者必须熟悉设备技术文件和有关技术

资料,了解其构造,性能和原装配程序,然后周密考虑拆卸方法和程

序,对特殊复杂机件应订出拆卸方案。

5.3.2.2拆卸前应测出被拆卸件的必要的装配间隙和有关机件的

相对位置,并作出标记和记录,拆卸用的工具和方法应正确选择。

5.3.2.3加热装配的机件如必须拆卸时,一般应加热拆卸。

5.3.2.4拆卸下的机件必须妥善保管,必要时应予编号。

5.4装配的一般规定

5.4.1装配(或组装)机件前,操作者必须熟悉设备技术文件和

有关技术资料,了解其构造、性能和装配数据,周密考虑装配方法和

程序。

5.4.2应先按图样查对机件的规格和数据,并检查机件与装配有

关的外表形状和尺寸精度,如有损坏,变形和不符合要求者,应处理

合格后方可装配。

5.4.3装配应注意机件上的各种标记,防止错装。

5.4.4装配时用的工具必须适当,如松紧螺母,应使用规格相符

的各种板手。

5.4.5装配时应随时仔细检查安装精度是否符合图纸和有关规定

的要求,并作出必要的记录。

5.4.6每一部件装配完毕后,必须仔细检查和清理洁净,尤其是

在需要封闭的箱内(例如齿轮箱)装配时,不得有任何杂物遗留在内。

5.4.7密封件密封时,应采用图纸规定的垫料和填料,装配后不

得有渗漏现象。

5.4.8对装配后不易拆卸修理的油箱、水箱、装配前应做渗漏试

验。

5.5螺栓装配

5.5.1图纸规定的防松装置不得遗漏或任意代用。

5.5.2图纸中规定用光、半光螺栓或螺母者不得以加工精度较低

者代用。

5.5.3连接件与螺栓头或螺母接触处的平面应垂直于螺栓的中心

线,如该处为斜面时,应垫以园斜度的斜垫圈。

5.5.4在螺母下用弹簧垫圈,应只垫一个。

5.5.5拧紧螺母时的要求

5.5.6螺栓一般只能配一个螺母,一个垫圈。

5.5.7对震动较大的设备应加防松装置(如锁紧螺母,弹簧垫圈)。

5.5.8螺母拧紧后,螺栓末端必须露出螺母直径的0.2-0.3倍。

5.5.9拧紧螺母时,应采用标准长度的板手。对M30及其以上的

螺栓,允许加装套管适当增长板手柄。拧紧时应用力适当,充分拧紧,

但不得损伤螺纹和螺母棱角。

5.5.10拧紧时应注意次序对称使力均匀,并循序分几次拧紧。

5.5.11沉头螺栓拧紧后,其螺栓头不得凸出于连接处的表面。

5.6键装配

5.6.1键的形式与规格应符合图纸要求。

5.6.2键与键槽装配时,应先将棱尖,毛刺清理光洁,键与键槽

应先进行试装,尺寸吻合,不得在键柄内加垫片。

5.6.3平键和半园键与键槽的工作面间(侧面)应紧密贴合,不

得松动。平键或半园键的顶面与轮壳键槽的底面不得接触。

5.6.4导向平键有固定螺钉者,装配时不得遗漏。

5.6.5楔键的斜度与轮壳键槽的斜度应吻合。

5.6.6楔键装配时,打入的方位应正确,紧度应适当,工作面(键

的顶和底)应紧密贴合,不得松动。

5.6.7楔键与键槽两侧面间均不能接触。

5.6.8钩头斜键装配后,其键比轮壳应长一段长度,这段长度应

等于打入处的键厚,以便拆卸。

5.7定位销装配

5.7.1装定位销时,应先将两连接件的销孔对准,经检查确无不

同心、不同径的偏差后方可装入。

5.7.2连接件连接后,其相对位置如经反复检查确属符合要求,

但定位销孔有偏差时,应扩大销孔,另配新销。

5.7.3销与销孔应接触良好。

5.7.4销装入孔时,应轻敲推入,其深度应达到图纸要求。

5.7.5当园锥销的大直径端带有螺母者,不得将该螺母拧紧。

5.8联轴器装配

5.8.1联轴起器接时,要检查其同心度,在联轴器面和圆周上均

匀分布的四个位置0。、905、1805、2705处进行测量。

5.8.1.1将半联轴器和B暂互相连接,在圆周上划出对准线或装

设专用工具。

