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次周考语文试题_第1页
高三第一次周考语文试题_第2页
高三第一次周考语文试题_第3页
高三第一次周考语文试题_第4页
高三第一次周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第一次周考语文试题编辑:高三语文组日期:【本试题卷共23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1835年9月,达尔文乘“贝格尔”号航行到加拉帕戈斯群岛时,在岛上发现一些羽毛颜色暗淡的雀形目鸟类,并采集了标本带回英国。后来,英国鸟类分类学家Gould在研究达尔文收集的鸟类标本时发现这些雀形目鸟类是一些以前没有描述过的新种。达尔文也因此受到了启发,在《物种起源》中论述到:“这些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生活的雀形目小鸟实在令人感兴趣,它们由一个种分化出来而适应了不同的生活环境。”这些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雀形目小鸟促使达尔文产生了生物进化的思想,后人为了纪念达尔文就把这些雀形目小鸟称为达尔文雀。达尔文雀隶属于雀形目燕雀科,一共14种,其中13种分布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另一种分布在距加拉帕戈斯群岛600km的可可岛上。达尔文雀羽毛颜色均为暗色,体形相似,体长7-12cm不等,种间最明显的区别是喙部的形状和大小。据考证,这14种达尔文雀是在过去的100万年至300万年间由同一祖先进化而来。达尔文指出自然选择往往要经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阶段得以实现,人们很难通过科学观察和实验进行自然选择和进化方面的研究。然而,达尔文雀提供了自然选择的最好范例。(摘编自邓文洪、郑光美《达尔文雀与生物进化》)材料二:1938年12月,28岁的英国帅小伙大卫·拉克和他的研究团队登上了圣克里斯托巴尔岛,研究不同种“达尔文雀”的繁殖和觅食行为。每天上午他外出观察这些小鸟,下午则捕捉个体尝试进行圈养,看不同种之间是否会发生杂交。正如达尔文曾指出的那样,“达尔文雀”非常温顺,不怕人而易于接近。这些“很傻很天真”的鸟,是拉克在野外非常难得的理想观察对象。1939年4月,拉克一行和4种共计40只地雀一起来到美国旧金山的加州科学院。从4月底至9月初,拉克在加州科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比较动物学博物馆、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等地的馆藏做研究,还专程去大英博物馆检视了达尔文当年采集的标本,最后他竟总共测量了近6400号“达尔文雀”标本!根据掌握的翔实资料,拉克很快撰写出了题为《加拉帕戈斯地雀亚科形态变异研究》的专著。而更令人感到惊讶的是,面对同样的原始资料,1947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发行了拉克的新作《达尔文雀》,书中竟得出了几乎完全不同的结论!拉克在第一本书中依据野外观察和标本测量数据对“达尔文雀”的分类进行了修订,并把主要篇幅放在了阐述种间以及种内变异上。比如喙的大小和形状在不同种之间和同一种但分布于不同岛上的种群之间都存在明显差异。受到当时主流观点认为亚种之间形态差异不具备自然选择上的适应性的影响,拉克在“达尔文雀”身上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并认为上述差异主要是在不同种间生殖隔离当中发挥作用,即同种的雌鸟主要通过喙型来识别同种的雄鸟。而生活在大达夫尼岛的甲地雀和克罗斯曼岛的小地雀由于具有介于两种之间的喙型,而被认为可能是杂交的产物。在回到达丁顿会堂学校又教了一年中学生物之后,拉克开始为军方工作,主要是与其他科学家一道为刚刚投入实战不久的雷达提供智力支持。在这期间,生态学上一项名叫高斯原理②的理论引起了拉克的注意,并最终改变了他关于“达尔文雀”的研究结论。他明确地指出竞争导致了“达尔文雀”在食物资源利用上的分化,产生了已知的14个种和它们形态各异的喙。以地雀①为例,在同时有大、中、小地雀的岛上,3种鸟喙的大小都不重叠,对应着取食大小不同的种子。而大达夫尼岛的中地雀和克罗斯曼岛的小地雀喙的大小却介于两种的正常值之间,这两个小岛上各只有一种食种子的地雀,因此表现出了竞争释放,即在缺乏竞争者时物种会拓展实际的生态位。