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聚碳酸酯(PC)行业供需现状分析_第1页
中国聚碳酸酯(PC)行业供需现状分析_第2页
中国聚碳酸酯(PC)行业供需现状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聚碳酸酯(PC)行业供需现状分析一、聚碳酸酯(PC)行业定义及生产工艺聚碳酸酯(PC)是在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基(-OROCO-)的一类高分子聚合物总称,根据R基的种类不同,可以分为脂肪族、芳香族以及脂环族,聚碳酸酯是一种强韧的热塑性树脂,具有高强度及高度透明性,是五大工程塑料中增速最快的通用工程塑料。根据聚碳酸酯生产技术的发展,先后经历了4种工艺:溶液光气法、界面缩聚光气化法、酯交换熔融缩聚法(酯交换法)和非光气酯交换熔融缩聚法。其中,溶液光气法由于经济性差且存在环保问题,已被淘汰;非光气熔融酯交换法不使用有毒光气、原料苯酚可循环利用、不需要干燥和洗涤,属于环保型生产工艺,是今后聚碳酸酯生产工艺的发展方向。二、聚碳酸酯(PC)行业产业链1、产业链示意图从聚碳酸酯产业链来看,上游是石油化工行业,包括光气、DMC和双酚A等;下游方面,主要用于电子电器、汽车工业、建筑材料等领域,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正迅速向航空航天、光学元件、光电信息等领域发展。2、上游双酚A是聚碳酸酯的重要原料之一,聚碳酸酯的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双酚A作为前驱体之一。2016-2022年,我国双酚A产量及需求量呈现不断增长态势,2022年我国双酚A产量约为240万吨,同比增长51.71%;需求量约为282.2万吨,同比增长36.08%。三、聚碳酸酯(PC)行业现状1、全球近年来全球PC产能保持增长趋势,主要增长动能来自东北亚地区,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少量产能分布于韩国及俄罗斯,2022年全球聚碳酸酯(PC)产能超过700万吨,2015-2022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57%。2022年全球聚碳酸酯产量及需求量分别为540万吨、536万吨,分别同比增长9.09%、9.16%。2015-2022年全球聚碳酸酯(PC)产能、产量及需求量2、中国2012年以来,国内聚碳酸酯市场规模呈现出波动增长态势,2012年中国聚碳酸酯市场规模约为276.2亿元,2022年增长至约550.7亿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7.14%。聚碳酸酯(PC)的生产长期被跨国公司垄断,2015年开始,浙铁大风、鲁西化工、万华化学、利华益维远等企业陆续实现国产化,进而带动了国内PC产能快速增长。我国聚碳酸酯产能逐年攀升,从2012年的40万吨增长至2022年的324万吨,CAGR为23.27%。从区域结构上看,聚碳酸酯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2022年华东的聚碳酸酯产能占比达66.67%。我国聚碳酸酯产量保持高速增长,2015-2022年CAGR达21.28%,2022年中国聚碳酸酯行业产量约为169.8万吨,同比增长32.66%。伴随我国电子电器、汽车等行业需求提升,聚碳酸酯行业需求稳步增长,2022年我国聚碳酸酯需求量约为279.3万吨,同比增长14.42%,2015-2022年CAGR为7.76%。进出口方面,我国聚碳酸酯以进口为主,2022年累计进口138.6万吨,出口29.1万吨。四、聚碳酸酯(PC)行业竞争格局近年来由于头部厂商产能的持续释放,叠加环保因素带来的落后产能出清,聚碳酸酯行业集中度持续抬升。截至2023年底,国内聚碳酸酯产能约为343万吨,共涉及16家生产企业。其中科思创、浙江石化、万华化学、鲁西化工、中沙天津和海南华盛前六家企业合计产能占比达69.68%。五、聚碳酸酯(PC)行业趋势1、国内产能快速释放,自给率将快速攀升随着以科思创、帝人、三菱为代表的外资公司和以浙铁大风、鲁西化工、万华化学为代表的内资企业陆续在国内投放产能,我国的PC供应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预计未来国内PC的自给率将在未来几年大幅攀升。2、共聚PC产品国产化将加速我国在共聚PC方面几乎完全依赖进口。未来我国PC产业要想改变目前“大而不强”的局面,发展高端共聚PC产品势在必行。目前,国内已经有多家公司和科研院所在进行共聚PC的聚合工艺开发,如硅氧烷共聚PC和支化PC已部分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