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郯城一中2025届高三最后一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郯城一中2025届高三最后一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郯城一中2025届高三最后一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郯城一中2025届高三最后一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郯城一中2025届高三最后一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郯城一中2025届高三最后一模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是中国近代发生于华北地区的一次著名战役的示意图。这一战役()A.主要参战部队是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 B.属于抗国民族统一战线下的正面战场作战C.八路军一一五师在战役中取得平型关大捷 D.刘邓率晋冀鲁豫解放军拉开战略反攻序幕2.如表为太行山北部根据地1937年至1943年土地买卖中各阶层的占比情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这一时期阶层买入土地卖出土地中农、贫农、雇农、工人和小工商业者93.18%34.81%地主、富农6.57%65.19%A.革命形势发展迫使地主富农逃亡 B.新民主主义经济逐步发展C.战争环境对生产造成了严重破坏 D.土地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3.“以中国文法英国字音拼合而成,为上海特别之英语”是19世纪60年代上海等地在买办、商人中逐渐形成“洋泾浜”英语。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历史认识正确的是英语SandwichBeerTelephoneEngine洋泾浜英语三明治啤酒德律风引擎词义夹肉面包麦制酒电话发动机A.读音虽不准但能促进当时中西文化的交流B.它伴随资本主义经济入侵而出现C.虽丰富了汉语词汇但不利于英语规范学习D.它正是中国留学生引入的舶来品4.阅读《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为解决建交国家逐年减少的问题,当时新中国采取的主要对策是A.继续采取“一边倒”方针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率团参加日内瓦会议 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5.20世纪初,清政府对原洋务企业进行了改制,如1903年规定江南制造总局在生产枪炮的同时,可以“制造矿务、农务及一切应用机器”。由此可知,当时改制A.旨在解决企业资金困难 B.有利于近代工业的发展C.意在抵制西方经济侵略 D.加重了企业的生产负担6.1978年-1992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情况:1992年比1978年增长比1949年增长国民生产总值24000亿元7.18倍—国民收入17400亿元5.78倍48.6倍以上数据变化最能说明我国A.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B.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C.国民经济达到了高度繁荣的状态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7.希罗多德在《历史》中写道:“任何人都可以相信这些埃及人的故事,如果他是轻信的人的话。至于我本人,在这部书中保持那个总的规则,就是把各国的传统照我听到的样子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希罗多德撰写《历史》遵循的原则是A.坚持观察判断调查 B.展现各国传统风貌C.保存人类历史功绩 D.保持历史原始信息8.正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时,一位思想家提出,国家的统治者具有绝对的权力,人民应该对他无条件的服从,因为他是契约的产物,如果反对他,就是反对自己。这位思想家应该是A.霍布斯 B.洛克 C.伏尔泰 D.卢梭9.“三言”、“二拍”摒弃了前代文学作品中以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才子佳人为主要描写对象,而新兴的丝织业工场主、卖油郎、屠夫、轿夫、赌徒、浮浪子弟等成为新的主人公。这主要反映了明代A.市民阶层队伍不断壮大B.经济发展瓦解传统伦理C.小说创作进入新的阶段D.商人政治地位不断提高10.民国初年,《采菲录》记载:“天足萌秀之际,因放足而致夫妻反目者、翁姑虐待者,时有耳所闻。旧有缠足之妻,多成弃妇;纤小之足,每致离婚。”这说明A.近代社会民众的习俗变迁异常缓慢B.妇女缠足习俗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C.社会思想观念呈现新旧冲突的局面D.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引发社会大变革11.1970年12月,毛泽东说:“中国不管越南战争上的(中美)两国敌对”,“欢迎尼克松的访华”。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宣布:他即将出访中国。这说明A.和平外交成为中美共识 B.美国放弃意识形态斗争C.中美双方谋求关系改善 D.中美关系走向了正常化12.哥伦布是一个具有双重身份的历史人物。作为开拓者,他“发现”了新大陆,使新旧两个大陆建立了联系;作为殖民者,他对美洲人民进行了野蛮的侵略和屠杀。“在他身上,既有新时代的光辉,又有旧时代的烙印”。其中对“有新时代的光辉”的理解,恰当的是A.促进了各地文明的交融B.体现了敢于冒险的精神C.体现了社会进步的要求D.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37年8月21日,中苏订互不侵犯条约,苏联以条约形式确定援华制日政策,但不承担参战的义务,中国则承诺不与第三国缔结共同反苏的协定。依约,苏联同样允诺不与日本签订任何条约。……1941年4月13日苏联与日本莶订《苏日中立条约》,在这以后,苏联对华军事援助逐渐减少以至完全停止,从1945年2月起,苏联秘密从欧洲战场抽调大量军队,增兵远东。同时,苏军储备作战物资,改善交通,准备与日本一战。4月,苏联宣布废除《苏日中立条约》.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向日本关东军发动突然袭击。——摘编自赵士国《抗日战争时期苏联对华政策解读》(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的背景.(2)根据材料概括1937-1945年苏联对日政策的演变及启示。14.(20分)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追求生活的幸福和美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最好先讨论普遍的善,看看争论到底在哪里。尽管这种讨论有点使人为难,因为“理念”的学说是我们尊敬的人提出来的。不过作为一个哲学家,较好的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但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材料二芝诺将幸福界定为“符合自然的生活”,并按此原则而将人的行为或行动分为符合自然的适宜行动和德性的完美行动。按照芝诺的看法,那些符合自然的事物值得人们欲求或选择,相反那些不符合自然的东西就应该被舍弃。——田书峰《斯多亚伦理学受到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影响吗?》材料三和同时代其他启蒙思想家截然不同,具有敏锐先见性的卢梭已经意识到征服论自然观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潜在威胁,开始以一种前瞻性、警示性的观点来看待因理性、科学和文明进步而导致的这种人类中心主义发展观。卢梭指出,“征服和统治自然也许会给人类带来一时的、自以为是的快乐,但由于失去了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类将承受长期的精神痛苦”。因此卢梭进一步提出要遵循自然规律,把人类的发展限制在自然能够承载,自然规律允许的范围内。——田静《绿色的呐喊卢梭生态意识解读》(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用一句话概括亚里士多德的核心观点。并指出其对柏拉图思想突破的主要表现及讲授《尼各马科伦理学》的学园名称。(2)据材料二,指出芝诺关于“幸福”的认识。结合所学,指出芝诺在斯多亚学派中的地位及斯多亚学派在人类历史中的影响。(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述卢梭在“理性、科学和文明进步”方面的认识及这种认识对西方人文主义精神发展的积极影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根据题干中“华北地区”和图片中的“晋西北”“晋绥”“晋冀豫”可知,该图片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一场战役,从图片可以得知,我军的主要目标是敌人的铁路,由此可知,该战役是百团大战,结合所学可知,百团大战的主要参战部队是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第八路军,故A项正确;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华北地区属于敌后战场,不是正面战场,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平型关大捷是太原会战中的一次战役,属于正面战场,故C项错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千里跃进大别山不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故D项错误。2、B【解析】