就是说这两个岛的中地雀和小地雀可以选择利用的种子大小更为多样化。拉克的新书用形态学、生态学和行为学方面高质量的第一手资料予以佐证,并揭示了地理隔离和生态位分化在物种形成上的重要作用。稍显遗憾的是,拉克的新书更多提供的还是一种描述性的结论,定量性统计分析有限。比如,尽管他指出了对食物资源的竞争是主要的演化驱动力,但却没有提供大、中、小地雀在取食种子大小上是如何分化的例证。又如,他指出了对于同域分布的种群而言,生殖隔离是最后形成物种的关键一步,却没能说清楚究竟是何种机制导致了生殖隔离的实现。这些遗憾被开始于34年之后并延续至今的一项长期研究弥补。对“达尔文雀”的研究,研究者们手中的工具从达尔文时代的猎枪,到拉克的望远镜,再到后来的雾网和录音机,发展到了今天的基因组高通量测序仪。对于“达尔文雀”的认知,既有最初达尔文的慧眼未识珠,也有拉克两本著作之间观点的骤然转变,更有另一个研究团队42年的荒岛坚守。在生态学和演化生物学的研究中应当去追求长期的开放式的持续工作,因为从逻辑上来讲,演化及生态过程并没有一个确定的尽头。(摘编自Robbi《迈入基因组时代的“达尔文雀”传奇》)注:①地雀:达尔文雀的一个类群。②高斯原理:又称竞争排斥,是指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1.下列关于“达尔文雀”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达尔文雀”在体形和羽毛颜色上存有相似的特征,但它们并非属于生物学上的同一种。B.如果“达尔文雀”的喙部形状和大小存在明显差异,则表明它们分属于不同的种。C.受主流观点影响,拉克认为“达尔文雀”喙型差异主要在种间生殖隔离中起作用。D.受高斯原理启发,拉克提出,食物资源的竞争,导致“达尔文雀”的喙型变得不同。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英国鸟类分类学家Gould启发达尔文得出结论:这些带回的雀形目鸟类是一些以前没被描述过的新种。B.“达尔文雀”性情温顺且易于接近,这有利于研究者进行野外观察以及标本采集工作。C.《加拉帕戈斯地雀亚科形态变异研究》主要阐述了“达尔文雀”种间以及种内的变异。D.在取食方式上产生的分化降低了“达尔文雀”之间的竞争程度,使多种“达尔文雀”可以在同一环境共存。3.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人们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观察到达尔文雀的进化历程,说明达尔文雀的演化并不符合自然选择的规律。B.大达夫尼岛的中地雀和克罗斯曼岛的小地雀,具有介于两种之间的喙型,这是不同种间生殖隔离发生作用的表现。C.拉克通过细致的野外观察和认真的室内研究,掌握了翔实的资料,撰写完成两部关于“达尔文雀”的学术专著。D.目前科学家已开始使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仪来进行研究,弥补了“达尔文雀”生态学和演化生物学研究中的遗憾。4.根据材料一,概括“达尔文雀”命名的缘由。5.综观“达尔文雀”的研究历史,其中呈现出了哪些科学精神?请简要分析。(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 姑姑李立泰姑姑很漂亮,修长身材,梳短发,穿着整洁,柳眉杏眼,如今老了也不难看。姑姑离休后回家探亲,谈起了当年战火纷飞、腥风血雨的革命战争岁月。那年全村参战和八路军一起打鬼子。咱村有围墙,墙外有围子壕。壕里放了水,还有葛针寨,全是枣树枝子,鬼子不好攻。家人都上围墙打鬼子去了,八路军得吃饭啊,娘回不来咋办?姑姑还是孩子,但姑姑要蒸窝窝给八路军。姑姑八岁时跟锅台差不多高,蒸窝窝够不到篦子,站在小板凳上。头次没蒸熟,就回锅。八路军叔叔夸姑姑孩儿小,心好,机灵手巧。那次是八路军冀南七分区二十四团来解的围,把鬼子打跑了。姑姑八岁参加八路军,在伙房帮忙。老班长像疼亲女儿一样待姑姑。姑姑站在小凳上学做饭,生的做成熟的,凉的烧成热的,凉水烧成开水。姑姑九岁被卫生队要走,八路军冀南七分区卫生所在姑姑村上,家家住了伤病员。医、食、住、行,姑姑跑前跑后,发动婶子大娘姐妹们帮助卫生所拆被褥、洗衣服,帮助照顾伤员,一口一口地喂汤、喂饭、喂药,甚至端屎端尿。姑姑当卫生员开始洗伤员的绷带,她说,我洗的绷带放到今天就是垃圾。在村子的水坑里洗洗,没肥皂、洗衣粉,血斑也洗不干净。有时找不到好水,小水坑里的水也凑合。人手不够也给伤员包扎,包得歪歪扭扭。再大些我就开始学扎针。起初扎不进去,吓得手哆嗦,急得哭。