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营养障碍疾病患儿护理内儿科护理教研室营养障碍第一节小儿能量与营养的需要一、能量的需要蛋白质:4kcal/g,脂肪:9kcal/g,
碳水化合物:4kcal/g基础代谢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活动生长发育:为小儿时期所特需排泄的消耗营养障碍第一节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小儿每日所需总能量简单计算法<1岁婴儿:110KCal/kg以后每3岁减去10KCal,至15岁时约为60KCal左右成人为30KCal左右营养障碍二、营养素的需要(一)产能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二)非产能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水:婴儿每日需150ml/kg,以后每3岁减少25ml/kg,至成人每日需40~45ml/kg营养障碍婴儿能量来源营养障碍第二节小儿喂养与膳食小儿喂养三个阶段:喂奶阶段——过渡阶段——成人饮食阶段营养障碍一、婴儿喂养(一)母乳喂养(breastfeeding)(二)混合喂养补授法、代授法(三)人工喂养
1、鲜牛奶
2、全脂奶粉:按重量1:8或容积1:4配成全奶
3、配方奶粉
4、羊乳营养障碍1、母乳的成分(1)初乳(产后4~5天)脂肪少、蛋白质多、矿物质多(2)过渡乳(5~14天)脂肪高,而蛋白质及矿物质逐渐减少(3)成熟乳(14天~9月)总量达到高峰,但蛋白质更少(4)晚乳(10月后)量和营养成分均少营养障碍2、母乳的优点(1)营养丰富、比例合适:蛋白质、脂肪、糖1:3:6;钙磷2:1矿物质总量低,吸收率高(2)增强婴儿免疫力SIgA,乳铁蛋白、溶菌酶、双歧因子、巨噬细胞等(3)母乳有利于婴儿脑发育(4)亲子感情建立,喂哺简便,对母亲有利营养障碍1、鲜牛奶成份(100g)母乳牛乳蛋白质(g)0.93.3酪蛋白0.42.7不饱和脂肪酸(%)8.02.0乳糖(g)7.04.8矿物质(mg)200.0800.0钙34.0117.0磷15.092.0免疫成分丰富缺乏营养障碍1、鲜牛奶(1)牛乳配置(鲜奶)稀释:2:1-3:1或4:1-满月后全奶加糖:100ml奶中加5~8g糖煮沸:消毒灭菌,蛋白质变性(水浴法)(2)奶量计算婴儿每日需总能量110kcal/kg婴儿每日需水150ml/kg营养障碍1、牛乳例如:某4月婴儿6kg,计算每日所需奶量X每日需总能量:110*6=660kcal/kg每100ml牛奶所含能量=3.5*4+3.7*9+4.6*4≌66kcal100ml牛奶加5g糖后总能量=86kcal每日需牛乳总量
100:86=X:660,X≌
770ml每日需水量:150*6=900ml牛乳以外需水量=900-770=130ml营养障碍人工喂养的注意事项乳汁的浓度和量选择合适的奶嘴、测试乳液的温度避免空气进入加强食具卫生及时调整乳量营养障碍(四)辅助食品的添加1、添加原则添加方式:循序渐进,由少到多,从稀到稠、从细到粗,逐步过渡到固体食物。添加时机:身体健康食物质量:单独制作注意观察大便营养障碍3、辅食添加顺序月龄食物性状添加的辅食4~6泥状米汤、米糊、稀粥蛋黄、鱼泥、豆腐、动物血菜泥、水果泥7~9末状粥、烂面、烤馒头片、饼干蛋、鱼、肝泥、肉末10~12碎食物软饭、面条、馒头、面包碎肉、豆制品、油营养障碍二、幼儿膳食安排供给足够的能量和优质蛋白,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1:1.2:4食物宜细、软、烂、碎每日三餐二点忌食花生瓜子等营养障碍第三节营养不良营养障碍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因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引起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主要表现体重减轻,皮下脂肪减少或水肿,伴各器官功能紊乱。临床上常见3种类型:能量不足为主消瘦型蛋白质不足为主浮肿型消瘦-浮肿型营养障碍【病因】1.喂养不当母乳不足,突然断奶奶粉配置过稀,长期喂淀粉食物2.消化吸收障碍消化系统解剖异常消化系统功能异常3.需要量增多急、慢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生长发育快速阶段,双胎、早产儿4.消耗量过大:糖尿病、甲亢、恶性肿瘤营养障碍【病理生理】:新陈代谢异常低体温营养障碍【临床表现】体重不增(最初症状)到体重下降。皮下脂肪减少至消失:顺序: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部并发症:最常见并发症:营养性贫血维生素缺乏:最常见的是VitA缺乏感染:上呼吸道感染、鹅口疮、腹泻自发性低血糖:不及时救治可呼吸衰竭死亡营养障碍婴幼儿营养不良分度(症状)体重下降程度皮下脂肪、肌肉全身情况Ⅰ度15-25%腹部皮下脂肪减少厚度0.8~0.4cm肌肉松驰面色正常或稍发白,一般情况好Ⅱ度26-40%腹部皮下脂肪消失厚度<0.4cm皮肤弹性差,肌肉明显松弛面色苍白,食欲下降,不活泼Ⅲ
>40%腹部、面部皮下脂肪消失,老人貌肌消瘦或萎缩精神萎靡,反应低下,拒食营养障碍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根据患儿体重、身高分型和分度】体重低下型生长迟缓型消瘦型【辅助检查】血清白蛋白浓度降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降低多种酶活性降低营养障碍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治疗要点】早发现,早治疗综合治疗:调整饮食,补充营养物质;祛除病因;促进消化;治疗并发症。【护理评估】健康史:喂养史、消化系统解剖和功能异常、疾病、双胎早产等。身体状况心理社会状况营养障碍【常见护理诊断】营养失调有感染的危险潜在并发症生长发育迟缓知识缺乏营养障碍【护理措施】1、饮食调整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逐渐添加,直到恢复正常。(1)轻度:能量80~100kcal/kg•d到140kcal/kg•d;蛋白质3g/kg/d~(3.5-4)g/kg/d(2)中重度:能量40~60kcal/kg•d到120~150kcal/kg•d蛋白质2g/kg/d~(3-4)g/kg/d(3)维生素及矿物质:蔬菜水果营养障碍【护理措施】(4)鼓励母乳喂养(5)注意观察效果2、促进消化,改善食欲补充消化酶和B族维生素苯丙酸诺龙肌注皮下注射胰岛素2~3U/d(之前先注射葡萄糖20~30g)。3、预防感染预防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感染重度营养不良患儿:输新鲜血浆或球蛋白营养障碍【护理措施】4、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低血糖、维生素A缺乏等观察治疗效果:进食及食物耐受情况,小儿体重身高等情况5、健康教育介绍营养不良的原因,强调饮食调整原则讲述、示范婴儿喂养方法加强小儿体格锻炼,按时免疫接种和生长发育监测营养障碍例:患儿,男,8月,因气促1+天收入院。查体:T38.1℃、P156次/分、R56次/分、W4.5kg
