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适用2025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第1编中国古代史板块1通史横向整合第3讲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至隋唐时期教师用书_第1页
新高考适用2025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第1编中国古代史板块1通史横向整合第3讲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至隋唐时期教师用书_第2页
新高考适用2025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第1编中国古代史板块1通史横向整合第3讲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至隋唐时期教师用书_第3页
新高考适用2025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第1编中国古代史板块1通史横向整合第3讲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至隋唐时期教师用书_第4页
新高考适用2025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第1编中国古代史板块1通史横向整合第3讲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至隋唐时期教师用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讲中华文明的成熟与旺盛——魏晋至隋唐时期第一步通史体系·重组——学“通”历史时空定位特征定论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封建国家分裂、民族交融,是中华文明曲折发展并孕育大一统条件的时期。隋唐时期(581—907年),多民族封建国家统一发展,封建经济文化旺盛,是中华文明旺盛发展的阶段。1.政治: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中心集权制遭到破坏。三省制雏形出现,九品中正制,士族势力强大。隋唐时期,由政权并立到走向大一统,社会安定,制度创新,封建中心集权制度日趋完善。2.经济: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民南迁,江南地区得到初步开发。北魏均田制形成,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士族庄园经济与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隋唐时期,农耕经济旺盛,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南北经济趋向平衡。安史之乱后,全国经济重心起先南移。3.民族关系: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民族交融局面;隋朝结束分裂,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边疆的开发,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4.文化: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活跃,呈现多元化特征,体现了民族交融的特色;科技成就较为突出。隋唐文化全面旺盛,兼收并蓄,世界领先,影响深远。5.对外关系: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外文化沟通频繁;唐朝对外交通发达,对外政策开明,中外经济文化沟通频繁,推动了“中华文化圈”总体格局的形成。其次步必修选考·链接——学“透”历史整合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民族交融与文化沟通主干提炼一、政权更迭与政治制度1.政权更迭:魏晋南北朝经验了三国鼎立、西晋短暂统一和南北朝的对峙。2.政治制度(1)中心体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2)选官制度:曹魏创立九品中正制,加强了中心集权,但后来只看家世,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3)官员考核: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考核法规大都流于形式。3.士族阶层(门阀政治):自三国、西晋以来,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4.北魏孝文帝改革(1)内容①前期改革:实行俸禄制,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等,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②后期改革:迁都洛阳;改革风俗——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定门第,与汉族通婚等。(2)影响①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沟通交融的历史趋势,缓解了民族冲突。②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旺盛,推动了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③为北方统一南方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5.民族交融(1)表现①东汉以来,内迁的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氐、羌和鲜卑等。他们建立政权,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频繁接触,通婚杂居,相互影响。②5世纪,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统一北方,推行汉法,进一步推动民族交融。③在南方,三国时期的吴、蜀两国以及东晋、南朝的经济开发,加强了南迁中原人民与东南、西南地区人民的交融。(2)影响①内迁的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②各族之间接触频繁,差异渐渐缩小,但民族隔阂仍旧存在。