大姐姐们告诉我,手把肉捏住,猛一下子扎下去,别犹豫。慢慢我会扎针了,都说我小手儿柔软扎得不疼,抢着叫我扎针。遇到输液的重病号,我站在旁边看护士姐姐扎血管,我还在自己胳膊上练习过扎输液针。我问姑姑:你作为战地护士,一生中最骄傲的是什么?应该是那次躲过敌机空袭。那天狂风怒号,刮得天昏地暗,黄风把枯枝败叶都旋到天上去了,本不是敌人偷袭的天气,可就是那天敌机偏来了。我负责的两名重伤员转移不动,十三岁的我急中生智,抓了两个麻袋片儿把伤员盖上,上面撒些树叶树枝,我也趴在下面,敌机盘旋了几圈扔炸弹,没炸着我们。躲过一劫……立了三等功。我到驻地就积极发动妇女做军衣、抬担架、护伤员,动员青年参军参战。十四岁入党,十六岁当了护士长,成了骨干力量。当了护士长才知道,其实有职务就是责任重了,多干活儿。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把方便留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脏活儿累活儿抢着干,加班加点冲在前。那次战地卫生员不够用,我第一个站出来上前线。就是那次为抢救伤员,我被敌人的炮弹炸伤了,至今腿上还嵌着块弹片儿,遇到阴天下雨就疼。前边非常危险。说不定去了就回不来了,就是要把生还的机会留给战友。我又问姑姑:您作为护士长最厉害的是啥?最厉害的是那个县大队战士的大腿骨头里嵌入了子弹,我和几个护士当班,医生去前线了,一没麻醉药,二没专门器械,把肉剥开子弹露出来,用老乡打铁的老虎钳子在锅里煮煮,我一边哭一边把“钢铁战士”腿骨上的子弹拽出来。越干越进步,十九岁被任命为医疗队党支部书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一边抓政治学习,一边加强医疗知识学习。越学越觉得自己知道的东西太少了。这年一个家伙儿闯进我心里来。他是连长,跟我平级。我给他扎针,三扎两扎有了好感,偷偷摸摸谈,俺们不够谈恋爱的级别。一次战斗他那连人马被鬼子挡住冲不出来,回不了大部队,就跟别的八路军走了,反正都是打鬼子。自那以后,我们再没见过面。后来我调到军分区医院任院长。解放全中国那年,那家伙受伤送到我们医院来了。我一见他浑身是血,心里一紧,疼得心哆嗦。他是个不错的人,可是我刚结了婚。急得他跺脚,拍头,捶胸。他急急地吼:我给你写信,怎么不回信?!我说:没收到你的信。兵荒马乱的,信不通。你怎么不等我?我等你好几年了,也不知道你活着没有啊?走了就没音信。他哭了,泪淌下来。我不敢看他。我说:都团长了还哭,不怕人家笑话?好好干,将来找个大学生,比我这文盲强多了。任她什么生也抵不上你!别说憨话,我帮着给你介绍。我照顾他个把月,也算弥补吧。他养好伤要南下,打过长江去。一次攻坚战斗中他顶着湿被子率敢死队往上冲,牺牲了。姑姑那么伤神,眼里含着泪。(选自《参花》,有删改)文本二: 小说从土里拱出来(节选)李立泰我写小说,好回老家,扑进鲁西大平原,看着父老乡亲兄弟姐妹土里刨食的身影,在烈日下挥汗如雨的劳作。哥哥光膀晒得淌油儿,嫂子壮硕小褂儿粘在胸脯上。汉子扬鞭扶犁,倾听犁铧切断草根的脆响,看阳光下新翻泥土的浪花儿。俯身抓把湿润的土块攥个蛋儿,送鼻子闻闻,土蛋泛出朗润的清香。女人撒化肥,沿着深深的犁沟,沿着汉子骂牛的吆喝,沿着长长的日子,沿着风调雨顺也作难的声声叹息,然后他们把在血汗里浸泡的种子埋进希望里。望望厨房冒出的炊烟,闻闻玉米饼子的香甜,农家大锅炒菜“滋滋啦啦”爆响,从后窗窜出几缕子菜香……听鸡鸣狗吠的欢歌,看看篱笆墙上爬的丝瓜、扁豆角,交织在一起的绿墙,还有那在绿秧子里偷偷探出脸儿的粉红的喇叭花,真好看、真养眼,那么小说基本就出来了。好的微型小说、小小说读过忘不了。它不仅有生活、接地气、人物鲜活丰满、有血有肉、细节感人,而且是从土里拱出来的。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姑姑做护士长时,她用老乡的老虎钳为战士取子弹,伤心地哭了,一方面是心疼战士,另一方面也为自己医术不精而愧疚。B.与升任团长的初恋情人久别重逢,善良热心、乐于助人、大度无私的姑姑觉得自己不识字,配不上他,主动要为他介绍对象。C.文本写全村参战打鬼子,小孩子帮着为八路军做饭,家家住伤员,妇女帮着拆被褥、洗衣服、照顾伤员,体现出军民鱼水情深。D.在姑姑的精心照料下,她的初恋情人伤愈后重返战场,后来,因上前线冲锋时顶着湿被子,最终壮烈牺牲,姑姑为此伤心落泪。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带有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读来亲切自然,语言质朴,偶或插入的方言俚语,长短句的错落搭配,增强了作品亲和力。