不哭不吃少动,发育营养差,面色苍白,颜面及双上下肢水肿明显,呼吸急促,口唇发绀,三凹征明显,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哮鸣音及痰鸣音,肝大,腹胀、每天解5-6次黑色稀大便病案讨论营养障碍病案讨论
第二胎,足月平产,出生体重3.2kg。生后无母奶,以奶粉喂养(每月一包),近3个月改米糊喂养。未加鱼肝油、钙片及辅食。
请写出该患儿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营养障碍1、1-2月营养状态基本达到正常水平2、2-5个月体重、身长到同年(月)龄标准的低限以上3、恢复正常的排泄规律
预期目标(一)营养障碍预期目标(二)
4、气促、紫绀消失,呼吸平稳
5、皮肤保持完整性,无红臀发生
6、患儿家长了解有关知识营养障碍思考题1、简述小儿能量需要包括哪些方面?2、简述母乳喂养的优点。3、试问一个8公斤重的人工喂养儿每天需要的总能量、总乳量、总水量是多少?4、婴儿辅食添加时应注意些什么?营养障碍思考题5、简述营养不良的病因6、简述营养不良常见的临床表现7、列出营养不良常见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营养障碍第五节维生素营养障碍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营养障碍【定义】VDR是由于Vit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失常,产生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主要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北方发病率高于南方。营养障碍【维生素D来源、转化和生理功能】7-脱氢胆固醇胆固化醇内源性:VitD主要来源外源性:食物中的VitD25-羟化酶1-羟化酶1,25-羟胆固化醇1,25(OH)2D325-羟胆固化醇促进小肠粘膜对钙磷的吸收促进破骨溶解增加细胞外液钙磷的浓度,促进成骨增殖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减少尿磷排泄营养障碍病
因1.日光照射不足VitD缺乏的主要原因2.VitD摄入不足,钙磷比例不当天然食物含维生素D少牛乳3.生长过速婴儿期,早产、双胎4.疾病与药物的影响胃肠道疾病、肝肾损害抗惊厥药、糖皮质激素营养障碍【发病机制】营养障碍【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初期激期:活动期恢复期后遗症期发病年龄3月左右>3月
多>2岁临床表现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枕秃骨骼改变,运动功能智力发育迟缓症状和体征减轻或接近消失症状体征消失,后遗症血钙正常或稍低稍降低数天内恢复正常正常血磷浓度↓明显降低同上正常AKP↑or正常↑↑4~6W后改善渐正常正常X线表现钙化带模糊消失,杯口状出现不规则正常营养障碍枕秃营养障碍1、骨骼改变(1)头部3~6月颅骨软化,乒乓球样8~9月方颅:额骨和顶骨爽侧骨样组织增生前囟:2~3岁出牙延迟、龋齿营养障碍1、骨骼改变(2)胸部:多见于1岁左右小儿佝偻病串珠郝氏沟鸡胸漏斗胸胸廓病变可影响呼吸7~10肋营养障碍789肋软骨内陷营养障碍1、骨骼畸形(3)四肢手镯、脚镯:见于6个月以上小儿X型腿、O型腿脊柱后凸或侧凸营养障碍营养障碍营养障碍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治疗要点】目的:控制活动期,防止畸形口服VD2000~4000IU/d,1个月后改预防量400IU/d饮食调整,坚持户外活动【常见护理诊断】营养失调潜在并发症有感染的危险知识缺乏营养障碍【护理措施】1、增加户外活动生后2~3周即可开始户外活动2、补充维生素D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遵医嘱供给VD制剂,防中毒3、预防骨骼畸形和骨折避免早坐、早走等4、预防感染营养障碍【护理措施】5、健康教育(1)预防和护理知识孕后期:(7~9月)多晒太阳,食用富含VD、钙磷与蛋白质的食品新生儿:母乳喂养,尽早开始晒太阳,早产双胎生后1-2周口服VitD500~1000IU婴儿期:户外活动,补充预防量VitD和钙剂,及时添加辅食预防感染、防治骨骼畸形和后遗症的护理(2)预防中毒营养障碍二、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营养障碍【定义】本病又称佝偻病性手足搐搦症或佝偻病性低钙惊厥,多见于6个月内小儿。直接原因:血钙降低当血钙低于1.75~1.88mmo1/L,或离子钙低于1mmo1/L时,可发生惊厥或手足搐搦。营养障碍【临床表现】(一)典型症状惊厥:为婴儿期最常见的症状手足搐搦:幼儿和较大儿童多见喉痉挛:多见于2岁以下小儿,应予重视(二)隐性体征面神经征腓神经征:叩击膝下外侧腓神经,可见足背屈外翻手搐搦征(Trousseau氏征)营养障碍惊厥营养障碍【手足抽搐】营养障碍【护理措施】1、预防窒息的急救护理(1)惊厥发作时:就地抢救,松衣领头偏向一侧,清除分泌物舌头拉出,放牙垫,必要时气管插管插管(2)控制惊厥、喉痉挛:水化氯醛或安定2、钙剂:稀释后缓慢推注10分钟,防药液外渗3、定期户外活动,补充VD4、健康教育:预防、处理方法营养障碍Thankyou!营养障碍第五章住院患儿护理及其家庭支持血压的估算:收缩压(mmHg)=80+(年龄×2);舒张压为收缩压的2/3营养障碍第八节小儿用药特点及护理一、小儿用药的特点二、小儿药物选用及护理三、小儿药物剂量的计算四、小儿给药的方式营养障碍一、小儿用药特点(一)肝肾功能及某些酶系发育不完善,对药物的代谢及解毒功能较差。
氯霉素应用于新生儿,可能出现厌食、呕吐、腹胀、进而发展为循环衰竭,全身呈灰色称为“灰婴综合征”,其死亡率很高,尤其剂量超过100mg(kg.d)时发生此症机会更高;故一度曾被禁用于新生儿.近年来由于耐氨苄西林的流感嗜血杆菌出现,氯霉素在新生儿中再度被启用,但强调必须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其治疗药物范围为10-25mg/L。如无血药浓度监测条件,除非无其他抗生素可供替代与选择时绝不可应用氯霉素。营养障碍2.1小儿的生理、生化特点与成人相比,新生儿、婴儿和儿童的生理生化功能具有明显的差异(见表1)生理生化功能新生儿婴儿儿童胃排空时间减慢(6-8小时)减慢接近成人肠活动降低、不规则增强增强胃肠道吸收面积减少接近成人接近成人胆道功能未发育完全已发育已发育肝血流量减少-增加增加增加肝重与体重比增加增加增加肠道菌丛发育中接近成人接近成人血液PH较低(<7.4)接近成人正常血浆白蛋白减少接近成人正常血浆球蛋白减少减少正常营养障碍游离脂肪酸升高正常正常肌肉血流量减少增加增加皮肤穿透性增加增加正常尿液PH酸性不定不定肾血流量减少-增加增加正常肾小球滤过功能弱逐步接近成人正常肾小管分泌功能低正常正常肾小管吸引功能低正常正常营养障碍2小儿的合理用药新生儿、婴儿、甚至儿童,有许多与成人不同的生理、生化特点。