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词融情于景、怀古伤今的抒情方式。

2.体会词人蕴含在词中的深沉感情。

3.结合本词内容探究情感成因。

4.培养热爱祖国、勇担责任的人文情怀。

教学过程

环节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桂枝香金陵怀古》。

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于浔阳邂逅天涯歌女,闻听琵琶弹奏,不禁产生天涯沦落之感;二百六十多年后,熙宁九年,王安石二次罢相,在金陵偶遇秦淮商女,闻听后庭遗曲,不知又会有怎样的感慨?让我们共同走进《桂枝香金陵怀古》一探究竟。

环节二、音频范读

首先播放音频范读,同学们注意读音,把握节奏,并思考本首词的主要内容。(生读)

环节三、对比研读

《琵琶行》是高一必修上的背诵篇目,同学们非常熟悉。两首作品均涉及被贬官员于水边邂逅歌女,呈现诸多相似,不妨将两者放置一起对比学习。

请同学们回忆《琵琶行》,结合《金陵怀古》,完成表格。

《琵琶行》《桂枝香·金陵怀古》

时地

环境

节目

技艺

感想

1.何时、何地遇到歌女?

《琵琶行》中由“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可知在秋夜、浔阳江边遇到歌女。

《金陵怀古》中由“正故国晚秋”“归帆去棹残阳里"可知在秋日黄昏、秦淮河畔遇到歌女。

2.周边景物有何特点?

《琵琶行》中由“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可知环境呈现萧瑟、悲凉的特点。

《金陵怀古》的景物特点主要集中在上阕,同学们注意把握意象,分析意境,初步感受其特点。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清澈的江水绵延千里,如同一条洁白的绸带,连绵的山峦似箭头一般紧密簇拥,苍翠高耸,写景壮丽雄浑。

“归帆去棹"酒旗斜矗”,写出了船只来往穿梭,秦楼楚馆酒旗飘飘,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金陵的热闹繁华。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五彩斑斓的画舫在江面上轻轻飘动,呈现出明丽的特点;

一群白鹭从银河般波光粼粼的河面上飞起,给人清新秀美之感。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残阳里征帆点点,西风中酒旗飘摇。“但寒烟衰草凝绿"六朝旧事已逝去,只剩下几缕寒烟笼罩着毫无生机的衰草。这些都给人萧瑟之感。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萧瑟”在这里显得格格不入,是否矛盾呢?我们留作课堂的一个疑问,稍后分析。

3.欣赏到何种节目?

《琵琶行》为霓裳、六幺,《金陵怀古》为后庭遗曲。

4.歌女演奏技术如何?

《琵琶行》中由歌女弹曲的正面描写及听众反应的侧面描写可知,歌女演奏技艺精妙、高超。《金陵怀古》中“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至今”看出时间之久,“时时"看出频率之高,可推测商女演奏技艺娴熟。

5.听后有何感想?

《琵琶行》中诗人由歌女悲惨身世不禁想到自己遭受贬谪的失意人生,不觉心生愤懑,所以是自怀身世、怀才不遇。

《金陵怀古》中分析作者情感,就要着眼于词的下阕。

面对大好河山,词人神思飞越,自然而然由眼前景色转到历史盛衰,怀古之情油然而生。“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在盛世秋风的吹拂之下,帝国的子民们都沉浸于歌舞升平之中。北宋表面上社会稳定、文化繁荣,实则内忧外患,积贫积弱,危机重重。北宋王朝这辆庞大的战车,正沿着前朝走向衰亡的轨迹,义无反顾地走向深渊。沉湎酒色的世风,缺乏大志的君主,醉生梦死的臣子,享乐至上的民众,都是这车上不断扬鞭的驭手,却不知末日已在眼前。这位孤独而忧虑的词人面对此景,流露出忧国伤时的沉重叹息。

《琵琶行》《桂枝香·金陵怀古》

时地秋夜、浔阳江边秋日黄昏、秦淮河畔

环境萧瑟、悲凉雄浑、繁华、明丽、秀美、萧瑟

节目霓裳、六幺后庭遗曲

技艺精妙、高超娴熟

感想自怀身世、怀才不遇感慨兴衰、忧国伤时

《霓裳》《六幺》是唐玄宗的风流,《玉树后庭花》是陈后主的艳曲,两种曲子从本质讲区别不大。可是,同样是听曲,为什么白居易听出了人生飘零之悲,而王安石却听出了即将亡国之痛?请同学们试结合本词的内容概括原因。