5.8.1.2将半联轴器和B一起转动,两轴亦随着转动,使其对准

线或专用工具顺次转到至0。、905、1805、2705四个位置,在每

个位置上测量出两个半联轴器的径向间隙a和轴向间隙b。

5.8.1.3按测出数值进行计算和调整,复查时亦应在原有的位置

上进行。

注:对于安装精度要求较高的设备,为了获得较高的测量精度,

可采用两点或四点的测量方法,即在每个位置测量对面两点或四点的

径向或轴向间隙,然后把四个位置的数值平均后找出其差值,再进行

调整。

5.8.2壳形联轴器装配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5.8.2.1先调整主动轴和从动轴的同心度,在两轴上装设专用工

具;测量四个位置的径向间隙a和轴向间隙b,当R为250毫米时,

四次测量中a和b的数值变化均不得超过0.02毫米。

5.8.2.2联轴器一侧连接螺栓的螺栓头宜交错放置(相向放置),

相对测者也应交错放置。

5.8.2.3连接螺栓的螺母下应垫以弹簧垫圈。

5.8.3十字槽(爪型)联轴节装配时,其同轴度符合表1-3的规

定。

表1-3十字槽(爪型)联轴器轴心径向位移及倾斜

联轴器外型最大直径两轴的同轴度偏差不大于

(毫米)径向位移(毫米)倾斜

(3000.10.8、1000

〉300-6000.21.2、1000

5.8.4齿轮联轴器装配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5.8.4.1具有中间轴者,应先将两端轴的位置调整合格,再装中

间轴。

5.8.4.2把联轴器装到轴上时,一般应采用压入法或热装法,不

得用锤打入。

5.8.4.3装配后两轴的同心度偏差不得大于表1-4的规定,两外

齿轴套间的端面间隙应符合表1-5规定。

5.8.4.4装配完毕后,应在联接轴中加入足够量的润滑油。

5.8.4.5装配完毕后,应复查定位线或定位销孔是否对准。

表1-4齿轮联轴器轴心径向位移及倾斜

联轴器外型最大直径两轴的同轴度偏差不大于

(毫米)径向位移(毫米)倾斜

(3000.30.5、1000

〉300-5000.81.0、1000

〉500-9001.01.5、1000

〉900-14001.52.0、1000

5.8.5弹性圈柱销联轴节装配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5.8.5.1每个半联轴节装在轴上时,其端面跳动和径向跳动不得

超过表1-6规定。

5.8.5.2两个半联轴节连接时,将两轴作相对转动,任意两个螺

栓孔对准时,柱梢应均能自由地穿入各孔。

5.8.5.3两个半联轴节连接时,应测量两轴的同心度,其偏差值

不得超过表『6的规定。

5.8.5.4两个半联轴节连接后,端面间的间隙,应符合表1-7的

规定,并应略大于轴向窜动。

5.8.5.5弹性圈与柱销间应为有过盈的配合,弹性圈与关联轴节

间应有间隙;弹性圈的内、外径应符合表『8的规定,且装在同一柱

销上的弹性圈,其外径之差不得大于表1-8规定的公差之半。

表1-5齿轮联轴节两外齿轴套间的最小端面间隙

联轴节外形最大最小端面间隙联轴节外形最大最小端面间隙

直径(毫米)(毫米)直径(毫米)(毫米)

160258012

185365512

22072015

245476015

290588020

320698020

3507111025

3908117025

41010125025

47010134025

53010

表1-6弹性联轴器半联轴节对轴的跳动和两轴的不同心度允差

联轴节外形半联轴节对半联轴节对轴两轴的不同心度允差

最大轴径向跳动端面跳动允差径向位移

倾斜

直径(毫米)允差(毫米)(毫米)(毫米)