抗日战争时期,在敌后根据地里,地主、富农卖出土地现象较多,贫下中农则较多买入土地,说明新民主主义经济逐步发展,B项正确;根据地内土地买卖现象不能说明地主富农被迫逃亡,A项错误;土地买卖现象不能说明战争严重破坏了生产,C项错误;抗战时期根据地内不同阶层买卖土地与土地改革无关,D项错误。3、A【解析】

依据“‘以中国文法英国字音拼合而成,为上海特别之英语’是19世纪60年代上海等地在买办、商人中逐渐形成‘洋泾浜’英语”和表格中的英语、洋泾浜英语以及词义可以看出,读音虽不准,但能促进当时中西文化的交流,故选A;洋泾浜英语是伴随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入侵而出现,排除B;洋泾浜英语的出现丰富了汉语词汇,有利于英语规范学习,排除C;依据“19世纪60年代上海等地在买办、商人中逐渐形成‘洋泾浜’英语”可知,洋泾浜英语的出现是在买办、商人的流行,排除D。4、B【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新中国成立后面临较大的外交困难,为了积极同邻国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我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B项正确;“一边倒”是新中国成立后倒向社会主义阵营的举措,排除A项;参加日内瓦会议及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均是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体现,排除CD两项。故选B。5、B【解析】

由材料中洋务企业改制的内容可知,此改制一方面可以增加企业的利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解决国内办厂所需的机器设备问题,从而有利于近代工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与解决企业资金困难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的措施意在发展国内企业,客观上会抵制西方经济侵略,但不是目的,排除C项: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加重企业负担,排除D项。6、B【解析】