③北方政权在民族交融的基础上渐渐壮大,为统一全国打算了条件。6.法律制度: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魏明帝在朝廷设置律博士,吩咐专用儒家思想来说明律令,进一步推动了律令的儒家化。此后,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作为量刑的重要原则之一。7.户籍制度:西晋以“黄籍”登记户籍。东晋政府对南方土著居民以黄籍进行登记,对从北方南渡而来的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东晋后期和南朝,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称作“土断”,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担当赋役。二、经济与社会生活1.土地赋税制度:魏晋时期,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2.江南的开发(1)西晋末年以来,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以及劳动力资源。(2)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有明显进步。3.农业(1)南北朝时期出现以灌钢法制作的农具。(2)三国时期马钧对翻车进行革新,其后翻车在民间广泛运用。(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坞堡除军事作用外,也带有庄园经济的色调。4.手工业工具:南朝时,工匠把坯件放在耐火泥制成的匣钵中。三、思想文化与传承1.思想(1)道教:东汉末年本土宗教兴起,受到儒学的影响,主见“贵儒”和“尊道”。(2)佛教:两汉之际传入中国,魏晋时期在中国盛行,汲取儒道思想,渐趋本土化。南朝范缜抨击佛教,北魏、北周等统治者灭佛,佛教文化遭遇损失。(3)魏晋玄学:儒学汲取佛教和道教的精神发展后形成。2.文学艺术(1)文学:先后出现建安文学、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等风格各异的文学形式。(2)艺术: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东晋起先出现以顾恺之为代表的专职画家。北魏云冈石窟等艺术宝库著名世界。3.科技(1)南朝祖冲之算出圆周率;北朝贾思勰的农书《齐民要术》及西晋的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2)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中有青蒿素抗疟的记载。4.中外文化沟通(1)东晋高僧法显到天竺取经求法。(2)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3)大约在4世纪以后,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各国佛教得到发展。5.教化:西晋起先设立的国子监,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化行政机构。深化认知认知魏晋时期的门阀政治1.形成缘由(1)历史根源: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2)政治缘由: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靠于士族的支持。(3)政治保障: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2.特点(特殊地位)政治上按门第凹凸共享特权,世代担当很重要官职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社会生活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3.衰落缘由(1)自身腐朽:腐朽奢华的生活、与生俱来的特权导致士族缺乏执掌政权的实力,甚至缺乏生存实力。(2)东晋、南朝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烈,庶族乘机渐渐典掌机要。(3)隋唐科举制的实行动摇了士族的政治基础;唐末农夫起义彻底扫荡结束了士族制度。认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1.南北经济趋于平衡: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大规模的战乱,使得北方经济遭到严峻破坏。而南方则相对稳定,使得南方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南北经济起先趋于平衡,以北方黄河流域为重心的经济格局起先变更。2.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士族制的发展和统治者崇信佛教,导致地主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恶性膨胀,造成土地和劳动力的大量流失。3.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由于战乱,不少城市遭到严峻破坏,加上南方刚刚开发,商品经济发展缓慢。4.各民族经济沟通加强:由于民族交融的加强,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亲密,并渐渐融合为一体。各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经济的复原和发展。同时也为隋唐时期的旺盛奠定了基础。5.手工业也有长足发展:南方盛产青瓷,器皿形制美观;蜀锦著名遐迩。典题速练1.(2024·天津高考)魏晋时期,一批书法家的书法艺术各具特色,如钟繇“每点多异”、王羲之“万字不同”,表明书法艺术的发展从自发进入自觉阶段。这一转折所依托的条件是(D)A.书法好用性加强 B.书法流派的统一C.竹简木牍的应用 D.纸张运用的推广【解析】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为魏晋时期书法技巧的创新供应条件,推动书法艺术从自发进入自觉阶段,故选D项;书法进入自觉阶段后,好用性减弱,艺术性加强,解除A项;“统一”说法错误,书法流派各异,解除B项;竹简木牍的应用不利于书法的发展,解除C项。2.(2024·青岛市一模)《三国志》记载,孙权封儿子孙奋为齐王,居武昌;孙休为琅琊王,居虎林(今安徽省),而齐与琅琊均位于曹魏政权境内。孙权该举措的主要意图是(C)A.瓦解分化曹魏政权 B.阐明政权的合法性C.表明统一南北的意志 D.