105-1700.70.160.050.20、1000

190-2600.80.180.050.20、1000

290-3500.90.200.100.20、1000

410-5001.00.250.100.20、1000

表1-7两个半联轴节端面间的间隙

标准型轻型

轴孔直径

外型最大直间隙型外型最大直间隙

(毫米)型号

径(毫米)(毫米)号径(毫米)(毫米)

25-28B11201-5Q11051-4

30-38B21401-5Q21204~4

35-45B31702-6Q31451-4

40-55B41902-6Q41701-5

45-65B52202-6Q52001-5

50-75B62602-8Q62402-6

70-95B73302-10Q72902-6

80-120B84102-12Q83502-8

100-150B95002-15Q94402-10

表1-8弹性圈内、外径公差(毫米)

柱梢园柱部分

10141824303846

公称直径

柱销孔公称直

20283646587288

10141824303846

弹性圈内径

-0.20-0.25-0.25-0.30-0.30-0.40-0.40

1927354556.570.586.5

弹性圈外径

-0.25-0.30-0.40-0.40-0.50-0.70-0.70

6.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6.1电焊机应置于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要注意防潮。

如在露天电焊机要有防雨、雪的设施。手套、鞋勿沾水,以免传电。

6.2工作前对电焊设备有其工具要作认真检查,必须接好地线,

久置未用的焊机在启用前,要请电工检查许可后方可使用。

6.3焊把、电源线和导线绝缘不良的应及时修理和更换,并经常

检查。

6.4交流焊机不得放在炉火和其他高温场所,高载二次电压不得

超过70伏。

6.5使用直流电焊机时,应根据焊件正、反接要求选择焊机正、

负极的接法,开始焊接时,高载二次电压不得超过100V。

6.6工作中焊机外壳温度如果超过60七时,必须立即停焊检查,

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施焊。

6.7焊接盛油和密闭容器时,必须打开封口,并用热水器蒸汽或

碱水洗刷干净后方可焊接,绝对禁止在易燃易爆容器上施焊。

6.8焊接场所距离易燃品不得少于10m,距易爆品不得少于20m。

6.9在潮湿处焊接时,应有良好的绝缘防护措施,严禁违章操作。

6.10在井下、深沟、锅炉或其他容器内焊接前,必须打开通气

孔,充分排除有害气体,加强通风换气,且每工作30分钟必须外出

休息5—10分钟。

6.11绝对禁止焊接带电压的工作物,如需在带有零、地线的设

备上施焊时,应将被焊设备的零、地线拆除,以防引起零、地线起火。

6.12电焊工作完毕、或需暂时离岗时,必须切断电源,检查周

围有无火星,防止引起火灾,否则不许擅自离开工作现场。

6.13在含有有毒气体、易燃易爆气体、带压力气体区域工作时,

必须严格按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做好相关防护措施,满足工况条件后

方可作业。

7.钳工安全操作规程

7.1钳工上班必须穿戴齐全劳动保护用品,遵守劳动纪律和操作

规程。

7.2工作前应检查各种工具是否牢固、完好、可靠,以防在工作

中发生事故;必须对现场所有检修项目进行全面检查,排除一切不安

全因素后,方可作业。

7.3在检修抢修设备时,必须切断电源,挂上安全警示牌,严禁

带电作业,并严格执行有关安全规程。

7.4使用手锤、大锤时,不准戴手套。锤柄、锤头不得有油污,

打大锤时,甩抛方向不得有人。

7.5使用台虎钳夹持工件作业时,要夹持牢靠,夹持较长工件时

要另加支承,以防工件坠落伤人。

7.6不得使用无柄的刮刀、铿刀,且刮刀、铿刀必须安装牢靠,

在作业时用力平衡,以免刀柄脱出伤人;鎏子头部不得有毛边和污油,

在藜削作业时前方应设蔽档物,铿削、刮削、藜屑不能用嘴吹,应用

毛刷进行清除,以防铁屑进入眼内。

7.7在同一工作台两边操作(凿、铲)时中间应设防护网,单面

工作台要一面靠墙。

7.8使用砂轮机时,应遵守砂轮机安全操作规程。

7.9高空工作时,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带,作业面下方不得站人,

设立工作警戒线,高空作业使用工具、零配件要放稳妥,以防坠落伤

人。

7.10拆卸重件时,需用起重工具,抬到一定高度垫牢,然后进

行拆卸,不能直接拆据卸,多人工作应有专人指挥。

7.11堆放工件必须稳重配合,要设专人指挥。

7.12检修地下水路或进入料仓等危险场所工作时,应设专人联

系,联系人员不得擅自脱岗。

7.13进入煤气、脱硫工段等危险区域工作,必须严格遵守安全

技术操作规程,严禁单独冒险,应有专人联系。

7.14检修完毕用手盘车合适后,站在机器侧面等待试车。

7.15检修设备前,必须分析有毒气体、易燃易爆气体是否需要

切断,对人身有不安全的因素是否排除。

8.起重作业安全规程

8.1起重机司机必须认真遵守安全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十不吊”

