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厂外管网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污水处理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厂外管网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污水处理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厂外管网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污水处理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厂外管网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污水处理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厂外管网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污水处理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厂外管网施工图设计说明第页污水处理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厂外管网施工图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及规范1.1设计依据(1)与业主签订的设计合同(2)甲方提供的工程所在区域地形图(电子版本)(3)甲方提供的地质勘察报告(4)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及其他有关规定1.2主要规范及规程(1)《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2)《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3)《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4)《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5)《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7)《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8)《城乡排水工程项目规范》(GB55027-2022)(9)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2010)(10)泵站设备安装及验收规范(SL317-2015)(11)一体化预制泵站应用技术规程(CECS407-2015)(12)一体化预制泵站工程技术标准(CJJ/T285-2018)(13)《重庆市建设领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术通告(2019年版)》(1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1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6)《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17)《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18)《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19)《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1)(20)《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21)《重庆市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22)适用于本工程的国家其它现行规范、规程等。2、工程概况及现状(1)工程概况由于澄溪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扩建,需要沿澄溪大道敷设一根污水管,把处理后的污水输送至打鱼溪。根据污水量预测结果,垫江县澄溪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一、二期总排水量为7000m3/d,污水厂外排管网按总排水流量设计。(2)排水现状现状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设计规模为3500m3/d,出水标准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污水经污水厂处理后,排入冯家河水体中。3、设计范围和原则本次设计范围为澄溪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至打鱼溪的污水管,污水管主要将污水厂处理后的污水输送至打鱼溪内。设计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不得使用淘汰产品及与国家产业政策不符的材料和产品。4、初步设计审查意见执行情况1、建议将尾水提升泵站设于厂区内,宜采用土建式,并选用清水离心泵,节约能耗。回复:根据意见进行核实,本项目厂区内接触消毒池附近无可布置泵站的场地,此布设于厂区外;为方便施工及设备安装调试,本次设计采用一体化泵站;考虑泵站运行条件和污水管远期输水能力,本次设计采用潜水排污泵。5、设计概况5.1设计污水量澄溪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一、二期总排水量为7000m3/d,污水厂外排管网按总排水流量设计。5.2污水管道设计5.2.1污水管道平面布置污水管线的布置,应综合考虑澄溪镇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规划道路走向、原有地下设施情况、现状施工条件等因素,合理布置污水管道。5.2.2污水排出口根据现状地形情况,污水处理厂出水通过重力流进入一体化泵站,污水经一体化泵站加压后,沿科创路、厚生大道以及澄溪大道敷设,最终排入打鱼溪内。本工程管网总长度约2137m。5.3水力计算污水管设计计算如下:管段名称管径(mm)管段长度(m)设计流量(L/s)设计流速(m/s)最大高差(m)水头损失(m)泵扬程(m)管道设计压力(MPa)污水管道DN3002124821.1310.579.25251.05.4一体化泵站设计本设计需设置一座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泵站位置设在新建污水厂西南侧,地面标高为397.5m,用于将污水提升输送至打鱼溪。泵站一般规定:1)泵站设计流量:根据《室外排水设计标准》,同时也考虑当地气候条件、排水管网设计等因素,集水池容积以污水泵站设计,即集水池有效容积不小于最大一台水泵5min的出水量。