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四期扩建工程-厂区深基坑及支挡结构设计说明_第1页
污水处理厂四期扩建工程-厂区深基坑及支挡结构设计说明_第2页
污水处理厂四期扩建工程-厂区深基坑及支挡结构设计说明_第3页
污水处理厂四期扩建工程-厂区深基坑及支挡结构设计说明_第4页
污水处理厂四期扩建工程-厂区深基坑及支挡结构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污水处理厂四期扩建工程厂区深基坑及支挡结构设计说明工程概况鸡冠石污水处理厂四期扩建工程位于重庆市南岸区鸡冠石镇,项目主要实施内容为新增处理规模40万m³/d;污水处理工艺采用:提升+细格栅+曝气沉砂池+初沉池+生物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消毒池。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A标准。根据厂区建筑及进场道路设计,平场后将形成环境高边坡。按渝建发[2010]16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高切坡、深基坑和高填方项目勘察设计管理的意见》,进行本次设计。设计依据与技术规范设计依据1)设计合同和委托书2)工程范围内1:500现状地形图3)《鸡冠石污水处理厂四期扩建工程边坡工程地质详细勘察》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022年10月3)《鸡冠石污水处理厂四期扩建工程地质详细勘察》(厂区部分)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023年4月5)鸡冠石污水处理厂一期、二期、三期工程竣工图6)《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7)其他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技术规范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5)《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版)7)《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8)《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1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11)《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12)《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13)《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14)《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1)15)《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2015)1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17)《重庆市建设领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术通告》(2019年版)18)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要点(2019年版)》的通知渝建(2019)198号文19)相关国家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强制性条文。深基坑分布情况根据重庆市建委渝建发[2010]166号文件精神,岩质基坑高度大于或等于12m,岩土混合基坑高度大于或等于8m且土层厚度大于或等于4m,土质基坑高度大于或等于5m的基坑划分为深基坑。深基坑具体分布如下表:位置基坑/支挡结构高度(m)立面面积(m)边坡类型安全等级边坡性质包含剖面破坏模式治理方式a-b段29.1~45与环境边坡结合2500岩质挖方一级临时3-3'~14-14'岩体强度不足破坏坡率法放坡+锚喷支护+截排水a-f段8~182600岩质挖方一级临时C46-C46’岩体强度不足破坏坡率法放坡+挂网喷浆防护+截排水h-i-j段2~6.6650土质挖方二级临时-土体圆弧滑动破坏坡率法放坡+截排水k-p-m-n段2.6~6.51100岩质挖方二级临时C59-C59'C45-C45'岩体强度不足破坏坡率法放坡+挂网喷浆防护+截排水q-r段8~161300岩质挖方二级临时21-21’C70-C70'C71-C71'岩体强度不足破坏/坡顶土体折线滑动破坏坡率法放坡+挂网喷浆防护+截排水q-t段8~16.51300岩土混合挖方二级临时25-25'岩体强度不足破坏/土体圆弧滑动破坏坡率法放坡+锚喷支护+截排水r-s段6.5~7350土质挖方二级临时25-25'土体圆弧滑动破坏坡率法放坡+截排水s-t段9~10350岩土混合挖方一级临时53-53'54-54'岩体沿外倾结构面滑动破坏坡率法放坡+锚喷支护+截排水u-v-x-y段8~351400土质挖方一级临时C81-81'C82-82'土体圆弧滑动破坏桩板墙/锚索排桩+注浆加固+截排水顶管接收井12.2500土质挖方一级临时-土体圆弧滑动破坏钻孔灌注桩+内支撑+注浆加固厂区支挡结构具体分布如下表:挡墙编号位置长度(m)挡墙尺寸(m)安全等级设计使用年限排桩/桩板墙厂区三期新建细格栅基坑边坡东、西、南侧123.5D=1.2/1.5/1.8一级2年锚索排桩厂区三期新建细格栅基坑边坡北侧701.5圆桩一级2年俯斜式挡土墙1厂区储泥池及脱水机房南部404~6二级50年俯斜式挡土墙2厂区提升泵房东北部204~6二级50年俯斜式挡土墙3厂区储泥池及脱水机房西部123~4.5二级50年临时护脚墙厂区北侧红线外1453二级2年衡重式路肩墙1厂区加药间北部108.16.5~13二级50年工程地质条件本节内容截取自《鸡冠石污水处理厂四期扩建工程边坡工程地质详细勘察》。地形地貌南岸区位于川东平行岭谷区,背斜、向斜平行分布,构成低山、丘陵、平坝、河流的组合地貌特征。低山主要分布在南山、黄桷垭、广阳三个镇。丘陵主要分布在南坪、涂山、鸡冠石、峡口、长生桥、迎龙、广阳7个镇及沿江6个街道。平坝面积小,零星分布,其中以广阳坝上坝、下坝和铜元局等地面积较大。项目区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场地周边最高处为江南化工厂,两侧为冲沟,因此形成一个圈闭的水文地质单元,总体为斜坡地貌。