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高分模拟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山东省淄博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高分模拟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山东省淄博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高分模拟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山东省淄博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高分模拟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山东省淄博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高分模拟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下图为某一战争形势示意图。下列表述中与这场战争相关的是(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B.使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C.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D.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位的清朝皇帝是(

)A.道光帝B.咸丰帝C.光绪帝D.宣统帝

3、下边示意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其中①②处应该是(

A.金田起义、天京事变B.定都天京、天京陷落C.永安建制、定都天京D.永安建制、天京事变

4、下面是清政府各年财政收支盈余图。图中信息能够反映出(

单位:万两(银)A.清政府的财政盈余逐年增加B.甲午中日战争后,不平等条约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C.晚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D.近代前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加深

5、义和团运动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也是自1840年以来中国社会出现的各种矛盾的一次总爆发。义和团运动提出的口号是(

)A.反清灭洋B.反清复明C.扶清灭洋D.反帝反封建

6、“两千多年来,任何怀疑、动摇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的行为,被视为‘乱臣贼子’。辛亥革命坚决地打倒皇帝,从舆论上对君权神授观念和皇权思想进行鞭打和批判。”材料说明辛亥革命(

)A.推翻了封建制度B.促进了思想解放C.发展了资本主义D.宣传了君主立宪

7、下图是一份藏品《新申报》,从图中放大的时间标注可知它发行的年份是公历(

A.1914年B.1919年C.1924年D.1929年

8、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经查,事后策划人是受袁世凯指使的国务总理赵秉钧,重金收买宋教仁不成而痛下杀手,“宋案”的发生从本质上反映了A.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B.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矛盾C.美日争夺中国的斗争D.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矛盾

9、下图中近代著名报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④A.②①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①④②D.①②③④

10、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鸦片战争B.辛亥革命C.中国共产党成立D.五四运动

11、如表是《新青年》杂志在不同时段相关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的频率。表中“革命”一词在某一时期出现频率最高的原因是(

)起止时间1915—1918年1919-1922年1923-1926年文章篇数770631128“革命”一词出现频率0.78%2.45%25.14%

A.变法维新的兴起B.辛亥革命的影响C.国民革命的推动D.土地革命的进行

12、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为此,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打响第一枪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B.古田会议C.广州起义D.秋收起义

13、“自我纠正”指在发现自己的错误之后,主动调整,纠正错误。以下体现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自我纠正”的历史事件是A.中共一大B.古田会议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

14、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主要是因为A.国共两党矛盾已经消除B.国民政府已经开始积极抗战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正式形成D.中日民族矛盾已经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15、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将12月13日设立为“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这是为了纪念哪一事件?A.火烧圆明园B.旅顺惨案C.九一八事变D.南京大屠杀

16、1938年,针对当时国民党内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毛泽东在延安发表了重要文章,对中国抗战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一文章是(

)A.《论持久战》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论联合政府》D.《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17、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为了驳斥当时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和“速胜论”,毛泽东于1938年发表了(

)A.《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C.《论持久战》D.《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18、2021年11月26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就美国个别议员窜访台湾一事回答相关提问时表示,台湾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绝不是国际关系的一张牌。近现代的台湾经历了“被割占——回归——分离”的历程。与这一历程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抗日战争⑤人民解放战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③④⑤

19、1945年8月,柳亚子赠毛泽东诗云:“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柳亚子所说“弥天大勇”是指毛泽东A.实行工农武装割B.领导中国工农红军长征C.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D.率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20、民生问题关系着国家的稳定,解放前农民迫切希望获得属于自己的土地,下面是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前后搭配不正确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实行耕者有其田,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B.辛亥革命时期——提出三民主义,平均地权C.抗日战争时期——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减租减息D.解放战争时期——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21、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通博物院,参观了一位近代地方先贤兴办实业、发展教育、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事迹展览。这位历史名人是(

)A.张謇B.侯德榜C.卢作孚D.荣宗敬

22、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登载了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新到什锦饼干、糖果、洋醋、昌宋烟、白兰地、小面镜子、东洋竹篮子等”这一刊载内容反映了近代哪方面的变化(

)A.经济B.政治C.社会生活D.新闻出版业二、综合题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北伐战争是共产党提出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口号下进行的……北伐战争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是国共两党合作结出的硕果。——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材料二

材料三这次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共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也正是由于这一转变,我们党才能够胜利地结束长征。——摘编自《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伐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所探索出的革命道路,并分析选择这条道路的决定性因素。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次会议”的名称并概括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不断走向成熟的原因。

24、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自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李鸿章材料三:“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1)材料一中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谁?写出两位代表人物

(2)材料二中材料中李鸿章认为中国落后于西方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结合所学指出,为“自强”,李鸿章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探索?

(3)材料三中“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指的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的影响。

25、1840年以来,列强对中国不断进行侵略,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牢记列强的侵略,不是为了让我们加深仇恨,而是时刻让我们警醒,西方强国是如何一步一步使我们陷入民族危亡的边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国历史学家马士说:“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到了。”——摘自百度文库

(1)材料一中马士所说的“战争果然就到了”是指什么战争?侵略者发动这场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战争对中国近代的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二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春愁》城头蓬蓬擂大鼓,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成败利钝非所睹,人人效死誓死拒,万众一心谁敢侮。——黄遵宪《台湾行》

(2)上面这两首诗的创作背景都与哪一次战争有关?两首诗中的“四百万人同一哭”“泪如雨”缘于哪一条约的签订?该条约的哪一条内容说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发生转变?材料三

“在同一个理由(保护使馆)下,中国被迫撤除了大沽炮台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