2)泵站扬程按照H=Hss+Hsd+Σhs+Σhd(m)Hss吸水地形高度,为集水池内最低水位与水泵轴线之高差;Hsd压水地形高度,为水泵轴线与输水最高点之高差;Σhs,Σhd污水通过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中的水头损失。3)水泵的启停根据集水池内的液位信号综合控制;4)当需要进入地下池体维修作业时,必须先抽风,并检测有害气体的含量,必须确保安全。5)集水池设置水位标尺用于观察水位。站内须备有小型移动式污水潜水泵,在集水池须排空时使用。维修人员须定期检修泵站内机械设备,保证泵房正常运行,维修过程中须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泵站设备:A.潜水排污泵型号:Q=300m3/h,H=25m,N=37kW数量:2台(1用1备)B.粉碎性格栅数量:1台泵站施工要求:1)所有钢制管道及管件均参照《全国通用给水排水标准图集》02S403的有关内容进行施工和安装;2)所有机械设备安装,必须按安装技术要求,在生产厂家指导下进行。5.5纵断面设计污水管道依地势布置,各管径的最小坡度满足流量与流速要求。管顶最小覆土满足人行道下0.6m,车行道下0.7m,否则应采取加固措施。5.6管材、基础和接口(1)管道断面形式工程范围内污水管道均采用圆形断面。(2)管材本次设计管道均采用涂塑复合钢管,内外壁采用环氧树脂粉末涂层,产品应符合《给水涂塑复合钢管》(CJ/T120-2016)、《钢塑复合管》(GB/T28897-2012)标准要求。(3)沟槽开挖管道及构筑物沟槽开挖边坡应有一定的坡度以保证施工安全。沟槽开挖边坡最陡值根据不同土质按1:0~1.5控制(详见管道开挖断面图),如果现场条件不允许,必须采取加支撑等措施。排水管道地基处理应满足排水管道对压实度和承载力的要求,且应同时满足道路工程的要求,尽量减小不均匀沉降。管道施工回填压实后,再分层回填压实至设计路面高程。当开挖沟槽基础为岩石时,槽底应超挖200mm,采用砂砾石回填至设计高程后,再施工管道基础。(4)地基处理管道及构筑物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15Mpa。沟槽在填方地段或沟槽超挖的,管道基础以下必须分层夯实回填,密实度不小于95%。对于地质条件较差地段,如淤泥、杂填土等,必须进行换填。具体采用材料及换填深由不同的地质情况确定。(5)沟槽回填管道及构筑物沟槽回填必须在混凝土及砂浆达到80%以上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回填要求分层压实、对称均匀回填,密实度不小于95%。回填材料详大样图;在道路范围内,压实度应达到道路路基密实度要求,同时必须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相关规定。管区(沟槽底至管顶以上1.0m范围内)禁止采用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进行回填。管顶严禁使用重锤夯实。(6)管道接口涂塑复合钢管直管与直管及直管与管件、管件与管件均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接连接。现场焊接完毕后,须进行防腐补漏。5.7附属构筑物(1)检查井污水检查井做法详见大样图。采用C30预制素混凝土砌块,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筑。流槽采用C30混凝土现浇。检查井采用球墨铸铁成品防盗井盖、盖座及球墨铸铁踏步(14S501-1)。井盖的质量要求应参照《铸铁检查井盖》(CJ/T511-2017)执行。根据《检查井盖》(GB/T23858-2009),本项目采用五防井盖。车行道下采用重型可调式球墨铸铁井盖及井座,承载等级为D400类;人行道下采用“普型”可调式球墨铸铁井盖及井座,承载等级为C250类。井盖应设有防坠落及坍陷措施,并应符合《球墨铸铁件》GB/T1348-2009的要求。位于路面上的井盖宜与路面持平,位于绿化带内的井盖不应低于地面。(2)通气孔本工程污水检查井采用自带安装孔的井盖,此安装孔作为污水管道系统的通气孔。(3)支墩在本次铺设排水管道弯头处设管道支墩。支墩采用C20混凝土现浇,保证支墩对管配件的保护厚度最小不小于0.3m。(4)排气阀井排气阀井采用《市政给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7MS101-2-162~165),钢筋混凝土方形结构。(5)排泥阀井排泥阀井采用《市政给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7MS101-2-58~65),钢筋混凝土方形结构。(6)消能井在压力管末端设置消能井,做法详压力管消能井大样图。(7)一体化泵站一体化泵站基坑采用护壁开挖的形式,护壁采用C30钢筋混凝土,泵站基坑包含锁扣及护壁,需跟随挖空进度及时进行护壁浇筑,每段间距不得超过1米,每圈护壁的纵向钢筋在底部多预留30cm,作为与下一段护壁钢筋的焊接锚固段。泵站筒体安装完成后,需对罐底上的填充孔及基础上金属压块用C30混凝土进行浇筑,浇筑厚度不小于50cm,基坑回填需用黄砂及直径小于30mm的细石混合填料或黏土回填,严禁采用矿渣、建筑垃圾、淤泥等其他材料回填,回填过程中要注意基坑四周要均匀回填,防止出现一侧土方过多,导致罐体倾斜,且每隔50cm进行夯实,夯实度要达到90%,进出水口出必须采用人工进行夯实,待回填到离地30cm时,需在回填表面浇筑厚度30cm的混凝土。6、管线抗震设计(1)禁止采用砖砌检查井,均统一采用C30砼现浇检查井;混合结构的矩形管道及沉砂井基础应采用整体底板,底板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3)直埋承插式圆形管道应在下列部位设置柔性接头及变形缝:1)地基土质突变处;2)穿越重要交通干线两段;3)承插式管道的三通、四通、大于45°的弯头等附件与直线管段连接处。7、危大工程说明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393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部令第37号)和《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本项目排水工程涉及的危大工程包括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可能影响行人、交通、电力设施、通讯设施或其他建、构筑物安全的拆除工程。本工程施工单位应该根据上述文件要求编制专项顶管安全施工方案并明确安全防护、应急措施。7.1本工程涉及危大工程重点部位和环节及保障措施表6-1危大工程范围及保障措施意见序号危大工程名称重点部位及环节保障工程周边环境安全和工程施工安全意见1基坑支护降水工程和土方开挖普通排水管井开挖高度超过3m(含3m)或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1)施工单位应根据相关规范法规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通过安全审查后方可实施;