勘查区内场地总体宽缓,地势开阔,坡度多为0~15°,局部地形坡角为25~50°,坡向为70°~130°,地形相对较平缓,除局部有小山坡外,其余大部分为浅丘平地,丘陵多呈台阶,场地内地表植被稀少,有部分为公路,厂房已拆除,地面标高在180.0~250.0m间,相对高差约70m左右,其地面标高相对应于长江左右等的人工回填土层。气象水文(1)气象根据当地气象站资料,南坪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空气湿润、无霜期长、日照少、多雾、冬季温暖、夏季炎热、春秋多雨、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光湿同步、热水资源丰富等特点。春季气温回升较早,日较差较大,雨水充足,但冷空气活动频繁,常有低温天气,夏季炎热,降水集中,日照充足,但易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的控制,北方冷空气被阻于川西,形成连晴高温天气;秋季降温快,多有低温绵阴雨;冬季温暖,寡照,少雨雪,多云雾。烧结厂区多年平均气温18.2℃,多年极端最高气温:42.3℃(2006年8月15日),多年极端最低气温:-3.7℃(1975年12月15日),多年年最高温度:39.7℃,多年年最低温度:-0.5℃,多年最大日温差:20.9℃,最热月(8月)平均最高温度:33.4℃,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1℃。(2)水文降水量:该区雨量充沛,日最大降水量206.11mm(1996年7月21日),降雨多集中于每年的4月~9月,其降雨量高达866.2mm占全年降雨总量的76%,一次连续最大降水量190.9mm(1956年6月24日21:00时~6月25日15:46时,历时18小时46分),且多以大暴雨形式于6~8月降落,日降雨量普遍大于50mm,多年平均日最大降雨量约93.9mm,月平均最大降雨量为167mm,年平均降雨量为1142.2mm。蒸发量、湿度:年蒸发量1071mm,最大年蒸发量1347.3mm(1959年),年平均相对湿度79%,年平均绝对湿度17.7hPa。风:年平均风速1.3m/s,最大风速为26.7m/s(1984年5月10日),风向NW。长江的100年一遇洪水位191.41m(唐家沱断面,黄海高程)。地质构造拟建场地地质构造位于川东南弧形构造带,华莹山帚状褶皱束东南翼南温泉背斜东翼,岩层呈单斜产出,结合原四川省地矿局二○八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完成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1990年;岩层产状为265°∠24°,为软弱结构面,受区域构造应力及外营力作用的影响,岩体风化裂隙发育。结合三期勘察资料,在场地岩石露头上测得2组裂隙:①L1:倾向88°~96°,倾角60°~70°,优势倾向90°,优势倾角62°,延伸1.5~2.5m,间距0.5~1.00m,剪切裂隙,裂面较平整,稍湿,裂隙面呈黄褐色,张开1~3mm,无充填物或局部为铁质充填,结合差,为软弱结构面。②L2:倾向180°~188°,倾角57°~75°,优势倾向182°,优势倾角70°,延伸2~3m,间距0.3~1.50m,剪切裂隙,稍湿,裂面较平整,张开1~5mm,无充填物或局部为铁质充填,结合差,为软弱结构面。层面与L1交线与边坡近乎平行,与L2交线与边坡大角度斜交,倾角大于坡脚。33南温泉背斜31大盛场向斜26,明月峡背斜28洛渍向斜拟建场地地质构造纲要图地层岩性据地面调查及钻探揭露,项目区揭露的主要岩土类型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及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砂、泥岩,各岩土层特征分述如下:1)第四系(Q4)杂填土(Q4ml):杂色,稍湿,松散状~稍密状。主要由粉质粘土、砂、泥岩碎块石及工业、生活垃圾组成,碎石多呈次棱角状,粒径一般为5~60cm,局部块石含量较大,含量20~55%不等,主要为川东化工厂拆除堆填所致,时间约5-10年。素填土(Q4ml):杂色,稍湿,稍密状,主要由粉质粘土及泥岩、砂岩碎块石组成,粒径一般0.2-2cm,局部含块石,系修建厂区建筑物时回填,局部回填年限5-15年,部分填土大于20年。粉质粘土(Q4el+dl):褐色,系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泥岩风化残留。可塑状,刀切面较光滑,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无摇振反应,透水性弱。卵石土(Q1-2al):黄色,粒径2~20cm,夹少量漂石,磨圆度中等,呈椭圆形,次圆状,扁圆状,分选性差,卵石间充填砂土、粉质粘土,结构稍密。本次勘察在ZK62、ZK65、ZK68、ZK71、ZK74、ZK75、ZK77、ZK78、ZK80、ZK81、ZK83、ZK84、ZK85、ZK86、ZK87、ZK88中见有,呈零星分布。2)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J1z)泥岩:褐黄,黄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易风化崩解,以粘土矿物为主。强风化泥岩岩质极软,岩芯破碎,呈碎块状,风化裂隙较发育,厚度一般为2.0~4.0m左右;中等风化泥岩岩体较完整,岩芯多呈柱状,节长5~37cm,有少量构造裂隙发育,岩芯失水易干裂。砂岩:灰白色、青灰色,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中细粒结构,中~巨厚层状构造,钙、泥质胶结。强风化层多见风化裂隙,岩心较破碎,岩质软,厚度一般为0.8~15.0m左右。中等风化层岩芯呈短柱状~柱状,层理清晰,岩石强度较高,岩芯较完整,软质砂岩敲击声哑,较硬砂岩锤击声脆,有轻微回弹,岩体质量等级Ⅳ类。水文地质条件4.5.1地下水类型受区内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及构造的控制,水文地质条件较为简单。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和水力性质,地下水类型分为松散层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水两大类。1)松散堆积层孔隙水该类型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素填土和粉质粘土中,素填土渗透性较强,为相对透水层。场地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补给,大气降水入渗形成地下水后,部分在填土孔隙内运移,向基岩面较低处汇集,部分会在填土内形成上层滞水。总体而言,该类型地下水水量不丰,主要通过岩土层分界面向基岩面较低处运移,其排泄方式为沿斜坡向地势低洼的地方排泄。