规定,熟悉起重机的结构、性能和起重调运指挥信号,并按规定佩带

好个人防护用品。

8.2起重机司机必须从专用梯子上下,不准从其他起重机上跨越,

并要禁止无关人员登上起重机。

8.3起重机作业时禁止进行维修、保养、调整,当进行维修、保

养、调整时,必须拉闸断电,并挂牌警示。

8.4作业前,应对作业现场、安全装置、控制机构等进行检查,

并进行试运转,试转完成后方可正常工作。

8.5起重机司机必须听从现场指挥人员指挥,当指挥信号不明时,

不准作业,司机应发出“重复”信号询问,明确指挥意图后,方可开

车。

8.6起重机运行前,必须鸣铃示警。

8.7司机离开驾驶室前,应将吊钩升到安全位置,各控制器回零

位,切断电源。

8.8在吊运过程中,司机对任何人发出的紧急停止信号,都应服

从。

8.9在操作过程中,发现起重机有异常现象时,应停车检查,在

未排除故障前,不准操作。

8.10工作中遇到突然停电或电压下降,使重物无法放下时,将

所有控制器手柄扳回零位,并立即发出信号,通知下方人员避开,并

在吊物下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通电正常后,方可继续工作。

8.11司机操作时,不准利用限位装置停车。

8.12雨天或潮湿天气作业,应防止制动器受潮失效,应先经过

试吊确认制动器可靠后,方可进行。

8.13有主副两套起重机构的起重机,其主、副不应同时开动。

8.14作业结束后,除应按第7条规定执行外,还应认真做好工

作日志和交接班工作。如无下一班接替作业时,应将吊机开到指定位

置,锁好轨钳,关好驾驶室门窗,切断总电源,确认无误后方可离开。

8.15汽车起重司机作业时,应将支撑脚着落在坚实的地面或加

垫的木块、钢板上,确保机体本身的平衡。汽车起重机在移动或行驶

前,应将支撑脚收好,并将臂杆放在专用支架上,吊钩及变幅的钢丝

绳按规定收紧。

9.砂轮机安全操作规程

9.1使用前应全面检查各传动部分,特别是砂轮上是否有裂痕。

砂轮机上的安全设施必须完好无损,必须有完善的地线,否则不准使

用。

9.2启动后,按下电源开关,应等到转速达到正稳定时缓慢把工

件靠近,工件对砂轮的压力不宜过大,以免引起砂轮破裂。使用完毕

后应及时关闭电源。

9.3在砂轮上磨钻头和其他工具及硬底材料时,操作人员应站立

砂轮侧面,并戴上防护目镜。

9.4操作时,应站在砂轮侧面。

9.5砂轮机磨削工件时不能磨削太深,应防止砂轮爆裂。

9.6绝对禁止把正在磨制的工件尾部顶在腰部,以防意外。

9.7禁止砂轮机倒转使用,在运转中禁止从事清扫或修理等工作。

9.8定期检查、定期修理。停用时,应切断电源。

9.9当出现砂轮破裂或转速不稳定时,应立即切断电源,通知专

业人员检查完毕,确定可以正常操作时,方可继续工作。

10.氧气、乙块安全操作规程

10.1乙烘瓶应装设专用的回火防止器、减压器,对于工作地点

不固定,移动较多的,应装在专用小车上,防震圈应完好无损。

10.2严禁敲击、碰撞和施加强烈的震动,以免瓶内多孔性填料

下沉而形成空洞,影响乙焕的储存。

10.3乙烘瓶应直立放置,严禁卧放使用。因为卧放使用会使瓶

内的丙酮随乙烘流出,甚至会通过减压器而流入椽皮管,这是非常危

险的。

10.4要用专用板手开启乙焕气瓶。开启乙焕瓶时,操作者应站

在阀口的侧后方,动作要轻缓。瓶内气体严禁用尽,严禁工器具上有

油污。

10.5使用压力不得超过0.15Mpa。

10.6乙烘瓶体温度不应超过40七,夏天要防止曝晒。因瓶内温

度过高会降低丙酮对乙族的溶解度,而使瓶内乙族的压力急剧增加。

10.7乙烘瓶不得靠近热源和电气设备,与明火的距离一般不小

于10m(高空作业时应按与垂直地面处的两点间距离计算)。