2)基坑(槽)采用稳定临时坡率放坡开挖,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情况,可调整临时坡率,必要时可施作临时支护,确保施工安全;

3)基坑(槽)采用跳槽开挖,开挖槽段不宜大于15~20m;

4)基坑开挖后,应及时组织验槽,验收通过后应及时浇筑基础及施作上部结构,及时回填压实基坑其余部位;顶管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施工排水井,并回填。

5)基坑(槽)应避开雨天施工,并做好截排水设施,基坑(槽)底部不得有水体长期浸泡;

6)做好基坑(槽)应急预案,基槽内应设置逃生设施,一旦发生险情,施工人员可以及时撤离;

7)基坑(槽)周边不得堆土、不得有重型车辆通行。超过一定规模排水管井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或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2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普通模板搭设高度大于5m小于8m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要求规范施工超过一定规模模板搭设高度大于等于8m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要求规范施工3起重吊装

及安装拆卸工程普通1m一节的单节钢筋混凝土管重量大于10kn(1吨)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要求规范施工7.2关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注意事项未在说明中体现的,建议在施工前由施工单位编制详细的方案文本召开专家评审会。7.3注意事项对于本项目较复杂部分,施工方需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并通过专家论证后方可进行施工。8、施工注意事项(1)图中标注的污水管线长度均为理论平面长度,施工时应以实测为准。(2)管道纵断面中所示的检查井设计路面标高若与道路标高不吻合,以道路标设计高为准。(3)沟槽开挖边坡放坡坡率应根据地质实际情况按照本工程大样图取值。(4)若无特别注明,管道及构筑物基础的承载力应不小于150Kpa,若不能满足要求,则应对地基进行处理。(5)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构筑物必须浇筑密实,不得出现蜂窝、麻面。(6)施工前应校测已建各种管道的断面、高程和位置,确保满足接入条件后方可施工。若开挖中发现图中未示意的管道,应通知业主和监理,并联系设计人员共同研究解决。(7)管内底标高是排水管道施工的主要依据,检查井面标高应根据实际路面标高合理调整,保持与完成后路面齐平。当井面实际标高与设计标高有较大出入时,应及时通知设计人员进行复核。(8)沟槽回填应在水泥砂浆和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进行,并要求对称进行,其密实度与路基要求一致。回填材料和回填方式应符合上述GB50268-2008规范的要求。(9)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需与其它综合管线施工密切配合,确保所有管线平面和竖向布置合理。(10)管道接口在安装完毕后,须进行接口的水密性试验,试验方法按照各自相关专业规范进行。所有的污水管道在回填前还必须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做管段闭水试验。(11)本工程施工应严格遵循现行有关施工验收规范和技术规程办理。(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