B.文本中洗绷带、扎针、取子弹等情节,表现了物质条件的困乏和战争的残酷,衬托八路军战士坚持抗战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C.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手法丰富,主要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向我们展现出一个女军人特殊的性格和情怀。D.小说写团长因错过了与姑姑的美好姻缘而落泪,姑姑要为他作介绍,他表示没有人比得上姑姑,正面表现了姑姑的美好形象。8.文本一是如何推动叙事、表现人物成长的?请简要分析。(6分)9.作者说“优秀的小说是从土里拱出来的”,请结合两个文本,谈谈你对这个“拱”字的理解。(4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小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武帝立,广为未央卫尉,程不识为长乐卫尉。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刁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有删改)材料二:臣光曰:李广之将,使人人自便。以广之材,如此焉可也;然不可以为法。何则?其继者难也,况与之并时而为将乎!夫小人之情,乐于安肆而昧于近祸,彼既以程不识为烦扰而乐于从广,且将仇其上而不服。然则简易之害,非徒广军无以禁虏之仓卒而已也。故曰“兵事以严终”,为将者,亦严而已矣。然则效程不识,虽无功,犹不败;效李广,鲜不覆亡哉!(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九》)材料三:正义之立,在军为纪律,理军而废纪律者败。广材气超绝汉之边将无出其右而无尺寸之功以取封爵由其治军不用纪律。夫部曲行阵、屯营顿舍,与夫昼夜之警严、符籍之管摄,皆所谓军之纪律。虽百夫之率,不可一日辄废而缓于申严约束者也。故以守则整而不犯,以战则肃而用命。今广之治军,欲其人人之自安利也,以便其私而专为恩,所谓军之纪律者,未尝用也。故当时称其宽缓不苛,士皆爱乐,而程不识乃谓:“士虽佚,乐为之死敌,然敌卒犯之,无以禁也。”此其恩不加令,而功之难必也。士诚乐死之矣,然其纪律之不戒也,亦所以取败也。故曰:厚而不能令,譬如骄子,不可用也。(选自北宋何去非《何博士备论》,有删改)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广材气A超绝B汉之边将C无出其右D而无尺寸之功E以取封爵F由其治军G不用纪律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就,指靠近,与《荀子·劝学》中“金就砺则利”的“就”意思相同。B.斥候,指军队中的侦察兵,“远斥候”说明李广治军简易之外,也重视敌情变化。C.小人,指普通人,文中说他们“乐于安肆而昧于近祸”,具体就是指李广的士兵。D.所以,表原因,与《师说》中“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所以”用法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广治军非常简易,军中警戒松弛,幕府简化各种文书簿册,使得士兵感到安乐便利,更乐于追随他。B.程不识对李广的治军之策颇为不屑,而对自己的治军之策却很自信,因为军纪严明,使敌人不敢来犯。C.司马光认为,李广的治军之策与他的将才相匹配,他人很难效法,而程不识的治军之策相比之下更值得学习。D.何去非认为,严肃军纪,部队在防守时能不被侵犯,进攻时能听从指挥,可见他更认同程不识的策略。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虽百夫之率,不可一日辄废而缓于申严约束者也。(2)故曰:厚而不能令,譬如骄子,不可用也。14.对于李广简易治军的弊端,司马光与何去非各持什么观点?(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组诗歌,完成15~16题。登泰山张养浩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平有此观。万古齐州烟九点①,五更沧海日三竿。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笑拍洪崖②咏新作,满空笙鹤③下高寒。