2)碎屑岩裂隙水碎屑岩裂隙水为场地内地下水主要类型,在场地内大面积分布,主要分布于侏罗系砂岩的风化裂隙及构造裂隙中。其主要受降雨和地表水体的补给,沿裂隙及层面向岩层方向运移。4.5.2地下水勘察外业工作期间有多次降雨,且有两次强降雨,在钻孔施工结束后提干钻孔循环水,24h后进行水位观测,孔内水位部分孔恢复,但恢复情况受降雨影响较大,表明场地在本次勘察深度内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根据当地经验,综合判定可能存在地下水,为局部上层滞水或强风化裂隙水,水量小,受季节性影响大,各含水层自成补给、径流、排泄系统,场地风化裂隙水富水性贫乏。构造裂隙水分布于中风化基岩裂隙中,以层间裂隙水或脉状裂隙水形式储存,水量大小与裂隙发育程度和裂隙贯通性密切相关,水量一般较小,多呈滴状或脉状,动态不稳定。当开挖揭穿贯通性好、延伸远的裂隙则涌水量较大,开挖遇封闭性好、延伸短的裂隙则涌水量较小。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上部土层渗透水的补给,主要通过层面及节理裂隙向深部运移,向地势低洼处运移、排泄。不良地质现象该场地为原川东化工厂老场址,现场土含磷超标,为污染土,污染土的勘察相关单位已经委托专业单位进行勘察设计,根据业主要求本次对污染土不做进一步勘察。水、土腐蚀性评价本工程钻探施工期间,遭遇多次降雨,雨后孔内水位恢复,恢复后取水样4组。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12.2节Ⅲ类环境判定,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弱腐蚀性、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长期浸水时具有微腐蚀性,干湿交替时具有弱腐蚀性。4.7.1水的腐蚀性评价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12.2节Ⅲ类环境判定,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弱腐蚀性、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有微腐蚀性。评价类型腐蚀介质规范标准测定值腐蚀性评价等级指标值ZK17ZK19ZK96ZK148按环境类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SO42-(mg/L)微<500100.8628.82弱弱500~30006381693Mg2+(mg/L)微<30002.4312.1535.241.22NH4+(mg/L)微<800////OH-(mg/L)微<570000000总矿化度(mg/L)微<5000023193481581592按地层渗透性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强透水)PH值微>6.57.367.597.86弱弱6.5~5.06.13侵蚀性CO2(mg/L)微<1501100HCO3-(mmol/L)微>1.0////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评价水中CL-含量(mg/L)微<10000357.3431.918.5189.33微干湿交替时水中CL-含量(mg/L)弱<100357.3431.918.5189.33弱备注水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的腐蚀性评价。4.7.2土的腐蚀性评价拟建场地存在的土层主要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和粉质黏土,本次勘察在钻孔ZK53、ZK39、ZK57、ZK64、ZK143、ZK31中采集粉质黏土土样2件,进行土质腐蚀性分析评价,粉质黏土为弱透水层,为B类。评价类型腐蚀介质规范标准ZK53ZK39ZK57ZK64ZK143ZK31腐蚀性评价等级指标值按环境类型SO42-(mg/kg)微<750156.10252.16168.11228.14228.1493.66微Mg2+(mg/kg)微<450015.1918.2318.2248.6018.2220.66按地层渗透性PH值微>5.06.886.646.897.007.036.81微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的腐蚀性土中CL-含量(mg/kg)微<25031.9131.9131.9110.6410.6421.27微备注Ⅲ类腐蚀环境,粉质黏土为弱透水层按B类考虑。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及重庆市地方经验,场地环境类型属Ⅲ类,综合判断场地土层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性为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为微腐蚀性。岩体物理力学指标取值根据《鸡冠石污水处理厂四期扩建工程边坡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本工程主要岩土参数如下表:岩土名称项目项目天然重度kN/m3饱和重度kN/m3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标准值M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岩体、土体天然/饱和粘聚力ckPa岩体、土体天然/饱和内摩擦角φ°抗拉强度(MPa)基底摩擦系数岩体水平抗力系数MN/m3土体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N/m4天然饱和素填土20.5*21.5*//现场载荷确定5*/3*23*/20*/0.25*/8*粉质粘土19.820.1//160*20.74/17.7910.11/7.71/0.25*/14*强风化泥岩24.0*24.5*//350*///0.35*40*/强风化砂岩23.5*24.0*//400*///0.40*50*/中等风化泥岩25.926.03.292.10760202天然30.86天然0.080.40*50*/中等风化砂岩25.826.036.3627.69100512200天然34天然1.16*0.6*450*/注:1)带“*”者为地区经验值;2)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第4.2.6条由下式确定:fak=γf×fukfak——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fuk——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Pa);据《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第10.4.2条:“当岩体完整、较完整、较破碎时,岩质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可由岩石抗压强度标准值乘以地基条件系数确定。