依据表格内容来看,1992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教1978、1949年都有大幅度地增长,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故答案为B项。A项只通过数据不能说明我国实现了现代化,排除;C项表格内容无法体现国民经济的高度繁荣状态,排除;D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只是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排除。7、D【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就是把各国的传统按照我听到的样子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可以看出,希罗多德书写历史秉持历史原始信息的原则。故选D。ABC三项材料均未体现。考点:史学研究:写史的原则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历史研究的一般的方法。记载历史要从历史的本来面貌出发,如实的记载历史。同时史学研究也要注意采用客观的标准,即史识,就是根据资料得出结论,要注意对资料的考证。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对待史料的问题也需要掌握。8、A【解析】

根据材料“国家的统治者具有绝对的权力,人民应该对他无条件的服从”结合所学可知,霍布斯指出社会是一群人服从于一个人的威权之下,而每个人个人将刚刚好的自然权力交付给这威权,让它来维持内部的和平、并抵抗外来的敌人,符合霍布斯主张,A项正确;洛克主张两权分立,材料内容体现了霍布斯主张,B项错误;伏尔泰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主张君主立宪制,C项错误;卢梭主张推翻君主专制,提倡民主共和制,D项错误。9、A【解析】

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发展,促使市民阶层的扩大,材料中“新兴的丝织业工场主、卖油郎、屠夫、轿夫、赌徒、浮浪子弟等”成为小说主人公,显然是市民阶层的扩大在文学作品中表现,故A项正确;明代传统伦理观念并没有瓦解,故B项错误;小说创作进入新的阶段是在清朝时期,故C项错误;古代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政治地位一直不高,故D项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而新兴的丝织业工场主、卖油郎、屠夫、轿夫、赌徒、浮浪子弟等成为新的主人公”,联系所学明清小说兴盛的背景分析解答。10、C【解析】

民国以来,政府大力移风易俗,近代中国社会民众的习俗变迁显著,排除A;材料中“旧有缠足之妻,多成弃妇;纤小之足,每致离婚”说明存在对缠足习俗面临挑战,说明妇女缠足习俗的社会基础正在动摇,排除B;由材料中对放足存在不同的态度,说明社会思想观念呈现新旧冲突的局面,故选C;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时间不符,而材料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引发社会大变革,排除D。11、C【解析】

毛泽东搁置中美在越南战争上的敌对,欢迎尼克松访华,尼克松发出访华回应,这些都表明双方谋求关系改善,C项正确;A中的“共识”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当时处于冷战时期,意识形态斗争依然存在,排除B;中美关系正常化时间是1972年,排除D。12、C【解析】

有“新时代的光辉”应该是指近代资本主义潮流,结合所学可知,以哥伦布为代表的开辟了新航路,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欧洲社会的转型,故B项正确;ACD三项说法正确,但是不符合“有新时代的光辉”,应排除。【点睛】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和对“有新时代的光辉”的理解。考查学生运用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对新航路开辟影响的掌握。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背景:日本在亚洲战场日益陷于困境;雅尔塔会议的决议;对德战争已得获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2)演变:由援华制日到对日中立再到对日作战。启示:国际形势,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等影响国际关系的变化。【解析】

(1)背景:根据材料中“从1945年2月起,苏联秘密从欧洲战场抽调大量军队,增兵远东”,“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向日本关东军发动突然袭击”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1945年8月初的亚洲战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程和雅尔塔会议的决议等方面,说明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的背景。(2)演变:根据材料中“1937年……苏联以条约形式确定援华制日政策……1941年4月13日苏联与日本签订《苏日中立条约》,在这以后,苏联对华军事援助逐渐减少以至完全停止……苏联对日宣战,向日本关东军发动突然袭击”等信息,可概括得出1937-1945年苏联对日政策经历了从援华制日到对日中立,再到对日作战的变化。启示:综合材料和苏联对日政策的演变进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际形势、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等影响国际关系的变化。14、(1)观点:“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突破:主张人可以追求现实的幸福;认为客观上并无理念世界的存在,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而且是人类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学园:吕克昂学园。(2)认识: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地位:斯多亚学派的创始人。影响: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并影响罗马自然法的产生。(3)认识:阐述“主权在民”政治理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