其体重、组成在不断变化,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多数药物在新生儿、婴儿或儿童的反应与成人显著不同。在临床实践中,小儿的用药方案多是根据其体表面积、年龄、体重按比例缩小成人剂量方案获得的。事实上,小儿并非按比例缩小的“成人”,这种用药方案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由于临床上许多供小儿使用的药物并未进行儿童用药的研究,从而使儿童用药更加复杂、更加困难,这些特别应引起重视。营养障碍(二)小儿血脑屏障不完善,药物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到达神经中枢新生儿的神经系统仍在发育阶段,且血脑屏障发育尚未成熟,药物易透过血脑屏障并直接作用于较脆弱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反应,如吗啡类药物易引起呼吸抑制;抗组胺药、苯丙胺、氨茶碱、阿托品可致昏迷或惊厥;营养障碍
皮质激素易引起手足搐搦;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药物易致听神经损害;呋喃妥因不但引起前额疼痛而且可能引起多发性神经根炎;四环类致颅内增高,囱门隆起。营养障碍(三)年龄不同,对药物反应不同,药物的毒副作用有所差别新生儿、婴儿机体组成与成人有很大不同,早产儿总体液约占体重的85%,足月儿为70%,成人为55%。细胞外液由出生时45%降至17%(10-15岁达成人值),相反细胞内液从出生时的33%上升至40%(约4岁时),这些变化将改变药物的分布容积。营养障碍
大多数药物婴儿的Vd(一室模型药物的表现分布容积)比成人大,但少数药物如乙琥胺、洁霉素等相反,地高辛是特别的婴儿早期Vd比成人略大,婴儿后期和儿童时Vd比成人大3倍。这种生理特点主要影响细胞外水溶性药物,如磺胺药、青霉素、速尿、头孢菌素及氨基糖苷类抗感染药物的分布。增加负荷量可获得与成人相同血药浓度。营养障碍1、3个月以内的小儿慎用退烧药,会出现虚脱。2、8岁内的小儿慎用四环素,易引起黄斑牙。营养障碍(四)胎儿、乳儿可受母亲用药的影响
孕妇时用药可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循环,对胎儿的影响与胎龄及成熟度有关。乳母用药后,哺乳,可引起小儿的中毒反应。营养障碍1)致畸:妊娠早期(即妊娠的头3个月)是胚胎器官和脏器的分化时期,最易受外来药物的影响引起胎儿畸形。目前已证明确有致畸作用的药物有:乙醇、反应停、叶酸拮抗剂(如氨基蝶翅素),维生素A同质构物Isotretinoin及几种性甾体激素(如乙烯雌酚、炔诺酮)。另外几种被列为妊娠期禁用及对胎儿有害药物是:口服避孕药片、某些活病毒疫苗(如风疹疫苗)、放射性碘、三美沙酮(治疗小癫痫发作的抗惊厥药)以及一些合成的甾体激素包括舒经酚,都是孕妇禁用的药物。营养障碍2)神经中枢抑制和神经系统损害:胚胎期已经出现胚胎的中枢神经活动,妊娠期妇女服用镇静、安定、麻醉、止痛、抗组织胺或其他中枢神经的制剂,可抑制胎儿神经的活动,并改变脑的发育。产程中给孕妇麻醉剂(如乙醚、氯仿等)、镇痛药(如吗啡、哌替啶)、安定药(如地西泮),可引起胎儿神经中枢抑制及神经系统损害,娩出的新生儿呈现不吃、不哭、体温低、呼吸抑制或循环衰竭等。3)溶血:临产期使用某些药物如抗疟药、磺胺类、硝基呋喃类、解热镇痛药如氨基比林、大剂量脂溶性维生素K等,对红细胞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者可引起溶血。4)出血:妊娠后期孕妇使用双香豆素类抗凝药,大剂量苯巴比妥或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治疗,可导致胎儿严重出血,甚至死胎。营养障碍(五)小儿易发生电解质的紊乱小儿体液占体重较大,对水、电解质的调节功能较差,对影响水、盐及酸碱代谢的药物比较的敏感。营养障碍二、小儿药物选用及护理慎重!营养障碍(一)抗生素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营养障碍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现状全国: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率为80%,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和联合使用的占到58%,高于30%的国际平均水平。我国抗菌药物使用量占到30%左右,部分基层医院可能高达50%以上。发达国家约占所有药品的10%左右,全省:抗生素使用率为80%围术期使用率为20%我院:抗生素使用率为78%围术期使用率为18%营养障碍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危害性我国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其中40%死于抗菌药物滥用。每年3万名儿童因不恰当的使用耳毒性药物而造成耳聋,其中95%以上是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一项对药源性死亡病例的分析结果显示,在225例药源性死亡中,由抗菌药物引起的死亡达到97例,占43.1%。不合理使用第3代头孢菌素每年浪费卫生资源7亿元人民币。营养障碍二、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经验性治疗:肠道感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其他感染性疾病治疗逐步实现参照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或本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选用该类药物。严格控制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对已有严重不良反应报告的要慎重遴选,使用中密切关注安全性问题。
营养障碍
三、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按照“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的分级管理原则,建立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严格“特殊使用”类别抗菌药物管理。
营养障碍
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
(一)分级原则
1.非限制使用: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2.限制使用:与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相比较,这类药物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某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药物使用。