【注】①中国古代有九州之说,故云“九点烟”。②洪崖,传说中的古代仙人。③笙鹤,暗用仙人王子乔吹笙、乘白鹤飞仙二事。游泰山(其六)李白朝饮王母池,暝投天门关。独抱绿绮琴,夜行青山间。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寂静娱清晖,玉真①连翠微。想象鸾凤舞,飘飖龙虎衣。扪天摘匏瓜②,恍惚不忆归。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注】①玉真:道观名。②匏瓜:星宿名。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诗起笔就写自己一鼓作气抵达南天门,既写出了登泰山之迅疾,又写出了人生的快意。B.张诗第三句写诗人登上巍巍泰山,俯瞰“烟九点”,油然而生“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受。C.李诗开篇“朝饮”“瞑投”两句,字面写诗人登山时间之长,实则写诗人徜徉泰山美景之久。D.李白在静美的夜色中游览泰山,营造了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一样的恬淡闲远的自由意境。16.这两首登山诗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8~20题。清代郑板桥为什么在画好芝兰后,还着意添加几笔荆棘?他在《荆棘丛兰图卷》中认为,像兰草这样的君子,要对荆棘有颗包容之心。表面是让芝兰与荆棘各安其命,“君子容之又何怕”。深层次却是“不容荆棘不成兰”,让荆棘保护芝兰,让小人成全君子。这似与宋人诗中所写的小松A,小松树因有杂乱的小杉树庇护,才“未怕林间走鹿馋”,让嘴馋的山鹿无此口福。就因有荆棘的庇护,感恩的兰花才绽放得更加平安和硕茂。反之,若没有荆棘和小杉树这些守护神,芝兰和小松何止险象环生,更是B。所以郑板桥才公允地说,不容荆棘不成兰,荆棘并非C,怎能完全与小人等量齐观。进一步从社会意义说,君子掩恶扬善,有益于德化也,这自是君子的担当和使命。当然从人生审美角度看,就如同没有漫长冬夜便无法衬托冬天温暖的太阳,没有小人之恶就无法反衬君子之美。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下列句子中的“自”与文中加点的“自”,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B.我这时正愁工作插不上手,便自告奋勇讨了这件差事。C.人的生死富贵自有定数,任何人都无法强求。D.全县2574个生产队,除300来个队是棉花、油料产区外,其余的都陆续自给。20.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能否改为“没有小人之恶就无法反衬君子之美,就如同没有冬夜便无法衬托冬天的太阳”?请简要分析。(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21~22题。中国网络文学能传播得更远、更广,离不开海外传播生态系统的建立和A。网文阅读网站不仅为海外读者创造了“追更”的平台,也提供了“即看即评”的互动体验,读者通过跟帖等方式分析剧情、点评人物,让网络文学拥有旺盛的生命;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创作并赋能机器翻译,逐渐突破产能和成本的限制,让网络文学作品B成为新的可能。中国网络文学技繁叶茂、佳作频出,与C密不可分。近年来,海外“节热”不断升温,多国民众感知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象;“电影周”“文物展”等“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活动持续推进,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①在中华文化感动下,②不少海外读者成为中国网络文学的“自来水”,③甚至开始创作浓郁“中国风”的故事。我们期待,中国网络文学坚持以提高质量为生命线,加快主流化、精品化进程;我们相信,中国网络文学将乘风破浪,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华文化作出更大贡献。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22.