制造统一全国的舆论【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东吴政权定都建业,即今江苏南京,孙权封孙奋为齐王,封孙休为琅琊王,但是“齐与琅琊均位于曹魏政权境内”,据此可知,这说明孙权的主要意图是统一南北方,故选C项;A、B、D三项均与材料不符,解除。3.(2024·齐齐哈尔市高三三模)一份统计资料显示,两晋南北朝由吏部“干脆任命”而起家的人,约占总入仕者的半数;由察举和学校起先入仕者的占四分之一;州郡县吏积功升迁的占14%;公府掾属入仕的占1.2%。另一份资料也表明,两晋高级士族子弟由吏部铨选入仕的占50%。这说明两晋南北朝时期(B)A.九品中正制成为选官方式首选B.选官权力渐渐走向集权化C.士族政治固化了社会阶层流淌D.科举制度的端倪起先出现【解析】据材料“两晋南北朝由吏部‘干脆任命’而起家的人,约占总入仕者的半数……两晋高级士族子弟由吏部铨选入仕的占50%”可知,两晋时期的官员主要由吏部任命,说明选官权力主要在中心,故选B项;A、C、D三项与材料不符,解除。4.(2024·泰安市高三三模)唐代房玄龄在其编写的《晋书》中,对于前秦统治者苻坚的人格赐予高度赞美:“修废职,继绝世,礼神祗,课农桑,立学校,鳏寡孤独高年不自存者赐谷帛有差,其殊才异行、孝友忠义、德业可称者令在所以闻。”其赞美主要是因为(C)A.苻坚对稳定社会做出突出贡献B.苻坚励精图治符合唐代审美标准C.苻坚的作为符合儒家德治标准D.作者借苻坚教化唐代的统治阶层【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唐代房玄龄在《晋书》中赞美前秦统治者苻坚“修废职,继绝世……孝友忠义”等,这些都是儒家的价值理念,说明房玄龄赞美的缘由是苻坚的作为符合儒家德治标准,故选C项;材料不能体现A、B、D三项,均可解除。整合二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主干提炼一、隋唐至五代的政治及国家治理1.政权更迭与政局(1)隋朝:581—618年,隋朝短暂统治。(2)唐朝①前期:618年,唐朝建立,逐步统一全国。先后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②中后期:唐玄宗统治后期,755年至763年出现“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黄巢起义沉重打击了唐朝统治。(3)五代十国:唐灭亡后,南北方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政权。后周世宗柴荣清除五代弊政,为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奠定基础。2.政治制度(1)中心体制: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可以有效履行封建国家的不同职能。(2)地方行政:隋朝实行州、县二级制,唐朝沿用。唐朝把全国划分为道,作为中心派出的监察机构,后变成道、州、县三级制,中期以后,设节度使,形成藩镇割据势力。(3)官员选拔与管理①选拔:隋朝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②管理: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地方官每年要派员向中心报告;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4)监察制度:隋唐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3.法治与教化(1)法治:唐高宗永徽年间,在《贞观律》基础上修订颁布《永徽律》,即《唐律疏议》。《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记。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2)教化:唐朝提倡礼治。732年,唐朝政府颁行《大唐开元礼》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在社会层面,唐朝政府推广重视家训的阅历,强化基层教化。4.民族关系(1)管理机构与制度:隋唐时期,负责民族事务的机构是尚书省的礼部和鸿胪寺。唐朝的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等。(2)隋朝的民族关系:突厥、吐谷浑、党项等周边民族先后归顺隋朝;加强对岭南地区各族的治理;加强与流求的接触。(3)唐朝的民族关系①与突厥的关系:贞观初年,东突厥汗国灭亡。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唐朝中心政权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②与吐蕃的关系: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沟通。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③与靺鞨的关系:唐玄宗封东北靺鞨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④与南诏的关系:唐朝加封南诏王,南诏王遣子弟入唐学习。5.对外交往:隋唐时期,政治统一,对外关系空前发展,经济、文化沟通活跃。6.赋役制度(1)隋朝征收租调役。唐初实行租庸调制。(2)780年,改行两税法。两税法变更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夫的人身限制。7.户籍制度:隋朝,命州县官“大索貌阅”。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8.基层治理: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实行邻保制度。9.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政府重视官方储备,大力提倡民间积储。隋文帝置仓积谷,激励民间自置义仓。从唐朝起先,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特地机构。二、隋唐经济与社会生活1.农业:在江南水田地方推广曲辕犁,耕犁基本定型。秦汉到隋唐时期,渐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2.手工业:定窑始建于唐朝;唐宋时期,工匠在器物底部放置已烧制好的黏土块——支钉。3.商业贸易(1)交通:隋朝开通大运输河,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沟通以及运输河沿岸城市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唐朝驿道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2)城市:隋朝兴建洛阳城。