3.特殊使用: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者;药品价格昂贵。营养障碍“特殊使用”类别(一)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头孢噻利等;
(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比阿培南等;
(三)多肽类与其他抗菌药物: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等;
(四)抗真菌药物: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伊曲康唑(口服液、注射剂),伏立康唑(口服剂、注射剂),两性霉素B含脂制剂等。
营养障碍(二)抗菌药物分线管理原则1.非限制使用(一线)抗菌药物:临床医师可根据诊断和患者病情开具非限制使用(一线)抗菌药物处方。2.限制使用(二线)抗菌药物: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按临床治疗用药方案需要限制使用(二线)抗菌药物治疗时,有药敏结果证实;若无药敏结果,应由高级职称医师签名,无高级职称医师的科室须由科室主任签名或有感染专科医生会诊记录。营养障碍3.“特殊使用”抗菌药物感染或相关专业专家会诊同意,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医师开具处方后使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药师要严格审核处方。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需越级使用的,处方量不得超过1日用量,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
营养障碍抗生素分线一览青霉素类青霉素针,氨苄青霉素针,阿莫西林口服常释剂型,苯唑西林针,阿洛西林针,美洛西林针,呋布西林针,氯唑西林针、颗粒剂,呱拉西林针,阿莫西林双氯西林口服常释剂型,苄星青霉素针,普鲁卡因青霉素针,青霉素V钾口服常释剂型、颗粒剂,氨氯西林针。
阿莫西林舒巴坦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口服常释剂型,氨苄西林舒巴坦针,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针、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菌素头孢氨苄口服常释剂型、缓释控释剂型,头抱唑琳针,头孢拉定口服常释剂型、针,头孢羟氨苄口服常释剂型、颗粒剂,头孢丙烯口服常释剂型,头孢呋辛口服常释剂型、针,头孢克洛口服常释剂型、颗粒剂、缓释控释剂型,头孢美唑针,头孢替安针,头孢西丁针,头孢唑林舒巴坦针。头孢噻肟针,头孢呱酮针,头孢曲松针,拉氧头孢针,头孢米诺针,头孢唑肟针,头孢地嗪针
头孢吡肟针,头孢他定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匹罗、头孢噻利营养障碍其它ß内酰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针,美罗培南针,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比阿培南
氨基糖苷庆大霉素、口服常释剂型,阿米卡星针,新霉素口服常释剂型,妥布霉素针,卡那霉素针,西索米星针。奈替米星针,依替米星针,大观霉素针,异帕米星针
营养障碍大环内酯类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无味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四环素强力霉素口服常释剂型,四环素口服常释剂型,土霉素口服常释剂型,米诺环素口服常释剂型、颗粒剂。
营养障碍喹诺酮类
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依诺沙星、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氟罗沙星、司帕沙星、加替沙星、芦氟沙星糖肽类
去甲万古霉素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营养障碍其它类
甲硝唑、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磷霉素、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替硝唑、利福喷丁力克肺疾两性霉素B、替考拉宁、利奈唑胺抗真菌药
制霉菌素、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卡泊芬净、伊曲康唑、伏立康唑营养障碍抗病毒药
利巴韦林、阿昔洛韦、干扰素、拉米夫定
金刚烷胺、泛昔洛韦、单磷阿糖腺苷、磷甲酸钠、更昔洛韦万乃洛韦营养障碍二、小儿药物选用及护理抗生素的应用很重要!!!大家尤其注意!营养障碍1、抗生素的应用和护理(一)抗菌药物的选用及给药方案调整:
1肝胆系统排泄或由肝脏代谢,或经肾脏和肝胆系统同时排出的抗菌药物,维持原治疗量或剂量略减。
2.主要经肾排泄,药物本身并无肾毒性,或仅有轻度肾毒性的抗菌药物,肾功能减退者可应用,但剂量需适当调整。
3.肾毒性抗菌药物避免用于肾功能减退者,也可按照肾功能减退程度(以内生肌酐清除率为准)减量给药,疗程中需严密监测患者肾功能。营养障碍表1.1肾功能减退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抗菌药物肾功能减退时的应用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氨苄西林头孢哌酮氨苄西林/舒巴坦氯霉素可应用,按原治疗量或略减量利福平阿莫西林头孢曲松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两性霉素B克林霉素哌拉西林头孢噻肟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异烟肼多西环素美洛西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甲硝唑苯唑西林伊曲康唑口服液
青霉素头孢氨苄头孢唑肟氧氟沙星磺胺甲噁唑可应用,治疗量需减少羧苄西林头孢拉定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甲氧苄啶阿洛西林头孢呋辛氨曲南加替沙星氟康唑头孢唑啉头孢西丁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环丙沙星吡嗪酰胺头孢噻吩头孢他啶美罗培南
庆大霉素万古霉素
避免使用,确有指征应用者调整给药方案*妥布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奈替米星替考拉宁阿米卡星氟胞嘧啶卡那霉素伊曲康唑静脉注射剂链霉素