完整时地基条件系数取1.70~1.40(较硬岩与较硬岩取较小值),较完整时取1.40~1.10,较破碎时取1.10~0.70。”砂岩为含水层,考虑施工期间以及后期使用期间可能会遭遇浸泡故采用饱和强度;岩体较完整,地基条件系数取1.10。3)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第4.2.6条规定:岩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根据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乘以地基极限承力分项系数0.33确定;4)素填土与基岩界面抗、粉质粘土与基岩界面抗剪参数c=16kPa,φ=7°;卵石土与基岩接触面的抗剪参数c=4kPa,φ=24°。5)岩土体与锚固体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经验值):粉质粘土取40kPa,中等风化泥岩取270kPa,中等风化砂岩取1200kPa(岩土与锚固体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适用于注浆强度等级为M30,且为初步设计时选用,施工时应通过试验检验)。6)填土负摩阻力系数取0.30。7)裂隙1、2为软弱结构面,结合很差,裂隙面粘聚力c取35kPa,内摩擦角φ取15°;层面为软弱结构面,结合很差,粘聚力c取20kPa,内摩擦角φ取12°。深基坑设计深基坑安全等级和设计标准1、根据周边路网规划及地质勘察报告,厂区基坑边坡为临时性边坡,设计使用年限为2年,安全等级为一~二级。(1)一级临时性边坡整体稳定安全系数取1.25,二级临时性边坡整体稳定安全系数取1.20。(2)结构重要性系数一级取1.1,二级取1.0。(3)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一组。(4)环境边坡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临时基坑边坡结构设计使用年限:2年。2、设计原则本次设计遵循“安全、经济、实用”的指导思想,应用工程地质类比法,综合经济性等因素确定设计方案。本次边坡的主要设计原则如下:(1)设计充分结合已有地质勘察资料,根据边坡的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的作用和风化程度,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边坡的安全可靠。(2)加强地质勘探和现场踏勘,深入分析工程地质条件,增强工程研判,增强边坡处理技术措施的针对性。(3)本工程设计采用“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原则,对于没有勘察点控制的地段,若开挖揭露的地质情况与设计时的地质条件相差较大,应根据施工反馈的信息调整设计。本工程边坡应严格按照“逆作法”施工。深基坑设计(1)a-b段深基坑地勘评价:边坡坡向为89.89°,边坡现状为斜坡,边坡开挖高度最大为34.16m,安全等级为一级。根据边坡岩体结构面组合关系,边坡为逆向坡。裂隙L1倾向与坡向相近,但倾角大于坡角,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小。裂隙L2与边坡呈大角度相交。Y—L1交线与边坡斜交。Y—L2交线倾向坡内。L1—L2交线与边坡斜交。边坡稳定性主要受岩体自身强度控制。岩体破裂角取45°+Φ/2=63°。受裂隙及层面切割,会发生局部崩塌、坡面掉块现象。设计方案:该段基坑边坡结合A-B段环境边坡共同设计,其中A-B段环境边坡设计为“分级放坡+构造锚喷防护+仰斜式路堑墙+桩板墙+肋柱锚杆挡墙+花管注浆+截排水”,深基坑设计方案为“坡率法放坡+锚喷支护+截排水”,以边坡坡脚线外2m为坡顶向基坑坡脚线放坡,放坡坡率为1:0.5~1:0.75,坡面采用锚喷支护,锚杆为单根直径25mm的钢筋,间距为2.5m×2.5m,面板厚度150cm,基底设置排水沟。(2)a-f段深基坑设计方案:本段深基坑设计方案为“坡率法放坡+挂网喷浆+截排水”,以建筑结构外立面1.5m处为坡脚分级放坡,放坡坡率为1:0.75,分级高度为8m,坡面采用挂网喷浆防护,基底设置排水沟。(3)h-i-j段深基坑设计方案:本段深基坑为高效沉淀池南侧土质基坑,设计方案为“坡率法放坡+截排水”,以建筑结构外立面1.5m处为坡脚放坡,放坡坡率为1:1.5,基底设置排水沟。(4)k-p-n-m段深基坑地勘评价:边坡坡向为89.89°,边坡现状为斜坡,边坡开挖高度最大为34.16m,安全等级为一级。根据边坡岩体结构面组合关系,边坡为逆向坡。裂隙L1倾向与坡向相近,但倾角大于坡角,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小。裂隙L2与边坡呈大角度相交。Y—L1交线与边坡斜交。Y—L2交线倾向坡内。L1—L2交线与边坡斜交。边坡稳定性主要受岩体自身强度控制。岩体破裂角取45°+Φ/2=63°。受裂隙及层面切割,会发生局部崩塌、坡面掉块现象。设计方案:k-m段基坑边坡结合A-B段环境边坡共同设计,其中A-B段环境边坡设计为“分级放坡+构造锚喷防护+仰斜式路堑墙+桩板墙+肋柱锚杆挡墙+花管注浆+截排水”,p-k-m-n段深基坑设计方案为“坡率法放坡+挂网喷浆防护+截排水”,建筑结构外立面1.5m处为坡脚放坡,放坡坡率为1:0.5,坡面采用锚喷支护,锚杆为单根直径25mm的钢筋,间距为2.5m×2.5m,面板厚度150cm,基底设置排水沟。n-p段深基坑以建筑结构外立面1.5m处为坡脚放坡,放坡坡率为1:2.27(沿岩体顺层面角度),基底设置排水沟。(5)t-q-r段深基坑设计方案:本段深基坑为提升泵房北侧及西侧的岩土基坑,设计方案为“坡率法放坡+挂网喷浆+截排水”,以建筑结构外立面1.5m处为坡脚分级放坡,中风化岩质放坡坡率为1:0.5,强风化岩质放坡坡率为1:1.0,土质基坑坡率为1:1.5,分级高度为8m,岩质坡面采用挂网喷浆防护,基底设置排水沟。(6)r-s段深基坑设计方案:本段深基坑为提升泵房南侧的土质基坑,设计方案为“坡率法放坡+截排水”,以建筑结构外立面1.5m处为坡脚放坡,放坡坡率为1:1.5,基底设置排水沟。(7)s-t段深基坑设计方案:本段深基坑为提升泵房东侧的岩土混合基坑,设计方案为“坡率法放坡+锚喷支护+截排水”,以建筑结构外立面1.5m处为坡脚放坡,放坡坡率为1:0.75~1:1.5,其中岩层坡率为1:0.75,土层坡率为1:1.5,岩层坡面采用锚喷支护,锚杆为单根直径25mm的钢筋,土层锚杆间距为1.2m×1.2m,岩层锚杆可调整为1.2m*2.4m,具体调整原则为:锚杆自上而下按1.2m×1.2m布设,当施工至第N排锚杆开始进入岩层时,则其下一排锚杆可取消,但最底排(第七排)锚杆不得取消。