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荆门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老鼠毛色有黑色和黄色之分,这是一对相对性状。请根据下面三组交配组合,判断四个亲本中是纯合子的是()交配组合子代表现型及数目①甲(黄色)×乙(黑色)12(黄)、4(黑)②甲(黄色)×丙(黑色)8(黑)、9(黄)③甲(黄色)×丁(黑色)全为黑色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2.某遗传病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家族系谱如下图。已知同时有A、B基因的个体表现正常,I-1基因型为AABb,Ⅱ-2与Ⅱ-3都为纯合子。推断正确的是()A.I-2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B.Ⅱ-3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C.若I-1和I-2再生育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2D.Ⅲ-2与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婚配,子代患病概率为1/23.研究表明,遗传性骨骼发育不良症的发生与常染色体上M基因的突变有关。现有一遗传性骨骼发育不良症家系如下图,科研人员对该家系各成员M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上相应位点序列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成员测序结果I-1,I-2、II-1,III-1…TCCTGCCAGTGGTTTTA…II-2、III-2…TCCTGCCAGTGGTTTTA…和…TCCTGCCGGTGGTTTTA…A.II-2的致病基因来自于I-1和I-2B.M基因发生了G-C碱基对替换为A-T导致突变C.I-1产生配子时发生了M基因隐性突变可能导致该家系遗传病发生D.II-2的早期胚胎细胞中发生了M基因显性突变可能导致该家系遗传病发生4.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强化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正反馈调节;反之,弱化则称为负反馈调节。下列述正确的是()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相互协同作用有利于维持血糖平衡B.胰岛素分泌引起的血糖浓度变化是胰岛素分泌的正反馈调节信息C.胰岛素分泌引起的血糖下降是胰高血糖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信息D.在胰岛素分泌的反馈调节中,分泌胰岛素的是胰岛B细胞5.超级细菌艰难梭状芽孢杆菌(CDI)通过分泌两种蛋白毒素TcdA、TcdB感染人类,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抗生素,最有效的是万古霉素,约有80%CDI可以用抗生素有效控制,但易复发,复发后CDI可能威胁生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其分泌的两种蛋白毒素可以通过主动运输进入宿主细胞B.毒素的合成是多种细胞器参与的结果C.该病容易复发是抗生素耐药菌出现的结果D.该生物属于生命系统的细胞层次6.无花果高度依赖榕小蜂传粉,其花序有两种(如下图所示)。榕小蜂从小孔进入花序Ⅱ时,可在不育的雌花上产卵,卵发育成熟后,雌、雄榕小蜂交配,沾染花粉的雌蜂可从花序Ⅱ飞出,寻找新的花序。若携带花粉的榕小蜂进入花序Ⅰ,则只能在雌花上爬来爬去,帮助传粉。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榕小蜂与无花果的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B.榕小蜂繁殖依赖于无花果,是消费者和分解者C.榕小蜂不能在花序Ⅰ里产卵有利于无花果繁衍D.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二者相互适应、协同进化7.哺乳动物受精卵的前几次分裂异常可能导致子细胞出现多核现象。经研究发现,受精卵分裂时,首先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纺锤体,之后二者夹角逐渐减小,形成一个统一的纺锤体。科研人员用药物N处理部分小鼠(2n=40)受精卵,观察受精卵第一次分裂,结果如图所示。以下有关实验的分析中,合理的是()A.两个纺锤体可能分别牵引来自双亲的两组染色体,最终合二为一B.细胞A最终可能将分裂成为1个双核细胞,1个单核细胞C.细胞B最终形成的子细胞中每个核的染色体条数为40D.药物N能抑制两个纺锤体的相互作用,可能是秋水仙素8.(10分)人的体温在一昼夜之间有周期性波动,称为昼夜节律或日节律。研究发现,这种8节律同肌肉活动状态以及耗氧量等没有因果关系,而是一种内在生物节律。以下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与生物节律有关的中枢位于脑干B.体温在一昼夜内周期性波动说明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C.剧烈运动时,肌细胞耗氧量增加产热增多,散热也增多D.寒冷刺激时骨骼肌战栗属于条件反射二、非选择题9.(10分)如图是某地净化生活污水的生态处理技术示意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全封闭预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所选择微生物的呼吸方式主要是____________呼吸。(2)研究发现人工湿地中芦苇与绿藻等分布在不同的水层,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结构;为保证该地生态净化功能正常进行,需严格控制每日的生活污水处理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3)请完成下图中该人工湿地的部分碳循环图解:_______10.(14分)有一种淡水植物A被引种到某一湿地后,在该生态系统中具有超强的繁殖和扩散能力,已威胁到当地“土著”物种的生存,同时还影响该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下表为该湿地主要植被类型、分布区域及昆虫种类数、昆虫密度的统计结果。请回答问题:主要植被类型主要分布区域昆虫种类数昆虫密度/(只·m2)|硅藻低潮区(2.0m以下)--海三棱蕉草中潮区(2.8~2.8m)4724植物A中高潮区(2.0~3.0m)302.3芦苇高潮区(2.6m以上)6524.7(2)直接决定植物A种群密度变化的因素为__________(填种群特征);分析题意可知,植物A在引种初期,其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呈现类似于_________型曲线。(2)对芦苇中趋光性昆虫种类数的调查可采用_________法。(3)不同植物分布在滩涂的不同区域,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结构。