四环素呋喃妥因特比萘芬
不宜选用土霉素萘啶酸注:*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或按内生肌酐清除率(也可自血肌酐值计算获得)调整给药剂量或给药间期。营养障碍
新生儿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1.应避免应用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包括主要经肾排泄的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以及主要经肝代谢的氯霉素。
2.新生儿期避免应用或禁用可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可影响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禁用,可导致脑性核黄疸及溶血性贫血的磺胺类药和呋喃类药避免应用。
3.新生儿期由于肾功能尚不完善,主要经肾排出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药物需减量应用,以防止药物在体内蓄积导致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的发生。
4.新生儿的体重和组织器官日益成熟,抗菌药物在新生儿的药代动力学亦随日龄增长而变化,因此使用抗菌药物时应按日龄调整给药方案。营养障碍表1.3新生儿应用抗菌药物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机制氯霉素灰婴综合征肝酶不足,氯霉素与其结合减少,肾排泄功能差,使血游离氯霉素浓度升高磺胺药脑性核黄疸磺胺药替代胆红素与蛋白的结合位置喹诺酮类软骨损害(动物)不明四环素类齿及骨骼发育不良,牙齿黄染药物与钙络合沉积在牙齿和骨骼中氨基糖苷类肾、耳毒性肾清除能力差,药物浓度个体差异大,致血药浓度升高万古霉素肾、耳毒性同氨基糖苷类磺胺药及呋喃类溶血性贫血新生儿红细胞中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营养障碍小儿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小儿患者在应用抗菌药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该类药物有明显耳、肾毒性,小儿患者应尽量避免应用。2.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该类药也有一定肾、耳毒性,小儿患者仅在有明确指征时方可选用。在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不良反应,并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个体化给药。3.四环素类抗生素:可导致牙齿黄染及牙釉质发育不良。不可用于8岁以下小儿。4.喹诺酮类抗菌药:由于对骨骼发育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该类药物避免用于18岁以下未成年人。营养障碍妊娠期抗菌药物的应用
妊娠期考虑药物对母体和胎儿两方面的影响。
1.对胎儿有致畸或明显毒性作用者,如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等,妊娠期避免应用。
2.对母体和胎儿均有毒性作用者,如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妊娠期避免应用;
3.药毒性低,对胎儿及母体均无明显影响,也无致畸作用者,妊娠期感染时可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和磷霉素等均属此种情况。
4.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按照药物在妊娠期应用时的危险性分为A、B、C、D及X类,可供药物选用时参考营养障碍表1.4抗微生物药在妊娠期应用时的危险性分类FDA分类抗微生物药A.在孕妇中研究证实无危险性
B.动物中研究无危险性,但人类研究资料不充分,或对动物有毒性,但人类研究无危险性青霉素类红霉素两性霉素B甲硝唑头孢菌素类阿奇霉素特比萘芬呋喃妥因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林霉素利福布丁氨曲南磷霉素乙胺丁醇美罗培南厄他培南
C.动物研究显示毒性,人体研究资料不充分,但用药时可能患者的受益大于危险性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氟康唑磺胺药/甲氧苄啶乙胺嘧啶氯霉素伊曲康唑氟喹诺酮类利福平克拉霉素酮康唑利奈唑胺异烟肼万古霉素氟胞嘧啶
吡嗪酰胺D.已证实对人类有危险性,但仍可能受益多氨基糖苷类
四环素类X.对人类致畸,危险性大于受益奎宁
乙硫异烟胺
利巴韦林注:
(1)妊娠期感染时用药可参考表中分类,以及用药后患者的受益程度及可能的风险,充分权衡后决定。A类:妊娠期患者可安全使用;B类:有明确指征时慎用;C类:在确有应用指征时,充分权衡利弊决定是否选用;D类:避免应用,但在确有应用指征、且患者受益大于可能的风险时严密观察下慎用;X类:禁用。(2)
妊娠期患者接受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氯霉素、磺胺药、氟胞嘧啶时必须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据以调整给药方案。营养障碍哺乳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通常母乳中药物含量不高,不超过哺乳期患者每日用药量的1%;少数药物乳汁中分泌量较高,如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甲硝唑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等在乳汁中含量低。均存在对乳儿潜在的影响,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导致乳儿听力减退,氯霉素可致乳儿骨髓抑制,磺胺甲噁唑等可致核黄疸、溶血性贫血,四环素类可致乳齿黄染,青霉素类可致过敏反应等。治疗哺乳期患者时应避免选用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磺胺药等。哺乳期患者应用任何抗菌药物时,均宜暂停哺乳。营养障碍2、镇静药的应用及护理小儿有高热、过度兴奋、烦躁不安、频繁呕吐等情况,使用镇静药可以使患儿得到休息,以利于病情恢复。●对于发热的病人,临床上首先采取的是物理降温法(冰帽、酒精擦浴等),只有高热不退的孕妇才考虑给以解热镇痛药物(常用安痛定、扑热息痛等)。当然,即便是温和的中药,也必须在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正确使用。自行加大剂量、延长疗程都可能产生毒副作用。营养障碍镇静药的应用及护理a、巴比妥类和安定能抑制新生儿的呼吸,新生儿体内消除很慢,延长低力,低体温,可出现周期性呼吸停止及吮吸不良等症状。b、吩噻嗪类:孕妇长期大剂量使用吩噻药物,会引起胎儿视网膜损害,也可能影响婴儿的智力发育。营养障碍3、镇咳、化痰、平喘药的应用及护理呼吸道感染时,一般不用镇咳药!若应用祛痰药或雾化吸入法稀释分泌物,配合体位引流排痰,使之易于咳出。哮喘患儿应用平喘药时应注意观察有无精神兴奋、惊厥等。营养障碍4、泻药和止泻药的应用和护理小儿便秘时,可先调整饮食,可吃些蜂蜜、水果、蔬菜等,在十分必要的情况下才使用缓泻剂。一般先外用,再口服。开塞露。小儿腹泻时也应该先调整饮食,补充液体,一般不主张使用止泻药,因为使用止泻药后虽然腹泻可以得到缓解,但是可以加重肠道毒素吸收甚至发生全身中毒现象。营养障碍5、退热药的应用及护理