,面板厚度150cm,基底设置排水沟。(8)u-v段深基坑设计方案:本段深基坑为新建细格栅及沉砂池的土质基坑,设计方案为“锚索排桩+截排水”,排桩采用直径1.5m圆桩,间距1.8m,桩间板厚度为0.3m,锚索分别采用9束21.6mm钢绞线,钻孔直径200mm,入射角度35°,基坑内桩前土体采用注浆加固,基底设置排水沟,并根据现场布置选取低洼处布设集水坑,将水汇集后抽排至基坑影响范围外。(9)u-x-y-v段深基坑设计方案:本段深基坑为新建细格栅及沉砂池的土质基坑,设计方案为“排桩/桩板墙+截排水”,其中x-y段为排桩支护,支护桩直径采用1.2m/1.5m圆桩,间距为2.5m/1.8m,u-x段、y-v段为桩板墙,支护桩采用直径1.8m圆桩。间距4.0m,桩间板厚度为0.3m。基坑内桩前土体采用注浆加固,基底设置排水沟,并根据现场布置选取低洼处布设集水坑,将水汇集后抽排至基坑影响范围外。(10)顶管工作井、接收井基坑设计方案:顶管工作井基坑采用“逆作法护壁”支护,接收井基坑采用“钻孔灌注桩内支撑+注浆加固+”支护,具体设计说明详见图纸。一般边坡设计根据重庆市建委渝建发[2010]166号文件精神,岩质基坑高度小于12m,岩土混合基坑高度小于8m且土层厚度大于或等于4m,土质基坑高度小于5m的基坑划分为一般基坑。除前述深基坑专项设计外,其余基坑按照岩质基坑不陡于1:1.0,土质基坑不陡于1:1.5放坡处理,岩质边坡坡面采用挂网喷浆防护。边坡防护设计及施工要求本工程采取动态设计和信息法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进行地质编录,校核结构面参数,如发现有与勘察不符的地层、与设计参数取值不符及其它有关情况,应及时通知业主、监理、设计、勘察等有关单位,必要时对原设计进行校核、修改和补充。坡面开挖施工1)坡面整理是指按设计坡比整平坡面。2)进行坡面清理施工前,应封闭周围小路,禁止通行,并设置安全警示。3)坡面清理施工前,应采取有效的施工临时脚手架等防护措施,避免清除过程中的落石或土体危及下方保护对象和施工人员的安全;4)坡面清理时,岩石边坡修整开挖应采取人工或风镐开挖方式施工严禁放炮施工,机械施工时注意施工安全。5)清除的岩体或土体应及时转运至稳定场地,不得随意堆弃,以免造成次生不稳定地质体。6)所有边坡开挖均应在干地施工,对开挖施工中的地下水、雨水和施工积水,应采取有效、可靠的截、排水措施予以排除。如在雨季施工,应做好临时排水措施。挖方边坡土石方开挖施工1)参加开挖的人员要遵守所使用机械的安全操作规程,机械的各种安全装置齐全有效。同时对于结构物的基槽开挖均采用人工开挖,严禁放炮和大型机械施工。2)开挖顺序应从上而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并应放坡开挖,开挖临时坡率按设计坡率进行,禁止采用挖空底脚的操作方法,并且应做好排水措施。3)配合挖土的人员,在坑槽内作业时要按规定坡度顺序作业。任何人不得进入的工作范围内。4)装土时,任何人不得停留在装土车上。5)开挖的坑槽边禁止堆土、堆料、停放机械。6)发现地下水时应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施工安全。7)边坡应遵循“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的原则,分层分段逆作法施工。分层工作高度不宜超过3.0m,分段长度为10~20m。应边开挖边护坡,禁止一次性开挖到底,任何部位均不得采用自下而上造成岩体倒悬的开挖方式施工。8)施工时应注意复核边坡两侧高压线及其他管线等建构筑物与边坡的相互关系,避免边坡开挖影响到其安全。9)本项目挖方边坡不得爆破施工。10)开挖过程中,若边坡处出现岩体裂隙,应及时对裂缝进行监测,并采用M20水泥浆灌注封闭处理。11)高于2m的基坑顶部应施作临时护栏,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回填要求1)填方区先进行场地清理,耕土、淤泥、腐殖土、植被、草皮、杂物等应清除干净,厚度约50cm,地表清理可参照相关规范执行。2)压实填土的质量以压实系数γc控制,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4,分层压实厚度不大于500mm。3)当地面坡度陡于1:5时,须开挖台阶,台阶应挖至基岩面,台阶宽不小于2.0米,台阶设反向坡。4)填料要求:填土采用块石、片石,以及碎石、石屑、粘性土(用作填料)。片石、块石尺寸不得超过30cm,缝隙用碎石、石屑、粘性土填充,不得采用建筑垃圾、耕植土等。土石比以确保密实度要求进行控制。建筑场地内压实填土的填料,应符合下列规定:A.宜采用级配良好的砂土或碎石土;B.以砾石、卵石或块石作填料时,分层夯实时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300mm;分层压实时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00mm;C.以粉质土、粉土作填料时,其含水量宜为最优含水量,可采用击实试验确定;D.挖高填低或开山填沟的土料和石料,应符合设计要求;E.不得使用淤泥、耕土、冻土、膨胀性土以及有机质含量大于5%的土。厂区填土压实度标准按总图专业和各单体结构图纸取值。桩板墙施工要求由于本项目抗滑桩桩体均为圆桩,设计建议机械成孔,具体施工方式由施工单位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当采用人工挖孔时,施工单位应编制人工挖孔灌注桩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前须按照《重庆市建设领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术通告》(2019年版),建设单位会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组织专家对场区人工挖孔桩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方案论证通过后方可实施。基础开挖后应通知勘察设计单位经验槽合格后方可浇注混凝土。(3)桩体、桩间板及冠梁采用C30钢筋混凝土浇筑,其水灰比不大于0.45,抗渗等级P8,纵筋保护层为60mm。支护桩孔内存在地下水且不易抽排时,桩体应采用水下混凝土浇筑,所用钢筋、水泥等材料应符合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4)支护桩钢筋除箍筋外均采用机械连接方式进行连接。(5)支护桩长度按总长度以及入岩深度进行控制。