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中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广西桂平市尚美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周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答案】1.B2.A3.C4.①这些雀形目小鸟由达尔文首先发现;②达尔文受到启发并产生了生物进化的思想;③后人为了纪念达尔文就把这些雀形目小鸟称为达尔文雀。5.①实践探索的精神(或实地考察的精神),拉克通过野外观察和标本研究,不断实践,探索达尔文雀的分类;②求真务实的精神(或创新改革的精神),拉克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改进研究结论;③坚持不懈的精神,不管是拉克还是后续的研究者,都坚持长时间的观察研究;④团队协作的精神,有一个研究团队以团队形式常年坚守荒岛。【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B.“则表明它们分属于不同的种”错,原文“比如喙的大小和形状在不同种之间和同一种但分布于不同岛上的种群之间都存在明显差异”,可见单凭喙的大小和形状无法确定它们是否属于不同的种,选项以偏概全。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A.“英国鸟类分类学家Gould启发达尔文得出结论”错,得出结论的是Gould,原文“英国鸟类分类学家Gould在研究达尔文收集的鸟类标本时发现这些雀形目鸟类是一些以前没有描述过的新种”,选项张冠李戴。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A.“说明达尔文雀的演化并不符合自然选择的规律”错,原文“达尔文指出自然选择往往要经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阶段得以实现,人们很难通过科学观察和实验进行自然选择和进化方面的研究。然而,达尔文雀提供了自然选择的最好范例”,可见达尔文雀是非典型的自然选择案例,选项主观臆断。B.“这是不同种间生殖隔离发生作用的表现”错,原文“而大达夫尼岛的中地雀和克罗斯曼岛的小地雀喙的大小却介于两种的正常值之间,这两个小岛上各只有一种食种子的地雀,因此表现出了竞争释放,即在缺乏竞争者时物种会拓展实际的生态位。就是说这两个岛的中地雀和小地雀可以选择利用的种子大小更为多样化”,可见应是“食物资源的竞争”的作用,选项曲解文意。D.“弥补了‘达尔文雀’生态学和演化生物学研究中的遗憾”错,原文只是说“在生态学和演化生物学的研究中应当去追求长期的开放式的持续工作,因为从逻辑上来讲,演化及生态过程并没有一个确定的尽头”,没有谈到利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仪得到的研究成果,选项无中生有。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①根据材料一“1835年9月,达尔文乘“贝格尔”号航行到加拉帕戈斯群岛时,在岛上发现一些羽毛颜色暗淡的雀形目鸟类,并采集了标本带回英国。后来,英国鸟类分类学家Gould在研究达尔文收集的鸟类标本时发现这些雀形目鸟类是一些以前没有描述过的新种”可知,这些雀形目小鸟由达尔文首先在加拉帕戈斯群岛发现,并采集了标本带回英国;②根据材料一“这些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雀形目小鸟促使达尔文产生了生物进化的思想”可知,达尔文受到这些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雀形目小鸟的启发并产生了生物进化的思想;③根据材料一“后人了纪念达尔文就把这些雀形目小鸟称为达尔文雀”可知,后人为了纪念达尔文就把这些雀形目小鸟称为达尔文雀。【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①根据材料二“1938年12月,28岁的英国帅小伙大卫•拉克和他的研究团队登上了圣克里斯托巴尔岛,研究不同种‘达尔文雀’的繁殖和觅食行为”“1939年4月,拉克一行和4种共计40只地雀一起来到美国旧金山的加州科学院”“最后他竟总共测量了近6400号‘达尔文雀’标本”可知,拉克通过野外观察和标本研究,不断实践,探索达尔文雀的分类,可得出实践探索的精神(或实地考察的精神),;②根据材料二“根据掌握的翔实资料,拉克很快撰写出了题为《加拉帕戈斯地雀亚科形态变异研究》的专著。