10.8严禁用火烤、敲击,必要时可用40(以下的热水解冻。

10.9乙烘减压器与瓶阀之间连接必须可靠。严禁在漏气的情况

下使用。否则会形成乙族与空气的混合气体,一旦触及明火就会立刻

爆炸。

10.10严禁放置在通风不良及有放射线的场所使用,且不得放在

橡胶等绝缘物上。用时使用的乙烘瓶和氧气瓶应距离5m以上。

10.11如发现气瓶有缺陷,操作人员不得擅自进行修理,应通知

安全督导员送回气体厂处理。

10.12氧气瓶里的氧气,不能全部用完,必须留有剩余压力,严

防乙快倒灌引起爆炸。尚有剩余压力的氧气瓶,应将阀门拧紧,注上

“空瓶”标记。氧气防震圈、护套帽要安装完好。

10.13氧气瓶附件有缺损,阀门螺杆滑丝时,应停止使用。

10.14禁止用沾染油类的手和工具操作气瓶,以防引起爆炸。

10.15氧气瓶不能强烈碰撞。禁止采用抛、摔及其它容易引撞击

的方法进行装卸或搬运。严禁用电磁起重机吊运。

10.16在开启瓶阀和减压器时,人要站在侧面;开启的速度要缓

慢,防止有机材料零件温度过高或气流过快产生静电火花而造成燃烧。

10.17冬天,气瓶的减压器和管系发生冻结时,严禁用火烘烤或

使用铁器一类的东西猛击气瓶,更不能用力猛拧减压表的调节螺丝,

以防止氧气突然大量冲出,造成事故。

10.18禁止使用没有减压器的氧气瓶。气瓶的减压器应有专业人

员修理。

11.气焊、气割安全操作规程

11.1气焊气割工必须了解气焊切割设备的构造性能,具备一定

的技术操作知识和安全保养等知识。

11.2操作前,认真检查割枪、压力表、回火器和气带等是否良

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更换。

11.3气焊、气割设备所有连接处应保持紧密配合,不得有任何

漏气现象,乙烘进气口应检查是否有吸力。

11.4氧气瓶和乙烘瓶应分别放在通风、干燥、凉爽的地方,不

能同存一库,且应严禁烟火,禁止堆放易燃、易爆物品,所有工具不

得沾上油污。

11.5工作现场不得有任何易燃、易爆物品,人行道上不许停放

焊接工具,也不能在人行道上进行工作。

1L6用完的氧气瓶中应留有0.5个残余压力,不能用尽。

11.7装置风表时,应先放气少许。上表时,用手按住风表,身

体和头部必须闪离表咀,然后上紧锁母,至少拧5扣以上。

11.8点火时,先开微量氧气,再开少量乙族点燃后,用氧气阀

调整火焰,严禁将烧咀对着人点火,以防意外。

11.9关闭时,应先关闭乙族阀门,然后再关氧气阀门。

11.10严禁焊接易爆物件和容器,在易燃空桶上焊接时,事先必

须用热水、蒸汽、碱水或氨水洗净,两端必须打开或留有排气孔。

11.11需要仰焊、仰割时,必须采取一定措施,以防头部、颈部、

耳朵等处烫伤。

11.12气割时,应根据被割金属厚度选用相应割咀。禁止在水泥

地上切割,必要时,割件下面要垫空。

11.13焊铜活、铅活时,必须带上防毒防护用具。

11.14发生回火时,应立即关闭氧气开关,再关闭乙焕开关使火

焰熄灭,等焊把不烫手时才能继续工作。

11.15在含有有毒气体、易燃易爆气体区域工作时,必须做好相

关防护措施,严格遵守动火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2.动火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2.1动火必须严格执行动火制度,遵守“动火六大禁令”,即:

动火票未经批准,禁止动火;不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禁止动火;不

清洗、置换不合格,禁止动火;不清除周围易燃物,禁止动火;不按

时作动火分析,禁止动火;没有消防措施,禁止动火。