(3)信贷:唐朝的信贷业务,由存贷款发展到汇兑,出现“飞钱”。(4)契约:唐宋以后契约的应用更加广泛。(5)丝绸之路①唐中期以后,丝绸之路在东西方交通中的重要性渐趋下降。②唐宋以后,海上贸易兴盛。中国出口商品有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三、隋唐的思想文化与传播1.思想(1)隋朝: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2)唐朝:奉行三教并行政策;武则天时,佛教完成本土化。唐中期,韩愈领先提出复兴儒学,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2.文学艺术(1)文学:唐朝,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2)艺术:书法艺术创出颜体和柳体;绘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3.科技成就:以赵州桥、雕版印刷术、火药配方、测算出地球子午线长度、孙思邈《千金方》与《唐本草》等为代表。4.教化:唐朝以后,私学得到进一步发展。书院制度的建立,推动了私学的发展。5.中外文化沟通(1)中印之间:唐朝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研学佛教思想。(2)中国与东亚、东南亚之间①日本的空海和唐朝的鉴真,促进了日本等周边国家的佛教发展。③新罗、日本两国都向唐朝派遣了使节和留学生。③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④古代朝鲜、日本和越南的社会制度大多来自唐朝。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在律令、历法、建筑、节日、习俗等方面,深受唐文化影响。(3)唐都长安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4)中国与西亚、欧洲之间①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南方港口城市定居。②8世纪以后,中国的造纸术渐渐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对当时欧洲的教化、政治及商业等活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③丝绸之路沿线保存下来的著名佛教石窟,融汇东西艺术风格,是人类文化史上的珍宝。深化认知认知概括从汉至唐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化特点1.皇帝通过减弱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逐步减弱、君权的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化。2.中朝官向外朝官转化。中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心机构。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这种转变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是专职,这是对相权限制压缩的表现。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即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留意事权的相对集中,以弥补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认知唐代商品经济旺盛的特点交通发达不仅以运输河、长江为主的水运便利,而且从长安、登州、扬州、广州等地动身的对外交通也很发达;唐代在广州等地还设有市舶使,掌管海外贸易、关税等;一些交通要道上有接待客商的私家店肆——邸店城市商业旺盛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等不仅是唐朝的大商业都市,当时的长安还是世界性的大都市。坊市分别,具有现代大都市的规划特点。唐朝中后期还出现了夜市市场比较发达特殊是到了唐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不再局限于交通便利、人口众多的大城市,偏远的农村小镇也大行商业,草市更盛,有的竟发展成为新兴城镇商人众多商人的踪迹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外商和胡商云集货币的统一和汇兑的出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唐朝出现了新的统一的货币——开元通宝;还出现了储蓄与支付钱币的柜坊,与柜坊同时出现的还有飞钱,这是我国最早的银行和汇兑制度认知盛唐气象下的文化特征明丽明快的色调既体现在唐三彩、铜镜、丝绸织物、金银器、敦煌壁画等物质性文化上,也体现在盛唐诗歌中生动自然的情调唐人自信,思想解放。一些壁画中,世俗人物高大不凡,唐人率性,较少做作博大恢宏的气概唐长安聚集了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雍容华贵的风度洛阳龙门石窟是盛唐文化高雅秀美、雍容华贵的集中体现。欣赏牡丹成为当时最时髦的消遣活动,也是唐人风度的一个象征昂扬坚决与开放进取的精神风貌唐朝的时代精神,可以用开放、进取、尚武、多元等词语进行概括,这是一种新民族新文化的优势所在。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有多元化的选择和较大的个人空间典题速练1.(2024·广东高考)下图为南北朝时期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更示意图,这一变更(D)A.加强了中枢决策权B.避开了相权被分割C.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D.使中心机构分工更明确【解析】图片信息展示了政府机构职能的变更,依据从北齐诸多职能交叉、重叠的政府机构到隋唐时期分工明确的六部可知,隋唐时期的六部制使中心行政机构的分工更加明确,故D项正确;六部属于中心行政机构,属于执行机构,与中枢决策权无关,故解除A项;隋唐三省六部制实行使得相权一分为三,相权依据职能分为决策、审议和执行三部分,“避开了”太肯定化,不符合史实,故解除B项;北齐的政府机构存在职能交叉、重叠的状况,隋唐时期的六部职权分割清楚明确,有利于提高政令的执行效率,故解除C项。2.