引种植物A后,可能使当地昆虫多样性___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11.(14分)病毒攻击细胞所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如下图所示。为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病毒性感染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增强有关,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请分析回答相关的问题。(1)实验的基本思路:将病毒性感染模型小鼠随机分为三组,通过灌胃的形式给药,实验组用蒸馏水煮复方草药所获得的提取液灌胃,空白对照组用_________灌胃,阳性对照组用免疫增强剂A灌胃,并检测免疫指标。(注:免疫增强剂是能够增强机体抗病毒免疫力的一类免疫治疗药物。)(2)若实验组小鼠的细胞__________(填细胞序号)免疫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则这一结果至少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图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过程_________(填序号)。(3)若实验组小鼠的T细胞含量显著高干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近,则这一结果说明;该草药有可能增强小鼠的__________免疫功能。(4)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细胞V增殖分化通常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5)若人体第二次受到相同病毒的攻击,会发生快速免疫应答并产生大量相对应的抗体,结合上图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12.豚鼠的毛色受等位基因E-e和F-f控制,其中基因E控制黑色素的合成,而基因F对黑色素有淡化功能,淡化的结果是基因型为E_Ff的个体毛色为灰色,基因型为E_FF的个体毛色为白色。不考虑突变,回答下列问题:(1)白色豚鼠的基因型有____种。白色雌、雄豚鼠交配,子一代____(填“会”或“不会”)出现黑色个体。(2)两只基因型均为EeFf的雌、雄豚鼠交配,若所得子一代中黑色:灰色:白色=________,则表明等位基因E-e和F-f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3)若基因型为EeFf的灰色豚鼠能产生EF、Ef、eF和ef四种配子且EF:ef=l:1.Ef:eF=1:1,则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等位基因E-e和F-f的遗传均遵循分离定律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以上配子类型及比例无法判断两对基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
1.相对性状中显隐性的判断:(1)亲代两个性状,子代一个性状,即亲2子1可确定显隐性关系;(2)亲代一个性状,子代两个性状,即亲1子2可确定显隐性关系。所以亲2子1或亲1子2可确定显隐性关系,但亲1子1或亲2子2则不能直接确定。2.后代分离比推断法:(1)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亲本的基因型均为杂合子;(2)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亲本一定是测交类型,即一方是杂合子,另一方为隐性纯合子;(3)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亲本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详解】根据交配组合③:甲(黄色)×丁(黑色)→后代全为黑色,说明黑色相对于黄色为显性性状(用A、a表示),且甲的基因型为aa,丁的基因型为AA;根据交配组合①甲(黄色)×乙(黑色)→后代出现黄色个体,说明乙黑色的基因型为Aa;根据交配组合②甲(黄色)×丙(黑色)→后代出现黄色个体,说明丙的基因型为Aa,由此可见,甲和丁为纯合子。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2、D【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推知,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I-1基因型为AABb,Ⅱ-2与Ⅱ-3都为纯合子,所以Ⅱ-2的基因为AAbb,又由于第Ⅲ代中全部正常,可推知Ⅱ-3的基因型为aaBB,进而可逆推知Ⅰ-2的基因型为A_Bb,Ⅰ-3和Ⅰ-4的基因型为:AaB_。【详解】A、Ⅱ-2患病且是纯合子,一定能从I-1(AABb)获得A基因,所以其基因型为AAbb,其母亲Ⅰ-2不患病,为A_B_,且一定有b传给下一代,因此基因型是AABb或AaBb,A错误;B、II-3也患病且是纯合子,与II-2的婚配后代都正常,所以基因型一定为aaBB,B错误;C、I-1(AABb)与Ⅰ-2(A_Bb)的后代为正常(A_B_)的概率是3/4,C错误;D、由Ⅱ-2(AAbb)与II-3(aaBB)推出III-2基因型一定为AaBb,与aaBB婚配后代患病概率是1/2,D正确。故选D。【点睛】提取题中有效信息,正确分析和推断题图中各代的基因型及相关概率,合理利用基因分离定律解自由组合定律进行求解。3、D【解析】
题干中明确该病是与常染色体上M基因的突变有关,结合图表中对各个成员的测序结果可知,I-1,I-2、II-1,III-1均为正常个体并且M基因测序全部正常,可知他们均不含致病基因,而II-2、III-2均为患病个体,通过测序结果可知,他们体内既含有正常基因,也含有致病基因,因此分析出该病属于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是本题的解题关键。【详解】A、由测序结果可知I-1和I-2均不含有致病基因的序列,所以II-2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于I-1和I-2,A错误;B、对比II-2、III-2的测序结果和其他正常成员的序列可知M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是由A-T碱基对替换为了G-C碱基对,B错误;C、M基因本身正常时为隐性基因,致病基因为显性基因,产生配子时发生了M基因隐性突变不可能导致该家系遗传病发生,C错误;D、II-2的双亲没有为她提供致病基因,可能是早期胚胎细胞中发生了M基因显性突变导致该家系遗传病发生,D正确;故选D。4、D【解析】