12.2各动火作业区均应责成了解工艺过程、责任心强和出现问

题能正确处理的人为动火监护人。如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或停止

动火,防止发生事故。

12.3专职安全员及主管领导,有权随时检查动火现场,如发现

违章动火或动火有危险时,可收回动火票,停止动火,并按规定严肃

处理。

12.4在正常生产装置内,凡可动可不动的火,一律不动;凡能

拆下来的动火项目一定要拆下来拿到安全的地方去动火;节假日期间

凡不影响生产的动火一律禁止动火。

12.5特级、一级动火,必须是签发动火票的人持票,到有关部

门审批。

12.6动火作业区监护人和动火人在接到动火证后,应逐项检查

动火措施的落实情况。如动火措施不落实,动火监护人不在现场,动

火人有权拒绝动火。

12.7动火票是动火依据,不得涂改、代签,要妥善保管,其保

存期限为一年,由申请动火作业区存档保管,专职安全员做好动火审

批记录。

12.8一张动火证只限一处作业。特级、一级动火票有效时间不

超过8小时;二级动火票有效期不超过72小时。

13.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3.1置换、通风、断开及检测分析。

13.1.1有限空间存在有毒有害介质或含氧量不足时,必须事先

进行置换或通风(可采取强制通风或自然通风两种方式)。

13.1.2有限空间存在易燃易爆气体时,必须先进行置换,再进

行强制通风或自然通风。

13.1.3有限空间存在有毒、有害液体时,必须先清除有毒、有

害液体,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冲洗,冲洗后的废液要妥善处理;必要时,

再进行强制通风或自然通风。

13.1.4若其它设备的有毒有害介质有可能进入作业空间时,必

须采取可靠的断开措施。

13.1.5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还必须进行含氧量分析和可能存

在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分析。氧含量必须在18%-21%范围内;有毒有害

气体浓度必须低于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

规定;易燃易爆气体必须低于其燃烧、爆炸临界值。

13.2加强个体防护,必须配戴好规定的保护用品。如安全帽、

工作服、工作鞋、工作灯、防毒面具或氧气呼吸器等。

13.3作业过程中必须指定专人监护,监护人必须了解相应有毒

有害介质的特性和相应的应急措施。

13.4作业点或作业区域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必须定时进行监测,

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作业,执行应急措施。

13.5监护人不准擅自离岗位,必须随时与作业人员联系,并配

备相应通讯工具。

13.6在置换、通风、断开、检测分析合格,个体防护完毕,监

护人员到位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按相关规定,作业人员必须

定时组织轮换。

13.7作业结束后,必须清点人员,清理现场,经生产单位验收

确认无误后,方可撤离;否则重新返工。

14.高空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4.1在高温、腐蚀及焊接作业环境下高空作业,使用标准的防