(2024·湖南高考)据下表可知(A)时间事务隋文帝开皇十五年(595)废除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始置进士科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复原九品中正制唐太宗贞观初年(627)再度废除九品中正制A.世家大族没落 B.科举制存在严峻弊端C.门阀观念强化 D.九品中正制仍可持续【解析】由表格信息看,从隋文帝开皇十五年废除九品中正制,到唐高祖武德七年复原九品中正制,中间相隔近30年,这期间实行的是科举制,科举制使得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渐渐变更,所以尽管武德七年重新复原了九品中正制,也只是存在了3年的时间,最终还是于唐太宗贞观初年再度废除了,所以这一过程本身反映了世家大族没落的趋势,故选A项,解除C、D两项;B两项在材料中无体现,解除。3.(2024·全国甲卷高考)西晋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开府,坐镇地方,手握重权。唐玄宗在京城特地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此后,唐朝沿用该制度。由此可知,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C)A.减弱了藩镇势力 B.强化了分封体制C.凸显了专制集权 D.动摇了宗法制度【解析】由材料“皇子皇弟封王开府,坐镇地方,手握重权”“特地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可知西晋至唐初分封的皇室子弟,在地方享有较大的权势,唐玄宗时期通过大宅邸、百孙院减弱了皇室子弟的权力,加强了专制集权,故选C项,解除B项;A、D两项在材料中无体现,解除。4.(2024·湖北高考)唐玄宗针对民间销毁铜钱用于铸造铜器的现象,下诏曰“今日下泉货益少,币帛颇轻,欲使天下流通,焉可得也”,遂禁止私造铜器,由官府统一收购冶炼出的铜铅锡,杜绝私自买卖。制定该政策的主要缘由是(B)A.国家财政的入不敷出B.铸币材料严峻短缺C.铜铅锡专卖措施失效D.铜钱流通范围有限【解析】据材料可知,民间销毁铜钱铸造铜器导致严峻钱荒,迫使政府禁止私造铜器、实行铜铅锡国有,即铸币材料严峻短缺导致制定该政策,故选B项;材料信息不涉及国家财政的入不敷出,且材料强调民间销毁铜钱导致钱荒,解除A项;“遂禁止私造铜器,由官府统一收购冶炼出的铜铅锡”说明铜铅锡专卖是刚制定的新政策,解除C项;唐代铜钱在全国流通,运用范围广泛,解除D项。第三步压轴大题·突破——学“活”历史题型三地图信息类试题典题悟法典例(2024·山东卷)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东汉永和五年、唐天宝元年、明洪武二十六年)的人口密度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据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人口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12分)【解题指导】步骤一:看问题。审清题目详细要求,有针对性地解答。设问要求是提取三幅图中关于人口分布的信息,并依据这些信息推断出每幅图所处的时代。步骤二:读材料。1.看地图时间。本题中的三幅图有意隐去了时间信息,要求学生依据人口密度状况推断每幅图所处的时代。2.看地图图例,留意地图中的关键词语。本题中的图例较多,留意区分细小的差别。还要留意一些文字信息,如“每平方公里人口数”“分区界”“无统计数区界”等。3.分析图例的数量以及分布特征,并指出得出结论的理由。本题中三幅图的图例都有很多,特殊要留意图例中每平方公里超过100人的地区的颜色和形态,并从图中找到对应的位置。步骤三:写答案。要求段落化、要点化,但不主见序号化。1.首先依据设问要求,或者提取历史信息,或者做出明确的推断。本题就要求从三幅图中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用以推断出每幅图所处的时代。2.对所提取的信息或自己的推断做出合理的阐释,重点阐述缘由。缘由可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总结。如图2,从政治角度来看,明初政治中心在南京;从经济角度来看,明代经济重心南移已完成,南方经济相对发达,故人口密度较大。【试答】图1:南北人口密度差异明显,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密度最高,南方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这与东汉政治、经济中心在北方,南方经济欠发达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1为东汉(永和五年)。图2: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在长江下游地区(江浙地区)。这与明初政治中心在南京,南方经济发达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2为明代(洪武二十六年)。图3:黄河中下游、长江下游地区人口密度都相对较高。这与唐朝政治中心在北方,江南经济不断开发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3为唐代(天宝元年)。题型分析历史地图一般通过地图的图例说明和图片内容共同体现历史的时空观念。增加学生能够依据时间依次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务、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事作出合理说明。该题型一般以考核历史地图变更为问题切入点,围绕都城的变迁,地理名称的变更,疆域的变更,行政区域划分,斗争形势的发展及进程,区域经济特征,文化沟通路途,经贸路途等反映历史现象的动态和人类活动的进程而设问。解题思路1.解题建模一(1)设问类型:分别提取图A、图B、图C的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2)解题步骤步骤一:看问题,审清题目详细要求,有针对性地解答。步骤二:读材料:①看地图时间。②看地图图例,留意地图中的关键词语。③分析图例的数量以及分布特征进行推断,并指出结论得出的理由。步骤三:写答案:要求段落化、要点化但不主见序号化。2.解题建模二(1)设问类型:以地图信息创设情境,以地理空间转移主题写历史短文。(2)解题步骤步骤一:看问题,审清题目详细要求,有针对性地解答。步骤二:读材料:①据地图中重要地点联系重大历史事务。②依据地理空间演化的特点提炼重大历史事务的主题。③联系历史事物的发展演化解读材料中地理空间转换的意义。