(6)采用人工挖孔,应注意以下要求:1)挖孔桩采用跳桩开挖的施工方法;2)挖孔桩护壁:土层、强风化岩层和中等风化破碎带设置护壁,每段护壁1.0m,须原槽浇筑,有地下水渗入桩孔时,单节护壁高度应根据渗水量减小;3)挖孔施工期间观察护壁变形,一旦发现有明显变形立即采取施工措施,并通知设计人员;4)场地内地下水较为丰富,施工时应首先施作试桩,若地下开挖发现有地下水,水量较小时可采用孔内抽水措施,水量较大时应于坡顶开挖截水沟或集水井,对水采取进行截排措施,截水沟或集水井深度以开挖至不透水岩层、彻底阻断孔内水来源为宜;5)施工期间设置气泵往孔内施工人员输送新风。发现孔内存在有毒有害气体时,立即停止施工,改用其他方法成孔;6)孔口护壁高出地面100mm以上,挖孔产生的岩土不得堆放在孔口附近,随时清理孔口附近岩块和土体,防止岩块土体落入孔内;7)使用电动机械挖孔时,采取有效安全措施,防止漏电伤人事故。(6)若采用机械挖孔,应注意以下要求:1)旋挖桩原则上不设置护壁,终孔前必须将孔底残渣清除干净;2)钻孔位置根据设计控制坐标确定,保持边坡坡型平滑顺直,成孔垂直度误差不得大于1°;3)旋挖桩原则上不设置护壁,终孔前必须将孔底残渣清除干净。(7)终孔条件1)抗滑桩在穿过中风化岩体以后达到设计要求长度是为终孔,中风化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由现场取芯试验确定;2)达到终孔设计长度,但岩体破碎时,应增加成孔长度,避开岩体破碎区;3)终孔验收时,须有勘察和设计人员参加。(8)桩身混凝土浇注1)成孔后宜尽快浇注桩身砼,空孔放置时间不得大于3天;2)浇注桩身砼前,须落实孔内不得有泥土、岩块掉渣。旋挖桩水下浇注时,采取有效施工措施,清除孔底残渣,防止孔壁掉渣,终孔后尽快浇注桩身砼;3)桩身砼最好一次性浇注成桩,多次浇注成桩时,须清除前次浇注上部浮浆,一次性浇注成桩上部也应清除浮浆;4)桩身砼浇筑质量按有关规范要求和方法进行检测,不得小于设计强度;5)抗滑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分开浇筑时,连接部分依照施工规范按施工缝处理。(9)钢筋及制作1)钢筋:钢筋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明,使用前应对钢筋进行随机抽检作力学性能试验,满足规范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所有钢筋在使用前均应进行除锈和调直等处理;2)锚拉桩钢筋制作时,在锚索部位预留锚索孔位置,避免锚索孔穿过时伤害桩筋,同样埋设Ф200X2锚孔钢管;3)采取有效施工措施,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10)支护桩检测支护桩应全部进行桩身结构完整性检测。检测方法宜采用预埋管声波透射法,按《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执行,每根圆桩设置4根声测管,声测管采用φ57×3mm的无缝钢管。(11)桩后填土采用夯实时应对采用挖隔振沟、预留安全距离等方式桩体进行保护,避免对桩身造成不利影响。重力式挡土墙施工要求(1)设计要求1)挡墙墙身采用C30片石混凝土,粗细骨料应满足国家规范要求。2)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规定的基底容许承载力,施工中如地质情况与设计有较大出入,请及时与设计方沟通联系。3)基底倒坡应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墙身稳定。4)基底最小埋置深度以及挡墙趾前地面横坡较大时的襟边宽度按建筑边坡规范确定。5)地面30cm以上墙身设置泄水孔,泻水孔间距2~3m,上下交错布置,孔内预埋DN100PVC管,最下面一排泻水孔出口应保证排水畅通,不得堵塞,墙背设置500mm厚粗颗粒透水性材料(碎石或砂砾石等)反滤层以利排水;在最低一排泻水孔底部铺设一层机织防渗土工布,以防止基底受水侵蚀。6)挡土墙应根据地形及地质变化情况设置伸缩沉降缝,间距一般为10~15m,缝宽为2cm,沉降缝内用沥青麻絮沿内、外、顶三边填塞,深度为15cm。7)斜坡路段挡土墙或基底承载力略底于设计值挡土墙可采用台阶式扩大基础:a.补块基础:当基础局部深度不足时,可用补块处理。补块厚度不宜超过2m,补块角度又不超过45°,补块圬工应与基础圬工分开灌注。b.错台基础:错台高度每台不宜小于1m,错台底面形成仰斜角,坡比为0.3:1。c.搭接式错台基础:当岩面坡度较陡,错台高度大,基底已高出相邻段的基顶时,采用搭接式错台基础。错台仰角α不超45°,搭接部分宽度一般为1.0m。d.台阶基础中,每段台阶的长度不宜小于1.5m。8)墙背填料应为透水性好的碎石土,含石量不小于50%,石料遇水不软化,强度不低于30MPa,粒径不大于30cm;土液限不大于50%,塑性指数不大于26。回填时填土应分层碾压夯实,分层厚度不超过60cm。填土综合内摩擦角不小于30度。(2)材料要求及构造1)施工前,应认真检查原材料的品种、型号、规格等方面的质量,并应根据有原材料主要技术性能的检验报告。2)材料强度混凝土:C30片石混凝土;(3)施工要求1)施工前应做好地面排水工作,保持基坑边坡和坡面干燥。在任何地段,基坑不得全段开挖,以免在挡土墙完工之前发生土体坍塌,必须采用跳槽开挖、及时分段砌筑的方法施工。2)基坑开挖后若发现基础与设计要求有出入,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3)墙趾处的基坑在墙身砌筑一定高度后应及时回填夯实,并作成外倾斜坡,以免积水下渗,影响墙身的稳定。4)墙背回填须待混凝土强度达到90%以上方可进行,墙背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回填应逐层填筑,逐层夯实,夯实时应注意勿使墙身受较大冲击影响,当墙后地面横坡陡于1:5时应先开挖(顺层路段为填筑)台阶,然后再回填。5)上述说明未尽事宜和施工图表中未说明的事项及质量检验标准均应按相关条文办理执行。锚喷防护施工要求(1)适用范围对A-B段高边坡中段顶部边坡采用锚杆挡墙。锚杆采用一根HRB400的φ25钢筋,纵向间距2.0m,横间距为2.0m,长度至少锚入稳定中风化岩层不小于5.0m,肋柱400×300mm,面板厚150mm,双层双向配筋,锚杆长度不涉及弯折长度,弯折长度不少于35d。(2)土石方开挖与挡墙施工关系锚杆挡墙土石方开挖进程须满足挡墙的逆作法施工要求:锚杆挡土墙的每级开挖高度为锚杆的竖向间距,完成该级锚杆挡土墙施工后方可进行下一级土石方开挖。施工时严禁采用放炮施工,建议采用人工开挖边坡,并应加强对建筑物和边坡的观测。(3)材料所有的结构用材均应有质量保证和产品合格的相关资料证书,且符合现行国家的标准和设计要求。对进场的材料,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做现场材料抽检,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严禁先使用后补检。①混凝土:a.