火安全带,不能用耐热性差的尼龙安全带。安全带无断股烧灼痕迹,

附件齐全,且长度不超过2米。

14.2梯子框架及防护卡牢固可靠。

14.3作业平面(点)周围10米内危险物品必须清理或防护处理。

14.4作业用临时平台绞手架要稳固。脚手板宽度单人道不得小

于0.6米,双行人道不得小于1.2米,上下坡度不得大于1:3;板

面要钉防滑条和安装扶手。板材要经过检查强度足够,不能有机械损

害和腐蚀。使用安全网要张延,不得留出缺口,且要层层翻高。

14.5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精神病及不适合登高作业的人员不

得登高作业。

14.6五级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应进行高处作业,如果

确实需要进行作业的,直接升级为特级高处作业进行管理;

14.7多层交叉作业必须在作业前设置安全网或防护棚等安全设

施。

14.8高空作业人员要注意电线及电气设施,并距离高压线2米

以上。

14.9高度作业必须专人监护,密切注意作业动态。

14.10登高焊接作业不得使用带有高频振荡器的焊接电源。

14.11带电高处作业、起吊作业、煤气区域作业执行相关作业指

导书标准。

14.12登高梯子作业时,梯脚要防滑、防倒、上下端要放置牢靠,

与地面尖角不得大于60度角,使用人字梯时夹角在45度为宜,并用

限跨铁钩挂牢。不准二人在一个梯子上(或人字梯一侧)同时作业或爬

到梯子顶档上工作。

14.13登高用器具必须装在牢固的工具袋中。作业中随时清理一

切物品,不得在高空中乱扔物料。

14.14电线或带压软管禁止缠在身上作业。

14.15作业完毕后要及时清理现场物品,放置到安全位置,禁止

遗漏物件及工器具、材料。

15.炼焦区域设备检修流程及检修要点

15.1更换减速器

a.检修流程

b.作业要点及安全措施

作业步骤

号作业要点危险点安全措施

1.制定检修方案,辨识

出危险源点,并经各个

主管部门签字认可。同

1.办理好相关作业票证。

时办理所需票证。

作业前准造成人身2.检查检修工作是否完好。

12.检查准备所有的工

备伤害事故3.每次检修时做好技术交底

具,确保工具及吊具安

工作。

全可靠。

3.检修负责人做好技术

交底工作。

拆卸地脚、

用力过猛

2联轴器螺拆卸螺栓站姿正确,用力均匀

滑脱伤人

栓、拄销

1.工作前认真检查使用的工

具及吊具,严禁超载超速起

重。

2.使用三角架等器具必须结

吊车就位和运行设备保1.吊车和

构良好与地面接触点牢固。

吊车就位、持一定距离,钢丝绳挂设备碰撞

33.工作场合不须由任何障碍

挂钢丝绳牢,下方设立警戒线,2.吊具失

物。

并安排专人监护效

4.吊重物时不许旁拉,尽量

保持绳索处于垂直状态.

