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RTSⅢ型轨道板模具检测、调整及 轨道板检测作业指导书中铁十六局集团铁运工程有限公司龙城板场二零一五年四月前言本标准由安质环保部负责编制,报安质部长审核,总工程师批准后发布;文件受控,安质环保部归口管理并负责解释;修订时由申请人向安质环保部提交修改申请,总工程师组织对修订内容进行会审并形成修改意见,由安质环保部负责对受控文件进行修订。编制:审核:批准:
文件修改记录表注意事项:1.使用文本文件前首先查阅修改记录表及所属文件修改通知单,以保持文件的完整理解;2.文本文件持有人在接到修改通知时,立即在表中作出相应记录。序号修改通知号修改内容记录人日期一、编制依据1、高速铁路C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板检验细则(V1.0)(编号:SDS-017-2014)2、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板暂行技术条件(TJ/GW118-2013)3、相关设计图纸二、检测人员及设备表一检测人员编号姓名职务学历工作年限1张兵测量队长大专22王山测量员中专23李鹏测量员中专14王克震测量员大专1表二CRTSⅢ型轨道板模具检测、调整及成品板检测设备清单序号名称用途一全站仪提供三维测量数据二电子水准仪提供高程测量数据三模具用测量工装及附件1预埋套管定位测量工装预埋套管和承轨槽定位2外型尺寸测量工装整体模板及框架尺寸3模具用小钳口距检测工装(数显型)小钳口测量4模具用钳口距检测工装(千分表型)大、小钳口测量5球型棱镜提供全站仪测量6方型棱镜提供全站仪测量四量具1万能角度尺(含辅助工装)量测承轨槽110°角2塞尺辅助检测3游标卡尺辅助检测4水平仪模具底板平整度辅助检测5深度尺模具厚度、承轨槽与底板高差辅助检测五笔记本电脑软件运行平台六CRTSⅢ型轨道板模具检测、调整及成品板检测软件检测软件七成品板检测工装1成品板用预埋套管定位测量工装预埋套管定位2成品板用钳口测量工装大小钳口距定位三、模具检测频次、检验项目1、进场模具全部检验合格后方能安装使用。2、模具前三次打板后全部复测一次,以后每20周期复测一次。(一)、主要允许偏差见下表模具允许偏差表轨道板外形尺寸偏差表及检验要求(二)、检测条件1、检测环境条件要求各项检测项目在常温下进行;2、仪器使用前必须修正大气压、温、湿度;3、使用仪器设备精度必须满足检测精度且具备鉴定合格证书(证书必须在有效期内);4、现场使用检测仪器设备前,应检查其是否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检查合格方可使用。四、整体系统作业流程系统配置系统配置数据导入模具调整与检测承轨台检测承轨台一维、二维调整生成模具偏差成果文件轨道板钢模检测、调整及轨道板检测系统成品板检测承轨台检测轨距偏差检测生成轨道板偏差成果文件件精调模块轨道板数据文件承轨台参数输入条件模具检验与评价存档、监控OKNO五、检测设备5.1模具检测工装预埋套管检测工装外框尺寸检测工装万能角度尺及工装大小钳口测量工装电子水准仪检测平整度5.2成品板检测工装大小钳口检测工装螺栓孔检测工装外框尺寸检测工装六、模具检测6.1模具检测项目预埋套管及承轨槽检测序号检测项目检测尺寸检测方法1预埋套管及承轨槽保持轨距的两套管中心距/mm1515.6工装-全站仪2保持同一铁垫板位置的两相邻套管中心距/mm233.3工装-全站仪3承轨台横向偏差/mm--工装-全站仪4承轨台垂向偏差/mm--工装-全站仪5小钳口距离/mm375.7工装-全站仪6承轨面与钳口面夹角(°)110万能角度尺7承轨面坡度(轨底坡)1:40工装-全站仪8承轨槽间外钳口距离(大钳口)/mm1889.8工装-全站仪扣件间距检测序号检测项目检测尺寸检测方法1扣件间距边上预埋套管距板端距离/mm280/270,245/268.5工装-全站仪2扣件间距/mm630工装-全站仪6.2检测方法(1)模具平整度检测方法:底板的测量9个点,编号方式如图所示。依次先测量9个底板上点,可完成对底板的测量。