而更令人感到惊讶的是,面对同样的原始资料,1947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发行了拉克的新作《达尔文雀》,书中竟得出了几乎完全不同的结论”可知,拉克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改进研究结论,得出了几乎完全不同的结论,可得出求真务实的精神(或创新改革的精神);③根据材料二“1938年12月,28岁的英国帅小伙大卫•拉克和他的研究团队登上了圣克里斯托巴尔岛,研究不同种‘达尔文雀’的繁殖和觅食行为。”“1939年4月,拉克一行和4种共计40只地雀一起来到美国旧金山的加州科学院。从4月底至9月初,拉克在加州科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比较动物学博物馆、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等地的馆藏做研究,还专程去大英博物馆检视了达尔文当年采集的标本”“在回到达丁顿会堂学校又教了一年中学生物之后,拉克开始为军方工作,主要是与其他科学家一道为刚刚投入实战不久的雷达提供智力支持”“这些遗憾被开始于34年之后并延续至今的一项长期研究弥补”可知,不管是拉克还是后续的研究者,都坚持长时间的观察研究,从而可得出坚持不懈的精神;④根据材料二“更有另一个研究团队42年的荒岛坚守”可知,在此项科学研究中,有一个研究团队以团队形式常年坚守荒岛,可得出团队协作的精神。6.C(A项,“另一方面也为自己医术不精而愧疚”无中生有,姑姑用老乡的老虎钳为战士取子弹时伤心地哭了,表明她此时很心疼战士,并不是“为自己医术不精而愧疚”。B项,“姑姑觉得自己不识字,配不上他”曲解文意,虽然文中有提到“将来找个大学生,比我这文盲强多了”,但这是姑姑安慰团长的话,并不是姑姑“觉得自己不识字,配不上他”。D项,“因上前线冲锋时顶着湿被子,最终壮烈牺牲”属望文生义,原文提到“一次攻坚战斗中他顶着湿被子率敢死队往上冲,牺牲了”,说明团长是在上前线冲锋中牺牲的,顶着湿被子只是一种防护手段,并不是牺牲的原因。)7.D(“他表示没有人比得上姑姑,正面表现了姑姑的美好形象”理解错误,用他人的语言、动作等来衬托主人公的形象特征属于“侧面”描写。)8.①从生活细节出发,选取姑姑成长中的典型事件,突出她波澜壮阔的一生。②倒叙手法,回溯革命生涯重要事件节点,和姑姑逐步成长的结果照应。③以问答方式(或答“访谈形式”),交叉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推进情节叙述(或答“现实和历史交织闪回”),赋予小说以跳跃性与连贯性的叙事方式,读来令人耳目一新。(每点2分,手法运用和效果各1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①从全文来看,作者先后选取了主人公八岁和九岁,十三到十六岁,十九岁及之后等几个年龄阶段的典型事件,如“姑姑八岁参加八路军,在伙房帮忙……”“姑姑九岁被卫生队要走……”“再大些我就开始学扎针……”等内容。通过对姑姑成长中的典型事件的叙述,突出了她平凡而又波澜壮阔的一生。②小说开头从姑姑回乡探亲切入,如先写“姑姑离休后回家探亲,谈起了当年战火纷飞、腥风血雨的革命战争岁月”,然后展开叙述,通过写姑姑从小到大发生的典型事件:做饭、洗绷带、掩护伤员、取子弹、与团长的情缘……,倒叙回溯其革命生涯重要事件节点,和姑姑逐步成长的结果照应;倒叙手法的使用增强了文本的感染力,使读者产生阅读兴趣。③小说中写道“我问姑姑:你作为战地护士,一生中最骄傲的是什么”,姑姑回答“应该是那次躲过敌机空袭……”等内容,通过问答方式,回顾了姑姑之前的亲身经历。第一、第三人称交叉使用,“我”与“姑姑”不断转换,使得文章叙事既有跳跃性又有连贯性,同时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读来耳目一新。9.①优秀作品都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体验与升华。②生活有无限的张力,有一种向外拱的动力,能激发作家的创作欲望。③作家必须俯下身子,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主动去发现、创造,从而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把生活的本质“拱”出来。