处所不同。

王安石退居金陵,白居易被贬浔阳。

“念往昔,繁华竞逐”,金陵拥有极其灿烂的文明,“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统治者不以前车为鉴,沉溺酒色,六朝以摧枯拉朽之势相继覆亡。金陵见证了太多的风云动荡、悲欢离合。于是“六代兴亡"成为诗人在金陵抒发感慨的绝佳主题。比如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金陵在这里成为王安石情感的触发点,也体现了怀古诗结构内容上的特点。

临古地——思古人——忆古事——抒情志。词人登临金陵故都欣赏金秋美景,联想到金陵历史上风云激荡,不禁发出沉重的叹息。而浔阳并不具备这样的历史特征。

身份不同。

王安石是政治家,白居易只是普通官员。“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词人批判千古以来文人只知慨叹朝代兴亡,无法站到应有的高度,很难从六朝的相继覆灭中引出历史教训。

宰相王安石目光如炬,看到北宋烈火烹油之下潜在的隐患和已经显现的多重危机,表现出清醒政治家的真知灼见。王安石去世后不到四十年,也就是1126年,金兵攻克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至此北宋灭亡。数十年前王安石在金陵敲响的警钟,终于在“靖康之耻"中被残酷地证实。

王安石首先是一位政治家,然后才是文学家,他的胸怀、气度、魄力、胆识,绝不是一般文人所能比拟。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前,最高官居太子左赞善大夫,仅是五品闲职。因此两人在境界与政治敏感度上呈现出大的区别。王安石的政治见地也成就了他的词作风格,他脱胎于花间词派的咏史传统,又能推陈出新。

缘分不同

王安石与金陵有着不解之缘,白居易只是浔阳的匆匆过客。

王安石在金陵度过了青春时代,又在金陵三任为官、两次守孝、两度辞相后定居金陵。金陵见证了他人生诸多重要时刻,也给了他生命中最深的温暖与归宿。一句“画图难足”,这是词人的视觉体验,更是词人对金陵山水无限深情的自然流露。金陵之于王安石而言承载着他的青春、抱负和亲情,而浔阳只是白居易失意暂处之地。

环节四、再品意境

当我们把握了词人情感,你认为上阕景物所呈现出的“萧瑟"与其它词语相比是否矛盾?

显然不矛盾。澄江似白练,苍山如峰簇,彩舟变得暗淡,似乎星河也泛着冷光。那些雄浑秀美的景色也因词人的情绪染上了萧瑟与悲凉,客观景物有了主观情感的投射,这就是所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着我之色彩”,这就是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当我们读懂了词人情感,就会发现原来起句就藏着作者的悲痛与忧虑。古人有登高的情结,文人往往因登高而“情满于山”,通过登高远望,面对亘古不变的山川河流、宇宙苍穹,人的力量显得微弱渺小,于是人生苦短、韶光易逝等情绪便自然产生。所以,登高诗的情感基调往往定格于哀婉忧愁、慷慨多悲。

比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起句“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直言登高与秋色,呈现出“悲秋"的氛围,奠定了整首词的感情基调。

环节五、教师小结(板书设计)

总的来说,本首词上阕写景呈现雄浑繁华明丽秀美萧瑟的特点,气象宏大;下阕抒情,咏叹兴衰,反照现实,体现词人怀古意识和忧国伤时的感慨。这与词人身处金陵,曾官居宰相,与金陵缘分深厚息息相关。全词呈现的不仅有“画图难足”之难,更有国势艰难与改革艰难,可是词人的艰难又何止于此?

词人还有痛失爱子、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人生艰难,还有惨遭贬谪、壮志难酬的仕途艰难。王安石正值人生困顿只需“独善其身"之时,但他并未囿于自身之苦,全情关注国家命运,这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与忘我的精神境界。

环节六、情感升华

王安石一生忧国忧民,鞠躬尽瘁,此身长报国,这种担当与责任,无私与忘我在当下仍有深刻借鉴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亦曾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在新时代的发展答卷中,写满赤诚。我辈青年亦当传承前辈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