对不合格点进行调整。(2)预埋套管检测方法:预埋套管的检测共测32个点,这32个点分别是16个承轨槽上两预埋套管上的点,编号方式如图所示。依次在32个点上安放对应的工装及棱镜便可完成对预埋套管及承轨槽的测量。对于二维可调模具,可通过测量预埋套管的方式进行承轨槽的调整,直到达到设计要求。(3)大小钳口测量的过程和预埋套管测量的过程极为相似,也是每个承轨台测两个点,先测量外侧钳口,再测量内侧钳口。即先把钳口工装卡承轨台的外表面,在掉转180度卡内表面。测量完成后,CRTSIII型板模具检测、调整及成品板检测软件会自动完成对预埋套管测量有关的各项指标,以及大小钳口距离的指标,并以报表的形式存储。(4)扣件间距的检测方法:扣件间距的检测是通过上述对整套模具以及预埋套管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后,CRTSIII型板模具检测、调整及成品板检测软件将数据计算分析的结果以报表的形式输出。七、成品板检测7.1成品板检测项目成品板检测序号检测项目检测尺寸检测方法1预埋套管及承轨台保持轨距的两套管中心距/mm1515.6工装-全站仪2保持同一铁垫板位置的两相邻套管中心距/mm233.3工装-全站仪3预埋套管横向位置偏差/mm--工装-全站仪4预埋套管垂向位置偏差/mm--工装-全站仪5小钳口距离/mm375.7工装-全站仪6承轨面坡度(轨底坡)1:40工装-全站仪7承轨槽间外钳口距离(大钳口)/mm1889.8工装-全站仪8扣件间距扣件间距/mm630工装-全站仪7.2检测方法检测32个预埋套管点,这32个点分别是16个承轨槽上两螺栓套管上的点,编号方式如图所示。依次在32个点上安放对应的工装及棱镜便可完成测量。同时可计算扣件间距。大小钳口测量的过程和预埋套管测量的过程极为相似,也是每个承轨台测两个点,外侧一个,内侧一个。即先把钳口工装卡承轨台的左侧,在掉转180度卡右侧(方向为全站仪为基准)。测量完成后,软件会自动完成对预埋套管测量有关的各项指标以及大小钳口距离的指标,并以报表的形式存储。八、模具检测、调整详细操作流程CRTSⅢ型板模具检测、调整的使用主要可分为以下几步。1、架设仪器,连接电脑,进入软件2、更改设置3、设站4、预埋套管测量5、大小钳口测量6、边框测量8.1架设仪器,连接电脑,进入软件将全站仪架设在模板板头或板尾的模板中心线延长线上,全站仪距模板边缘的斜距和仪器高都应在1.7m左右,这样可以保证在测量中不会出现部分棱镜被模板边框挡住而测不到或部分棱镜因距全站仪太近而测不出的情况。将电脑,全站仪,电池通过一根Y型电缆进行连接。插上软件狗,放好工装,这样就可以进入软件进行测量了。双击CRTSIII型板模具检测、调整及成品板检测系统的快捷图标进入这个软件。如右图软件打开后,界面如上图所示。它会自动调用上次使用的工程和配置信息,如果两次的测量工具和要求没有变化,便可以直接点击【调整】按钮,进行模具测量了。8.2更改配置如果需要对软件的设置进行更改,则点击【配置】按钮,软件会弹出【工程配置】窗口,这个窗口里面包括【普通】【文件】【通讯】【计算】【限差】【棱镜】五个选项卡。下面我们对这五个选项卡的内容进行逐一说明。【普通】选项卡中包含【检测类型】【使用板文件】【模具检测】三项,需要根据检测内容的不同进行选择。【文件】选项卡中包括【设计板文件目录】和【模具名称文件】。在开始模具检测前,需要先把板文件拷到【设计板文件目录下】,否则没有起算基准,无法完成检测。在开始模具检测前,点击【编辑】选项,输入相应的模具名称,没有模具名称则无法保存测量成果。【通讯】选项卡里可以对电脑和全站仪之间的通讯参数进行设置,如果使用徕卡1201全站仪的话,讲参数设置以上的数值就完成了电脑里的配置。如果是其他的高精度全站仪,则在【仪器类型】的下拉菜单中进行修改。设置好电脑和全站仪的通讯参数后,点击【连接】,程序会弹出连接成功的提示,点击【确定】,便完成了对【通讯】选项的设置。【计算】选项中,建议启用钳口坐标参与螺栓孔偏差计算。【限差】选项里,包括【定向点位偏差】【承轨台横向偏差】【承轨台纵向偏差】【承轨台高程偏差】四项,【定向点位偏差】在全站仪在模具上进行定向时起作用。