结构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基本要求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表3.5.3执行。b.混凝土强度不得采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应选用最佳配合比、良好的骨料级配、合理的砂率和水灰比以和适度的振捣和加强养护来达到其强度要求。c.混凝土的集料:石子不得采用强风化岩石,要求有良好的粒径级配,拌合水应无侵蚀性。②钢材a.钢筋:“A”示HPB300级钢,fy=270N/mm2。“D”示HRB400级钢,fy=360N/mm2。b.当采用进口热轧变形钢筋时,应符合我国有关规范要求。c.受力预埋件的锚筋应采用HPB300级或HRB400级,严禁采用冷加工钢筋;吊环应采用HPB300级钢筋制作,严禁使用冷加工钢筋,吊环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应小于30d,并应焊接或绑扎在钢筋骨架上。(4)锚杆工程①锚杆钢筋均采用HRB400钢筋。②锚固砂浆与中风化岩层间的极限粘结强度特征值≥270kPa,且应在施工中通过现场锚杆性能试验验证。钢筋与锚固砂浆岩体粘结强度fb=2.4MPa(M30)。③钻孔:a.锚孔水平方向孔距误差应不大于20mm,垂直方向孔距误差应不大于20mm;b.锚杆孔深不应小于设计长度;应超过设计长度0.5m;c.锚孔宜一次性钻至设计长度;d.钻孔岩芯应进行编录,确保锚固段进入稳定中等风化岩层;e.锚孔进入中风化岩层达到设计深度后应和时清孔,插入锚筋和灌浆,特别是锚固段用压力水清除岩渣以保证砂浆与岩石粘结可靠;f.锚杆钻孔不得伤和临近建筑物桩基础,现场放线核定。④锚杆组装与安放:a.组装前,钢筋应除油污、去锈,严格按设计尺寸下料,每根钢筋长度误差应不大于50mm;b.钢筋应按一定规律平直排列,沿杆体轴线方向每隔0.5m设一定位支架;c.锚杆钢筋直径≥16mm时应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机械连接接头的性能等级为II级,接头区段内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绑扎≤25%,机械连接和焊接连接≤50%。钢筋直径<16mm时可采用焊接连接接头或绑扎接头。d.安放锚杆体时应防止杆体扭转、弯曲,杆体放入角度与钻孔角度保持一致;e.杆体插入孔内深度不应小于锚杆设计长度的95%,杆体安放后不能随意敲击、插拔,不得悬挂重物。⑤注浆:a.采用M30水泥砂浆,浆体材料应满足《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第8.3.3条要求;b.灌浆压力拟为0.3~0.7MPa。⑥处于土层或强风化岩层中的自由段应采用除锈、刷沥青船底漆、沥青玻纤布缠裹防腐,其层数≥2层。锚杆采用M30砂浆全长灌注,锚杆的自由段外端经防腐处理后,应埋入钢筋混凝土构件内50mm以上。⑦锚杆施工前,应先做基本试验,以确定锚固体与岩土层间的粘接强度特征值、锚杆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和锚杆的极限抗拉承载力。试验要求和步骤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附录C.2的要求进行。⑧所有锚杆施工完并达到设计强度后,应随机抽检做锚杆验收试验,以检验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其试验要求和步骤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附录C.3要求进行,验收试验锚杆的数量取锚杆总数的5%,且不得少于5根。试验荷载见下表。锚杆验收试验荷载值及试验根数要求表项目锚杆类型试验荷载值(KN)试验根数1D25135该类型锚杆总数的5%,且不少于5根花管注浆施工要求(1)钢花管采用φ48x3.5钢管,斜坡段钻孔孔径70mm,钢花管打入后采用M20水泥浆进行注浆,注浆应跳孔施工。注浆参数根据现场实验确定。(2)钻孔布设及深度详图纸,其中注浆深度为超过岩层面1m,钻孔应预留200mm沉渣段。(3)浆液初凝时间应根据地基土质条件和注浆目的确定,在砂土地基中,浆液的初凝时间宜为5~20min;在粘性土地基中,宜为1~2小时。(4)注浆压力0.5MPa。(5)注浆结束标准:按如下指标综合评定。1)注桨参数变化综合分析符合注桨一般规律且征兆明显的;2)保持0.3~0.5MPa的注浆压力,当压力不增大,耗浆量也不减小时,稳压5~15分钟或压力增大超过注浆压力时终止压浆;3)单孔注浆量超过0.6H即停止压浆(H为灌注深度)。(6)单孔注浆量因土质情况不同而不同,可分段试验确定单孔注浆量。由于注浆属于隐蔽工程,注浆量受浆液扩散半径、岩土的孔隙率,以及浆液的可灌注率等多因素控制,可按以下经验公式估算注浆量:Q=V*n*β*(1+α)式中:V为单孔受注土体体积,本项目扩散半径暂按1.5m计;n为孔隙率;β为可灌注率;α为浆液损失量。实际注浆量以最终收方计量为准。(7)水灰比可取0.5~1.0,一般采取先稀后浓的原则灌注。(8)应采用多次注浆,间隔时间应按浆液的初凝时间确定,且不大于4小时。(9)注浆效果参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进行质量检验。(10)两排注浆点位施工顺序应先外后内,总体施工时序建议如下:注浆点位、沉砂池桩基定位放线(注浆点与支撑桩范围有冲突的可取消该处注浆)——注浆施工——沉砂池桩基钻孔灌注施工——基坑围护排桩/桩板墙施工——基坑开挖。(11)施工单位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注浆施工方案、并根据工程进展动态调整。用电安全施工要求1)施工用电符合安全用电的规定,电杆、电箱、电源电线的安装,必须认真检查,达到标准。使用新电源必须先检查,合格后方能正式使用,并做好接地线的保养和防雷工作。2)现场施工用电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布置与架设,同时定期对电器设备进行检查,在接线口、闸刀板等处挂立醒目标志牌,确保用电安全。3)架空线必须设在专用电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或脚手架上。4)架空线应装设横担和绝缘子,其规格、线间距离、档间距离等应符合架空线路要求,其电板线离地2~5m以上应加绝缘子。5)架空线一般应离地4m以上,机动车道为6m以上。6)电焊工须持证上岗,所用工具必须安全绝缘。工作前须穿戴好防护用品。施工中的安全保护措施1)加强施工现场操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严禁损坏已完的建筑产品,建立相应管理制度。2)对建成的挡墙、护脚墙要加强保护,防止人为破坏。3)遇暴雨,应防止施工过程中挡墙基坑的塌方事故。挡墙施工完毕后,应防止雨水对挡墙坡面土体的冲刷,避免地表土体在雨水的作用下发生滑塌等地质灾害。