●氨基水杨酸类:怀孕早期用水杨酸盐可引起软骨发育不全,脑积水,先天性心脏病等;可能引起低凝血酶血症而致新生儿出血。怀孕后期使用可增加产后出血,延缓分娩。大剂量时可使婴儿发生核黄疸症。孕妇需用解热镇痛剂时,可以扑热息痛代替水杨酸盐类药物。营养障碍5、退热药的应用及护理小儿疾病中,多有发热表现,通常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但剂量不可过大,用药时间不宜过长。用药后注意观察患儿的体温和出汗情况,及时补充液体。复方解热镇痛片(APC),对胃有一定的刺激性,可引起白细胞减少、再障、过敏等不良反应,大量服用时会因出汗过多、体温骤降而导致虚脱,婴幼儿应禁用此类药物。营养障碍6、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及护理严格掌握使用指征,避免滥用,以免掩盖病情。小儿如果必须使用此类药物时,不可随意减量或停药,防止反弹现象。患水痘是用药可使病情加重,应禁止使用。营养障碍三、小儿药物剂量计算
用药后总希望患者体内的血药浓度尽快达到并保持在治疗浓度范围之内,为此需要根据药代动力学参数,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给药方案。儿科用药剂量的计算,历来是儿科医务人员关注的问题。由于小儿机体发育不够成熟,其药代动力学、药效学、药物感应性与成人相比都有它的特殊性,个体差异大,许多药物小儿剂量的计算,需视药物的性质而定。常用药物剂量计算方法种类很多,可根据药物的特性选用。营养障碍1、已知千克体重剂量的药物许多儿科常用药物的儿童与新生儿千克剂量是已知的。对这类药物剂量得计算,比较简单,以千克体重剂量乘以体重千克数即可。这种方法比较方便、实用,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1)体重的估算:进行实际称量,结果准确,故为临床所常用。但对大多数诊病儿,特别在冬季脱衣不便,实际称量有一定的困难,可根据年龄对体重进行估算。营养障碍(2)千克体重剂量的选择:有些药物用途或给药途径不同,千克体重剂量可能不同,需根据用药目的、给药途径选择相应的千克体重剂量,有些药物,千克体重剂量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选择,一般情况可选择中间平均值计算所需要剂量。计算结果不一定是整数,为了方便用药根据该药物制剂规格,稍加调整。年长儿,特别是学龄儿童,算得的剂量往往稍微偏高,可采用千克体重剂量偏下或下限值。有时算得的剂量可能比成人剂量还大,实际给药时不得超过成人剂量。幼儿按千克体重剂量计算所得结果,往往稍为偏低,可采用千克体重剂量偏上或上限值计算。此外,还需结合临床经验或病情适当增减,例如营养不良,对药物敏感性增加,应酌情减量:Ⅰ度营养不良者减15%-25%,Ⅱ度营养不良者减25%-40%。有时尚需考虑小儿的合作情况、溅洒等问题,量取误差,考虑实际上能达到的用量。有些药物,其千克体重剂量在不同的文献有一定的出入,可能由于不同研究,工作方法不同或个体差异,所得结果不同。或者是随着用药经验的积累,可进行比较后选用,一般情况可多考虑近期国内权威性的文献为准。必要时可测血药浓度后选择。营养障碍(1)根据成人剂量折算新生儿或其它缺乏儿童或新生儿千克体重剂量资料的药物,一般根据成人剂量折算。只要进行小儿药物临床研究时,一般在成人Ⅰ期试验后先确定成人剂量,再按体表面积来折算小儿剂量,毒性反应大的新药酌情减少。其它的药物,折算方法较多,将主要方法介绍如下。(1)按年龄比例根据成人剂量折算:出生-1月,成人剂量的1/18-1/14;2-4岁,成人剂量的1/4-1/3;1-6月,成人剂量的1/14-1/7;4-6岁,成人剂量的1/3-2/5;营养障碍6月-1岁,成人剂量的1/7-1/5;6-9岁,成人剂量的2/5-1/2;
1-2岁,成人剂量的1/5-1/4;9-14岁,成人剂量的1/2-2/3。根据年龄按比例由成人剂量折算小儿剂量的方法,由于个体差异,有较大差距,计算方法比较粗糙,仅适用于一般药物的计算。初次应用剂量偏小,并可视药物性质、病儿情况适当调整。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剂量(Kg)/50营养障碍(2)按体重比例由成人剂量折算: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重/70kg小儿体重计算公式:出生-6月,体重(kg)=3+月龄×0.6;7-12月,体重(kg)=3+月龄×0.5;2-12岁,体重(kg)=年龄×2+8。按体重比例折算方法,可适用于从新生儿至成人。但方法也较粗糙,仅适用于一般药物的计算。计算结果对幼儿往往偏小,应用时亦宜结合具体情况适当调整。营养障碍(3)按体表面积折算剂量: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表面积(m2)/1.73小儿体表面积=(体重×0.035)+0.1或小儿体表面积=(年龄+5)×.07
按体表面积折算,更能反映全身体液和细胞外液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较为合理的计算方法,可适用于各种年龄包括新生儿及成人的整个阶段。营养障碍按体重折算剂量与按体表面积折算剂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千克体表面积(SA/kg)新生儿为0.065,3个月为0.056,约为成人(0.027)的2倍,故按体重与体表面积折算婴幼儿剂量,两者几乎可以差1倍。体表面积法计算小儿剂量,一般认为比较合理,但体表面积计算起来比较麻烦,其前提是需要准确的小儿体重与身高数。实际工作中,对每一患者特别是门诊患者测量体重与身高,较难做到,不然亦只能根据年龄估算,所以按体表面积计算剂量,不大方便,故临床上目前仍然较为普遍采用按千克体重剂量计算剂量。营养障碍
根据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剂量根据药物已知的治疗血药浓度范围以及给药间隔时间,应用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给药剂量,包括单次给药的剂量以及重复多次给药的负荷剂量(首次剂量,有的称“突击剂量”)与维持剂量,并结合血药浓度监测,进行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能使患者血药浓度保持在有效、安全范围以内,这就是科学合理用药。营养障碍(二)、按体重算最基本的计算方法每日(次)剂量=患儿体重(Kg)×每日(次)每公斤体重所需药量患儿体重应以实际的测得为准。若计算结果超出成人剂量,则以成人剂量为限。营养障碍(三)按体表面积算每日(次)剂量:
=患儿体表面积(㎡)×每日(次)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所需药量●小儿体表面积可按以下公式计算:﹤30Kg小儿体表面积(㎡)=体重(Kg)×0.035+0.1>30Kg小儿的体表面积(㎡)=[体重(Kg)-30]×0.02+1.05营养障碍(三)按年龄计算每日(次)剂量=每日(次)需要量/岁×患儿的岁数此计算幅度大,不准确,主要用于不需十分精确的药物,如:营养类的药物等。营养障碍(五)其它有些药物剂量适应幅度较大。如复方甘草合剂、驱蛔灵、硫酸镁等可按年龄递增。有些药物,如助消化药、蓖麻油等仅分婴儿与儿童剂量,有些药物的剂量对整个儿童期都一样,如甲苯达唑、大蒜素等,甚至和成人一样。有的药物应用目的不同,剂量亦不同,如阿司匹林。有的根据病情,剂量不所不同,肾功能受损时,应根据受损程度减少剂量。所以,计算药物剂量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根据小儿生理特点、病情轻重、药物作用及适用范围,结合临床经验,酌情运用,不可机械地千篇一律。营养障碍四、选择适宜的给药途径
1.一般来说,能吃奶的或耐受经鼻饲给药的婴幼儿,经胃肠给药较安全,应尽量采用口服给药。新生儿皮下注射容量很小,药物可损害周围组织且吸收不良,故一般不用。静脉给药时,一定要注意控制滴注速度,切不可过快过急。要防止药物渗出引起组织坏死。使用外用药时,时间不宜太长,因为婴幼儿皮肤角化层薄,药物很易透皮吸收,引起中毒。2.关注小儿禁用或慎用的化学药物常见的小儿禁用或慎用的化学药物有: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氯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新霉素、链霉素、氯丙嗪、奋乃静、苯巴比妥、水合氯醛、地西泮、氯氮平、利血平、二巯基丙醇、维生素K3、亚甲蓝、甲基睾丸酮、苯甲酸钠咖啡因、山梗菜碱、毛花苷丙、地高辛、甲磺丁脲、呋塞米等。营养障碍
小儿药物治疗概要(2)
营养障碍目的要求:
1.熟悉小儿液体疗法。
2.掌握儿科几种常见病的液体疗法特点。营养障碍本单元的重点与难点:
1.重点:几种儿科常见病的液体疗法;
2.难点:儿科几种常见病液体疗法的临床运用。营养障碍十、小儿液体疗法(一)小儿正常体液平衡
1.体液的总量和分布
2.体液的电解质成分
3.水代谢的特点
4.生理需要量
5.酸碱平衡营养障碍体液的总量和分布年龄越小,体液相对越多。80%-70%-65%-60%。脂肪不含水份,相同情况下,肥胖儿脱水较重。体液分布为三区:血浆区、间质区(细胞外液)、细胞区(细胞内液)(血浆及细胞内液相对恒定,间质液具有较大的伸缩能力,作用如一水库。营养障碍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不同年龄的体液分布(占体重的%)细胞外液细胞内液年龄总量血浆间质液
足月新生儿
7863735
1岁
7052540
2~14岁
6552040
成人
55~60510~1540~45营养障碍
体液的电解质组成细胞内液:K+、Mg++
、HPO42-、乳酸-
细胞外液:Na+、Cl-、CO-3
水代谢特点
需水量相对较大50~150ml/kg/日;成人30~40ml/kg/日。
水交换率快婴儿为细胞外液量的1/2,成人仅为1/7
体液调节功能不成熟营养障碍生理需要量水的生理需要量(基础代谢的需要):
1岁左右60-80ml/kg/日;
7岁左右50-60ml/kg/日;
12岁左右40-50ml/kg/日;钠需要量:生理盐水10ml/kg/日;钾需要量:10%KCL1ml/kg/日。营养障碍酸碱平衡肺通过呼吸调节H2CO3浓度。肾通过肾小管氢、钠交换。1.肾小管碳酸氢盐再吸收。2.Na2HPO4NaH2PO4转化。3.肾小管细胞分泌NH3,中和强酸。营养障碍(二)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
(1)脱水的程度、性质(2)钾、钠代谢紊乱(3)酸碱平衡紊乱营养障碍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脱水
轻、中、重度;等渗、低渗、高渗
脱水的临床分度程度失水占体重
口干眼眶前囟眼泪尿量皮肤周围凹陷凹陷弹性循环轻
5%
稍干稍凹稍凹有有好正常中
5~10%
较明显较明显明显少少较差肢冷重
>10%
明显明显明显无无极差血压低或休克
营养障碍
脱水的性质等渗性脱水
水和电解质(主要是Na+)成比例地损失。
血清Na+浓度为130~150mmol/L。细胞内液的容量和电解质浓度变化不明显,主要是损失血浆区和间质区的液体。
营养障碍低渗性脱水
电解质损失量相对地比水份多
血清钠浓度<130mmol/L
营养不良小儿伴有较长时间的腹泻;
腹泻时口服大量清水或静脉注射大量非电解质溶液;
营养障碍高渗性脱水
电解质损失量相对地比水份少
血清钠浓度
>150mmol/L以上。
病程较短的呕吐、腹泻伴高热者;
病毒性肠炎时,大便中钠含量较低,若患儿吃奶较多而喝水少;
重病或昏迷的患儿忽略了水分的供应;营养障碍中、重脱水的结果与体征
等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细胞外液容量明显减少极度减少减少细胞内液容量不变增加减少
营养障碍
低钾血症
(血清钾<3.5mmol/L)原因:摄入↓胃肠丢失、尿中排出↑脱水酸中毒纠正后K+
→细胞内糖原合成(合成1g需K+0.36mmol)症状:疲倦软弱、腹胀、肠鸣↓、肌张力↓、膝反射↓;心音↓,心率↑、早搏、心动过速、室颤;多尿、夜尿,心电图出现U波。
营养障碍用量:10%kcl1.5~2ml/kg/d,1/2量静脉慢滴(6~8h),1/2量口服。尽量口服;静脉补钾注意浓度为0.1-0.3%,要慢滴,禁止静注。补钾前6小时内有排尿,补钾一般持续4~6日,严重缺钾者应适当延长。营养障碍高钾血症
(血清钾>3.5mmol/L)原因:短时间内补钾过多↑(输液、库血)排出↓(肾衰竭、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K+→细胞外(溶血、休克、缺氧、酸中毒)症状: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和对心脏的影响。精神萎靡,全身无力,肌张力↓、膝反射↓。心音↓,心律紊乱,心脏骤停。心电图见高尖T波。
营养障碍
血清钾>6.5mmol/L需紧急处理:使用钙拮抗剂:10%葡萄糖酸钙0.5-1ml/kg碱化细胞外液:5%碳酸氢钠2-3ml/kg胰岛素:与葡萄糖合用使钾进入细胞内。排钾利尿剂:速尿1-2mg/kg透析疗法。营养障碍低钠血症公式:(130-N)×0.6×体重=所需钠的毫摩尔数若将血钠提高1mmol/L,需氯化钠0.6mmol,相当于3%氯化钠溶液1.2ml。(130-N)×1.2×体重=所需3%氯化钠溶液毫升(ml)数
高钠血症(N-150)×0.4×体重=需水毫升(ml)数营养障碍
钙和镁的补充
低钙血症(总钙<1.8mm0l/L,游离钙<0.9mmol/L)
低镁血症(血镁<0.65mmol/L)