如果三个定向点中,有一个或多个超过了这个限差值,则弹出“定向失败”,不能继续测量。只有定向成功才能进行其他的测量工作。【承轨台横向偏差】【承轨台纵向偏差】【承轨台高程偏差】三项则是在定向后,对模具的承轨台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模具偏差是否超限,能否继续使用的基准。限差的具体数值根据规范确定。【棱镜】选项里设定模具和成品板棱镜设置,只要设置成以上的数值,便可完成相应配置。点击【确定】,程序会退回到主界面。8.3设站这是点击【检测】,则会弹出【模具检查】界面。如下图。先点击【检查仪器气泡】,确定全站仪和电脑是否以正常建立连接及全站仪的气泡是否在要求的范围内。如果气泡偏差超过10秒,则需要通过全站仪的脚螺旋进行调整。确定气泡符合要求后,点击【设站】开始进行定向。点击【设站】后,会弹出提示,如上图。手工大致照准第一个棱镜后,点击【手动测量】,全站仪会自动精确对准棱镜中心,完成测量动作。当测量进度条走到头后,第一个定向点的测量动作完成。这时程序会弹出“请将工装移到第二个定向点,并点击按钮开始测量”。这时点击上图中【自动测量】,测量进度会再度启动,完成后,又会弹出将工装移到第三个点的提示。点击【自动测量】,程序会完成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定向点的测量。完成以后,程序会弹出三个点的定向偏差。如下图所示。定向成功后,就可以进行模具检测了。8.4预埋套管测量可以检测保持轨距的两套管中心距,保持同一铁垫板位置的两相邻套管中心距,预埋套管横向位置偏差/mm,预埋套管垂向位置偏差/mm,轨底坡。二维可调模具的承轨槽调整将在该项测量中完成。定向成功后,可进行预埋套管测量,边框测量,大小钳口测量中的任意一项。我们先来进行预埋套管测量。点击【完整测量】,程序会弹出将工装放入1#承轨台外测预埋套管内的提示,当放好后,点击【确定】,全站仪会自动转向相应的位置,完成这个点的测量。测完了第一个承轨台的外侧预埋套管,程序会自动弹出测第一个承轨台内测预埋套管的提示。放好工装后,点击【确定】,全站仪又会自动完成第二个点的测量。测完两个点,即一个承轨台后,软件会自动计算出这个承柜台在横向(R),高程(H),纵向(L)三个方向的偏差,并将这些数据实时显示在程序的测量界面上。按照同样的方式一个承轨台,一个承轨台的测下去,如上图。当16个承轨台都测完后,点击【保存完测结果】,如上图。程序会弹出【保存完毕】的提示。在保存完测结果的过程中,程序会自动计算出和预埋套管测量有关的各项指标(保持轨距的两套管中心距,保持同一铁垫板位置的两相邻套管中心距,预埋套管横向位置偏差/mm,预埋套管垂向位置偏差/mm,轨底坡),并以报表的形式存储在工程文件所在的REPORT文件夹下。二维可调的模具可以对任何一个承轨槽进行重复测量,调整一次测一次,直到偏差值达到要求为止。8.5大小钳口测量可以检测模具的小钳口距离,承轨槽间外钳口距离(大钳口)。然后再将测量类型改为【大小钳口测量】,然后点击完整测量开始测量。大小钳口测量的过程和预埋套管测量的过程极为相似,也是每个承轨台测两个点,外侧一个,内侧一个。即先把钳口工装卡承轨台的外表面,在掉转180度卡内表面。当测完一个承轨台后,会弹出该承轨台的小钳口距。每一格上边的数据是小钳口距的实测值,下面的数据为偏差。当测完一块模具的左右两个承轨台后,程序会自动算出这两个承轨台的大钳口距及偏差,并实时显示在测量界面中。如上图所示。就这样一个承轨台,一个承轨台的测下去,直到完成16个承轨台的测量。这样就完成了大小钳口两项指标的测量。8.6整套模具测量可以检测整套模板的宽度,长度,厚度。接下来进行框架测量。由图上可以看出框架测量一共要测九个点。这九个点分别是模具的四个角点,四条边的中点和底板上一点。编号方式如上图所示。依次在九个点上安放边框工装便可完成对边框测测量,成果如下图。其中L2,R4,L6,R8,L9五个值不参与计算。点击【保存测量结果】,便可完成对整套模板的宽度,长度,厚度各项指标的计算与输出。至此,CRTSIII型板模具检测、调整的测量操作和数据输出就完成了。输出报表参见附件。九、成品板检测详细操作流程9.1打开工程更改配置进入软件后,界面如上图。