5.钢丝绳局部扭曲、变细超

过原直径10%应报废。

旧减速器压伤、挤伤

4把减速器移出配合作业,专人指挥。

吊出人

1.拉码超

拆卸联轴

负荷,掉落1.用枕木把拉码垫实。

器、新减速

5用拉码千斤拆卸砸伤脚。2.用力均匀。3.穿好包钢头

器热装联

2.千斤失劳保鞋。

轴器

效。

吊具失效

1.把减速器吊起。旋掉落砸专人检查吊具

伤人

新减速器

6

吊装就位

用力不当,

2.紧固各部位螺栓,减

工具滑脱站姿正确,用力均匀

速器安装到位。

伤人

对中偏差

联轴器调大设备造

7联轴器对中、装弹性销按技术要求调整检修

整成设备损

减速器加

8减速器内加润滑油脂环境污染润滑管理制度

现场清理、

清理、试车

9试车、质量环境污染清理现场、回收工具

确认

15.2减速器检修

a.检修流程

b.检修要点及安全措施

号作业步骤作业要点危险点安全措施

1.制定检修方

案,辨识出危

险源点,并经

各个主管部门

签字认可。同1.办理好相关作业票

时办理所需票证。

作业前准证。造成人身伤害2检.查检修工作是否

1

备2检.查准备所事故完好。

有的工具,确3.每次检修时做好技

保工具及吊具术交底工作。

安全可靠

3.检修负责人

做好技术交底

工作

检修机械、电器设备必

须在电源开关处挂停

电检修牌,专人监护警

2停电挂牌摆放触电

示牌,必须履行谁挂谁

取,非工作人员严禁合

闸的停送电制度。

拆卸螺栓用力

3拆卸螺栓拆卸站姿正确,用力均匀

不当人员撞伤

1.工作前,认真仔细地

检查使用的工具及起

吊、绳扣等设备,严禁

超载超速起重。

电动葫芦、钢2不.准在悬吊的物件

用电动葫芦吊

4起吊丝绳损坏上乘坐,不许在重物下

平起吊物

重物滑脱伤人穿越逗留

3.吊运重物时,如发现

吊具变形、断裂和可能

滑脱等险情时,应立即

缓慢放下。

使用工具不当

5清洗刮锈刮锈刮刀不允许对人

刺、划伤

1不得戴手套。

轴承、联轴锤头使用不当

6拆卸2对面不允许站人。

器拆卸击打伤害

3锤头头部加楔。

轴承、联轴不允许手直接接触工

7热装配件热装烫伤

器热装件

调整轴承精力集中、调整时协调

8调整齿轮挤伤

间隙一致

检查工具、配件遗漏机体班长口头交代,现场清

9检查

配件设备损失查落实。

10合盖合盖机盖轧伤平稳吊装、并垫软木

清理检修

11清理地面油污滑倒清理

环境

15.3熄焦车轴瓦检修

a.检修流程

b.检修要点及安全措施

号检修步骤检修要点危险点安全措施

1.制定检修方案,

辨识出危险源点,

并经各个主管部1.办理好相关作

门签字认可。同时业票证。

作业前准办理所需票证。造成人身伤害2.检查检修工作

1

备2.检查准备所有事故是否完好。

的工具,确保工具3.每次检修时做

及吊具安全可靠好技术交底工作。

3.检修负责人做

好技术交底工作

作业空间狭1.认真检查使用

小,工具在使的工具,失效的工

2拆卸螺栓拆卸

用时滑脱后,具禁止使用。

易碰伤人员2.人员合理站位。

千斤顶顶千斤顶放置平稳

3顶起轴承座千斤顶倾斜

起轴承座地面坚实

4拿出油包油包保持干净油污染及时拿出

将瓦座顶起、抽出抬重物时易挤戴好劳保手套,拆

5拆卸轴瓦

油包伤手指卸时耐心细致。

刮刀使用不精力集中,用力均

6刮瓦、修研刮瓦,与轴颈修研

当,割伤手。匀。

作业空间狭小

7安装轴瓦把轴瓦装入瓦座配合作业

挤伤

放下千斤精力集中,用力均

8落下千斤顶挤伤

顶加油匀

作业空间狭1.认真检查使用

紧固各部小,工具在使的工具,失效的工

9紧固

螺栓用时滑脱后,具禁止使用。

易碰伤人员2.人员合理站位。

15.4熄焦道轨更换

a.检修流程

试机,确认

质量

b.检修要点及安全措施

号检修步骤检修要点危险点安全措施

1.制定检修方

案,辨识出危险1.办理好相关

源点,并经各个作业票证。

主管部门签字2.检查检修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