步骤三:写答案:要求段落化、要点化但不主见序号化。3.归纳总结识读历史地图主要遵循“三读”“二补”的步骤。(1)“三读”指的是(一)读出历史地图反映的时间和空间、(二)读出历史地图反映的历史阶段特征、(三)读出历史地图上呈现的关键信息。(2)“二补”指的是(一)以文补图和(二)以图补文,即把题干所给的文字信息和历史地图结合起来分析,相互补充、相互印证。(3)运用“三读”“二补”法,有利于我们精确获得历史地图所反映的历史事实、视察并分析历史事实发生的缘由、总结历史事实演化的规律。类题固法(2024·淄博高三4月诊断)(16分)漕运是古代通过水路向都城或其它指定地点大规模输送粮草的一种经济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宋代漕运发运司平常时间在丰收的地区籴米储备,当某地因灾歉不能完成漕额或逾期未交,发运司便以所储之粮代为上供。尔后,将代发漕粮折算为钱,由被代地区上交。清代,朝廷不断上调漕船附载土宜的额度,对于回空南下的漕船也规定了详细附载物及其数量,过关免税。漕运体系构成了封建王朝的生命支持与动力供应系统,有供都城消费的“京师之运”,供斗争之需的“兵营之运”,供赈灾济荒的“赈济之运”。当南漕北运的格局形成之后,各王朝首先都没有考虑通过海运的形式来完成赋税的运输。漕运基本上始终是实物赋税的形式,由于漕运而流通的物质数量非常浩大,尤其是粮食。由于漕粮的持续供应,围绕都城巨额的粮食消费并未促成巨大粮食市场的形成。——摘编自吴琦《南漕北运:中国古代漕运转向及其意义》等(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对西汉、唐朝、明朝三个时期的漕运线路方向作出合理说明。(9分)(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简评中国古代漕运的影响。(7分)【解析】(1)首先,指出西汉、唐朝、明朝三个时期的漕运线路方向,据材料一“图1西汉漕运主要线路及漕仓示意图”可知,西汉为东西方向,由东至西;据材料一“图2唐朝漕运及漕仓示意图”可知,唐朝为东南、西北方向,由东南而西北;据材料一“图3明朝漕运及漕仓示意图”可知,明朝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其次,分析缘由,据材料一“图1西汉漕运主要线路及漕仓示意图”结合所学可知,西汉定都西北(长安),主要依靠东西向河流运输,且经济重心在北方,把北方的粮草运到首都长安;据材料一“图2唐朝漕运及漕仓示意图”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定都西北(长安),经济重心渐渐南移,随着大运输河的开通,贯穿南北;据材料一“图3明朝漕运及漕仓示意图”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定都北京,京杭大运输河得以贯穿,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分立南北,南粮北运。(2)从主动、消极两个角度入手,主动上:据材料二“漕运体系构成了封建王朝的生命……‘赈济之运’”结合所学得出维系了中心政府的正常运转,满意了封建王朝军事活动的须要,推动了赈灾救济的实施;据材料二“宋代漕运发运司……由被代地区上交”结合所学得出调控了市场和物价,促进了商品流通,促成了沿线城市的旺盛;结合所学得出促进了地区间的文化沟通。消极上:据材料二“由于漕运而流通的物质数量非常浩大”结合所学得出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据材料二“围绕都城巨额的粮食消费并未促成巨大粮食市场的形成”结合所学得出影响了自由市场的发展;据材料二“各王朝首先都没有考虑通过海运的形式来完成赋税的运输”结合所学得出限制了海洋意识和海洋资源的开发。【答案】(16分)(1)说明:从线路方向角度:西汉为东西方向。唐朝为东南、西北方向。明朝为南北方向。(3分)从缘由的角度:西汉定都西北(长安),主要依靠东西向河流运输,经济重心在北方。唐朝定都西北(长安),经济重心渐渐南移,大运输河的开通。明朝定都北京,京杭大运输河得以贯穿,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分立南北。(6分)(2)简评:维系了中心政府的正常运转,满意了封建王朝军事活动的须要,推动了赈灾救济的实施;调控了市场和物价,促进了商品流通,促成了沿线城市的旺盛;促进了地区间的文化沟通。(5分)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影响了自由市场的发展;限制了海洋意识和海洋资源的开发。(2分)通史强化训练(三)魏晋至隋唐时期一、选择题1.(2024·潍坊市高三3月模拟)曹操在《求贤令》中提到吴起“杀妻自信”是不仁,“散金求官”是无节,“母死不归”是不孝,但同时认为吴起“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这一相识主要是基于(D)A.九品中正制的弊端B.治国理念的调整C.对历史阅历的借鉴D.现实形势的须要【解析】据题干信息可知,曹操认为吴起虽不仁无节不孝,但才能突出,主见唯才是举,体现了弃德唯才的政治风格,可见曹操的《求贤令》是针对当时天下大乱、人才匮乏的特殊状况的一种机变,故选D项;A、B、C三项与材料不符,解除。2.(2024·衡阳市高三三模)西晋末八王之乱,庾衮率领同族及庶姓避于禹山(今河南邓州)。他们通过协商,建立起领导机构,将其部众组织起来,并制定相关规则,以原有的县邑、乡里为基础,而庾衮则俨然如郡守。这反映出当时(A)A.民间力气弥补国家力气缺失B.北方人口大量向南迁移C.豪强地主势力趁机拥兵自重D.政府留意基层社会治理【解析】据题干信息可知,庾衮“建立起领导机构”“以原有的县邑、乡里为基础,而庾衮则俨然如郡守”,是在“八王之乱”后,西晋政府无力管理国家的形势下,被迫建立民间组织以求自保,故选A项;B、C、D三项与材料或史实不符,解除。3.(2024·石家庄二模)西晋王朝沿用了自秦汉以来中原王朝特地针对少数民族、有别于内郡的官印制度。下图为西晋王朝颁赐给氐族部落首领的金印。这反映了西晋时期(B)A.地方治理体系完善B.大一统国家的发展C.民族交融日益增加D.君主专制得到强化【解析】依据材料“西晋王朝沿用了自秦汉以来中原王朝特地针对少数民族、有别于内郡的官印制度”,可知金印是中心王朝颁行给地方少数民族首领管理地方的信用凭证,体现了地方少数民族政权对中心王朝的认同,有利于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故选B项;“完善”“民族交融”“专制”在材料中均未体现,解除A、C、D三项。4.(2024·永州市高三三模)南北朝时期,门第之风盛极一时,择偶必先看门第出身,高门大姓结成一个封闭的婚姻圈,只在圈内通婚,不与庶族通婚,……与此同时,北朝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却越来越普遍,胡汉之间的婚姻风俗也相互影响。