将检测类型更改为【成品板检测】,点击确定。输入螺栓孔工装和钳口工装的棱镜参数,数值如上图。点击【确定】回到初始界面,如下图。9.2螺栓孔测量在初始界面中点击【检测】,弹出【成品板检测】界面。1)在【板名称】一栏输入板号;2)在【接地位置】中选择接地端子在【左侧】还是【右侧】;3)将【测量类型】改为【螺栓孔测量】;4)在1号螺栓孔位置放好螺栓孔检测工装,点击测量,测量顺序如图所示;5)当测完一块板上所有点的时候,点击计算,程序会自动算出在螺栓孔测量中涉及到的各项轨道板指标。并在对话框的右下角显示,可点击【浏览】在各项指标中进行切换。如下图。图中黄色小圈代表全站仪架设的位置。点击浏览显示的指标在【线性度】【平面度】【轨底坡】【距中线距离偏差】【同一轨座两孔距偏差】【扣件间距】等之间切换。9.4大小钳口完整测量1)将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手点爆炒炉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Unit 1 Science and Scientists Using Language 2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 2025年中国向心滚针保持架组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化工反应专用感应加热中频电源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认识自我第1课我很重要练习粤教版必修1
-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3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含解析湘教版必修2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3同盟国集团的瓦解新人教版选修3
- Module5 Unit2 It's too big for you(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三起)五年级下册
- 第2课学会沟通交流第2课时真诚坦率很重要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 Unit 4 Never too old to learn Integrated skills II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译林版(2020)选择性必修第四册
- 四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专项练习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件:第四章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
- 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风险辨识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 商铺装修竣工验收表(营运发存)
-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说明书实例完整版(本)
- 桥梁桥台施工技术交底(三级)
- 《一起长大的玩具》原文全文阅读.docx
- 醋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顶进法施工用钢筋溷凝土管结构配筋手册
- 机动车驾驶证换证申请表(全国统一版)
- 中小学校生每日一分钟安全教育汇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