血糖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以降低血糖;血糖下降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以升高血糖。【详解】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二者相互拮抗,有利于维持血糖平衡,A错误;B、胰岛素分泌会引起血糖浓度降低,而血糖浓度降低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因此血糖浓度变化为胰岛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信息,B错误;C、胰岛素分泌引起的血糖下降会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因此胰岛素分泌引起的血糖下降时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正反馈信息,C错误;D、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反馈调节的概念,注意理解“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强调是同一个系统。5、C【解析】
CDI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比较项目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大小较小较大主要区别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拟核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细胞壁有,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
植物细胞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动物细胞无;真菌细胞有,主要成分为多糖
生物膜系统无生物膜系统有生物膜系统细胞质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DNA存在形式拟核中:大型环状、裸露
质粒中:小型环状、裸露细胞核中:和蛋白质形成染色体
细胞质中: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裸露存在增殖方式二分裂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可遗传变异方式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详解】A、艰难梭状芽孢杆菌分泌的两种蛋白毒素通过胞吞方式进入宿主细胞,A错误;B、该菌为细菌,属原核生物,没有多种细胞器,B错误;C、使用抗生素治疗,耐药性细菌保留下来,药物效果减弱,该病比较容易复发,C正确;D、艰难梭状芽孢杆菌属于生命系统的细胞或个体层次,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首先要求考生明确CDI属于原核生物,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能列表比较两者,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6、B【解析】
分析题意可知:无花果依靠榕小蜂为之传粉,榕小蜂在无花果花序中产卵,并以无花果花序为其幼体唯一的栖息场所和食物来源,说明是互利共生关系;适应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分开,则双方或一方不能独立生活,共生生物之间呈现出同步变化,即"同生共死,荣辱与共”。【详解】由分析可知:A、榕小蜂与无花果的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A正确;B、根据题意可知榕小蜂繁殖依赖于无花果,属于消费者,不是分解者,B错误;C、榕小蜂不能在花序Ⅰ里产卵,只是起到了传粉的作用,这样更有利于无花果繁衍,C正确;D、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榕小蜂和无花果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这是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故选B。7、B【解析】
分析题图:正常情况下,受精卵第一次分裂过程,开始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纺锤体,最后形成“双纺锤体”,这样形成的子细胞为单核细胞,而每个细胞核中含有40条染色体。而细胞A中纺锤体一端形成双纺锤体,一端没有形成双纺锤体,这样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一个为单核,另一个为双核,单核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0条,双核子细胞的每个核内染色体数为20条。【详解】A、两个纺锤体共同牵引来自双亲的两组染色体,最终合二为一,A错误;B、细胞A的两个纺锤体一极靠近,形成的子细胞会出现含40条染色体的单核,另一极分开,形成的子细胞会出现各含20条染色体的双核,B正确;C、细胞B的两个纺锤体完全分开,形成的子细胞都会出现各含20条染色体的双核,C错误;D、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而药物N抑制两个纺锤体的相互作用,这一过程与秋水仙素作用无关,D错误。故选B。8、C【解析】
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2、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详解】A、控制生物节律的中枢位于下丘脑,A错误;B、体温一昼夜的波动,是生物节律决定的正常现象,内环境稳态并未受到破坏,B错误;C、剧烈运动时,肌细胞呼吸作用增强,耗氧量增加,为维持体温的稳态,散热也增加,C正确;D、寒冷刺激时骨骼肌不由自主战栗属于非条件反射,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注意理解稳态不是恒定不变的状态,在正常的范围内波动也属于稳态。二、非选择题9、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无氧垂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净化能力)有一定的限度【解析】
(1)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且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2)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3)生态工程的特点: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3)生态经济: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