同时应采取措施如支撑、覆盖等,减小雨水冲刷程度。边坡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前应熟悉边坡地质环境资料,掌握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点,了解影响边坡稳定的主要地质特征和边坡破坏模式,精心作好施工组织设计。熟悉边坡周边建(构)筑物的分布和特点,了解坡顶构筑物基础和结构情况,必要时采取预加固措施,施工期间应注意组织好环境排水。并采取可靠的施工保护措施。坡顶必须设置截水沟,采取施工措施水流下渗和冲刷,以保证坡体稳定和施工安全。(2)边坡施工采用信息施工法施工,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发现边坡变形过大,变形速率过快,周边环境出现沉降开裂等险情时应暂停施工,和时向勘察、设计、监理、业主通报,根据险情原因和时采取应急排险措施。(3)对土石方开挖后不稳定或欠稳定的边坡,应根据边坡的地质特征和可能发生的破坏等情况,施工单位应采取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分层防护,一次性开挖深度应≤3m、分段跳槽,道路一次性开挖长度应≤20m、小开挖、及时支护的逆作法施工。严禁无序大开挖、大爆破作业,以确保坡顶建(构)筑物的安全。(4)应加强整个边坡(含坡肩上部)的排水系统设置,尽量避免地表水和生活废水排入坡体。支挡结构应有良好的泄水设施,坡顶应设置截水沟,坡底应设置排水沟。(5)边坡施工过程中严禁在坡顶堆载。高边坡监测1)边坡工程监测应由业主委托有相应资质的监测单位编制监测方案,经设计、监理和业主等共同认可后方可实施。2)要求对本次设计的所有高边坡均进行监测,可根据其安全等级、地质环境、边坡类型、支护结构类型和变形控制要求,按下表选择监测项目。边坡工程监测项目表测试项目测点布置位置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一级二级坡顶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支护结构顶部或预估支护结构变形最大处应测应测地表裂缝墙顶背后1.0H(岩质)、1.5H(土质)范围内应测应测坡顶建(构)筑物变形边坡坡顶道路变形位移及管涵渗水漏水情况应测应测降雨、洪水与时间关系应测应测支护结构变形主要受力杆件应测选测支护结构应力应力最大处选测选测地下水、渗水与降雨关系出水点应测选测注:①在边坡塌滑区内有重要建(构)筑物,破坏后果严重时,应加强对支护结构的应力监测;②H为边坡高度。3)边坡工程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坡顶位移观测,应在每一典型边坡段的支护结构顶部设置不应少于3个观测点的观测网,观测位移量、移动速度和移动方向;②边坡工程施工初期,监测宜每天一次,且应根据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周边建(构)筑物、管线对边坡变形敏感程度、气候条件和监测数据调整监测时间及频率。当出现险情时应加强监测;③一级永久性边坡工程竣工后的监测时间不宜少于二年;④监测工作可根据设计要求、边坡稳定性、周边环境和施工进程等因素进行动态调整。4)边坡工程施工过程中及监测期间遇到下列情况时应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①有软弱外倾结构面的岩土边坡支护结构坡顶有水平位移迹象或支护结构受力裂缝有发展;无外倾结构面的岩质边坡支护结构坡顶水平位移大于3mm或支护结构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超过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允许值;土质边坡支护结构坡顶的最大水平位移已大于边坡开挖深度的1/500或20mm,以及其水平位移速度已连续三日每天大于2mm;②坡顶邻近构筑物出现新裂缝、原有裂缝有新发展;③支护结构中有重要构件出现应力骤增、压屈、断裂、松弛或破坏的迹象;④边坡底部或周围岩土体已出现可能导致边坡剪切破坏的迹象或其它可能影响安全的征兆;⑤根据当地工程经验判断认为,已出现其它必须报警的情况。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根据建设部发布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要求:设计单位应当在设计文件中注明涉及危大工程的重点部位和环节,提出保障工程周边环境安全和工程施工安全的意见,必要时进行专项设计。建设单位应当组织勘察、设计等单位在施工招标文件中列出危大工程清单。建设、勘察、设计、监理等单位应当配合施工单位开展应急抢险工作。危大工程应急抢险结束后,建设单位应当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制定工程恢复方案,并对应急抢险工作进行后评估。本专业各单元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说明详下表:分部分项工程重点部位和环节工程周边环境安全和工程施工安全的意见本工程是否执行基坑支护、降水工程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或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槽)支护、降水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依法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工程周边环境等资料。施工单位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土方开挖工程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工程应进行边坡专项设计。施工单位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1、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飞模、隧道模等工程。施工单位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专项施工方案。X2、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5m及以上,或搭设跨度10m及以上,或施工总荷载(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设计值,以下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