佝偻病儿在输液同时即给口服钙剂。若出现手足搐搦症或惊厥,即给予10%葡萄糖酸钙10ml,稀释后缓慢静脉滴注。若无效应考虑低镁血症的可能,给予25%硫酸镁0.2~0.4ml/kg
深部肌注,每日1~2次。营养障碍代谢性酸中毒
根据血[HCO3-],酸中毒分轻度(18~13mmol/L);中度(13~9mmol/L);重度(<9mmol/L)。原因:碱性物质丢失饥饿
脂肪分解↑
酮体生成↑组织缺O2缺血
乳酸↑肾功能↓
代谢产物蓄积症状:恶心呕吐烦躁嗜睡呼吸稍快
深长,口唇苍白、樱红昏迷
营养障碍
纠正酸中毒
轻、中度酸中毒无需另行纠正。
重症酸中毒应另用碱性液体纠正。
5%碳酸氢钠5ml/kg可提高二氧化碳结合力5mmol/L(10vol%)。(40-CO2CPvol%)×0.5×kgBE×0.3×kg营养障碍
液体疗法时常用的溶液
非电解质溶液:
常用5%G.S和10%G.S。
电解质溶液:
补充液体容量,纠正体液渗透压和酸碱失衡。
0.9%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NS)和复方氯化钠溶液(Ringer溶液),均为等渗液。营养障碍
3%氯化钠:用于纠正低钠血症。
碱性溶液(碳酸氢钠液、乳酸钠):用于纠正碱丢失性酸中毒
氯化钾:用于补充钾,严格掌握稀释浓度,不可静脉直接推注,以免发生心肌抑制而死亡。营养障碍
混合溶液:把各种等张溶液按不同比例配制而成,溶液中电解质所具有的渗透压作为溶液的张力。
口服补液盐(oralrehydrationsalts,ORS)
理论基础:Na+-葡萄糖偶联转运吸收机制
小肠上皮细胞刷状缘的膜上存在着Na+-葡萄糖共同载体,载体上有Na+
和葡萄糖两个结合位点,当
Na+和葡萄糖同时与结合位点相结合时即能运转,并显著增加钠和水的吸收。
营养障碍
口服补液盐
各种电解质浓度为:
Na+90mmol/L,K+20mmol/L,
Cl-80mmol/L,HCO3-
30mmol/L。
NaCl3.5g,NaHCO32.5g,枸橼酸钾1.5g,葡萄糖20g,加水1000ml配成。
ORS液的渗透压为220mmol/L(2/3张)。适用于纠正累积损失量和粪便中的电解质丢失量。用于补充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时需稀释。营养障碍常用溶液成分溶液每100ml含Na∶Cl
电解质渗透压
血浆(142:103)3:2300mmol/L
①0.9%氯化钠
0.9g1∶1等张②5%或10%葡萄糖
5或10g
③5%碳酸氢钠5g3.5张④1.4%碳酸氢钠
1.4g等张⑤10%氯化钾10g8.9张营养障碍溶液每100ml含Na∶Cl电解质1∶1含钠液①50ml,②50ml1∶11/2张1∶2含钠液①35ml,②65ml1∶11/3张1∶4含钠液①20ml,②80ml1∶11/5张2∶1含钠液①65ml,④35ml3∶2等张2∶3∶1含钠液①33ml,②50ml④17ml3∶21/2张4∶3∶2含钠液①45ml,②33ml3∶22/3张④22ml续表营养障碍常用混合液的简易配置方法2:3:1液
10%GS100ml+10%NaCL3ml+5%NaHCO35ml2:6:1液
10%GS500ml+10%NaCL10ml+5%NaHCO317ml1:4液
10%GS100ml+10%NaCL2ml
加10%KCL15ml/L称生理维持液。营养障碍
液体疗法
目的:纠正体液的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补液原则: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见抽补钙营养障碍
液体疗法
预防脱水口服米汤加盐溶液,张力1/3张。
无呕吐或轻度脱水者口服补液。
轻、中度脱水口服补液盐(ORS)
轻度脱水
ORS溶液50~80ml/kg
中度脱水
ORS溶液80~100ml/kg
吐泻严重或中度以上脱水者则予静脉补液。营养障碍
第一天补液
液体疗法包括:补充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3个部分。
定输液量:补液量由脱水的程度决定:
补液总量
轻度脱水:90~120ml/kg
中度脱水:120~150ml/kg
重度脱水:150~180ml/kg先按1/2量给予补充累积损失量,学龄前,学龄儿童减1/3-1/4。营养障碍
定输液种类:输液的种类取决于脱水性质。
低渗性脱水:2/3张含钠液
等渗性脱水:1/2张含钠液
高渗性脱水:1/3~l/5张含钠液若临床上判断脱水性质有困难先按等渗脱水补充。
营养障碍
定输液速度:补液速度取决于脱水程度,原则上先快后慢。
重度脱水(扩容阶段):快速输人等渗含钠液(生理盐水或2:1液),按20ml/kg(总量不超过300ml)于30分钟至1小时内静脉输入,以迅速改善循环血量和肾功能。
补充累积损失阶段:其余量(扣除扩容液量)于8~12小时内完成,约8~10ml/kg/h.
营养障碍
维持补液阶段(补充继续损失量)
继续损失量:一般30ml/kg/日
生理需要量:液量60~80ml/kg/日余量于12~16小时内口服或者均匀滴入,约5ml/kg/h。营养障碍
第二天以后补液
补充生理需要量按每日60-80ml/kg,用1/5张;
继续损失量约每日30ml/kg,用1/2~1/3张含钠液;
12~24小时内均匀静滴或口服补液。
继续补钾,供给热量。营养障碍
营养不良伴腹泻脱水补液时应注意:
补液量比一般少1/3,用2/3张液,速度稍慢。重症需扩容时,按实际体重20ml/kg补给。
及早补钾、钙、镁
注意热量和蛋白质补充营养障碍5.几种儿科常见病的液体疗法
(1)婴幼儿腹泻(2)急性感染(3)小儿肺炎(4)营养不良(5)新生儿营养障碍婴幼儿腹泻的液体疗法急性腹泻多为等渗性脱水中度或以上的脱水多伴有不同程度的代谢性酸中毒和低钾血症。口服补液:适用于腹泻病时脱水的预防以及轻度和中度脱水而无明显呕吐者。用量:轻度50-80ml/kg.d;中度80-100ml/kg.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摄影场地租赁标准化协议样本版B版
- 2024年度电商物流人才培养与交流合作协议
- 货架买卖合同三篇
- 2024年兄妹遗产分配标准合同模板
- 2024年专项企业管理诊断与优化咨询协议一
- 如何制定财务改善计划
- 2024年抚养权更改标准化合同书版B版
- 企业精英招聘合同参考
- 2024年度经销合同范本2篇
- 本科院校校车驾驶员聘用协议
- 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规范考试试题及答案
- 考古发现与中国文化(浙江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答案
- 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女性生殖健康研究
- 机器人工程专业生涯人物访谈报告
- 医院智能化系统施工组织方案
- 无人机操作教案
- 铁路基础知识题库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北师大版九上《艺术品》教案
- 康复科的健康宣教
- 药品分拣装卸服务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