(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给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词语含义的能力。文本一对发生在姑姑身上的几个典型事件的叙述,使文章带有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读来亲切自然,语言质朴,说明“优秀作品都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体验与升华”,体现了优秀的小说是从土里拱出来的。文本一中,作者选取了主人公八岁和九岁,十三到十六岁,十九岁及之后等几个年龄阶段的典型事件,通过做饭、洗绷带、掩护伤员、取子弹、与团长的姻缘等生活细节,表现其平凡而又波澜壮阔的一生。这说明“生活有无限的张力,有一种向外拱的动力,能激发作家的创作欲望”,激发作家从土里拱出作品来。结合文本二“我写小说,好回老家,扑进鲁西大平原,看着……”“它不仅有生活、接地气、人物鲜活丰满、有血有肉、细节感人……”可知,作家在创作时,必须俯下身子,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主动去发现、创造,从而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从土里拱出作品来。BDF11.C“具体就是指李广的士兵”有误。12.B“颇为不屑”错,程不识对李广的治军之策的评价较为客观,既指出简易治军的不利之处,也承认简易治军受士兵欢迎。13.(1)即使是仅仅一百名士卒的将领,也不可有一天废弛而放松严明军纪。(“率”,同“帅”,将领;“缓”放松。以上每点1分,大意2分。)(2)所以说:厚养士兵却不能命令他们,这样的军队就像受宠溺的孩子,是不能用来打仗的。(“厚”,厚养,厚待;“骄子”,受宠溺的孩子。以上每点1分,大意2分。)14.①司马光认为,李广的简易治军之策不仅使自己的军队无法抵御敌人发动的突然袭击(1分),还会使程不识的士兵怨恨主帅,动摇军心(1分);②何去非认为,李广的简易治军之策会骄纵士兵,使之不听军令导致战败。(1分)【参考译文】材料一:武帝即位,李广任未央宫卫尉,程不识任长乐宫卫尉。到出兵攻打匈奴的时候,李广行军没有严格的队列和阵势,靠近水丰草茂的地方驻扎军队,驻军的时候,人人都感到便利,晚上也不打更自卫,幕府简化各种文书簿册,但他也远派斥候侦察敌情,所以不曾遭到过危险。程不识对队伍的编制、行军队列、驻营阵势等要求很严格,夜里打更,文书军吏处理考绩等公文簿册都很清楚明白,军队得不到休息,但也不曾遇到危险。程不识说:“李广治兵简便易行,然而敌人如果突然进犯他,他就无法阻挡了;而他的士卒倒也安逸快乐,都甘心为他拼死。我的军队虽然军务纷繁忙乱,但是敌人也不敢侵犯我。”士兵也大多乐于跟随李广而以跟随程不识为苦。材料二:臣司马光说:李广统领军队,让士兵按自己的方便行事。以李广的将才,这样做是可以的,但是不可以作为治军的法度标准。为什么呢?后继者很难做到(和他一样),更何况与他同时做将领的人。普通人共通的感情,是喜欢安乐放纵而看不清眼前的灾祸,他们既然认为程不识治军纷繁忙乱而乐于跟随李广,就会仇视程不识而不服从他的命令。既然如此,那么简易治军的害处,就不仅是李广的军队无法抵御敌人突然发动的袭击而已了。所以说“军队的事情要始终严格”,做将领的人,也就是严格而已。既然如此,那么效法程不识治军,即使不能建立战功,尚且能不战败;效法李广治军,很少有不彻底失败的。材料三:确立正确的行动准则,在军队中就是确立军纪。治理军队如果废止军纪就会失败。李广的才能和气概超群绝伦,汉代的边将没有人能超过他,但却没有建立一点功勋来得到封爵,是因为他治军不讲军纪。部队编制、队形、驻扎宿营以及昼夜警戒、符节号令、兵籍管理等等,都是所谓的军纪。即使是仅仅统率一百名士卒的将领,也不可有一天废弛而放松严明军纪。所以用(它)防守时就能军容严整而不可侵犯,用(它)进攻时就能严正(以待)服从命令(而拼死作战)。现在李广治理军队,只是想使士卒人人都能安乐而舒适,以便使士卒的个人私愿得到满足,擅自施以恩惠,所谓的军纪,是从未执行过。所以当时的人们都称赞他对士兵宽容和缓、不苛求,士兵都爱戴他,乐于(在他手下当兵),程不识却说:“士卒虽然安逸,乐于为他拼死作战,但是敌人突然袭击他们,就无法抵御了。”这就是他只顾用恩德(笼络士卒)而不用军纪(约束士兵),而战功最终也必定难立的原因。士兵的确乐于为他拼死作战,但是他不警惕军纪废弛的问题,也是他失败的原因。所以(孙子)说:厚养士兵却不能命令他们,这样的军队就像受宠溺的孩子,是不能用来打仗的。15.D16.(1)张诗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