(4)生态工程遵循的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详解】(1)由题干信息分析可知,全封闭预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的主要功能是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所选择的主要是进行无氧呼吸的微生物。(2)芦苇与绿藻等分布在不同的水层,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故需严格控制每日的生活污水处理量,才能保证该地生态净化功能的正常进行。(3)该人工湿地的部分碳循环图解如下图:注意生产者浮游植物与大气二氧化碳库之间为双向箭头。【点睛】易错点:在生态系统中,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着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生长,这是生物群落垂直结构的原因。10、出生率和死亡率J黑光灯诱捕水平降低引种植物A后,会威胁到当地的植被,可能使某些昆虫丧失食物而灭绝【解析】
2、种群的数量特征有出种群密度,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3、群落的结构包括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详解】(2)直接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分析题意可知,植物A在引种初期所受的环境阻力几乎为0,因此其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呈现类似于“J”型曲线。(2)可以利用昆虫的趋光性采用黑光灯诱捕法对其种类数进行调查。(3)滩涂的不同区域生长着不同的植被,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引种植物A后,其快速增长、繁殖有可能会引起当地“土著”植物的绝灭,从而使以“土著”植物为食的昆虫绝灭,导致当地昆虫多样性降低。【点睛】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的知识,考生识记基本知识即可解答。11、蒸馏水Ⅰ①特异性抗原(病原体)刺激和淋巴因子的作用人体第一次受到病毒攻击时可以使机体产生相应的细胞Ⅷ(记忆细胞)和抗体,当相同的病毒再次入侵机体时,细胞Ⅷ(记忆细胞)可以迅速增殖分化为细胞Ⅶ(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的相对应抗体【解析】
1.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的物质基础是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是先天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作用。特异性免疫的物质基础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主要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1.体液免疫过程为: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和对人体细胞的黏附。3.细胞免疫过程:抗原经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和呈递给T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T淋巴细胞悔增殖、分化产生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与相应的靶细胞密切接触,进而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出来,此时体液中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细胞团或沉淀,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详解】(1)本实验的目的为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病毒性感染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增强有关,因此实验设计中分三组进行,实验组用蒸馏水煮复方草药所获得的提取液灌胃,空白对照组用蒸馏水灌胃,阳性对照组(条件对照):用免疫增强剂A灌胃,并检测免疫指标。(注:免疫增强剂是能够增强机体抗病毒免疫力的一类免疫治疗药物。)(1)若实验组小鼠的细胞Ⅰ吞噬细胞免疫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则这一结果至少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为图中的过程①,指的是吞噬细胞的摄取、处理。(3)若实验组小鼠的T细胞含量显著高干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近,则说明;该草药有可能增强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因为T细胞既参与了体液免疫,又是细胞免疫的中心细胞。(4)题图显示,细胞V在(病原体)刺激下,以及细胞II产生的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增殖、分化的。(5)人体第一次受到病毒攻击时可以使机体产生相应的细胞Ⅷ(记忆细胞)和抗体,当相同的病毒再次入侵机体时,细胞Ⅷ(记忆细胞)可以迅速增殖分化为细胞Ⅶ(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的相对应抗体,因此,若人体第二次受到相同病毒的攻击,会发生快速免疫应答并产生大量相对应的抗体。【点睛】熟知免疫系统的功能以及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申论模拟108
- 湖南申论模拟215
- 2024年银行个人商业用房贷款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 2013年6月29日上午面试真题
- 甘肃省公务员面试真题汇编3
- 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年度责任目标任务及考核方案
- 山西公务员面试模拟27
- 2024年工资集体协商要约书(范本)
- 地方公务员浙江申论171
- 河北省公务员面试模拟127
- GB/T 10739-2023纸、纸板和纸浆试样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
- 康复治疗行业发展趋势
- 27.1.1 圆的基本元素 华师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学案
- 辛亥革命之意义
- 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ABB)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实验1-接触角探测液法测定聚合物表面张力
- MRI核磁理论知识考核试题与答案
-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十中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 JET-300-debug-常见-调试-繁体中文版-图文版
- 抵制宗教进校园
- 眼脓肿的护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