据此可知,南北朝时期(C)A.宗法制度发展完善得愈加系统严密B.九品中正制强调出身门第血缘纯正C.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渐成时代潮流D.门第观念不影响胡汉之间通婚关系【解析】由材料“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却越来越普遍,胡汉之间的婚姻风俗也相互影响”可知民族融合趋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认同进一步发展,故选C项;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就遭到破坏,解除A项;九品中正制是选官制,由材料“择偶必先看门第出身”可知强调的是门阀制度,解除B项;魏晋时期门第观念影响胡汉之间通婚关系,解除D项。5.(2024·湖南省六校高三2月联考)在1972—1979年发掘出了大量嘉峪关魏晋墓壁画砖,画中桑园、采桑、护桑、丝束、绢帛等图画无奇不有,而且还有桑蚕丝织工具图。画中有采桑女树下采桑,有童子在桑园门外扬杆驱鸟护桑,采桑的妇女既有长衣曳地的贵妇,又有短衣赤足的婢女。据此可知,当时河西地区(C)A.农耕经济居主导地位B.政府高度重视蚕桑业C.农耕经济有肯定发展D.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解析】由材料“嘉峪关魏晋墓壁画砖”“画中桑园、采桑、护桑、丝束、绢帛等图画无奇不有,而且还有桑蚕丝织工具图”可知河西地区已经出现桑蚕种植的现象,农业经济在这一地区得到发展,故选C项;“主导”“政府”“融合”在材料中均无体现;解除A、B、D项。6.(2024·甘肃省二模)南朝无神论思想家范缜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别、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魏晋之际,社会上出现了躲避现实政治斗争崇尚老庄的玄学。据此可知当时(C)A.统治阶级内部冲突尖锐B.佛教盛行冲击统治秩序C.儒学正统地位面临挑战D.百家争鸣局面得以持续【解析】据材料“南朝无神论思想家范缜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别、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魏晋之际,社会上出现了躲避现实政治斗争崇尚老庄的玄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玄学兴起,冲击了儒家的正统地位,故选C项;A、B、D项在材料中无体现,解除。7.(2024·黄山市二模)隋代推行“大索貌阅”的户籍管理制度,清查核实户口,按户籍上登记年龄与本人体貌进行核对,严防隐匿户口、谎报年龄现象发生。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政府编户增长一倍有余。隋朝这一举措(D)A.加重了农夫的赋役负担B.激化了人地资源冲突C.杜绝了人口隐匿的现象D.打击了豪强世族势力【解析】依据“清查核实户口,按户籍上登记年龄与本人体貌进行核对,严防隐匿户口、谎报年龄现象发生”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自南北朝以来,户口隐漏日趋严峻,国家所能干脆驾驭的劳动力削减,而地方豪强地主占有的人口增多,严峻减弱了中心政府的力气,因此,隋代推行“大索貌阅”的户籍管理制度,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中心政府的力气,打击豪强世族势力,故选D项;A、B两项在材料中无体现,C项“杜绝”表述肯定化,均解除。8.(2024·永州市高三三模)魏晋以来,强宗大族雄踞乡间,武断乡曲,朝廷依靠他们才能贯彻对地方的统治。但隋唐之际,很多名门望族乃至一般士族的成员纷纷离开其籍贯族源地,迁居“长安——洛阳”京畿之地。这种变更的主要缘由是(A)A.选官用人制度的重大变更B.京畿之地经济文化发展的吸引C.国家政治统一与社会稳定D.朝廷加强中心集权的强制迁移【解析】由材料“隋唐之际,很多名门望族乃至一般士族的成员纷纷离开其籍贯族源地”并结合所学可知隋唐时期形成科举制,选拔人才的标准不再是魏晋时期的门第,而是个人才学,造成名门望族乃至一般士族成员的搬迁,故选A项;B、C两项不是主要缘由,D项不合史实,均解除。9.(2024·龙岩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唐代前期,中心政府设置录事参军负责地方州县的文案复查及行政监督,唐中后期录事参军的职责重点则转变为督察私盐贩卖、监临征税与专判州府财政等事务。据此可推知,唐中后期(C)A.监察体系不断完善B.中心与地方的权力得到平衡C.中心财政出现危机D.监察官员的职权进一步明确【解析】据材料“唐中后期录事参军的职责重点则转变为督察私盐贩卖、监临征税与专判州府财政等事务”可知,这一职责的转变说明社会重点问题发生变更,侧重税收,说明政府出现了财政危机,故选C项;A、D在材料中无体现,解除;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解除。10.(2024·山东省试验中学高三模拟)财政年度是人为制定的收支结算的起讫时间。汉代的财政年度计算是“计断九月”,取决于粟的成熟时间;唐代的财政年度计算则是“岁终为断”,与水稻的成熟季节相适应。这一变更主要是由于(C)A.赋税征收标准的调整B.农业经济结构的变更C.区域经济地位的变动D.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解析】汉代的财政年度计算是取决于粟的成熟时间,而唐代的财政年度计算则是与水稻的成熟季节相适应,这是由于汉代经济重心在北方黄河流域,当地盛产粟,而唐代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水稻是当地的主产农作物,所以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其主要缘由,故选C项;A、B、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均解除。11.(2024·晋城市二模)学者张国刚把安史之乱后的唐朝藩镇划分为割据型(河朔地区)、防遏型(中原地区)、御边型(西北、西南边疆)、财源型(东南地区)四种类型。并指出,在唐代后期近50个藩镇中,真正割据的主要是河朔三镇。据此推断,这一时期的藩镇(D)A.促使唐朝起先由盛转衰B.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C.限制了朝廷的财政收入D.利于持续当时唐朝统治【解析】据材料“唐朝藩镇划分为割据型(河朔地区)、防遏型(中原地区)、御边型(西北、西南边疆)、财源型(东南地区)四种类型……真正割据的主要是河朔三镇”并结合所学可知,东南藩镇从财力上支持朝廷,边疆藩镇以武力护卫朝廷,而中原藩镇总体上具有镇遏河朔、屏障关中的重要作用,而真正割据的只有河朔三镇,可见藩镇维系了唐朝后期百余年相对稳定的统治,故选D项;A项不符合史实,B、C与题意不符,均解除。12.(2024·临沂市高三二模)(唐朝)王建《凉州行》(部分):“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驱羊亦著锦为衣,为惜毡裘防斗时。养蚕缲茧成匹帛,那堪绕帐作旌旗。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该诗反映了(A)A.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B.社会治理制度完善C.中华多元一体格局固化D.羁縻政策成效显著【解析】依据题干诗句内容可知,吐蕃人仿照汉族习惯也起先了农耕生活(种禾黍、养蚕缲茧等),在生活习俗方面也渐渐汉化(著锦衣等),同时,汉族人民也学习少数民族的一些做法(如学习胡乐等),据此可知,该诗反映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故选A项;B、C、D项均与题意不符,解除。13.(2024·山东省高三4月联合质量测评)魏晋南北朝至唐代,妇女在婚姻问题上具有肯定的主动权。据统计,唐代公主再嫁者达二十三人,高祖女四,太宗女六,中宗女二,睿宗女二,玄宗女八,肃宗女一,三嫁者四人。当时人们并不认为改嫁是可耻的不道德的行为,民间妇女改嫁之事也很常见。据此可知,魏晋南北朝至唐代(C)A.社会起先产生对女性的束缚与偏见B.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的婚姻观念C.儒学节烈观尚未成为官方主流意识D.封建统治者受儒家伦理纲常熏陶尚浅【解析】依据材料唐代公主改嫁者甚多,民间改嫁之事很常见,当时人们并不认为改嫁是可耻的不道德的行为等内容可以看出,当时女性改嫁现象较为普遍,反映出儒家的节烈思想影响有限,尚未成为官方主流意识,C项正确;A项错在“起先”,D项“尚浅”不符合史实,B项材料未体现,均解除。14.(2024·济南市高三4月模拟)南宋文学家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曾感叹:“唐人歌诗,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即使那些“非外间所应知”的宫闱秘闻,诗人“反复极言”,“上之人亦不以为罪”,“今之诗人”则绝不敢如此。这客观上反映出唐代(A)A.文化气派的宏大B.平民社会渐渐形成C.社会限制的松弛D.儒学正统受到挑战【解析】依据题干内容可知,在唐朝时期,诗人们在作诗时,“直辞咏寄,略无避隐”。就连“宫闱秘闻”,诗人们也是“反复极言”,并且“上之人亦不以为罪”,这体现出唐朝文化政策的开明性,这在客观上反映出其文化气派的宏大,故选A项;B、C、D项与材料不符,均解除。15.(2024·安徽省鼎尖联盟高三4月联考)下表是部分唐诗的摘录,从表中内容可推断出(A)诗人诗句出处李白“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秋浦歌》罗隐“一片丝罗轻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劳。”《绣》白居易“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观刈麦》颜仁郁“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农家》A.诗歌创作源于劳动生活B.农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C.田园诗歌是唐朝的主流D.浪漫主义主导诗歌创作【解析】本题考查唐朝文学。从材料摘录的诗句内容来看,描写的都是手工业和农业生产的状况,据此可得出,A项正确;B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C项与史实不符,且摘录的诗句也不都是田园诗;材料中《观刈麦》《农家》都是现实主义诗作,故无法得出D项结论。16.(2024·唐山市二模)唐朝女子业余生活丰富多彩,除了蹴鞠、骑马之外,尤其喜爱荡秋千。唐诗《秋千词》写道:“少年儿女重秋千,盘巾结带分两边。身轻裙薄易生力,双手向空如鸟翼。”这主要反映了唐代(D)A.市民生活丰富多彩B.女性社会地位提升C.百姓生活富足安康D.社会风气相对开放【解析】依据“唐朝女子业余生活丰富多彩,除了蹴鞠、骑马之外,尤其喜爱荡秋千”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封建社会女子的地位比较低下,而材料中体现了唐朝女子业余生活丰富多彩,这反映了唐朝的社会风气相对开放,故选D项;A项“市民”表述不妥,B、C项在材料中无体现,均解除。二、非选择题17.(2024·潍坊市高三4月模拟)图1是西晋史学家陈寿撰写的《三国志》部分书目,图2是元代史学家郝经撰写的《续后汉书》部分书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注:括号内为后世学者注释。(1)比较图1、图2两部史书的书目,说明两者在编写指导思想方面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缘由。(2)某出版社要策划出版一本《新三国史》,请你就本书编写的历史主线和体裁设计提出合理建议,并说明理由。【解析】(1)第一小问差异,据图1“魏书一武帝纪(曹操)”“魏书二文帝纪(曹丕)”“蜀书二先主传(刘备)”结合所学得出《三国志》将曹氏列入帝纪,称刘备建立的政权为“蜀”,列入列传,说明此书以曹魏政权为正统;据图2“列传其次十二曹操”“帝纪第一昭烈皇帝(刘备)”结合所学得出《续后汉书》将曹氏列入列传,将刘氏列入帝纪,称刘备政权为“汉”,视为东汉政权的持续,说明此书以刘备政权为正统。其次小问缘由,结合作者时代背景思索:据材料“西晋史学家陈寿”结合所学得出陈寿生活在西晋,以曹魏为正统可以证明接替曹魏的司马氏晋朝的合法性;据材料“元代史学家郝经撰写的《续后汉书》”结合所学得出郝经生活在元朝,统治者尊崇程朱理学,留意伦理纲常,以刘备政权为正统,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2)①编写主线示例:据图1“魏书二文帝纪(曹丕)”“蜀书二先主传(刘备)”“吴书二吴主传(孙权)”结合所学得出三国从分立走向统一。理由:结合所学可知,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分裂是支流和短暂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定趋势,从时间上看,三国(220—280年)分裂时期只有60年,之后三家归晋;从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